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财务报告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更新时间:2024-04-23 06:0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引言.................................................................. 2 1财务报告体系对会计信息质量标准的意义............................... 2 1.1财务报告体系的构成............................................. 3 1.2财务报告体系的作用和现实意义................................... 4 1.3财务报告分析的内容................................... 4 2财务报告的涵义......................................................7 3现行企业财务报告的局限性............................................. 8 3.1披露信息不够完整 .............................................. 8 3.2过于强调信息的可靠性........................................... 8 3.3滞后性非常严重................................................. 9 3.4无法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9 4企业财务报告体系的构造.............................................. 9 4.1财务报表....................................................... 10 4.2会计报表附注................................................... 10 4.3财务情况说明书................................................. 11 5财务报告体系改革的方向.............................................. 11 5.1财务报告改革的原则............................................ 11 5.2我国财务报告的改革方向........................................12 6实例...............................................................15 谢辞...............................................................19 参考文献............................................................. 20

0

论财务报告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学生姓名:崔翔班级:09财管2班

指导老师:于海波指导单位:合肥经济技术职业学院

摘要

财务报告是会计核算的终极输出信息,在现行企业财务报告中,存在着信息含量不完整、反映不准确、披露不及时、项目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坚持效益大于成本的原则;就必须扩展信息披露范围,适当增加报表附注内容,制定相应会计准则,创新会计确认、计量标准,缩短报告时间间隔,提高财务报告的及时性,调整财务报表结构,改进财务业绩报表。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为报表使用者提供符合质量要求的各种信息,我国现行的财务报告体系已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会计信息用户要求改进财务报告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本文探讨了我国现行财务报告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本文以企业现行财务状况为研究对象,阐述了现行财务报告体系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如何针对现行财务报告体系进行改革和完善,提出了如何完善现行财务报告体系的意见与措施。

关键词:知识经济财务报告体系不足改进 引言

1

会计系统的基本目的就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符合质量要求的会计信息,而财务报告是会计系统的最终输出信息,它的目的是为报表使用者提供有助于经济决策的资料。所谓财务报告,是指企业对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文件。财务会计包括会计报告、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其中,会计报表是财务会计报告的主体和核心,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相关附表。企业上报财务报表必须如实、清晰地反映企业的真实的全部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在反映过程中,应不偏不倚,客观地充分披露企业面临的风险和机遇,更重要的是在充分披露的过程中,提供的信息必须是可比的,其可靠性也至关重要因此,财务报告的目的与会计核算的基本目标是一致的。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快速到来和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对会计信息的期望与要求不断提高,会计信息的作用越来越大,同时会计信息的质量问题也日趋为企业所顾虑、为社会所关注。[1] 2001年1月1日实施的《企业会计制度》中规定,企业的财务报告由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组成。企业财务报告的“三表体系”遵循着特定的会计准则,采用通用格式进行编制;具有综合性、可操作性等特点。但是,由于财务报告是由利益对立各方中的一方或其代理者所编制,受经济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和财务报告本身所能反映的客观经济状况的局限,现行财务报告滞后于环境变化所显现出它的缺陷与不足,越来越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本文拟从我国现行企业财务报告所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分析,谈谈企业财务报告的改进对策。 1财务报告体系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标准的意义

财务会计报告的最主要目的就是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信息。而信息必须在可靠、相关和可比的情况下才具有实用价值。要使会计信息满足使用者(主要是外部使用者)的要求,具有实用价值,实现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必须明确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是财务报告所提供信息应达到的基本标准和要求。具体包括:可靠性(又称为客观性原则、真实性或中立性原则)、相关性(又称为有用性原则)、可理解性(又称为明晰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又称为稳健性原则或保守原则)和及时性。财务报告对决策具体重大的影响意义表现如图1.1所示。

2

决策有用报告内容 受托责任报告内容 基本财务报告(CPA审计部分) 财务报表 例如: ·资产负债表 ·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现金流量表 ·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 ·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动表 报表附注 例如: ·会计政策 ·会计报表项目注释 ·关联方关系及交易 ·或有事项 ·日后事项 财务情况 说明书 例如: ·经营情况说明 ·经营效益情况说明 ·资金状况说明 ·往来情况说明 ·其他情况说明 其他信息 例如: ·市场竞争状况 ·统计资料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 决策有用报告内容 1.1财务报告体系的构成

财务会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根据《会计法》第二十条第二款规定:“财务会计报告由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组成。”) 1.1.1会计报表

会计报表是指企业以一定的会计方法和程序由会簿的数据整理得出,以表格的形式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书面文件,是财务会计报告的主体和核心。企业会计报表按其反应的内容不同,分为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变动表。其中,相关附表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补充报表,主要包括利润分配表以及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的其他附表。 1.1.2会计报表附注

会计报表附注是为便于会计报表使用者理解会报表的内容面对会计报表的编制基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方法及主要项目等所作的解释。会计报表附注是财务会计报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利于增进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提高会计信息可比性和突出重要的会计信息 1.1.3财务情况说明书

财务情况说明书又称“财务状况说明书”,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对财务、成

3

本计划的执行情况,损益形成和增减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所形成的文字材料,是财务报表的补充说明,也是财务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 1.2财务报告体系的作用和现实意义

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

其现实意义包括财务会计报告可以为投资者和债权人的投资、贷款决策提供信息;财务会计报告可以为单位加强经济管理提供资料;财务会计报告可以为有关管理部门加强检查、监督,维护经济秩序提供资料。 1.3财务报告分析的内容

虽然财务报告分析的不同主体都毫无例外地强调财务信息对决策的有用性,但他们仍然倾向于按其特定的决策目标甚至价值取向来审视和利用财务信息。信息使用者的不同偏好决定了财务信息的分析加工始终存在着一个分析角度的选择问题,不同的分析角度必然导致分析内容的差异,这里仅就报告分析主体普遍分析的内容进行讨论。目前,我国财务报告分析主要是运用比率分析法,对企业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等进行分析。这些指标主要是以“会计利润”为核心构建起来的,其主观性、操纵性太大,并且忽视考擦企业现金流转能力,不能客观反映其财务状况,急需加以改进和完善。从发展和实务角度出发,投资者、债权人、政府部门、管理当局等分析主体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分析。 1.3.1盈利能力

盈利能力通常是指企业在一定期间内赚取利润的能力,是企业财务报告分析的重点。主要分析指标有: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主营业务利润率、盈余现金保障倍数、资本保值增值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等。 1.3.2营运能力

营运能力是指通过企业生产经营资金周转速度的有关指标所反映出来的企业资金利用效率及资产运行协调性,通过分析有助于主体对企业营运风险和经营业绩的判断。主要分析指标有:总资产周转率、流动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不良资产比率、应付帐款周转率、现金营业周期、总资产净现率、现金支出收现利润率、安全边际率等。

4

分析指标 净资产收益率 总资产报酬率 主营业务利润率 盈余现金保障倍数 计算公式 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 (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平均总资产 反映能力

扣除客观因素后年末所有者权益÷年初所有者权益 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 销售收入÷平均资产总额 销售收入÷平均流动资产 销售成本÷平均存货 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 年末不良资产÷年末资产总额 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资本保值增值率 成本费用利润率 总资产周转率 流动资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 不良资产比率 应付帐款周转率 现金营业周期 总资产净现率 现金支出收现利润率 安全边际率 资产负债率 流动比率 速动比率 现金即付比率

现金净流入÷总资产 (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5

分析指标 已获利息倍数 现金利息保障倍数 现金流动负债比率 现金负债总额比率 营业收入现金率 主营业务收益所占比重 资产净值率 财务杠杆系数 现金增长率 销售(营业)增长率 资本积累率 技术投入比率 现金再投资比率 社会积累率 纳税贡献率 就业贡献率 计算公式 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 营业现金净流入÷现金利息 年经营现金净流入÷流动负债 经营现金净流入÷债务总额 经营现金净流入÷营业收入 本年现金增长额÷上年现金总额 本年销售增长额÷上年销售总额 本年所有者权益增长÷年初所有者权益 反映能力 1.3.3偿债能力 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到期偿还债务的支付能力,它对利益相关者普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分析指标有: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即付比率、已获利息倍数、现金利息保障倍数、现金流动负债比率、现金负债总额比率等。

6

1.3.4收益质量

由于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基础是收付实现制,因此可以消除会计报告利润计算中由于采用权责发生制所带来的人为操纵和估计因素的影响。收益质量分析主要考察企业获得现金收益所依靠的途径和经营利润转化为现金净流量的能力。分析的主要指标有:盈余现金保障倍数、营业收入现金率、主营业务收益所占比重、资产净值率、财务杠杆系数等。 1.3.5发展能力

发展能力是指企业通过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不断扩大和积累而形成的发展潜能。分析的主要指标有:现金增长率、销售(营业)增长率、资本积累率、三年现金平均增长率、三年销售平均增长率、三年资本平均增长率、技术投入比率、现金再投资比率等。 1.3.6社会贡献能力

社会贡献能力主要包括对财政税收的贡献、对国民经济及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提供就业和再就业机会、履行社会责任与义务以及信用操守情况等等。分析的主要指标有:社会积累率、纳税贡献率、就业贡献率等。 2财务报告的涵义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四十四条指出:“财务报告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财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及其附注和其他应当在财务会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会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报表。小企业编制的会计报表可以不包括现金流量表”。一般来说,财务报表是财务报告的核心。财务报表在我国,会计人员习惯称之为会计报表(本书也采用这种惯例),财务报表是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结构性表述。财务报表信息,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直接结果,其编制受到会计譬则的严格制约。企业编制和对外提供财务报告的目的是为了真实、完整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为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经济决策所需的相关信息。

在会计核算中,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所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平时通过填制会计凭证和复式记账等方法,分别反映在各种会计账簿中。尽管账簿资料是按照会计账户归类汇总的,但其提供的核算资料仍然相对分散,不能集中、概括、

7

系统、全面地提供经营管理所需要的完整的会计信息。因此,必须在日常核算资料的基础上,定期地对账簿等核算资料进行归集、加工、汇总,编制各种财务报表。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的规定,财务报告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增减变动表以及财务报表附注。

财务报告是反映企业某一时点的财务状况和一定时期的经营成果的总结性书面文件。

记录企业经济业务的凭证和账簿,能反映企业一定期间的经济活动的信息。但是这些会计信息只是零星地、散乱地记录在各个账簿中,不能总括而全面地反映企业整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会计人员需要进一步整理分散在账簿中的信息,定期编制并报送财务报告,使之条理化、系统化、综合化,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更好地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服务 3现行企业财务报告的局限性

在不变化的客观环境中,我国财务报告改革虽然也取得了进展,但任滞后于形式发展的需要,其局限性也日趋明显主要表现为: 3.1披露信息不够完整

具体表现:1.现行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信息主要面向过去的历史信息,并且统一运用货币计量,对使用者未来决策有重要参考价值的信息,如预测信息,人力资源价值、主要管理人员的素质等被排除在财务报表甚至财务报告之外;2.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信息,财务报告中长期被忽视,而由此导致的管制成本足以影响企业日后长远的经营业绩,甚至导致企业破产;3.由于报告用户的信息需求的获取信息的途径各不相同,某些特定使用者或使用者集团不满足通用的财务报告了,随着新的会计环境下财务分析职业的兴起,市场和财务信息使用者正在呼唤财务报表以外的某些特定需要的差别报告。 3.2过于强调信息的可靠性

财务报告模式是立足于企业已发生的确定性交易和事项,基本上是一张历史会计数据汇总表、一种向后看的会计报表,它对使用者决策所需信息的相关性较低.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大多来自历史资料,以历史成本模式所生成的财务信息,虽然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但无法满足决策有用性的要求。

8

尽管《企业会计制度》规定提取八项减值准备,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历史成本与现行市价形成的差距。但是,在整个财务报告体系中,历史信息仍占绝大的比重,使得许多能反映企业未来前景、对使用者非常有用的现金流量预测性信息被排除在财务报表甚至财务报告之外。 3.3滞后性非常严重

依据传统会计惯例一般是按年度披露会计信息,这一方面是基于人们对年度财富分配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因手工会计下的信息披露成本的考虑,这种基于会计分期假设定期编制的财务报表具有滞后性,严重影响了信息的及时性。尽管过去和现在的财务信息与将来的财务信息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其肯定不能代表未来,投资者、债权人和财务分析人员对预测性财务报告的需求日益增强。提高财务信息的反馈价值要求信息及时报告,这是因为使用者的决策是不间断地进行的,他们希望随时得到决策所需要的信息。 3.4无法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当今社会经济的日益复杂,企业组形式及其在社会和市场竞争中的地位不断发生变化,除了直接投资者、债权人外,企业内外还出现了大量不同的会计信息使用者,包括政府部门、顾客、合作伙伴、社会部门等。企业财务环境的变化,致使信息使用者对财务报告提出了与传统工业经济条件下完全不同的新需求,同时,传统工业经济下信息使用者注重的是财务信息,而在知识经济下不仅要获取财务信息,还要获取非财务信息;不仅要获取定量信息,还要更多地获取定性信息;不仅要获取确定的信息,还要更多地获取不确定的信息;不仅要获取历史信息,还要更多地获取预测信息;不仅要获取企业整体信息,还要获取分部信息。因此,信息使用者要求拓展信息披露的内容,在信息的质量上要强调信息的相关性、一致性与及时性。[3] 4企业财务报告体系的构造

企业财务报告是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信息对现代资本主义市场的有效运作、资源优化配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完整的财务报告体系包括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财务情况说明书其中既有国家法律强制披露的,也有企业资源披露的。企业的外部投资者处于信息弱势,对企业的认识只能依靠企业发布的这些公开信息,如何对企业的财务报告体系准确认识,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就变得非常重要。只有在这一基础上投资者

9

才能做出准确的投资决策。 4.1财务报表

财务报表是财务报告体系的核心部分是企业向外界传递会计信息的主要手段,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中规定财务报表是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和附注。这说明了企业的财务报告体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包括了财务报表和附注两大部分。实际上在这一体系中会计报表和会计报表附注有着不同地位和作用,财务报表中所表述的会计信息是得到初始确认和计量的会计事项在报表中进而确认后形成的。因而财务报表的表述是会计事项的表内确认。要在财务报表中得到确认,必须符合严格的条件,即可定义性、可计量性、相关性和可靠性。不能满足四项条件的信息则无法在财务报表中进行确认,因此财务报表所传递的信息是最终是最可靠的依据之一。[4]

4.2会计报表附注

财务报表附注是财务报表必不可少的补充,它提高了报表的可理解性企业会计准则上规定的财务报告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包括了财务报表和附注两大部分。单单财务报表本身存在着一些固有的局限。第一,在会计实务中资产和负债都需要估计,估计必须带有一定的主观性,比如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的估计等等,容易使财务报表失真;第二,会计准则允许企业选择不同的资产计价方法,不同的资产计价方法会造成资产价值和净利润出现差异。第三,某些资产由于不符合会计确认的条件和难以计量,在资产负债表上无法体现,这包括企业拥有的已发已发现的价值,自创的商誉;另外,一些负债也由于同样的原因,难以进入资产负债表,如待解决的诉讼可能带来的损失等等。这些没有体现的资产和负债项目,损害了财务报表信息的完整性,未能传递公司价值的真实信息,影响力投资者的决策。

会计报表附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财务报表所固有的缺陷,按照规定,附注和表现都要接受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并且应遵循企业会计准则,这就为投资者使用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只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及其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的说明,或有和承诺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附注既可以用数字描述,也可用文字描述,使企业一些难以确认的计量的项目得以充分披露,对表中数字进行解释。投资者在阅读和分析公司的财务报表时,应当将财务结合附注中披露

10

的内容,全面正确的理解财务报表,获得有用的信息。 4.3财务情况说明书

财务情况说明书又称“财务状况说明书”,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对财务、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损益形成和增减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所形成的文字材料,是财务报表的补充说明,也是财务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情况说明书是财务会计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编写好财务情况说明书对贯彻新《会计法》突出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质量的立法宗旨具有重要作用。 5财务报告体系改革的方向

企业财务报告体系的完整性直接影响财务报告信息质量的高低。财务报告作为企业正式对外信息交流的主要工具和对外信息披露的主要载体。在维持和发展企业与相关利益集团之间的关系。完善资本市场,促进资源有效配置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会计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会计目标逐渐从“受托责任观”向“决策有用观”转变,提供高质量的企业财务报告显得尤为重要。 5.1财务报告改革的原则

5.1.1.财务会计改革为先导原则。

企业财务报告只是财务会计系统中最终的信息输出,它与系统内信息的来源、记录、加工、传送的方法和规则等紧密联系在一起,任何对财务报告的重大改革,都要考虑财务会计系统的改革。比如,为了能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就必须对一些现有财务报表中未列入的项目进行充分披露,包括衍生金融工具、自创商誉、养老金等,只有在财务会计解决了其确认和计量方式以后,才能纳入财务报告的范畴。 5.1.2.表内优先原则

企业财务报告是由财务报表逐渐演变而来的,财务报表是财务报告的核心内容,有助于外部使用者进行经济决策的财务信息主要是由一系列基本财务报表提供的,其原因在于表式财务报告的格式固定和以数据进行反映的优点。财务报告的改革应优先改革财务报表,虽然《企业会计制度》中新增了三种辅助报表,但是与国际惯例来比较,我国的财务报表仍然不符合多层面模式,我们较多考虑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而对其有用性和相关性考虑得较少。 5.1.3.满足需求原则。

企业财务报告应在不损害企业利益的基础上尽可能满足与企业相关的利益

11

集团的信息需要,以便维持和发展这些利益集团对企业的贡献和支持。为此,应该采用规范法和实证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使用者的具体信息需求,首先利用规范法来推断出财务报告使用者的信息需要、利用信息的动机和使用信息的方式,然后利用实证法来检验规范法结论的现实性,两者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从而建立切实可行的财务报告框架体系。 5.1.4有效披露原则

有效披露原则要求企业财务报告中的信息对于使用者的需求来说都是有效的。对于披露信息的企业来说,超量信息并没有发挥任何作用,只会增加成本而不会由此获利;使用者也没有能力去运用过量的信息。在财务信息强制披露中,政府应考虑有效披露原则;当企业自愿主动披露财务信息时,也需要根据所提供信息的被利用情况,确定哪些属于过量信息,出于降低成本的考虑而不再予以披露。

5.1.5成本效益原则

企业财务报告的成本是指企业在提高或扩大报告信息披露的质量或数量中,付出的劳动代价和可能发生的各种不利因素,主要包括:处理和提供信息的成本、诉讼成本、竞争劣势等。其效益是指企业在改进报告信息披露后所获得的收益,包括资本成本的降低、进入更具有流动性的市场、提高的企业声誉等。当然,在现有的计量理论与技术条件下,要准确计算对外披露信息的成本与效益是不现实的。尽管如此,人们在确定财务报告内容、披露方式和披露频率等问题时,仍需要对成本与效益因素进行衡量和判断。 5.2我国财务报告体系的改革方向

对现行财务报告体系加以改进时,一定要解决好继承与发展的问题,要改革与会计环境不相适宜的部分,进一步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总的来说,对报告体系的改革应是一种扬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5.2.1加强财务报告目标理论研究,为财务报告模式的改进提供坚实的基础 从本质上看,“经管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两种目标之间并不存在根本的冲突,而是相互联系、互相补充的。我国财务报告目标应是两者的有机结合,既向报告使用者提供有助于决策的财务会计信息;又能用来作为评价企业管理者经济责任何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尺度。财务报告作为企业正式对外信息交流的主要工具首先应为企业实现其目标服务,具体地说,财务报告应在不损害企业利益的基

12

础上尽可能满足与企业相关的利益集团的信息需求,国家通过间接的方式进行宏观经济管理,其所需要的信息也可以通过经常性的抽样调查等间接方式获得。进一步淡化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报告内容的界限,未来两者融合的程度将会越来越大,即管理会计“外化”为财务会计的成分将增加,促使财务报告目标得以充分实现。[5]

5.2.2进一步完善以三大财务报表为核心的报告体系

现行财务报告体系是以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为核心的单层报告模式,该模式是以财务报告为内容、资产报告为中心、财务报表为主要表现形式对企业的资产使用、已得收益、资金营运等财务信息进行确认、表述和披露。未来的财务报告应该着眼于用户,为他们提供现在市场经济中与企业的发展、竞争能力、风险等一系列相关的财务信息。建议将这三张报表所披露的会计信息,分为核心信息和非核心信息两个部分,对于核心会计信息,应该更加注意其计量的可靠性;对于非核心信息,则可以相对地采取可靠性不如历史成本的计量属性,如公允价值等。尤其应该注意在财务报表中披露能够表明财务弹性、投资报酬和变现能力的相对值会计信息。

5.2.3丰富和规范财务报表表外信息披露的内容

随着经济环境的复杂化以及人们对相关信息要求的提高,表外信息(包括报表附注和其他财务报告)在整个财务报告系统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对使用者正确理解报表数据和判断报表质量有重要意义。在会计发达国家,表外信息的长度已大大超过财务报表本身的长度,表外信息构成财务报告体系十分重要的内容。在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改进企业报告——着眼于用户》(又称Jenkins报告)为例,福克思公司的表外信息多达16个,其篇幅约占20页,而报表本身则只有4页,从中可以意识到表外信息的地位,已成为使用者正确理解报表数据和判断报表信息质量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在我国,表外信息的内涵却很少有人进行专门的研究,基层单位及财会人员也不熟悉它的意义和披露方法。由于传统计划经济的原因,我国的会计报表附注现阶段主要侧重于对表内项目的解释,而对于表外企业未来的机会风险、表外融资方式、企业的软资产(如人力资源)、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信息披露太少,我国已经加入WTO,要求会计改革尽快与国际惯例接轨,重视表外信息的作用,因此,要完善相关的法规制度,有计划地规范不同企业表外信息的揭示方式,逐

13

步加大报表附注中非财务信息和其他财务报告的披露力度,以满足报表使用者对决策有用信息的需求。通过旁注、脚注、附表等形式对基本报表的信息进行进一步的说明、补充或解释,以便帮助使用者理解和使用报表信息;鼓励企业编制财务情况说明书、预测报告、分部报告、全面收益报告、人力资源报告、管理当局的讨论与分析、差别报告、物价变动影响报告等,为信息用户的决策提供较强相关性的信息。

5.2.4变革财务报告的报告模式

随着我国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面对强大的外部竞争压力,迫使我国财务报告体系发生革命性变革。在计算机随机寄存功能的支持下,财务信息的日常揭示成为可能,不同期间的财务报表可以随机产生,通过事项法和建立实时报告系统,彻底解决财务信息滞后的问题,及时向投资者提供决策有用的多方位财务信息。另外,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纸质财务报告的印刷与传递方式将被在网上发布信息取代,使用者通过Internet访问企业的数据库,借助计算机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及时地获取并处理有关的信息。在信息的表达方式上,也将更多地运用图形与音像方式,使信息的表达更形象、更直观,更易于被使用者接受和理解。企业ERP系统的建立、完善及其与Internet的成功与合理的对接,是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实现财务报告改革的关键。 实例

安然公司,(股票代码:ENRNQ)成立于1930年,总部设在美国休斯敦。曾是一家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休斯敦市的能源类公司。安然公司在2000年《财富》世界500强排名第16位,是美国最大的天然气采购商及出售商,也是领先的能源批发做市商。另外,该公司还运营着一家天然气管道系统和宽频部门。安然在10年前成立时只是一家天然气分销商,但如今它已经成为拥有 340亿美元资产

14

的发电厂。安然公司同时也经营纸、煤和化学药品等日用品。该公司在美国控制着一条长达32000英里的煤气输送管道,并且提供有关能源输送的咨询、建筑工程等服务。公司所属7家分公司分别负责运输与储存、国内天然气与电力服务、国际经营与市场开发、油气勘探与生产和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等5个领域的经营业务。1996年公司总收入达到132.89亿美元,净收入达到5.84亿美元,总资产为162亿美元。主要子公司:1、安然天然气管线集团,2、安然投资公司,3、安然能源服务公司,4、安然国际公司,5、安然石油和天然气公司,6、安然再生能源公司, 7、安然资本和贸易资源公司。Kenneth L. Lay为主席和首席执行官、管理委员会成员,Jeffrey K. Skilling为总裁、管理委员会成员。

美国典型的财务报告舞弊案。当首推美国能源巨头安然公司在20世纪初的轰然陨落。安然公司营运的天然气与石油曾占全美市场的2O%经营业务覆盖全球4O多个国家和地区营业收入突破1 000亿美元并因此成为全世界最大的能源交易商,位居《财富》杂志美国500强第七位成为华尔街财务分析师力荐的蓝筹股。然而,随着安然公司在2001年10月16日第三季度亏损6 1 8亿美元及其在1997年到2000年间由关联交易共虚报了552亿的盈利这一系列内幕消息的公布,安然股东财富瞬间蒸发,流通市值由巅峰的680亿美元跌至不足2亿美元,下跌了99 92%。安然大厦的崩塌给全球证券市场、注册会计师行业的震撼,不亚于“9·11事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6.1.1安然财务报告舞弊案的综合分析

然财务报告舞弊手法主要是以虚假手段高估资产、高估利润、隐瞒负债。安然公司设立了大约3000家关联企业来进行“对倒”交易,这样做的目的既可以使公司进行大量的表外融资。以提高信用等级又可以虚构交易规模,编造会计利润。其次,安然策划不具经济实质的对;中交易以掩盖投资损失空挂应收票据以虚增资产和股东权益。2001年11月。安然公司在向美国证券交易管理委员会提交的重新编制的1 997年至2001年第二季度的财务报告中就公开承认该期间曾高估利润59亿美元,隐瞒负债628亿美元。2.按照财务报告舞弊动因的理论分析。安然舞弊案的发生囊括了四因素理论中的所有因素。首先安然的管理层具备贪婪和需求的两大要素。安然的管理层想把安然构建成为美国、乃至世界的第一大公司,为实现这一目标,安然实施了“从美国到印度从能源管道到宽带网络”的疯狂扩张政策。但这种盲目扩张并未成功,当关管理层,无法实现许诺的发展

15

速度时,就开始寻求“第二条道路”——人工增长法。即通过秘密交易和“创造性”的会计方法来粉饰业绩以便继续博取投资者的青睐。而另一方面,为了保住自己的分红。安然管理层毫无羞耻感地“盗取公司员工和广大投资者的财富这样亏空黑洞越来越大,在承认了12亿美元的虚假利润后。安然又挣扎了大约六个星期终于宣告破产。其次,安然的保密措施在为其财务报告的舞弊行为提供契机的同时,也能有效地防止外人揭穿和披露舞弊行为的可能。就连为安然欢呼的人也承认:没有人能搞得清安然的钱到底是怎么挣的!其原因在于安然一方面以“防范竞争对手”为由,以商业秘密名义把收入或利润的细节保护起来;而另一方面他们提供的财务数据又通常过于繁琐和混乱不清连为标准普尔公司这样的债务评级公司负责财务分析的专业人员,都无法弄清这些数据的来由。不管是极力推荐安然的卖方分析师还是想证明安然不值得投资的买方分析师都无法打开安然这只黑盒。[6]

以上反应了财务报告体系存在严重的问题所以我们必须做出相应的对策从上述发达国家典型案例可以看出美国安然案属于在资本和金融市场高度发达、各项机制相对健全国家的典型案例,其舞弊手法是高明而隐蔽的。所以财务报告体系存在很多严重的问题需要我们去发现和解决。 6.1.2构建上市公司外部监督体系

(1)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

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是各方博弈的结果,为了达成一致,留有较多的选择空间,这也为财务报告舞弊埋下了伏笔。公司管理当局往往会利用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漏洞进行舞弊,所以加强对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自身建设建立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和制度就成了当务之急。

①将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作为调整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基本原则。众所周知,可靠性和相关性是会计信息的两个重要的质量特征,这两个质量特征到底谁应该居于主体地位还一直存在争议。但正如我国著名会计学者葛家澎所指出的:我们绝不能反对相关性的重要性,会计信息应当具有相关性。但相关性要有可靠性来落实。如果相关的信息不可靠。等于不相关。强调相关性不能牺牲可靠性,不可靠的信息只能误导使用者。特别是就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比较严重,如果过分强调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则可能加重财务报告舞弊,因此,当前应该以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为重。

16

②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制定使之更加严谨。首先尽量使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具有可操作性和客观性减少会计准则中的模糊性语言和概念减少准则中可供选择的会计政策,缩小会计政策选择的空间范围。其次,在制定新的会计准则时,应做好调查研究不要照搬国外现成经验使制定的会计准则符合中国实际。

③建立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评估制度。美国在1997年公开对已经颁布并生效的会计准则进行了评估,因此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中国也应该建立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评估制度,建议财政部相关部门会同各方面专家尽旱制订出我国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评估制度,定期对已颁布生效的准则和制度进行评估。对那些已经不适应现实情况质量较低的准则和制度应重点关注集中有关的人力物力优先修订。

(2)完善政府监管

①进行监管政策的市场化改革消除诱发财务报告舞弊的政策因素。在比较成熟的证券市场中企业上市与退市取决于股票市场的供求关系企业的发展前景盈利能力,投资者偏好等因素,政府更多的是充当服务与裁判角色,维护交易的诚信、公平、公正、公开。

②加大对舞弊公司的处罚力度公司的会计行为是受自身利益和外部环境约束的综合结果,如果违规的会计行为没有受到处罚,公司在利益驱使下就会倾向于选择违规行为若加大对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的惩罚力度就能产生威慑作用。

③理顺监管体制,提高监管人员素质。当前能对我国上市公司进行监管的机关有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财政部和审计署等。虽然各部门问经常进行沟通和协调。但还是存在“政出多门”的现象,因此有必要理顺监管体制。同时证券监管机构也要加强监管队伍建设,增加监管专业人员。提高监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使其能够及时发现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中存在的舞弊问题。

(3)提高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

注册会计师对公司提供的会计信息起到质量把关的作用,在目前的制度安下。其出具的审计报告是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直接评判因此注册会计师执业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上市公司向证券市场上提供的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如若注册会计师未尽到应有的职业勤勉,就很难保证上市公司提供会计信息的质量为此必须加强对注册会计师及其行业的监管,提高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质量。

17

谢辞

感谢合肥经济技术职业学院的老师给我的教导是我学会了很多知识,本实习报告

的完成是在于海波老师的细心指导下进行的。从开题到资料的搜集直至最后实习报告修改的整个过程中,花费了于老师很多的宝贵时间和精力,而且于老师对我们论文大纲做了大量的指导。在此向于老师表示衷心地感谢!

18

参考文献

[1]葛家澍.陈少华.改进企业财务报告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2] 姚正海.关于财务报表表外信息的披露【M】.财务与会计2002 [3]张爱玲蒋东霞.现行财务报表的局限性分析【D】.河南大学常州分校学报.7007.

19

[4]于久洪.会计报表分析【D】.图书出版社.2004.

[5]王松年、薛文君.论财务报告的改进【M】.会计研究,1999.

[6]黄世忠:会计数字游戏:美国十大会计舞弊案例剖析【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

2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ja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