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陕西省公开招聘城镇社区专职工作人员考试重点知识
更新时间:2023-04-18 12:04: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2012 年陕西省公开招聘城镇社区专职工作人员考试重点知识第一章 陕西省情省貌一、陕西省基本概况(一)位置面积,地形地貌与气候特征 1、位置面积 东经 105°29’—111°15’,北纬 31°42’—39°35’;20.58 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面积的 2.14% 中国大地原点——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 2、地形地貌 南北长约 870 公里,东西宽 200-500 公里。分为: 陕北黄土高原(面积占 45%) 关中平原(面积占 19%,GDP 占 3 分之 2,号称“八百里秦川” ) 陕南秦巴山地(面积 36%,有色金属资源富集区,有“陕西小江南”的美称) 3、气候特征 平均气温 13.7 摄氏度 陕北北部:中温带气候(陕北为半干旱区) 关中及陕北大部:暖温带气候, (关中为半湿润区) 陕南:北亚热带气候,湿润区 (二)主要河流和主要山脉 主要河流:黄河水系(渭河、无定河、延河、北洛河等) ,长江水系(汉江、嘉陵江、丹江) ,丹江口水 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 主要山脉:太白山( “太白积雪六月天”关中八景之一) ,华山(五岳之一,海拔 2154.9 米, “奇险天下 第一山”,还有终南山、首阳山、化龙山、白子山、巴山、子午岭等。 ) (三)自然资源 水资源:秦岭以北的黄河流域的降水量占 29%,秦岭以北南的长江流域占 71% 土地资源:山地多而川塬少 矿产资源:陕北及渭北以优质煤、石油、天然气、铝土矿、水泥灰岩、黏土类及盐类矿产为主(神府煤 田:世界少有的“低磷、低硫、低灰、高热量”的优质环保动力煤团) ;关中以金、钼、建材矿产、地 下热水和矿泉水为主;陕南秦巴山区以有色金属、贵金属、黑色金属盒非金属矿产为主 植物资源:森林覆盖率 32.6%,天然林主要分布在秦巴山区、关山、黄龙山和桥山。秦岭素有“生物基 因库”之称。 野生动物资源:珍稀动物 69 种 12 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四)旅游资源
1
资源品味高、存量大、种类多、文化积淀深厚、地上地下文物遗存极为丰富,被誉为“天然的历史博物 馆” (五)农业、工业与交通 农业:陕北一年一熟旱作畜牧区,关中平原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旱作物为主,陕南汉中盆地一年两熟或 两年三熟,大巴山区一年两熟 工业:以西安为中心,以机械工业为主,门类较完整。关中加工工业基地,汉中加工工业基地。西飞运七飞机 交通:铁路“2581”网(两纵五横八辐射一城际) ;公路“2637”网(两环六辐射三纵七横) ;航空(咸 阳、榆林、延安、安康、汉中) (六)人口与民族 人口:3732 万多 民族:54 个民族。 “大分散,小集中,城镇多,农村少” (七)行政区划 十市一区(杨凌) 个县级
市(韩城、华阴、兴平)80 个县 24 个市辖区,1216 个乡镇 202 个街道办事 ,3 处
二、陕西历史与文化(一)历史概述 陕-周分封周公召公以陕为界(今河南省陕县西南) 80 万年前蓝田猿人 6000 年前-半坡遗址(母系氏族) “制礼作乐”周公旦-秦创制隶书的程邈-汉代大史学家司马迁、班彪、班固、班超,关中经学大师马融 -唐代大诗人王维、白居易、杜牧,大书法家柳公权、颜真卿,画家阎立德、阎立本训诂学家颜师古 (二)文化概述 1、现代文化 戏剧:秦腔、碗碗腔、眉户、阿宫腔、道情等 长安画派:创始人:石鲁、赵望云;重要画家:何海霞、方济众、黄胄等。 陕西影视:西部电影集团: 《美丽的大脚》《天地英雄》《惊蛰》 、 、 《雪花那个飘》等 文学:50、60 年代代表柳青、胡采、王汶石、杜鹏程、李若冰、魏钢焰;茅盾文学奖:路遥《平凡的世 界》 、陈忠实《白鹿原》 、贾平凹《秦腔》 2、文化艺术: 陕北民歌:信天游、小调、酒歌、榆林小区 安塞腰鼓: “天下第一鼓”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陕北秧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
户县农民画:取材于人物、动物、花鸟 凤翔泥塑: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商洛花鼓: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陕南民歌:其中的“紫阳民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全面建设西部强省(一)过去五年的辉煌成就 2011 年 GDP 达 12391 亿元,增长 14.9%,财政收入增长 29.9%达 2579 亿元 关中创新发展、陕北持续发展、陕南循环发展的区域发展格局 (二)过去五年的实践经验 (三)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建设西部强省。主要标志:三强一富一美(经济强、科教强、文化强、 百姓富、生态美) (四)弘扬陕西精神,发挥好导向、支撑、凝聚和激励作用 陕西精神:爱国守信、勤劳质朴、宽厚包容、尚德重礼、务实进取 践行陕西精神的总体要求是:牢固树立“三个意识” (主线意识、参与意识、践行意识) ,努力做到“五 个好” (舆论氛围好、社会心态好、人际关系好、典型示范好、践行效果好)
第二章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一)哲学及其基本问题
政治基础理论
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 括和总结。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二者的统一。世界观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 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的理论。 2、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第一性问题(何者 为本原) (唯心主
义、唯物主义) ;二,同一性问题(思维能否反映客观世界,世界是否可知) 3、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有相互联系的两层含义:一是指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或基本 观点创造性的运用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从而形成符合中国国情即中国化的哲学思想体系;二是指 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或基本观点同中国传统哲学相结合,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或基本观点 为主导,以中国国情为依据,把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融为一体,创立具 有中国特色的哲学思想体系。 (二)辩证唯物主义 ●物质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 1、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是普遍的、永恒 的和无条件的,因此是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物质运动以时间和空间作为自己的
3
存在形式。 2、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3、联系是指一切事物、现象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 用。事物的相互联系构成运动和发展,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4、物质世界的运动和发展是有规律的。规律是事物本身发展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 关系。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社会的产物。意识的起源具有自然性和社会性。意识的产生经 历了三个决定环节。从无生命的物质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从刺激感应性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从 动物的心理到人的意识。 1、意识的本质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 2、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指意识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和能动的改造世界。 3、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1)质量互变规律。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创造条件, 促成新的量变。 (2)否定之否定规律。事物的发展是曲折性和前进行的统一。 (3)对立统一规律。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1)原因和结果 (2)现实性和可能性 (3)必然性和偶然性 (4)现象和本质 (5)内容和形式 ●实践和认识 实践的本质:实践是人们实现某种主观目的的活动。 实践的基本特征: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的特点。 实践的三种形式:变革社会的实践活动(主要指生产实践) 、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和科学实验。 认识的本质:认识是主体在实践的基础上或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 实践和
认识的辩证关系: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认识的最终目的和检验认识正确与 否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真理与谬误: 真理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同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想违背的认识,是对客观事
4
物的歪曲反映。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真理的属性:客观性、绝对性、相对性、具体性。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三)历史唯物主义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基本依据) 。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它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它们在社会存在和发 展中具有不同的作用;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精神生活的总和,是社会存在的总体反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 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性质和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和变化。社会意识对社 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生产力是人们控制和改造自然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包括三个要素:劳动力、劳动资料、劳动对象。 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由 此产生的各种不同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低位以及他们的相互关系;完全以他们为转移的产品分配形式。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是社会发 展的基本规律。 经济基础是由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是该社会的经济结构、经 济制度。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的各种制度、设施和意识形态的总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 建筑基本内容和性质、变化和发展方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 的状况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阶级、国家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国家的对内职能主要是阶级统治和社会管理,对外职能主要是保卫国 土不受侵犯和国际交往。 ●群众、个人在社会发展中的历史地位 人民群众是人类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二、毛泽东思想概论(一)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和历史地位 科学含义: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 是马克思列宁
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 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源泉。 历史地位: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 南,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5
(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三)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精髓) 、群众路线(中国共产党的根本路线) 、独立自主(中 国革命和建和的基本立足点)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系统的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 (一)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 社会主义) 1、邓小平理论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3、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 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 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4、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 5、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特别是发展先进生产力。 (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形成体系标志:2001 年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8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科学内涵: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 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根本要求: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 政为民。 (三)科学发展观 基本内涵: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发展。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是硬道理,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 第一要务,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2、以人为本。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我们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 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泛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
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 点,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 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3、全面: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统 筹区域发展、 统筹区域发展、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 可持续: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想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
6
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要求: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原则: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改革开放、民主法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在党的领 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四)时事政治
第三章一、法的概述(一)法制史
法律基础知识
1、中国法制史:奴隶制法制时期(春秋时期郑国子产“铸刑书” 、晋国“铸型鼎”;封建制法制时期(战 ) 国魏国李悝《法经》 、唐朝《唐律疏议》;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1911 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 2、外国法制史:楔形文字法(古巴比伦王国《汉莫拉比法典》;罗马法(前 451 年《十二铜表法》 ) 、6 世纪《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两大法系(大陆法系、英美法系) ) (二)法的基本概念 1、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以权利义务为调整机制并通过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调整行为关系的社 会规范。特征:<1>法是调整人的行为进而调整社会关系的规范;<2>法是由国家制定、认可和解释,并 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3>法师规定权利与义务的社会规范;<4>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 会规范。 2、法律关系实在法律调整人们行为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法律效力 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法律效力是指法的约束力,包括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和非规范性法律文件 的效力;狭义的法律效力仅指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包括纵向的效力层次和横向的效力范围) ;法律 责任是指因违法法律上的义务所产生的应由相关主体承担的具有法定强制性的不利后果。 (三)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制定与实施 1、法的制定,即立法,指有关国家机关在法定权限范围内,依照法定程序,制定、补充、修改、废止 法律和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 2、立法体制是指对法的制定权限进行划分所形成的制度和结构;立法程序是指有法的制定权的国家机 关在创制、修改、补充或
废止等法的制定活动中的法定步骤和方法。 3、法的实施,是指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运用。法的实施方式:法的遵守、法的执行、法的适用。
二、宪法(一)宪法概述 宪法是确立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基本原则与政策,调整公民权利和国家公权力之间的基本关系的国家
7
根本法。它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居于最高的地位,是依法治国的基础,是一切国家机关、 社会团体和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我国宪法有 1954、1975、1978、1982 四部宪法,现行的 1982 宪法先 后经过 1988、1993、1999、2004 四次修正。 (二)我国现行宪法的基本内容 1、国体: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其他基本制度:中国共产 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选举制度,基层民主制度, “一国两制”等。 2、爱国统一战线: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 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爱国统一战线,是我国 人民民主专政的一个重要特点。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本方针: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 共”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基本职能是:组织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4、公民的基本权利:<1>平等权<2>政治权利自由<3>宗教信仰自由<4>人身自由<5>监督权<6>社会经济 文化权利<7>特定主体的权利。公民的基本义务:<1>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2>遵守宪法和法律, 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3>维护祖国的安全、荣 誉和利益<4>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5>依法纳税<6>其他方面的义务 5、我国的国家机构:国家权力机关、国家主席、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军事机关、国家审判机关、国家 检察机关 6 大机关组成。组织与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法治原则;联系群众,为人民服务原则。
三、实体法和程序法实体法:具体规定权利、义务内容或者法律保护的具体情况的法律(刑法、行政法、民法等) 程序法:规定行使具体权利义务所要遵循的过程、程序的法律。 (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等) (一)刑法 1、广义的刑法包括刑法典、单行刑法和附属刑法规范;狭义的刑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 2、基本原则:罪行法定原则;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 3、刑法的效力范围:空间效力、时间效力。空间效力: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国领域内, 就认为在;
中国领域内犯罪。领域包括:领陆、领水、领空、航空器、船舶等。 4、犯罪是严重危害社会、违反刑法并应受刑法处罚的行为。基本特征: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 受刑罚惩罚性。 5、我国适用刑法的目的是在于预防犯罪,具体表现为特殊预防与一般预防两个方面。刑罚分为主刑和 附加刑。主刑只能独立使用,不能附加适用。附加刑既能独立使用,又能附加适用。 (二)行政法 1、基本原则:依法行政原则、合理行政原则 2、行政行为:抽象行政行为(制定各种行政规则) 、具体行政行为(特定事件或特定人的处理) 。具体 行政行为包括:行政许可、行政命令、行政征收和征用、行政裁决、行政强制措施、行政强制执行等。
8
3、行政行为的效力:公定力、确定力、拘束力、执行力。 3、行政复议的程序:行政复议申请、行政复议受理、行政复议审理、行政复议决定。 (三)民法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1、适用范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2、基本原则:平等原则、自愿原则、等价有偿原则、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遵守法律和国家政策 尊重社会公德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原则。 3、民事主体是指参加民事法律关系,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两种。 4、民事权利是民事主体依法享有并受法律保护的利益范围或者实施某一种行为(作为或不作为)以实 现某种利益的可能性。内容有:财产所有权、债券、人身权、知识产权、财产继承权。 5、民事责任是民事主体违反民事义务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有:停止侵害;排 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作、更换;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 复名誉;赔礼道歉。 (四)程序法 程序法是对规定诉讼程序的法律的总称。主要包括《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民事诉讼法》 、 、 。 1、刑事诉讼法。诉讼的法定程序包括:立案、侦查、起诉、审判、执行五个阶段。诉讼的审判程序包 括:第一审程序、第二审程序、死刑复核程序、审判监督程序。 2、行政诉讼法。诉讼中的原告只能是行政相对人,被告只能是行政主体。诉讼的特殊原则:<1>诉讼期 间不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的原则<2>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节原则<3>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原则。诉 讼程序:起诉和受理、审判和判决、执行。 3、民事诉讼法。诉讼的基本原则:当事人诉讼地位平等原则;中外公民诉讼地位同等原则;法院调解 原则;辩论原则。诉讼程序:第
一审程序(简易程序),第二审程序,再审程序,特别程序。
第四章一、公共管理概述
公共管理与社会工作基础知识
(一)公共管理的概念: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 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 共的福利与公共利益。 (二)公共管理的基本特征 (三)公共管理的性质和特点 (四)公共管理的主体和对象 主体:政府和其他公共管理主体(NGO) 对象:1、公共资源(公共设施、产品;公共信息资源;人力资源;自然资源)2、公共项目 3、社会问题。 (五)公共管理的目的:实现公共利益。公共利益的实现主要表现为公共物品的提供与服务。9
二、社会工作的含义、目标与功能(一)社会工作的含义: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价值观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方 法助人的职业化服务活动。 我国的三种理解:普通社会工作、行政性社会工作、专业性社会工作。 (二)社会工作的目标 服务对象层面的目标:解救危难、缓解困难、促进发展。 社会层面的目标: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 (三)社会工作的功能 对服务对象的功能:1、促进服务对象正常生活;2、促进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适应。 对社会的功能:1、维持社会秩序;2、促进社会和谐。
三、社会工作的构成要素(一) 服务对象(生活遇到困难、 需要别人提供帮助的个人或人群,是社会工作得以发生的基本前提) (二)社会工作者(是社会工作的基本要素) (三)社会工作价值观(利他主义) (四)专业助人方法(是社会工作者的基本功,也是社会工作者区别于一般助人者的区别) (五)助人活动(是社会工作的外在表现)
四、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内涵和体系(一)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1、服务大众;2、践行社会公正;3、强调服务对象的个人尊严和价 值;4、注重服务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性;5、待人诚信和守信;6、注重能力培养和再学习。 (二)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操作原则:1、对服务对象的接纳;2、对服务对象的尊重与包容;3、注 重个别化原则;4、自我决定和知情同意;5、强调为服务对象保密。 (三)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内容 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对专业实践、对服务机构、对公共福利发展、对社会发展与社会进步的看法。
五、社会工作直接方法分为直接方法和间接方法两大类。直接方法包括: (一)个案工作方法 个案工作的介入过程分为:<1>接案或转介→<2>收集资料→<3>制定计划→<4>签订协议→<5>开展服务 →<6>结案→<7
>评估→<8>追踪。 个案工作的技巧:会谈→建立关系→收集资料→方案策划→评估。 1、心理社会治疗模式。治疗技巧:直接治疗技巧(分为非反思性直接治疗技巧和反思性直接治疗技巧) 、 间接治疗技巧;过程:研究、诊断、治疗。 2、危机介入模式。危机分类:成长危机、情景危机;基本原则:及时处理、限定目标、输入希望、提供
10
支持、恢复自尊、培养自主能力。 3、行为治疗模式。理论基础(3 种) :经典条件作用理论、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社会学习理论;治疗 技术(5 种) :放松练习、系统脱敏、满灌疗法、厌恶疗法、模仿;特点:<1>注重服务对象行为评估<2> 关注服务对象行为修正<3>侧重修正行为效果的评估。 4、人本治疗模式:特点:<1>注重社会工作者自身的品格和态度<2>强调个案辅导关系<3>关注个案辅导 过程。 (二)小组工作方法 小组工作的类型:教育小组、成长小组、支持小组、治疗小组。 小组工作的模式:社会目标模式、治疗模式、互动模式、发展模式 小组工作的过程:工作准备阶段→工作开始阶段→中期转折阶段→后期成熟阶段→结束阶段。 小组工作的技巧:<1>沟通与互助技巧<2>小组讨论的技巧<3>小组活动的设计技巧 (三)社区工作方法 社区工作的目标:推动社区居民参与;提高居民的参与意识;善用社区资源,满足社区需求;培养相互 关怀和社区照顾的美德。 社区工作的模式:地区发展模式、社会策划模式、社区照顾模式。 社区工作的过程:准备阶段、启动阶段、巩固阶段、评估阶段
第五章一、公文基础知识(一)公文的概念
公文写作
广义的公文包括通用公文、专用公文、事务公文;狭义的公文仅指通用公文。 通用公文是指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中普遍通行适用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 文书。主要包括《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规定的 15 种:决议、决定、命令(令) 、公报、公告、 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纪要。 (二)公文的特点:政策性、权威性、规范性、时限性 (三)公文的种类 1、根据内容涉及国家秘密的程度,分为:对外公开、限国内公开、内部使用、秘密、机密、绝密等 2、根据行文方向,分为: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 3、根据内容的性质,分为:规范性、领导指导性、公布性、陈述申请性、商洽性、证明性等 4、根据办理时限的要求,分为:常规、加急、特急件 5、根据公文来源,分为:收文、发文 (四)公文的文种(15 类) 重点比较:公告与公报,决议与决定,请示与报告,通告、通知与通报,决议
与纪要 (五)公文的组成要素(18 个) :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11
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抄送机关、 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页码等。
二、常用公文写作(一)通知 通知的特点:应用范围的广泛性、较强的时效性、告知性、写作内容的灵活性。 通知的类别:发布性通知、指示性通知、知照性通知、转发性通知。 (二)通告 通告的特点:广泛性、规定性、专业性 通告的结构:标题、正文、落款和日期。 (三)报告 报告的特点:沟通性、陈述性、单向性。 报告的类别:工作报告、情况报告、答复报告、呈送报告。 (四)请示 请示的特点:单一性、期复性、时效性。 请示的结构:请示缘由、请示事项、尾语 请示写作要领:坚持一文一事;一般应逐级请示;把握必要性。 (五)批复 批复的特点:法定的权威性与执行性、行文的被动性。 写作要求:针对性要强;观点要明确;表达要准确;批复应讲究时效,及时作出答复,以免影响工作。 (六)通报 通报的特点:教育性、说理性、时效性。 通报的类别:表彰性通报、批评性通报、情况通报。 (七)函 函的特点:行文方向的多样性;使用的广泛性;写作灵活简便性。 函的类别:商洽函、询问答复函、求批审批函。 (八)纪要 纪要的特点:反映会议情况与传达贯彻会议的议定事项;具有约束执行效用。 纪要的结构:标题、时间、正文、结尾。 (九)倡议书 倡议书的结构:标题、正文、落款。 (十)调查报告 调查的特点:强烈的针对性;尊重客观事实,凭借事实说话;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体现时代精神。 (十一)证明信
12
证明信的结构:标题、称谓、正文、结语、落款和日期。 (十二)启事 启事的分类:征招类启事(招聘、招生、征稿) ,声明类启事(遗失、搬迁、开业、竞赛) ,寻找类启事。 (十三)海报 海波的格式:标题、正文、落款
三、公文写作要求(一)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1、 “合法” 、规范;2、求实、准确;3、合体、完整;4、简明、清晰; 5、严谨、耐久。 (二)公文的语言运用 公文语言表达的特点:准确、庄重、平实、简明。 (三)公文写作程序 1、准备工作(明确目的、确定主题、选择文种、收集材料) 2、拟写文稿:<1>安排结构(纵式结构、横式结构、纵横混合结构) ;<2>拟写提纲;<3>书写文稿(写 好开头、书写正文、写好结尾) 3、审核修改
第六章一、社区的含义和基本要素(一)社区的概念及基本特征
社区概论
社
区的概念: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社区的特征:1、社区是一个“小社会” ;2、社区是聚落的承载体;3、社区具有自己的文化特色;4、 社区具有多种功能;5、社区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二)社区的基本要素:人口要素;地域要素;组织要素;文化要素;心理要素;物质要素
二、社区的分类和功能(一)社区的基本类型 1、按照经济结构、人口密度、社会组织形态等多元标准划分:农村社区、城市社区。 2、按照空间特征划分:法定社区、自然社区、专能社区、虚拟社区。 3、按照社区的层次划分:微型社区(初级社区) 、中型社区(二级社区) 、大型社区(三级社区) 。 (二)社区的功能:经济功能、社会化、社会控制、社会参与、社会支持五大功能
三、社区的发展(一)社区发展的含义和原则 社区发展的概念:社区发展是指社区居民在政府机构的指导和支持下,依靠本社区的力量,改善社区经 济、社会、文化状况,解决共同问题,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促进社会协调发展的过程。13
社区发展的原则:1、民主过程原则;2、全体参与原则;3、广泛合作原则;4、自上而下原则;5、解 决问题原则;6、协调发展原则。 (和谐社区是现代社区发展的目标) (二)社区发展的程序:1、了解社区(基本状况、需求、问题、社区资源) ;2、制定发展计划;3、 实施计划;4、评估工作成绩。 (三)我国社区发展的历程 第一阶段: (1949-1979 年)基层政权和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初步发展阶段。 第二阶段: (1979-20 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现代社区工作的确立阶段。 第三阶段: (20 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2000 年)现代社区发展的改革和调整阶段。 第四阶段: (2000 年-今)现代社区发展和改革的逐步深入阶段。
第七章一、社区建设的意义
社区建设
社区建设是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促 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过程。 社区建设的意义:1、促进社会管理的完善;2、促进各种群体和睦相处;3、较好的维护社会稳定;4、 把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落到实处。
二、城市社区建设发展历程(一)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发展 1986-1998 年:提出问题,集中研究论证阶段; 1998-2000 年:开展初步实验,积累经验阶段(上海模式-主导型;沈阳模式-自治型;汉江模式-合作型) 2000-2002 年:形成决策意见,全面推进城市社区建设阶段 2002-2006 年:适应新形势,不断深化和完善城市社区建设阶段
。 (二)国外社区建设的发展 发展中国家社区实践和政策模式的类型:一是侧重于经济目标的实务模式,主要是实现经济上的自给自 足;二是侧重于社会目标的实务模式,主要是改善社会关系和增强社会责任感;三是服务取向的实务模 式,主要是改善社会服务和社区设施;四是侧重于社会整合和社会稳定的实务模式,主要是促进社区整 合和社会稳定。 国外社区建设的主要特点:1、在运作方式上是政府主导;2、目的在于解决社会问题;3、注重培育社 区自我发展能力;4、归根结底是一种社会改良,是政党获取选票的手段。
三、社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一)社区建设的指导思想 (二)社区建设的基本原则:<1>以人为本、服务居民;<2>资源共享、共驻共建;<3>责权统一、 管理有序;<4>扩大民主、居民自治;<5>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14
(三)社区建设的目标: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不断提高社区成 员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四)社区建设的实现条件和发展方向 1、社区建设的实现条件:<1>前提和条件: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协调和健康发展;<2>有力保证: 坚持党和政府的领导;<3>关键:强化社区功能,完善社区服务,解决社区问题;<4>方法和手段:依靠 社会力量,利用社会资源。 2、社区建设的发展方向:<1>健全社区管理体制,提高社区治理水平<2>完善社区服务体系,满足社区 居民群众生活需求<3>繁荣社区文化,提高社区居民文化素质<4>切实改善人居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发展<5>推进社区党建全覆盖,增强城乡基层党组织的生机活力。
四、社区建设的特点和功能(一)社区建设的特点:综合性、社会性、地域性、群众性、多样性。 (二)社区建设的功能:<1>管理协调功能<2>社区服务功能<3>社会综合管理功能<4>医疗保健计生 服务功能<5>环境维护功能<6>文体教育功能<7>社会保障功能
五、社区建设的内容和任务(一)社区建设主要内容:<1>社区组织<2>社区服务<3>社区卫生<4>社区文化<5>社区环境<6>社区 治安 (二)社区建设的主要任务:<1>拓展社区服务<2>发展社区卫生<3>繁荣社区文化<4>美化社区环境 <5>加强社区治安
第八章一、社区居民自治的基本含义及其要素
社区居民自治
(一)自治的基本含义:在一定区域的某一社会组织内,其成员或管理机关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拥有 自己内部事务的决定权。 (二)基层群众自治的基本要素:自治区域、自治组织、自治事物。 (三)基层群众自治的特点 (四)居民委员会的自治权:<1>财产自治<2>财务自治<3>人事自治<4>管理自治<5
>教育自治<6>服 务自治
二、社区居民自治的意义及基本原则(一)社区居民自治的意义:<1>有利于人民当家作主<2>有利于居民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3>有 利于改善社区管理<4>有利于社区共同体的真正形成<5>有利于政府与社区履行各自的职能与任务。 (二)社区居民自治的基本原则:<1>群众自治原则<2>直接民主原则<3>由民做主原则
15
三、社区居民自治的基本形式(六个)(一)居民会议制度 居民会议的特征:权威性、广泛性、直接性 居民会议的作用:<1>有利于实现居民自治<2>有利于防止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的独断专行<3>有利于培 养居民的民主意识和民主生活习惯<4>有利于充分发挥集体智慧的作用。 居民会议的形式:全体会议;由每户代表派代表参加的会议;由每个居民小组选举代表二至三人参加的 会议。 居民会议的举行:召集→主持→表决(口头表决、举手表决、无记名投票表决) (二)民主选举制度 民主选举的程序:推选选举委员会→制定选举办法→进行选民登记→讨论酝酿,确定候选人→召开选举 大会进行正式选举→将选举结果上报公告 (三)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制度(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是居民自治的核心。 ) (四)民主监督制度:三会制度:评议会、协调会、听证会。 (五)居民公约和居民自治章程 公民公约是指城市居民根据宪法、法律、法规和政策,就某一问题或某些方面,经居民会议讨论制定的 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监督实施的行为规范,是居民实行自治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 所应遵循的原则:一是不违法原则;二是符合本社区实际的原则;三是公开民主协商原则。 (六)居民委员会工作制度
第九章一、社区党组织(一)党的基层组织:党支部
社区组织
党支部的性质:党的基层组织是保证党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的组织基础,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 带,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 治资源。 党支部的设置原则:党的基层委员会(3 人-50 人) ,总支部委员会(50 人-100 人) ,支部委员会(县团 级委员会决定) (二)社区党组织的主要职责 (三)社区党建工作 社区党建的目标要求:领导班子好;党员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 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的主要措施:1、健全社区党组织;2、加强和改进党员教育管理;3、建立完善社 区党建工作协调机制,发挥社区党建的整体优势。
二、社区居民委员会16
(一)居民委员会的创立和发展 居民委员会的创立:1949 年 10 月 23 日诞生的杭州市城区紫
阳街道上羊市街居民委员会。 居民委员会的发展:曲折发展期(1958-1979 年);平衡发展期(1980-2000 年);快速发展期(2000 年至今) (二)社区居民委员会的性质和主要职责 居民委员会的性质:居民委员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性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 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的主要职责:<1>依法组织居民开展自治活动<2>依法协助城市基层人民政府或者它 的派出机关开展工作<3>依法依规组织开展有关监督活动。 (三)社区居民委员会的组织制度 社区居委会的设立原则:便于管理、便于服务、便于自治、精简效能。 社区居民委员会的规模:1000-5000 户或 3000-15000 人(陕西省) 居民委员会的设立、撤销、规模调整由市辖区、不设区的市的人民政府决定。 居民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共 5-9 人组成。每届任期三年,可以连选连任。 (四)①社区居民委员会与②基层政府和③驻区单位的关系 ②对①的工作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③与①是相互联系、配合、协调的关系。 (五)加强和改进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的重要意义、基本原则、目标任务 基本原则: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因地制宜、注重实效。 目标任务:到“十二五”末期,全省 40%的城镇达到省级和谐社区标准;2020 年前,90%的城镇社区达 到省级和谐社区标准,30%的城镇社区达到国家级和谐社区标准。
三、城镇社区服务站(一)城镇社区服务站的功能和设置原则 “两委一站”的工作格局:社区党支部委员会、社区居民委员会和社区服务站。 “一部三室三站一场”的服务体系:社区党支部、居民委员会办公室、警务室、图书室、社会保障和救 助工作站、卫生计生服务站、文体活动指导站、室外活动广场。 (二)城镇社区服务站的主要职责 社区服务站的工作原则:依法、公开、高效、便民。 社区服务站的主要职责:开展社区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工作、社会救助、公益慈善;社会事务管理工作; 参与社区治安维护工作;提供社区法律服务;协助开展社区健康管理与服务工作;做好社区计划生育服 务;配合开展社区教育和文体活动;组织开展社区公益服务;组织开展社区便民服务;做好为老服务; 收集社情民意;协助开展社区基础管理等工作。 (三)城镇社区专职工作人员 设置:1000-2000 户配置 5 人;2000-4000 户配置 7 人;4000 户以上配置 9 人;规模特大的可适当增加。 聘用:试用期 3 个月;聘用期 5 年。60 周岁以上者原则上不再聘用。
17
考核:德、能、勤、绩、廉
四、其他社区组织(一)社区志愿者组
织 社区志愿服务的指社区社会组织和个人自愿利用自身的时间、技能等资源,在社区为居民和社区慈善 事业、公益事业提供帮助或服务的行为。 开展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的基本原则:<1>以人为本,服务社区<2>自愿参与,互利双赢<3>各尽所能,形 式多样<4>党(团)员带头,广泛参与。 开展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的重点对象:社区老年人、未成年人、外来务工人员、下岗失业人员、残疾人和 低收入家庭 开展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的重点领域:社会救助、公益慈善、优抚助残、敬老扶幼、治安巡逻、环境保护、 社区矫正、科普咨询、法律援助等。 (二)社区社会组织 社区社会组织,是指以社区居民为成员、以社区地域为活动范围、以满足社区居民的不同需求为目的、 由居民自住成立或参加、介于社区主体组织(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民委员会)和居民个体之间的组织。 社区社会组织的特征:1、共性:民间性、自主性、自愿性、群众性、非营利性;2、个性:社区性、松 散性、非正规性、非法人性、本土性。 (三)业主委员会 业主是指房屋所有人。业主自治是指在物业管理区域内的全体业主,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根据民主 的原则建立自治组织、确立自治规范、自我管理本区域内的物业管理活动的一种基层治理模式。业主自 治由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组成。 (四)物业服务企业 物业服务企业是按合法程序建立,从事物业管理活动,为业主和租户提供综合服务和管理的独立核算、 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 (1)按合法程序成立; (2)具有行业资质; (3)具有法人地位的经济实体。 物业服务企业的特征:服务性、经营性、专业性、平等性。
第十章一、社区管理与社区服务内容(一)社区管理与社区服务概述
社区管理与社区服务
社区管理是指一定社区的内部各种机构、团体或组织,为了维护社区的正常秩序,促进社区的发展和繁 荣,满足社区居民物质和文化活动等需要而进行的一系列的自我管理或行政管理活动。 社区服务是指政府、社区居民委员会以及其他各方面力量直接为社区居民提供的公共服务和其他物质、 文化、生活等方面的服务。 (二)社区公共服务
18
社区公共服务的基本内容:<1>社区就业服务<2>社区社会保障服务<3>社区救助服务和社会福利服务<4> 社区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5>社区文化、教育、体育服务<6>社区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7>社区安全服务 (三)其他面向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等服务 包括:<1>社区便民服务<2>社区自助互助服务<3>社区志愿服务<4>社区生活类组织开展社区服务活动 <5>社区商业服务<6>有关单位服务
设施可向社区居民开放。
二、社区管理的与社区服务工作方法(一)协助公安、消防部门做好社区治安工作方法 (二)社区社会救助工作方法 (三)社区人民调解工作方法 (四)协助做好社区流动人口管理工作方法 (五)社区环境卫生工作方法 (六)开展社区就业服务和培训工作方法 (七)社区纠正工作方法 (八)开展无毒害(无黄色书刊、黄色音像和各类毒品)社区活动的方法 (九)老龄工作方法 (十)做好老年院舍(老年公寓、敬老院、托老所、老年活动中心等)的管理和服务工作方法 (十一)做好社区残疾人工作方法 (十二)办好不同类型的社区学校方法 (十三)组织社区文化活动方法 (十四)组织社区体育活动方法 (十五)组织社区休闲娱乐活动方法 (十六)组织家庭文化活动方法 (十七)进行社区调查活动方法 (十八)进行社区入户调查活动方法 (十九)社区档案管理方法
三、社区服务和社区管理人员素质要求(一)社区工作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政治素质、思想素质、职业道德素质、业务素质、能力素质 (二)社区工作者职业道德素质: “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三)社区工作者的业务素质 社区工作者的业务素质:具备一定程度的<1>社会工作专业理论与知识;<2>社会工作专业方法;<3>社会 工作专业基本能力;<4>社区工作相关知识。 (四)社区工作者的基本能力 社会工作者的基本能力:<1>社会调查能力<2>群众工作的能力<3>社区公共事务服务与管理的能力<4>组19
织协调的能力<5>善于分析与综合的能力<6>应用信息技术系统办公的能力。 (五)社区工作者素质修养方法:经常自我总结、认真看书学习、积极投身实践。
20
正在阅读:
2012年陕西省公开招聘城镇社区专职工作人员考试重点知识04-18
关于印发《机关制度汇编》的通知11-23
2019年辽宁石油化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971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与方法考研核心题库04-27
八项规定测试复习资料(附参考答案排版)10-18
(学)课外翻译练习材料12-08
nVIDIA显卡硬件型号ID查询列表08-25
椭圆离心率求法08-05
企业生产部门2022年工作计划范文03-24
- 教学能力大赛决赛获奖-教学实施报告-(完整图文版)
- 互联网+数据中心行业分析报告
- 2017上海杨浦区高三一模数学试题及答案
- 招商部差旅接待管理制度(4-25)
- 学生游玩安全注意事项
-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文档模板供参考)
- 叉车门架有限元分析及系统设计
- 2014帮助残疾人志愿者服务情况记录
-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 中国食物成分表2020年最新权威完整改进版
- 推动国土资源领域生态文明建设
- 给水管道冲洗和消毒记录
- 计算机软件专业自我评价
- 高中数学必修1-5知识点归纳
- 2018-2022年中国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产业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发展趋势(目录)
- 生产车间巡查制度
- 2018版中国光热发电行业深度研究报告目录
- (通用)2019年中考数学总复习 第一章 第四节 数的开方与二次根式课件
-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说数课件粤教版
- 上市新药Lumateperone(卢美哌隆)合成检索总结报告
- 陕西省
- 专职
- 城镇
- 重点
- 公开
- 人员
- 知识
- 考试
- 招聘
- 工作
- 社区
- 2012
-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含三维目标,含单元计划
- 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汇报
- 复分解反应和置换反应的区别
- 乳品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八年级物理第1章第6节生活和技术中的
- 2022年珍爱生命的心得体会500字多篇
- 精选2022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每日一题
- InGaN RoHS 2.0 CAN14-203371-03_EC_F
- 中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珍爱生命,拒绝毒品
- chap3空调的负荷与送风量
- 中考英语专题复习介词及介词短语选择题练习题含答案
- 2014年室内外装修行业分析及市场调查报告
- 2022-2022学年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2-2学案:第一章 1.6 微积分基
- 2022年福建教师招聘面试资料:初中语文《济南的冬天》说课稿
- 600MW火电机组热控系统技术资料汇编
- 农网配电营业工试题(职业技能鉴定试题库)
- 04-4西周的封建 晋 汾河谷地
- 小学数学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策略
- 补课为什么不能提高学习成绩?
- Google Adsense(Google网站联盟)广告申请指南及地址填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