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统计分析(一)

更新时间:2024-06-30 02:3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现代人力资源统计分析(一)

(讲课提纲之一 统计分析 )

统计分析是指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运用各种统计指标和统计分析方法,对经过加工整理的统计资料进行分析研究,认识客观现象的状态,揭示其本质及其规律性,预测其前景,并据以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统计分析把数据、情况、问题、建议等融为一体,既有定量分析,又有定性分析,比一般的统计数据更集中、更系统、更鲜明地反映客观实际,又便于人们阅读、理解和利用,是充分展示各种统计成果的重要形式。

由于统计分析可以综合表现和传播多种信息,因而统计部门主要是通过分析报告给领导当参谋,向社会公众传递统计信息,领导部门和社会公众也往往通过统计分析报告来评价统计工作水平,增进对统计工作的了解和认识,并运用统计来研究问题和指导工作,通过统计来了解社会经济信息。因此统计分析在宏观决策、经济管理和社会经济生活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统计分析的特点和知识的积累 (一)统计分析的特点 1、用统计数据说话。

2、理论与实践要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3、统计分析的对象具有综合性。

4、统计分析的范围具有广泛性。从统计分析涉及问题的广泛程度来看,有综合分析和专题分析;从所分析总体范围的不同

1

来看,有宏观经济分析和微观经济分析;从一般认识的角度来看,有状态分析、规律分析和前景分析。统计分析与经济分析、财务分析、企业经营状况分析以及其他各种分析研究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统计分析中的进度分析有不同于其他分析的特殊目的,所以其在分析问题的方法、阐明问题的重点上,还必须具有“新”和“快”的特点。

(二)统计分析知识的积累

在研究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时,要正确把握社会经济运行的趋势,把握政策和时代脉搏,提出科学准确的观点和建议,是需要一定的知识积累的。

1、熟悉统计制度方法、统计指标的经济社会意义和拥有状况。统计分析是一种实证分析,统计数字是统计分析的主要依据之一。因此,完整地理解、科学地筛选和准确地运用统计指标十分重要。

2、加强学习。

一要认真学习和掌握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提高自身政策理论水平。

二要学习经济、社会理论知识,不断学习充电,了解相关的经济、社会学科和专业知识,提高驾驭统计数据的能力。一篇好的分析报告,首先要有理论支撑。而且如果我们说某篇统计分析报告写得好,我们一定可以看得到其中的理论痕迹。

2

三要掌握统计学原理和经济统计学的知识,学会针对不同的分析对象和分析目的熟练运用统计分析方法。

四要学习他人的好的分析方法和分析写作布局。

3、对本地区(企业)本专业的基本情况(历史、现状和未来规划)要有足够的了解。深入实际,多作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材料;广泛听取意见,多开一些企业家和基层干部座谈会,多参加一些综合和专业部门的会议,了解和掌握有关的实际情况;注意搜集各方面的材料,要收集统计数据资料、会计资料,还要收集相关的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基层素材、典型资料及其他一些与分析对象相关的专业资料和背景资料,对报刊、杂志和网络上的有关报道和分析材料多加留意。这些都有助于加深自己对研究对象和相关问题的理解和认识。

4、写作方式的积累。比如,“综合分析报告”有几种写作方式,“汇报材料”有几种写作方式,“进度统计分析报告”有几种写作方式,都要善于总结。

二、统计分析运用的方法

统计分析的方法如同其他科学的研究方法一样,包含哲学方法、一般科学方法和本专业特殊的科学研究方法。

哲学方法就是统计分析必须以唯物主义辨证法作为方法论的指导。对事物的认识要从简单到复杂,从特殊到一般,从偶然到必然,从现象到本质来认识。要坚持全面观点、发展观点,从事物的发展变化中观察问题,从事物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中分

3

析问题。

一般科学方法是科学的各个领域普遍适用的方法,逻辑学和数学就是这样的方法。

就统计分析来说,本专业特殊的研究方法就是统计学原理部分中提到的相对数(包括结构、比例、比较、强度、目标完成程度相对指标)、平均数(算术和调和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几何平均数)、差异系数、分组法、时间数列、统计指数、相关与回归分析等分析方法,以及综合评价、差异评价分析等统计学特有的研究方法。

从应用角度来看,统计分析方法又可分为经验方法和数理统计方法两大类。经验方法是指与初等数学知识和人们的实践经验相关联的方法,如对比分析、分组分析、综合指标分析、平衡分析、因素分析等,这类方法简单、实用、约束条件少,因此应用十分广泛。数理统计方法是以数学理论特别是概率论为基础,通过对现象变动的分析来探究其必然规律,如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和预测、循环波动分析等,这类方法可以提高统计分析的科学性。

(一)简单评价和综合评价 1、统计评价的基本概念

统计评价是最初步也是最基本的统计分析方法。所谓统计评价,就是从数量上展示和说明研究对象规模的大小、水平的高低、速度的快慢以及各种关系是否协调。传统的统计评价方法是简单

4

的数量比较,由于这种方法适应范围广,约束条件少,并且可以简明地对研究对象进行评价,因此,这仍然是一种被广泛采用的了解情况、发现问题、提示矛盾的基本方法。

2、简单评价

就是将一项统计指标或指标体系中的各个指标,分别选择时间、空间评价标准,选择计划或规划标准、经验或理论标准,逐一进行评价。简单比较按指标的不同可分为:利用总量指标进行的规模比较,用以说明规模的大小;利用平均水平进行的一般水平比较,用以说明水平的高低;利用速度指标进行的比较,用以说明速度的快慢;利用结构指标、比例指标、强度指标等进行的比较,用以说明各种关系是否协调。按比较的方式不同又可分为相对比较和相差比较:相对比较采用相除的方式,用以说明相对增长(或下降)的程度,一般适用于总量指标、平均指标;相差比较采用相减的方式,用以说明评价指标与评价标准之间的绝对差额,相差比较适用于一切指标,特别是速度指标,以及表现各种关系的结构指标、比例指标等,如以百分比表示的速度、结构等指标相减后,称为增速提高或下降(回落)了若干个百分点。

简单评价就是比较分析,是将指标进行对比,计算差异,以便进一步分析和评价所研究地区和行业的发展状况。具体运用这种方法时,通常是以本期实际指标与上期、上年同期、固定基期的实际指标对比,可以了解指标的发展情况,预计发展变化规律和趋势。统计学原理中的动态数列,就是指某项指标在不同时期

5

的数值在时间上的发展变动比率。由于基数不同,分为发展速度(报告期/基期)、增长速度(报告期/基期-1)、平均发展(增长)速度(报告期/基期,然后开几年方)、环比(比上期)发展(增长)速度等。特别要注意平均增长速度的表述,如2001-2007年,基期年是2000年,计算的是7年平均增速,开7次方。

比较分析还可以与规划(计划)指标对比,计算规划(计划)完成程度;与其他地区同类指标对比,可以找出本地区的优势、差距和不足等。

比较或强度相对指标。它指在经济活动过程中,两个相互联系的相关指标之间的比率。它可说明经济效益情况。如销售(成本)利润率、劳动生产率、人均出口创汇等。

在运用比较分析法时,必须十分强调指标之间的可比性,必须使对比指标之间在时间、范围、内容、项目、计算方法等各方面一致。如果存在不可比的情况,应进行调整计算,剔除不可比因素影响后,再进行对比。只有指标可比,比较的结果才有实际意义,才能说明实际问题。

3、综合评价

综合评价是评价分析的一种方法,是从简单评价发展而来的,它是将多个指标转化为一个能够反映综合情况的指标值,对多个参评单位进行的综合评价。评价结果不再是具有具体含义的统计指标,而是以指数或分值表示参评单位“综合状况”的排序。在统计系统进行的工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综

6

合评价、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科技进步统计监测等工作,都是运用综合评价方法的例子。

(2)搜集数据并对不同计量单位的指标数值进行同度量

处理,以消除量纲的影响。相对化处理是最简单、最常用的方法,即先对评价指标确定一个标准值,然后计算各指标值与标准值之比。

(3)对经过消除量纲处理后的指标值(变量值)加权后

进行汇总,计算综合评价指数或综合评分值。

(4)根据综合评价指数或综合评分值对参评单位进行排

序和评价分析。

(1)确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这是综合评价的基础和依据。选择统计指标的方法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定性方法,常用的效果较好的方法就是专家评判法,它是通过研讨会或征询意见的方式,集各位专家的智力优势和经验来选择指标。另一类是定量法,常用的是试算法,即通过历史资料的试算来判断指标的重要性、有效性和敏感性,从一批较为类似的指标中删除那些不太重要和不敏感的指标,从而达到简化指标体系,减少工作量的目的。还有一种定量方法是通过计算相关系数来对指标进行选择,并借助于系统聚类法来实现,在许多统计分析软件中都有这方面的处理程序。

步骤:(1)确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各指标的权重。

7

确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指标体系的设计要紧扣分析评价主题,抓住反映评价对象最基本的方面,抓住主要矛盾和主要方面。二是要注意指标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全面性是指指标体系的选择尽可能从不同的角度反映评价对象各方面的全貌。系统性是指各指标之间要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而不是杂乱无章的罗列。三是简洁有效,指标之间不能有重复的内容,尽可能筛选并删除一些可有可无的指标。四是要注意指标的敏感性。指标应能比较敏感地反映评价对象的变化。有些指标虽然很重要,但多年变化幅度很小,也不能作为理想的评价指标。五是要注意指标的可行性,指标设置要有利于资料的取得,尽可能选择现成的、常用的统计指标。

(2)搜集数据并对不同计量单位的指标数值进行同度量处理,以消除量纲的影响。消除量纲的方法主要有相对化处理、函数化处理(又称功效函数法和功效系数法)和标准化处理三种

相对化处理是最简单、最常用的方法,即先对评价指标确定一个标准值,然后计算各指标值(以下用xi 表示)与标准值(以下用xm表示)之比(以下用xi’表示)。在计算时还要将“正指标”和“逆指标”区别对待。正指标是指实际值越大越好,如产值、利润等,大多数统计指标都属于正指标。但也有一些指标实际值越小越好的指标,如成本、万元产值综合能耗等。正指标和逆指标要分别按以下方法处理:

正指标:xi’ =

xixmxmxi 逆指标:xi’ =

8

标准值可以有多种选择,如计划(规划)数、历史最好水平、上期水平、经验或理论标准等,但需要根据研究目的来确定。通常也可以用参评单位某一时期(也可以是当期)的平均值或最优值作为标准值。例如,在1998年修改后的工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中,7项指标中的总资产贡献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和劳动生产率指标的标准值,是在1993—1996年4年平均值的基础上,经过适当调整后确定的。资本保值增值率、资产负债率和产品销售率,则主要根据符合我国工业经济实际发展应达到的一般合理水平而确定的。

(3)确定指标的权重。由于各参评指标的重要性是不同的,所以要根据指标的重要性大小进行加权处理。权数的确定一般从指标的重要性、综合性、敏感性、独立性和可信度等方面综合加以判别。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与选择统计指标的方法基本相同,主要也是专家评判法和试算法。在实际工作中,这两步往往同时进行。

(4)对经过消除量纲处理后的指标值(变量值)加权后进行汇总,计算综合评价指数或综合评分值。也可以采用综合记分的方法,就是将变量值通过设定不同的区间转化为分值,然后将分值加总,这有利于消除参评单位之间一些可以忽略不计的指标值变化。特别是一些反映动态变化的指标,增长10.8%和10.9%实际差不多,如果因为这些细微的差别而造成排序位次上的差别,显然是不合适的。因此可以采用记分法,如规定增长10—

9

12%之间的指标值都记为8分,这样上述增长率的细微差别就不存在了,从而使评价的结果更接近现实。对不是越高越好或越低越好的指标综合评价,也可以采用距离综合法汇总计算。

(5)根据综合评价指数或综合评分值对参评单位进行排序和评价分析。

(二)预测分析

进行预测需要具备一定的前提条件:一是预测对象必须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二是要有系统、准确、大量的资料。三是预测结论应体现把握性和准确性的统一。统计预测属于定量预测,按其结论的表现形式,可以有点预测和区间预测之分。四是任何预测都不应该认为是最终不变的,应当根据形势的变化加以调整和修正。

预测未来经济形势要考虑的几个主要方面: 首先是准确判断和把握当前经济运行的基本态势。 其次是深入分析当前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可能会影响到经济的正常运行,它们将对未来经济形势产生何种作用,这种作用是正向的还是反向的,作用程度有多大,针对这些问题政府会采取一些什么措施,所有这些都会对经济运行产生重大影响。

第三是充分考虑政治经济或其他一些突发性、不确定因素可能导致的变化。

(三)因素分析

10

因素分析是依据经济理论知识所提供的关系式,通过对若干个因素的变动对被研究对象总体指标的变动程度进行分解,以说明每个因素在被研究对象总体变动中所起的作用。《统计学原理》中利用指数体系进行因素分析就是比较典型的一种。

因素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作用:一是分析在总体变动中各因素的影响程度;二是计算在总体变动中由于各因素变动影响的绝对值;三是计算贡献率,是指某一因素的增长份额占总体增长额的比重。

生产函数:它表示在一定技术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投入量与产出量之间依存关系的数学表达式。生产函数有很多种,在统计分析中所应用的生产函数主要是增长速度方程(索洛函数)。增长速度方程的具体形式为:

⊿△y/y =α△K/K +β△L/L+△A/A

其中y表示产出量, K表示资本量,L表示劳动量,A表示综合生产率水平(科技进步等),α为资本弹性系数,β为劳动弹性系数,△表示增量。

即:产出增长速度 =α资本投入增长速度 +β劳动投入增长速度+综合生产率水平(科技进步等)增长速度

增长速度方程中参数的求解:△y/y是分析时期产出(一般用增加值或总产值)的年均增长速度;△K/K是分析时期资本(一般用资本形成或固定资产净值)的年均增长速度;△L/L是分析时期劳动力(一般用劳动者报酬或职工工资、人数)的年均增长

11

速度;α(资本)和β(劳动)之和为1,可以采取适当方法估计设定(如资本形成占GDP的比重)。

由经济增长速度方程可知,经济增长率由综合要素投入(资本、劳动投入)和综合生产率水平(科技进步等)决定。利用增长速度方程,可以对资本、劳动投入、综合生产率(科技进步等)的贡献率以及拉动力值进行计算分析,当综合生产率贡献份额小于50%时,经济增长主要靠增加要素投入的数量取得,为以粗放型(外延式)增长为主的方式;当综合生产率贡献份额大于50%时,经济增长主要靠提高投入要素的效率和质量(内涵型)取得,为以集约型增长为主的方式。

对经济增长速度的贡献率(在经济增长率中所占比重)的分析:

资本的贡献率:α△K/K除以△y/y,即α乘以资本年均增长速度除以经济增长率×100%

劳动的贡献率:β△L/L除以△y/y,即β乘以劳动年均增长速度除以经济增长率×100%

综合生产率的贡献率:100%-(资本+劳动贡献率) 拉动力的计算:贡献率×经济增长率

如:1991-2003年经济增长因素分析资料(%) GDP年均增长资本贡献率 劳动贡献率 率 浙江 14.4 67.4 3.5 江苏 13.5 56.8 5.3 12

1991-2003年,我省GDP年均增长率为14.4%,用经济增长速度方程测算(α为0.5),要素投入中资本投入、劳动投入贡献率分别为67.4%和3.5%,拉动经济增长9.7和0.5个百分点,合计外延式增长率达10.2个百分点,贡献率为70.9%,即三分之二是靠资金的高投入支撑,而内涵式增长率仅为4.2个百分点,贡献率为29.1%(100%-70.9%),直接表明我省这一阶段的经济增长主要靠增加要素投入的数量取得,是以粗放型增长为主的方式。与江苏同期测算结果相比,GDP年均增长率为13.5%,要素投入中资本投入、劳动投入贡献率分别为56.8%和5.3%,拉动经济增长7.7和0.7个百分点,合计外延式增长率为8.4个百分点,贡献率为62.1%,内涵式增长率为5.1个百分点,贡献率为37.9%。我省外延式增长贡献率要高出8.8个百分点,其中资本投入贡献率要高出10.6个百分点,表明资本投入是促进我省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包括了科技进步等因素的综合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还不够强。

三、统计分析的一般步骤

统计分析的一般步骤:选题、拟订分析提纲、搜集和整理资料、运用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并归纳分析结果、撰写统计分析报告。

(一)选题

选题是对专题分析和调查报告而言的(进度分析已经定题了),它是分析的第一步,往往标志着统计分析的开始。选题是

13

确定研究目的和范围,规划主题思想和基本内容。一个好的选题既体现了统计人员的知识水平和业务素质,又可以体现统计分析的价值所在。题好一半文,选题选准了,就成功了一半,就容易出成果。一个好的选题应符合以下一些要求:

1、选题要切合实际,要有针对性和实践意义。具体来说,选题可以围绕以下几个重点:

一要抓住党政(企业)领导和社会公众关心的课题。如中共十八大提出的“翻番”目标等方面的情况;如:走在科学发展前列、干在转型升级实处,发展方式转变;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创业创新;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率先发展、加快发展、高质量发展;地区合作与交流等等。对一个时期的某个方面如低收入农户的收入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反映成效、分析问题、提出下一步的建议也特别有意义。

二要抓具有现实意义的,与企业发展、党政领导关心的工作、或与全局性工作有密切联系的课题。如中央提出的“两个翻番”、“两个同步”(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我省提出的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番”,我们要知道其含义:“一”就是全力以赴做好2013年这一年的工作。“三”就是在今后三年要不折不扣地完成省“十二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五”就是要全面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部署的今后五年的目标任务。“四翻番”,即全省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城镇居民

14

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到2020年分别比2010年翻一番,分别达到55500亿元、104000元、55000元、24000元以上;服务业,特别是重点发展发展金融、保险、物流、软件、创意、会展、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情况分析;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林业、水利建设等,都可以利用我们手中的数据来“说话”。

三要抓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新趋势,以及新的政策、措施的实施情况及其影响。如现阶段经济是否真正企稳回升?回升的是哪些行业?回升是否具有持续性?跳出浙江发展浙江,深入实施“走出去”战略,对产业转移、资本输出加强引导,增强在外投资浙江人与浙江经济的关联度等方面。

四要抓发展过程中带有苗头性、倾向性、突发性的问题。如影响经济、社会稳定的突发事件;如网络经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帮助引资企业走出困境等方面的问题分析。安全生产监督与管理、市场价格的变化、市场经济秩序的规范与整顿等方面的问题分析。

五要抓各方面有不同看法的重大问题。如:新兴战略性产业(船舶、光伏等)、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前景;扩大投资、浙商回归的环境承载力等等,可以用我们大量的统计和市场调查数据来分析、论证。房产价格是否合理?发展趋势如何;从区域看,如:杭州在招商引资中是否要发展重化工业,是否要提工业立市,服务业的地位如何;房地产项目引进情况;招商引

15

资的重点(包括近期和远期)是什么;招商引资的环境承载力等等,舟山在发展海洋经济中是否要发展重化工业,可以用我们大量的统计和调查数据来分析、论证。

2、选题要解放思想,新颖独到。选题要有勇气,要敢于突破传统观念的框框,敢于正视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矛盾和新问题,敢于讲真话。选题还要注意求新意识,注意观察客观现象的发展变化情况,从新的材料中去挖掘选题,从新的视角,用新的独特的方法来分析问题,这样,统计分析才能有新的内容或新的见解,才能引起较大反响。分析文章要做到通篇都有新意不大可能,但总要有一些观点、一些段落有新意,让人精神为之一振,思想豁然开朗。

3、选题要切实可行。不仅要考虑价值原则,还必须考虑可行性原则,要量力而行,即主观上和客观上是否具备一定条件。选题不能贪大求全,而应求深、求精,必须考虑资料取得的可能性和驾驭资料的能力,以及对情况是否熟悉,是否能够胜任这个选题。

(二)拟订分析提纲,确定所要用的一系列分析指标 选题完成后,一般还需要拟订一个分析提纲。分析提纲实际上是对所分析课题的初步认识以及如何进行分析的打算,也是分析报告的内容要点。分析提纲的内容一般包括分析的目的;说明的问题;从哪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有什么初步看法;建立分析指标体系;确定要搜集利用那些统计指标;分析所需的资料和案例

16

及其来源和取得方式;分析所用的方法;分析结果的表达形式等,是一篇文章的“骨架子”。其中,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取得第一手的资料和案例,是十分必要的。

(三)统计分析资料的搜集整理

统计资料是进行分析的前提条件,养成良好的资料准备习惯,做到有备于先,有备于常。

一方面,平时要注意搜集各种有用的历史统计资料,建立收集资料渠道。一是建立部门交流信息渠道和制度,建立起信息交流网络,便于及时了解有关信息资料;二是运用计算机来建立资料台账,进行相关资料的积累与计算,可随时查找信息。而且,可以从历史资料中看出某些指标的变化轨迹,发现趋势性的苗头和问题,预测未来的发展变化情况。另一方面,按照分析的要求,及时、全面地搜集和整理资料,包括统计资料、财务会计资料及其他一些与分析对象相关的专业资料和背景资料。在搜集资料时,尽可能搜集时间跨度比较长的统计资料,以用作阶段分析、周期分析和趋势分析。在使用数据资料时,特别要注意指标口径和指标范围的一致性。

根据分析研究目的,对统计资料进行重新加工整理计算,有的还需进行必要的测算和匡算。

(四)分析研究并归纳分析结果

分析研究是整个统计分析工作中的关键一环。要正确、恰当地使用统计分析方法,使报告更具深度和科学可信。

17

1、明确主题。理清思路,突出重点,选择好分析的角度,理顺分析思路,使整篇分析报告有一条主线贯穿始终,把方方面面串起来。

2、要正确、恰当地使用统计分析方法,使报告更具深度和科学可信。

3、结合报表和有关事实资料,把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清楚。一是要善于多角度、多方位地去分析问题,研究现象之间的关系。要分析总量、结构、质量和效益,要密切关注市场预期,要看国际环境、国内和省、市的形势,也要看长远趋势。如投资拉动力,比如结构:一、二、三产业的比重,高技术产业和优势产业的比重等等。效率与效益:要看在一定的增长速度下,生产率和科技水平提高了多少,地区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提高了多少,而且还要看为实现引资增长付出的环境代价。看国际环境,由于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贸易大国,我省对外贸易依存度也超过50%。无论从经济增长、通货膨胀或紧缩还是大宗产品的供求关系,我们影响着世界,世界也在同样影响着我们,统计分析也必须关注世界经济的变化及其对我们的影响。国内和省、市的形势也影响着各市县的经济发展。看趋势,事实上政府和社会公众更关心的是发展趋势,需要我们下大的功夫去判断。

二是要用动态的观点进行分析,不能只限于某一时期,就即期论即期。要从较长的时间跨度分析和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来龙去脉,以恰当地判断其现状特征、演进的阶段序列、未来走势

18

以及支持或制约经济社会发展过程的因素和条件。在统计分析中要有周期意识。考察经济社会形势或某个行业、某个领域的发展,不仅要看当年,而且要看几年,即从循环周期的角度,分析和判断当年发展在循环周期中的位置。分析一个较长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时,需要作具体的过程(阶段)分析和趋势分析。

三要充分估计政策因素的作用。在中国经济的发展上,政府所起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中央以及地方政府的投资在经济增长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因此,在统计分析中,特别是进度分析及预测中,就不能不考虑到政府的作用,把握政府投资的规律。

(五)撰写报告

撰写报告是统计分析工作中的最后环节。统计分析报告是以统计数据为主要语言,并辅之以统计表和统计图来具体而明确地进行表述,它不是对整个研究过程的平铺直叙,而是择其主要论点和论据对研究过程进行高度概括,省略了研究过程中运用多项指标、多种统计方法进行试算的过程,也不对方法的基本原理、特点、推导过程和运算步骤进行过细的讨论,而是通过论点和论据的联系直奔主题,要求表达准确、清楚、精练,做到资料与基本观点的统一,论点和论据的统一。

1、掌握基本要素。

统计分析的基本要素有三点:情况、问题、对策。前一项或前两项也可以作为统计分析文章,但是作为向决策者提供咨询建

19

议的统计分析文章必须坚持三要素,就是要提出解决问题的政策措施建议。每一部分总的要求是:情况要全面,问题要准确,对策要可行。

情况就是现状分析,要总结规律,总结特点,情况写作的三种主要形式:平铺直叙式、原因分析式、综合评价式。

问题是写统计分析的难点,不但要从数据方面分析,更重要的是要对实际情况有深切的了解,从内在原因上把握问题的准确性。尤其是注意通过横评竖比,也就是要作横向比较(如,相关市县区和乡镇的比较)和纵向的动态比较(如,本地在较长时期发展变化的趋势),找出领导应该重视的问题,且言之有理。

基本态势:可以采取平铺直叙式:如进度分析按照总体情况、引进项目的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地域结构变化等角度依次反映。在没有更好选择的时候,这种写法往往能够过关。原因分析式:从新政策、新做法角度分析原因。这部分可以在报表出来以前先写好然后再根据需要排列组合,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注意:宁平勿花,要客观、平和、平实,不说过头话,不出现过于肯定或过于否定的词语,要留有余地。

存在问题:问题的写作最重要,也最难,因为他不仅关系到对走势的判断,还关系到对政策建议的把握,还要从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影响等方面来分析原因。一是当问题仅限于苗头性或有发展的趋势时,我们用“但是”作为连接词把问题放在情况后写,二是当问题值得充分关注时,我们通常单独列示,三是当对形势的

20

判断有分歧时,我们通常在简单的情况描述后,以“如何看待当前的形势”为题,把问题揉和在里面表述,表明我们的看法。注意:宁直勿涩,对问题要开门见山,千万不要绕弯子,更不要用经济学理论中比较晦涩难懂的术语,正确的做法是:是什么问题说什么问题。

对策:尽量具体化,不要泛泛而谈。注意:宁圆勿方,对于有十足把握的对策当然要毫不迟疑的亮出来。但是大多数情况下,对于对策的力度、出台时机把握度往往并不是很大,这就需要我们在具体描述中尽量把话说的圆一些,多用一些“既要……,又要……”、“一方面……,另一方面……”等词语,给自己留下回旋余地。

进度分析报告每月每季都要写,注意不要千篇一律,各时期可以各有重点,旨在反映动态新的发展变化,具有与前一阶段明显不同的特点。一般来说,四个季度的进度分析报告各有侧重,一季度写招商引资开局的新特点为主,对全年的走势作定性的判断,理由要充足;二季度全面分析半年的发展情况(特征)及动因,制约下一步发展的主要问题和矛盾,提出对策建议,并对全年的主要指标,如引进内资项目个数、协议资金和到位资金额等作出预计;三季度的分析很重要,全年的情况大致已明了,应该对全年的情况和问题进行比较详尽的分析研究,不仅要对大部分的指标作出全年预计,还要分析下一年发展面临的有利和不利因

21

素,对走势进行展望;而年度分析则是对全年运行情况的全面回顾和对下一年走势的预测。

2、采用简明的表达方式和结构。

统计分析报告属于说明文,文字要求明确简要,写作方法一般多用归纳法或演绎法。 文章结构要主题突出,观点鲜明,层次清楚,逻辑性强,脉络清晰,语言简练。而且要把统计的信息、咨询、监督职能和社会义务融于统计分析文章之中。

(1)客观负责。这是基本文风要求。统计分析必须依据客观事实说话,言必有据,没有根据的话,把握不准的话不能说。要如实地、贴切地、恰如其分地反映客观事实,分析文章中各种观点,要同有关情况和数据联系起来,客观公正,这是统计分析的诚信之本。

(2)逻辑严密。文章结构要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思路清晰,互有照应、互不矛盾。思想深刻、见解独到,表述准确。特别是在分析总体的各方面时,应该做到有详有略,详略得当,疏密相间,重点或变化较大方面,要不惜笔墨,深入分析;而对那些不重要的、变化不大的方面,则可以一笔带过;把无关紧要的论点、论据甚至数据、词语毫不留情地删掉。篇幅较长的分析报告,可将主要内容分成几个部分,每一部分用概括性或提示性的小标题,使每一部分内容一目了然。

22

(3)通俗简明。统计分析是一种公文形式,是严肃文章,文字要简明通俗,语言生动易懂、有感染力,又不落俗套。新概念、新理论要有解释,但尽可能的简要。

(4)修辞严谨。统计分析描述的都是得失判断,利益主体多,涉及范围广,影响面大,必须慎重遣词造句,在表述时不使用夸张、虚构、想象等文学表达方式,也不使用华丽的语言过度渲染和煽情。要讲究文体得法、概念准确、用词精当,表述准确。有时一个字用得不当,就会造成不可挽回的负面影响。“高达”、“只占”等词要用得恰如其分。

(5)篇幅长短适度。 除了内容比较多的统计分析报告之外,一般的分析报告不要太长,要限定字数(4-8千字),力戒说空话套话,惜字如金。从实践经验看,能够得到首肯并能发挥实践指导作用的统计分析报告往往都是篇幅比较短的。因为:一是现在的领导水平普遍高了;二是领导的时间有限,即便有时间阅读长篇文章,也往往走马观花。更重要的是,长文章往往重点不突出,即便其中有精彩观点,也往往因为阅读疲劳而忽视。

3、恰当利用图表。

描述统计数据的图表常能很直观地表达出意思,免去繁琐的文字陈述,且给读者较大的摄取和研究空间,所以在统计分析文章中用好数据图表很重要。关键是要直观、精要,且忌多而杂。在统计分析文章中,依数成理是基础,依理立论是灵魂,图表是为立论服务的,多了就会影响论述。

23

4、反复推敲,精益求精。

一篇统计分析的力作是很花工夫的,需要反复推敲,反复修改,多方征求意见,力求精益求精。只要时间允许,就不要轻易出手。推敲的重点一是立论的数据基础是否可靠;二是论点是否明确精当;三是语言陈述是否准确稳妥;四是现状分析、问题、建议内容及题目是否互有照应;五是引用数据是否有缺误(再认真核对一遍),前后口径是否可比;六是文字表达是否准确、规范、前后一致。要坚信一条,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5、及时总结。

总结的过程,就是认识升华、思想提高、水平增强的过程。一篇分析报告完成之后要总结,大家在一起评点一下报告的得与失,还可以听取一下各方面的反馈意见;一段工作完成之后也要总结,大家在一起议一议工作的经验与不足,这样持之以恒坚持下去,对工作大有益处。

四、统计分析的时效把握

统计分析的时效把握是提高统计分析的效能价值的关键环节之一,必须高度重视发挥统计分析及时性的效能。有时一篇分析文章的思路、选题都不错,但是送出的时间不对,效能就不能发挥出来。在这方面要注意五点:

1、抓规律提前准备。我们写的统计分析一般都有一些固定的服务对象,如统计月、季、年报数据分析文章,这都是有规律

24

的,领导到时间就要看,不能误时间。既然必看,我们就要提前准备,重在可用上下功夫,不要临阵磨枪。月报的动态、季报的趋势、年报的经验问题分析都需要提前调查研究,结合统计数据分析提出观点,早作斟酌。

2、抓热点抢先研究。要立足于抢,着眼于新。要有极高的政治敏感性,对于热点问题,应当在领导提出要求前就主动进行资料收集分析,尽快写出统计分析报告。这时领导往往有耳目一新,不可多得的感觉,有利于决策参考。有时对热点问题不同部门会有不同的分析,我们要发挥统计部门第一时间占有大量资料,熟悉统计口径和数字的来龙去脉的优势,从全局的角度、全新的视野进行分析,得出统计部门独到的观点和见解。

3、抓难点力求突破。要首选领导关注的难点,勇于提出创见。统计部门的一大优势是地位超脱,善于从宏观的角度分析微观现象,探究规律,提出决策建议。学会用领导的角度和思维方式来观察思考问题,是我们写好统计分析的捷径。领导遇到的难题,就是我们统计分析的选题。因为是难题,就需要一肯下工夫,二敢有创见,勇于知难而进。围绕难题的统计分析是力作,常常要集体攻关,个人难以完成。一旦在难点上有了突破,统计的效能和影响都会上一个高的层次。

4、抓机会分秒必争。要牢记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有些统计分析内容早一会儿送出或晚一会儿送出,会前或会后送出,效应是不一样的。机会往往稍纵即逝。特别是进度分析有强烈的信

25

息感,“新闻”的色彩浓烈,要抓紧时间汇总数据、编写、修改、审批、编印、发送等,都要环环扣紧,尽快提供。如果提供不及时,就失去进度分析的应有作用。

5、抓影响扩大效能。好的统计分析就要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和手段扩大影响,可以争取在本部门的重要会议列入参阅件,也可以通过电视台、电台、影响力较大的报刊杂志等新闻媒体进行宣传和摘登,尽力使效用最大化。要在层次、范围上扩大影响,出知名度,树立我们统计的权威性。

能写统计分析是从事这项工作的基本素质要求,写好统计分析是统计工作职能的本质要求,最大限度地发挥统计分析的影响力是实现统计价值的要求。因此,从事分析的同志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统计分析水平,追求统计分析效能的最大化。

周镇元 2013年 5月

26

息感,“新闻”的色彩浓烈,要抓紧时间汇总数据、编写、修改、审批、编印、发送等,都要环环扣紧,尽快提供。如果提供不及时,就失去进度分析的应有作用。

5、抓影响扩大效能。好的统计分析就要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和手段扩大影响,可以争取在本部门的重要会议列入参阅件,也可以通过电视台、电台、影响力较大的报刊杂志等新闻媒体进行宣传和摘登,尽力使效用最大化。要在层次、范围上扩大影响,出知名度,树立我们统计的权威性。

能写统计分析是从事这项工作的基本素质要求,写好统计分析是统计工作职能的本质要求,最大限度地发挥统计分析的影响力是实现统计价值的要求。因此,从事分析的同志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统计分析水平,追求统计分析效能的最大化。

周镇元 2013年 5月

2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m3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