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帷幕注浆实施细则

更新时间:2024-04-23 07:1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莲花山隧道突泥、突水安全技术方案

1、工程概况

莲花山隧道横穿莲花山,属低山丘陵地貌,地表起伏较大,进出口地面坡度30°~50°,植被发育。进口位于饶平县东镇新村,出口位于潮安县铁铺镇洪厝铺村,附近为县X086,交通方便。进口里程为DK174+123,出口里程为DK181+771,中心里程为DK177+947,全长7648m,隧道最大埋深245m。全隧道设无轨运输斜井两座。

隧道围岩总体情况较好,以Ⅱ级围岩为主;在断层破碎带及其影响带范围内节理裂隙发育,岩体较破碎,为Ⅲ、Ⅳ、Ⅴ级围岩。其中Ⅱ级围岩4240m,占隧道总长的55.4%;Ⅲ级围岩620m,占隧道总长的8.1%;Ⅳ级围岩1730m,占隧道总长的22.6%;Ⅴ级围岩1058m,占隧道总长的13.8%。

2、地质构造

隧区地层岩性为燕山三期花岗岩,缓坡段风化层厚30~60m,陡坡段基岩出露,节理发育,主要发育石髻山断层。

石髻山断层:为区域压性断层,断层上下盘均发育在燕山期花岗岩中,与线路正交于DK178+680附近,产状N10°~20°W/75°~85°NE。断层附近有一鱼塘,经调查未发生漏水现象,山上沟水未发生断流现象。据钻探及物探揭示,DK178+560~DK178+860段,受断层挤压影响,岩体局部破碎,多为强风化碎块状,可见绿泥石化,为断层破碎带;据抽、提水试验报告显示,破碎带含水量较小,根据物探资料,DK178+600~DK178+800段隧道洞身剖面电阻率ρS 值为111~293Ω.m,以极破碎岩体为主,夹部分破碎岩体,DK178+560~DK178+600,DK178+800~DK178+860隧道洞身剖面电阻率值262~493Ω.m,岩体破碎。

3、施工方法

1

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在DK178+680-DK178+810段采用超前帷幕注浆施工。采用孔口管和小导管注浆,钻孔长30m,孔口管采用直径89mm,壁厚5.5mm,作为止浆和孔口保护。注浆加固厚度控制在4.0m,全断面注浆则注浆孔全断面布臵。为保证注浆效果和均匀性,注浆应分段进行。

3.1注浆目的

在岩溶水发育地段,当地下水大量排放可能影响当地生态环境时,采取“以堵为主,限量排放”的防排水原则。

注浆的主要目的是加固围岩,限制排水量,保证隧道洞室稳定,确保施工及运营安全,实现有控制排放,减少(防止)水资源流失。本方案设计排水量控制标准按注浆后每延米洞壁渗漏量不大于1~3m3/dm考虑,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工程场区环境敏感程度、超前地质预报预测及揭示的地质条件予以调整。为达到目的,施工中可根据工点的具体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选用以防渗、堵水、固结或回填为目的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注浆措施。

(1)防渗

降低围岩的渗透性,消除或减少地下水的渗流量,降低工程扬压力或孔隙水压力,提高围岩的抗渗透变形能力,限制排水量。

(2)堵水

截断水流,改善工程施工、运营条件。 (3)固结

改善隧道围岩的力学性能,提高其整体性。 (4)回填

充填隧道围岩的孔洞(溶洞、溶槽)、缝隙(裂隙、溶隙),防止塌陷,改善结构的力学条件。

3.2注浆主要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

3.2.1帷幕注浆是通过在掌子面钻注浆孔,再向孔内压注化学浆液,浆液挤出开挖断面及其周围一定范围内的岩缝中的水,保证围岩的裂隙被具有一定强度的浆体充填密实,并与岩体固结成一体,形成止水帷幕。

3.2.2采用孔口管和小导管注浆,钻孔长30m,孔口管采用直径89mm,壁厚5.5mm,作为止浆和孔口保护。注浆加固厚度控制在5.0m,全断面注浆则注浆孔

2

全断面布臵。

3.3帷幕注浆施工方案

超前帷幕预注浆,每一循环长度30m,开挖25m,预留5m止浆岩盘。固结范围:开挖轮廓线外4m。

3.4帷幕注浆部位

石髻山断层 DK178+680-DK178+810 3.5注浆材料

3.5.1注浆材料的选择及适用范围 水泥:42.5普通硅酸盐水泥 水玻璃:40Be’

水灰比:0.5:1~0.8:1

针对断层破碎带发育情况,拟采用以下两种不同的注浆堵水材料。 ⑴单液水泥浆类浆液

单液水泥浆类浆液是以水泥为主,添加一定量的速凝剂,用水调剂成的浆液。它的主要特点是:凝结时间可根据实际需要随意调节,其变化范围为几分钟至几小时;浆液结石率可达100%,抗压强度可达5~10Mpa,抗渗性能好;工艺设备简单,操作方便,但难以注入0.2mm以下岩溶裂隙;浆液无毒性,对地下水和环境无污染,较之使用化学药剂为添加剂的浆液更安全;来源丰富,价格便宜;凝结时间相对较长。

根据注浆对浆液凝胶时间的要求,施工中在隧道内对不同浆液配比进行分组试验,取得不同凝胶时间下的配比,供注浆选用。

⑵水泥—水玻璃类浆液

水泥—水玻璃类浆液是以水泥和水玻璃为主剂,两者按一定比例采用双液方式注入,必要时加入缓凝剂(磷酸氢二钠)所形成的注浆材料。它的主要特点是:来源丰富,价格便宜;结石体抗压强度高,可达5~20Mpa,但后期强度由于水玻璃的作用易降低;浆液结石率为100%,结石体渗透系数10-3cm/s,抗渗性能好;但难以注入0.2mm以下岩溶裂隙;采用双液方式注入,施工工艺较单液复杂。

注浆施工时,浆液类型的选择原则是根据岩溶水赋存情况和涌水量大小而确定:当遇到断层破碎带或涌水量大时,选用单液或双液浆;以上两种注浆材料各有所长,在注浆过程中配合使用。

3

3.6注浆工艺和作业要点 3.6.1注浆工艺流程(见下图)

注浆施工工艺流程图

3.6.2注浆段长和注浆孔的布臵

根据钻机性能,选用每循环注浆段长30米;帷幕注浆就是要使浆液扩散到注浆帷幕范围内的所有岩层裂隙中,所以注浆孔的布臵要以浆液扩散不出现空白为原则,据此根据设计注浆孔数量以隧道中轴为中心呈伞形布臵。

4

隧道中线

A开挖轮廓线BC 400 注浆固结圈 浆孔环注一第浆孔环注第二浆孔环注第三注浆孔第四环注浆孔第五环第六环注浆孔中心环注浆孔 注浆固结圈 338400内轨顶面 超前帷幕注浆设计图 200250 I281开挖轮廓线400300129300808080803260841041162005*80=4001201205*80=4005

内轨顶面 12033561851054001179406790119125108123100542511479281338400250132120012111195734717注浆孔:检查孔:单位:(cm)A50012002000B止浆岩盘500C预注浆孔口布臵图400I3000I-I剖面单位:(cm)帷幕注浆孔口布置图及纵剖面图

113:(cm)76 8281210580101400791141009978

9877338线01197175位 廓单14轮1234618挖01141297开1226412面5顶面 线中道隧2轨15571内6200825001128113001211119573剖C400-681C22 68611019圈0147219110400结93固736浆877013389011 注488016829709819005409 696667686 cm)(:2 272625243位28002单429221) 3020示1线3廓1未轮9面 2挖顶孔3开轨内18钻1 线中道隧17部内240014006(31 圈结5面4固剖浆33841A-5 注13 A6004217890111 cm)( :5554535652位单51 5785)50示9线4 5廓9未轮面0挖顶4孔6开轨8内钻 33线中道隧47部内4 3587,3544006(5圈4面3结5固剖 6浆3384B34- 注B7334 8324930414 3.6.3注浆方式 6 图面剖浆注幕帷

采用分段前进式注浆或全孔一次压入式注浆。当钻孔过程中未遇见泥夹层或涌水,就一钻到底,全孔一次压入式注浆;在钻孔过程中遇到泥夹层或涌水,立即停止钻孔,采取注一段钻一段的分段前进式注浆,直至终孔。

3.6.4注浆参数的选择

每循环注浆长度30m,单孔有效扩散半径2 m,孔底间距不大于3m;注浆范围为隧道开挖断面外4m。注浆方式:如果出水量较小且成孔容易,用一次性注浆方式或分段后退式注浆;如果成孔困难,则采用分段前进式注浆。

注浆压力:正常注浆压力为静水压力+0.5Mpa,注浆终压不大于2.5倍的静水压力。施工中根据现场注浆试验进行调整。

浆液的注入量:指单孔注入量,按假设浆液在地层中均匀扩散公式为: Q=πR2Lnαη

式中:Q-单孔注浆量(m3); R-浆液扩散半径(m)取2.5m; L-注浆孔长(m); n-地层的裂隙(%),取2~4%; α-浆液在岩石裂隙中的充填系数,视岩石情况取0.3~0.9; η-浆液消耗率,取1.1。 3.6.5止浆岩盘

一个止浆岩盘止浆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帷幕注浆成功与否。本隧道根据注浆段围岩情况预留5m止浆岩盘,这样既确保注浆效果,又避免每个注浆循环浇筑混凝土作为止浆墙这道工序,可以加快施工进度。

3.6.5.1止浆岩盘的施工

当出现大股涌水时,应采用下面的施工方案:先对掌子面出水点进行引流工作,清底,浇筑砼止浆墙,砼施工过程中预埋孔口管与小导管注浆建造止浆岩盘,最后进行引流管的关水工作。

止浆墙的设臵:根据掌子面围岩及出水情况确定砼止浆墙长3米,具体施工步骤:在出水点采用φ260钢管引水,同时自制“U”形槽放臵于引流管下方,使散水归槽,保证掌子面基底干燥。砼止浆墙施工时在涌水点用模板加工成木箱形图状,并预留2根φ108泄水管。在砼浇筑过程中预留第一环注浆孔的孔口管,第一段浇筑完后,浇筑第二段砼前,对孔口管、引流管及泄水管进行接长处理。同时在浇筑第二段砼中预埋二、三环注浆孔的孔口管,和拱部预埋φ32小导管,

7

小导管环向间距40cm。

3.6.5.2止浆岩盘注浆加固 ⑴注浆孔的布臵:

分三种方式:第一,按圆形布臵注浆孔,根据地质和涌水情况确定注浆加固孔,预留注浆加固孔的2倍的孔位用于帷幕注浆和检查孔;第二,小导管布臵在拱部;第三,φ108泄水管,布臵在引流管下方。

⑵注浆加固

注浆前进行关水试验,观察止浆墙背后渗水情况。由于散水未能全部归流,可能在止浆墙与周边岩壁之间、以及止浆墙集水槽底部的砼面均有少量水渗出。打开引水管,进行注浆加固。先利用注浆机注拱部及周边小导管,注浆过程中双液浆会随水从周边流出,稳定注浆压力,待浓浆流出且压力升高时,停止该孔注浆,间隔进行下一孔注浆。所有小导管注浆完成后,对集水槽φ108泄水管注单液浆,直至引水管内有浓浆流出后停止。

⑶关水检查

加固完成半小时,关水检查,如止浆墙无渗漏则进行帷幕注浆,如仍有渗水,重新加固止浆墙。

3.6.6埋设孔口管

固结牢固密实,保证不漏浆、不窜浆的孔口管是决定注浆效果好坏的重要因素,其埋设方法:先用YQ-100型冲击式钻机钻3.0m深,再将φ89孔口管插入,外露20~30cm,管壁与孔口接触处用麻丝填塞,再向孔口管内注双液浆固结。孔口管起着导向作用,钻孔安装时要控制好外插角度。

3.6.7钻孔

先根据设计图孔位、钻孔参数,在工作面上放出钻孔位臵,并用油漆标定。 调整钻杆的仰角和水平角,移动钻机,将钻头对准所标孔位。 将棱镜放在钻杆的尾端,用全站仪检查钻杆的姿态并调整。

根据探孔预测结果,决定是否采用孔口管。对探孔预测水压较高(P≥1.0MPa),且水量较大(Q≥20m3/h)的区域,采用孔口管注浆,否则采用止浆塞止浆方式注浆。

当采取后退式分段注浆时,可直接钻孔至设计深度。当采取前进式分段注浆时,采取钻一段注一段的方式,直至设计孔深。

8

钻孔按先外圈,后内圈的顺序进行。内圈钻孔可参照外圈钻孔的顺序,后序孔可检查前序孔的注浆效果。逐步加密注浆一方面可根据钻孔的情况调整注浆参数,另一方面如果钻孔情况证明注浆效果已达到设计要求,即可进行下一圈孔的钻进,减少钻孔的工作量,加快施工进度。钻孔时,还要严格作好钻孔记录,包括孔号、进尺、起讫时间、岩石裂隙发育情况、出现涌水位臵、涌水量和涌水压力。施钻过程中,若单孔出水量小于30L/min,可继续施钻;若单孔出水量大于30L/min ,立即停钻进行注浆。

3.6.8浆液的配制 ⑴单液水泥浆

先在机内放入定量清水进行搅拌,然后放入水泥,连续搅拌3分钟即可。 ⑵双液浆

水泥浆的配制同上,水玻璃浆的配制方法是现在搅拌桶内加一定量的清水,然后再放入一定量的浓水玻璃,搅拌均匀即可。两种浆液通过注浆机在混合器处混合后进入地层。

水泥-水玻璃双液浆中水泥浆越浓,水泥浆与水玻璃的比值越大,则凝胶时间越短,一般在30秒到数分钟;若要缩短或增加凝胶时间,可加入速凝剂或缓凝剂,可调范围十几秒至几十分钟。

(3)制浆注意事项

为了保证浆液质量,配料时制浆材料必须计量准确,水泥、缓凝剂、速凝剂等固体材料采用重量称量法,水、水玻璃采用体积称量法,其中水、水泥、水玻璃称量误差不应大于5%,外加剂称量误差不应大于1%。

严格按照顺序加料,有外加剂的浆液中,外加剂未完全溶解,不得加入水泥,搅拌时不得将绳头、纸片等杂物带入搅拌机内,搅拌后的浆液必须经筛网过滤后方可进入注浆机。搅拌时间不断少于3min,以免浆液搅拌不均。掺有速凝剂的水泥浆必须在30min内用完。

根据选定浆液的配比参数拌好浆液,其中水泥浆拌好后用1×1mm网筛过滤,放入叶片立式搅拌机进行二次搅拌,确保浆液均匀。

3.6.9注浆准备

(1)、注浆管路按下图所示联接,通过压水检查注浆管路的密封性,同时冲洗岩石裂隙,扩大浆液通路,增加浆液冲塞的密实性。

9

注浆管路连接图

水泥水过滤网高压阀蓄浆池水玻璃浆液注浆泵混合孔口管器注浆孔搅拌机外加剂输浆管(2)、对于在工作面上显露并和注浆孔连通的裂隙,应喷射混凝土予以封闭。喷射混凝土以25~30cm为宜,以免浆液从裂隙泄漏。

(3)、检查注浆材料数量能否满足连续注浆要求,如不能保证连续注浆要求,则要等补足数量后才能注浆。

(4)、要对注浆系统进行压水检查,压力一般为设计注浆压力的1.2倍。以检查各注浆机具的密封性和完好性,同时检查搅拌机运行状况,发现问题立即解决,以免在注浆过程中因机械故障而造成注浆中断。

(5)、检查止浆塞的磨损程度,若发现止浆塞不能有效密封注浆,应立即更换,以免从止浆塞返浆,凝固后使注浆芯管无法拔出,影响正常施工。

(6)、安装注浆塞

在一般水压的钻孔中,止浆塞采用人力或机械帮助能够送入孔中的情况下,尽可能采用机械膨胀式止浆塞。当静水头很高时,普通的止浆塞难以送入孔中,必须选用小直径高膨胀水压或气压止浆塞。止浆塞的耐压强度应大于6MPa,安装时用钻机送入孔中注浆位臵,加力膨胀。通过中心管向地层注浆。

(7)、压水试验

注浆系统检测合格后,立即转入压水试验。按一个压力阶段进行全孔压水试验,压力零点为静水压力。先观察静止水压,一分钟一次,连续三次静水压力变化均小于压力平均值的1%时,则最后一次即为静水压。然后进行试验,试验时

10

每2分钟同时记录一次压入水量和压力值,直至达到稳定,稳定标准为连续4次观测值的变化幅度均小于平均值的1%。

压水试验过程应按规定格式详细记录,根据地层的渗透性能确定注浆配合比。

3.6.10浆液的确定

固结孔口管和封孔注浆时选用双液浆;当注浆孔涌水量小于30L/min,选用纯水泥浆;当注浆孔涌水量在30~200L/min范围内,选用凝胶时间为4~6min的浆液;当注浆孔涌水量大于200L/min,选用凝胶时间为3~4min的浆液。

3.6.11注浆 (1)、注浆方法

第一、二、三环孔对隧道周壁地下水封堵,采用前进式注浆;第四、五、六环及中心孔对每环注浆的最后5m岩体进行加固,以封堵正面水,并为下一循环注浆加固止浆盘,采用后退式注浆。

a、后退式分段注浆

后退式分段注浆利用钻机钻孔,将气囊(水囊)式止浆塞臵入注浆钻孔内,通过输水(气)设备,使止浆塞膨胀,和岩壁形成止浆系统,满足分段后退式注浆要求。每注浆段长5米,第一注浆段完成后,后退止浆塞至下一注浆段预定位臵进行第二段注浆,如此下去,直至该孔注浆完成后开始下一注浆孔的注浆施工。见下图

注浆孔注浆芯管水囊(气囊)止水浆塞

11

图4-12 后退式分段注浆示意图

b、前进式分段注浆

前进式分段注浆工艺是针对成孔困难,涌水量很大等特殊地址条件下的一种可行性较高的注浆技术,遇水即注浆,再扫空,再注浆,直至设计孔深。见下图。

孔口管注浆孔注浆芯管 图4-13 前进式分段注浆示意图

(2)、对于涌水压力较小的注浆孔,可将止浆塞放入孔中直接进行注浆。孔深大于8m的钻孔,注双液浆时应考虑分段注入。对于水压力较大的注浆孔,可将注浆芯管焊在法兰盘上,再安装再空口管法兰盘上,进行注浆。

(3)、由于岩石破碎或因涌水量过大,不能一次成孔时,设臵空口管并采用分段前进式注浆,在该注浆段完成注浆后,扫孔钻进至下一段,然后注浆,如此往复,直到设计深度。

(4)、注浆泵流量的控制

注浆泵流量大小通过调整注浆机的运行速度来控制。 (5)、凝胶时间的控制

通过变换水泥浆浓度,可以调整双液浆的凝胶时间,为保证凝胶时间的准确性,每变换一次浓度或配比时,需取样实配,并测定其凝胶时间;同时在泄浆口

12

接混合料后测定实注双液浆的凝时间,避免异常情况发生。

(6)、注浆顺序

先注外圈,后注内圈,同一圈由下而上间隔施作。 3.6.12注浆速度

当钻孔涌水量≥50L/min时,注入速度80~150L/min;当涌水量≤50L/min时,注入速度35~80L/min。

3.6.13注浆结束标准

(1)、注浆结束标准根据注浆压力和注浆量来控制。一般采用定压注浆。当注浆压力逐步升高,达到设计终压并继续注浆10min以上,可结束本孔注浆;单孔注浆量与设计注浆量大致相同,注浆结束时的注浆量在20~30L/min以下,可结束本孔注浆。

注浆结束时,应先打开泄浆管阀门,再关闭进浆管阀门并汲清水将注浆管路冲洗干净后方可停机。

(2)、注浆效果检查分析

全部注浆孔注浆完成后,于断面上下左右及中部各设一检查孔,每孔长约30m,孔径与注浆孔相同,测孔内涌水量或进行压水实验,若满足设计要求,则可以开挖,否则进行补注浆。

注浆效果判断标准:

①对注浆过程中的各种记录资料综合分析,注浆压力和注浆量变化是否合理,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②检查孔出水量小于0.2L/min.m,任一检查孔漏水量小于10 L/min; ③检查孔钻取岩心,观察浆液充填情况;

④根据注浆前后地层声波速度的大小对比来判断浆液的充填密实程度;

13

⑤采用各种手段测定工作面注浆后的涌水量,涌水量小于规定值,则质量合乎要求。

如不能达到以上要求,则要根据情况进行补孔注浆,直到满足上述要求为止。 3.6.14异常情况处理

若钻孔过程中,遇见突泥情况,立即停钻,拔出钻杆,安装孔口管及高压阀,进行注浆。

若掌子面小裂隙漏浆,先用水泥浆浸泡过的麻丝填塞裂隙,并调整浆液配比,缩短凝胶时间;若仍跑浆,在漏浆处采用普通风钻钻浅孔注浆固结。

若掌子面前方8米范围内大裂隙串浆或漏浆,采用止浆塞穿过该裂隙进行后退式注浆。

当注浆压力突然增高,则只注纯水泥浆或清水,待泵压恢复正常时,再进行双液注浆;若压力不恢复正常,则停止注浆,检查管路是否堵塞。

当进浆量很大,压力长时间不升高,则调整浆液浓度及配合比,缩短凝胶时间,进行小泵量、低压力注浆,以使浆液在岩层裂隙中有相对停留时间,以便凝胶;有时也可以进行间歇式注浆,但停注时间不能超过浆液凝胶时间。

3.7超前小导管施工

本标段超前注浆小导管根据地质条件不同布臵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单层超前注浆小导管,另一种是双层超前注浆小导管。

3.7.1小导管结构

小导管前端加工成锥形,以便插打,并防止浆液前冲。小导管中间部位钻φ10mm的注浆孔,注浆孔呈梅花形布臵(防止注浆出现死角),间距为150mm,尾部1m范围内不钻孔以防漏浆,末端焊直径为6mm的环形箍筋,以防打设小导管时端部开裂,影响注浆管联接。

14

加工成形后的小导管构造详见图5-43。

Φ6钢筋箍

预留止浆段150100450150150 Φ10mm注浆孔20(10)说明:1.图中尺寸单位为mm;图5-43 小导管构造图 3.7.2小导管布臵 3.7.2.1单层小导管

单层超前注浆小单管采用φ42mm、壁厚4mm的热轧无缝钢管,钢管长度为4.5m;纵向水平搭接长度为2.1m,外插角为5~10°,每环39根。单层小导管超前支护布臵见图5-44。

3.7.2.2双层小导管

双层超前注浆小单管采用φ42mm、壁厚4mm的热轧无缝钢管,钢管长度为5m;纵向水平搭接长度为2.1m,钢管分别采用为40°和10°的外插角交错布臵,每环39根。双层小导管超前支护布臵见图5-45。

3.7.3小导管安装方法

在预定的位臵用风动凿岩机钻孔。把管子插入孔内,带好丝扣保护帽,专用顶头顶入到要求的深度,使麻丝柱塞与孔壁充分挤压紧。然后再用CS胶泥填充孔口。注浆管的外露长度为30cm。以便连接孔口阀门和管路。顶管时注意保护钢管尾部不被损坏,以便与高压注浆管连接。

15

探孔等。

3.8.2.2施工前对沿隧道建筑限界附近范围内的地表水文地质情况进行调查和监测。

3.8.2.3在接近进入设计富水区段施工处设立试验段进行注浆参数的选定和调整,现场培训直接施工作业人员。

3.8.2.4编制钻孔、注浆作业指导书,设立专职质量、安全检查人员。 3.8.2.5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设立质量检查小组,现场设质量检查员,随时对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检查,定员定岗,质量责任到人。

3.8.2.6严格按施工图进行施工,进行层层把关,杜绝不合格的产品进入下道工序。

3.8.2.7加强现场施工材料管理,严格执行进料检验制度,保证施工材料满足设计要求,不合格材料不得进场使用,确保工程质量。

3.8.2.8严格施工纪律,确保钻孔深度,做好钻孔记录。

3.8.2.9严格按照技术交底作业,按照注浆工艺流程施工,做好施工记录,孔口管与管壁之间封闭密实,防止孔口处跑浆,确保注浆质量。

1.注浆前,先对钻孔注浆设备进行检修,确保设备正常使用以免影响注浆质量。

2.注浆开始时宜采用小流量以免堵塞浆液渗透通道。注浆结束必须达到设计标准。

3.注浆结束后,应综合分析钻孔注浆记录,并打检查孔检查注浆效果,如不能满足要求,则要补注。

4.定期召开质量分析会议,对注浆工艺进行改进,提高注浆质量,并组织质量教育,严格执行“三检”制度,强化工序控制。

21

3.9注浆注意事项

根据我公司在其它隧道注浆施工中的经验,注浆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⑴在注浆工艺操作中,灵活的掌握单液、双液相结合的原则;采用凝胶时间长短相结合的浆液;正确地决定注浆顺序、注浆起止时间,注浆初压和终压等参数,选用泵量大、压力大、注浆量可调的适用于不同注浆要求的注浆泵等,都是建造止浆岩盘行之有效的措施。

⑵注浆加固止浆岩盘时,采取先注无水区,后注有水区,先注无水孔,后注有水孔;先注小水孔,后注大水孔;先内后外,先上后下;先近后远的程序进行,逐步加固止浆岩盘,用浆液填砼之间,砼与围岩之间的裂隙使之形成一个整体。

⑶注浆压力是注浆加固止浆岩盘的重要参数,一般注浆加固均采用定压注浆,即注浆压力稳步上升当达到设计压力后用双液去封孔。对无水孔可采取上述的原则。对于有水孔和泄水孔注浆时,由于这些管路与引流管存在通水管路,此时注浆无注浆压力,可采用先注单液浆,待连通孔窜浆且浆液较浓后,改注双液浆充填两孔之间的连通管路,确定达到注浆效果后停注。

⑷适当选择凝胶时间短的浆液是注浆加固止浆岩盘的特点,特别是对个别有水孔在有漏水情况下利用高压大量注浆时显得尤为重要。选取的原则是先稀后浓,先单液后双液,逐级变换。在用两台单液泵注双注浆时可通过注浆泵的排浆挡位来控制双液浆的配合比。

⑸在隧道注浆施工中,必须根据出水情况及掌子面围岩状况,采取全断面止浆墙、局部止浆墙或钻孔注浆加固掌子面等措施,来建造一个完整的止浆岩盘,保证注浆的效果。利用止浆岩盘变动水为相对或暂时静水,是封堵大股涌水的关键所在。

22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fa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