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待人接物和基本生活能力培养训练活动总结
更新时间:2023-07-23 05:32: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 未成年保护法全文2022推荐度:
- 相关推荐
未成年人待人接物和基本生活能力培养训练活动总结
加强培养未成年人良好的行为习惯,扎实有效推进“未成年人待人接物和基本生活能力培养训练”工作,全面提升我校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明程度。积极落实《未成年人待人接物和基本生活能力培养训练实施方案》,现将活动情况做以总结:
(一)加强领导,深入落实
我校充分认识到开展此项活动对推进我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重要性,根据全区总体部署,因地制宜,制定我校的实施方案,活动顺利开展。
(二)整合资源,形成合力
我校充分发挥学校教育、课堂主渠道和教师主力军作用,充分利用社区、家长学校、青少年活动中心等阵地,形成此项教育活动“三结合”网络,整合和运用教育资源,支持和丰富此项教育活动。
(三)坚持贴近中小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广泛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活动。
1.低年级掌握常用的礼貌用语,学会礼貌待人;掌握一定的生活技能,具备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懂得基本的交通规则,自觉遵守交规,上学、放学路上注意安全。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为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高年级学会基本的劳动技能,和亲友分享劳动成果,体验劳动生活的快乐; 懂得心中有他人、尊老敬老,给予需要帮助的人力所能及的帮助; 懂得参与公益活动的意义,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培养公民意识。
2.学校将思想道德教育、课堂教学、创建和谐校园结合起来,切实增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吸引力、感染力。注重教育和实践相结合,引
导中小学生参与学校、社区(社会)、家庭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
践中广泛地接触社会,增强生活体验。传递文明、传递温暖,培育社会责任意识。
3.开展亲近自然、走进社会体验活动。利用双休、节假日、寒暑假,号召学生跟随父母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了解生活常识,自然常识,社会交往常识等,提高学生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的生存与发展能力。
4. 搭建家校合作平台,为此项活动创造良好氛围。认真组织家长学校,做好培训工作,明确家长在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中的职责和任务,指导学生家长为孩子的成长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言传身教,促进家庭文明建设和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推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
5.为父母多做事,对父母多说知心话,为父母过生日,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体会和感激父母培育自己的艰辛和不易,表达自己成人的感谢、感恩之情。
萍乡二中
2012年3月
我校开展了“未成年人待人接物和基本生活能力培养训练”活动
2012-07-13 10:42:08 来源: 作者:邓昱 【大 中 小】 浏览:1459次 评论:0条
为深化我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按照市文明办“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要求,以全面提高学生们的思想道德素养和文明素养为目标,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发展环境,我校开展了“未成年人待人接物和基本生活能力培养训练”活动。这次活动遵循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坚持贴近学生们学习生活实际的原则,帮助学生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养成自理自立、懂礼知节良好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素质,使其终身受益。同时也使我校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不断推进。
青松中学开展未成年人“待人接物及基本生活能力培养训练”主题教育活动规范如下:
(一)待人接物规范
1、对待老师要谦恭有礼,多和老师交流、谈心,虚心求教,积极进取;不顶撞长辈,孝敬父母;团结同学,互助友爱;尊重服务人员,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2、在个人独处的时候对自己的要求不放松,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提高自己的自控能力。
3、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热爱学习、热爱生活,遇到问题多看多想多问,及时向老师同学请教,树立良好的道德风范。
4、学会接人待物,在校内遇见客人行礼问好,主动让路,退往一旁,让客人先行。
5、见到老师、长辈主动问好,同学之间谈吐文明,使用礼貌用语。不口吐污言秽语,不开过分玩笑,不给同学起绰号。
6、在公共场所,谈吐文雅,音量适度,不打扰他人。
(二)举止行为规范
1、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校园内道路、楼内行走轻声慢步、右侧行走,不打闹,不拥挤,不推搡,不大声喧哗;不购买校外小商贩的商品和不洁净食品;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手中有垃圾知道扔到垃圾桶里,见到垃圾主动捡起来丢进垃圾桶;爱护学校的公共设施,爱护桌椅及教室内的电教设备,节约水电。
2、养成良好的学习素养。坐姿端正,认真听讲,记好笔记,遵守课堂纪律,独立完成作业,考试不作弊。
3、遵守社会公德。在教室、实验室、阅览室等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讲究卫生,遵守公共秩序。
4、不吸烟,不喝酒,不打架。
(三)生活自理能力培养:
学会自己洗衣服、学会做简单的饭菜,帮助父母承担家务劳动,做一个有自理能力的人。
为了更好地开展 “未成年人待人接物和基本生活能力培养训练”活动,学校还通过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引进传统文化进校园;“日行一孝”、“家庭冠礼”活动,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体会和感激父母培育自己的艰辛和不易;搭建家校合作平台,认真组织家长学校,指导学生家长为孩子的成长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言传身教,促进家庭文明建设和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推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还借助了社区优势,加强与社区联动,积极开展楼道小卫士、“当一天社区主任”、卫生监督员、关爱社区空巢老人、社区义务劳动、等公益活动,传递文明、传递温暖,培育了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意识。
学生与校长签了礼仪承诺书
校长颁奖,师生致礼
学生学做家务
学生们在积极除雪
伍家岗小学未成年人待人接物和基本生活能力培养
训练方案设计及说明
发表日期:2012年8月8日 作者:林丽 【编辑录入:杜悦】
1、古人、名人是怎么孝敬父母的
活动目的:学习古人、名人孝敬父母的名言、事迹;增强孝敬父母的道德情感。
过程与方法:(1)搜集、阅读有关“孝敬父母”的故事、“孝敬父母”的名言,了解古人、名人是怎样孝敬父母的。(2)以小组或班级为单位组织交流。(3)说说自己如何向他们学习,孝敬父母。
家校互动:帮助孩子搜集,和孩子一起阅读,引导孩子谈谈自己的收获和感想。
建议实施年级:小学低年级。
2、体验活动:“护蛋一日”
活动目的:感受母亲养育自己所付出的艰辛,培养学生从小孝敬父母、关心父母的道德品质。
过程与方法:(1)在“三八”节或母亲节前,要求学生带一只生鸡蛋到学校,不用父母帮助,用各种方法保护一天;活动结束后,每位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感受。(2)鸡蛋完好无损的同学,在“三八”节或母亲节这一天,把这个鸡蛋作为礼物送给妈妈,并对妈妈说一声“我爱你”;鸡蛋破了的同学,也向母亲做出汇报。(3)让学生在护蛋
的过程中体验妈妈的辛苦,进而感受母亲从十月怀胎直至
养育至今所付出的艰辛。
家校互动:为孩子准备好鸡蛋,鼓励孩子独立保护好鸡蛋;给孩子讲述孕育期生活的不便和欣喜。
建议实施年级:小学低年级。
3、“负重竞走”游戏竞赛
活动目的:感受母亲养育自己所付出的艰辛,培养学生从小孝敬父母,关心父母的道德品质。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把书包背在胸前(书包尽量重些),进行负重竞走比赛,体验母亲十月怀胎的辛苦,感受伟大的母爱和生命的来之不易。
家校互动:家长根据具体情况,巩固体验成果。如回家上楼时,让学生把书包背在胸前上楼梯,继续体验母亲怀胎时的辛苦,加深印象。
建议实施年级:小学低年级。
4、我为妈妈洗脚
活动目的:培养学生感恩父母、从小孝敬、关心父母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习惯。
过程与方法:为辛苦了一天的妈妈洗脚,在洗脚的过程中,可以学着给妈妈按摩脚部,跟妈妈聊天、讲笑话,让妈妈的身体和精神得到放松,感受自己的行动给妈妈带来的愉悦。
家校互动:让学生自己准备洗脚需要的工具,锻炼他们的能力;让学生也给爸爸洗洗脚,加深体验。
建议实施年级:小学低年级。
5、父母一日工作调查
活动目的:了解父母工作(劳动)的辛苦,培养学生
感恩父母、关心父母的道德意识。
过程与方法:与父母一起上班(劳动),记录下父母一天要做的工作,体验父母劳动的艰辛,写下自己的感受。
家校互动:在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让孩子做一些事情。
建议实施年级:小学中年级。
6、“今天我当家”
活动目的:体验父母家务劳动的辛苦以及为自己的付出,培养学生孝敬父母、关心父母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习惯。
过程与方法:(1)选择一个休息日,让学生来打理家庭里的事务,转换角色,照顾“孩子”(父母)、做家务事。(2)学生记录下一天内做的家务事以及自己的感受。
(3)举行班会交流感受,巩固成果。
家校互动:放手让学生来做,不要因为做得不好而包办代替,鼓励学生完成一些有难度的家务活,比如给父母“做一顿饭”。
建议实施年级:小学中年级。
目标二:仁
1、小小“交流卡”,融融同学情
活动目的:帮助学生学会沟通,引导学生释放情怀,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把童真稚趣的仁爱根植于幼小心灵。
过程与方法:每位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每月制作一张精美的交流卡,班级同学的交流卡统一放在教室后面的阅览架上,每位同学可以把自己在当天难忘的经历、感受、心情、印象深刻的所见所闻、遇到的难解问题写在卡片上
或插在阅览架上,其他同学和老师利用课间可以互相翻阅,分享他人的快乐与忧愁,解答疑难与困惑,交流心声与感触……,有必要的也可以在卡片上予以回复。对于学生在平时课外阅读中摘抄到的好词佳句,也可以记录在卡片上,推荐给其他同学。
家校互动:与孩子一起制作交流卡,每周2次与孩子一起阅读交流卡。
建议实施年级:小学低年级。
2、我爱“仁爱小红星”
活动目的:激励学生持续地开展仁爱行动,养成仁爱道德行为习惯。
过程与方法:(1)制作一个全班同学的仁爱行动表扬卡张贴在教室内,学生每有一次仁爱行动就用小红星记录一次。(2)利用班会课的时间和大家分享行动的快乐。
家校互动:帮助孩子制作一张家校联系卡,记录学生在家的仁爱表现。对学生力所能及的仁爱行动用小红星记录,每周家校联系一次,沟通学生的仁爱表现。
建议实施年级:小学低、中年级。
3、“带一份惊喜给您”
活动目的:使学生积极行动起来,以实际行动关爱自己的父母长辈,学会与父母沟通。培养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的意识并以实际行动回报长辈、社会对自己的关爱。
过程与方法:(1)号召学生每周用实际行动帮助长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2)利用书信、图片或当面交谈的方式把自己学习进步的消息或一段时间内形成的好习惯等带给家长,把面临的学习等方面的压力,向长辈诉说。
(3)家长对学生在家中的行为要认真及时地做好记录、进行评价,以图片、赠言的形式与学生交流。
家校互动:及时与学校沟通,把学生在家的积极表现和发现的问题与教师交流,以促进“仁爱”教育链条的长期形成。
建议实施年级:小学中年级。
4、“仁爱名言伴我行”
活动目的:使学生在寻找、学习仁爱名言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学习孔孟的仁爱名言中,提高自身的仁爱素养。
过程与方法:收集整理仁爱名言;学习理解仁爱名言;交流仁爱名言;诵读仁爱名言;用仁爱名言指导自身的言行。
家长配合:帮助孩子理解仁爱名言。
建议实施年级:小学中、高年级。
5、“我们要蓝天碧水”
活动目的:通过活动,使队员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激发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决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用双手为地球增添新绿。
过程与方法:(1)收集有关环境保护的资料。(2)调查本地区的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问题。(3)采用多种形式在班级内交流调查结果、调查后的感想和思考。(4)积极行动起来保护环境(环保宣传、植树、捡拾垃圾、向主管部门提建议等)。
家校互动:帮助孩子寻找了解环保知识的途径,提供必要的帮助。
建议实施年级:小学中、高年级。
6、捐助学困生活动
活动目的: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仁爱之心和节俭品德。
过程与方法:(1)活动前教师讲清活动意义(如配合全国性的“圆梦行动”等)。(2)组织全校学生主动捐出自己一周的零花钱(家庭困难的学生可以不参加此活动)。
(3)由学校联系帮助因家境贫困无法入学的学生实现自己的梦想,学生体验助人为乐的愉悦。
家校互动:请家长支持该活动,并教育孩子合理使用零花钱,用真诚的行为去帮助他人。
建议实施年级:小学各年级。
目标三:义
故事会:话说“义”
活动目的: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形式,帮助学生加深对“义”这一道德规范的理解,同时向典范人物学习,平等待人,公道处世。
过程与方法:(1)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阅读查找有关公平待人、公道处事的小故事。(2)利用晨会、班会时间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向同学们介绍,可以讲故事,也可以表演小品剧等。(3)讨论体会。教育学生无论是同辈,还是前辈和晚辈,还是领导和下属,都要平等相待。
家校互动:和孩子谈谈自己对“义”的理解、体会,以及自己的处世经验。
建议实施年级:小学低、中年级。
2、主题班会:《法律在我们身边》
活动目的:通过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依法行事,平等待人。
过程与方法:采取小品表演、讲故事等形式使学生了解与自己生活相关的一些最基本的法律知识,如为什么制定法律?为什么要学法?法律规定父母和儿童的监护人有哪些义务?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自己的什么权利等,加深学生对学法重要性的认识,依法处事,做一个正直公正的人。
家校互动:和孩子一起学法,懂法,帮助孩子了解一些法律。
建议实施年级:小学中、高年级。
3、主题班会:《绰号你我他》
活动目的:通过活动,帮助学生树立人人平等的观念,养成平等待人、尊重别人人格的道德行为习惯。
过程与方法:(1)采取讨论会等形式使学生发表各自对起绰号现象看法。如绰号的由来,绰号的褒贬,绰号产生的班级舆论,绰号对同学公平与否?(2)谈谈对自己绰号的感受。如当别人叫你的绰号时,你有什么感觉?(3)引导学生形成不为同学起绰号的共识。
建议实施年级:小学各年级。
4、讨论会:《司马光该不该砸缸》
活动目的:通过讨论会,教育学生崇尚道义,遇事要多动脑筋,见义智为。
过程与方法:(1)以“司马光砸缸”智救落水小伙伴的故事为题,组织学生讨论该不该砸缸?有无必要砸缸?
(2)由此引导学生进一步讨论见到有人落水应该如何办?
(3)教育孩子们遇事要多动脑筋,见义勇为更要智为。如果见到有人落水,如果在自身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如不会游泳、会游泳但力气太小等),不一定非得跳下水去救人,可以选择大声呼救、打电话报警等方式求助,不要作无谓的牺牲。
家校互动:告诉孩子应对紧急问题的正确方法。 建议实施年级:小学低年级。
5、体验活动:今天我是班长
活动目的:帮助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体验班级干部的付出,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
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每人轮流做一天值日班长,公正地行使自己的权力和义务。(2)交流自己受到平等和不平等待遇时的感受,以及当自己公正地行使自己的权力和义务时的心情。(3)利用班会时间进行交流,培养班干部的服务意识,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权力,帮助他们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同学。
建议实施年级:小学低、中年级。
6、情境体验活动:班级来了外地生
活动目的:通过情景模拟,让学生体验平等待人的道德要求,培养关爱、帮助他人的道德情感。
过程与方法:(1)教师创设情境,给同学们透露一个消息,让学生们有一个美好的期待。(2)将“新同学”介绍给大家。“新同学”衣着朴素,一口外地口音……(3)在给同学们一个初步印象后,教师征求大家的意见:谁愿意和他交朋友?谁愿意和他坐同桌?谁愿意和他放学一路走?让学生体验对待同学应该关爱、帮助,公平公正。
建议实施年级:小学低年级。
目标四:礼
1、“红绿灯”的故事——交通规则讲座与知识竞赛 活动目的:通过活动,使学生懂得到遵守交通秩序是公民的基本道德要求,也是保护自身安全的基本条件;增强遵守公德的认同感,为养成自觉遵守交通秩序、不闯红灯的习惯提供观念引导。
过程与方法:(1)聘请交警为学生做交通安全知识讲座,帮助学生懂得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为下一阶段的体验活动做好知识上的准备。(2)以组为单位,进行基本交通常识比赛。(3)为了增加趣味性,制作交通安全棋,同学们一起玩,在玩中感知理解交通知识。
家校互动:家长在接送孩子的路上,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并给孩子传授交通标志、交通安全知识。
建议实施年级:小学低、中年级。
2、综合训练活动:过马路,守规则
活动目的:道德意识养成指标——认识到遵守交通秩序是公民的基本道德要求;增强遵守公德的认同感;道德行为习惯养成指标——“养成自觉遵守交通秩序、不闯红灯的习惯”。
过程与方法:(1)传授遵守交通规则的相关知识(内容、意义、如何做)。(2)带领学生到马路斑马线前,观察交通信号。(3)带领学生进行正确穿越马路的练习(数次)。(4)让学生自己安信号标志正确穿越马路。(5)交流体会、提高认知、增强情感。(6)测试评价(采用上、放学时的实际观察、访谈家长、同学等方法)。
家校互动:训练活动前与家长沟通活动目的要求,训练后家长帮助巩固成果,养成习惯;家长率先垂范,并提醒监督。
建议实施年级:小学低、中年级。
3、综合活动:“明礼”书签
活动目的:教育学生讲究礼貌、礼仪的重要意义;学会相关明礼知识。
过程与方法:(1)利用班会、晨会时间,教师着重讲情“明礼”的含义及意义;向学生传授一些社会交往的礼仪知识。(2)学生课外阅读摘录有关明礼的名人名言、礼仪知识,按照自己的喜好制作成富有个性的书签。(3)展示书签,并讲解书签内容。(4)最后互赠书签,互相激励。
家校互动:帮助孩子搜集制作,和孩子一起阅读,引导孩子谈谈自己的收获和感想。
建议实施年级:小学低年级(时间一周)。
4、微笑的花儿最美
活动目的:使学生懂得微笑的花儿最美,有礼貌的孩子最受欢迎;增强礼貌待人的道德感情。
过程与方法:(1)要求学生每天微笑着与人交流,并坚持使用礼貌用语。(2)在这个过程中,要关注自己的感受和对方的反应,事后记录体验日记。(3)一周后,举行班会交流体会,鼓励学生继续保持。
家校互动:为孩子准备好日记本,每天分享孩子的记录。
建议实施年级:小学低、中年级。
5、我做社区管理员
活动目的:培养学生的基本公德意识;体验管理人员的辛苦,增强做文明居民的自觉性。
过程与方法:学生在小区内担当半天的管理员,协助管理人员完成一天的工作。主要记录自己小区内人们的行为、语言,分析哪些是礼貌的,遵守公德的,哪些不是。作为小区管理员看到这些行为听到这些语言心情如何,怎样想,记录体验日记,班内交流。利用节假日完成体验,班会交流。
家校互动:事前与小区物业管理人员联系,说明体验目的,征得管理人员的支持;多给孩子指导,帮助孩子完成有难度的任务。
建议实施年级:小学中、高年级(农村小学根据具体情况,开展类似活动)。
6、争做文明小公民——社会公德知识义务宣传周 活动目的:通过活动提高学生遵守公德的认知水平,增强公民遵守公德规范的义务感。
过程与方法:(1)班级组织,全员参与担当“社会公德知识义务宣传员”,动手编印公德知识小报、公德知识宣传单、公德知识宣传卡片等。(2)在校园里宣传讲解小学生应该遵守的社会公德。(3)事后请接受宣传的同学们填宣传反馈单。
家校互动:在编印公德知识小报、公德知识宣传单、公德知识宣传卡片等方面给孩子支持帮助。
建议实施年级:小学高年级。
目标五:勤
1、我做爸妈小帮手
活动目的:通过活动,使孩子明白自己是家庭中的一个成员,家务劳动,人人有份。培养关心父母、热爱劳动的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
过程与方法:(1)家长示范具体完成一项家务劳动的做法。(2)允许选择,可以采取召开家庭会议的方法分配家务劳动任务,帮助孩子选择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合理安排时间。(3)张贴家务活的分工名单;别做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4)表扬孩子作出的努力,并督促坚持下去(可根据孩子的学习任务情况适当增减家务劳动),养成习惯。
家校互动:本项活动主要在家庭中进行,因而要求家长对孩子承担的家务充分信任并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指导,但不包办代替,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建议实施年级:小学各年级。
2、迎接学习新生活
活动目的:引导一年级新生以积极向上的心态,愉悦地面对新的学习环境、新班级与新同学,对新的学校和班级产生一定的归属感,满怀信心地迎接小学生活。
过程与方法:(1)教师了解学生对新学校、新生活的感觉,以给予积极正面的引导,让学生发现新生活中的乐趣。(2)认识新同学,珍惜新友谊。开展让学生尽快熟悉彼此的活动,消除新生对新环境的陌生感和孤单感,提高学生之间关系的融洽度。(3)小学生活新体验。通过自我介绍、才艺展示激发他们对新的学校生活的热爱。
建议实施年级:小学一年级。
3、培养学习好习惯
活动目的: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勤奋
学习的良好习惯。
过程与方法:为了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指导学生从预习、听讲、完成书面作业、开展课外阅读等方面全面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进一步要求孩子主动、按时填写学习自评表,促使孩子说到做到,从小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家校互动:请家长关注孩子的学习方法,对孩子取得的进步及时鼓励,不足之处引导其及时改正。
建议实施年级:小学低年级。
4、主题班会:我能行
活动目的:引导学生树立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增强自强自立的道德情感,相信在学习生活各方面自己能行!
过程与方法:(1)教师预先准备一个后进学生变先进的事例。导入主题:每个学期我们都要面对大大小小的考试,有人得第一,也会有人得最后一名,名次总是在不断变化,同学们有没有听过一个同学由班上的最后几名变为第一名的真实故事呢,你想不想知道他成功的秘密?(2)讲解该学生的故事。(3)学生讨论该生成功秘密;教师引导得出结论:自立自强,坚韧不拔,勤奋努力,注意方法。
(4)学生交流体会:说一说让自己感受最深的一次“我能行”。(5)要求学生写出、说出自己准备如何做到“我能行”,增强自信,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建议实施年级:小学中、高年级。
5、体验活动:今天我当家
活动目的:通过替代父母管家、做家务,学习合理用
正在阅读:
我国人力资源现状分析07-09
2015年广西东奥会计继续教育试题及答案01-24
刑法I教学大纲重点讲义资料03-08
高中化学竞赛题--有机合成07-06
构建和谐宿舍人际关系06-05
- 教学能力大赛决赛获奖-教学实施报告-(完整图文版)
- 互联网+数据中心行业分析报告
- 2017上海杨浦区高三一模数学试题及答案
- 招商部差旅接待管理制度(4-25)
- 学生游玩安全注意事项
-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文档模板供参考)
- 叉车门架有限元分析及系统设计
- 2014帮助残疾人志愿者服务情况记录
-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 中国食物成分表2020年最新权威完整改进版
- 推动国土资源领域生态文明建设
- 给水管道冲洗和消毒记录
- 计算机软件专业自我评价
- 高中数学必修1-5知识点归纳
- 2018-2022年中国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产业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发展趋势(目录)
- 生产车间巡查制度
- 2018版中国光热发电行业深度研究报告目录
- (通用)2019年中考数学总复习 第一章 第四节 数的开方与二次根式课件
-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说数课件粤教版
- 上市新药Lumateperone(卢美哌隆)合成检索总结报告
- 待人接物
- 未成年人
- 培养
- 训练
- 能力
- 基本
- 总结
- 活动
- 生活
- 基于ARIS企业建模过程的应用研究
- 最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检测题答案
- 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教学工作计划标准范本
- 2011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达标训练: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 诉前财产保全申请书_个人
- 大连理工大学大物实验 水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 实验报告
- 幼儿舞蹈教学优秀说课稿
- 秀山县扶贫攻坚增收台账
- 基层医院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 个人转正定岗总结报告
- 语入门之巧记48个英语国际音标
- 全国2009年10月自学考试英语写作基础试题
- 备孕期间可以使用防晒霜吗
- 根据学习动机理论,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 皮带秤校准规程006
- 五年级科学《浮力》教学设计
- 从烽火台到通信卫星
- (财务知识)自考财务管理学重点笔记最全版
- 管子相贯线展开的方程式
- 分公司水电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