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高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更新时间:2024-04-19 16:1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合肥高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2011年4月
合肥高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目 录
第一章 “十一五”发展回顾 .............................................................................. 4
第一节 经济实现较快发展............................................................................ 5 第二节 发展质量显著提高............................................................................ 5 第三节 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6 第四节 改革开放步伐加快............................................................................ 7 第五节 社会事业日趋繁荣............................................................................ 8 第二章 “十二五”发展环境 .............................................................................. 9
第一节 有利条件............................................................................................ 9 第二节 不利因素.......................................................................................... 10 第三章 总体战略................................................................................................. 11
第一节 指导思想.......................................................................................... 11 第二节 基本原则.......................................................................................... 12 第三节 战略定位.......................................................................................... 13 第四节 战略举措.......................................................................................... 14 第五节 规划目标.......................................................................................... 16 第四章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 19
加快壮大先进制造业...................................................................... 19 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21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产业.................................................................. 26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五章 优化空间开发格局 ................................................................................ 28
第一节 明确功能定位,着力发展五大片区.............................................. 29 第二节 提升完善功能,建设西部科技新城.............................................. 31 第六章 加强支撑体系建设 ................................................................................ 33
第一节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33 第二节 完善人力资源体系.......................................................................... 34 第三节 完善金融服务体系.......................................................................... 36 第四节 强化科技创新能力.......................................................................... 37 第五节 促进土地集约利用.......................................................................... 39 第六节 建立低碳发展模式.......................................................................... 39 第七节 推动城乡统筹发展.......................................................................... 41 第七章 加快社会事业发展 ................................................................................ 41
第一节 建设现代教育体系.......................................................................... 42 第二节 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43 第三节 繁荣文化体育事业.......................................................................... 44 第四节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45 第八章
努力扩大改革开放 ................................................................................ 46
2
合肥高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九章
加强园区合作共建.......................................................................... 47 提升招商引资水平.......................................................................... 47 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49
完善支持保障措施 ................................................................................ 49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加强规划引导.................................................................................. 50 强化组织领导.................................................................................. 50 落实政策法规.................................................................................. 51 加大财政投入.................................................................................. 51 开展中期评估.................................................................................. 52
3
合肥高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十二五”时期是合肥高新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发展方式转变、深入推进二次创业、构建和谐开发区的重要时期,也是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的攻坚时期。根据《中共合肥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在体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战略思想的基础上,根据国内外环境的新变化和国内发展的新要求,深化对一些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认识,从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入手,编制《合肥高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阐明“十二五”期间合肥高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战略举措,明确管委会工作重点,是未来五年引领高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行动纲领。高新区管委会将加强各类专项规划的编制与实施,通过综合运用政策措施,动员组织社会各界力量,确保“十二五”规划目标和重点任务顺利完成。
第一章 “十一五”发展回顾
“十一五”期间,合肥高新区坚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合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和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为契机,以深入推进二次创业为抓手,围绕打造“千亿高新区”的主题,发挥创新优势,突出项目建设,全力服务企业,扎实推进城市西部组团建设,经济高速增长,科技创新成效显著,园区和谐稳定,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为“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
合肥高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第一节 经济实现较快发展
综合经济实力稳步提升。2006—2010年,高新区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全面完成“十一五”计划预定的各项目标,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10年,高新区实现销售收入520亿元、工业总产值546亿元(全口径650亿元)、入库税收29亿元。与2005年相比,营业总收入、工业总产值、入库税收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44.6%、43.5%、22.6%。在全国国家级高新区综合排名中位居第13位,已成为合肥经济圈新的经济增长极,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
固定资产投资量增质优。五年来,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突破600亿元,年平均增速接近40%,超规划目标约20%。其中,工业性投资达到240亿元,年均增速超过56%,超规划目标约20%。工业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由2005年的25.6%提高到了2010年的44.7%,提高了19.1个百分点。固定资产的高速增长以及投资结构的优化为高新区“十一五”期间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形成了有力支撑。
第二节 发展质量显著提高
企业规模迅速扩大。2010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23家,增加值超1亿元的企业达到22家,超过15家的规划目标;其中,增加值超10亿元的企业达到4家,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上市公司10家,完成“十一五”期间新增上市公司5家的规划目标。
5
合肥高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节能减排成绩斐然。积极发展低碳经济,节能减排持续推进,2010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为0.14吨标准煤/万元,顺利完成规划目标。强化环境监管,实施新建项目污染物增量控制管理,重点排污企业达标率为100%。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削减量均达到控制目标。获国家环保部、科技部、商务部批准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区。
第三节 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高新技术产业实现集聚。目前,合肥高新区已经成为安徽省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等四大高新技术产业集群。2008年,合肥高新区第二度荣获全国“先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称号。现有各类企业3000多家,其中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234家,占全市的52.1%;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15家;国家级创新型企业和试点企业4家;经认定的软件企业216家,占全省的70%。2010年全区R&D投入占GDP的比重为7%,完成规划目标。
科技实力显著增强。以骨干企业和科研院所为主体,建立了一批具有较强技术创新能力的研发机构。目前高新区拥有国家级研发中心8个,国家级测试中心8个,省市工程技术工程研究中心42个,企业博士后工作站18个。全区就业的9万多名人员中,大专以上人员有4万多人,高级职称人员有3900余人,硕士以上有3000多人,留学回国人员有300多人。博士、硕士、学士
6
合肥高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及高级技术职称人数占从业人员比例在中西部地区名列前茅。
创新环境不断优化。按照“一次规划、分步实施、预留空间、逐步完善”的原则,制定了“一中心三基地”合肥创新平台建设规划(即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和应用技术研发中心、科研集群基地、孵化基地、产业基地)。抢抓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的重大机遇,充分发挥高新区以创新驱动发展,以创新引领发展的优势,深入推进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培育优势产业集群为核心的“二次创业”。
第四节 改革开放步伐加快
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2006—2010年,全区实际引进外资分别跨上2亿美元、3亿美元台阶,年均增长16%,“十一五”期间累计引进外资14.1亿美元,超出规划目标任务76.3%。
体制机制建设取得突破。按照“小政府、大社会,小机构、大服务”的要求,坚持“理顺关系、减少交叉、明确职责、提高效率”的原则,进一步精简机构。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竞争机制和“人选部门、部门选人”的用人模式。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以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为主的薪资制,落实同岗同酬、优岗优酬。
出台了鼓励海外高层次人才创业、支持软件、动漫和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促进企业上市等若干政策。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工作方案获得省政府和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完善多层次科技投融资体系,成立了国元科技担保公司、安徽高科创业投资公司、科投
7
合肥高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风险投资基金、科技中小型企业创业引导基金、公共安全产业投资基金等公司和基金。出台促进企业上市的实施意见,支持符合上市条件的企业开展上市工作。科技保险试点深入推进。强化孵化服务,高新创业园成为全省首批4家“科技路路通”创新服务站,留学生创业园被认定为“中国科协海智计划合肥工作基地”。
第五节 社会事业日趋繁荣
民生工程扎实推进。2010年,在岗职工人均工资超过31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700多元。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在全市率先完成城镇居民医保任务。社会福利、优抚安置、慈善和残疾人事业取得了新进展,劳动就业工作扎实推进,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5个充分就业社区中,就业率达94%。突出做好建设领域农民工维权工作,拆迁安置稳步推进。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强农村水利建设,基本完成农村电网改造。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城西桥学校、永和学校建成使用,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毕业升学率100%,初中巩固率99%,教育质量明显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布局进一步完善。组织开展全区性文体活动,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扎实推进“五五”普法工作。加强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人口出生政策符合率98.6%,高于市政府下达目标值1.6个百分点。
法制环境进一步改善。广泛开展文明创建宣传活动,加强城市管理。建立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交通设施智能化、管理社会化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和食品
8
合肥高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安全形势基本稳定。强化信访维稳目标考核,被市委市政府授予“信访工作目标管理优秀单位”。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和“合肥市文明单位”光荣称号。
在取得以上发展成就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差距,部分“十一五”指标难以完成: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财政收入年均增速、出口创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指标没有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
第二章 “十二五”发展环境
“十二五”期间,合肥高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着复杂多变的环境,总体来看,机遇大于挑战。
第一节 有利条件
从国际看,世界经济正在恢复性增长,国际金融市场渐趋稳定,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趋势没有改变,世界经济格局大变革、大调整孕育着新的发展机遇。从国内看,我国仍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进一步巩固,市场信心增强,扩大内需和改善民生的政策效应继续显现,企业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和竞争力不断提高。
战略性新兴产业将逐步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国务院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将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七大产业列为重点扶持对象。
9
合肥高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安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安徽省新兴产业优势领域技术发展指南(2010—2015年)》,提出了新能源汽车、语音、高档数控装备、新型工程机械等产业技术发展导向,明确了我省新兴产业优先发展领域和技术发展重点。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明确提出打造合肥国家级新型平板显示基地,延长集成电路产业链,发展合肥语音电子、汽车电子、生物医药和公共安全产业集群,吸纳一批高端人才,引进一批先进技术,实施一批重大专项,提升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水平,在一些重点领域核心技术方面取得突破。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和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示范区建设有利于为合肥高新区整合创新资源,加快成为创新体系健全、创新要素集聚、创新效率高、经济社会效益好、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创新型区域。
第二节 不利因素
目前,合肥高新区正处于赶超跨越的关键时期。尽管“十一五”期间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存在一些阻碍经济和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深层次矛盾,面临着诸多制约因素,需要在“十二五”期间加以解决。
要素制约发展。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与要素供给能力存在相对滞后的矛盾,电力资源、土地指标、融资贷款、劳动力资源、高端人才等方面的相对稀缺依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经济发展。
产业集而不聚。总体来看,存在产业结构雷同、层次低下、
10
合肥高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技术水平不高、项目规模偏小等普遍问题。从内部企业看,没有起到协作配套的作用,相关联的产业链条不够完善。
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强。企业之间、企业与科研机构之间没有形成紧密合作的创新网络,为创新、技术产业化、产品市场推广等服务的现代服务业不健全。
服务能力有待提升。部分干部思想不够解放,开拓创新意识不强,工作作风不实,办事效率有待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新区软环境建设。
第三章 总体战略
深刻认识并全面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抓住和用好我国和我省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开创高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新局面。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实施产城融合、创新驱动、新兴产业和统筹发展四大战略,以适应现代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为导向,加快完善城市功能,推动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互动发展;以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为宗旨,围绕产业升级和培育新的增长点,突出主导产业扩张、大项目带动和园区支撑,着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落脚点,统筹经济、社会、城乡协调发展,努力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按照二次创业的总体要求,全
11
合肥高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力推进“一中心三基地”建设,打造以高科技产业为主体的合肥城市功能组团,成为全国十强高新区和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引领合芜蚌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高地,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的多功能综合性生态科技新城。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先行先试,科学发展。坚持先行先试,促进机制体制创新,科学承接产业转移,增强园区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突出环境优先,优化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大力发展生态型、循环型、环境友好型产业,注重节能减排,实现经济与生态、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建设绿色环保型高新区。
——创新主导,功能提升。按照创新型城市和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总体要求,统筹自主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将创新贯穿于发展的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实现要素集中、功能集成、产业集聚,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对外辐射功能,拓展高新区对外服务功能。
——合作共建,共同发展。进一步完善开放平台,创新合作模式,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深层次加强与跨国企业、央企、知名民企、战略投资者的合作,通过建立利益分享机制,促进园区合作共建。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举,加强与其他皖江城市带开发园区的合作,增强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在开放中促进自身发展。
——城乡统筹,和谐发展。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
12
合肥高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促进工业化加快发展。坚持民生为先,扩大就业,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保障农民合法权益,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
第三节 战略定位
进一步发挥高新技术产业化重要基地的优势,努力成为促进技术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成为带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强大的引擎,成为高新技术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的服务平台,成为抢占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制高点的前沿阵地。
——自主创新的示范区。按照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合肥国家创新型试点市、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的总体要求,整合创新资源,坚持科技创新与体制创新相结合,造就一批面向市场、具有战略决策能力的企业家,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高新技术的带头人,突破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核心关键技术,不断提高园区综合实力和整体竞争力,带动和促进全省高新技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优选区。依托优越的区位交通条件、良好的产业配套基础、突出的科技创新能力、较强的环境承载能力和一流的产业承接环境,在区域发展分工与合作中,以新能源、公共安全、高端通信装备、生物医药和文化创意等产业为重点,积极参与水平分工体系的构建,提高参与垂直分工的层次,实现在产业价值链和主导产品上处于高端。
——低碳经济的集聚区。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以集群
13
合肥高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经济为核心,推进产业结构创新;以循环经济为核心,推进节能减排创新;以知识经济为核心,推进内涵发展创新。从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低碳社区建设、低碳化城市交通体系建设等方面入手,创新、完善低碳管理,倡导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现代城市功能组团。以高新技术为特色,以国家高新技术创新基地为核心,以建设中国科学城为目标,以实现内需主导的战略转型以及国人收入不断增长所催生的消费升级需求为导向,注重金融、商业、办公、居住、旅店、展览、餐饮、会议、文娱和交通城市生活空间的组合,形成相互依存、相互助益的能动关系,把高新区建设成为多功能、高效率的现代城市功能组团。
第四节 战略举措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和发展定位,在“十二五”期间把握“4331”发展重点。
实施四大战略:
——产城融合战略。顺应开发区发展呈现综合化、城区化趋势特征,在高新区功能布局上,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形成产业功能区、服务功能区、生活功能区、生态功能区的合理空间布局,将高新区产业发展与未来城市发展紧密结合,推动工业化和城市化互动发展,打造合肥大都市产城融合发展的新型城区,实现由单一功能的产业发展初级形态向现代城市功能区的转变,满足现代产业发展、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
14
合肥高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期待。
——创新驱动战略。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科教兴区和人才强区,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壮大创新人才队伍,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科学承接产业转移,实现在承接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成为自主创新的示范区。
——新兴产业战略。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突破口,强化产业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重点围绕国家创新型城市、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以及特色产业链、主导产业发展确定的重点领域,通过高新技术的渗透融合、产业间的延伸融合和产业内部的重组融合,大力推进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统筹发展战略。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科学规划高新区开发时序,妥善解决失地农民的生活保障问题,实现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和谐互动发展;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构建三大产业体系:
15
合肥高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先进制造业体系。拓展智能家电产业,做大汽车及配套产业,做强先进装备制造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做强新能源产业,壮大公共安全产业,提升通信设备产业,积极发展生物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产业,培育新一代信息产业。
——现代服务产业体系。拓展生产性服务业、打造商贸物流服务产业、完善社区服务产业。
建设三大基地和一个中心:
——大力推进科研集群基地、科研孵化基地、产业化基地和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和应用技术研发中心的建设,围绕试验区产业发展的需要,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高端研发体系,引进和建设一批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创新平台,支持企业建立产学研创新联盟,从而在新一轮的产业转移中,能够立足自主创新,占据发展主动地位。
第五节 规划目标
到2015年,高新区经济总量大幅增长,现代高新产业体系基本建立,生态环境更加良好,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基本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双轮驱动,在合肥构建区域性特大城市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综合实力明显提升。经济总量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以上,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00亿元,占全市的比重达到12%;工业总产值达到2000亿,占全市的17%;城镇化率达到85%;在全
16
合肥高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国高新区的综合排名再前进2—3个名次,争取进入前10名。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出口高新技术产品金额年均增长30%以上。造就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企业和知名品牌。形成2—3个千亿元产业集群,家电、汽车、新能源、公共安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文化创意等优势产业在全国的地位进一步提升,初步建立现代服务业体系。
创新能力持续增强。研发投入占全区GDP的比重达到10%以上;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全区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到80%;新增2-3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70%。
开放合作不断加强。区域合作机制进一步健全,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基础设施、市场体系、体制机制等与长三角和皖江城市带地区全面对接。园区合作共建水平全面提高,形成一批特色化、专业化、集约化发展的产业开发园区,外来投资、外贸进出口质量和水平稳步提高。
投资强度大幅提升。每亩土地投资达到500万元;每亩土地工业总产值超过800万元,争取达到1000万元。
公共服务日益完善。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高度发展,全面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基本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就业更加充分,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加,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人居环境更加良好。资源利用效率持续提高,生态环境保持良好,节能减排效果明显,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单位工业增
17
合肥高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加值用水量稳步下降,工业企业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率达到100%。
表1:合肥高新区“十二五”主要规划目标
分 类 经济发展 指 标 地区生产总值 工业总产值 二、三产比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进出口总额 其中:进口 出口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经济发展 财政收入 自主培育的上市企业数量 研发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科技进步贡献率 高新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每万名从业人员中理工类本科以上学历人数 城镇化率 每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社会事业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 亿元 亿元 家 % % % 人 % 万人 元 元 万人 % % 单 位 亿元 亿元 : % 2010年 228 546 68:32 66.23 6.6 2.5 4.1 17.5 29 10 7 ≥50 62 >1300 65 1 21000 8500 2.3 5 2015年 700 2000 65:35 40 15 6 9 43.55 72 25 10 ≥70 80 >2500 85 1 50000 18000 3 完成合肥市下达目标任务 完成合肥市下亿美元 生态环境 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 18
合肥高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 城市污水处理率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城市人均公共绿地 吨 % % 平方米 7.1 85 95 11 达目标任务 6 100 100 16 第四章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以现代制造业为基础,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导向,以现代服务业为支撑,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构建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第一节 加快壮大先进制造业
立足原始创新、引进技术、区域产业升级的综合型发展模式,充分开发科技资源和挖掘市场潜力,扩大合作,集聚发展,以家电、汽车、装备制造等领域为重点,注重利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提升传统产业生产流程、管理模式、市场营销渠道和产品的档次和层次,增强传统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促进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的转变。
一、推进产业融合,开拓智能家电产业
适应人工智能化、自适应化和网络化的总体趋势,抢抓物联网、数字电视、第三代移动通信等技术产品日趋成熟的发展机遇,根据信息技术融合应用的国家政策导向,依托合肥市智能家电工程技术中心、荣事达集团中央研究院的技术优势以及合肥传统家电产业基础,完善智能家电设计服务公共平台,推动芯片技术、
19
合肥高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网络技术、无线射频(RFID)技术等的研发和应用,积极提升优势产品,大力发展潜力产品。拓展智能化服务领域,打造集信息咨询、软件研发、产品测试、集成制造等于一体的智能家电产业链,引导传统家电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建设国家级智能家电产业基地。
提升优势产品。抢抓家电产品更新换代的机遇,依托格力、美的、三洋等骨干企业,发展壮大变频空调、变频洗衣机、深冷冰箱、中央空调、净水家电等,扩大市场占有率,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发展潜力产品。实施“攻芯”工程,加强芯片等核心技术的研发力度,积极引进变频器、液晶屏等核心部件技术,开发智能电视、智能空调、智能洗衣机、智能冰箱、可视电话、家庭网关、家庭安防、空气质量传感器、智能电灯开关等产品。
拓展智能化服务。加强智能化服务的研发,积极发展智能家居、远程医疗、网络超市、故障反馈、智能安防、智能酒店等服务,提供智能家电一体化解决方案。
二、配套龙头企业,做大汽车及零部件产业
围绕长安汽车、昌河汽车、大陆轮胎等龙头企业,大力引进、发展一批有实力的汽车零部件配套企业,持续提升整车及关键零部件的研发水平和制造能力,开拓新能源汽车工程,大力发展和引进电机及驱动控制系统、整车控制系统项目,细化汽车仪表、中高端乘用车轮胎等零部件生产,形成整车与零部件生产分工协
20
合肥高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作、龙头企业与配套企业共同发展的汽车制造业格局。
三、坚持科学承接,做强装备制造产业
抢抓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机遇,积极引进央企等战略投资者,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产业。
智能电网。重点发展高性能电力传动设备和系统以及电力半导体器件业。支持分布式供能系统高压变流器及软开关设备的开发;电气化铁路同相供电装置和高速货运机车牵引变流器的开发等。开发新型微粉压敏材料及系列防雷过电压保护设备、大容量高速开关装置等。
工程机械。提高大型成套装备、高新技术装备、关键零部件的自主设计和制造能力;加快壮大工程机械、仪器仪表、环保机械等优势行业;积极发展轨道交通和航空装备等新兴行业,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以骨干企业为龙头、中小配套企业聚集的产业集群。
第二节 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坚持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与政府引导推动相结合,科技创新与实现产业化相结合,深化体制改革,以企业为主体,推进产学研结合,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成为合肥高新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抢抓战略机遇,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和节能环保产业 紧抓“太阳能光伏发电集中应用示范区”建设机遇期,适应能源生产消费多元化市场需求,积极推动新技术产业化,支持重
21
合肥高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点生产制造企业的发展,形成产品的规模生产和设备制造能力,并建立与之配套的产业服务体系。突出新材料产业的国民经济基础产业地位,把新材料作为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基础、先导和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技术创新、产学研结合,注重市场需求的把握和市场细分,及时调整产品定位。
新能源。依托赛维科技、阳光电源、安赛锂能、中建材等企业,围绕多晶硅原料—太阳能电池—集成组件—发电工程的光伏产业链,突出发展太阳能电池制备设备、电池及组件、光伏电源、逆变器、风能变流器等领域,加快实施25.9MW国家“金太阳示范工程”项目,积极引进一批光伏产业龙头配套企业,深化产学研合作,实施关键技术攻关。到2015年,高新区建成200MW光伏发电站,努力打造千亿元光伏产业,基本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光伏产业研发、生产和应用示范基地。
新材料。依托开尔纳米、凯蒙新材料、华清表面处理等,围绕新材料产业的尖端技术,大力发展新型表面处理材料及涂料、高分子复合材料、纳米粉体和复合材料、金属及非金属复合材料等产品,积极引进发展新型包装材料、特种环保复合材料、高性能陶瓷结构材料、防火阻燃材料等产品。
节能环保。以国祯环保、东方美捷等企业为龙头,围绕节能环保装备制造、资源循环利用、节能和环保服务,大力发展水污染防治和资源综合利用等装备,发展电机节能设备制造为主的工业节能技术,促进资源综合利用。
22
合肥高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二、依托科技创新,壮大公共安全产业
充分发挥中电三十八所、电子工程学院、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等研发平台作用,依托四创电子、皖通科技、美亚光电、科大立安、工大高科等龙头企业的产业化平台,整合和集聚公共安全产业,延长产业链条,迅速形成国内公共安全产业的技术、人才、资金、成本等综合优势。围绕反恐安全、防灾减灾、交通安全、食品安全、信息安全等重点领域,建设国际一流的公共安全产业基地。
反恐安全。突破互联互通、动中通、指挥决策机等关键技术,加快实现应急指挥技术的集成化、应急业务的开放化、指挥调度的智能化,开发完善应急指挥车、应急指挥船、浮空器等核心产品和装备,带动电源、计算机、网络电话等业务的发展。
信息安全。加快量子信息工程、加密技术、身份鉴别技术、入侵检测技术、防火墙及反垃圾邮件技术、网络与通信等信息安全技术研发,开发网络量子通信、无线移动图像数据自组网系统、反垃圾邮件网关、语音安全监控系统、公安警情信息研判分析系统、移动应用信息安全产品、音频监控信息等安全产品。
交通安全。提高空管雷达技术研发能力,建设全固态空管一次雷达生产线,承接航管二次雷达技术转让,提升生产能力。加快发展各种智能交通系统,通过合资合作,建设智能交通模拟器、交通流量检测器等交通智能产品生产线。加强汽车电子安全产品研发,提高电子安全产品性能,重点生产防撞雷达、汽车行驶记
23
合肥高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录仪、胎压报警系统等产品。
防灾减灾。依托民用雷达领域国内领先的优势技术和装备,促进监测预警技术产品在民航、农林、气象、安防等防灾减灾领域的全方位应用。通过遥感平台、示范工程、遥感监测数据传输、处理等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发展灾害遥感监测系统。重点开发风廓线雷达、常规天气雷达、多普勒天气雷达、数字化天气雷达等产品。加快开发工业场所自动消防炮灭火系统、轨道式自动消防炮灭火系统、微型自动扫描消防炮灭火装置等,积极开发电力安全领域和矿井安全生产领域的技术和产品。
食品安全。加快研发食品快速检测技术、食品安全控制技术、食品安全溯源与预警技术及线性电子加速器技术,开发数字化X光异物检测机、数字化广泛用途色选机和食品辐照加速器等设备。
三、加快成果转化,做强生物医药产业
坚持生物医药生产制造、商贸业和服务外包“三业并举”,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生产制造业,积极做大医药商贸业,着力培育服务外包业,拓展延伸产业链,将高新区培育成为中部一流、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生物医药制造业。大力发展干扰素、母牛分枝杆菌等生物制品,鼓励发展肝炎、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疫苗和诊断试剂,相机发展低污染、低能耗和高附加值配套原料药。积极推进诊断试剂及配套仪器、分子影像融合CT、数字式一体化手术室等医疗器
24
合肥高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械以及医药包装、医用材料等产业发展。
医药商贸业。发展医药新型流通业态,加快医药物流配送体系和电子商务发展,扩大商贸流通规模,建设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医药商业集散地。
生物医药服务外包业。重点发展化学和生物外包及临床研究CRO(委托研究机构)服务,推动服务外包向高端化发展。
四、依托产业基础,培育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
依托新一代信息技术涵盖技术多、应用范围广、与传统行业结合空间大的优势,充分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带动作用,加强政府引导,广泛调动民间资本力量,推动其与传统行业相结合。
依托四十三所、科大讯飞、科大恒星等龙头企业,开发生产一批市场需求大、技术优势强的软硬件产品,培育一批优势企业;加快信息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经济与社会信息化进程,加强产业基地和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引导电子信息及软件产业向科技创新示范区集中,建设语音产业基地和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重点发展集成电路芯片、晶园芯片、语音软件、空间地理信息系统等产品;积极推进下一代通信网络、物联网、三网融合和高端软件等重点领域的发展。
以北斗导航系统加速推进为契机,把发展通信设备产业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重中之重,积极实施《合肥电子信息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规划(2009—2020)》,打造以微波通信、北
25
合肥高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斗导航、光纤通信为重点的通信设备制造基地与技术服务基地。
支持开展以中文为核心的多语种语音关键技术研究,推进电信级语音平台、嵌入式语音软件升级及产业化,拓展语音技术在教育和语音搜索电信增值业务等领域的应用范围,加快发展智能语音玩具、智能语音汽车电子等产品,成为语音软件特色产业基地。
第三节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产业
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途径,不断提高现代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加快提升合肥高新区的集聚辐射和综合服务能力,发挥西部组团的城市功能作用。
一、拓展信息服务业
充分发挥高新区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动漫设计、语音应用产业,主动承接国内外文化创意服务外包业务,努力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群。
动漫设计。大力发展动漫作品、动漫影视作品和游戏产品的创作、出版和发行,积极推动与动漫影视和游戏产品相关的软件、工具以及动漫衍生产品的开发、生产和服务,加强动漫影视和游戏人才的培训及开发。积极推动动漫产业基地建设,按照国家级基地标准完善配套,建设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扶持龙头动漫游戏企业,加快培育特色动漫游戏品牌。
服务外包。立足信息技术外包(ITO),以呼叫中心产业为突
26
合肥高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破口,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推进基地建设,完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走差异化、互补化发展的路子。一是ITO外包。继续支持以系统和应用的设计、开发、运营和维护为主的ITO服务外包。支持企业承接客户内部信息系统集成服务、行业应用程序开发、信息技术研发、软件开发设计、基础信息技术管理平台整合或整理、远程维护等外包业务。发展嵌入式软件外包,带动制造产业升级。二是打造呼叫中心产业链。整合呼叫中心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形成“政府公共服务呼叫区、商务服务呼叫区、高新技术服务呼叫区、社会基础项目服务呼叫区”四大功能区域,五年内打造10万座席以上的国内超一流呼叫中心产业基地。三是动漫创意外包。积极发展动漫影视、网络游戏、动漫核心技术研发等服务外包。
二、完善中介服务业
按照服务专业化、功能社会化的方向,大力发展财务、法律、审计、评估、广告、咨询等中介服务业,积极吸引国际资本和跨国公司进入高新区中介服务领域,支持中介服务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联合经营等方式做大做强,逐步形成功能完备、管理规范的中介服务体系。
三、加强商贸服务业
积极推广多样化的现代零售业经营形式,构建定位清晰、布局合理、错位经营、各具特色的零售市场格局。加强城乡商业网点规划,鼓励、扶持社区商业网点和农村综合服务社的建设和经
27
合肥高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营。改造传统的小型零售店铺,大力发展各类连锁经营新业态。规范发展特许加盟连锁,引导和促进自愿连锁的发展。积极培育和发展家电、电子信息产品、建材家居用品、文化及办公用品、服装等大型专业超市。建立健全汽车流通和服务体系。发展厂家直销中心、邻里中心和城乡区域综合服务中心。
四、打造物流服务业
完善公路、铁路、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相衔接的综合运输网络,打造高效率的立体联动物流体系。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促进物流运作方式与国际接轨,推动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支持物流企业通过重组转型、整合并购、战略联盟等方式做大做强。
五、完善社区服务业
加快建设和完善社区便民化设施和服务体系,积极发展养老、托幼、文化、健身、医疗、家政、家教、维修、物业管理、再生资源回收等多种便民利民的社区服务业,实施标准化菜市场建设和早餐工程等。培育龙头示范企业,形成若干家规模大、档次高、服务质量好的社区服务企业。建设一批服务质量高的品牌社区服务中心。
第五章 优化空间开发格局
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示范区和南岗科技园为先导,以南岗托管区为中心,沿长江西路(合六公路)、望江西路和明珠大道向西滚动发展。按照核心引领、横轴推进、纵向延展的总体思路,坚持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功能互补、有序开发的原则,重
28
合肥高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点完善示范区、柏堰科技园和南岗科技园的各项服务功能。到2015年,规划新增建设面积约50平方公里,以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制造业为主导功能,科技创新为特性功能,生活服务、商贸物流为支撑功能,产业特色鲜明、空间布局合理、服务功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的综合性城市新区基本建成,成为合肥城市副中心、合肥经济圈的重要支点和带动六安地区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门户。
第一节 明确功能定位,着力发展五大片区
按照“聚焦示范区、推进合作区、提升建成区”的思路,加快发展建成区、科技创新型试点市示范区、南岗科技园、柏堰科技园、蜀山风景区五大片区。
建成区。坚持优化提升为重点,完善区内道路交通体系,加快中心区商业及公共服务、公共活动设施等配套建设,提高供水、供电、供气及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保障水平;全面实施环境整治、绿化亮化和城市出新工程,提高建设品位;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使城市结构更加合理,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市民生活更加舒适便捷,成为高新区环境优美、配套设施齐全的重要功能片区之一。到2015年,建成面积达到14.1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5万。
科技创新型试点市示范区。坚持高起点、高标准规划,重点发展智能家电、通信设备、公共安全、新材料、生物医药等特色产业,加快建设省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动漫产业基地、服务
29
合肥高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外包基地、科技成果交易服务中心、会展中心、科研成果孵化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等一批标志性项目,成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集中展示区。到2015年,建成面积达到 35.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0万。以王咀湖生态休闲风景区为依托,完善居住、办公、商业、酒店等各种生活服务设施,重点发展商贸物流、文化创意、旅游会展、服务外包、总部经济等产业,打造集科研孵化、教育医疗、行政办公、金融保险、商务服务、餐饮住宿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和全国文化创意及服务外包产业示范基地,长三角服务外包承接中心,辐射全省、影响中部、面向全国的重要总部经济区。
柏堰科技园区。以合肥高新区和肥西县合作共建为契机,按照柏堰科技园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依托格力、美的等龙头企业,大力发展以格力家用空调、美的洗衣机、美的冰箱等为主的家电制造业,以格力中央空调、美的中央空调、元贞电力、新沪屏蔽泵等为主的装备制造业,以美的仓储物流和迅捷物流等为主的仓储物流业。打造“宜业、宜商、宜居”的柏堰湖功能配套区,积极发展三产服务业。坚持“高起点规划、高品位建设、高效能管理”,利用五年时间,围绕“家电制造、装备制造、仓储物流、三产配套”等“四大主导产业”,紧扣“工业化、城镇化、生态化”“三化”主题,强力推进“二区联动”,不断完善提升东区、全面开发建设西区,将柏堰科技园打造成全省最具影响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区域。到2015年,
30
合肥高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努力实现建成面积达到1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到5万人,工业总产值800亿元,力争超过1000亿元。
南岗科技园区。加强与合肥蜀山区合作共建,重点发展汽车及配件、家电及配件、物流等产业,将南岗科技园建成为集高新技术产业和临港物流商贸产业于一体的科技园区,实现与示范区融合发展。到2015年,建成面积达到12.4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万,产值达800亿元。
蜀山风景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科学规划蜀山风景区建设,合理利用景区资源,改善交通、服务设施和游览条件,不断提升景区环境品味和文化内涵,将其建设成为一个环境优雅、文化品位较高、娱乐功能较强的现代化综合森林公园,打造为合肥绿色“名片”。
第二节 提升完善功能,建设西部科技新城
加强城市建设,凸显创新、生态、休闲、会议、置业等功能,以水为根、以绿为主、以文为魂、以人为本,建设西部科技新城。
坚持规划先行。按照城市发展定位,遵循城市规划与经济布局、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相适应的要求,科学编制和修订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园区总体规划、控制性详规、环境保护规划、产业规划等,做到布局合理,定位准确。创新规划编制手段,引入竞争机制。加快政务公开,完善规划公示制度,增强规划和审批的透明度。做好土地管理工作,合法、合规地开展征地拆迁工作,加强土地清理和用地检查。
31
合肥高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完善配套设施。要按照国际化发展战略,规划建设园区标志性建筑,提高公用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配套水准。加快推进电信、医院、学校、银行等建设项目,进一步完善区内道路、商贸广场、停车场及市政配套等基础设施。实施园区绿化、美化、亮化工程,不断提升园区品味。规范房地产开发建设,积极发展以城市综合体和配套住宅为主要内容的房产类型,提升中心商贸居住区的层次。
优化生态环境。坚持生态保护与景观建设并重的原则,打造集绿化、美化、宜居于一体的生态化、园林化高新区。根据开发区用地的总体功能布局,充分利用现有的水体、农田、河岸等自然条件,依托道路、河流、湖泊等,采用点线面相结合的手法,构筑高新区绿色生态网,重点建设“一山两湖”,即大蜀山、王咀湖和柏堰湖生态景区。大力实施环保工程,重点推进生产、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的规划建设。扩大区内绿地面积,提升景观品质。
加强城市管理。以提升城市形象、完善城市服务功能为目标,坚持依法行政,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创新城市管理模式,深化“大城管”体制改革,探索适应高新区发展的现代化大城管之路。加强市容市貌监管,解决扬尘污染管理、户外广告管理、违法违章建筑、流动摊点管理四大难点。推进市政设施进行提质改造,加强城区道路整修、绿化、亮化的后期管养。建立和完善城市管理网格化责任制,实现城市管理“全覆盖”。
32
合肥高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第六章 加强支撑体系建设
促进资源集聚,创新发展理念,推进国际化发展的环境建设,加快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企业服务体系和个人服务体系,推动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道路。完善示范区和南岗科技园路网,提升改造建成区和柏堰科技园路网。继续以打通道路主动脉为主,构建微循环为辅,完成西部组团(西至将军岭路,南至宁西路,东至杨林路、玉兰大道,北至白莲岩路)范围内约70平方公里路网建设。
供水。完成西部组团10万吨/日自来水加压泵站水源管及配套管网建设,完成泵站扩建,确保10万m3/d加压能力。积极配合市直相关部门,共同推动合肥市第八水厂(60万吨,一期30万吨)建设,确保西部组团用水。
天然气。完善西气东输管网建设,同步配套实施川气东送管道工程,确保西部组团及园区企业用气需求。
供热。积极做好西部组团热电厂选址、可研、环评及立项报批工作,为项目招商引资提供条件,力争2011年完成前期工作,2012年上半年正式启动建设,2013年上半年完成一期工程(2×130t/h高温高压锅炉配1×25MW抽凝机组);根据需要,适时启动二期工程(1×130t/h高温高压锅炉配1×12MW背压汽轮发电机组)建设。
供电。新建、扩建220kV变电站各1座,新建110kV变电所
33
合肥高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2—3座,配套建设10kV变电所30座。
绿化。建设以大蜀山风景区为中心,以王咀湖公园、柏堰湖为重点景区,形成布局合理,内容丰富,功能齐全,生态平衡的开发区绿色网络体系。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理念,按照“大绿量、大厚度、大规格”的现代绿化快速成景的标准,突出绿化的功能性,使用现代绿化造景手法,把高新区建设成为人与自然“共生、共荣、共乐、共雅”的园林式生态城区。按照500米见绿的目标建设街头游园,服务于老百姓,切实提高老百姓的生活品质。至2015年,建成城市各类公园15个,城区公共绿地总面积达到760公顷,绿化率达到40%,绿化覆盖率达到45%,人均公共绿地达16平方米。
公交。完善园区支线公交网络,满足园区企业和居住小区居民出行需求;积极争取增加和延伸干线公交线路。建设3—5个公交首末站,建成1个大型公交停保场(占地约90亩)。
第二节 完善人力资源体系
建立完善的、与高新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培养和造就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着力建设与皖江城市带承接转移示范区核心区的战略相适应的人才队伍和人才发展环境,将高新区建设成为各类优秀人才的集聚区、人才施展才华的大舞台,人才培养和成长的摇篮。
一、人力资源总量稳步增长
34
合肥高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力争到2015年,人力资源总量从现在的10万人增加到15万人,增长50%,基本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二、人才结构进一步合理
在层次结构上,全区专业技术人员高、中、初级职称的构成比例优化为1∶3∶2,研究生、本科生、大专生的比例分别达到15%、35%、30%,一、二、三产业中人才构成比例优化为2∶68∶30。
三、人才素质大幅度提高
坚持把能力建设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主题,突出重点,强化培养,从整体上提高人才队伍的素质和竞争力,使人才素质提高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相适应,人才培养机制同各类人才成长的特点相适应。
四、人才竞争力不断提升
加大重点产业和重点发展项目所需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博士后工作站建设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建设,努力打造与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转移示范区核心区相适应的人才竞争力。在家电制造、汽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动漫开发等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建成人才高地。
五、人才平台建设取得突破
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建成1个规模庞大、人气集聚的高新区人才市场,1个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人事人才政务信息平台,平均每年引进服务机构3家以上,吸引求职者4-5万人次以
35
合肥高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上,提供就业岗位25000个以上,实现就业15000人以上。
六、人才环境进一步优化
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进一步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营造“拴心留人”环境,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使人才环境优化同园区企业发展、人才成长、民生改善的要求相适应。
第三节 完善金融服务体系
充分利用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通过参股、融资担保、跟进投资和风险补助等方式,引导境内外创业投资基金、私募基金、金融类公司等投资机构在高新区开展创投业务;鼓励企业或个人组建创业投资机构;建立风险投资退出机制,到2015年,力争风险投资基金达到50亿元。支持金融机构在高新区积极开展知识产权质押、可动产抵押等灵活多样的金融创新。加快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优化企业投融资环境。针对科技型企业融资难的特点,大力发展信用担保、小额贷款等金融机构,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建立与国内外交易所创业板、投资银行的战略协作关系,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上市融资。加大企业上市融资的引导扶持力度,推进高新区高成长型科技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和上市。“十二五”期间,在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及海外资本市场上市的企业新增15家,争取达到20家;支持上市公司通过增发股票、配股、发行可转换债等方式增资。积极开展国
36
合肥高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家股份代办转让系统试点园区申报工作,推进高新技术企业非上市股份制公司在股份代办转让系统挂牌交易,实现50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支持高新区企业集合债、集合票据等发行工作,探索建立中小企业债券市场融资渠道。
第四节 强化科技创新能力
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围绕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强化企业主体、创新载体和产学研一体的“三体建设”,全面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引领和支撑社会经济发展。
一、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加快国家知识产权信息化建设,把发明专利的产出能力、应用转化能力,作为检验高新区自主创新水平的主要指标之一,努力提高企业申报专利、管理专利、利用专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开展“五创”活动,即创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创驰名商标和著名商标、创专利和技术秘密、创软件著作权、创标准和原产地标识。把标准化技术作为高新区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多种形式的产业联盟,鼓励不同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的制定。通过推进知识产权试点园区的工作,2015年实现每万名从业人员拥有的发明专利数20件。
二、完善创新服务体系
进一步配套完善科技创新政策,加大财政资金的支持力度,加快企业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步伐。到2015年,力争使
37
合肥高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现有每年5000万元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化专项基金扩大到2亿元;加大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申报认定工作力度,实现累计创新型企业150家、高新技术企业400家。
三、建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建立部、省、市紧密合作机制、跨区域研发联盟和企业策略联盟,共建区域开放型创新协作体系。筹建“软件及服务外包产业技术联盟”、“动漫产业技术联盟”等,到2015年,联盟的总数达到五个以上,为区内企业进行产品研发、工艺设计提供技术服务和交流平台。
四、扩大孵化器规模
围绕着“一个中心、三个基地”的建设,鼓励和引导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及优秀创新型企业进入示范区发展壮大。到2015年,力争实现孵化器(加速器)面积200万平方米;以公共安全、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材料、文化创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领域,实现在孵企业2000家;培育出200家亿元以上“科技小巨人”企业。
五、促进高层人才创业
广泛建立合肥高新区与国内外科技园区、项目(人才)协会组织的交流渠道和合作关系,通过联合开展重大展览和国际交流活动,提高合肥高新区在国内外的创新知名度和区域影响力。进一步配套完善相关创业支持政策,组织好智力引进项目,为有发展前景的海内外创业团队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到2015年累计实
38
合肥高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现200个以上的海内外高层人才创业项目在高新区落户。
第五节 促进土地集约利用
提高土地集约化利用水平。把加强空间规划作为高新区建设的大事来抓,严格按照国务院对开发区布局集中、土地集约、产业集聚要求,进一步加强土地规划与开发建设管理,坚持依法合规用地,杜绝违法用地。新增土地面积主要用于高新技术项目,切实保障研发机构、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企业加速器和相关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和相关配套设施用地需求。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建设“科技产业用房”,提高研发、产业化等用房的配置效率。严格执行开发区土地投资强度标准,把高新区建设成为国家科技产业集约用地模式的示范区。
第六节 建立低碳发展模式
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建立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重点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企业清洁生产水平,初步构建区域工业共生网络、区外经济共生网络,着力建设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加强宣传教育,鼓励企事业单位、居民改变以高耗能源为代价的“便利消费”、“面子消费”、“奢侈消费”习惯,树立“关联型节能环保意识”。大中型超市普遍采用玻璃门冰柜,严格执行“限塑令”;鼓励、引导使用低排量汽车,提倡有节制地使用私家车、家用空调、电梯、空调健身房、电动跑步机等,全面加强以低碳饮食为主导的科学膳食平衡。
39
合肥高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建设减碳经济产业体系。加快制定产业生态化调整和重组发展规划,构建产业间的生态化协作体系,实现低消耗、低污染、高产出的经济发展方式。发展新兴生态化绿色产业,采取生态化技术改造传统高碳产业,推动产业生态化转型。引导第一产业向科技型、生态型、集约型、观光型和现代化“生态大农业”模式转变。采取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制定能耗标准及技术标准、适度延长产业循环链条、构建公共技术和公共资源利用环境平台等措施,对重点行业进行生态化调整。以节能降耗为主线,建立起完善的废物回收利用体系,推动产业增长方式从资源消耗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积极发展绿色物流园区,加强现有建筑的节能改造。改变商贸餐饮行业浪费资源和高排放的经营模式,减少一次性产品使用。
构建低碳经济的技术支撑体系。研究制定促进循环、低碳经济发展的技术创新政策,加强管委会部门之间、企业之间以及管委会和企业之间的协调,用好循环、低碳经济专项资金。支持和鼓励企业创建低碳经济技术重点实验室、研发中心,重点开展低碳经济技术攻关。
积极推进住宅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争取至2015年所有新建小区均能实施太阳能热水系统。着力推进新建大型公共建筑、办公建筑中采用地源热泵技术,改善城市大气环境。对地上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以上或有景观水池的新建住宅小区项目推广雨水收集利用工程,单体建筑屋顶面积3000平方米以上的新建
40
合肥高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公共建筑配套建设雨水利用工程。全面实现新建公共建筑和住宅小区建筑节能达到65%以上。
第七节 推动城乡统筹发展
按照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和“141”发展构想,对规划区域内城乡土地、建设、社会治安、交通运输等城乡经济社会的管理和服务事务实行统一管理,统筹解决社会保障、就业、农民安置等问题,变城乡二元管理为一元化管理。以规划为基础,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建立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为重点,以配套政策为保证,大胆创新,成为城乡一体化改革的先进区。
坚持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构建现代都市农业产业发展体系,以提升园区形象、高效利用土地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大力建设经济型、旅游型和生态型现代都市农业,推动农业功能、产业结构、区域布局、经营方式和目标市场的战略性调整,以满足全区发展对农业的多元服务需求。以科技示范项目为载体,依托农业科技企业,建设农业生物技术孵化器,向上承接基础研究,向下开展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第七章 加快社会事业发展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实施民生工程,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41
合肥高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第一节 建设现代教育体系
坚持教育优先、育人为本、提高质量、促进公平、改革创新,基本建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满意的现代教育体系。
全面加强基础教育。实现办学条件与办学质量的标准化、规范化,办学水平的现代化进入市区前列。大幅度提高基础教育投入,完善中小学基础设施,积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标准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改造和扶持相对薄弱学校,三类残疾适龄儿童青少年入学率达到97%以上。填补高中阶段教育空白,引进公立普通高中学校,扶持民办高中教育。规划建设普通高中学校两所,每所规模约36个班级,可满足3000多名学生入学。义务教育阶段实现教育现代化。在义务教育阶段推广教育设施现代化,以教育手段现代化推动教育现代化。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构建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深入推进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进一步加快学校标准化建设,努力实施素质教育。引进一所省级示范高中。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通过“引进、联合、依托、共建”等途径,扩大高新区职业教育的办学规模,努力开展和省市有关高职校的合作办学。推进校企合作办学,推动职业教育发展“双元化”办学模式。强化实践环节教育,加快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紧密联系产业结构,大力建设不同行业、具有先进技术含量公共实训基地。实施劳动准入制度,真正做到先培训后上岗。加强职业教育机制建设,初步建立起以就业、创业和技术创新为核心的
42
合肥高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培训与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市场需求形成良好的互动机制。
开展多种形式教育。大力发展成人教育、社区教育、现代远程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建立完善多元化教育投入保障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办学。
第二节 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实施卫生机构优化重组,拓展服务领域,转变服务模式,构建政府组织领导、有关部门协调支持、卫生部门实施管理、全社会共同参与、适应我区居民需求的新型卫生服务体系。
充分发挥街道社区等组织的作用,建立健全医疗保险公共服务和管理服务网络。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将符合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医疗保险定点范围。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制度框架内,着力解决国有困难企业、关闭破产企业等职工和退休人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问题。进一步完善现行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解决好非公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等群体的参保问题。
进一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立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基础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做到居民步行15分钟可抵达中心,让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接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建立首诊在社区、疑难重症到综合性医院、专科医院双向转诊制度的两级卫生体系。
43
合肥高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强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服务功能,掌握辖区内人口总体健康状况及主要卫生问题。以社区、家庭和居民为服务对象,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贫困居民为服务重点,开展主动服务、上门服务,使辖区居民得到综合、连续、价廉、便捷、优质的社区卫生服务。
引进一家大型三甲医院,切实提升园区环境,早日为群众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十二五”期间,建设1000张以上床位的三甲综合性医院1家,总面积超过16万平方米。
推进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成立政府主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益化,满足群众医疗卫生需求。
第三节 繁荣文化体育事业
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创办高新区公共图书馆,积极筹建大型多功能文化活动场所,加快社区文化活动室的建设。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以各种形式投资建设和经营各类文化娱乐场所。大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积极参加全国、省市各级的艺术节和艺术竞赛。繁荣艺术创作,加强艺术教育、创作、辅导和研究工作。培养社区文化辅导员,建立健全基层文化辅导制度。大力促进文化创意、数字动漫、文化用品制造、传媒影视、出版发行等重点文化产业发展,带动旅游、会展等相关产业发展。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健全文化市场体系,完善文化市场管理体制。进一步加强区文化市
44
合肥高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场稽查队建设,规范文化市场秩序,确保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构建群众体育服务体系。以社区为重点,加强公益性体育健身设施建设。加强以青少年体育人才培养为内容的竞技体育工作。完善体育服务网络,推进全民健身示范社区、晨晚练示范工程、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全民健身路径建设。促进健身市场不断繁荣,形成政府主导、部门推动、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全民健身管理运作机制,实现全民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协调发展。
第四节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基本方针,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和历史遗留问题,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构建人人享有基本保障、待遇水平逐步提高、统筹城乡发展的社会保障机制,基本形成与全面小康社会相适应、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努力稳定和扩大就业。建立健全覆盖区域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完善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促进有就业意愿的城乡劳动力实现充分、平等就业。健全再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完善再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制度,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建设高级技工职业培训中心,重点加强对失业人员、失地农民、务工农民等群体的职业技能培训。积极发展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和各类所有制的中小企业,促进多形式、多途径就业。发展多种形式的劳务中介组织,大力培育和规范劳务经纪人队伍。优化创业环境,提升创业服务能力,完善创业基地建设,开展创业培训和各类创业帮扶
45
合肥高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活动,努力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
建立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公共财政对社会保障的资金支持力度,进一步扩大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基本社会保险覆盖面,建立健全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做好被征地农民保障工作,从提高补偿标准、集中居住、社会保障和培训就业等方面做好安置工作。全面提高城镇和农村职工征缴覆盖面,抓好企业社会保险的征缴,努力提高征缴质量。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城镇部分企业未参保职工和农村居民养老保障办法。规范实施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健全低保对象动态管理机制和补助水平动态调整机制,逐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借助廉租房建设、经济适用房建设、困难群众危旧房改造等多种途径,加强中低收入群众住房保障制度建设。建立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长效机制。鼓励发展公益慈善事业,扩大城乡社会救助项目。发展老龄事业、残疾人事业和民政优扶等事业,保护老人、妇女、儿童、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市场运作,行政与商业互为手段的保险制度模式,实现保险模式的多样化。建立科学规范、高效社会化的管理服务体系,完善的面向广大参保人员的信息系统,创新基金收缴、待遇支付的管理服务手段。
第八章 努力扩大改革开放
依托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全方位多领域扩大与皖江城市带其他城市和东部地区的合作,进一步提高国际合作的水平。
46
合肥高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第一节 加强园区合作共建
引进先进理念和成功做法,按照市场导向、自愿合作,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原则,与沿海地区政府、开发园区、战略投资者和中央直属企业发挥各自优势,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合作,推进组团式承接产业转移。
合作共建方式。在现有柏堰科技园和南岗科技园基础上,继续加大与肥西县及蜀山区的合作,明确各自职责,扩大合作范围。
股份合作方式。以园区土地入股,区外合作方以现金、技术等要素入股,双方或多方投资成立股份合作公司,对合作园实行公司化运作管理,公司经营利润按股权比例分成。
委托招商方式。将园区整体或一部分作为合作园,通过协议形式,全权委托区外合作方招商。将引入项目产生的地方税收或到位投资的一定比例奖励给区外合作方。
“飞地经济”方式。加强与其他开发园区的合作,适度发展“飞地经济”,拓展合作经营空间。
第二节 提升招商引资水平
始终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坚持以大招商、招大商的思路,增强招商实效,加快签约项目落地开工。
明确招商引资方向。紧盯重点项目,突出招大招优招强,着力引进一批经济效益好、产业关联度大、科技含量高、外向带动能力强的项目。瞄准重点地区,准确掌握信息,快速跟进洽谈,着力引进一批产业转移项目。主攻重点产业,紧紧围绕高新区主
47
合肥高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招商,建设一流的特色产业承接基地。
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完善区域性招商专业队伍建设,提高专业招商能力,积极探索专业招商方式。强化驻点招商,瞄准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地区派出精干团队常驻。围绕重点产业,成立产业招商中心,全力推进产业招商。着力营造“回归乡梓、回报家乡”的创业氛围。高度重视“以商招商”,充分发挥企业在招商引资中的重要作用,促进产业配套。建立覆盖世界500强、中国500强、知名行业协会商会、中介机构和政府部门的招商网络,建立健全相应的招商资源信息库,为招商引资提供广泛而深入的专业化服务支持。实现从招商引资向投资促进的转变,以新的形象塑造为起点,确定新的招商引资战略,认真分析高新区产业基础和优势,深入研究招商引资的产业布局和区域布局,科学编制产业招商地图,精准锁定引资目标,实现产业链招商的新跨越。
提高招商引资质量。积极引进金融、现代物流、总部经济、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产业,注重引进外智、外包、外技、外资等要素,强化产业链的横向配套能力,增强产业的集聚度和竞争力,着力解决引进资金与引进技术不均衡、制造业与服务业发展不均衡、经济发展与环境承载不均衡、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均衡等一系列问题。积极引进一批战略投资者,以参股、并购等方式参与区内企业改组改造和兼并重组。坚持走“高、轻、特”之路,即技术含量高,处于产业价值链高端;结构轻,资源能耗低;差
48
合肥高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异定位,特色突出。
第三节 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推进管理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机构分开,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做好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进一步推进高新区管理事务的法制化,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大力推进高新区重大事务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健全完善重大决策的咨询、听证和公示制度。
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积极推进国企改革改制,推动国有资本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公共财政体系。
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建立和完善平等竞争的体制机制,鼓励非公有资本进入公用事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领域和金融服务业,引导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积极参与国有经济战略性重组、自主创新和承接产业转移。完善社会服务体系,为非公有制经济在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创业辅导、市场开拓、管理咨询、人才培训等方面提供完善服务。
第九章 完善支持保障措施
《纲要》是“十二五”期间合肥高新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保证。确保实现规划的目标和任务,要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的基础上,根据规划实施的不同领域,加强和改进管委会的宏观调控,不断完善政策体系,科学配置公共资源,调动各方面积极性,落实各项保障措施。
49
合肥高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第一节 加强规划引导
依托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力量,加快建立和完善产业发展战略的研究体系,组织开展产业集群、成果转化等课题研究。紧紧围绕提高区域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探索承接产业转移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模式,为开发园区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不断提供咨询和建议。通过科学动态地调整规划,积极推进产业空间集中,促进产业集聚、集群、集约发展,逐步建立、壮大集群体系,形成项目集中园区、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成建设的发展格局。
第二节 强化组织领导
合肥高新区管委会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完善工作机制,协调高新区建设的各项工作。在省市有关部门的指导下,编制重点领域专项规划。按照本规划确定的产业发展重点,密切与长三角等沿海地区联系,抓紧推进相关项目实施,建立产业发展的统计指标体系和评价体系,围绕规划目标及时开展统计监测和分析研究工作。完善社会监督机制,鼓励公众参与规划的实施和监督。
加强与周边联合与协作,不断深化区域发展分工,健全工作机制。管委会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制定具体政策措施,在专项规划编制、政策实施、项目安排、体制创新等方面积极推进。各部门要加强沟通和磋商,协调解决高新区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50
正在阅读:
公司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工作总结范文04-03
铳02-19
花生12脂肪酸脱氢酶基因AhFAD2B在酿酒酵母中的表达及功能分析06-01
人大副主任在2022年全市人大新闻宣传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范文03-25
殡仪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06-18
C++程序设计模拟试题及答案04-07
大业冲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监理工作报告11-24
人生若只如初见11-03
关于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工作的通知11-14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合肥
- 纲要
- 高新区
- 国民经济
- 社会发展
- 规划
- 十二
- 大班主题资源三《旋转总动员》
- 电气造价员考试实做题型解析
- 机械原理第八版课后练习答案(西工大版)2-3 - 图文
- 新版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018最新审定)(1)(1)(1)
- 二次转运施工方案修正版
- 职教拓展模块第一章三角公式、第二章圆锥曲线
-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 图文
- maven中整合Spring+hibernate的pom.xml文件的配置
- 零部件走样管理规定(新)
- 2017中考数学圆的最值问题(含答案)
- 人因工程学课后习题及解答
- 牛顿运动定律试题及答案 - 图文
- 南充外国语学校第二届技能文化节专业项目竞赛方案 - 图文
- 语文组六年级月考二 2012 - 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质量分析
- 可调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 - 模电实验 - 西工大
- 2011年一级建造师《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知识点归纳(3)
-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题组训练: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
- 期中生化试卷-答案参考
- 清华大学685逻辑学考试大纲
- 电子商务B2B市场营销中英文对照外文翻译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