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小学信息技术优质课竞赛教学设计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3-21 04:2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小学信息技术优质课竞赛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湖北省中小学地方教材,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与网络》三年级上册第九课《当个电脑小画家——画图初识》。 教材分析: 《当个电脑小画家——画图初识》是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与网络》三年级上册的第九课。它是教材关于画图知识的初步认识,贯穿着以后整个的画图知识教学,是学生能够顺利、快捷操作使用画图的基础。本课主要介绍了启动 “画图”程序的方法和了解“画图”窗口的组成及初步尝试使用绘图工具绘制图画。它处于本册“画图”模块五个阶段的第一阶段。虽然这里已经涉及“画图”,但是其主要目的还不是要系统开展“画图”的教学,而是希望通过“画图”环境,给鼠标训练提供一个更有意义的环境。这课之前涉及鼠标训练,但主要是鼠标点击选择菜单项目、点击游戏目标、移动目标等操作。这些操作对鼠标操作的稳定性、准确性要求不是很高,而“画图”环境中,则需要鼠标能按照自己的意图进行更加准确的拖动等操作。基于这个立足点,本节中“画图”只是一个训练环境或载体,因此并不对“画图”本身提出硬性要求,只希望学生知道Windows有这样一个可以用鼠标画图的环境,能够对电脑画图留下一些初步的感性印象即可;初步认识软件的自述功能,能够感觉到软件是会“说话”的,是有“生命”的。 学情分析: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刚开始接触信息技术课,对计算机的学习兴趣很浓,是对其自主探索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进行训练的最佳时期,并以此来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综合素养。通过前八节课的学习,学生已对Windows有了一定的认识:了解了开关电脑的方法;从“开始”菜单中打开软件并关闭;鼠标的移动、单击等操作也比较熟练。本课的学习,单从电脑操作技能上说,只是对鼠标操作的进一步训练和强化,但新的软件环境,对电脑绘画强烈的好奇心,却是对学生的适应能力、探索能力、动手能力的最好锻炼。 教学三维目标: ? 知识与技能: 能熟练启动“画图”软件,认识“画图”窗口各部分作用,初步了解工具箱内绘图工具的名称,尝试使用工具绘制简单图画。 ?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究画图工具箱的作用,通过尝试使用工具绘制简单图画,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用计算机进行画画的兴趣,提高其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对画图工具的使用,使用工具绘制简单图画。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任务驱动法,讲解演示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网络、及须填充的图片、课件等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出示课题 开课时,老师对同学们说:“同学们,你们喜欢画画吗?那么平时同学们是用什么来画画的呢?”这时大多数同学都说是用笔画的,我便顺势引入:“使用电脑也可以画出漂亮的图画。”并用课件出示:海底世界图画。然后直接开门见山,直入主题,“这幅图画是使用windows 系统自带的“画图”软件画出来的。其实用画图工具画图很简单,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画图”。 海底世界的图画色彩艳丽,图形千变万化,这是一张很神奇的图片,孩子们的目光被这幅图吸引住了。老师立刻抛出了今天的课题<<当个电脑小画家--画图初识>>。 (设计思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接下来的任务型教学做准备。) (二)目标驱动,导学达标 任务一,启动“画图” 随之,教师立即出示任务一:要使用“画图”软件,首先要启动它。前面我们学习过“金山打字通”启动和退出,举一反三,启发学生对“画图”软件的启动。 考虑到学生年龄下,教师提示孩子们可以先看书,然后自己在电脑上动手试一试。同时可密切地观察孩子们的操作情况,对部分束手无策的孩子可以采取小组互助形式。最后,教师请一个学生利用多媒体教学系统演示自己的操作方法,同时还要介绍自己的方法。教师再适时补充,如果在windows桌面上把“画图”设定为快捷方式,在“桌面”上双击画图快捷方式图标就可以直接打开“画图”窗口。 (设计思路:这个过程是完全放手让学生探究的一个过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协助者,稍加点拨学生们就能完成任务,让学生养成探索学习的习惯。) 任务二,认知 “画图”窗口的组成 在学生顺利启动到“画图”窗口以后,直接出示本课任务二:认识“画图”窗口各部分的名称及作用。孩子们同样分组讨论,自己在电脑上不断实践。最终他们发现只要将鼠标放在工具旁边,就会显示该工具的作用。 (设计思路:通过同学之间的讨论探究及实践,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 任务三,设置“画纸”属性 教师对学生说:“刚才我们认识了“画图”的界面,它想得真周到,把我们所需的工具都准备好了。只不过有一样需要我们自己来准备,那就是准备自己需要的画纸也就是画布大小的设置”,引出了本课任务三:设置“画纸”属性。 此时教师可依然让学生自己操作,并提醒孩子们有多种方法可以调整画纸大小,要多尝试,可以在小组内共同探讨。孩子探究的兴趣被激发起来了,多数孩子都不甘于只按书本介绍的方法调节画纸。激发他们掌握了另一种方法。 (设计思路: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创设良好的环境,充分发挥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并让学生能充分享受到探究成功的喜悦。) 任务四,画一幅自己想画的画 在设置好所需画纸的大小后,教师出示了第四个任务,让学生尝试使用工具箱里的各种图形工具画一幅自己想画的图画。由于学生是第一次接触画图工具,教师可以降低了难度,让他们的思想自由驰骋,想画什么就画什么,无任何羁绊。 (设计思路:学生在操作的同时,教师可走到学生中间,引导学生处理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并对各个层面的孩子多鼓励多表扬,让每个孩子都有收获都有成就感。) (三)互动实践,提升能力 在快乐做环节,让学生在参看教材配套光盘上演示动画后,尝试使用《画图》软件工具,画一幅《春天》图画。 (设计思路: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四)展示评价,分享成功 一幅幅有个性的作品完成了,我让孩子们把自己的作品上传到学习网站,然后让大家相互评价作品,最后展示了几副得星最多的作品,并让作者介绍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评价好在什么地方,还有什么地方可以改进。 最后评出最优秀的作品并颁发“小小画家”的奖牌。 (设计思路:在展示评价的时候,教师采取了多元评价,不但让学生们相互评定星级,而且让学生们尝试多角度地评价一副作品,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陶冶了他们的审美情趣。) 教学反思: 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如在学生操作的环节,我设计了开放性的的练 习,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绘画主题,使学生在练习中得到成功的体 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在此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 手实践操作能力。 2、注重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我把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在 学生展示、交流中,不仅开展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对学生评价,还开 展了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在民主、自由、开放的学习氛围中,使之互相学 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本节课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悦,能力得到发展,但师生双边互动 还较欠缺,教学时间分配不太合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lw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