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教案(全册)
更新时间:2024-01-09 05:4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要求:
1.认真观察图画,懂得?勤于收集资料?和?不懂就问?都是重要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2.掌握勤于收集资料的常用方法;知道处处皆学问,遇到不理解的地方,不清楚的问题,都应虚心向人请教,争取弄懂弄通。
3.激发学生收集资料的兴趣,培养学生勤学好问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让学生掌握收集资料的方法,并逐步养成收集资料的好习惯。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人,使学生明白收集资料的重要性 1.老师这里有几个问题,想请教一下同学们:
(1)老师打算写一篇关于南京历史文化的文章。请问同学们,老师现在需要做些什么准备?
(2)老师的一个朋友要参加?爱护家园,保护环境?的辩论会,她该提前做些什么准备?
(收集有关资料等)
2.引导学生谈谈收集资料的重要性。
3.老师小结:收集资料可以拓展我们的知识面,增强记忆,为学习和生活提供便利,因此我们应当养成勤于收集资料的好习惯。
二、指导观察,适当讲解,让学生掌握收集资料的方法 1.指导观察第1页的图。
(1)上面一幅图的女同学在哪儿?在干什么? (2)圆形图上的女同学在干什么?态度怎样? (3)下面一幅图上的男同学在做什么? 2.指导观察第2页上的图片。
(1)第2页上面的图中,同学们在哪里?在干什么?你觉得他们的态度怎样?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2)认真观察第2页下面的图,然后,清你说说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收集资料。(可以通过看报刊、网络、参观展览、采访和访问来收集资料)
除了这些,你认为还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来收集资料呢? (小组讨论,交流)
3.讲授收集资料常用的方法。
第3页上面的四幅图,都是同学们收集资料的成果,那么收集资料有哪些常用的方法呢?
(1)做摘抄笔记。把你认为有价值的、有意义的、感兴趣的文字摘抄下来,可以把它们分门别类地摘抄。为了便于查阅,分类不要杂乱。
(2)制作资料卡片。这样有利于资料分类。
(3)拍照片。把一些不能持续的画面或不能保留的事物拍成照片。 (4)编辑剪报。把收集到的各方面的资料,以制成小报的形式来积累。 三、引导观察第3页下面的一幅图,学生畅谈学习收获。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观摩收集的资料,激发学生收集资料的兴趣 1.展示优秀的收集资料的作品,让学生仔细观摩。
2.教师告诉同学们,这些都是收集资料的主人优秀的学习成果。 3.学生展开讨论:我们从现在开始,应该怎么做? 二、引导学生尝试收集资料
1.分发课外阅读材料,每个学生一份。 2.学生阅读材料,收集资料。 要求:
(1)认真阅读材料。
(2)用上常用的四种收集资料的方法。 3.教师巡视指导,多作点拨。
4.学生小组交流所收集的资料,相互取长补短。 5.展示同学们收集资料的成果。
三、教师小结学生收集资料的情况,重在鼓励,希望同学们宝在坚持,养成勤于收集资料的习惯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指导看第4页上的图,让学生感知?不懂就问?的重要性 1.齐读?不懂就问?。
2.指导学生先按从上到下,再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观察。 (1)第1幅图上有什么人,在哪里,干什么?
(2)第2幅图是在哪里?从哪里看出来?图上有哪些人?分别在干什么? (3)第3、4幅图表现的是哪里?怎么知道的?有哪些人?他们正在干什么? (4)看第5页左上方的一幅图,这是在哪里?两名同学正在干什么?老师呢? (5)看第5页右上方的一幅图,这几名同学在哪里?他们在干什么? (6)最后两幅图表现的是哪里?同学在干什么?老师又分矧在做什么? 二、组织讨论,使学生懂得如何做到?不懂就问? 1.看完第4、5页的8幅图后,你明白了什么?
(1)遇到不懂的问题、不清楚的地方,要大胆地向他人求教。
(2)只要有不懂的地方,都要敢于问,不管是在学校,在家里,在展览厅,走廊上,在教室里,在校园里,还是在其他任何地方。
(3)可以问老师,问家长,问解说员,问本班同学,问其他班同学……一句话,问所有懂的人。
(4)可以问课本上的问题,也可以问报刊上的问题,还可以卜观察到的所有书本外的其他问题。
(5)留心处处皆学问。
2.假如遇到不懂的问题不问,或者不懂装懂,结果会怎样? 3.我们今后应该怎么办?
三、发出号召,希望学生早日养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
1 我们爱你啊,中国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会写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颂诗句,激发学生热爱伟大祖国的思想感情。 4、学习本文的写作方法创作一首诗。
教学重点:通过有感情朗读,逐层次理解重点字词,关键句子,体会诗歌所表达的真挚而强烈的爱国之情,并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老师激情演唱《大中国》?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每当听到这熟悉的旋律老师都会情不自禁唱起这首歌,因为?中国?这个名字,对于所有华夏儿女来说,是多么亲切!在升旗仪式时,同学们在《义勇军进行曲》的旋律中一定无数次默念着它。你的脑际一定也无数次出现它雄鸡状的版图,你一定会联想起许多关于它的辉煌记忆!那时,你的心中是否也涌起了阵阵波澜,想高歌一曲,来赞颂我们伟大的母亲——中国呢?相信你若读了《我们爱你啊,中国》,一定会产生强烈的共鸣。
2、今天我们要学习这一首歌唱祖国的诗歌。 3、读题《我们爱你啊,中国》
(教师的激情导入为学习诗歌打下了良好的基调。让学生深情地,高昂地读题,潜移默化地感受诗中的爱国情感。)
二、配乐范读
1、每当打开课本,看到这激扬的文字,老师都想大声朗诵,想听吗? 2、教师配乐(我爱你,中国)朗诵。 (教师的范读引领学生走进诗中情景。) 三、学生齐读 四、学习第一小节
1、多媒体出示第一段,教师范读后让学生自由读这小节,边读边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
2、交流脑海中出现的画面,以及读后的感受。 3、多媒体演示文中的画面,感受祖国的幅员辽阔。 4、试背第一小节。
(一句诗就是一幅画,让学生读诗后想象诗中画面,留给学生丰富的想象空间。交流后再看多媒体画面让学生真切感受到祖国的幅员辽阔。)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2、朗读全诗,说说你知道了祖国哪些可爱的地方。 二、学习第二小节 1、引读课文
2、读了这一小结你的脑海中出现了哪些画面?全班交流。 3、多媒体演示诗中描绘的画面,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 4、你还了解哪些祖国的名胜古迹、名山大川?全班交流。 5、仿照第二小节写法,创作一段小诗,然后全班交流。
(通过学习诗歌,多媒体演示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再交流自己了解的祖国的名胜古迹,名山大川,进一步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并为仿写打下基础。模仿诗歌进行创作,虽有一定难度,但学生有兴趣,教师要求不高能写几句就写几句,学生很乐于创作。)
三、学习第三小节 1、齐读。
2、交流脑海中出现的画面。
3、多媒体演示诗中描绘的画面,感受祖国丰富的物产。 4、说说我们伟大的祖国还有哪些物产?
5、仿照第三小节写法,创作一段小诗,然后交流。
(有了前面仿写经历,学生再写时,文思泉涌,在创作的过程中又一次领略到中华大地的物产丰富。)
四、学习四——六小节 1、自由读诗。
2、想象画面,小组交流。 3、多媒体演示诗中的画面。 4、仿照课文,创作小诗。 5、全班交流。
(有了前面的学习铺垫,再放手让学生自由学习四、五、六小节,小组交流学习经验、体会、创作的诗,学生学得轻松自然,而且感受到祖国异彩纷呈的民族风情,渊源流长的五千年的文化。)
五、学习第六小节 1、齐读。
2、读了这段你体会到什么? 3、齐背。
过渡:学到这你的心情如何? 六、学习第七小节。
1、我们自豪地、骄傲地齐读课文。 2、读了这小节,谈谈你的体会。 七、欣赏歌曲《我爱你,中国》 1、听歌曲。 2、读歌词。 八、作业
1、有感情朗读背诵课文。 2、完成自己课上创作的诗歌。
3、我们家乡也有着百年的历史,也有着各种物产,也有着先贤、名人,也有着美丽的风景,你能模仿《我们爱你啊,中国》的结构,以赞美家乡为主题,写一首诗吗?试试看。
(让学生写赞美家乡的诗,由仿到创,学生经历了课上的学习,创作诗歌有了一定的经验,家乡的风土人情学生比较熟悉,因此,能创作出一定质量的诗歌。同时创作诗歌的过程也是爱国爱家乡的情感内化的过程。)
2 郑成功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简要复述课文。
3、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历史功绩,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4、仿写第五小节。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揭题。在我们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许多爱国将领、仁人志士、民族英雄。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课文是介绍民族英雄郑成功的。(板书课题:郑成功)
2、听说过郑成功吗?学生交流。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轻声读课文,思考《郑成功》一文向我们介绍了他的那些事迹呢? 2、检查生字词。 ⑴读准字音。
残酷奴役慷慨激昂允许铁甲舰街头巷尾融洽酋长 ⑵注意字型。指导写?街头巷尾?的?巷?,?融洽?的?融?。 ⑶指名读课文。
⑷概括课文重要内容。
想一想,这一课主要写了什么?
课文主要记叙了明朝末年,民族英雄郑成功建设海军,打败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大力发展生产,建设台湾的历史事件。
⑸根据提示理清文章脉络。
初读了课文,你能说说郑成功的主要功业是什么吗?(一是收复台湾,二是建设台湾)
那么课文哪些自然段分别写了这两件事情。(课文第四至六自然段写了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经过,第七至八自然段写了郑成功是怎么建设台湾的。)
三、学习课文第1-3小节。
1、指名读,思考:第1-3小节主要写什么?(台湾人民痛恨侵略者,郑成功决心要收复祖国的宝岛台湾。)
2、默读,思考:那些词句写出了台湾人民对侵略者的痛恨?那些词句写出了郑成功决心要收复祖国的宝岛台湾。(强占、残酷地奴役、恨透了、慷慨激昂绝不允许)
3、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郑成功为什么要收复台湾了,想象一下郑成功?慷慨激昂?说话的样子,有感情朗读郑成功的语言。
4、分角色朗读第1-3小节。 四、作业布臵: 1、读抄词语。 2、练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想一想:郑成功为什么要收复台湾? 2、有感情朗读读第1-3小节。 二、学习课文第4-6小节。
过渡:郑成功是如何收复台湾的呢?他为什么能取得这场战斗的胜利呢? 1、自由读课文第4-6小节,找找他们胜利的原因,划出相关语句,想想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学生交流后板书。
准备工作充分:修造船只聚集粮草加紧操练 充满了必胜的信心:庞大舰队绵延几十里风帆蔽日战旗招展纪律严明军容整肃
官兵的勇猛善战:冒着驾着团团围住钩住敌舰跳了上去
3、胜利属于正义之师,侵略者的下场只能是失败。看看课文是如何描写侵略者的狼狈相和可耻下场的?(负隅顽抗惊恐万状乱作一团举手投降)
4、地朗读第第4-5小节,要读出郑军的威武气势。 5、指名读课文第6小节。
①郑成功的军队受到了台湾同胞的热烈欢迎,找出描写台湾同胞的喜悦心情词句。(喜出望外送来慰劳也送来街头巷尾鞭炮之声不绝载歌载舞欢庆胜利)
②生自由练读。 ③全班齐读。
三、学习课文第7-8小节。
1、默读,思考:郑成功是怎样建设台湾的? 学生交流后概括:大力发展生产、兴办学校。 2、齐读。
四、学习课文第9小节。 1、齐读。
2、说说人们为什么永远也不会忘记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 五、总结全文。
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伟大功业,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台湾永远属于中华民族,台湾终将回到祖国的怀抱。像李登辉、陈水扁这些民族的败类,想把台湾从祖国的怀抱中分裂出去,我们决不答应。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练习复述课文。
1、根据段意,抓住重点词语,练习复述课文。 2、指名复述。 3、教师小结。 二、仿写。
1、课文第五自然段写得特别精彩,让我们一起看看,它哪儿写得好? 出示句子:
荷兰侵略者凭借高大坚固的铁甲舰和舰上的大炮,企图负隅顽抗。英勇的郑军官兵冒着敌人密集的炮火,驾着舰船向敌舰队冲去。他们团团围住敌舰,使敌
人的大炮失去了威力。随着\轰隆\一声巨响,所有的舰船都震动起来,海面上掀起了十几丈高的水注。原来是一个炮手瞄准敌舰放了一炮,刚巧打中了弹药库,那艘敌舰被炸成许多碎片,飞向天空。敌人惊恐万状,敌舰队乱作一团。郑军官兵乘势用钩子钩住敌舰,一个个跳了上去。敌舰官兵无法逃脱,只好统统举手投降。
2、学生交流。 3、教师小结。
总的来说,写战斗场面时一般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写好场面中的各个人物。写时,要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进行描写。
第二,既要勾画出场面的整体情况,又要着力描写其中一些最精彩的镜头,以突出场面的激烈。
第三,还要穿插描写战斗时所处的环境,以烘托出战斗的气氛。
4、选择一部电影或电视片,播放有战斗场面的片段。当堂把其中的一个战斗的场面描写下来。
3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具体语言材料感知并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你了解哪些音乐家?(聂耳、冼星海等)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写一位外国音乐家故事的课文。(板书: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从这课题你看出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吗?
(?我?不在祖国,但十分思念、热爱祖国,不然怎么要将心脏带回祖国呢??我?是谁??我?怎么会离开自己祖国的??我?为什么不能回到祖国??我?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话的?)
二、初读指导。
1、自由读课文,要求:
(1)画出生字,边认字边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画出生字词及不理解的词语,借助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意思。 2、检查自读情况。
(1)读生字词,相机正音。
深渊 雾霭 呐喊 盛满 疾驰 蜡烛 维斯瓦河 消逝 催人奋起 肺结核病
(2)指名试读课文,看是否流利,了解部分词语掌握情况。 雾霭:雾气。 疾驰:马车奔驰。
催人奋起:叫人赶快行动。 呐喊:大声喊叫助威。 亡国:国家灭亡。 消逝:消失。
肺结核病:慢性传染病,通称肺病。
3、默读课文,思考揭题时提出的问题答案各在文中哪一部分。 4、指导分段。 三、精读指导。 1、回答:?我?是谁?(波兰年轻而富有才华的音乐家肖邦)文章哪一部分告诉了我们?(第一段)
补充介绍:
肖邦,6岁就开始学习钢琴,7岁学习作曲,8岁便在音乐会上登台演出,16岁时进华沙音乐学院作曲班,不到20岁已是华沙很有句的钢琴家和作曲家。
2、默读第一段,思考:你还知道什么? (1)交流:肖邦为什么离开自己的祖国。 (2)指名读有关语句。
在世界地图上找出欧洲、波兰及俄国。 帮助理解:
瓜分:像切瓜一样地分割。
深渊:原指很深的水。文中比喻波兰人民遭受的苦难极深。(联系从书报、电影电视那里了解到的旧中国遭受帝国主义列强侵略时,百姓被欺凌、被压迫的悲惨遭遇来帮助理解。)
3、指导朗读。
正当这个富有才华的音乐家为祖国和人民施展他的音乐才能时,他却--不得不离开自己的祖国,该是多么--悲愤!
体会肖邦当时的悲愤之情。
朗读时要求语调低沉、激愤,语速稍缓,重读?不得不?。 范读,指名读,齐读。 四、指导书写。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读了课文第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板书: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不得不离开 肖邦波兰)
指名读第一段。
过渡:既然是不得不离开祖国,那么离别的情景肯定是令人难忘的。 二、继续精读训练。 1、学习第二段。
(1)默读第二段,弄清文中写了告别的哪几个场景。 (2)交流:咏唱送别曲;老师的叮嘱;赠送银杯。
(3)自由读对这三个场景的描写,看看哪儿特别感动你,为什么。 (4)交流并指导朗读。
埃斯内尔和同学们在肖邦怀着凄凉而又悲愤的心情离开首都华沙来为他送行,肖邦事先并不知道,这从?突然?一词可以看出,而且送别曲《即使你远在他乡》是老师?特地?为他谱写的。
请想象师生咏唱送别曲时,是怎样的神情。 指名读有关语句,体会深厚的师生之情。
埃斯内尔?紧紧地?握住肖邦的手,他说的话?……无论……都不要……啊?是何等恳切!
想象埃斯内尔此时的激动心情。
自由读、男生读,体会老师语气之恳切。
老师把祖国的泥土作为?特殊的礼物?送给肖邦,使他激动万分,实在感人。 出示:埃斯内尔又捧过一只闪闪发光的银杯,深情地对肖邦说;?这里装的是祖国波兰的泥土,它是我们送给你的特殊礼物,请收下吧!?
思考:埃斯内尔为什么把泥土作为?特殊礼物?送给肖邦?(提示:联系前面老师说的话思考)(老师要肖邦走到哪儿都不要忘了灾难深重的祖国和处在水深火热中的人民)
朗读体会埃斯内尔的深情。
此时此刻,此情此景,肖邦怎能不激动呢?指名读有关语句。 (5)朗读全段,体会师生之间真挚深厚的情感。
(6)过渡:肖邦带着祖国的泥土,告别了亲人,离开了他深爱着的家园,上路了。
2、学习第三段。
(1)指名读第3自然段,出示:悲愤欲绝(读) ①查字典,解释?绝?:气息中止。
②说说词语的意思:悲痛愤怒到了极点。
(2)引读:什么消息令肖邦悲愤欲绝?肖邦是怎样做的?
(3)想象波兰人民起义失败,一个个倒在敌人枪口下的情景和波兰人民听到《革命进行曲》,振奋精神,重新拿起武器抗争的情景。
(4)从肖邦的举动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炽热的爱国情感,身在国外,心系祖国。)
(5)默读第4自然段,思考写了什么。 (6)交流。 理解?彻夜?。(通宵,整夜)
比较:他勉励自己要工作、工作、再工作。 他勉励自己要工作、工作,再工作。 朗读体会肖邦忘我工作的精神。 自由读、指名读。
(7)思考: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交流,出示:
肖邦日夜思考着祖国。他把亡国的痛苦和对祖国前途的忧虑,全部倾注在自己的音乐创作之中。
朗读体会肖邦思念祖国的情怀。重读带点的词。 (8)引读:所以,?他……时间……可是他……?
看插图,肖邦就是这样夜以继日地在钢琴前工作、工作。思乡情,亡国恨,随着琴声从他的作品里流淌出来。因此,这个时候,肖邦无论在钢琴演奏还是在音乐创作方面,都取得了惊人的成就。
(9)小结:这一段写什么?(肖邦日夜思念祖国,将一腔势血化成音符,忘我地进行音乐创作。)
三、试背第二段。想想如何记忆。 同桌互背,指名背。
小结:背诵也要讲究方法,方法得当,事半功倍。 四、继续精读训练第四段。
过渡:时间在肖邦的紧张工作中飞逝。 1、指句读。
2、出示:弥留之际,肖邦紧紧地握着姐姐路德维卡的手,喃喃地说:?我死后,请把我的心脏带回去,我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
(1)什么叫?弥留之际?? (2)肖邦为什么病得这样重?
(3)肖邦弥留之际哪来的力量?紧紧握着?姐姐的手?(积聚全部的力量,请求姐姐一定要记住他的遗言。)
(4)朗读肖邦的话,看看表达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至死不忘祖国的强烈的爱国情感。)
3、想象肖邦此时在想什么。(我的灾难深重的祖国呀,整整18年,我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你,努力做着一个赤子应该做的一切……我生不能回到你的身
边,死后也要长眠于你的怀抱……)
4、引读第6自然段。 (1)理解?与世长辞?。
(2)读一读,比一比,说说有什么不同。 (肖邦就这样与世长辞了。肖邦就是这样带着亡国之恨在异国他乡与世长辞了。)
(当时他39岁。当时他才39岁。)
交流,小结:两组中的第二句话突出了肖邦的悲愤之情,亡国之恨。 五、总结课文,朗读全文。
课文讲波兰音乐家肖邦在异国他乡不忘亡国之恨,弥留之际请求把心脏带回祖国,表达了他对祖国强烈的爱。
板书:
3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不得不离开
肖邦 波兰 日夜思念 忘我工作 弥留之际的请求
4 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1.弄懂陆游临终前最牵挂的事和杜甫听到胜利喜讯后那样欢快的原因。 2.体会这两首诗明白如话而感染力极强的特点。 教学难点:
1.弄懂陆游临终前最牵挂的事和杜甫听到胜利喜讯后欢快的原因。通过重点词语的品析及反复吟诵来体会。
2.理顺诗句,教师在指导学生理顺句子时要增补诗句中省略的内容,适当调换词语的顺序。
3.体会诗文的思想感情,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二)教师简介背景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写的,也是他生平第一首快诗,也就是在他最高兴的时候写下的。此诗写于763年,安史之乱的头目史朝义(史思明)的儿子兵败自杀,他的部下纷纷投降;河南河北相继收复,?安史之乱?从此结束。杜甫在四川听到这一消息后写下了这首充满欢乐之情的七言律诗。
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意思?闻:听说。官军:指唐王朝的军队。 意思是听说唐王朝的军队收复了河南河北。 (三)检查朗读诗句的情况 (四)理解诗意
方法:先看看自己懂了哪些词语,再看看还有哪些词语不懂,最后集中时间讨论。
1.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剑外:通常作为四川的简称。 忽传:忽然间到处传扬。
收蓟北:收复蓟北。意思是收复蓟北的消息,忽然在剑外到处传扬。 初闻:刚刚听到。
涕泪:因喜极而泪下。刚刚听到这个喜讯,涕泪就洒满了衣裳。 把这两句话连起来说一说。
2.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却看:再看。
妻子:夫人和孩子。
再看看老伴和孩子,哪还有一丝的忧愁? 漫卷:胡乱卷起。 欲:将要,简直要。
狂:放怀,无拘无束,热情不加节制。 胡乱地把诗书一卷,高兴得简直要发狂。 3.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放歌:放声歌唱。 须:须要。
纵:放任,这里尽情的意思。
在大晴天里放声歌唱,畅饮美酒。 青春:指春光,春天的景物。
趁着这春光的陪伴,我正好回到我的故乡。 把这两句话的意思说一说。
4.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即:就。
放舟从巴峡东下,穿过那巫峡的叠蟑顺流而下,一过襄阳,便一直奔向洛阳。 (五)读全诗,再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 找几名同学说一说。 (六)总结全诗
1.说一说杜甫兴奋的原因是什么?
(杜甫兴奋的原因决不仅仅是因为诗人从此可以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活,更主要的是因为从此祖国可以重归统一,人民可以免受战乱之苦。)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因多年战乱被平息,祖国重新统一而无比欢快的心情,洋溢着诗人的爱国情感。
(七)背诵这首诗 (八)齐读这两首诗 思考:《示儿》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两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相同吗?联系诗的内容谈谈自己的体会。
这两首诗都表达了作者的爱国之情,这一点是相同的。 但《示儿》是通过?悲?来表达盼望祖国统一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通过?喜?(听到祖国重归统一,?喜欲狂?)表达的.心情.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1.同学们,看到诗的题目《示儿》你是怎么理解的? ?示?是什么意思??示儿?是什么意思?(?示?把事物摆出来让人知道。?示儿?可以说是告诉儿子,在这里指对儿孙们有所交代,相当于遗嘱。)
2.简介作者:
这首诗是宋代大诗人陆游写的。陆游一生创作了很多诗歌,保存下来的有九千多首,诗中抒发政治抱负,表现人民的生活,表达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示儿》这首诗是他在86岁高龄,重病在床,生命垂危的时刻写给他儿子的临终嘱咐。
(二)自由读这首诗
想一想,陆游逝世以前最牵挂的是什么事? (三)学习这首古诗
1.结合课后的注释,试试自己能读懂什么,读懂哪句就说哪句。说的不确切的其他同学可以补充,纠正,教师适时点拨。
2.师生交流
①?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元知??元?同?原?,是本来的意思。?元知?是本来就知道的意思。 ?万事空?什么事都没有了。 ?但??只?的意思。
?九州同??九州?指中国。?同?统一。?九州同?是指全国统一。 ②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
我本来就知道人死了就什么也没有了,只是为看不见全国统一而感到悲伤。 ③?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 ?王师?这里指南宋军队。 ?北定??定?是平定,这里是收复的意思。?北定?指收复北方。 ?中原?这里指淮河以北被金兵占领的地区。 ?家祭?祭祀祖先。 ?无?同?勿?,意思是不要。 ?乃翁??乃?,你的,你们的。翁,指父亲。
④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宋朝的军队向北方进军,收复中原的时候,家祭的时候不要忘了(把收复中原的这件事)告诉你们的父亲。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诗人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思想感情。)
3.现在你了解陆游逝世前最牵挂的是什么了吗? (祖国何时能够统一这一件大事) 其实这也是陆游毕生的心事和希望。 4.指名把这首诗的意思说一说。 (四)总结全诗
1.这首诗主要讲了什么?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五)背诵默写这首诗
练习1
教学目标:
1、认识轻声这一注音方法,能区别同一词语是否轻声在词义上的区别,会运用轻声的注音方法。
2、熟读并背诵《爱我中华》,体会歌词中的思想感情。 3、描红古诗《示儿》,注意行款整齐,字体工整。 4、写好毛笔字,学写毛笔字?陪??将?,注意字形左窄右宽。
5、口语交际。根据资料了解一种以上少数民族风土人情和生活习惯,会用语句通顺、条理清晰的语言介绍一种少数民族,训练口头表达能力,强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语文与生活口语交际
教学难点:会用语句通顺、条理清晰的语言介绍一种少数民族。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部分:语文与生活 (一)学习第一题。
1、学生读题,要求学生自读这部分内容,了解诗歌所写的内容 2、讨论:古诗中?妻子?该怎么读? 3、教师小结:
?妻子?一词的意思是妻子和子女,应该读作?qī zǐ?,?一个词尾如果是‘子’、‘儿’、‘头’,就应该读轻声?的说法是不正确的,是不能一概而论的。
(二)学习第二题。 1、出示题目
学生自读第二题。
2、学生比较,交流。弄清里面词语的意思。 老子:(lǎo zǐ )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老聃(dān)。 (lǎo zi ) 是口语中的父亲,或者是骄傲人的自称。 地道:(dì dào ) 是指在地面下掘成的交通坑道。
(dì dao )。1真正是有名产地出产的;2真正的;3指工作等够标准,实在。
照应:(zhào yìng )配合,呼应。 (zhào ying ) 照料。
东西:(dōng xī )指?东?和?西?两个方向。 (dōng xi )有两种理解:1指各种具体的或抽象的事物;2特指人或动物(多指厌恶或喜爱的感情)
兄弟:(xiōng dì) ?兄?和?弟?。
(xiōng di )三种理解:1弟弟;2称呼年纪比自己小的男子;3男子跟辈分相同的人或对众人说话时的谦称。
对头:(duì tóu )三种解释:1正确,合适;2正常;3合得来。 (duì tou )有两种解释:1仇敌,敌对方面;2对手。 3、学生再次齐读这些词语。 4、教师小结
6.最后的姿势
教学目标
1.学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识2个二类字。联系课文语境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3.初步了解谭老师,在脑海中形成他最后的姿势的初步印象。 4.在读明白文本的基础上理清课文的脉络,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5.明确课文所采用的写作方法:环境及其场景描写和侧面烘托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在读明白文本的基础上理清课文的脉络,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明确课文所采用的写作方法:环境及其场景描写和侧面烘托的方法。 教学资源
1.?5.12?大地震的概况,学生当时了解的地震信息和参与抗震救灾的活动。 2.学生搜集到的地震中的感人故事。 3.谭千秋老师的人物介绍。
第一课时 一、背景导入,初入情境
1.师:同学们,还记得2008年5月12日14分28分04秒吗?(四川汶川里氏8级地震)
2.看图片(书上的两幅),感受大地震给人们带来的巨大灾难。 3.请学生交流预习中搜集的地震中的感人故事。(至少两个) 二、揭示课题,了解谭千秋
1.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最后的姿势》,也是发生在地震中的一个感人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谭千秋
2.简介谭千秋,先请学生讲,教师补充。教参57页
三、课题引领,初读课文
1.通过预习,你能来模仿一下,谭老师最后的姿势是怎样的吗?(请生模仿) 2.初读课文,读完后思考:谭老师?最后的姿势?是什么样子的?用? ?在文中画出相应的语句。(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文中还有两处也可。 四、朗读词语组块,概括主要内容
1.分组出示词语,朗读,交流预习中理解的词语 (1)废墟 坍塌 塌陷 尘埃 (2)震撼 诠释 生死攸关
(3)妙语连珠 大公无私 师德灵魂 爱与责任 词语解释见教参57页
2.浏览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在教学楼即将坍塌的时候,谭千秋老师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五、理清课文脉络,体会写作方法 1.学习给课文分段,学生自主练习。
第一段(1)5.12谭千秋老师早早地赶到学校上班。
第二段(2-7)在地震来临时,谭千秋老师用自己的身体保护四个学生的经过。 第三段(8-10)地震后,救援人员、获救学生和老师的感受。 第四段(11-12)人们对谭千秋老师的深情赞颂。
2.体会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环境烘托等写作方法。 (1)第二段:正面描写 第三段:侧面描写 (2)第二段:环境烘托 (3)第6节最后一句:细节描写 六、作业: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主要内容,直入文本中心
1.回忆课文的主要内容,关注写人的文章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2.通过上一课的学习,说说谭老师给你留下的初步印象。 3.朗读课文的最后一节。找找他是个怎样的老师?
(根据找到的信息板书:横着写普通、爱与责任 竖着写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二、学习第一段,感受谭老师的爱与责任
1.自由读课文,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老师?从哪些词语中读出来的? (关爱家人、工作积极)关键词:给小女儿、早早、平常 三、学习第二段,感受潭老师的爱与责任
1.朗读课文,先在小组内分读课文,再在全班展示读。
2.说说段意,比较这段的段意和文章主要内容的关系,体会抓住重点内容,删除次要内容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3.自主圈画批注式学习谭老师的语言和动作。 (1)用?——?画出语言,用?~~~~~?画出动作。 (2)仔细阅读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在旁边写上你的批注。 (3)交流:左边
(4)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人物的语言和动作。 4.朗读鉴赏式学习四处环境描写。 (1)天空阴沉沉的。预示着地震的来临。
(2)忽然,课桌摇晃起来!整个楼房都摇晃起来!地震!体会连用3个感叹号的表达效果。
(3)楼房摇晃得……腾空而起。楼房马上要坍塌,情况危急到了极点,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
(4)地动山摇。……楼房塌陷了……这样的环境描写预示着谭老师遇难了,他的姿势成为永恒的瞬间。
(5)朗读体会环境描写在写作中的烘托作用。 四、学习第三段,体会这一段侧面描写的作用
1.默读课文,思考:如果去掉这段,你觉得行吗?(显然不可以,这段侧面描写使故事变得真实可信。)
2.这一段引用了哪三位人物的话语?为什么这样选择?(救援人员、学生、老师)(他们的所见最后说服力)
3.朗读课文,抓住救援人员的语言,抓住飞身,抓住生死攸关组织有感情地朗读。 五、学习第四段,深情赞颂潭老师的爱与责任
1.朗读第11小节,体会文本表达的情绪线索:亲切—痛苦—赞颂 2.课后3(教参56页)
3.?英雄不死,精神千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4.倘若请你把题目中的?最后?换成文中另外的词语,你会换成什么? (爱的姿势/责任的姿势 /英雄的姿势 师德的姿势/千秋的姿势/)
7 船长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精神。 3、学习课文通过人物语言和行动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片断?哈尔威船长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
教学重点:朗读、背诵课文,理解哈尔威船长在生死关头,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亡留给自己的舍己为人的精神和尊重妇女、爱护儿童的人性美。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⒈揭示课题,激趣导入
⒉简介?诺曼底?号遇难情况。
⒊自读感悟,初步感知。学生自由读书两遍以上,边读边在自己感兴趣、有心得、有疑问的地方做上记号。
读后交流:(我读懂了……知道了……; 我不懂的地方是……我不明白……)
在学生交流的同时,教师随机引导学生谈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感知,并初步认识段落结构:
遇险→自救→牺牲
二、自主探究,精读感悟
在学生对课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划分段落,再逐段由学生自读、探究、讨论,教师适时予以指导。
⒈朗读体会最后一自然段
提问:读完这篇课文,你认为哈尔威船长是一个怎样的人?(板书:忠于职守)你是怎么知道的?
出示:哈尔威船长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对死亡,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
①理解?忠于职守?、?做人之道?的意思。说说句中的?又?说明了什么? ②指导朗读(这段话是对哈尔威船长一生品质的赞颂。他面对死亡,想到的是忠于职守,想到的是履行做人之道,充分表现了他高尚的品质,应怀着崇敬之情,用赞颂的语气来读)
过渡:课文是怎样具体写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的呢? ⒉朗读体会第一段(?遇险?) ①学生自读课文。思考:?诺曼底?号是在什么情况下被撞的?当时情形怎样?在文中用?——?划出有关语句。
②学生讨论交流。
?像平常一样?可见这条航线是?诺曼底?号的定期航线。 ?薄雾笼罩?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一声巨响?、?剖开了一个大口子?、?海水猛烈地涌进船舱?可见事故之大,情况之危急,这紧急的情况可用什么词来形容?(万分危急,千钧一发)
(板书:千钧一发) ③指导朗读。(先缓后急,注意读出当时情况的危急)
过渡:在这种危急关头,哈尔威船长是怎样做的呢? ⒊朗读体会第二段(?自救?)
①默读课文,画出最能表现船长沉着镇定的一段话。
②学生交流,出示:哈尔威船长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沉着镇定地指挥着,控制着,领导着,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他仿佛不是在给人而是给灾难下达命令,一切似乎都在听从他的调遣。
③多媒体演示当时现场的情景,帮助学生理解船长的?沉着镇定?。 指导练说:船长的神态和动作分别是怎样的? (教师相机板书:巍然屹立) ④指导朗读、背诵这段话。
⑤哈尔威船长真的把每个人都考虑到了吗? 引导学生读课文。
⑥哈尔威船长分别在什么情况下下达了哪些不同命令?结果怎样?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他的哪些品质?
小组交流,讨论。
⑦出示:没有一个人违抗他的意志,人们感到有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的上空。
指名读。
为什么没有人违抗他的意志?(用?因为……所以……?句式回答)
?伟大的灵魂?指什么?(哈尔威船长面对死亡,一心想到的是乘客,是妇女、孩子,惟独没有想到自己安危的高尚精神)
⑧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为课后排演课本剧做好准备。 ⒋朗读体会第三段(?牺牲?)
①齐读课文第三段(板书:以身殉职) ②朗读、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三、回归整体,巩固提高
学生速读课文,对所学知识进行自我梳理、系统化。 自由表达:谈谈学习本文的收获。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⒈文章主要内容及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到了哈尔威船长的哪些品质? ⒉学习课文从行动、语言等方面来描写人物的方法。 ⒊结合板书,总结课文。 板书设计:
7船长
遇险 千钧一发 忠于职守 自救 巍然屹立 牺牲 以身殉职 舍己救人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指名说说课文大意。(板书:遇险自救牺牲) 二、精读训练
1、谈话引出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哈尔威船长是个怎样的人?(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出示:哈尔威船长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对死亡,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
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忠于职守?、?做人之道?的意义。你怎样理解句中的?又?的意思?
朗读这段话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为什么?
(这段话是对哈尔威船长一生品质的赞颂。他面对死亡,想到的是忠于职守,想到的是履行做人之道,充分表现了他高尚的品质,应怀着崇敬之情,用赞颂的语气来读)
范读、指名读、齐读。
过渡:课文怎样具体写他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的? 2、朗读理解课文第一段。 (1)默读、思考:?诺曼底?号是在什么情况下被撞的?当时情形怎样?(画出有关词句)
(2)交流讨论:
?像平常一样?可见这条航线是诺曼底号?的定期航线。 ?薄雾笼罩?是事故发生之因。 ?一声巨响?、?剖开了一个大口子?、?海水猛烈地涌进船舱可见事故之大,情况之危急。这紧急的情况可用什么词来形容??(万分紧急,千钧一发……)(板书:千钧一发)
(3)朗读指导。
指名试读,相机指导。(开始时语调平缓、轻快,后来要急促,最后一句话要用紧张的语调读,因为情况危急)
指名再读,及时鼓励。
过渡:如此重大的灾难降临了,哈尔威船长是怎么做的? 3、朗读理解第二段。
(1)速读,找出最能表现船长沉着镇定的一段话。
(2)出示:哈尔威船长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沉着镇定地指挥着,控制着,领导着。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他仿佛不是在给人而是给灾难下达命令,一切似乎都在听从他的调遣。
(3)出示挂图。
(4)图文结合,理解船长的?沉着镇定?。
看图说说船长的神态和动作。(板书:巍然屹立) 指名感情朗读这段话。 看图听老师背这一段话。 集体看图背诵这段话。
(5)他真的把每一个人都考虑到了吗?
(他把自己给忘了,面对灾难,他早巳把自己的生死臵之度外,这是多么高尚的品质啊!)
(6)哈尔威船长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下达了哪些不同命令?结果怎样?从中我们可体会到他的哪些品质?
小组交流,讨论。
(7)出示:没有一个人违抗他的意志,人们感到有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的上空。
指名读。
为什么没有人违抗他的意志?
?伟大的灵魂?指什么? (8)指导朗读第二段。
指导:读哈尔威船长的命令时应凝重有力,作者的议论应读得稍慢、庄重,对话部分应急促。
指名分角色朗读。 三、总结全文 四、作业
背诵课文最后两小节 摘录你认为感人的句子。 第三课时 一、复习
1、分角色感情朗读全文。
提问:本文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哈尔威船长的?从中你能感受到哈尔威船长的哪些品质?举例说明。从行动和语言上来描写的,如……
我们今后在写作中要学习这种写法。 2、看板书总结。
哈尔威船长在?诺曼底?号客轮遇险的万分紧急的时刻,巍然屹立在船长的岗位上,沉着镇定地组织指挥着救援工作,果断地下达了一个又一个命令,使船上60人脱险,他自己却以身殉职,英勇牺牲。课文歌颂了他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崇高精神。
(板书:忠于职守舍己救人) 3、背诵课文最后两小节 齐背
指名学生背
二、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册 三、批改,订正。
8爱之链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让学生充分感受人间真情,知道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应该给予无私的帮助。
4、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学习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来表现人物的品质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
1、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让学生充分感受人间真情,知道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应该给予无私的帮助。
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学习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来表现人物的品质的写法。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激发兴趣
1、 记得上个学期我们学过的一篇课文《爱如茉莉》吗?谁来说说讲的是什么?(生回答)是啊,爱,一个温馨的字眼,一个永恒的话题。在那飘雪的寒夜,爱就是一股驱走寒冷的暖流,就是一种克服万难的力量。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板书课题:爱之链。
2、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这是一种怎样的爱?这?爱?发生在谁与谁之间?这?爱?又是怎样被链接起来的?)让我们一起来在课文中寻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读生字词,要求读准字音,平翘舌音:餐、蹭、糙;前后鼻音:吻、腕;后鼻音:蹭。
2、指名读词语。
乔依 颠簸 凄凉 矮小 脚腕 蹭破 车胎 瘪了 袜子 油污 绝望 餐馆 亲吻 粗糙 脸颊 荒芜人烟 天经地义 潸然泪下 3、重点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荒芜人烟:指没有人居住的地方。
天经地义:指非常正确不容质疑的道理。 潸然泪下:
4、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 三、默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 1、课文主要讲了几件事?
2、按提纲?乔依帮助老妇人——老妇人帮助女店主?给全文分段,再试着概括段意。
第一段(1—8自然段):讲一天晚上在乡间的小路上下岗后又找不到工作的乔依非常热情地无偿帮助一位在寒风中几乎绝望的老妇人修好了汽车,老妇人非常感动。
第二段(9—11自然段) 写老妇人来到乔依妻子开的小餐馆,得到了女店主
的热情服务和细心照顾,老妇人深受爱的感染,留给女店主一些钱就悄悄地走了。
第三段(12自然段))乔依的妻子发现老妇人留下的钱和字条以后非常感动,心中充满了爱的暖流。
四、作业
1.生字描红、临写,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师:有人说,爱是一盏灯,黑暗中照亮前行的远,爱是一首诗,冰冷中温暖渴求的心房,爱是夏日的风,是冬日的阳,是春日的雨,是秋日的果。我说爱更是一根心链,栓紧你我彼此的心,串起了一个个爱的故事。
2、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让我们一起去细细品味一下这根爱的珠链上那感人的一幕幕。
3、你还记得课文中讲了哪两件事吗? 板书:乔依帮助老妇人老妇人帮助女店主 二、学习课文1~8自然段
1、师述:在一个风雪交加的黄昏,寒风挟裹着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一条乡间公路伸向远方。这里看不见汽车,更没有人影,一切显得是那么寂静、荒凉。一位老妇人的车在这抛锚了,此刻她的内心会是怎样的?请你自己读一读文章2——8自然段。(学生自读)
2、全班交流。
1)在荒芜人烟地方,老妇人的车在这抛锚了,此刻她的内心会是怎样的? ?又冷又怕?——在冷风中发抖紧张地闭上眼睛
?紧张绝望?——荒芜人烟等了一个小时几乎完全绝望
2)谁愿意通过朗读把老妇人此刻内心的绝望、害怕表达出来。 指读——齐读
3、尽管老妇人此时几乎绝望了,但她的内心始终在期望着有人来帮她一把。这时乔依驾驶着他那辆破汽车来到了老妇人面前,看到这一切,他怎么做的,请你自己去文中读一读、找一找。
全班交流:
1)乔依是怎样为老妇人修车的?引导学生读第四自然段,画出描写乔依修车动作的词语,想象当时修车工作的困难。汇报:
?难?手和脚腕蹭破出血顾不上擦
?冷?手冻得几乎没有知觉清水鼻涕流下来 ?脏?手上沾满了油污衣服也更脏了
2)你从这些句子的描写中看出了什么?(看出修车的工作非常费劲,而乔依不怕脏,不怕累,真心诚意为老妇人修车。)
4、课文中还有哪些段落的描写也反映出乔依的为人?再默读2、3、5—8自然段。汇报:
你从乔依安慰老妇人的话中体会到什么?(热情、体贴、细心) 这几句话如暖风吹拂过老妇人的心田,谁还愿意来读一读? …………
5、你从他的言行中能感受到他具有怎样的品质?(乐于助人的品质;乔依对
教学难点:了解鲁滨逊的经历,理解?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 2、读课文 二、学习课文
(一)把握小说的主要内容 1、《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历险小说究竟写的是什么内容,让?我?爱不释手了呢?
2、要能在一座孤岛上生活28年需要什么/这些东西都是现成的吗?鲁滨逊是怎样获得生活的必需品的呢?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的第七至十一节,画出能够体现鲁滨逊?聪明机智?而又具有?坚强毅力?的词句,多读几遍。
3、汇报交流,理解鲁滨逊的聪明机智与坚强毅力 (1)一开始鲁滨逊*什么为生,他做了些什么?
(2)这些食物非常有限,为了维持生活鲁滨逊又做了些什么? (3)后来生活又如何?
(4)鲁滨逊在岛上的生活怎样?你觉得他的生活幸福吗?
4、读到这里,你觉得这部小说的内容有吸引力吗?你还想了解些什么? (二)体会?我?的感受
1、读书要读出自己的感受,课文中的吴缅读了这本书后有什么感受呢? 2、理解?名言?
(1)你能说几句名言吗?这些名言给了你什么启迪?
(2)吴缅喜欢上了书中的一句名言,这句名言的内容是什么??我?是怎样理解的呢?
(3)我们的大家是怎样理解这句名言的呢?能不能结合自己的经历或者读过的书来说说自己的理解。
1、除了理解一些名言的意思外,老师觉得读书的时候还要能发挥丰富的想象力,想象出人物的形象,吴缅在读书过程中就慢慢在心目中勾画出鲁滨逊的样子,让我们来读一读课文的地十四节。
2、吴缅为什么希望自己成为这样一个人呢?从这身装束打扮中你能看出鲁滨逊是?一个探索者。一个发明家,一个善于创造性劳动的人吗?
三、整体联系,理解课题
1、吴缅为什么要把这本书珍藏起来,传给儿子呢?
2、吴缅的爷爷为什么要把书传给他的爸爸,他爸爸为什么又要把书传给吴缅呢?
3、现在我们能不能说说课文为什么要以?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为题吗?这本书女孩子不能读吗?
四、读写结合,促进发展
1、这篇课文不仅是一篇日记,而且是一篇非常优秀的读书笔记,学习了课文我们不能说说这篇读书笔记主要是围绕哪些方面来展开的?
2、我们也选择一本书,认真阅读,围绕这三个方面尝试写一篇读书笔记,准备开一个读书报告会。
阅读《鲁滨逊漂流记》
阅读要求:
能够理解整本书的大概内容,理清故事脉络;能够找出令自己印象深刻和让自己有所启发的句子,并做简单批注;能够叙述书中精彩的故事情节;有自己的思考,能够对文中的人物进行简单的评价。
三、活动目的:
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会读书,学会动笔做批注的阅读方法,培养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引导学生善于读书,善于思考,培养独立的思维能力。
四、阅读过程:
1、学习课文《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从杨红樱的笔下来窥探《鲁滨逊漂流记》的大概内容,激发学生对这本书的阅读兴趣。
2、了解整本书的大概内容
学完了课文《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以后布臵作业:购买或借阅《鲁滨逊漂流记》。接着利用学习《我读书,我快乐》的时机,和学生一起共同阅读了前言和目录,对整本书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知道了本书的作者,书中的主要人物以及书中讲述的主要事件,让学生自发地产生一种想要细读的欲望。
3、加强阅读指导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主读书的能力,因此阅读这本书,我主要采用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主读书的方式,再进行一些读书方法的指导。比如让他们自由搭配成合作阅读小组,利用课余、周末等时间聚到一起相互交流读书体会和收获,讨论读书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和问题,探讨作者的写作目的,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等。
4、写阅读感悟
让学生在两个星期内自主完成整本书的阅读,然后布臵写一篇读后感的任务。内容必须包括:本书主要情节、人物特点分析、人物具有的精神品质、给自己的启迪和自己的收获等。
5、交流:深化、广化阅读感悟
①复述故事:这本书中讲述了鲁滨逊一生的经历,其中详细讲述了他在荒岛上28年的历程,他的经历充满了传奇的色彩。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令自己感兴趣又印象最深刻的一个故事情节。师生共同评价,选出讲述得最精彩、最吸引人的同学,评为?最佳说书先生?和?最佳说书小姐?。
讲故事的同学讲述得绘声绘色,听故事的同学听得如痴如醉。虽然每位同学都读过这些故事,但是经过有表演天赋的同学的嘴讲出来,故事变得更生动、更精彩了。最终全班一致推选周梦佳为?最佳说书小姐?,陆滕新为?最佳说书先生?。这一环节得到了学生的热情参与和热烈的欢迎。
②谈谈感受:让学生交流撰写的读后感(此处应重点谈对人物特点的分析,人物精神品质的评价)
参考答案:
我觉得鲁滨逊是一个具有大无畏冒险进取精神的人,他不仅聪明机智还是一个具有坚强毅力的人。
我觉得鲁滨逊是一个真正的英雄,他不愧是一个男子汉。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中,在那样危险的情况下,他能够生活得那么好,还在岛上建立了自己的王国。
读了这本书我被鲁滨逊奇特的遭遇深深吸引了,我更被他面对危险和困难豪
不畏怯的精神感动了。也许我们不会有他那样不幸的遭遇,但我们在面对挫折时可以像鲁滨逊一样勇敢无畏。
我觉得这部名著主要好在两点:一是作者用巧妙的构思和写实手法塑造了鲁滨逊这一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二是这部名著情节曲折、故事生动、悬念迭起。作者对人物特点的把握和突出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借鉴。
……
③说说收获:让学生联系自己生活的实际说说读了这本书,自己获得了哪些启迪和收获,在以后的生活中将怎样做。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参考答案:
鲁滨逊教会了我要有不屈的精神,使我从中得到了启示:只要具有不屈不挠的精神,不懈的努力,从困境中自寻快乐,那么你已跨出了成功的第一步。在以后的生活中,面对困难和挫折,我不会再悲观地想我是多么的不幸,多么的悲惨了,我也要像鲁滨逊一样乐观地看待自己的处境,找到可以聊以自慰的地方。
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我想象得出鲁滨逊的生活很艰难,但他却靠着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在岛上开辟了新的生活。他的生活充满了曲折的故事,精彩的情节,我真希望我自己也能拥有一个他这样的王国。
《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告诉我:当遇到困难时,不能畏怯,只要充分调动自己的智慧,就有可能创造超乎想像的奇迹!作为男子汉我们应该学习鲁滨逊那种能很好地在野外生存的能力,学习他那种勇敢无畏的精神。以后我再也不会受到一点委屈就流眼泪了,再也不会遇到一点困难就退缩了。
我有两个很不好的缺点:一个是胆小,一个是面对困难容易退缩。读了《鲁滨逊漂流记》,了解了鲁滨逊的品质,我感到很惭愧。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在以后的生活中改掉这两个缺点,让自己成为真正的男子汉大丈夫。
……
五、总结活动过程:拓展阅读 《鲁滨逊漂流记》是笛福的代表作,是一部流传很广,影响很大的文学名著。它表现了强烈的资产阶级进取精神和启蒙意识。作者用生动逼真的细节把虚构的情景写得使人如同身临其境,使故事具有强烈的真实感。小说主人公鲁滨逊也成为欧洲文学史上一个著名的文学形象。
此次阅读活动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知识,开阔了我们的视野,还使我们掌握了阅读的方法,深化了思想感悟能力。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应该多读书,尤其是文学名著。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文学鉴赏能力,还能让我们更加了解社会、了解世界。
推荐阅读(世界名著青少年版) 《汤姆索亚历险记》 《八十天环游地球》 《绿野仙踪》
12 姥姥的剪纸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能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4、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的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学重点:体会浓浓的亲情。
教学难点: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人人都有姥姥,她们或高或矮,或胖或瘦,或白或黑,或普通或神奇……你的姥姥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呢?她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你和她的感情怎么样?
2、有个叫笑源的人,她和姥姥的感情非常深厚,他的姥姥最拿手的是剪纸。为了表达他对姥姥的深切思念之情,他特地写了一篇文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姥姥的剪纸》。
3、亮标。 二、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了解课文大意。 2、指读课文,及时正音:?择、猪、爽?为翘舌音,?屯?为前鼻音,?爽?为后鼻音。并纠正字形:?岂?上下结构,下面为?己?,不出头。?刁?下面为提,不是撇。
3、再读课文,给课文分段。
全文共13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四部分。
1-3自然段,讲述了姥姥剪纸的技艺高超,深入人心。 4-6自然段,讲述了姥姥在?我?的刁难下,尽展技艺。
7-12自然段,讲述了姥姥用剪纸表达了与?我?的浓浓深情。
13-自然段,讲述了姥姥用剪纸表达对远方的?我?的挂念,姥姥的剪纸是?我?永远的回忆。
三、学习第一部分 1、指读第一节,?左邻右舍??都?贴着姥姥的剪纸,说明了什么?大家为什么都喜欢姥姥的剪纸呢?
2、自由读课文2-3小节,思考上述问题。 3、交流
A.技艺高超?普普通通??翻来折去?材料平常,方法简单,居然?要什么有什么??无所不能?,从正面表现了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邻居的赞叹,?下蛋、打鸣?则从侧面反应了姥姥剪纸的逼真。(指导朗读,读出剪纸的逼真、人们的赞叹)
B.姥姥广结善缘,有求必应。?任谁开口都行?可见姥姥人缘极广;?撩起、
擦擦手?可见姥姥干脆利落,说剪就剪;??说吧,派啥用场?往哪儿贴?可见姥姥的爽朗,剪纸有针对性,会剪的东西多,各有用处。?接着干活?可见姥姥的勤劳。
3、指导朗读。 4、小结:
作者的姥姥就是这样普通的老人,因为她有着所有普通妇女的美德——勤劳善良。但是说她普通却不又普通,她身怀剪纸绝技,广结善缘。她是一位多么了不起的女性啊!
四、作业
1、抄写生字组成的词语。 2、划去错误读音。
择(ze zhai)菜 刁难(nan nan) 三伏盛(sheng cheng)夏 薅(hao ru)草 机灵(ling ling) 数(shu shu)九寒冬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搜集资料:我国还有哪些民间艺术?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亮标
1、今天我们接着学习《姥姥的剪纸》,这节课要达到以下目标: a、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小节。 b、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刁难、挑剔、耍赖、调皮蛋?的意思。
c、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d、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的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二、学习课文4-6小节
1、课文中说,姥姥的剪纸技艺深入人心,左邻右舍的窗子上,都贴着姥姥心灵手巧的劳作。你们想见识一下精美的窗花吗?好,现在老师就满足大家的愿望,欣赏一些精美的剪纸作品。
电脑展示。看了这些剪纸作品,你有什么话要说?
2、是呀,姥姥心灵手巧,剪纸技艺高超。从课文第四小节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一下。
3、自读交流
A.?一天,我用双手死死得捂住姥姥的双眼,让她摸着剪窗花。岂知工夫不大,一幅'喜鹊登梅'便完成了。?
?死死地捂住、摸着剪?说明剪窗花难度之大,?工夫不大?说明姥姥动作熟练,完成速度快。由此可见她技艺高超。
B.?嗬,梅枝与喜鹊形象生动,大小疏密无可挑剔。? ?形象生动?说明姥姥的剪纸惟妙惟肖,?无可挑剔?是说我没有办法找到毛病,说明我打心眼里佩服姥姥的剪纸技术。
展示?喜鹊登梅?的剪纸,这就是姥姥剪的?喜鹊登梅?,我们来欣赏一下。梅枝、喜鹊形象怎么样?它们的大小和位臵安排如何?看到这里,我们对姥姥不由产生了一种什么感情?
指导朗读,读出姥姥的技术高超,以及我的敬佩之情。(谁能把作者此时的
正在阅读: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教案(全册)01-09
2015-2020年中国蓝牙远距离读卡器行业市场发展态势及投资前景可行性报告05-20
论童年经历对余华小说创作的影响03-11
李荣融在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上的讲话06-06
成都中医药大学2011年春季学期成教中医2011级医古文试卷10-06
《长袜子皮皮》阅读教案07-05
北京自学考试心理学史02-10年真题05-07
广东省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评估指标体系01-20
钢结构吊装方案- 副本09-14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人教
- 教案
- 语文
- 小学
- 十一
- 全球最适合浮潜的6大海岛--塞班岛 - 图文
- 搭建有效平台 实现多元对话
- 基于单片机的环境噪声监测仪的设计 - 图文
- 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QCR9218-2015) - 图文
- 东莞市外事侨务局2016年招聘工作人员公告
- 云南省2016年党章党规知识网络测试答案
- 如何建立培训体系与制定年度培训计划
- 两台直流电动机同步控制系统
- 模式识别
- 广东省惠州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模拟考试数学(理)试卷
- 巧用EasyRecovery恢复误格式化的磁盘分区
- 比例中的行程问题
- 2018-2019-老职工入党申请书-word范文模板(10页)
- 中学生常用成语解释
- 常见防雷(surge,lighting)器件(TVS,压敏电阻,气体放电管,固体放电管,SPD)应用
- 推荐学习K12八年级英语上册 Module 1 How to learn English Unit
- 档案里缺少入团志愿书
- 审计(2016) 第19章 审计报告 课后作业
- 临床实验室规章制度
- WWF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