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礼仪教育 - 刘瑛

更新时间:2023-09-19 19:12:01 阅读量: 小学教育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试析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礼仪教育

刘瑛

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现象。本文着重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与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关系, 明确了在大学生礼仪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原因, 并阐述了处理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礼仪教育关系的方法。

[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大学生礼仪教育 关系

一、传统文化

1. 文化与传统文化。什么是文化? 现代汉语大词典中解释 说,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 神财富的总和, 特指精神财富, 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英 国人类学家泰勒博士在《原始文化》中, 将文化解释为:“文化是 一种复杂的总体, 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 及人们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一切能力与习惯”。传统文化则是 不同民族的人们在历史不同时期所创造的各种精神现象的一个 总称。

2. 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各民族文化在发展 演变中, 与外来文化的不断交流、磨合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 精神现象。传统文化的创造主体是整个中华民族, 儒家、诸子百 家、广大劳动人民都为传统文化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各种文化在

两千多年中互相影响、互相渗透, 形成了今天以儒家思想为主体 的中国传统文化。它包含多方面的内容, 不仅包括精神现象, 还 包括留存在世的一切可以被感知的物质形式。在这里, 我们所说 的传统文化, 主要指传统的思想文化。

二、在大学生礼仪教育中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原因

1. 大学生礼仪修养现状。中国历来被称为“文明古国”“、礼 仪之邦”, 大学生也秉承了这种文化传统, 表现出谦和、内敛、勤 勉、尊敬长辈等民族特质。但是, 当前大学生礼仪修养也存在着 与其所受文化教育不对等的情况, 存在着礼仪修养的缺失。这 种缺失具体表现在个人修养、社会交往、生活细节等方面。例 如, 在公共场合有随地吐痰, 乱扔杂物, 高声谈笑等缺少自我约 束的失礼行为; 在人际交往中莽撞、冷漠、自私, 缺乏基本的交往 礼仪; 追求个人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的绝对“自我”, 缺乏与周围 环境的融洽相处能力; 存在对中国传统文化不知与不求的思想 等等。

2. 大学生礼仪修养缺失原因分析。造成大学生礼仪修养缺 失的原因很多, 既有个人成长环境的影响, 也有外来文化的冲 击, 其中, 没有在礼仪教学中主动宣扬中国传统文化是最主要的 因素。首先, 个人成长环境的影响。由于各方面原因, 我国公民的 社会道德修养还处于较低水平。在个人社会化的过程中, 大学生 没有受到来自社会的足够示范和指导, 这其中一方面是家庭所 施加影响的力度不够; 另一方面, 在中、小学这一礼仪修养养成

的重要阶段,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学校没有对礼仪教育给予 足够的重视。所以, 在大学前的阶段, 一些学生的礼仪素养就已 经有所缺失。其次, 外来文化的影响。在世界一体化的今天, 由于 当代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不够, 新鲜的外来文化更容易 被他们认同与接纳。大学生表现出对于外来文化全面接触、快速 适应、积极迎合的态度, 年轻一代越来越崇尚过“洋节”就是一个 证明。礼仪的产生发展本来就存在着与其他文化背景的礼仪相 融合的过程, 但如果不坚守本民族固有的传统文化, 又何来面向 世界呢? 再次, 表现在礼仪教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处理上。 由于一些客观情况的存在, 理应在大学之前就已经养成的礼仪 素养教育, 被延迟到大学教育中。由于专业设置、学生就业的原 因, 大学礼仪教育与学生的专业、就业直接挂钩, 教学中注重操 作性、实践性, 知识传授停留在实用的表层, 在教与学的环节中, 礼仪的学习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被割裂了。从学习礼仪的过 程看, 大部分学生是为了美化个人外在形象, 获得更好工作, 学 习带有很强的功利性。这种礼仪认知上存在的偏差, 使学生只知 道应该怎样做, 但为什么这样做, 这样做的背后有什么样的文 化内涵, 则很少去探究。教师为了适应学生的实际, 也忽视了在 礼仪教学中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渗透, 使礼仪教学缺少了应有的 传统文化的根基。所以, 大学生礼仪修养的欠缺以及外来文化对 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使我们必须重视礼仪教学中传统文化的 含量。

三、正确处理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关系

1. 了解传统文化的特点。要正确处理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礼 仪教育的关系:( 1) 要明确中国传统文化的界定。当今社会, 许多 人一说到传统文化就以为是儒家文化, 其实这是不全面的。儒家 思想在传统文化中虽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但传统文化和儒 家文化不能等同。传统文化应当是儒、道以及先秦时期其他各家 学说发展变化的综合体, 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 文化中的主流派。( 2) 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中国的传统 文化历史悠久, 内涵丰富, 在长期的发展中, 形成了其独有的特 征, 如, 重视文学艺术, 讲究文学艺术美的特征; 崇尚理性思维的 “重智”传统, 重伦理道德的传统等。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文化模 式和文化主题的最重要的特点, 就是对伦理道德的重视, 这也 是中国传统文化区别于其他民族文化最主要的特征。因此, 明确 了传统文化的界定和特点, 就可以在礼仪教学中融入以儒家文 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与伦理道德的内容, 这不仅符合“礼仪是 道德规范的具体化”的观点, 而且也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礼仪 素养。

2. 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礼仪教学中凸现传统文化, 需要有辩证的观点, 即抛弃传统文化中与现代社会发展不相适 应的内容, 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 丰富礼仪教学的人文内涵。( 1) 抛弃传统文化中落后的内容。如, 传统儒家文化中有明显的维护 皇权一统与宗法等级制的思想; 有后世传人在此基础上形成的

所谓的“三纲五常”等封建伦理道德观念; 有重文章道德, 轻技艺 农商的价值取向。凡此种种, 都与现代社会的精神理念相背离, 已经显示出其落后的特点, 在礼仪教学中要弃之不用。虽然儒家 文化有其与历史发展不相适应的一面, 但其积极的一面仍主导 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发展。例如, 告诉人们怎样做人, 怎样生活, 怎 样治理国家, 怎样教育后代。谦恭宽厚、重义轻利、强调内省等精 神与礼仪中强调的自尊、敬人的内涵是一致的。从传统文化中寻 找现代礼仪的精神源头, 将会让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精 神的满足。( 2) 对传统文化中优劣并存的东西, 要充分利用其中 有利的一面丰富礼仪教学的内容。儒家宣扬中庸之道, 推崇和为 贵的处世态度, 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 其至矣乎! 民鲜久矣。” 他把中庸看作一种最高的德。这种包含着辩证法思想的中庸之 道, 就是讲究以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态度为人处世, 做事要 讲求适度、适中、恰到好处。这种思想无论在古代还是现在, 都有 积极进步的社会意义。例如, 作为一名大学生, 其着装、化妆修饰 都要适当、适度;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要讲求原则, 不逾越“规则” 的尺度, 这就是中庸的表现。适度, 可以带来良好的个人发展环 境。从另一个角度讲, 中庸又有折中调和的消极落后因素, 折中 调和的态度带来的是搞平衡, 不分是非地持守中立, 不求上进, 谨小慎微, 因循守旧。而现代社会提倡竞争发展, 人才只有敢于 竞争才能脱颖而出, 人们更推崇不怕冒险、不甘中庸、争当领头 雁的精神和品质。所以, 教会学生辩证地看待传统思想, 可以使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ip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