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溪县教育调研报告 全

更新时间:2024-04-07 16:0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金溪县中小学教育现状

调研报告

广东省国基教育发展研究院

2015年5月

目 录

一、调研目的 ....................................................................... 1

(一)了解金溪县的历史文化 .......................................................................................................... 1 (二)了解金溪县的教育现状 .......................................................................................................... 1

二、调研时间 ....................................................................... 1 三、调研对象 ....................................................................... 1 四、调研人员 ....................................................................... 2

(一)广东省国基教育发展研究院 .................................................................................................. 2 (二)金溪县教育系统 ...................................................................................................................... 2

五、调研方法 ....................................................................... 2

(一)问卷法 ...................................................................................................................................... 2 (二)访谈法 ...................................................................................................................................... 4 (三)文献法 ...................................................................................................................................... 4 (四)观察法 ...................................................................................................................................... 5

六、调研情况分析 ................................................................. 5

(一)学生问卷数据分析 .................................................................................................................. 5 (二)教师问卷数据分析 ................................................................................................................ 38 (三)家长问卷数据分析 ................................................................................................................ 70

一、调研目的

(一)了解金溪县的历史文化

1、部分明清村落、书院走访。(疏口古镇、竹桥古镇、仰山书院) 2、了解金溪县比较有名气的历史人物。

3、了解金溪县的文化遗存。(锦绣塔内的相关金溪县的介绍、浒湾的雕版印刷等)

(二)了解金溪县的教育现状

1、了解金溪县学校在学校文化建设、学校管理、校园环境、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教研活动、德育工作等方面的情况。

2、了解金溪县学校教师在学校认同、授课风格、教学方式等方面的情况。

3、了解金溪县学校学生在学校认同、班级主人翁意识、同伴关系、师生关系等方面的情况。

4、了解金溪县学校家长和学校之间联系的程度,以及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认同度。

通过以上方面的调研,为准确定位金溪县教育文化特色,帮助金溪县明晰金溪县未来发展的方向及路径提供依据。

二、调研时间

2015年4月11日——18日

三、调研对象

1、金溪县教育局书记、副局长、各股室负责人。

2、金溪二中、实验小学、仰山学校、锦绣小学、琅琚镇中心小学、厚山小学、疏口小学的校级领导班子成员、部分教师、学生和家长。

1

3、金溪第六小学的教育局校建办该项目负责人。 4、金溪县疏口古镇、竹桥古镇的部分村民。

四、调研工作人员

(一)广东省国基教育发展研究院

1、第一组

组长:江凤贤(广东省国基教育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 组员:车雪梅(广东省国基教育发展研究院办公室主任) 蒋平芳(广东省国基教育发展研究院文化立校研究部) 姚翠翠(广东省国基教育发展研究院科研兴校研究部) 2、第二组

组长:甄思宁(广东省国基教育发展研究院 研究员) 组员:骆龙衍(广东省国基教育发展研究院董事长) 李 敏(广东省国基教育发展研究院文化立校研究部) 邱志亮(广东省国基教育发展研究院成果推广部) 3、第三组

组长:李 方(广东省国基教育发展研究院 院长)

组员:江小虹(广东省国基教育发展研究院文化立校研究部主任) 赖大稳(广东省国基教育发展研究院文化立校研究部)

(二)金溪县教育系统

饶险峰(金溪县教师进修学校校长) 严主任(金溪县教师进修学校)

胡志强 (金溪县教师进修学校工会主席)

五、调研方法

(一)问卷法

2

分为教师版调查问卷、学生版调查问卷和家长版调查问卷。 教师版调查问卷的内容分为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一般资料的收集,1-4题,包含任教年级、年龄、教龄、是否班主任;二是教师对学校的认同,5-22题,分为认知层面的认同(对学校理性认同的程度)、情感层面的认同(对学校情感认同的程度)、行为层面的认同(对学校相关要求的践行程度);三是教师的教学方式,23-40题,分为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方法适合、学生积极参与。调研采取随机抽样,母体为金溪县公办中小学的专任老师,样本量为768位中小学老师,占全县教师总数的40%,涉及到金溪县金溪二中、秀谷一小、秀谷二小、实验小学、仰山学校、锦绣小学、琅琚镇中心小学、何源中小学校、对桥小学、陆坊小学、双塘小学、琉璃小学、浒湾小学、石门小学。

学生版调查问卷分为封闭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两个板块,封闭式问卷的内容有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一般资料的收集;二是对学校文化的认同,5-32题,包含文化标识认同、喜欢上学、愿意参加活动、同学关系、孤独感;三是对师生关系的认同,33-63题,包含尊重学生(教师对学生人格尊严的尊重、教师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尊重、教师对学生受教育权的尊重、教师对学生言语行为的尊重)、信任学生(教师对学生能力的认可、教师与学生情感亲近、公平对待学生)。开放式问题包含对学校理念体系的了解程度、对班主任的感觉、喜欢参与的活动、理想中的学校等。调研采用的是系统抽样法,即小学在每所学校的五、六年级中任选一个班级进行调查,中学在初一、初二、初三均选择一个班进行调查。涉及到金溪县金溪二中、实验小学、仰山学校、锦绣小学、琅琚镇中心小学5所学校。

家长版调查问卷分为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一般资料的收集,1-4题,包含性别、学历、孩子就读年级、孩子学习成绩;二是家校联系密切度,5-14题,包含了解家委会、家访频繁度、家长和学校彼此主动联系、认同家校活动;三是认同与支持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15-30题,包含满意教师的教学工作、认可教师的职业道德;四是认同与支持学校的管理工作;五是认同与支持学校的德育工作。调研采用的是随机抽样法,涉及到金溪县金溪二中、实验小学、仰山学校、锦绣小学、琅琚镇

3

中心小学5所学校。

(二)访谈法

1、学校层面的访谈

广东省国基教育发展研究院一行11位调研人员分为三个小组,第一组负责琅琚镇中心小学的访谈,并就第六小学的筹建工作和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进行访谈,走访了琅琚镇厚山小学和疏口小学两个村教学点。第二组负责仰山学校、实验小学调研工作。第三组负责锦绣小学、金溪二中调研工作。

(1)集体访谈

每学校集体访谈的参与人员分为四批:第一批为校领导访谈(校长、副校长、书记);第二批为德育线教师代表集体访谈,人员组成为德育主任、级长、班主任代表;第三批为教学线教师代表集体访谈,人员组成为教导主任、科组长、科任老师代表;第四批为家长代表的集体访谈,人员组成有家委会成员、有各年级家长代表。

(2)个体访谈

每学校参与个体访谈为四人,包含文科一位、理科一位、体音美一位、班主任一位。

2、金溪县历史文化层面的走访

调研组部分人员走访了锦绣塔、仰山书院、竹桥古镇、疏口古村,和部分村民、负责人进行了交流。

(三)文献法

1、金溪县历史人物、文化遗存介绍书籍。例如《薌草集——金溪历史文化研究》、《金溪文史》、《金溪年鉴》等。

2、金溪县部分学校的资料。包含:

(1)学校基本情况说明(地域特色、办校历史、校园环境、学校

4

硬件设施、教学班等各种数据、领导班子、师资力量、学校特色等);

(2)学校发展规划;

(3)学校近两年工作计划和总结; (4)课题研究内容及其成果材料; (5)学校现有课程设置情况说明;

(6)学校(德育)特色及近两年获奖情况(区级以上); (7)学校课堂教学改革进展情况说明材料、课堂教学评价表、校本教材等;

(8)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评估资料。

(四)观察法

1、校园环境考察 2、课堂观察

六、调研情况分析

(一)学生问卷数据分析

1.一般资料分析

发放问卷594份,回收问卷594份。 (1)年级

表1 年级分布情况

有效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七年级 八年级 合计

频率 100 305 62 63 64 594

百分比 16.8 51.3 10.4 10.6 10.8 100.0

5

有效百分比 16.8 51.3 10.4 10.6 10.8 100.0

累积百分比

16.8 68.2 78.6 89.2 100.0

(2)性别

表2 性别分布情况

有效 男 女 合计 频率 331 263 594 百分比 55.7 44.3 100.0 有效百分比 55.7 44.3 100.0 累积百分比 55.7 100.0

6

(3)居住地情况

表3居住地情况

有效 农村 县城 合计 频率 165 429 594 百分比 27.8 72.2 100.0 有效百分比 27.8 72.2 100.0 累积百分比 27.8 100.0

(4)成绩情况

表4成绩情况

有效 很好 比较好 一般 不好 很不好 合计 频率 32 209 316 35 2 594 百分比 3.4 35.2 53.2 5.9 3 100.0 有效百分比 3.4 35.2 53.2 5.9 3 100.0 累积百分比 5.4 40.6 93.8 99.7 100.0 7

2.全体学生在各因子上的情况分析

表5 全体学生在各因子上的差异分析

对学校文化的认同 对文化标识的认同 喜欢上学 愿意参加活动 同学关系 孤独感

对师生关系的认同 尊重学生

教师对学生人格尊严的尊重 教师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尊重 教师对学生受教育权的尊重 教师对学生言语行为的尊重 信任学生

教师对学生能力的认可 教师与学生情感亲近 公平对待学生

N 594 594 594 594 594 594 594 594 594 594 594 594 594 594 594 594

均值 3.83 3.97 4.36 3.82 3.50 3.58 3.53 3.63 3.51 3.92 3.15 3.61 3.39 3.97 3.42 3.03

标准差 .49 .56 .73 .76 .74 1.08 .59 .61 .78 .69 1.702 .80 .66 .77 .89 1.29

如表5所示,在参与调查的全体学生中,喜欢上学这一因子处于“符合”到“非常符合”之间。对学校文化的认同、对文化标识的认同、愿意参加活动、同学关系、孤独感对师生关系的认同、尊重学生、教师对学生人格尊严的尊重、教师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尊重、教师对学生受教育

8

权的尊重、教师对学生言语行为的尊重、信任学生、教师对学生能力的认可、教师与学生情感亲近、几个因子均处于“符合”到“比较符合”之间。

3.不同年级学生在各因子上的差异分析

(1)对学校文化的认同

表6 不同年级学生在各因子上的差异分析(x±s)

年级 四年级a 五年级b 六年级c 七年级d 八年级e

人数 对学校文化的认同

4.03±.49 3.63±.31 3.71±.45 4.54±.44 3.92±53 77.152※※※ d>ae>bc

对文化标识的认同

喜欢上学 愿意参加活动 3.97±.89 3.66±.61 3.90±.96 4.35±.70 3.81±.78 13.158※※※ d>abce ac>b

同学关系 3.96±.58 3.04±.45 3.43±.66 4.49±.51 4.06±.64 151.093※※※ d >ae>c>b

孤独感 4.29±.78 2.86±.84 4.01±.92 4.67±.46 4.38±.57 138.172※※※ d >ae>c

>b

100 305 62 63 64

F值 两两比较

3.97±.60 4.18±.79

3.95±.46 4.53±.62 3.70±.50 3.92±.80 4.53±.56 4.76±.46 3.77±.61 3.82±.72 24.933※※※ 29.207※※※ d>ab>ed>b>a>

ce >c

备注:※P<0.05,※※P<0.01,※※※P<0.001

如表6所示,对学校文化的认同、文化标示认同、喜欢上学、愿意参加活动、同学关系、孤独感在不同年级学生中的差异进行方差分析,学校文化的认同、文化标示认同、喜欢上学、愿意参加活动、同学关系、孤独感这几个因子上的显著性均为0.000<0.05,表明学校文化的认同、文化标示认同、喜欢上学、愿意参加活动、同学关系、孤独感这几个因子在不同年级学生中具有显著性差异,因此必须进行两两比较。

9

图1 对学校文化认同在不同年级段的均值图

图2 对文化标识认同在不同年级段的均值图

10

图3 喜欢上学在不同年级段的均值图

图4 愿意参加活动在不同年级段的均值图

11

图5 同学关系在不同年级段的均值图

图6 孤独感在不同年级段的均值图

12

(2)对师生关系的认同

表7 不同年级学生在各因子上的差异分析(x±s)

年级 四年级a 五年级b 六年级c 七年级d 八年级e

人数

师生关系 3.82±.55 3.22±.36 3.47±.56 4.36±.47 3.81±.55 105.029※※※

d >ae>c>b

尊重学生 3.91±.59 3.33±.38 3.54±.57 4.42±.52 3.93±.60 85.393※※※

d >ae>c>b

对学生人格尊严的尊重 3.76±.77 3.13±.52 3.43±.76 4.50±.55 4.04±.73

※※※

84.272

d>e>a>c>b

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尊重 4.18±.72 3.78±.60 3.70±.72 4.46±.61 3.93±.71

※※※

19.968

b>a>bce

对学生受教育权的尊重 4.20±1.22 2.19±1.51 3.68±1.42 4.27±1.29 4.44±.941 77.714※※※

ade>c>b

100 305 62 63 64

F值 两两比较 年级 四年级a 五年级b 六年级c 七年级d 八年级e F值 两两比较

人数 对学生言语

行为的尊重 100 305 62 63 64

信任学生 3.70±.61 3.07±.47 3.37±.65 4.27±.50 3.66±.56 84.892※※※

d>ae>c>b

对学生能力的

认可 4.01±.78 3.95±.74 3.59±.82 4.50±.67 3.85±.72 12.625※※※

d>abce ab>c

教师与学生情感亲近 3.50±.89 3.27±.77 4.04±1.00 4.30±.71 3.47±.88 24.203※※※

d>abe>c a>b

公平对待学生 3.86±1.04 2.13±.75 3.45±1.18 4.56±.64 4.12±.87 184.234

d>a>bc b>ce e>c

3.70±.81 3.30±.71 3.43±.80 4.25±76 3.62±70 24.273※※※

d>abce ae>b

备注:P<0.05,P<0.01,

※※※※※※

P<0.001

如表7所示,对师生关系的认可、尊重学生、教师对学生人格尊严的尊重、教师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尊重、教师对学生受教育权的尊重、教师对学生言语行为的尊重、信任学生、对学生能力的认可、教师与学生情感亲近、公平对待学生在不同年级学生中的差异进行方差分析,这几个因子上的显著性均为0.000<0.05,表明这几个因子在不同年级学生中具有显著性差异,需进行两两比较。

13

图7 对师生关系的认同在不同年级段的均值图

图8 尊重学生在不同年级段的均值图

14

图9 教师对学生人格尊严的尊重在不同年级段的均值图

图10 教师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尊重在不同年级段的均值图

15

图11 教师对学生受教育权的尊重在不同年级段的均值图

图12 信任学生在不同年级段的均值图

16

图13教师对学生能力的认可在不同年级段的均值图

图14教师与学生情感亲近在不同年级段的均值图

17

图15公平对待学生在不同年级段的均值图

4.不同性别学生在各因子上的异同

(1)对学校文化的认同

表8 不同性别学生在各因子上的差异分析 对学校文化的认同 对文化标识的认同 喜欢上学 性别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愿意参加活动 男 女 同学关系 孤独感 男 女 男 女 N 331 263 331 263 331 263 331 263 331 263 331 263 均值 3.79 3.88 3.92 4.03 4.30 4.42 3.75 3.91 3.47 3.54 3.58 3.58 18

t -2.400 -2.54 -1.86 -2.602 -1.236 .007 显著性 .017 .011 .063 .009 .217 .994

如表8所示,对学校文化的认同、对文化标识的认同、喜欢上学、愿意参加活动、同学关系、孤独感在不同性别学生上的差异进行t检验,对学校文化的认同、对文化标识的认同、愿意参加活动三个因子上的显著性均<0.05,表明对学校文化的认同、对文化标识的认同、愿意参加活动三个因子在不同性别学生中具有显著性差异。

女生在对学校文化的认同、对文化标识的认同、喜欢上学、愿意参加活动、同学关系这几个因子上的均值均大于男生,因此可以看出,女生与男生相比,对学校文化的认同度更高,特别表现在对文化标识的认同度更高,更喜欢上学、更愿意参加活动、与同学的关系更为和谐。另外,在孤独感这一因子上,男生与女生的均值相等,不具有显著差异性,可以表明,学生的性别与孤独感的高低没有明显联系。 (2)对师生关系的认同

表9 不同性别学生在各因子上的差异分析 对师生关系的认同 尊重学生 性别 男 女 男 女 教师对学生人格尊严的尊重 教师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尊重 教师对学生言语行为的尊重 教师对学生受教育权的尊重 信任学生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教师对学生能力的认可 教师与学生情感亲近 男 女 男 女 N 331 263 331 263 331 263 331 263 331 263 331 263 331 263 331 263 331 263 均值 3.50 3.57 3.59 3.68 3.47 3.57 3.90 3.96 3.46 3.58 3.06 3.25 3.38 3.41 3.94 4.01 3.40 3.44 19

t -1.382 -1.866 -1.529 -1.003 -1.773 -1.334 -.575 -1.217 -.427 显著性 .167 .063 .127 .316 .077 .183 .565 .224 .669 公平对待学生 男 女 331 263 2.98 3.10 -1.175 .240 如表9所示,对师生关系的认同、尊重学生、教师对学生人格尊严的尊重、教师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尊重、教师对学生言语行为的尊重、教师对学生受教育权的尊重、信任学生、教师对学生能力的认可、教师与学生情感亲近、公平对待学生几个因子在不同性别学生上的差异进行t检验。这几个因子的显著性均>0.05,因此表明,这几个因子在不同性别学生中均不具有显著性差异。

女生在师生关系的认同、尊重学生、教师对学生人格尊严的尊重、教师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尊重、教师对学生言语行为的尊重、教师对学生受教育权的尊重、信任学生、教师对学生能力的认可、教师与学生情感亲近、公平对待学生这几个因子上的均值均大于男生,因此可以看出,女生与男生相比,对师生关系的认同度更高,特别表现在认为教师在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个体差异、言语行为、受教育权上做得更好,还有信任学生、认可学生的能力,与学生情感更加亲近,对待学生更公平。

5.不同居住地学生在各因子上的异同

(1)对学校文化的认同

表10 不同居住地学生在各因子上的差异分析 对学校文化的认同 对文化标识的认同 喜欢上学 居住地 农村 县城 农村 县城 农村 县城 愿意参加活动 农村 县城 同学关系 农村 县城 孤独感 农村 县城

N 165 429 165 429 165 429 165 429 165 429 165 429 均值 3.82 3.84 3.87 4.00 4.27 4.37 3.84 3.82 3.57 3,47 3.71 3.53 20 t -.473 -2.934 -1.679 .278 1.523 1.835 显著性 .636 .004 .094 .781 .128 .067 如表10所示,对学校文化的认同、对文化标识的认同、喜欢上学、愿意参加活动、同学关系、孤独感在不同居住地学生上的差异进行t检验。其中,对文化标识的认同这一因子显著性<0.05,表明对文化标识的认同这一因子在不同居住地学生中具有显著性差异。

居住在县城的学生在对学校文化的认同、对文化标识的认同、喜欢上学、愿意参加活动、同学关系这几个因子上的均值均大于居住在农村的学生,因此可以看出,居住在县城的学生与居住在农村的学生相比,对学校文化的认同度更高,特别表现在对文化标识的认同度更高,更喜欢上学、更愿意参加活动、与同学的关系更为和谐。另外,在同学关系、孤独感这两项因子中,居住在农村的学生比居住在县城的学生的均值更高,可以表明,农村学生的同学关系更和谐,但孤独感也更高。 (2)对师生关系的认同

表11 不同居住地学生在各因子上的差异分析 对师生关系的认同 尊重学生 性别 农村 县城 农村 县城 教师对学生人格尊严的尊重 教师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尊重 教师对学生言语行为的尊重 教师对学生受教育权的尊重 信任学生 农村 县城 农村 县城 农村 县城 农村 县城 农村 县城 教师对学生能力的认可 教师与学生情感亲近 农村 县城 农村 县城 N 165 429 165 429 165 429 165 429 165 429 165 429 165 429 165 429 165 429 均值 3.50 3.57 3.59 3.68 3.47 3.57 3.90 3.96 3.46 3.58 3.41 3.05 3.38 3.41 3.94 4.01 3.40 3.44 21

t -.739 .134 1.983 -1.875 -1.544 2.314 -1.746 -3.235 -2.069 显著性 .460 .893 .048 .061 .123 .021 .081 .001 .039 公平对待学生 农村 县城 165 429 2.93 3.07 -1.239 .216 如表11所示,对师生关系的认同、尊重学生、教师对学生人格尊严的尊重、教师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尊重、教师对学生言语行为的尊重、教师对学生受教育权的尊重、信任学生、教师对学生能力的认可、教师与学生情感亲近、公平对待学生几个因子在不同居住地学生上的差异进行t检验。其中,教师对学生人格尊严的尊重、教师对学生受教育权的尊重、教师对学生能力的认可、教师与学生情感亲近这几个因子的显著性均<0.05,因此表明,这几个因子在不同居住地学生中均具有显著性差异。

居住县城的学生在对师生关系的认同、尊重学生、教师对学生人格尊严的尊重、教师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尊重、教师对学生言语行为的尊重、信任学生、教师对学生能力的认可、教师与学生情感亲近、公平对待学生这几个因子上的均值均大于农村的学生,因此可以看出,居住县城的学生与居住农村的学生相比,对师生关系的认同度更高,特别表现在认为教师在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个体差异、言语行为上做得更好,还有信任学生、认可学生的能力,与学生情感更加亲近、公平对待学生。而在教师尊重学生的受教育权这个因子上,居住农村的学生的均值比居住县城的学生的高,表明居住农村的学生认为教师在尊重学生受教育权这点上做得更好。

5.不同成绩学生在各因子上的异同

(1)对学校文化的认同

表12 不同成绩学生在各因子上的差异分析(x±s)

年级 很好a

比较好b 一般c 不好d 很不好e

人数 对学校文化

的认同

3.68±.34 3.94±.53 3.76±.49 3.93±.30 3.46±.81 5.439※※※

a<bd c<b

对文化标识的认同 3.96±.51 4.09±.55 3.89±.57 3.96±.43 3.32±.71 4.538※※

b<c

喜欢上学 4.39±.75 4.52±.64 4.26±.76 4.27±.70 3.33±1.89 5.422※※※

ab>ce

愿意参加活动 3.77±.71 3.88±.74 3.79±.77 3.90±.85 3.67±.94 .567

同学关系 3.06±.46 3.60±.81 3.45±.72 3.74±.65 3.28±1.01 5.201※※※

a<bcd b<d<c

孤独感 3.33±.95 3.67±1.12 3.50±1.08 3.92±.91 4.33±.47 2.381

d>ac

32 209 316 35 2

F值 两两比较

22

备注:P<0.05,

※※※

P<0.01,

※※※

P<0.001

如表12所示,对学校文化的认同、文化标示认同、喜欢上学、愿意参加活动、同学关系、孤独感在不同成绩学生中的差异进行方差分析,学校文化的认同、文化标示认同、喜欢上学、同学关系这几个因子上的显著性均<0.05,表明学校文化的认同、文化标示认同、喜欢上学、同学关系这几个因子在不同成绩学生中具有显著性差异,因此必须进行两两比较。

图16对学校文化的认同在不同成绩段的均值图

23

图17 对文化标识的认同在不同成绩段的均值图

图17 喜欢上学在不同成绩段的均值图

24

图17 同学关系在不同成绩段的均值图

(2)对师生关系的认同

表13 不同成绩学生在各因子上的差异分析(x±s)

年级 很好a 比较好b 一般c 不好d 很不好e F值 两两比较 年级 很好a 比较好b 一般c 不好d 很不好e F值

人数 对师生关系

的认同 32 209 316 35 2

3.34±.42 3.63±.62 5.51±.58 3.47±.5 3.19±.46 2.286

ac<b

尊重学生 3.38±.43 3.70±.63 3.62±.60 3.52±.62 3.56±.39 2.342

a<bc

对学生人格尊严的尊重 3.20±.60 3.58±.77 3.52±.78 3.32±.84 3.21±.91 2.361

a<bc

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尊重 3.69±.56 4.00±.71 3.91±.68 3.80±.69 4.17±.24 2.070

a<b

对学生受教育权的尊重 2.84±1.61 3.161±1.75 3.13±1.68 3.54±1.74 3.00±2.83 .743

人数 对学生言语

行为的尊重 32 209 316 35 2

3.38±.68 3.60±.82 3.49±.79 3.47±.83 3.36±.18 .824

信任学生 3.29±.50 3.50±.69 3.34±.65 3.40±.61 2.70±.54 2.501※

对学生能力的

认可 4.03±.77 4.12±.72 3.90±.80 3.70±.70.57 2.60± 5.459※※※

25

教师与学生情感亲近 3.45±.76 3.54±.87 3.35±.01 3.32±.83 2.50±1.06 2.220

公平对待学生 2.20±1.19 2.67±1.32 2.64±1.19 3.09±1.07 3.00±1.41 2.252

两两比较

b>c

abcd>e b>cd

b>c ac<bd

备注:※P<0.05,※※P<0.01,※※※P<0.001

如表13所示,对尊重学生、教师对学生人格尊严的尊重、教师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尊重、教师对学生受教育权的尊重、教师对学生言语行为的尊重在不同成绩学生中的差异进行方差分析,信任学生、对学生能力的认可这两个因子上的显著性均为0.000<0.05,表明信任学生、对学生能力的认可这两个因子在不同成绩学生中具有显著性差异,因此必须进行两两比较。

图18 信任学生在不同成绩段的均值图

26

图19 教师对学生能力的认可在不同成绩段的均值图

6.此次重点调研的5所学校的学生在各因子上的差异

此次广东省国基教育发展研究院利用5天的时间重点走访了金溪二中、仰山学校、金溪实验小学、锦绣小学和琅琚镇中心小学,因此就这五所学校学生的问卷进行单独分析。

(1)对学校文化的认同

表14 不同学校学生在各因子上的差异分析(x±s) 学校 金溪二中a

仰山学校b 实验小学c 锦绣小学d 琅琚中心e F值 两两比较

人数 126 125 141 130 72

对学校文化的认同 4.23±.58 3.92±.51 3.66±.30 3.54±.27 3.84±.43 49.624※※※

a>bcde be>cd c>d

对文化标识的认同 4.15±.70 3.89±.61 4.07±.42 3.88±.42 3.75±.52 8.820※※※

a>bde c>bde

喜欢上学 4.29±.77 4.14±.78 4.61±.60 4.53±.60 4.03±.79 13.791※※※

ab<cd<e

愿意参加活动

同学关系 孤独感 4.08±.78 4.28±.62 4.53±.54 3.95±.93 3.69±.67 4.27±.82 3.69±.58 3.01±.36 2.70±.70 3.47±.54 2.98±.41 2.66±.67 4.06±.77 3.71±.71 4.06±.78 15.878※※※ 125.562※※※ 207.477※※※

abe>cd c>d

a>bcde eb>cd

a>bced b>cde e>cd

备注:※P<0.05,※※P<0.01,※※※P<0.001

如表14所示,对学校文化的认同、文化标示认同、喜欢上学、愿

27

意参加活动、同学关系、孤独感在五所学校学生中的差异进行方差分析,学校文化的认同、文化标示认同、喜欢上学、愿意参加活动、同学关系、孤独感这几个因子上的显著性均<0.05,表明学校文化的认同、文化标示认同、喜欢上学、愿意参加活动、同学关系、孤独感这几个因子在不同成绩学生中具有显著性差异,因此必须进行两两比较。

图20 对学校文化的认同在不同学校的均值图

28

图21 对文化标识的认同在不同学校的均值图

图22 喜欢上学在不同学校的均值图

29

图23 愿意参加活动在不同学校的均值图

图24 同学关系在不同学校的均值图

30

图25 孤独感在不同学校的均值图

(2)对师生关系的认同

表14 不同学校学生在各因子上的差异分析(x±s)

学校 金溪二中a 仰山学校b 实验小学c 锦绣小学d 琅琚中心e F值 两两比较 学校

人数 126 125 141 130 72

师生关系 4.09±.58 3.73±.60 3.25±.31 3.09±.31 3.57±.46 93.560※※※

a>b>e>c>

d

尊重学生 4.18±.61 3.80±.62 3.33±.34 3.24±.30 3.69±.56 75.110※※※

a>bcde b>cd>e

对学生人格尊严的尊重 4.27±.69 3.61±.82 3.05±.44 3.07±.46 3.70±.66 85.546※※※

a>bcde b>cd>e

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尊重 4.19±.71 4.04±.74 3.84±.61 3.74±.58 3.79±.70 9.808※※※

ab>cde

对学生受教育权的尊重 4.37±1.12 4.09±1.28 1.81±1.26 2.03±1.43 4.01±1.24 118.540※※※

abe>cd

人数 对学生言语

行为的尊重

3.93±.80 3.69±.74 3.44±.64 3.08±.69 3.43±.90 23.912※※※

信任学生 3.97±.62 3.63±.66 2.15±.43 2.88±.46 2.40±.48 79.847※※※

对学生能力的

认可 4.17±.77 3.88±.84 4.10±.76 3.83±.68 3.77±.75 6.004※※※

31

教师与学生情感亲近 3.89±.90 3.34±.97 3.52±.67 2.98±.83 3.33±.76 20.270※※※

公平对待学生 4.35±.78 3.92±1.12 2.27±.53 1.73±.74 3.01±.55 251.538※※※

金溪二中a 126 仰山学校b 125 实验小学c 141 锦绣小学d 130 琅琚中心e F值

72

两两比较

a>bcde b>cde ce>d

a>b>c>e>

d

a>bde c>be

a>bcde bce>d

a>bcde b>cde e>c>d

备注:※P<0.05,※※P<0.01,※※※P<0.001

如表14所示,对师生关系的认可、尊重学生、教师对学生人格尊严的尊重、教师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尊重、教师对学生受教育权的尊重、教师对学生言语行为的尊重、信任学生、对学生能力的认可、教师与学生情感亲近、公平对待学生在不同年级学生中的差异进行方差分析,这几个因子上的显著性均为0.000<0.05,表明这几个因子在不同年级学生中具有显著性差异,因此必须进行两两比较。

图26 对师生关系的认同在不同学校的均值图

32

图27 尊重学生在不同学校的均值图

图28 教师对学生人格尊严的尊重在不同学校的均值图

33

图28 教师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尊重在不同学校的均值图

图29 教师对学生受教育权的尊重在不同学校的均值图

34

图30 教师对学生言语行为的尊重在不同学校的均值图

图31 信任学生在不同学校的均值图

35

图32 教师对学生能力的认可在不同学校的均值图

图33 教师与学生情感亲近在不同学校的均值图

36

图44 公平对待学生在不同学校的均值图

37

(二)教师问卷数据分析

1.一般资料分析

发放问卷768份,回收问卷768份,其中有效问卷733份,分布在15所学校,占全县教师总人数2527的30%。

(1)任教年级

表1 任教年级分步情况 有效 小学 初中 合计 频率 669 64 733 百分比 91.3 8.7 100.0 有效百分比 91.3 8.7 100.0 累积百分比 91.3 100.0 图1 任教年级分布图

(2)年龄

表2 年龄分步情况 有效 20-30岁 30-40岁 40-50岁 50岁以上 合计 频率 272 218 206 37 733 百分比 37.1 29.7 28.1 5.0 100.0 有效百分比 37.1 29.7 28.1 5.0 100.0 累积百分比 37.1 66.8 95.0 100.0

38

图2 年龄分布图

(3)教龄

表3 教龄分步情况 有效 1年以下 1-5年 5-10年 10年以上 合计 频率 65 192 62 414 733 百分比 8.9 26.2 8.5 56.5 100.0 有效百分比 8.9 26.2 8.5 56.5 100.0 累积百分比 8.9 35.1 43.5 100.0

图3 教龄分布图

39

(4)是否班主任

表4 是否班主任情况

有效

是 不是 合计

频率

422 311 733 百分比

57.6 42.4 100.0 有效百分比

57.6 42.4 100.0 累积百分比

57.6 100.0

图4 是否班主任分布图

2.不同年龄的教师在学校认同上的差异

表5 不同年龄的教师在学校认同各因子上的差异分析 年龄 20-30岁 30-40岁 40-50岁 50岁以上 总数 20-30岁 30-40岁 40-50岁 50岁以上 总数 20-30岁 30-40岁 40-50岁 50岁以上 40

N 272 218 206 37 733 272 218 206 37 733 272 218 206 37 均值 4.3766 4.2166 4.2519 4.2793 4.2891 4.3926 4.3083 4.3301 4.1838 4.3394 4.4522 4.2569 4.2900 4.2500 显著性 .051 .310 .009 认知层面的学校认同 情感层面的学校认同 行为层面的学校认同 总数 *. 均值差的显著性水平为 0.05。

733 4.3383

如表5所示,对认知认同、情感认同、行为认同在不同年龄的教师上的差异进行方差分析,认知层面的认同和情感层面的认同为显著性均>0.05,说明不同年龄的教师在认知层面和情感层面的学校认同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年龄的教师在行为层面的学校认同中显著性=0.009<0.05,说明不同年龄的教师在行为层面的学校认同存在显著性差异。

表6 不同年龄的教师在行为认同因子上的差异分析

多重比较 因变量:行为认同 LSD (I) 年龄 20-30岁 (J) 年龄 30-40岁 40-50岁 50岁以上 30-40岁 20-30岁 40-50岁 50岁以上 40-50岁 20-30岁 30-40岁 50岁以上 50岁以上 20-30岁 30-40岁 40-50岁 *. 均值差的显著性水平为 0.05。

均值差 (I-J) .19533 .16216 .20221 -.19533 -.03317 .00688 -.16216 .03317 .04005 -.20221 -.00688 -.04005 ****95% 置信区间 标准误 .06385 .06487 .12307 .06385 .06824 .12488 .06487 .06824 .12541 .12307 .12488 .12541 显著性 .002 .013 .101 .002 .627 .956 .013 .627 .750 .101 .956 .750 下限 .0700 .0348 -.0394 -.3207 -.1671 -.2383 -.2895 -.1008 -.2061 -.4438 -.2520 -.2862 上限 .3207 .2895 .4438 -.0700 .1008 .2520 -.0348 .1671 .2862 .0394 .2383 .2061 经过在行为认同因子上做两两比较,20-30岁年龄的教师与30-40岁年龄的教师相比显著性为0.002<0.05,说明20-30岁年龄的教师与30-40岁年龄的教师在行为认同中具有显著性差异;20-30岁年龄的教师与40-50岁年龄的教师相比显著性为0.013<0.05,说明20-30岁年龄的教师与40-50岁年龄的教师在行为认同中具有显著性差异。通过图5可以看出,20-30岁的教师在行为层面的学校认同度最高。

41

图5 行为认同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均值图

3.是否班主任在各因子上的差异

表7 是否班主任在各因子上的差异分析

学校认同 是否班主任 是 否 认知层面的学校认同 是 否 情感层面的学校认同 是 否 行为层面的学校认同 是 否 教学方式 是 否 方法适合 是 否 面向全体学生 是 否 因材施教 是 否 学生积极参与 是 否 *. 均值差的显著性水平为 0.05。

N 422 311 422 311 422 311 422 311 422 311 422 311 422 311 422 311 422 311 均值 4.3637 4.2465 4.3515 4.2044 4.3773 4.2881 4.3744 4.2894 3.8569 3.7935 4.0313 3.9861 3.1931 3.1286 4.0735 3.9175 3.6339 3.5997 标准差 .61692 .71202 .62634 .72482 .66942 .79714 .67855 .74098 .48969 .50025 .51372 .53422 1.12202 .54434 .75056 .84071 .61804 .60016 t 2.381 2.330 2.939 2.875 1.642 1.600 1.612 1.591 1.717 1.711 1.159 1.152 .936 1.028 2.642 2.597 .750 .753 显著性 .020 .026 .003 .271 .710 .500 .132 .062 .328 42

如图7所示,经过两两比较,班主任在学校认同、认知认同、情感认同中的显著性均<0.05,这说明班主任与非班主任在学校认同、认知认同、情感认同中具有显著性差异,且班主任在学校认同、认知认同、情感认同上的均值为4.3637 、4.3515、4.3773,均高于非班主任的4.2465、4.2044、4.2881,说明班主任与非班主任相比,对学校认同度更高,特别表现在认知认同和情感认同上。在行为认同、教学方式、方法适合、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学生积极参与几个因子上,班主任与非班主任的显著性均>0.05,这说明班主任与非班主任在这些方面差异性不显著或基本无差异。

4.此次重点调研的5所学校的教师在各因子上的差异

此次广东省国基教育发展研究院利用5天的时间重点走访了金溪二中、实验小学、仰山学校、锦绣小学和琅琚镇中心小学,就这五所学校教师的问卷进行单独分析。

表8 五所学校在各因子上的差异分析 学校认同 组间 组内 总数 认知认同 组间 组内 总数 情感认同 组间 组内 总数 行为认同 组间 组内 总数 教学方式 组间 组内 总数 方法适合

组间 平方和 3.809 115.940 119.749 4.702 133.037 137.738 5.555 128.435 133.990 2.622 137.727 140.349 2.622 62.906 65.528 3.136 df 4 344 348 4 344 348 4 344 348 4 344 348 4 344 348 4 43

均方 .952 .337 F 2.826 显著性 .025 1.175 .387 3.039 .017 1.389 .373 3.720 .006 .655 .400 1.637 .164 .656 .183 3.585 .007 .784 3.450 .009

组内 总数 面向全体学生 组间 组内 总数 因材施教 组间 组内 总数 学生积极参与 组间 组内 总数 78.171 81.306 4.565 89.088 93.653 6.560 177.320 183.880 4.918 101.064 105.982 344 348 4 344 348 4 344 348 4 344 348 .227 1.141 .259 4.407 .002 1.640 .515 3.182 .014 1.229 .294 4.185 .003

如表8所示,对五所学校在各因子上的差异进行方差分析,显著性水平为0.05。五所学校在学校认同上比较,显著性=0.025<0.05;五所学校在认知认同上的比较,显著性=0.017<0.05;五所学校在情感认同上的比较,显著性=0.006<0.05;五所学校在教学方式上的比较,显著性=0.007<0.05;五所学校在方法适合上的比较,显著性=0.009<0.05;五所学校在面向全体学生上的比较,显著性=0.002<0.05;五所学校在因材施教上的比较,显著性=0.014<0.05;五所学校在学生积极参与上的比较,显著性=0.003<0.05,说明这五所学校在学校认同中的认知认同和情感认同差异显著,在教学方式中的方法适合、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学生积极参与上差异显著,需要进行两两比较。

(1)学校认同

表9 五所学校教师在学校认同上的两两比较

因变量 学校 学校 仰山学校 实验小学 锦绣小学 琅琚镇中心小学 金溪二中 实验小学 锦绣小学 琅琚镇中心小学 金溪二中 仰山学校 44

均值差 (I-J) .02019 .14860 -.15844 -.04511 -.02019 .12840 -.17864 -.06530 -.14860 -.12840 显著性 .833 .123 .126 .715 .833 .131 .055 .570 .123 .131 学校认同 金溪二中 仰山学校 实验小学 锦绣小学 琅琚镇中心小学 锦绣小学 金溪二中 仰山学校 实验小学 琅琚镇中心小学 琅琚镇中心小学 金溪二中 仰山学校 实验小学 锦绣小学 -.30704* -.19370 .15844 .17864 *.30704 .11334 .04511 .06530 .19370 -.11334 .001 .093 .126 .055 .001 .350 .715 .570 .093 .350 如表9所示,将五所学校在学校认同上的差异进行两两比较,显著性水平是0.05。仅有锦绣小学和实验小学的学校认同显著性=0.001<0.05,锦绣小学和实验小学的均值差是0.30704*,说明锦绣小学教师对学校的认同比实验小学的学校认同更好。其他学校之间比较显著性>0.05,说明这些学校的教师在学校认同上没有显著差异。学校认同的均值图如图6:

图6 五所学校在学校认同上的均值图

45

(2)认知认同

表10 五所学校教师在认知认同上的两两比较 因变量 学校 学校 均值差 (I-J) .10749 .14241 -.17225 -.03915 -.10749 .03493 -.27974* -.14664 -.14241 -.03493 -.31466* -.18157 .17225 .27974* *.31466 .13310 .03915 .14664 .18157 -.13310 显著性 .296 .168 .120 .767 .296 .701 .005 .235 .168 .701 .002 .142 .120 .005 .002 .306 .767 .235 .142 .306 认知认同 金溪二中 仰山学校 实验小学 锦绣小学 琅琚镇中心小学 仰山学校 金溪二中 实验小学 锦绣小学 琅琚镇中心小学 实验小学 金溪二中 仰山学校 锦绣小学 琅琚镇中心小学 锦绣小学 金溪二中 仰山学校 实验小学 琅琚镇中心小学 琅琚镇中心小学 金溪二中 仰山学校 实验小学 锦绣小学 *. 均值差的显著性水平为 0.05。

如表10所示,将五所学校在认知认同上的差异进行两两比较,显著性水平是0.05。仰山学校和锦绣小学的学校认同显著性=0.005<0.05,仰山学校和锦绣小学的均值差是-.27974*,说明锦绣小学教师在对学校的认知认同上比仰山学校更好。锦绣小学和实验小学的的认知认同显著性=0.002<0.05,均值差是0.31466*,说明锦绣小学在对学校的认知认同上比实验小学要好。其他学校之间在认知认同上比较显著性>0.05,说明这些学校的教师在认知认同上没有显著差异。

46

图7 五所学校在认知认同上的均值图

(3)情感认同

表11 五所学校教师在情感认同上的两两比较 因变量 学校 情感认同 金溪二中 仰山学校 实验小学 锦绣小学 学校 仰山学校 实验小学 锦绣小学 琅琚镇中心小学 金溪二中 实验小学 锦绣小学 琅琚镇中心小学 金溪二中 仰山学校 锦绣小学 琅琚镇中心小学 金溪二中 仰山学校 47

均值差 (I-J) -.06730 .18849 -.16114 -.05095 .06730 .25580* -.09384 .01635 -.18849 -.25580* -.34964* *-.23945 .16114 .09384 显著性 .505 .063 .139 .695 .505 .004 .337 .893 .063 .004 .000 .049 .139 .337 实验小学 琅琚镇中心小学 琅琚镇中心小学 金溪二中 仰山学校 实验小学 锦绣小学 .34964 .11019 .05095 -.01635 .23945* -.11019 *.000 .388 .695 .893 .049 .388 *. 均值差的显著性水平为 0.05。

如表11所示,将五所学校在情感认同上的差异进行两两比较,显著性水平是0.05。仰山学校和实验小学的情感认同显著性=0.004<0.05,仰山学校和实验小学的均值差是.25580,说明仰山学校教师在对学校的情感认同上比实验小学要好。实验小学和锦绣小学的情感认同显著性=0.000<0.05,实验小学和锦绣小学的均值差是-0.34964,说明锦绣小学教师在对学校的情感认同上比实验小学要好。实验小学和琅琚镇中心小学的情感认同显著性=0.049<0.05,实验小学和琅琚镇中心小学的均值差是-0.23945,说明琅琚镇中心小学教师在对学校的情感认同上比实验小学要好。其他学校之间在情感认同上比较显著性>0.05,说明这些学校的教师在情感认同上没有显著差异。

图8 五所学校在情感认同上的均值图

48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m8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