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的导火索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4-02-13 15:39:01 阅读量: 经典范文大全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篇一:五四问答题

游戏规则:参赛者从箱子里随机抽出三个题目,从中选两个回答,两题都答对就获得奖品。

1. 多啦A梦喜欢吃什么?

2. 皮卡丘是哪一个卡通片的神奇宝贝?

3. 《宠物小精灵》(神奇宝贝)的男主角是谁?

A.小智 B.小强 C.小龙

4. 《宠物小精灵》(神奇宝贝)是哪个国家的动画片?

5. 皮卡丘是以什么颜色为主的?

6. 《我们这一家》中,妈妈叫什么名字?

7. 《天线宝宝》(天线得得B)中有多少人宝宝?

A.两个B.三个C.四个

8. 《天线宝宝》(天线得得B)的宝宝有红色,绿色,黄色和什么色?

A. 紫色 B.黑色C.银色

9. 科比是NBA哪个球队的?

A.火箭B.湖人C.雷霆

10. 眉毛的生长周期有多久?

A一个月B二个月 C三个月

11.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有多少个学院?

A.15B.16 C.17

12. 慈禧太后的全名是什么?

A.叶赫那拉氏 兰儿 B.爱新觉罗 懿儿 C. 叶赫那拉氏 蓉儿

13. "冰激凌"是从哪国传进的外来语?

A.美国B.意大利 C.英国

14. 圆舞曲是华尔兹吗?

A. 是B.不是

15. 羊肉泡馍是我国哪一城市的风味食品?

A.西安 B.兰州

16. 紫砂壶的产地是:

A.江苏宜兴 B.江苏南京 C.浙江金华

17. 80年发行的人民币二角背面的图案是:

A.国徽 B.汽车 C.飞机

18. 一般而言,将戒指戴在左手中指上表示:

A. 未婚B.订婚C.已婚

19. 生吃萝卜对健康有益吗?

20. 被称为"命运交响曲"的是贝多芬的:

A.第三交响曲 B.第六交响曲 C. 第五交响曲

21. 中国第一部彩色故事片是:

A. 《祝福》 B.《红岩》

22. 许多人都喜欢到低于海平面410公尺的死海去做日光浴是因为:

A.死海不会淹死人 B.紫外线最弱

23. 我国被称为"不夜城"的城市是哪一座城市?

A.哈尔滨 B.漠河 C.上海

24. 屈原是春秋时代哪国人?

A.齐国 B.赵国 C. 楚国

25. 被蜜蜂蜇伤后局部可用5%~20%的什么湿敷?

A.盐水 B.小苏打水 C.醋

26. "金屋藏娇"的故事与哪一位皇帝有关?

A.唐太宗 B.汉武帝 C.秦始皇

27. 现代汉语有几大方言? A.6种 B.7种 C.8种

28. 在八大行星中,被称为最冷的行星是哪一颗?

A.天王星 B.海王星 C.冥王星

29. 美国国务卿相当于我国的:A.总理 B.外交部长

30. 人脑中控制人平衡力的是:

A.大脑B.小脑 C.脑肝

31. 泰坦尼克号的导演是谁

A詹姆斯卡梅隆 B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C大卫芬奇

32. 电影 钢铁侠的扮演者是下面哪一位演员

A汤姆克鲁斯 B小罗伯特汤尼 C布拉德皮特

33. 国产电影《我的父亲母亲》中的导演是谁

A陈凯歌 B张艺谋 C田壮壮

34. 美国的好莱坞电影公司坐落在哪个城市

A华盛顿 B洛杉矶 C纽约

35. 影片《变形金刚》霸天虎的首领叫什么名字

A擎天柱 B大黄蜂 C威震天

36. 下面那部电影是根据美国漫画改编而来

A钢铁侠 B终结者 C星球大战

37. 请问电影《南京》是哪个国家拍摄的电影

A中国 B朝鲜 C美国

38. 卧虎藏龙出于哪位导演之手

A张艺谋 B李安 C吴宇森

39. 请问08年奥斯卡获奖最多的电影是哪一部

A贫民窟的百富翁 B本杰明巴顿 C蝙蝠侠前传

40. “人生就像巧克力,没人知道下一块是什么味道”这句台词出于哪

一部美国电影

A阿甘正传 B肖申克的救赎 C当幸福来敲门

41. 请问下面哪些属于系列电影

A天国王朝 B火龙帝国 C终结者

42. 香港娱乐圈是一个相当发达的行业集合,被称为

A.东方好莱坞 B中国好莱坞 C亚洲好莱坞 43. 二人转是北方的一种( )民间艺术,说边唱,且歌且舞。

A.说唱B.跳唱C.表演

44. 世界上最大的区域性贸易集团是:

A、欧洲联盟(UN)B、世界贸易组织(WTO)

C、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 D、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

45.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是

A、加拿大B、俄罗斯C、中国

46. 世界上把第一颗人造卫星和第一个宇航员送上天的国家是

A、美国 B、原苏联 C、中国D、法国

47. 巴西人最喜爱的一种舞蹈是:

A、华尔兹 B、桑巴 C、探戈 D、踢踏

48. 中东哪一城市是三大宗教的圣地?

A、巴格达 B、德黑兰 C、麦加 D、耶路撒冷

49. 地中海气候区的雨季通常在: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50. 钓鱼岛从何时开始就明确为我国的领土?

A、明朝 B、唐朝 C、元朝 D、宋朝

51. 世界上最大的白鹤栖息地是在:

A、鄱阳湖 B、洞庭湖 C、太湖 D、巢湖

52. 当长江发生特大洪水时,下列城市受威胁最大的是:

A、重庆 B、郑州 C、武汉 D、杭州

53. “神州五号”选择在内蒙古自治区的中西部降落的原因是

A、人烟稀少,地势平坦广阔 B、地势较高,空气稀薄

C、地势较低,气候湿润D、平原广阔,空气清晰

54. 现代第一届夏季奥运会在哪举行? A罗马B 雅典

55.连续获得三届奥运会冠军的中国运动员是哪一位?

A 伏明霞 B邓亚萍

56.蛔虫生活在人体内属于什么关系?

57.刮大风的时候,在北半球纸屑:

A沿顺时针打转 B沿逆时针打旋

篇二:五四运动原因

“没有巴黎和会外交失败,会有五四运动吗?”

执教:焦鹏(陕西省西安市西光中学 西安 710043)

研究背景:

我校是省级重点中学,总体来看,学生基础知识扎实、求知欲强、思维能力较高。并且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学校在图书资料、网络检索等方面为广大学生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各学科的教师也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探究性实践活动。因而近两年来,我校已逐步形成了研究性学习的良好氛围。在历史教学中,我们也针对一些学生感兴趣而又有争议的问题,及时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和讨论。

在日常的历史教学中,几位学生在预习了《五四爱国运动》一课(高中历史必修中国近代史,人教2003版)后,向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课本中讲‘五四运动的爆发,不是偶然的,其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那么五四运动的发生有没有偶然性呢?”客观来讲,这是一个比较抽象的问题,涉及到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偶然性,以及如何认识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理解这一问题需要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辨证分析能力,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存在着困难。如何解决,简单讲解抽象的理论或是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让他们在实践中得出自己的答案。最终我选择了后者,因为无论探究活动成败与否,都会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对五四运动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形成不同程度的认识,提高他们搜集史料和辨证分析的能力,培养他们养成史论结合的良好习惯,增强他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兴趣。但是如果直接以“五四运动的必然性和偶然性”为题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显然难度较大,不利于探究活动的开展。所以,我决定以“没有巴黎和会外交失败,会有五四运动吗?”为题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式讨论。并按照学生的意愿,将其分为正反两组,为他们推荐了网络搜索引擎和学校图书馆中有关五四运动的资料,让他们在阅读资料的基础上,充实自己的观点,分析别人的观点。在两周后开展了一次课堂讨论。

推荐搜索引擎:http//www .baidu .com

推荐图书资料:

⒈《巴黎和会的召开与中日山东问题的交涉》、《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

选自来新夏等著,《北洋军阀史》(上),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⒉《五四前夜的中国》、《五四运动》

选自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上),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⒊《军阀政治与社会动荡》、《弱势外交》

选自陈振江、江沛主编,《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⒋ 近代史资料编辑组编,《五四爱国运动》(上,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 ⒌ 彭明著,《五四运动史》,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6.周策纵著,周子奇等译,《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研究过程:

教师:同学们,说到五四运动,我们不能不提到巴黎和会.那么,如果没有巴黎和会外交失败,会有五四运动吗?今天我们就以此为题展开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我希望大家能注意以下三点: ㈠史论结合,论从史出,言之有据.㈡放开思维,适当拓展,不要拘泥于题目.㈢注意礼节,学会倾听,男同学要作绅士,女同学要作淑女(鼓掌).现在哪位同学来给大家开个头.

生一:我就抛砖引玉吧,我个人认为没有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就没有五四运动.我们都

知道1919年,中国以战胜国的身份满怀希望地参加巴黎和会,希望收回自己的权益.然而,在巴黎和会上,中国不但没有享有自己应有的地位,还和战败国一样任人宰割.正是由于巴黎和会上,中国收回山东的合理要求被无理拒绝,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回国内,才导致国人群情激奋,内恨军阀、外仇列强,而富有正义感和激情的学生首先行动,并最终引发了声势浩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

生二:我认为没有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也会有五四运动.固然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对于五四运动的爆发非常重要,但除此之外还有更重要的因素。从国际方面来看,这一时期的帝国主义对华侵略加剧,必然激发中国人民民族意识的觉醒和反帝情绪的高涨。在一战期间,日本成为侵略中国最主要的国家。1914年,日本借口对德宣战侵入山东,强占胶济铁路和青岛。1915年,日本又提出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到段祺瑞执政时,日本提出在山东驻军的要求。这一时期日本除了在政治、军事上加紧侵略之外,经济上也没有放松,以纺织业最具代表性。1913年日本在华纱锭为 11万枚 ,织机为886台 ,1919年则增长为33万枚 和1486台。另外,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国人民指明了道路,使处在漫漫长夜的中国人民看到了曙光,为自己的革命斗争找到了支点。

生三:我也不赞成“没有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就没有五四运动”。五四运动的发生除了国际因素外,还有国内因素:首先,阶级矛盾激化是五四运动发生的根本条件。这一时期北洋军阀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大肆出卖国家主权。袁世凯政府几乎全部接受了“二十一条”;段祺瑞政府答应日本在山东驻军的要求,同时还聘请日本人为政治,军事,财政顾问。对内北洋军阀大肆搜刮,据统计1912年至1919年,北京国民政府征收的田赋增加了7倍、盐税增加了3倍、印花税增加了6倍,尤为惊人的是陕西田赋已预收到1931年。同时军阀之间为了争权夺利而进行的战争又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1918年湖南军阀在醴陵县的混战中,死伤达⒉44万余人。其次,工人阶级队伍壮大为五四运动提供了阶级条件。在一战期间,列强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中国的民族工业取得了巨大发展。面粉的出口量由1914年的7万担增加到1918年200万担。随着民族工业的发展,中国工人阶级的队伍日益壮大,工人人数在1913年为60万人,在1919年则增加到200万人。第三,起到思想解放作用的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如在五四学生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北大学生傅思年和罗家伦二人,在1917年就创办《新潮》杂志,组织“新潮社”,寻求救国之路。通过以上的史实,我们不难看出五四运动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产生合力的结果。

生四:请问上面两位同学,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在五四运动的发生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生三:巴黎和会外交失败点燃了五四运动的导火索。

生四:对!我也认为巴黎和会点燃了五四运动的导火索。大家都见过爆竹,知道它是由纸筒、纸筒下端的封泥、纸筒中央的炸药、以及纸筒上端的导火索四部分所组成。在此,我想作一个类比,如果五四运动是一个爆竹,那么帝国主义就是纸筒、北洋军阀就是封泥、工人阶级就是炸药、学生就是导火索。就一个爆竹的爆炸而言,以上各部分都很重要,但最为重要的是点燃导火索,让各个部分相互作用产生合力,最终形成爆炸。所以,我赞成没有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就没有五四运动。

生五:我不赞同上面这位同学的观点,我也以爆竹为例说明我的看法。我们知道在某些情况下不用点燃导火索,一个“好”爆竹同样会爆炸,比如在受到烘烤或者激烈撞击。所以没有巴黎和会外交失败,五四运动也会发生。

生六:我提醒上面这位同学,从表面上来看点燃导火索,高温烘烤和猛烈撞击其形式确实不同,但是它们的实质作用却是相同的,即使火药受热。所以我认为没有“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就会没有五四运动。需要指出,我这里的“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并不仅仅局限于特定的历史事件“巴黎和会外交失败”,而是指能够产生相同作用的一类事物。

(课堂进入沉默,无人发言)

教师:“爆竹理论”非常精彩,但是现在看来,继续沿着这一思路的进行讨论,大家将会陷入“山重水复”的地步。那大家不妨放开思维,转换思路,这样也许会“柳暗花明又一村”。大家可以尝试从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偶然性方面去看这个问题。

生七:请老师简单介绍何为历史的必然性,何为历史的偶然性。

教师: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是指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其源于事物间的本质联系,决定着历史发展的基本方向,如抗日战争必定胜利,这就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历史发展的偶然性是指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这样发生或那样发生的现象,其源于事物内部非本质的联系,使历史发展过程显得丰富多彩,如抗日战争在什么时间取得胜利,以何种方式取得胜利。

生七:谢谢老师!我认为从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来看,五四运动是当时国际和国内政治经济矛盾共同激化下的必然产物。在国内,长期以来军阀实行残暴统治、大肆搜刮,导致阶级矛盾激化;而国际上,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愈演愈烈,导致中日民族矛盾激化。内外矛盾激化到不可调和的地步必然要爆发出来。因而五四运动的爆发可以说:“匪伊朝夕,酝酿已久”,只不过是借巴黎和会外交失败这一契机表现出来而已。正如五四运动的亲历者匡互生在《五四运动纪实》一文中所说:“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与这次运动没有多大关系”。

生八:借助巴黎和会外交失败这一契机表现出来,不正说明“没有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就没有五四运动吗?”

生九:上面那位同学说五四运动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这样吗?诸多史实告诉我们,五四运动的发展充满着偶然性。举几个例子来说:⒈如山东问题的提出。在巴黎和会上,中国的外交计划中本没有涉及山东问题,但日本代表却在1月27日五大国“十人会”讨论德属殖民地的处置办法时将这一问题突然提出,这纯属偶然。⒉梁启超将巴黎和会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回国内,这也充满着偶然性。如果梁启超此时没有在法国,会怎样呢?

生十:仅凭几个偶然性的事例,就能说明五四运动的发生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吗? 生十一:这位同学不愿谈具体的史实,那我就从理论方面来说明。历史是人的有意识的活动。人的行为受到他们独特的理想、希望、精神、欲望的驱动,受到各种各样不确定外界因素的影响。我想没有人敢保证某个人的情绪、精神、欲望必定是某样的,在某时必然受到某种影响。既然人的活动受制于各种各样的偶然性,那么由人的活动构成的历史不是偶然地吗?

生十二:我认为五四运动的发生是必然的,我通过对一个事实的分析来说明我的观点。6月5日上海的纱厂工人首先举行罢工声援学生的行动,这看似偶然,其实却是必然地。我们可以从时间、地点、方式三个方面看到其必然性。首先,工人参与的时间在5月6日,这是必然的。由于为五四运动提供思想基础的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主要限于青年学生之中,而对工人阶级的影响较少。所以,当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回国内,首先行动的是学生,而不是工人。但亲眼目睹了北洋军阀在6月3日、4日对学生的暴行之后,工人就在6月5日立即援助学生。其次,首先援助学生的工人出现上海地区,这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近代中国的民族工业主要集中于东南沿海,上海尤为典型。据统计1921年全国纱锭的41%在上海,同时上海的纺织工人人数也较其他地区庞大。这些都能说明为什么上海地区的纺织工人首先起来声援学生。第三,工人阶级采取罢工这种方式也是俄国十月革命影响的必然结果。十月革命让中国工人看到了同盟罢工等群众斗争方式的威力,所以工人才采取了这种形式。其实在五四运动中的许多看似偶然的事件背后有着深刻的必然性。因而,五四运动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生十三:这位同学通过对具体的事实深入细致的分析来论证五四运动的发生是历史的发展的必然。请大家注意,他所谈的这些必然性都离不开工人阶级在6月5日参与这一事件,但是任何事件的发生都是有其偶然性的。所以,我认为五四运动的发生离不开偶然性。

教师:你说五四运动的发生离不开偶然性意味着五四运动的发生不是历史的必然吗?

生十三:不是,我的观点是:五四运动既是必然的,又是偶然的。

教师:还有人认同这个观点吗?

(部分学生沉默思考,部分同学小声讨论,几分钟之后,有一些学生陆续举手表示认同这一观点)

教师:哪位同学能给大家谈谈如何理解这一观点。

生十四:我是这样理解:五四运动是国内国际各种矛盾激化到不可调和状态下的一次必然爆发;是各种政治经济因素相互作用所产生合力的必然结果,因而它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但是这些必然性却不是直接表现出来,而是蕴藏在一个个偶然性事件之中,如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如6月5日工人参与,通过这些偶然性事件表现出来。所以,五四运动既有必然性,又有偶然性。

(更多学生点头表示认同)

教师:谁能继续补充。

生十五:五四运动既有必然性,又有偶然性。这就要求我们在看待五四运动时既要看到其必然性,又要看到其偶然性,不要把二者看成毫不相干的两回事。我们首先要注意到一个个偶然事件,然后再把这些偶然事件放进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之中,去寻找隐藏着推动历史发展的必然因素。

教师:同学们今天的表现非常出色,可以说整个讨论是高见迭出、精彩纷呈。可能还有许多同学觉得意犹未尽,但是限于时间,今天的讨论只能到此结束。其实今天我们真正要讨论的问题是“五四运动的必然性和偶然性”,我认为通过讨论,大家对这一问题形成了正确认识,同时也拓展深化了历史知识,提高了自己的思辨能力。希望大家在今后的探究性学习中能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大家如果还想对“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偶然性”有进一步的学习,可以阅读《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是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的》(见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历史科学》)一文,在课后继续讨论。

教师说课:

总的来说这节探究课圆满的完成了既定目标。同学们通过搜集史料、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解决了他们自己提出的问题,对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理论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同时在探究过程中,学生搜集史料的能力、对史料进行梳理归纳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辨证分析能力都有了提高;在实践中也初步体验了“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史学研究方法。学生的表现有两点尤为值得肯定:⒈学生阅读了大量资料,包括我所推荐的原始资料汇编性质的《五四爱国运动》,掌握了第一手资料。⒉学生们巧妙地化抽象为形象、变思辨为实证的方法。但是,不可否认探究活动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一些同学没有很好地做到“史论结合”;一些同学在讨论中对问题的分析不够深入;一些同学的主动参与意识不强,这在女同学的身上表现的尤为突出。此外,这次探究活动也向我们教师提出了一些问题:如在探究学习中,教师应如何发挥自己的作用;对于涉及到史学理论的问题,教师如何巧妙地组织学生进行探究等。这些问题的答案还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继续探索。

篇三: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导火线是 A.北洋政府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

一、整体解读

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

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

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

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

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复考查。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jjb.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