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性输尿管下段结石内镜术后的应用

更新时间:2023-05-26 01:26: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坦洛新治疗尿结石

些筮堡垫兰QQ苎生箜堡垒鲞箜堑塑

盐酸坦索罗辛在单纯性输尿管下段结石内镜术后的应用

朱建国。孙兆林,刘军,王元林,陈卫红(贵州省人民医院,贵州贵阳550002)

[摘要]将134例单纯性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行输尿管镜碎石术,碎石后观察组不放置双J管,服用盐酸坦

索罗辛1周,对照组放置双J管。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及血尿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血尿、尿频/尿急、尿路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尸均<0.05)。提示对单纯性输尿管下段结石输尿管镜碎石术的患者可不放置双J管,应用盐酸坦索罗辛可促进结石排出,且并发症少。

[关键词]取石术,内镜;尿路结石;盐酸坦索罗辛[中图分类号]R69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66X(2008)26-0074-02

近年来,许多学者对输尿管镜碎石术后是否留

置双J管存在争议。2006年1月~2008年3月,我院对28例单纯性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行输尿管镜碎石术,术后不放置双J管而口服盐酸坦索罗辛,疗

结果

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均无结石残留。观察组

与对照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32±11)rain、(49±14)min,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见表l。观察组与对照组血尿持续时间分别为(24-0.8)d、(3

±1.2)d,P<0.05。

表1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n(%)。i±s】

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134例单纯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

男77例,女57例;年龄17~6l岁;左侧结石71例,右侧结石63例;结石直径<10rnnl;单发性结石、无肉芽包裹,直视下可见;输尿管无先天性畸形、无泌

尿系肿瘤;术中无输尿管穿孔,无严重的输尿管黏膜

水肿;排除合并或既往有尿路感染或肾功能不全者。

3讨论

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

均行输尿管镜碎石术:患者取截石位,常规消毒铺

巾,尿道黏膜浸润麻醉,直视下输尿管镜进入膀胱,在输尿管导管引导下进入患侧输尿管,发现结石后

具有输尿管壁黏膜损伤轻、结石粉碎彻底,可同时处

理输尿管息肉,术中出血少,术后不易导致输尿管狭窄等优点,尤其是随泌尿内镜技术水平提高,手术对

予钬激光碎石,碎石直径<O。2era;较大结石用异物

钳取出。其中早期行输尿管镜碎石术者(对照组)106例,近期手术者(观察组)28例,两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1.2方法

输尿管的损伤更小¨J。尽管如此,术后仍难免出现

因炎症、水肿引起的输尿管不完全性梗阻,导致腰痛与碎石片排除延缓。以往多采用术后置入双J管预防不完全梗阻,双J管置入后可起到支撑与内引流作用,利于输尿管黏膜修复,防止粘连,解除由炎症、水肿造成的暂时性梗阻,使输尿管持续扩张,使弯曲输尿管摆直、狭窄部变宽,促进结石排出。但放置双J管后,可发生膀胱刺激征、肉眼血尿、腰痛、双J管

1.2.1治疗方法输尿管镜碎石术后观察组不放

置双J管,口服盐酸坦索罗辛0.4mg/d,1次/d,连用1周;对照组常规留置双J管。两组治疗期间均多饮水,不限饮食,口服或静滴抗生素3—5d。观察并记录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血尿及持续时间,尿

尿盐形成、漏拔双J管等并发症,且需再次行膀胱镜

拔管,增加了医疗费用和患者痛苦口J。

盐酸坦索罗辛是一种Ot受体阻滞剂。研究发现,输尿管中分布的主要是d.受体,输尿管下段的表达密度较近、中段高;有学者认为,影响结石排出的因素主要有输尿管平滑肌痉挛、黏膜下水肿、疼痛和输尿

频、尿急,尿路感染),术后15d内行腹部平片或者

B超检查以了解结石治疗效果。

1.2.2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5软件包。两

组间比较采用£及,检验,检验水准a=0.05。

74

坦洛新治疗尿结石

山东医药2008年第48卷第26期

管内感染。因此d.受体阻滞剂理论上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有效。本研究两组均手术顺利、黏膜无明显损伤、碎石片小、无管腔病理狭窄,术后观察组患者无明

国内外文献一。,我们认为以下情况仍需放置双J管:

①较大的嵌顿性结石(直径>lcm);②输尿管黏膜明显水肿或有出血;③输尿管损伤或穿孔;④伴有息肉形成;⑤伴有输尿管狭窄,有(无)同时行输尿管狭窄内切开术;⑥较大结石碎石后碎块负荷明显,需待术后排石;⑦碎石不完全或碎石失败,术后需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⑧伴有明显上尿路感染。

[参考文献]

[I]RoccoD,RiccardoA,CiroE,cta1.Stent

py

positioningafteropen.Eur

显肋腹区疼痛、尿缈尿急、排尿困难、尿路感染。2

例老年男性患者伴有轻中度前列腺增生,术后未加重排尿困难,证实盐酸坦索罗辛起到了术后放置双J管

使输尿管持续扩张的作用,其可促进输尿管镜下段结

石碎石排出,但无放置双J管引起的膀胱刺激征、肉眼血尿、腰痛、漏拔双J管等并发症。

uretemsc.卜

盐酸坦索罗辛的可能作用机制为∞J:①阻断输

尿管上分布的a,受体作用,松弛输尿管仪平滑肌,扩张输尿管,有利于结石排出;②降低输尿管内压,

for

urinary

ealcail:The

question

isstill

Urol[J].2004,

46(3):381-388.

[22JeongH,Kwakc,Lee.SE.Uretericstentingafter

reteric

stones:aprospeetive

ureteroseopy

for

U-

randomized

studyassessingSymptoms

缓解肾绞痛,增加排石率;③松弛膀胱颈或前列腺

的平滑肌,利于碎石随尿液排出。

关于输尿管镜碎石术后是否放置双J管,病例

and

complications[J].BJUInternational.2004,93(7):1032—1034.

treatment

[3]DeSM,AutorinoR,DiLG,eta1.Medicalexpulsive

distalureteral

stones

of

usingtamsulosin:asingle—center

e,4)ed伽oe

选择非常重要,d受体阻滞剂仅利于输尿管排石及

减轻相应症状,但对于手术损伤管壁等无益。结合

[J].JEndourol,2006,20(1):12—16.

(收稿日期:2008-06-25)

临床札记

8%,颗粒型巨核占47%,产板型巨核占39%,裸核占6%。

美洛西林致低钾血症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报告

苗计刚1。潘馨2

(1定陶县城关医院,山东定陶274100;2菏泽市中医医院)

各期巨核细胞均可见变性现象,可见小巨核产板现象。血小板散在少见。符合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骨髓象。即停美洛西林,继用青霉素、头胞噻肟钠、氨肽素、丙种球蛋白(静脉用),静滴地塞米松,1周后改为口服泼尼松;同时静滴10%氯化钾10

lIll3

d,后口服氯化钾,1周后复查血钾正常停用。

治疗10d皮肤淤点、淤斑消失,继服氨肽素、泼尼松。30

后停用氨肽素,泼尼松逐渐减量至停药。其间未再有皮肤淤点、淤斑出现,复查3次血生化,血清钾均正常,血常规多次

患者男,6岁,因咳嗽伴发热3—4d于2007年3月513收入院。入院后查体:体温38℃,全身未见皮疹,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干罗音及中、小水泡音,心脏查体未见异常,腹软,肝、脾不大。血常规示红细胞计数4.67

复查血小板计数均正常,骨髓常规复查显示正常骨髓象。凝血指标在正常范围。la后因上呼吸道感染于门诊静滴美洛

西林,又出现上述症状,经化验,仍确定为低钾、血小板减少

性紫癜,经系统治疗恢复正常。

讨论:美洛西林是哌拉西林换代产品,抗菌谱、抗菌作用与派拉西林或阿洛西林相似,其对肠球菌作用较强,常与氨基甙类抗生素联用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所致感染,还可用于败血症等。在肾脏的蓄积作用不明显,血清蛋白结合率为20%~27%,有50%一80%以原形药物自尿中排出。常见不良反应主要是皮疹、腹泻、恶心,呕吐,肌注局部疼痛,一般较轻微,无需停药。另外该药有引起血清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升高及一过性嗜伊红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减少,低血钾的报告。对于引起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同时伴有低钾血症者,国内未见文献报道。本例患儿既往无类似病史,常用青霉素无不良反应,两次应用美洛西林均出现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伴低钾血症,考虑与美洛西林有关。提醒临床医师应用美洛西林时应提高警惕,对有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史及低钾麻痹者应慎用。

10坨/L,血红

蛋白120s/L,白细胞计数22.3×109/L,肝。肾功能正常,血生化钾、钠、氯、钙、镁均正常。胸片示双肺纹理增粗,右肺下野有斑片状模糊阴影。大小便常规均正常。人院诊断为支气管肺炎。予美洛西林2.0g(粉针剂,每支2.0g)、青霉素400万u(注射用青霉素钠)静滴,至第8天患儿出现皮肤散在淤点、淤斑,次日明显增多,无恶心、呕吐、腹泻,同时出现四肢无力、精神不振。急查血生化示血清钾3.0mmoL/L,血清钠137mmoL/L,钙2.8mmoL/L,WBC细胞45%,淋巴细胞55%,血小板5.0

8.0X

109/L,中性粒

10’/L;血浆凝血酶

原时间(PT)9s,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err)18s,纤维蛋白原(FIR)2.4

g/L。凝血酶时间(盯)6

s。骨髓常规示骨髓

增生活跃,G/E=6.72,粒系增生活跃,中晚粒比值增高,分叶核比值偏低,红系增生尚活跃,中晚幼红比值偏低,成熟红细胞呈正细胞正色素,淋巴细胞占28.5%,其中,原幼淋巴细胞占2.5%。全片共见巨核细胞71个。其中幼稚巨核占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lx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