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城市通识课 - 中外民俗:《中外建筑文化的异同》

更新时间:2024-02-28 20:0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

中外民俗

《中外建筑文化的异同》

院 系:________________

专业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 号:________________

姓 名:________________

授课老师:________________

中外建筑文化的异同

前言

建筑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重要实用价值,更是人类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建筑和以欧洲为代表的西方建筑是世界建筑史上两个风格非常不同的主要建筑类型。东西方历史建筑在建筑材料、建筑类型、空间布局、发展演变等诸多方面皆有显著差异,那么这些差异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又体现了中西文化的哪些不同?

一、东西方历史建筑的差异

目前,学界对东西方历史建筑的具体差异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建筑材料、规格体量、营造理念、发展演变几个方面,以下择要言之 :

一是建筑材料,中国历史建筑以土 (砖)木材料为主,西方以石材为主。从 “构木为巢以避群害 ”的古史传说到华夏文明发源地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半地穴式房址 ;从偃师二里头、安阳殷墟、湖北盘龙城、四川三星堆聚落遗存到秦汉魏晋直至宋元明清各代的历史建筑;从《考工记》、《营造法式》、《工程做法则例》等官方建筑指导典籍到《木经》、《鲁班经》、《园冶》等匠师、文人的建筑著作;从地面历史建筑遗存到 “事死如事生 ”的地下墓葬考古材料,无不证明中国建筑从起源、发展至成熟时期,土 (砖)木结构是唯一主线,土 (砖)木是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建筑材料。在西方,从克里特岛的迈锡尼文明到发源于爱琴海的古希腊文明,皆以石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罗马帝国时期西方建筑文明达到辉煌,古罗马大斗兽场、万神庙成为典型代表,混凝土结构技术虽然盛行,但仍然需要采用大量石材贴面装饰,以期达到石制的外观。天主教成为罗马国教后,罗马的建筑风格也被传教士传到了欧洲各国,石材建造的高大教堂成为每个城市最华丽、最主要的建筑。

二是建筑类型,东方历史建筑以民居和礼制建筑为主,西方则以神庙、教堂等宗教建筑为主。我们将礼制建筑和在建筑规格、布局上受礼制思想影响较大的其他建筑统称为 “礼制性建筑 ” (如汉三阙、五岳庙、四渎庙、天地日月坛、文庙等 )。从目前我国现存历史建筑观察,礼制性建筑遗存为我国历史建筑的主要类型,并且具备规模大、艺术成就高的特点。而在西方天主教则一直是全民信仰的主要宗教。也正因如此,教堂和神庙建筑得以在历次的战争中幸免战火侵袭而大量保存下来。就意大利一国而言,目前保留的文化遗产级教

堂 95000余座,修道院 1500余处。就此而言,东方历史建筑遗存以民居、礼制性建筑为主,西方则以教堂、神庙等宗教类建筑为主。

三是空间布局,东方历史建筑以建筑群形式 “横向 ”扩展为主,西方则以高大向上的 “纵向”扩展为主。血缘关系在中国古代社会关系中居于重要地位,直接影响了古代中国社会阶级的划分与构成。维系这种宗族、血缘关系的思想体系即宗法、礼制思想。受此影响,东方历史建筑无论是民居还是礼制建筑多表现为向外封闭内部空间开放的建筑群格局,学界常称之为 “四合院 ”式格局,院落空间成为主要的活动场所和典仪空间,如北京明清宫殿遗存 (故宫 )、曲阜孔庙、登封中岳庙等。

四是发展演变,东西方历史建筑表现出技术传承与勇于变革的差异。中国的传统建筑在建筑材料、空间结构、规划格局方面以承袭为主,变化较慢,传承性强。作为中国古建筑主要结构形式的木构架传统,自原始社会晚期的建筑遗址中就已发现雏形,历代一脉相承,直至清代。西方建筑在结构和材料上演变则较为迅速。从古希腊古典柱式的模拟人体比例、自然曲线、自然形态到古罗马的拱券、穹窿顶技术再到哥特建筑的尖券、十字拱与飞扶技术,从文艺复兴到巴洛克、洛可可建筑类型的变化都显示了西方建筑勇于变革融入新元素的演变特点。

五是留存时间,中国土木建筑使用与留存时间比西方石质建筑相对要短。如不考虑人为因素的破坏,在自然侵蚀破坏的情况下,土木结构建筑的耐久性远不如石质建筑。土木结构建筑在废弃的情况下,其腐朽、粉化的过程相对较短,利于建筑用地向自然耕地的转变,这在古代农耕社会具有极大的优越性。而石质结构建筑,由于其建筑材料的坚固性、耐侵蚀性,在自然侵蚀的情况下,往往需要非常漫长的过程。同时,石材的结构性强,废弃的建筑石材在搬运水平不高的情况下,拆除转移的难度相对较大。也可能正是因为这两种建筑材质的特性形成了目前很多中国古代建筑遗存、绝大多数早期城址遗存,已经回归自然再次成为了耕地良田,需要考古发掘才能发现仅存于地下的建筑基址。而西方的石质历史建筑即使废弃,但多在地面留存有残垣断壁,有迹可寻。

二、造成东西方历史建筑差异性的因素

东西方历史建筑的差别与两地区特定的自然条件、文明起源、社会思想密切相关,在此我们将影响东西方历史建筑差异性的因素归纳为以下几点 :

一是内陆型环境与海滨型环境。关于东西方土 (砖)木与石材两类建筑材料的差别,我们认为应该与两个地区文明发源地最初的建筑样式有关。中国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半地穴式土木结构的建筑雏形和西方迈锡尼文明、古希腊文明石材建筑的早期建筑模式可能对后世东西方社会建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存在惯性影响,为后世沿用和弘扬。

早期建筑的建筑材料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中国文明的发源地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河流交汇的平原地带,房屋建筑的雏形是半地穴式,这种房屋形态可能受到之前自然洞穴居住习惯的影响。关于石材在中国一直没有发挥主要作用的原因,梁思成先生《中国建筑史》中已有明确的论断,于此不再赘述。

处于海滨型环境的西方,建筑雏形既有迈锡尼和古希腊文明的石材建筑,也有古巴比伦的土 (砖)木建筑迹象,可能因为古希腊文明的兴盛、传播,使得石材建筑随着文明的扩张而在西方普及。正如梁思成先生在《中国建筑史》一书所言, “建筑之始,产生于实际需要,受制于自然物理,非着意创制形式,更无所谓派别。其结构之系统,及形式之派别,乃其材料环境所形成”。

二是农耕经济与狩猎经济。自然环境制约建筑材料的选择,原始经济模式则可能对建筑形式产生重要影响。中国内陆型与西方海洋型自然环境的区别造成二者早期经济活动分别以农耕经济和狩猎经济为主。这种区别可能是促成东西方建筑注重群体效应与突出单体价值两种营造理念的原动力。受此影响,建筑群外围则是宫城、皇城、内城、外城、护城河,层层包围。虽然存在军事防御因素,但也从一个方面反映了经济模式、宗法思想、血缘关系对建筑群体布局的影响。

三是 “人神 ”与 “天神 ”,不同的信仰意识 (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 )。就信仰的神明而言,中国信仰的神明皆为 “祖先神 ”。甲骨文中就有的 “上帝 ”并不是外来语,而是宗庙供奉的统治者的祖先、宗教信仰中的古圣先贤或历史英雄,这些神皆来自 “人间 ” (八仙、城隍),并非全人类膜拜的对象,宗族性、血缘性较强,并且统治者的宗庙往往与宫城融为一体, “左祖右社,前朝后市 ”的传统格局使得供奉神明的建筑往往与 “现世 ”人们居住的建筑融为一体,以建筑群的形式出现,以血缘关系彰显政权的合法性、稳定性和持续性。西方信仰的神则往往是虚构出来凌驾于人类之上的神,无论是宙斯、阿波罗还是耶稣基督,皆为天神,高高在上,创造人类,庇护人类,不可侵犯。在崇尚个体价值的西方,神庙、教堂是天神居住的地方,惟其出类拔萃、高大雄壮方能显示神的至高无上和人们的虔诚崇拜。也就无怪乎 “万神

殿 ”高 43. 5米,中世纪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其中央大厅穹窿顶离地达 60米,文艺复兴建筑中最辉煌的作品圣彼得大教堂,高 137米。这些神庙的高大单体建筑恰恰与东方横向扩展、对外一致的建筑群存在明显的差别。

四是感性与理性。东西方社会思想发展的一个特征就是东方重感性,西方重理性,这可能与早期社会东西方不同的社会关系与经济模式有关。而在西方,古代希腊的毕达哥拉斯、欧几里得首创的几何美学和数学逻辑,亚里士多德奠基的 “整一 ”和 “秩序 ”的理性主义 “和谐美论 ”,对整个西方文明的结构带来了决定性的影响。理性的思考与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对西方建筑的演进产生了直接的影响。翻开西方的建筑史,不难发现西方建筑美的构形意识始终贯穿着算术几何模型和方案的取舍过程宗法礼制的束缚使得传统建筑样式、布局几千年来变化不大,演进较慢。西方理性思维模式以及自然科学成果在建筑领域的及时运用也正是促成西方建筑发展演进迅速的原因。

五是道法自然与改造自然两种不同的自然观。中国古代朴素的自然观、哲学观认为,人的活动应该顺应自然的存在与规律,顺其自然,不违天命。反映了中国古人在建筑思想方面追求适中,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的观念。

中国传统的土木建筑材料源于自然界可再生资源,随时间推移而自然残蚀、腐朽,最终以各种形式回归自然。这种源于自然,归于自然的循环模式,有意或无意地暗合了中国古人讲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朴素自然观、哲学观,体现了中国古代先人的伟大智慧。

而西方高大石制建筑无论在取材还是建制方面都存在较大的技术难度,力求坚固与永恒。源于自然的石质材料只是人类作为世界主体改造和利用的客体。建筑本身也只是人类改造利用自然能力的反映和人类可以利用自然科学与理性战胜自然这种无限能力的见证。

就此而言,东西方建筑取材、残蚀、灭失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与东西方道法自然与改造自然,含蓄与张扬两种不同的自然观是不无联系的。

三、结语

自然环境影响经济模式,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东西方不同的自然环境造成东西方早期建筑材料与经济模式的区别。建筑材料的特性,或许正是目前中国历史建筑地面留存不多,以地下考古发现的建筑基址为主的原因之一。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k1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