09材料成型课程大纲00

更新时间:2023-04-05 15:06: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专业课程大纲

目录

《机械制图》教学大纲 (1)

《计算机辅助绘图》教学大纲 (10)

《机械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18)

《机械技术基础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29)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31)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39)

《材料成型原理》教学大纲 (43)

《材料成型与加工基础》教学大纲 (49)

《材料成型与加工基础》实验教学大纲 (54)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大纲 (55)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63)

《铸造工艺》教学大纲 (64)

《铸造工艺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74)

《铸造合金及其熔炼》教学大纲 (75)

《铸造合金及其熔炼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83)

《铸造设备》教学大纲 (84)

《铸造检测》教学大纲 (89)

《铸造检测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94)

《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课程》教学大纲 (95)

《材料成型CAE》教学大纲 (98)

《制图测绘实训》教学大纲 (103)

《钳工、机加工实习》教学大纲 (105)

《热加工实习》教学大纲 (108)

《机械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111)

《铸造实训》教学大纲 (113)

《铸造合金及其熔炼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116)

《铸造工艺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118)

《材料成型专业实习》教学大纲 (121)

《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教学大纲 (124)

《ISO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教学大纲 (127)

《现代企业管理》教学大纲 (131)

《液压与气压传动》教学大纲 (135)

《热加工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139)

《机械制图》教学大纲

开课系:机械工程系

适用专业: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

学制:三年

总学时:78其中理论学时:60 实践学时:18

学分:5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机械制图课程是一门研究用正投影法绘制机械图样和解决空间几何问题的既有理论又有较多绘图实践技术基础课,是工科院校各工程技术类专业必修的课程。其任务是学习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培养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基本能力;培养空间想象、空间分析和初步图解简单空间几何问题的能力;培养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目标

1、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应用。

2、能正确地使用绘图仪器和工具,掌握使用仪器和徒手作图的技能。

3、能绘制和阅读一般零件图(尺寸数量约为30个左右)和中等复杂部件的装配图(非标准零件约为10个左右)。

4、会查阅和执行机械零件手册和有关的标准的规定;懂得在工艺与结构方面结合生产实际。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读图能力、图示能力、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及绘图技能,形成综合职业能力。

2、培养学生绘制阅读零件图和装配图的能力;为课程设计、专业课学习、毕业设计和从事制图员工作打下基础。

(三)素质教育目标

使学生养成在各项技术工作中严格执行标准规定和及有关要求的负责态度和严谨作风。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理论教学内容

绪论

工程图样及其在生产中的用途。

本课程的任务、基本内容以及学习方法简介。

我国工程图学发展简介。

第一章制图基本知识和技能

教学内容:基本知识

1.1 绘图工具和用品的使用

图板、丁字尺、三角板、圆规、分规、比例尺、曲线板、铅笔、绘图纸。

1.2 国家标准关于制图的一般规定

图纸幅面和格式、比例、字体、图线。

1.3 尺寸注法

基本规则、尺寸的组成、标注方法、简化注法。

1.4 几何作图

等分线段、等分圆周及作正多边形、斜度和锥度、圆弧连接、椭圆。

1.5 平面图形的画法

尺寸分析、线段分析、作图的方法和步骤。

1

1.6徒手画图的方法

直线的画法、角度的画法、圆的画法

教学要求:

1.1 掌握绘图工具及用品的规格和使用方法,。

1.2 了解掌握《机械制图》国家标准中关于图纸幅面和格式、比例、字体、图线的规定。

1.3 熟悉和掌握尺寸注法规则和使用。

1.4 熟悉和掌握正六边形、四心圆弧法画近似椭圆和圆弧连接的画图方法;理解并掌握斜度和锥度的定义、作图方法及其符号的规定标注法。

1.5 掌握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线段分析、作图步骤和尺寸注法。

1. 6 养成正确的绘图习惯,掌握绘制仪器图和徒手草图正确的方法和步骤。

作业和练习:

1. 写数字、字母、长仿宋体字

2.线型练习

3. 尺寸标注练习

4.等分、斜度、锥度练习

5. 圆弧连接练习

大作业1:线型练习 A4图纸

大作业2:圆弧连接 A4图纸

第二章正投影基础

教学内容:基本绘图命令

2.1投影法的基本概念

投影法、投影法分类、正投影的基本性质。

2.2 三视图及其对应关系

三视图的形成、对应关系。

2. 3 点的投影

点的三面投影、点的三面投影和直角坐标的关系、两点的相对位置、点的轴测图。

2. 4 直线的投影

直线的三面投影、直线上的点、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两直线的相对位置

2. 5 平面的投影

平面的表示法、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平面上的直线和点、

2. 6 基本几何体的投影

平面立体、回转体、线条和线框的含义、

2. 7 带切口的基本几何体的投影

平面体开槽、回转体开槽。

2. 8 基本几何体和带切口的基本几何体的尺寸注法

几何体的尺寸注法、带切口的几何体的尺寸注法。

2. 9 基本几何体的轴测图

轴测图的基本知识、正等测、斜二测。

教学要求:

2.1 熟悉和掌握投影法、中心投影法和平行投影法的概念;正投影法的特点和用途。

2.2 熟悉和掌握投影面和投影轴的名称和符号;视图的形成和名称;投影面的展开。形体与三视图的关系以及三视图之间的关系。

2.3 掌握点的三面投影作图方法;熟知并能叙述点的投影规律;能根据点的两面投影求作第三棉投影;各种位置点的投影特性;两点的相对位置及重影点可见性的判别;绘制点的投影图和直观图。

2. 4 掌握直线的三面投影的作图方法;各种位置直线的名称及其投影特征;判别点在直线上;作直线的直观图;用直角三角形法求一般位置直线的实长和对投影面的倾角;并能判别两直线的相对位置。

2. 5 掌握用几何元素表示平面和用迹线表示特殊位置平面的表示法;各种位置平面的名称及其投影特征;判别点和直线在平面上;掌握画和读平面投影图的方法;;作平面图形的直观图;

2

2. 6掌握棱柱、棱锥、棱台的视图画法及其特征;掌握圆柱、圆锥、圆锥台、圆球、环的视图画法及其特征;掌握基本体表面上取点、线的方法和步骤;掌握视图上线条和线框的空间含义。

2. 7 掌握带有简单切口、穿孔的基本体视图画法。

2. 8 掌握基本几何体、带切口的基本几何体的尺寸标注方法和要点。

2. 9 掌握轴测投影中轴测投影面、轴测投影轴、轴间角、轴向变形系数等基本概念;掌握轴测投影图的种类及名称;掌握轴测投影的特性;掌握正等测图常采用的坐标法、方箱法的作图方法;正等测图中圆、半圆、圆角的画法;熟练掌握形体正等测图的画法和步骤;形体斜二测图的画法和步骤。

作业和练习:

1. 三视图的练习

2.点、直线、平面投影的投影练习

3. 平面立体、回转体、平面体开槽、回转体开槽的练习

4.基本几何体尺寸标注的练习

5. 基本几何体轴测图的练习

第三章立体的表面交线

教学内容:表面交线

3.1 截交线

平面立体的截交线;回转体的截交线;同轴复合回转体的截交线

3.2 相贯线

积聚性法求相贯线;辅助平面法求相贯线;相贯线的特殊情况;相贯线的简化画法。

3.3 截断体与相贯体的尺寸注法

教学要求:

3.1 掌握特殊位置平面截切棱柱和棱锥的截交线作图方法和步骤;特殊位置平面截切圆柱、圆锥、圆球的截交线作图方法和步骤;特殊位置平面截切同轴复合回转体的截交线作图方法和步骤。

3.2 熟悉和掌握相贯线的概念和求作相贯线的基本原理;两回转体(两圆柱正交、偏交、斜交;轴线相交的圆柱与圆锥、圆柱与圆球、圆锥与圆球)的相贯;求相关线的方法(利用积聚性法,辅助线法,辅助平面法--三面共点,*球面法)。相贯线的近似画法和模糊表示法。

3.3 掌握截断体(切口、开槽、穿孔)的尺寸标注、和相贯体的尺寸标注。

作业和练习:

1. 平面立体、回转体、同轴复合回转体截交线的练习

2.两圆柱、圆柱与圆锥、圆柱与圆球相贯线的练习

3. 截断体与相贯体尺寸标注的练习。

第四章组合体

教学内容:组合体

4.1 组合体的形体分析

形体分析法;组合形式。

4.2 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组合体轴测图的画法。

4.3 组合体的尺寸注法

尺寸种类;尺寸基准;尺寸标注的要求;常见结构的尺寸注法。

4.4看组合体的方法

形体分析法;线面分析法;

教学要求:

4.1了解形体分析法的概念并能熟练应用;掌握组合体的组合形式分类及表面之间的连接关系。

4.2 掌握组合体主视图选择和画三面视图的方法步骤;画组合体轴测图的方法和步骤。

4.3 了解尺寸基准、定形尺寸和定位尺寸等基本概念;掌握并达到能正确、完整、清晰地注写组合体尺寸的要求。

4.4 能熟练掌握利用形体分析法在图上分出线框,并能在另外两个投影上找到该线框的

3

对应投影;会根据对应的三个投影想象出各个立体的形状;并能综合各立体形状想象出组合体的整体形状。

能利用线面分析法分析出图中各个线框所围成的表面的性质和各条图线的投影含义。并能会应用线面分析法想象出组合体的整体形状。

作业和练习:

1. 组合体三视图画法的练习

2.组合体轴测图画法的练习

3. 组合体视图尺寸标注的练习

4.补画第三视图的练习

5. 补漏线的练习

*大作业3:组合体三视图 A3图纸

第五章机件的表达方法

教学内容:表达方法

5.1 视图

基本视图、向视图、局部视图、斜视图。

5.2 剖视图

剖视图概念、剖视图种类、剖切面、剖视图标注。

5. 3 断面图

断面图概念、断面图种类、断面图标注。

5. 4 其他表达方法

局部放大图、简化画法。

*5. 5 轴测剖视图的画法

轴测剖视图的画法、剖面线的画法。

5. 6 机件的表达方法小结与综合应用举例

机件的表达方法小结、应用举例。

5. 7 第三角画法简介

教学要求:

5.1 理解六个基本视图三种辅助视图的形成,视图的配置、画法、标注规定和应用场合。

5.2 理解剖视图的概念、掌握剖视图画法的规定;剖面符号(剖面线、网状线)规格及应用;深刻理解三种剖视图的形成、规定画法、标注方法及应用场合;理解和掌握用不同剖切方法得到的剖视图的规定画法、标注方法和应用场合。

5.3 理解断面图的定义和分类;掌握移出断面图、重合断面图的规定画法、标注方法和应用场合。

5.4 理解常用的局部放大图、简化画法和其它规定画法的画法规定、标注方法和应用场合。

5.5 了解轴测剖视图中剖面线的规定画法;了解简单组合体轴测剖视图的画图方法和步骤。

5.6 复习总结机件表达方法的全部内容,各自的名称、用途及标注规定;综合应用时如何选择。

5.7 了解第三角投影的形成、视图名称、配置方法和基本读图方法。读图的重点在于物体前后的判断。

作业和练习:

1. 视图的练习。

2.剖视图的练习。

3. 断面图的练习。

4.其他表达方法的练习。

大作业4:表达方法练习 A3图纸

第六章标准件与常用件

教学内容:标准件与常用件

6.1 螺纹

螺纹的形成、螺纹要素、螺纹的规定画法、螺纹的种类和标注、螺纹的测绘。

4

6.2 螺纹连接件

螺栓连接、螺柱连接、螺钉连接。

6.3 齿轮

圆柱齿轮、圆锥齿轮、蜗轮蜗杆

6.4 键联接、销连接

键联接、销连接。

6.5 滚动轴承

滚动轴承的结构和分类、滚动轴承代号、滚动轴承的画法。

6.6 弹簧

圆柱弹簧概念、圆柱弹簧的画法。

教学要求:

6.1 了解螺纹术语及其定义和螺纹的基本制造过程;熟悉螺纹的种类、代号和它们的应用。熟练掌握螺纹的画法、标注方法;了解螺纹的公差与配合及旋合长度代号。

6.2 掌握常用螺纹紧固件的规定标记,熟悉它们的查表方法;熟练掌握螺纹紧固件连接图的画法。

6.3 了解齿轮的种类、用途、传动比及模数等术语的定义。掌握直齿圆柱齿轮轮齿部分的名称、定义和尺寸计算方法。掌握圆柱齿轮工作图的画法、尺寸标注及啮合画法。

6.4 熟悉平键、半圆键的规定标记、查表方法。掌握键联接的装配画法及零件上键槽的画法和尺寸注法。掌握销的规定标记及销联接的装配画法。

6.5 了解滚动轴承的种类、用途、结构、标记方法和常见滚动轴承的掌握的装配图画法。

6.6 了解弹簧的种类、用途和结构。掌握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术语、画法、尺寸注法、规定标记和在装配图上的画法。

作业和练习:

1. 螺纹及螺纹连接的规定画法练习,螺纹的代号标注练习。

2.螺纹紧固件的规定标记练习,螺栓、螺柱、螺钉等连接件图练习。

3. 齿轮工作图及啮合图的画法练习。

4.键联接、销联接的装配画法练习。

5. 滚动轴承的装配图画法练习。

6.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画法练习。

*大作业5:螺纹连接练习 A3图纸

第七章零件图

教学内容:零件图

7.1 概述

零件图的作用、零件图的内容。

7.2 零件图的视图选择

主视图的选择、其他视图选择。

7.3 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尺寸基准及分类、标注尺寸的原则、常见孔的尺寸标注。

7.4 表面粗糙度

表面粗糙度评定参数、表面粗糙度(符)代号、表面粗糙度代号标注。

7.5 极限与配合

基本概念、标准公差与基本偏差、配合制度、图样上的标注。

7.6 形状与位置公差

基本概念、规定符号、图样上的标注。

7.7 零件上常见的工艺结构

铸造工艺结构、机械加工工艺结构。

7.8 典型零件分析

轴类零件、盘盖类零件、叉架类零件、箱体类零件。

7.9 零件测绘

零件测绘的方法和步骤、零件尺寸的测量方法。

7.10 看零件图

5

看图要求、看图的方法和步骤。

教学要求:

7.1 理解零件图的作用和内容。

7.2 熟练掌握四类典型零件的零件图视图选择方法。重点是选好主视图,对选择的工作位置原则、加工位置原则、形状特征原则有深入的理解。

7.3 掌握合理选择尺寸基准方法。标注尺寸除满足正确、完整、清晰的要求外,还应知道要合理,即考虑设计和加工工艺的要求。

7.4了解表面粗糙度代号中各种符号和数字的含义,掌握代号的标注方法,并能进行实例识读和标注。

7.5 领会公差与配合的术语与定义;领会标准公差、基本偏差、公差带、基准制与配合的涵义;能在零件图和装配图上按标准规定正确地注写公差与配合代号;会按图上的公差配合代号查出(或计算出)上下偏差数值。

7.6 了解并识记常见的形位公差基本概念和代号的涵义。

7.7 熟悉零件上常见的工艺结构,知道它们的用途,掌握它们的查表方法和尺寸注法。掌握过渡线的画法。

7.8 熟悉各类零件的分类规则和结构特点,常用的表达方法及视图选择特点和数量,各方向尺寸基准常规选择要素,技术要求内容(表面粗糙度、公差、材料及热处理等)的常规选择范围。

7.9 了解零件测绘的目的与方法。能正确掌握测绘步骤,徒手绘制零件草图,并能根据零件草图绘制零件工作图。根据有关材料手册和参考资料会选用零件的材料,填写材料的代号(牌号)。所绘零件图的视图选择与配置恰当合理,投影正确,视图标注正确,尺寸符合正确、完整、清晰、合理四项要求,技术要求各项内容(表面粗糙度、公差、材料及热处理等)符合规范,字体工整,图面整洁。

7.10 掌握读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能读懂中等复杂程度的四类典型零件的零件图(视图数为4~5个,尺寸数为30~40个)

作业和练习:

1. 零件图视图选择方法练习。

2. 零件图上的尺寸基准选择练习。正确、完整、清晰、合理地标注尺寸练习。

3.零件图上的表面粗糙度、极限偏差、形位公差的标注练习。

4. 极限与配合基本知识(查表、计算)练习。

5.零件测绘(草图、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练习。

6. 读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练习。

零件测绘草图:3张

大作业6:零件图练习 A3图纸

第八章装配图

教学内容:装配图

8.1概述

装配图的作用、装配图的内容。

8.2 装配图的视图表达方法

规定画法、特殊画法、

8.3 装配图的尺寸标注和技术要求

尺寸标注、技术要求。

8.4 装配图上的零件序号和明细表

编写序号的方法、明细表。

8.5 部件测绘和装配图画法

部件测绘、装配图的画法。

8.6 装配结构和装置

6

两面之间的接触(或配合)性能、紧固与定位、拆装方便。

8.7 看装配图和拆画零件图的方法

看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

教学要求:

8.1 了解装配图在生产与设计中的作用和装配图的五项内容。

8.2 掌握装配图的视图表达方法,并能用以指导画装配图和读装配图的实践。

8.3 掌握装配图的尺寸注法,能区别与零件图中尺寸注法的不同。

8.4 理解并掌握装配图中零件序号、明细表和标题栏的绘制要领。

8.5 通过部件测绘(或由零件图)掌握绘制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

8.6 理解常见的装配结构和装置,并能参照绘制这些装配结构和装置。

8.7 掌握阅读装配图和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

作业和练习:

1. 由零件图拼画装配图练习。

2.抄画装配图练习。

3. 读装配图和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练习。

大作业7:装配图练习 A3图纸

*第九章焊接图

教学内容:焊接图

9.1 焊缝的表达方法

焊缝的表示法、焊缝符号的表示法。

9.2 焊缝的标注方法

箭头与焊缝位置、基本符号的位置、焊缝尺寸的标注原则。

教学要求:

9.1 了解技术图样中焊缝的表示法。掌握图样上关于焊缝符号组成(基本符号、辅助符号、补充符号、指引线、焊缝尺寸符号)的规则要求。

9.2 了解和掌握图样上焊缝的标注方法。

作业和练习:

1. 焊缝符号标注的练习

2.焊缝标注符号的识读练习

期末复习第一章~第八章

四、学时分配建议

章节课程内容

学时数

合计讲授大作业机动

绪论工程图样及其在生产中的用途

20.5

1.1绘图工具和用品的使用0.5

1.2 国家标准关于制图的一般规定(一) 1

国家标准关于制图的一般规定(二)2 2

1.3尺寸注法

21

1.4几何作图 1

1.5平面图形的画法

2 2 1.6徒手画图的方法

2.1 投影法的基本概念

2 1

2.2三视图及其对应关系1

7

8

2.3 点的投影 2 1 2.4 直线的投影 1 2.5 平面的投影 2 2 2.6 基本几何体的投影 2 2 2.7 带切口的几何体的投影

2 1 2.8 几何体和带切口几何体的尺寸注法 1 2.9 几何体的轴测图 2 2 3.1 截交线 2 2 3.2 相贯线

2 2 3.

3 截断体与相贯体的尺寸注法 2 2 4.1 组合体的形体分析 2 2 4.2 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2 2 4.3 组合体的尺寸注法 2 2 4.

4 看组合体的方法 2 2 期中 考试

2 2 5.1 视图 2 2 5.2 剖视图 2 2 5.

3 断面图

2 1 5.4 其他表达方法(一) 1 其他表达方法(二)

2 2 5.6 机件表达方法小结与综合应用举例 2 1 5.7 第三角画法简介 1 6.1 螺纹

2 1 6.2 螺纹连接件(一) 1 螺纹连接件(二) 2 2 6.

3 齿轮

2 2 6.4 键联接、销连接 2

1 6.5 滚动轴承 0.5 6.6 弹簧 0.5 7.1 概述

2

0.5 7.2 零件图的视图选择 0.5 7.3 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0.5 7.4 表面粗糙度 0.5 7.5 极限与配合 2 1 7.6 形状与位置公差 1 7.7 零件上常见的工艺结构 2 1 7.8 典型零件分析 1 7.9

零件测绘(一) 2 2 零件测绘(二) 2

2 7.10 看零件图 2 2 8.1 概述

2

0.5 8.2 装配图的视图表达方法 0.5 8.3

装配图的尺寸标注和技术要求

0.5

8.4 装配图上的零件序号和明细表0.5

8.5 部件测绘和装配图画法(一) 2 2

部件测绘和装配图画法(二) 2 2

8.6 装配结构和装置

2 0.5

8.7 看装配图和拆画零件图的方法 1.5

期末复习 2 2

机动2 2

总计78 58 18 2

五、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1. 本大纲适用于高职高专工程技术类各专业。

2. 本课程大作业时间不得少于18课时。

4. 讲课必须应用教具、挂图和黑板演示解题过程的教学模式。

5. 本课程应侧重于解题作图的方法和步骤训练。

6. *:为选学内容或机动讲座。

(二)教案编写建议

1. 为了保证本课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建议不同版本教材的教案按此大纲章节顺序进行适当调整。

2. 部分章节课时可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少量伸缩调整。

3. 精心编写教案,教案内容齐全,详细得当。并注意及时更正教材的漏误。

4. 各章节按要求布置适量练习册题,以便巩固提高。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

1. 新标准颁布后应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2.应适当更新教学手段。熟练、合理有效地运用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教育技术。

(四)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建议

1. 每章后作业内容的图面要求达标程度为每章考核成绩。

2. 各章考核成绩累计为平时成绩占总成绩30%,平时成绩按优、良、及格、不及格评定。

3. 期末成绩以期末试卷成绩计入,占总成绩70%。

六、先修、后续课程及关系

本课程是一门技术基础课,为后续课程:计算机辅助绘图、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从事制图员工作打基础。

七、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

(一)推荐教材

1、金大鹰. 机械制图.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1

2、金大鹰. 机械制图与习题集.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2

3、虞洪述. 机械制图.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1

4、虞洪述. 机械制图习题集.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1

(二)主要参考资料

建议参考书:

机械制图自学考试大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9

《计算机辅助绘图》教学大纲

开课系:机械工程系

适用专业:检测技术及应用

学制:三年

总学时:64其中理论学时:32;实践学时:32

学分:4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计算机绘图课程是工科院校各工程技术类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它是机械制图课之后必修的一门技能课。其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AutoCAD绘图软件的基本功能、特点和操作技巧;绘制零件图和装配图;为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从事制图员工作打下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目标

1、掌握AutoCAD绘图软件基本命令功能的应用和操作;掌握绘制零件图和装配图的操作技能和方法。

2、了解计算机绘图的发展过程和趋势。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培养学生掌握AutoCAD绘图软件的基本功能、特点和操作技巧。

2、培养学生绘制零件图和装配图的能力;为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从事制图员工作打下基础。

(三)素质教育目标

使学生养成在绘制图样或其他技术工作中严格执行国际标准及有关规定的严谨作风。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理论教学内容

前言

AutoCAD绘图软件的发展过程和主要应用领域。

AutoCAD绘图系统的基本功能

本课程的性质、任务、教学方法和学时安排。

第一章AutoCAD的基础知识

教学内容:基础知识

1.1 AutoCAD的安装与起动

系统要求、安装步骤过程、启动方法。

1.2 AutoCAD的工作界面

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绘图窗口、命令窗口、状态栏、滚动条。

1.3 命令的输入方法

命令行、菜单、工具栏、右键菜单(重复命令、透明命令)。

1.4 数据的输入方法

绝对直角坐标、相对直角坐标、绝对极坐标、相对极坐标、数值的输入、角度的输入。

1.5 基本的文件操作命令

新建文件、打开文件、保存文件、退出命令、删除命令。

教学要求:

1.1 掌握AutoCAD的安装与起动的方法和步骤。

1.2 了解AutoCAD的工作界面内容及作用。

10

1.3 熟悉和掌握命令的各种输入法的使用。

1.4 熟悉和掌握数据的各种输入法的使用。

1.5 掌握基本的文件操作命令的使用。

第二章基本绘图命令

教学内容:基本绘图命令

2.1基本绘图命令的输入方法

(增加删除命令)

2.2 基本绘图命令

点与设置、直线、构造线、多段线、多线、正多边形、矩形、圆弧、圆、圆环、样条曲线、椭圆和椭圆弧、面域等基本绘图命令。

教学要求:

2.1 进一步熟悉和掌握绘图命令的输入方法。

2.2 熟悉和掌握基本绘图命令及其各主要选项的操作要领。

作业和练习:

绘制简单平面图形2~3个。

第三章基本编辑命令

教学内容:编辑命令

3.1 选择对象的方式

点取、多重点取、窗口、窗交、BOX、WP、CP、ALL、U等方式。

3.2 基本编辑命令

删除与恢复、放弃与重作、复制、镜像、阵列、偏移、移动、旋转、缩放、拉伸和拉长、修剪、延伸、合并、打断与点打断、倒角与圆角、分解、多段线编辑。

3.3 利用夹点编辑的操作使用方法

3.4 特性编辑

教学要求:

3.1 掌握各种选择对象方式的操作。

3.2 熟悉和掌握各基本编辑命令的功能、输入方法及各主要选项的操作要领。

3.3 掌握利用夹点编辑的操作使用方法。

3.4 掌握掌握特性编辑的操作使用方法。

作业和练习:

绘制平面图形3~4个。

第四章绘图辅助工具

教学内容:绘图辅助工具

4.1用户坐标系

世界坐标系、用户坐标系。

4.2栅格、捕捉、正交

4.3 对象捕捉

4.4自动追踪

极轴追踪、对象自动追踪。

4.5 动态输入

4.6 功能键和控制键

4.7 绘图环境的设置

图形单位及精度、绘图界限、系统环境。

教学要求:

4.1了解掌握坐标系的使用绘图辅助工具的设置。

4.2 熟悉和掌握栅格、捕捉、正交各命令的功能和应用。

4.3 掌握实体上特殊点的捕捉方法和技巧。

4.4 掌握极轴追踪和对象自动追踪的设置使用方法。

4.5 掌握动态输入的使用。

4.6 熟悉和掌握常用功能键和控制键的使用。

4.7 掌握图形单位及精度、绘图界限、系统环境的设置。

11

作业和练习:

绘制手柄、吊钩或圆弧连接平面图形2~3个。

第五章图形显示控制及参数查询

教学内容:图形显示控制及参数查询

5.1 图形显示控制命令

缩放、平移、鸟瞰、重画及重新生成。

5.2 图形参数查询

面积、距离、点坐标、时间、列表、状态。

教学要求:

5.1 掌握缩放、平移、鸟瞰、重画及重新生成各命令的使用。

5.2 熟悉面积、距离、点坐标、时间、列表、状态各查询命令的功能。

作业和练习:

绘制平面图形2~3个。

第六章图层

教学内容:图层

6.1 图层概念

6.2 创建图层

6.3 颜色

6.4 线型、线宽及线型比例

6.5 工具栏设置

6.6 特性修改及属性匹配

教学要求:

6.1 了解图层的性质、特性和显示状态。

6.2 熟悉和掌握图层的设置及CAD制图国标的具体规定。

6.3 掌握CAD制图国标规定的颜色的设置。

6.4 掌握CAD制图国标规定的线型、线宽及线型比例的设置。

6.5 熟悉和掌握用《图层特性管理器》对话框设置图层、颜色、线型、线宽的方法和步骤。

6.6 熟悉和掌握特性修改及属性匹配的应用。

作业和练习:

设置符合CAD制图标准具体规定的标准幅面样板图(A2、A3、A4);

绘制零件图3~5个(螺钉1、垫圈、档圈等)。

第七章注写文本及表格

教学内容:文本及表格

7.1 创建文字样式

数字、字母及汉字

7.2 单行文字和多行文字

7.3 特殊符号的输入

°、φ、±、 、∨、 、堆叠

7.4 文本编辑

“文字格式”对话框及DDEDIT编辑文本

7.5 表格及表格编辑

教学要求:

7.1 掌握《文字样式》对话框的使用;设置符合制图国家标准的数字、字母及汉字样式。

7.2 掌握单行文字和多行文字的注写方法。

7.3 掌握常用的特殊符号的注写方法。

7.4 掌握“文字格式”对话框及DDEDIT的编辑文本不同使用的方式。

7.5 掌握表格及表格编辑命令的设置和使用。

作业和练习:

绘制标题栏或齿轮参数拦并注写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字体内容。

12

第八章图案填充

教学内容:图案填充

8.1 图案填充概念

8.2 图案填充类型和特征

图案三种类型、角度、比例(间隔)、边界选择、三种图案填充的使用。

8.3 图案填充的编辑

教学要求:

8.1 了解图案填充的方式。

8.2 熟悉和掌握图案填充类型、特征及填充方法和步骤。

8.3 掌握图案填充的编辑方法。

作业和练习:

已绘制的零件图填充剖面符号操作;

绘制螺母、螺杆零件图。

第九章块及块属性

教学内容:块及块属性

9.1 块概念

9.2 定义块

9.3 存储块

9.4 插入块

9.5 块属性及块属性的创建

9.6 块属性的编辑

9.7 AutoCAD设计中心

9.8 AutoCAD工具选项板

教学要求:

9.1了解块的作用。

9.2 掌握定义块的方法和步骤。

9.3 掌握存储块的方法和步骤。

9.4 熟悉和掌握插入块的操作方法和步骤及拼画装配图的方法。

9.5 熟悉和掌握块属性的含义和作用及块属性的创建方法和步骤。

9.6 掌握块属性的编辑应用。

9.7 了解AutoCAD设计中心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9.8 了解AutoCAD工具选项板使用方法。

作业和练习:

存储块操作。

螺纹连接(装配图的画法);

表面粗糙度符号属性块存储和标注的操作;

绘制螺杆活动钳身零件图。

第十章尺寸标注

教学内容:尺寸标注

10.1 尺寸标注概念

10.2 尺寸标注样式的设置

10.3 常用尺寸标注类型了解

长度型(线性、对齐、基线、连续角度、弧长)、半径型、直径型、坐标型、引线及快速标注

10.4 尺寸标注编辑

10.5 公差的标注

尺寸公差、形位公差

教学要求:

10.1 了解尺寸标注的组成、类型、输入方法及步骤。

10.2 掌握尺寸标注样式的设置方法和步骤。

13

10.3 熟悉和掌握各类型尺寸的标注。

10.4 掌握尺寸标注编辑的方法。

10.5 熟悉和掌握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设置及标注的方法和步骤。

作业和练习:

标准幅面样板图中设置尺寸标注样式操作;

已绘制的零件图标注尺寸操作;

绘制固定钳身零件图。

第十一章图形输入与输出

教学内容:图形输入与输出

11.1图形的输入

11.2图形的输出

打印机、绘图机品牌及性能介绍、打印对话框的设置

教学要求:

11.1 了解图形输入的应用。

11.2 掌握图形输出的方法和步骤。

作业和练习:

绘制装配图

*第十二章三维绘图与实体造型

教学内容:三维绘图与实体造型

12.1 概述

12.2三维坐标与视点

用户坐标系、三维坐标系、视点、视线

12.3 模型空间、图纸空间及其切换;创建和管理视口

12.4 消隐与着色

12.5 三维图形的绘制与编辑

12.6 三维实体造型与编辑

教学要求:

12.1 了解AutoCAD的三维功能。

12.2 了解三维坐标与视点。

12.3 了解模型空间、图纸空间及其切换的方法;掌握创建和管理视口的方法。

12.4 掌握消隐与着色命令的使用。

12.5 掌握三维图形的绘制与编辑的方法和步骤。

12.6 掌握三维实体造型与编辑的方法和步骤。

作业和练习:

绘制组合体实体图;

绘制装配图。

期末复习(考试班)、考试(考查班)

四、学时分配建议

学时数

章节课程内容

合计讲授上机机动前言AutoCAD课程简介0.25 0.25

1.1 AutoCAD的安装与起动0.5 0.25 0.25

1.2 AutoCAD的工作界面0.75 0.5 0.25

1.3 命令的输入方法0.5 0.25 0.25

1.4 数据的输入方法0.75 0.25 0.5

14

1.5 基本的文件操作命令0.5 0.25 0.25

2.1 基本绘图命令的输入方法0.25 0.25

2.2 基本绘图命令 4.5 2 2.5

3.1 选择对象的方式0.25 0.25

3.2 基本编辑命令 3.25 1.25 2 3.3 利用夹点编辑0.25 0.25

3.4 特性编辑0.25 0.25

4.1 用户坐标系0.25 0.25

4.2 栅格、捕捉、正交0.75 0.25 0.5 4.3 对象捕捉 1.5 0.5 1 4.4 自动追踪0.25 0.25

4.5 动态输入0.25 0.25

4.6 功能键和控制键0.25 0.25

4.7 绘图环境的设置0.75 0.25 0.5

5.1 图形显示控制命令0.25 0.25

5.2 图形参数查询0.25 0.25

6.1 图层概念0.25 0.25

6.2 创建图层0.75 0.25 0.5 6.3 颜色颜色0.25 0.25

6.4 线型、线宽及线型比例0.75 0.25 0.5 6.5 工具栏设置 1.25 0.25 1

6.6 特性修改及属性匹配0.25 0.25

7.1 创建文字样式 1 0.5 0.5 7.2 单行文字和多行文字0.75 0.25 0.5 7.3 特殊符号的输入0.75 0.5 0.25 7.4 文本编辑0.5 0.25 0.25

7.5 表格及表格编辑 1 0.5 0. 5

8.1 图案填充概念0.5 0.5

8.2 图案填充类型和特征 2 0.5 1.5

8.3 图案填充的编辑 1 0.5 0.5

9.1 块概念块概念0.5 0.5

9.2 定义块0.5 0.5

9.3 存储块 1 0.5 0.5 9.4 插入块 2.5 1 1.5 9.5 块属性及块属性的创建 3 1.5 1.5 9.6 块属性的编辑块属性的编辑 1 0.5 0.5 9.7 AutoCAD设计中心0.5 0.5

9.8 AutoCAD工具选项板0.5 0.5

10.1 尺寸标注概念 1 1

10.2 尺寸标注样式的设置 2 1 1 10.3 常用尺寸标注类型 3.5 1.5 2 10.4 尺寸标注编辑 1 0.5 0.5 10.5 公差的标注公差的标注 1.5 1 0.5

15

11.1 图形的输入0.5 0.5

11.2 图形的输出 3.5 1.5 2

12.1 概述0. 5 0. 5

12.2 三维坐标与视点"

12.3 模型图纸空间切换;创建和管理视口

12.4 消隐与着色0.5 0.5

12.5 三维图形的绘制与编辑

12.6 三维实体造型与编辑 3 1 2

装配图 4 4

期末复习 2 2

机动 4 2 2

总计64 32 32

五、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1. 本大纲适用于高职高专工程技术类各专业。其它类学校专业应降低难度和深度。

2. 本课程是在机械制图课后开设的。

3. 本课程上机操作时间不得少于28课时。

4. 讲课必须在计算机房进行或多媒体与计算机房进行。

5. 本课程应侧重于应用操作的训练。

6. *:为选学内容或机动讲座。

7. 学生操作技能应达到绘制完整的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和装配图。

8. 如多课时的,应增加上机的课时。

9. 建议课时比例为讲授:上机:课后练习=1:1:1。

(二)教案编写建议

1. 为了零件图和装配图的完整性,建议不同版本教材的教案按此大纲章节顺序进行适当调整。

2. 部分章节课时可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伸缩调整。

3. 各章节按要求布置适量上机练习题,以便巩固提高。

4. 精心编写教案,教案内容齐全,详细得当。并注意及时更正教材的漏误。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

1.尽量在机房进行,少讲多练。

2.高版本发布后应及时更新内容和例题。

(四)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建议

1. 每章后作业和练习内容的图面要求达标程度为每章考核成绩。

2. 各章考核成绩累计为平时成绩占总成绩30%,平时成绩按优、良、及格、不及格评定。

3. 考查课以装配图成绩计入,占总成绩70%;考试课以期末试卷成绩计入,占总成绩70%。

六、先修、后续课程及关系

1.本课程是在机械制图课后开设的。

2.本课程是一门技能课,为后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从事制图员工作打基础。

七、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

16

(一)推荐教材

1.胡建生. 绘图及应用教程.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2.刘魁敏. 计算机辅助绘图.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2.赵国增. 计算机辅助绘图与设计.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2

(二)主要参考资料

建议参考书:

康志远. 计算机绘图教学大纲. 2005

17

《机械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开课系:机械工程系

适用专业: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

学制:三年

总学时:96其中理论学时:80 实践学时:14机动学时:2

学分:6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技术基础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

1、能熟练地运用力学平衡条件求解简单力系的平衡问题。掌握零部件的受力分析和强度计算方法。

2、熟悉机械中常用机构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掌握设计方法。

3、熟悉通用零件的工作原理、特点、应用及其结构和标准,掌握通用零件的选用和设计计算方法。

4、具有与本课程有关的解题、运算、绘图能力和应用标准、手册、图册等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

5、具备正确分析、使用及维护机械的能力。

6、初步具有设计通用零件和简单机械传动装置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目标

1、掌握构件的受力分析、基本变形形式和强度计算方法。

2、掌握机械中的常用机构、通用零部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选用原则及设计计算方法。

3、了解常用机械设备使用、维护和管理的基础知识。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具有与本课程有关的解题、运算、绘图、执行国家标准、使用技术资料的技能。

2、能运用计算机获取、处理和表达与本课程有关的技术信息。

3、初步具有分析和处理一般机械运转中问题的能力。

4、初步具有拆装、调整、运用和维护一般机械装置的技能。

5、了解与本课程相关的技术政策和法规,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创新精神。

(三)素质教育目标

1、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和团结协作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4、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绪论

18

教学内容:

0.1机械概述

0.2本课程的主要研究对象和任务

教学要求:

0.1掌握机械、机器、机构、构件、零件等概念,能正确区分机器和机构,了解机器的组成。

0.2了解本课程研究的对象和任务。

第一章静力学基础

教学内容:

1.1 力的概念及其基本性质

1.2 力对点之矩

1.3力偶

1.4约束与约束力

1.5受力分析与受力图

教学要求:

1.1深刻理解力的基本性质及力、平衡、刚体等概念,能熟练地将力沿直角坐标轴上分解和向直角坐标轴投影,并能掌握两者的区别与关系。合力投影定理会应用。

1.2 理解力对点之矩概念,熟练掌握利用力矩的定义及合力矩定理计算力矩。

1.3理解力偶的定义、三要素及力偶的性质。

1.4深刻理解约束与约束力概念,熟悉约束的基本类型及其约束反力的画法。

1.5熟练掌握物体的受力分析。

第二章平面力系的简化与平衡

教学内容:

2.1平面力系的概念及简化

2.2平面力系的平衡条件与平衡方程

2.3物体系统的平衡

教学要求:

2.1理解应用力的平移定理将平面任意力系向任意点简化的方法,领会主失与主矩同原力系的关系,及其与合力、合力偶的关系。

2.2能熟练应用平面力系的平衡方程求解单个物体的平衡问题。

2.3掌握静定与静不定的概念,并能对单个物体或简单物体系统判别其是否为静定问题。掌握求解物体系统平衡问题的方法、步骤及熟练地求解简单物体系统的平衡问题。

第三章空间力系

教学内容:

3.1力在空间直角坐标轴上分解与投影

3.2力对轴之距

3.3空间力系的平衡方程及其应用简介

3.4重心

教学要求:

3.1掌握力在空间直角坐标轴上的直接投影与二次投影的计算方法。

3.2掌握力对轴之距的计算。

3.3能应用空间力系的平衡方程求解单个物体的简单平衡问题。

3.4理解重心与形心的概念,熟悉求解物体重心的几种方法,应用重心(形心)的坐标公式求简单形体的重心(形心)。

19

第四章轴向拉伸与压缩

教学内容:

4.1杆件轴向拉伸与压缩时的内力分析

4.2拉(压)杆的应力

4.3拉(压)杆的变形与胡克定律

4.4材料拉压时的力学性能

4.5拉(压)杆的强度计算

4.6压杆稳定简介

实验一:材料的力学性能实验

实验二:测弹性模量

教学要求:

4.1理解拉伸与压缩的概念及杆件拉伸与压缩时的受力与变形特点,能熟练地应用截面法求直杆横截面上的轴力,并画轴力图。

4.2能熟练地应用正应力的公式计算直杆横截面上的应力。

4.3理解变形与应变的概念,掌握胡克定律的应用。

4.4能正确表述比例极限、弹性极限、屈服极限及强度极限的定义,了解材料的塑性指

的含义。

标、塑性材料与脆性材料的划分标准和二者的力学性质,了解屈服极限

2.0

4.5能熟练地应用拉伸或压缩强度条件求解强度校核、截面尺寸和确定许可载荷等三类问题。

4.6了解压杆稳定的概念

实验一:初步掌握材料力学主要实验设备的操作和基本实验方法,测定材料在拉伸和压缩时的机械性能。

实验二:测定低碳钢的弹性模量E,验证胡克定律。

第五章剪切与挤压

教学内容:

5.1剪切与挤压的概念

5.2剪切与挤压的实用计算

5.3剪切胡克定律简介

教学要求:

5.1理解剪切与挤压的概念及杆件剪切与挤压时的受力与变形特点。能指出挤压与压缩的区别。

5.2能熟练地应用截面法求剪力,计算挤压力,用剪切和挤压强度条件求解强度校核、截面尺寸和确定许可载荷等三类问题。

5.3了解剪切胡克定律

第六章扭转

教学内容:

6.1扭转的概念、转矩与转矩图

6.2圆轴扭转时的应力与强度计算

6.3圆轴扭转时的变形与刚度计算

教学要求:

6.1理解扭转的概念及圆轴扭转时的受力与变形特点,能熟练地应用截面法求转矩画转矩图。

6.2了解扭转剪应力在横截面上的分布规律,并能应用扭转剪应力公式计算指定截面上

2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mdl.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