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中小学走班这样走

更新时间:2023-03-08 05:29:59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美国中小学走班这样走

2015-06-06

在美国访学期间,听教授们给我们介绍美国的教育,到中小学听课,与校长、教师座谈,的确感觉到美国的教育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尤其是在课程与教学这一块,美国同行的许多做法有新意。但每当具体思考怎么样在自己的学校引进一些好的做法、具体考虑怎么做的时候,却总是感觉到找不到对接口:这是两个不同的体系,从这两个不同的体系中抽取某一点,是无法对接到另一个体系中去的。那么,美国中小学的课程与教学是一种什么样的体系呢?我们如何理解这种体系、如何探讨这种体系给我们的启示?这是一个大问题,在这篇小文章里不可能说清楚,本文仅从教学组织方式这个角度来谈谈我的观察与思考。

照我们过去的理解,是先有课程,然后由学校组织实施这些准备好的课程。课程在先,是不受学校组织实施方式制约的;学校组织实施课程是课程的执行,它本身并不制约课程的制订。但是在美国中小学我们发现那里呈现了另一种情况:课程的计划与制订与学校组织实施方式是相辅相成的,这样的课程必须配上这样的教学组织方式,这样的教学组织方式一定会有这样的课程。任何一方的变化,必将导致另一方的改变。它们是一个体系性的结构。

我们首先来看美国学校的课程设置。从美国州级和郡级教育行政部门制订的中小学课程计划表上看,美国中小学的课程设置与中国学校并没有大的不同,有的可能就是名称上的差异。与中国一样,语言、数学仍然是最基础的课程,物理、化学、生物在美国统称为科学(Science),人文类和社会科学类课程统称为社会研究Social Studies)。

但是,走进美国的教室,却发现他们学生学的课程,与中国学生学的课程有很大的不同。同样是语言课,你会发现,同样一个年级,不同的学生,在学不同类别的“English”,同样是数学课,同样一个年级,但学的内容是不同的,有的还在学几何,有的却已经在学精算了。至于科学和社会研究课程,则不同的学生学的东西则大相径庭。美国学生每个人都有一张自己的课表,课表上的一些主要的课程都属于不同的类别。这是一些什么样的类别呢?是不是像我们一样,根据课程的管理方式不同或课程的形式不同把课程分为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活动课程、学科课程呢?我们以一位名叫“Aiston”的学生他的个人课表为例来说明之。

这是一个12年级学生每天的课表。他修的课包括代数、物理、英文、经济学、心理学,还有AVID(Advancement via individual determination)和健康课程。每门课程后面,都有一些关于课程类别的标记。

例如代数和AVID后面标有“HON”,物理后面标有“GT”,英语后面标有“AP/GT”,而经济学和心理学后面标有AP。所谓“HON”即“honor”的缩写,即荣誉课程,课程内容比较简单。所谓GT即“Gifted Talented”的缩写,即资优生课程,课程内容要丰富一些。所谓AP即“Advanced Placement ”的缩写,即大学预修课程,这些课程,一些大学是承认学分的。

从这张课表来看,该生对数学兴趣不大,高中三年级还在学代数,显然是不准备在数学方面有很大发展。该生的兴趣在物理上,他修的是资优生课程。英语、经济学和心理学,他修了AP课程,是为上大学做准备的,他今后上大学,是想在这个方面多拿学分的。

从这一个学生的课表可以看出,美国中小学的课程分类,实际上已经突破了传统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的分类。从课程性质来看,这名同学修的这些课程都是必修的课程。代数是数学中的一个模块,物理是科学课程中的一个模块,心理学和经济学是社会研究课程中的两个模块,这都是必修课。但是,从具体内容来看,数学他选的是“Honor”课程,英语、物理、经济学、心理学他选的是GT或AP课程,从这

个意义上来看,又可以说是选修课。实际上,美国中小学已经构建了一个基于学生发展需求的课程体系,我称之为“需求课程分类”。根据教授们在课堂里的介绍和我们到美国中小学实地考察,我们初步理出了这样一个课程体系表: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需求,从而衍生出各各不同的课表。那么,在班级授课制的前提下,这样一种各各不同的课表,如何组织实施教学呢?

第一,实施学分制。在我们访问的马里兰州,高中毕业最少需要21个学分,其中英文4个学分,社会研究3.5分,数学3个学分,自然科学3个学分,体育1个学分,艺术1个学分,健康0.5学分,技术教育1个学分,其他校本课程4个学分。

第二,完全的走班制。美国中小学没有我们中国中小学最基本的行政班级,学生事务性管理是以年级为单位的,而学习管理则交给了上课的老师。不同的学生,即使是上同一门课,却可能走向不同的教室,

因为他们选修的课程类型是不一样的。例如上面我们提到的“Aiston”同学,他的英语因为选修了“AP/GT”类型的课,与同是12年级但英语选修了“Honor”类型的课的同学就会走向不同的教室,到不同的老师那儿去上课。

所以我们在美国中小学看到的与中国中小学最不一样的场景是:下课了,铃声一响,几乎是同一时间,所有教室的学生都一下子涌到走廊里,各自抱着自己的书包,向各自下一堂课的教室走去。而老师们,则在各自固定的教室里等着学生来上课。这里,既是他上课的地方,也是他的办公室。这就是美国中小学“老师坐班、学生走班”的走班制。

与这种走班制相适应,美国中小学的校舍建筑与中国中小学也有很大的不同,学校所有建筑设施,全在一个连成整体的建筑里,不管是教室、办公室、体育馆还是食堂、图书馆等等,总之所有室内场所,全都在一个整体性的建筑里。而且,几乎所有的建筑,都控制在一两层内,三层、四层的几乎没有。因为要方便学生走班。

总结一下我对美国教育课程与教学的整体理解: 美国中小学之所以要实行走班制,是为了真正实施学分制;美国中小学之所以要实施学

分制,是为了面向全体学生开出不同类型的课程;美国中小学之所以要构建一个不同类型的课程体系,是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求;这样三句话反过来讲,可以更突出美国中小学的教育组织方式的意义: 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美国中小学构建了一个基于学生发展需求的课程体系; 这种课程体系的实施必须实行学分制;而学分制的实施,必须要求学生走班。

需要说明的是,简单地比较美国中小学的这种课程与教学体系与中国中小学的课程与教学体系的好坏,是没有意义的。重要的是,我们比较了中美教育的异同后,要去理解这种异同背后的理念的差异:是什么东西决定了美国教育是这个样子的;这个样子的美国教育为美国社会和人的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这种“决定”和“作用”说明了一个什么样的教育规律;这个规律对我们有什么启发。我认为,这才是国际教育比较研究的正道。

文章转载于K12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 作者:上海洋泾中学校长李海林 有删节

原标题:《课程体系?学分制?走班制——对美国中小学教学组织方式的理解》

分制,是为了面向全体学生开出不同类型的课程;美国中小学之所以要构建一个不同类型的课程体系,是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求;这样三句话反过来讲,可以更突出美国中小学的教育组织方式的意义: 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美国中小学构建了一个基于学生发展需求的课程体系; 这种课程体系的实施必须实行学分制;而学分制的实施,必须要求学生走班。

需要说明的是,简单地比较美国中小学的这种课程与教学体系与中国中小学的课程与教学体系的好坏,是没有意义的。重要的是,我们比较了中美教育的异同后,要去理解这种异同背后的理念的差异:是什么东西决定了美国教育是这个样子的;这个样子的美国教育为美国社会和人的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这种“决定”和“作用”说明了一个什么样的教育规律;这个规律对我们有什么启发。我认为,这才是国际教育比较研究的正道。

文章转载于K12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 作者:上海洋泾中学校长李海林 有删节

原标题:《课程体系?学分制?走班制——对美国中小学教学组织方式的理解》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i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