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析所给材料中对立问题的1道经典例题

更新时间:2024-01-02 12:5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如何分析所给材料中对立问题的1道经典例题

一些矛盾性很强的问题可以运用“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分析法”。

有些问题看似矛盾性,对立性非常强,其结论甚至是水火不容。举个最典型的例子,保护环境和经济发展看似对立,特别在一些特定的环境中,对于一些具体的地区往往表面很难兼顾。发展经济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环境,而强调保护环境肯定会抑制一些产业的发展,如何对这样的问题进行分析呢?大家记住一个非常重要的思考技巧,如果两个问题相互对立,而且本身又都有其正确性,那么我们只要深入挖掘就可以在更深层次上找到其统一性。

环境与经济发展,保护环境是为了人类长远发展,对于一个地区是为了这个地区的长远发展,而经济发展也是为了这个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简单的讲,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人民的利益。怎样做或者怎样取舍更有利于人民利益的最大化,是我们分析问题的着眼点。利益当然不能仅看眼前利益,应该长远的看今后十几年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所以就不难得出环保优先的结论了。(源自正灵樊政公考名师团队)

下面这一道2010年山东、天津等省市地区的联考真题就更加典型的说明了这一问题。

【例题】2010年山东天津公务员招录考试申论真题

二、座谈会的主持人说“关键是我们如何来平衡”。这里所说的“平衡”指什么?为什么说这是“关键”?(20分)

要求:观点明确,分析恰当,条理清楚,不超过300字。 解析:该题包含两问。第一问是概括题;第二问是原因分析题。

材料节选:

2009年,在人们对水价调整议论纷纷的背景下,某部门邀请某市自来水公司H总经理、某报w记者、公用事业专家x、Y等,开了一次座谈会。下面是座谈记录。

W记者:我觉得水它不单纯是一种商品,它有公共资源的属性,不能单纯地以商品来计价。因为政府从税收里头就已经提取了一些资金,居民对这块资源理应低价共享。 H总经理:十年前我来到这个企业的时候,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有些人认为水是自来水、福利水,不是商品。自来水公司长期不参与市场竞争,亏损靠补贴,投资靠拨款,企业人员臃肿,效率低下。持续低迷的水费征收率,居高不下的管网漏失率。加上积累下来的几亿元社会拖欠水费,成了我面前的大难题。一栋297户的居民楼,12年不交水费,周围的居民楼也在关注着他们,这个事态如果扩大,全市可能都要不交。在这种情况下,我下决心采取行动。先召开了新闻发布会。第二天对这栋楼停了水,一直停了36天。停水后第二天,铺天盖地的报纸,整版整版的报道、评论这件事。停水之后,陆陆续续有居民开始交水费了,可是管网就这一根,对已经交水费的居民怎么办?我们说下决心,对交水费的居民提供矿泉水。我们职工就把矿泉水一桶一桶地扛到他的家里。后来我们听说了,这栋楼的居民走在街上,不敢说是这栋楼,谁要说是这栋楼的居民,大家都谴责他,形成了一个社会舆论。但这还不够,供水企业要不要盈利,是不是亏得越多越光荣。光停水还解决不了。

X专家:供水企业在市场机制下追求盈利,讲究成本,我觉得这是很客观的一件事情。

G专家:作为企业,好像盈利是一种天然的冲动,所以我们说有涨价的冲动。但是这并不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也不是各国通用的。我最近到墨尔本去了一趟,澳大利亚墨尔本的供水企业,盈利率很低,看去年的年报,它的净资产回报率大概只有1%到2%的样子。如果我们说自来水公司是公用性质的企业,那么它就不应当有盈利冲动。

Y专家;供水行业的特点是自然垄断性,它在市场上是不可竞争的。对我们公用事业,消费并没有选择权。这样一个自然垄断的企业,要有盈利,就很可能获取超额利润,消费者质疑它涨价是不奇怪的。

主持人;我觉得我们应该客观地看待外资进入中国水务领域所产生的影响。我国公用事业市场化的进一步发展,关键是我们如何来平衡。企业有盈利的需求,但水毕竟是一种特殊商品,有它的公益性。

【参考答案】:(源自正灵樊政公考名师团队)

平衡指的是城市供水的公益性和商品性的平衡。

适当收取水费,有利于公共事业发展,是与市民利于、与城市发展需要相一致的, 而强调城市供水的公益性,减轻居民和企业负担,也是与市民利益、与城市发展需要 相一致的。

所谓平衡是说,寻求最有利于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城市发展需要的方式,实现各 方利益的最大化。简要的说就是实现城市供水公益性和商品性的平衡。

所以说这是关键,是因为只有水费收取合理,才能既保证供水企业的发展,又能 尽量不增加市民和企业的负担,有利于市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城市发展。

否则,供水企业缺少设施养护资金,就无法为市民、企业提供更佳的服务,甚至难以维系;市民、企业负担过重都不利于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竞争力的提高。

【讲解】(源自正灵樊政公考名师团队)

根据材料,我们很容易找出此题中的平衡是指什么,即城市供水的商品性和公益性的平衡。但“为什么说‘平衡’是‘关键’”一问,答起来就没那么轻松了。

因为商品性和公益性是一对矛盾的性质,遇到此类题目时需要我们运用申论作答最常见的矛盾分析法来思考,即从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去分析问题。

我国的城市供水,向来是收费的,并且价格都相对低廉。换言之,我国的城市供水一直都是商品性和公益性共存的,既然这对矛盾是长期存在的,就说明商品性和公益性的存在都是合理,是有着共同存在的平衡点的,那就是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一方面,城市供水依靠商品性获得一部分收入,作为完善、维护供水设备的经费,让市民的生活质量有所提高并且改善了城市投资环境,是社会效益的体现;另一方面,水的公益性以低廉的水价为体现,为市民的生活、企业的生产减轻了负担,也是社会效益的体现。

可见,“商品性”和“公益性”这对矛盾的性质都是为实现社会效益服务的,所以找到矛盾的平衡点就是使社会效益最大化。也就是说,以“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为前提

的矛盾,一定都有这样一个关键的平衡点。

公益性: 尽可能减少居民和企业负担,为社会提供公益性优质服务。 商品性: 收取足够的费用,有利于公共设施的建维护和建设。 公益性在收费上的特征: 收费越低,越能减少居民和企业负担,更加体现公益性。 看似完全对立 的矛盾 商品性在收费上的特征: 收费越高,越能促进公共服务企业的发展,更加体现商品性。 降低收费,是为了尽可能减少居民、减少企业负担,从而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城市竞争力。 提高收费,是促进公共设施的建维护和建设,从而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城市竞争力。 所谓平衡点,就是寻求“效益最大化”。也就是,力争寻求最合理的收费,从而最有利于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城市竞争力。 公益性和商品性看似完全对立的矛盾。但是,公益性和商品性都具备合理性。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效益最大化”去分析其矛盾的统一性。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i5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