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哲学第一轮复习笔记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1-09 17:2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哲学系统复习

一、总体复习目标

明确教材的知识体系;全面理解教材的核心知识;掌握答题规范性的基本要求。 二、《生活与哲学》复习指南

1、哲学思考的是人与世界的终极问题,即世界的本原是什么(从何处来)?世界的状态怎么样(向何处去)?如何处理人与世界(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关系?对这些终极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不同的哲学派别,而其中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完整地、科学地回答了上述问题,能够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各个部分是有机统一的。如唯物论中渗透着辩证法思想,辩证法中渗透着唯物论思想,认识论中又渗透着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世界观决定历史观,世界观、历史观又决定着价值观和人生观,人生观又内在地包含着价值观(人生价值观) 。 三、教材知识体系

1、前言(致同学们)和第一单元:阐述哲学的一般知识。 (1)什么是哲学? (2)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2、第二单元和第三单元:阐述马哲的辩证唯物主义。 (1)辩证的唯物论:世界的本质是什么? (2)唯物的辩证法:世界的状态怎么样?

(3)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如何处理人与世界的关系? 3、第四单元:阐述马哲的历史唯物主义。

(1)社会历史观。 (2)价值观。 (3)人生观。

? 哲学基本常识:教材第一单元 ? 辩证唯物论:教材第四、五课 ? 唯物辩证法 :教材第三单元 ?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教材第六课 ? 历史唯物主义 :教材第四单元

1

四、全书基本框架

辩证的唯物论 辩证唯 物主义 马克思 哲学 主义哲学 历史唯 物主义 唯物的辩证法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社会历史观 价值观 人生观 一般到个别 【要点详解】

考点一、关于哲学?

1、哲学的起源: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提示】两句话各有侧重

哲学智慧产生于实践,这是最根本性的。但人类的实践活动并不能自发地生成哲学,只有人们在实践中自觉地思考和追问,哲学才会出现。 2、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提示】哲学≠智慧

哲学本身并非就是智慧,而是追求智慧之学。 3、哲学的功能

帮助人们树立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4、哲学的任务:

真正的哲学给人智慧、使人聪明,可以使我们正确地对待宇宙和人生。因此,哲学的任务就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提示】哲学的任务≠哲学的作用(或功能)

哲学的作用是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只有真正的哲学才得以完成这一任务。 【指点迷津】

2

整体与部分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

误区1 使人聪明的学问只有哲学。

错误。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学习哲学可以使人聪明。但使人聪明的学问不仅仅是哲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也能使人聪明。

误区2 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人类的实践活动自发地生成哲学。

哲学虽然产生于实践,但人类的实践活动并不是自发地生成哲学,只有当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思考和追问世界时,哲学才会产生和出现,随着人类在实践活动中不断追问、思考,推动着哲学进一步发展。 误区3 人们创造哲学最终是为了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人们创造哲学最终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而是为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需要。 误区4 哲学思想都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虽然哲学的任务包括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但哲学思想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例题枚举】

恩格斯说:“一切观点都来自经验,都是现实的反映一一正确的或歪曲的反映。”这说明 A.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B.哲学观点都是正确的 C.哲学的背慧是人们主观产生的 D.学习哲学使人聪明 【借题发挥】 引文式选择题

正确解答引文式选择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引文.然后用排除法排除题干中错误的或者虽然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要点详解】

考点二、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1、什么是世界观?什么是方法论?二者的关系如何? 区别 世界观是人们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联系 人人都有世界观和方法论,一般来说,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提示】哲学的“关系”,包括“区别”与“联系”两方面。 2、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 区(1)世界观人人都有,哲学并非人人都知 别 (2)世界观通常是自发形成的,哲学则是哲学家自觉研究的结果 (3)世界观是零散的、朴素的,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 联(1)哲学和世界观的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 系 (2)哲学以世界观为内容,世界观以哲学为最高表现 3、小结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又决定方法论,哲学又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提示】“统一”不同于“总和”。 【指点迷津】

误区1 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沦。

评析错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误区2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 评析错误。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3

【拓展提高】 整个世界指什么?

哲学与世界观的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这里的整个世界既包括客观世界(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也包括主观世界(人类思维);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不同时代、不同阶级,甚至是同一时代同一阶级的不同阶层的人的世界观也有差别。 【例题枚举】

关于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①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②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世界观就是哲学 ③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④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自发形成的世界观不等于哲学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借题发挥】 关于关系类选择题

做好这类题目至少要做到两点:一是基础知识扎实,牢牢掌握二考关系的内容。二是审明题意,即要求回答对二者关系的正确表述,而不是仅仅看到选项本身表述正确的就选,否则①也就成为正确选项了。 【要点详解】

考点三、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总结和反思

1、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区主要是研究对象不同:具体科学研究世界某一具体领域的本质和规律。哲学研究整个世界的本质和规律。 别 联(1)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总结和反思。因此,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系 发展。 (2)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只有坚持以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科学家才能在研究活动中掌握正确的方向。 【例题枚举】

历史上很多著名的科学家同时也是哲学家,例如伽利略、笛卡儿、爱因斯坦等,也有很多著名的哲学家同时也是科学家,例如培根、莱布尼兹、康德等。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A.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B.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密切联系的 C.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D.哲学和具体科学将会相互取代 【借题发挥】 对中选优做单选题

本题解答启示我们:不能简单地以题肢本身的对错来选取答案,因为有些题肢本身也是正确的,但不是最佳的,所以选择题肢时有些是对中选优而不是错中选对。 【指点迷津】

误区1 哲学是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总和。 评析 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误区2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评析 哲学与具体科学知识之间的关系不是整体与部分、 多数与少数的关系。而是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误区 3 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1)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科学家的研究活动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某种世界观的指导下进行,缺乏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科学家就会在自己的研究活动中失去正确方向,甚至陷入混乱和失败。

(2)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个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哲学则对个别的规律和特性进行新的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把哲学看作是“科学之科

4

学”,企图建立一个能包罗万象的哲学以取代具体科学的观点是十分错误和有害的。 【拓展提高】全面理解哲学的概念

(1)从本义上看,哲学是指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2)从与世界观的关系看,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3)从与方法论的关系看,哲学也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4)从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看,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5)哲学是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不自觉的、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理论化、系统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要点详解】

考点一 哲学的基本问题

1、是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意识和物质的关系)

何者 思维和存 在的关系 有无 同一性 第一性 存在决定思维 思维决定存在 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 思维不能正确反映存在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可知论 不可知论 休谟、康德

【提示】

1、注意搭配,如不能说“思维和物质的关系”。 2、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2、为什么:为什么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第一,这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中首先遇到并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第二,这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第三,这一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决定着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对哲学其它问题的回答。 【指点迷津】

误区1 哲学的基本观点就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生活和实践的观点是哲学的重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误区2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就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不等于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前者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后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命题,是对物质与意识关系的正确揭示。

误区3 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

5

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存在和思维谁决定谁,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是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

【拓展提高】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内容两方面的关系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解决的前提与基础;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的展开与深化,前者的解决也影响后者的彻底解决。 【例题枚举】

恩格斯说:“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请谈谈你对恩格斯这段话的理解。

【解析】本题属于理解型简答题,解答本题需要从两方面切入:一方面,明确恩格斯这段话是什么;另一方面,分析为什么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可。

【答案】(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人类所从事的活动主要归结为两类:一是认识世界.二改造世界。无论是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说到底都是解决一个共同的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哲学要从总体上探讨人与世界的关系,就必须首先弄清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并对此作出明确的回答。

(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借题发挥】 注意设问规定性,把握材料题眼

在审题时注重设问的规定性,即设问的限制、暗示、措。词。同时应注意提取材料的有效信息,即注意题眼。这些将决定我们答题时角度的取舍。比如本题要抓住“理解”两字。, 【要点详解】

考点二 哲学的基本派别

1、是什么: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提示】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不能笼统地说是围绕哲学基本问题展开的,而是围绕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是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 (1)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 古代朴认为金、木、水、火、进步性:否认神创论,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正确。 素唯物土、气等是世界的本局限性:①只是猜测,没有科学依据。 主义 原。 ②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 本原 物质是本原 意识是本原 先后 先有物质后有意识 先有意识后有物质 决定 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决定物质 【扩展】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经典观点

五行说:生成万物的基本元素是金、木、水、火、土 阴阳说: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 形神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王充) 气理说:气者,理之依也(王夫之)

活火说: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赫拉克利特)

6

水为始基:“水”是万物的“始基”(泰勒斯) 近代机械唯认为原子是世界的进步性:克服了朴素唯物主义的直观性、猜测性,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 物主义 本原。 局限性:①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原子)②机械性、形而上学性③唯心史观 【扩展】近代机械唯物主义也叫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其经典观点有: 狄德罗:自然界由数目无穷、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成 培根:万物的基础是原始物质,是基本元素 辩证唯物主义①正确揭示了 。 和历史唯物主②反映了 。 义 ③反映了 。 ①它是 的思想智慧。 ②是 的 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要求。 ③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 。 (2)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 基本观点 认识论根源 总体评价 主观唯心把人的主观精神当作世界把人们认识世界离不开感觉夸大局限性:二者归根到底,都是把人的意识当主义 的本原 为世界的存在倚赖于人的感觉 作世界的本原,其根本观点是错误的。 可取处:就其局部范围而言,它对人们认识的发展有一定借鉴意义。 客观唯心把某种客观精神当作世界把人们思维中的概念夸大为脱离主义 的本原 了物质的神化了的绝对 【扩展】理解列宁语:唯心主义是“人类认识这棵活树上的一朵无实花”。

一是说明唯心主义的根本错误,二是说明唯心主义有其认识论根源,三是说明唯心主义局部可借鉴。 【扩展】主观唯心主义的经典观点: 孟子:万物皆备于我 王守仁:心外无物

慧能: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陆象山: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笛卡尔:我思故我在 康德: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休谟:我们的知觉是我们的唯一对象 费希特:世界是自我创造的非我 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叔本华:万物是我们的表象

杜威:世界是我的观念,我的活动,我的经验 【扩展】客观唯心主义的经典观点:

中外“神创论”(盘古开天地、上帝创世纪) 柏拉图:理念论 黑格尔:绝对观念论

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朱熹:理在事先

7

【扩展】生活中的客观唯心主义(神秘主义)

“8”就是发,喜鹊报喜,慧星出现乃不祥之兆,指纹、手相、星座、生肖、风水决定人的命运 【扩展】唯物主义一定正确,唯心主义一定错误吗?

古代唯物主义和近代唯物主义是根本观点正确,但有一定局限性。唯心主义是根本观点错误,但从局部范围看有一定借鉴意义。

2、为什么说哲学的基本派别只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而不是四军对垒?(重在理解) 哲学史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前一“对子”围绕“世界的本质是什么”展开斗争,后一“对子”围绕“世界的状态怎么样”展开斗争。

相对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来说,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具有从属的意义。原因是: 从哲学研究来看:如何解决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决定了解决世界状态怎样问题上的基本性质和方向。

从哲学发展史看:辩证法或形而上学要么同唯物主义结合在一起,要么同唯心主义结合在一起,最终归属于这两大阵营。

3、小结:哲学基本问题和基本派别的关系 区别 哲学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哲学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联系 哲学基本派别是对哲学基本问题中的第一个方面的回答不同而形成的。 【指点迷津】

误区l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哲学的基本派别 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误区2 唯物主义追求物质利益,唯心主义追求精神享受。

不能把唯物主义理解成追求物质利益.贪图物质方面的享受;也不能把唯心主义理解戍追求精神方面的东西,重视精神利益。它们只是在谁是世界的本原问题上有分歧,是一个世界观的问题。 误区3 唯物主义是世界观,辩证法是方法沦。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从不同角度对世界的认识,也都具有方法论的意义。 误区4 唯物主义完全正确,唯心主义完全错误。

唯物主义在根本上是正确的,但有的也包含着某些错误;唯心主义在根本观点上是错误的。但有的也可能包合着内容。

【拓展提高】如何理解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和辩证法与形而上学这“两个对子”的关系 “两个对于”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区别: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回答的是世界“是什么”的问题,两者的分歧是围绕着物质与意识谁是世界的本原问题展开的。而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则回答的是世界是“怎么样”以及用什么样的思维方法来把握世界的问题。

(2)联系: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思想总是从属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在哲学史上没有游离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外的辩证法或者形而上学独立派别。历史上存在过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也存在过辩证唯物主义:既有唯物辩证法.也有唯心辩证法等。要正确揭示世界本原,不仅要坚持唯物的观点,还要坚持辩证法的观点。只有这样,才可能成为彻底的唯物主义者。 【例题枚举】

8

李洪志及其法轮功组织宣称,世界末日就要来临,对此,现代科学和政府都无能为力,只有李洪志及其法轮功才能拯救人类。从哲学上看,这些言论

①是与唯物主义根本对立的唯心主义 ②是与无神论根本对立的有神论 ③承认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④是对未来的一种正确预测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借题发挥】 注意分清“换汤不换药”还是“换汤又换药

命题者往往会对一些选项采用“改头换面法”,转换语言表达形式来造成学生分析、判断和推理的障碍。因此,在解题时要着重分析选项的提法在本质上是否与教材一致。如上题中的唯物主义和无神论、唯心主义和有神论,就是采用了这种方法。

第三课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要点详解】

考点一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总结 1、如何正确理解哲学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一定形态的文化。哲学属于思想文化范畴.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一定形态的文化又反作用于一定形态的政治和经济。 2、哲学与时代的关系

(1)哲学源于时代,是时代精冲的总结和升华。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上的精华。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2)哲学反作用于时代,是时代和社会变革的先导因素。 【疑点】真正的哲学就是科学的哲学吗?

哲学家对问题的认识总不能超越自己的时代,因此一定时期的哲学形态在后人看来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但我们不能因此否定它为真正的哲学,关键是看它是否正确反映了自己时代的要求,是否代表自己时代的先进思想.

从这个意义上讲,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本主义哲学现在看来都有其局限性,但它们都是自己时代的真正的哲学。 3、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1)批判功能:批判旧的制度和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2)塑造功能: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末来 (3)激励功能: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指点迷津】

误区 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评析 并不是说所有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只有真正的哲学才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例题枚举】

恩格斯指出:”任何哲学只不过是在思想上反映出来的时代内容。”这说明 A.哲学属于思想文化范畴

B.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C.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D.任何哲学都是一定时代社会生活内容的正确反映 【借题发挥】 干肢主体一致方能入选

材料主体与选择肢主体要一致,本题学生容易误选c。注意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区别。任何哲学都

9

是时代内容的反映,但是有的哲学是正确的,有的是错误的。本题材料主体是“任何哲学”,选择肢c的主体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二者主体不一致,故C不能选。 【要点详解】

考点二、马克思主义哲学

1、马哲的产生:马哲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时间:19世纪中叶 (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

? 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马哲的产生,是时代的要求。

? 自然科学基础——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可以论证自然界的唯物辩证性

质。

【提示】马哲是对当时自然科学知识的概括、总结和反思。

? 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

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内核。 【提示】 马哲是以往哲学的批判继承和发展。

马哲用黑氏辩证法改造了费氏的唯物主义,不仅指出物质决定意识,还指出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用费氏的唯物论改造了黑氏的辩证法,否定了黑格尔提出的世界变化发展的动力源于“绝对精神”,指出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源泉。因此,马哲对上述两者不是简单的直接吸收,而是批判继承和发展。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标志:1846年春,他与恩格斯完成的《德意志意识形态》 (4)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意义

?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开启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 它是人类认识史上一次最为壮丽的日出,是人类认识发展结出的丰美硕果。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三个统一) 马哲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1)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2)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3)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马哲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源于实践,又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马哲之所以是革命的,就在于它以实践为目的,指导人类追求解放。

马哲是科学的,说明它正确揭示了世界的本质与规律,正确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必然趋势,所以它在实践中又必然要求通过革命变革社会,推动人类社会发展。 (4)三个统一的基础——科学的实践观。

以前的哲学只着力于解释世界,马哲不仅致力于认识世界,更致力于改造世界。马哲正是以实践为基础,坚持从实际出发去考察和认识世界,才得以全面地、正确地解决了全部哲学命题,实现了上述三个统一。实践观点是马哲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马哲实现了上述三个统一,就克服了以往哲学的种种不足,因此,马哲不仅是真正的哲学,也是科学的哲学。

【拓展提高】 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实践基础上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1)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坚持科学的实践观点,就在于它的全部理论都来自实践,又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

10

(2)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革命的,就在于它是“改变世界”的科学、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要点详解】

考点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哲是现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毛思想 邓理论 三个代表 产生条件 主要贡献 主要内容 三者关系 ?提示?马克思主义包括三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整个马克思主义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毛思想、邓理论和三个代表不但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和发展,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坚持和发展。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也是马哲的中国化。从这个意义上讲,不断发展着的马哲也是现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拓展提高】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分析马哲的中国化

毛思、邓理和三个代表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从唯物论看体现了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从认识论看体现了认识与实践的统一,从辩证法看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指点迷津】

误区1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科学性。 评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误区2 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主要最显著的特征是革命性。 评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主要最显著的特征是实践性。

误区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离不开一定的客观条件,但无需主观条件。

评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既离不开一定的客观条件(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理论来源),也离不开一定的主观条件: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是知识渊博、思维敏锐的学者,这使他们能够站在时代智慧的高峰,批判地继承人类思想史上的一切优秀成果,概括和总结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 4、综合探究(小结)——马哲的地位与作用。

它是以往哲学和科学发展的结晶,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生的根本指南,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学好马哲,终生受益:

(1)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三观”。 (2)帮助我们培养正确的思维方法。 (3)为我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

【提示】(1) (2)从改造主观世界讲, (3)从改造客观世界讲。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单元线索】

本单元主要内容:

1、第四课、第五课主要讲辩证的唯物论: (1)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11

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即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

(2)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辨证关系

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按规律办事;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提示】第四课还包含着辩证法的观点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运动与发展密不可分,所以将此内容移至第八课。 2、第六课讲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1)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 (2)认识发展的根本规律

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3、两部分内容的联系(了解) 1是2的前提和基础。

坚持实践决定认识,正是遵循“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即“物到感觉”是经由实践来完成的。 坚持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正是承认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即认识通过指导实践去改变客观事物。 【提示】注意词语搭配

物质和意识、实践和认识,不能错位。 【要点详解】 ——唯物论部分

考点一: 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 (一)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 1、世界统一于物质 (1)什么是物质?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提示】

①什么是客观实在?

“客观实在”概括了万事万物的共性: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但它并不独立存在,而是存在于物质的具体形态中。

②什么是物质的具体形态?

物质的具体形态指各种具体事物,它们既有“客观实在”这一共性,又有其个性(形状、色彩各异等)。

③物质的唯一特性(根本特性)≠物质的根本属性

物质的唯一特性(根本特性)是客观实在。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

④马哲物质观的意义

“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 与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界限 “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 与不可知论划清界限

“客观实在” ? 克服旧唯物主义哲学物质观的缺陷(将物质混同为物质的具体形态,必然经不起唯心主义的攻击) 【指点迷津】

误区1 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多数与少数的关系。

评析 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一般和个别、普遍与特殊、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误区2 哲学上的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中的物质概念是一样的。

评析 这个说法不准确。自然科学中的物质概念只涉及自然界中的物质形态的具体特征.哲学上的

物质概念则概括了世界上所有的物质具体形态的共同特点,即客观实在性。

12

【拓展提高】

1、如何正确理解物质的定义

所谓物质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客观实在性),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可知性)的客观实在。对物质定义的把握要注意以下三点:相对于意识来讲,物质只有一个特性即“客观实在性”。(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物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物质还具有可知性、永恒性、无限性等。 2、关于世界的物质性。有以下几种说法:

①世界的本质是物质。②世界的本原是物质。③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④世界统一于物质。⑤世界是物质的。⑥整个世界是物质世界。 (2)为什么说世界统一于物质? ①自然是物质的。

②人类社会是物质的。

产生: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

构成: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都是客观的。 规律: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也是客观的。 ③人的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提示】

所谓“物质的”或“客观的”,不能肤浅地理解为“看得见、摸得着”,而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原理和方法论】

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意识是物质的派生。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相符合。 2、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本质) (1)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①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 ? 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 生物的反应形式 ? 人类意识产生的生物学前提。 ②意识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

? 促进了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的形成。 劳动和交往 ? 促进了意识的表达手段—语言的形成。 ? 提供和丰富了意识的内容。 【提示】物质世界≠物质

物质世界是指万事万物(物质具体形态)的总和,分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另外注意“反应”和“反映”的区别。 (2)意识是人脑(不是大脑)的机能 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意识就是在第一和第二信号系统基础上产生的反映。 (3)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提示】

(1)客观存在≠客观实在

客观存在指个人主观以外的所有事物,包括客观实在、物质的具体形态以及他人的意识等。 (2)意识的内容与形式

意识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反映的形式(如感觉、判断等)是主观的,正因为如此,对同一客观事

13

物才会形成不同的意识。 (4)意识的本质

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意识是人所特有的——“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 (5)小结:为什么说物质决定意识? 从意识的起源看……; 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 从意识的内容看……。

因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提示】

(1)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划分:一是产生先后的问题,二是谁派生谁的问题。 (2)了解中外古今哲学对“意识”的一些提法。 【指点迷津】

误区1 有了人脑,就能自行产生意识。

评析 有了人脑,不一定就会产生意识。人脑只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基础,要产生意识,除了要有人脑,还必须要在社会实践中,通过实践使客观存在作用于人脑。 误区2 意识是人脑的产物。

评析 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劳动的产物,是社会的产物。意识不仅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更重要的还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但不能说意识是人脑的产物。人脑是意识的生理基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误区3 物质不能独立存在;意识能够独立存在。

评析 物质能够独立存在(不依赖于意识);意识不能独立存在(依赖于物质),但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误区4 意识是大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评析 动物的大脑只对客观事物作出本能的反应,而没有思维意识,只会利用自然界中现成的东西。所以正确的表述应该是“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误区5 意识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

评析 意识并不能直接引起物质具体形态的变化,它是借助于实践这一中间环节,并以此为媒介去促使客观事物的变化。

误区6 物质与意识密不可分。

评析 物质先于意识而存在,意识离不开物质。 【例题枚举】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杜甫《月夜忆舍弟》中的名句。诗人感到“月是故乡明”,这表明B A.诗人的感受完全是主观的,不具有任何客观基础 B.诗人反映的是认识主体的心理感受,而非认识对象的客观状况 C.审美活动不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

D.并不是所有的认识都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 【借题发挥】 巧解哲理诗词题

诗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现实生活的升华。

只有把握哲理诗词含蓄的弦外之音,才能明析隐含其中的深邃哲理。

(1)运用理性思维,把握诗词意境。哲理诗词一般“意”和“境”融为一体,和谐一致,景中有情,情中有景。在理解诗词的意境时.我们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一般来说,意境中的“境”是“意”的物质载体,是我们要占有的感性材料。广泛占有、全面领略诗词的景观是我们实现认识升华的前提,也是解答哲理诗词类试题的关键。

14

(2)联系历史背景,揭示诗词哲理。诗词因时而作,紧扣时代脉搏。因此.要准确地理解诗词中蕴含的哲理,感悟作者的意图,必须把诗词放到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下、诗人的生活经历中去理解和把握。 (3)注意字斟句酌,抓住诗词灵魂。字斟句酌,抓住诗词的关链字眼,往往就能抓住诗词的主题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使诗词中的哲理跃然纸上。

【原理和方法论】

二、物质决定意识原理

〖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反对〗:反对不从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反对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经验主义。 (二)意识的作用(又叫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能动性)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1)表现

①目的性、计划性 ②主动创造性、自觉选择性

第一,不是有什么就反映什么,而是有所选择。 第二,不仅能够反映现象,还能把握本质和规律。 第三,不仅能够反映现在,还能追溯过去和推测未来。 (2)意义

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它使人能够由表及里地揭示事物内部的本质与规律。因此,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了解认识的有限性于无限性) 【提示】

(1)意识能反映物质≠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意识能反映物质:强调意识的能动性。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强调物质的决定性。 (2)能动反映论的意义

提出意识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不仅与不可知论划清界限,也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被动反映论相区别。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的反作用) (1)表现

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提示】

人的意识包括三部分: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精神因素(非智力因素),其中非智力因素对人的生理活动有着重要影响。 (2)意义

人不但能够改变世界已有的事物,还能创造出世界上没有的事物,从而推动世界的变化发展。 【严重提示】 (1)意识无论是能动地认识世界还是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都不是直接进行的,必须通过实践来实现。 (2)意识能动性的发挥有正确与否的问题:从认识世界来看,意识既可能正确的反映客观存在,也可能错误的反映客观存在。从改造世界来看,正确的意识对改造世界起积极的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改造世界起消极的阻碍作用。

(三)物质决定意识与意识能动性的关系(理解)

物质决定作用是第一位的,意识能动作用是第二位的,意识能动作用受物质决定作用的制约,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必须以承认物质决定作用性为前提。

15

两者不可分割,也不能并列,更不能颠倒。割裂二者的辩证关系,片面强调物质决定作用而否认意识能动作用,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思想,夸大意识能动作用而否认物质决定作用,是唯心主义思想。 【原理和方法论】

三、意识能动作用原理(或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原理)

〖原理内容〗:(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以认识之物。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①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方法论〗: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反对〗:反对否认意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观点和片面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原理和方法论】

四、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重点掌握】

〖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促进作用,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反对〗: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和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要点详解】

考点二: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辨证关系 (一)客观规律 1、什么是规律?

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固有的 ? 不是主观添加的(如乌鸦报丧) 本质的 ? 不是现象的(如苹果落地) 必然的 ? 不是偶然的(如守株待兔) 稳定的 ? 不是易变的(如价格波动) 【提示】规律与规则、定律的区别

规律是客观的,规则是根据规律制定的,定律是对规律的反映,两者都是主观的东西(有正误之分)。 2、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

(1)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2)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变化和发展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3、规律客观性和普遍性的方法论要求

违背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 【指点迷津】

误区1 人可以改变、创造、改造、消灭规律。

评析 人可以发现、认识和利用规律,而不能改变、创造、改造和消灭规律。人只能改变规律发生

作用的条件和形式,使规律随着客观事物本身的性质、内容和所依赖的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以趋利避害,造福人类。

误区2 规则、规定、守则、定律、定理、公式、法律是规律。

16

评析 规则、规定、守则、定律、定理、公式、法律都不是规律,他们都是主观的,可以以人们的

意志为转移,他们是规律的反映。但不是规律本身。

误区3 规律有好坏之分。 评析 规律本身无好坏之分。

误区4 规律是永恒的,万古不变的。

评析 规律不是永恒的,万古不变的。当事物由一种存在状态转化为另一种存在状态时,其中的规律也随之变化。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要善于在事物的运动中具体地 把握规律。

误区5 自然界及其规律是客观的,社会发展规律与人的思维规律是主观的。 评析 任何规律就其内容和作用而言,都是客观的。

【拓展提高】规律与现象的关系 【原理和方法论】

五、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重点掌握】

〖原理内容〗:所谓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被改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 〖方法论〗: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即坚持实事求是),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反对〗:反对否认规律的客观性和企图创造规律或消灭规律的唯心主义观点,反对不讲科学,不顾客观规律的冒险盲干的主观主义。 (二)主观能动性

1、什么是主观能动性(了解) 主观能动性:想(认识)、做(实践)、精神状态 意识能动性:想(认识)、精神状态

意识的反作用:意识能动性的第二个方面 2、主观能动性的方法论要求

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人们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三)规律的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人们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规律的制约,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客观性为前提。 两者不可分割,也不能并列,更不能颠倒。片面强调规律的客观性而否认主观能动性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思想;夸大主观能动性而否认客观规律的制约性是唯心主义思想。 【指点迷津】

误区 物质的决定作用与意识的能动作用性质相同,可以等量齐观。

评析 物质的决定作用与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两种性质不同的作用,不能等量齐观。前者是前提、基础,是第一位的,后者受前者的制约,是第二位的。同时,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能动作用又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承认前者必须同时承认后者,反之亦然,否则就会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的错误。 【拓展提高】主观能动性;意识的能动性(即意识的能动作用)与意识反作用的关系

(1)“主观能动性”是指“想”和“做”。想是认识世界的能力和活动,做是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主观能动性既包括意识能动性,也包括实践活动,而且这两项活动内容密不可分。

(2)意识的能动性(即意识的能动作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它不仅能反映事物的现象,还能反映事物的本质、规律。二是意识的反作用,即它对人们实践的指导作用。意识反作用只是意识能动作用中的一个方面,其外延小于意识的能动作用。 【例题枚举】

17

意识的能动作用突出表现在意识能够 A.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B.指导人们通过实践改造世界 C.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从而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 D.对物质起决定作用 【借题发挥】 绕过陷井,精挑细选

本题易误选C项,这也是本题的一个“陷阱”。因为意识通过指导实践从而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是间接而不是直接的,这样就不难选出答案B。高考选择题命制时会对已有观点通过增加或减少题肢中的条件、限制语等方式增加迷惑性,以考查考生对概念或原理的准确掌握度,所以备考时需要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原理和方法论】

六、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 〖原理内容〗: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但人在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简而言之,即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尊重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 〖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 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 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反对〗:反对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否认规律的客观性、盲目蛮干的唯心主义错误;也要反对片面夸大规律的客观性,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无所作为的机械唯物主义错误。 【要点详解】

考点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方法论) 1、是什么

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固有的规律,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提示】

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反对从主观出发,从主观出发有三种表现:从理论出发(教条主义、本本主义);从经验出发(经验主义);从个人主观好恶出发。

实事求是:实事——客观事物;求——认识;是——规律。实事求是一方面强调了从实际出发,尊重规律的客观性,另一方面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发现和认识规律。 2、为什么

(1)哲学依据(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第一,世界的本原是物质,意识是物质的反映,物质决定意识,这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 第二,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又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这要求我们实事求是。 (2)现实意义

第一,是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

第二,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 第三,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 3、怎么样

(1)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2)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3)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必须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是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二是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指点迷津】

误区1 一切从实际出发与实事求是完全是一回事。 评析 (1)二者确有共同点,即二者都是唯物主义的方法

18

论,都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都把客观存在作为观察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

(2)二者侧重点不同。第一,一切从实际出发讲的是主观思想和客观实际的关系,强调主观符合客观,思想符合实际;实事求是讲的是客观规律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要求人们按客观规律办事。第二,前者侧重于(哲学依据)物质决定意识,后者侧重于(哲学依据)规律的客观性。 误区2 只要实事求是,做事情就一定能够成功。

评析 错误,实事求是有利于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能否 取得成功还要看各种主客观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误区3 只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想问题,办事情就能取得成功。

评析 错误。要在尊重客观规律、正视客观条件的基础上、正确而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想问题、办事情才可能取得成功。

误区4 “女娲补天” “制天命而用之”“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说明了客观规律制约人的主观能动性。

评析 错误。说明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例题枚举】

从几年前的“电多了”,到现在的大面积缺电,电力供应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电力行业有其特殊性,首先是发、供、用瞬间完成,直发直送,不能储存。其次是结构性、时段性,不能简单地用多与少来衡量。此外,电力建设周期性强。这就要求电力建设规划适度超前,等到缺电,才开始建电源点,就来不及了。

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我们应如何实事求是地解决电力短缺 的问题。

【解析】解答本题可采用提炼法,即从材料中经过抽象思维,发现其隐含的哲理,或对材料进行归纳、概括,使哲理“显性化”。具体提炼如下:

发、供、用瞬间完成,直发直送,不能储存(提炼出):电力生产和消费的特殊规律。 电力建设规划适度超前(提炼出) :提高预见性,坚持适度超前原则

【答案】解决电力短缺问题,首先应一切扶实际出发,认识电力生产和消费的特殊规律;发展电力行业.应掌握电力生产和消费的特殊规律,提高预见性,坚持适度超前原则。 【借题发挥】分析失分原因,提出应对措施 (1)失分原因:

①没有弄清题目的要求。本题应从哲学角度来回答,有的考生从经济学、政治学的角度回答,本应回答如何实事求是,有的考生则回答什么是实事求是,为什么要实事求是。②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导致写得很多,却没有得分点。

③答案没有上升到用哲学语言来回答。

④对材料的把握能力差,不能充分利用材料给的信息如“适度超前”等来组织答案。 (2)备考建议: ①扎实掌握基础知识。

②掌握答题的基本技巧。看清设问要求,明确答题范围。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③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合理安排答题时,运用要点化答题.书写字迹工整、清晰等。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19

【单元线索】

本单元讲辨证唯物主义的重要内容:唯物的辩证法,它正确揭示了世界的状态怎么样:

第一,世界是辨证的。即世界本身是联系、发展、矛盾着的世界,这就要求我们用联系观点、发展观点、矛盾观点看待周围的世界。

第二,世界是唯物辨证的。即世界的联系、发展、矛盾是客观的,既不是“绝对精神”赐予的,也不是主观臆造的。

本单元的基本内容如下: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的观点。 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树立创新意识。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和根本分歧。 【要点详解】

考点一、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联系的观点

(一)什么是联系?

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二)联系的特征 1、联系的普遍性

(1)含义: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

(1)从与周围其他事物的关系来看,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2)从事物内部各个部分要素来看。每一个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3)从整个世界来看。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提示】

“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不等于“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因为联系既是普遍的,又是具体的。 (2)方法论要求

联系的普遍性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指点迷津】

误区 联系的普遍性意味着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评析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联系又是有条件的、具体的,联系的普遍性并不等于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2、联系的客观性 (1)含义

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提示】

联系的客观性根源于物质的客观性,坚持联系的客观性就是在联系观上贯彻了唯物论思想。 (2)表现

事物的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可以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它们都是客观的。 区自在事物的联系:人类产生前就存在的自然物本身固有的种种联系。 别 人为事物的联系:通过人类实践建立起来的种种联系。 联人为事物的联系以自在事物的联系为基础,是自在事物的潜在联系的显化和系 实现 。 【疑点】为什么人为事物的联系也是客观的?

(1)人为事物的联系以自在事物的联系为基础;

(2)人为事物的联系只有通过实践这一客观物质性的活动才能形成; (3)人为事物的联系形成后便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

20

反对忽视外因对事物变化发展的影响; 否认内因对事物变化发展的决定作用。 【要点详解】

考点四:发展的状态:量变和质变

1、量变和质变的区别 含义 特征 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 根本的、显著的变化 表现 统一、相持、平衡和静止 统一物的分解、平衡和静止的破坏 量变 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 质变 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提示】

(1)量变有两种情形:一是事物在数量(大小、速度、程度)的增减,二是场所的变更(结构发生变化)。 (2)质变是普遍的,又是具体的,事物的质是多方面的,质变也是多方面的。 2、量变和质变的联系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第三,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第四,事物的变化发展就是经由量变到质变的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提示】

(1)量变必然引起质变吗?

量变只有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

(2)量变引起质变就是发展吗?

量变引起质变有两种情形,一是前进性的,二是倒退性的,只有前者是发展。 3、方法论要求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要重视量的积累。不能拔苗助长、急于求成。

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不能缺乏信心、优柔寡断。 【拓展提高】

此处就“发展”的角度而言。此外,量变引起质变还包括倒退性的变化,我们还应当注意: ①质变始于量变,当要防止事物向坏的方向转化时,就要防微杜渐。(实际上是重视量的积累的另一方面)

②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当要保持事物性质稳定时,就要坚持适度原则,避免过犹不及。 4、割裂量变、质变的辩证关系的错误思想

割裂二者的辩证关系,是形而上学的思想,如: 生物激变论——承认质变,否认量变。 庸俗进化论——承认量变,否认质变。 反对忽视量的积累,急于求成,盲目乱干;

反对忽视质的飞跃,条件具备时优柔寡断,畏缩不前。 【指点迷津】

误区1 运动、变化是量的变化,发展是质的变化。

评析 前句错误,后句正确。 误区2 只要有量变就会引起质变。

评析 并非任何量变都会引起质变。引起质变的量变,只有达到一定程度,质变才能发生,这就是说,一定范围和限度内的量变并不影响事物的存在,不会改变事物的根本性质。 误区3 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先从质变开始的。

评析 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先从量变开始的。

26

误区4 质变就是发展。

评析 质变不能等同于发展。因为,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质变作为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包含两种情形:一是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上升性的根本变化;另一种是倒退性的根本变化。发展属于第一种质变,不能把任何质变都看成是发展。 【例题枚举】

俗话说;“巴豆虽小坏肠胃,酒杯不深淹死人。”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A.事物都是利和弊的统一体

B.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重要条件

C.量变是质变的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D.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借题发挥】哲学道理与哲学原理不同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道理(哲学观点),可以简称为哲理,包括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原理仅指世界观,不包括方法论。做题时一定要注意区分设问要求。解答主观题时设问中问“做法”、“怎么做”的主要答方法论。 【要点详解】

考点五:发展的趋势: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1、为什么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前进性)

第一,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扬弃”和发展,具有旧事物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第二,社会历史领域的新事物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第三,综上所述,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2、为什么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第一,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弱到强的过程。 第二,人们对新事物的认可与接受也有一个过程。 第三,旧事物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

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原理(或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原理)【重点掌握】 〖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这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方法论〗:我们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积极鼓励、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成长,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在曲折的道路上问鼎事业的辉煌。 〖反对〗:既要反对把事物看成是一帆风顺的盲目乐观主义;又要反对看不到光明前途的悲观失望思想。 【拓展提高】 区分事物发展的总趋势、道路、途径 (1)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这是指事物发展的全过程的总体方向,不是指事物发展的各个阶段的方向,更不是指每一步的方向。事物向前发展的总趋势是任何力量也改变不了的。

(2)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事物发展中各个具体阶段和每一步的方向,可能是前进的,也可能是停滞的甚至是倒退的,这正说明事物发展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只能是螺旋式或波浪式的,有曲折、有起伏。

(3)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都是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向前进。任阿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 【例题枚举】

唐朝诗人杜荀鹤在题为《小松》的诗中写道:“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这首诗给我们的启示是

A.量变是质变的必然结果 B.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C.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D.要辩证地看问题,促进新事物成长

27

【借题发挥】

做诗词题既要了解本意,还需把握寓意读懂引用的诗句、古文,是作出正确选择的关键。我们不仅要懂得题中所引用的古诗文的本意,还要知道其寓意。只有这样,才能准确理解其中所蕴含的哲理。在复习时,应多加强对这类题型的专项练习。 【拓展提高】关于“发展观”

1.事物发展的实质是指事物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和变化,即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3.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4.事物发展的方向(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

5.新事物发展的途径: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向前进,这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 6.事物发展的原因:内因和外因。 7.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

8.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两种不同状态:量变和质变。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要点详解】

考点一:矛盾的含义

1、什么是矛盾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包含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这就是矛盾,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提示】 (1)“两个方面”不是任意的两个方面,而是构成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 (2)“两个方面”是具体的、多样的,不局限于“好”与“不好”两个方面。 【拓展提高】

哲学上所讲的矛盾和生活中所讲的矛盾 (1)第一种情形

生活中讲的矛盾,如人与人的矛盾、阶级与阶级的矛盾,其实是矛盾双方斗争性的具体体现。 (2)第二种情形

生活中讲的矛盾,还包括人们语言表述上的矛盾(如成语故事“自相矛盾”中所寓),这是逻辑矛盾。 哲学上讲的矛盾是事物固有的对立统一关系,而逻辑矛盾是人们主观思维上的前后不一致,二者有着天壤之别。

2、矛盾的基本属性:斗争性和统一性 同一性(统一性) 斗争性(对立性) 区别 含义 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连结的属性和趋势 矛盾双方相互对立、相互分离的属性和趋势 表现 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 相互区别;相互排斥。 相互贯通(渗透、包含),并在一定条件下相哲学上讲的“斗争”与生活中讲的“斗争”是共性和个性的互转化。 关系 条件 相对的,有条件的 绝对的,无条件的 联系 同一性以斗争性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为同一性所制约。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对立统一规律 3、关于矛盾基本属性的两大方法论

第一,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种转化可能是有利的,也可能是不利的,我们应当促进有利转化,防止不利转化。

28

第二,矛盾双方的对立性和同一性不可分割,我们应当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 【联系实际】

第一种情形如“谦受益,满招损”。

第二种情形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指点迷津】

误区1 实践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评析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误区2 认识世界就是解决矛盾;改造世界就是认识矛盾。

评析 认识世界就是认识矛盾;改造世界就是解决矛盾。 误区3 事物矛盾双方各占一定比例。

评析 矛盾双方可分主次,不能说具体到”一定比例”。 误区4 事物矛盾都有“好”和”坏”两个方面。

评析 事物都有两个方面,但不能简单归纳为“好”与“坏”或“优”与“劣”。 【例题枚举】

“人生譬如滑雪,只有知道如何停止的人才知道如何加快速度。”这句格言说明事物是 A.相互依存 B.相互转化 C.相互渗透 D.相反相成 【借题发挥】解读替换命题

巧用替换法命题,考查知识迁移能力。这是道用替换法命制的选择题。所谓替换法就是将考生熟知的教材概念、原理等用另一种说法。比如通过意思一致的词语、具体的事例等,转换成考生陌生的语言。考生做此类选择题,不仅需要调动和运用教材知识解读材料,而且需要把教材知识与替换性选项进行对照,发现它们之间的一致性。这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知识变通和迁移能力,难度较大。 【要点详解】

考点二、矛盾的普遍性

1、表现: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提示】

矛盾既是普遍的,又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不能说任何两个事物都构成矛盾的双方。 2、方法论要求

第一,矛盾是普遍的,又是客观的,要求我们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都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提示】

矛盾不仅是普遍的,也是客观的,是事物固有的,人们不能任意地制造和消灭矛盾,但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矛盾,通过改变矛盾的条件来改变矛盾的状态甚至解决矛盾。 【联系实际】

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承认矛盾并勇于解决矛盾的体现。

第二,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包含着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这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都要坚持一分为二的全面分析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片面观点(一点论)。 【联系实际】

科学发展观中的“五个统筹” ——兼顾矛盾双方 “和而不同”的外交战略思想 ——兼顾对立和统一 【高考题-辨析题】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制造矛盾越多就越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双方的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所以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②这种矛盾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客观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人们不能任意制造和消

29

灭矛盾。

③人为制造的矛盾与事物自身所固有的矛盾是有区别的,人为制造的矛盾不仅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而且会适得其反。 【要点详解】

考点三、矛盾的特殊性

1、含义:…… 2、表现:三种情形

第一,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是区分不同事物的依据;

第二,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就是区分事物发展不同阶段的依据; 第三,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3、方法论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含义

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提示】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以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为前提的。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既是认识事物的方法,又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2)地位

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西,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提示】

(1)如何理解“活的灵魂”?

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关键在于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能生搬硬套,这样才能保持其生命力。 (2)不要混淆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课本P21) (3)意义

第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矛盾的特殊性是事物千差万别的根据,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把不同质的事物区别开来。 第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事物的矛盾不同,决定了解决矛盾的方法也不相同,把握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找到正确解决矛盾的方法。

【提示】

第一点从认识世界的角度讲,第二点从改造世界的角度讲,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后者是前者的目的。 (4)怎样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一,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第二,分析不同事物的不同矛盾。

第三,分析同一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矛盾。

第四,分析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以及同一矛盾中两个不同方面。 第五,反对不顾时间、地点、条件的“一刀切”。

【拓展提高】1、全面理解“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从唯物论角度: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从辩证法角度: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观点; 从认识论的角度:认识的不断发展。

【拓展提高】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一切从实际出发

30

哲学依据 哲学范畴 一切从实际出发 …… 物质决定意识 唯物论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矛盾具有特殊性 辩证法 区别 含义 联系 二者具有一致性,都要求坚持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前提和基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从实际出发的深刻表现。

【要点详解】

考点四、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 (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1、二者相互区别

普遍性即共性,是指各种矛盾普遍具有的共同点、共同性,或叫“共同本质”。特殊性即个性,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特性,或叫“特殊本质”。 2、相互联系 (1)相互联结

第一,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第二,特殊性包含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是没有的。 【提示】 “寓于”、“包含”、“表现”的使用不要混淆。 不能将第二点概括为“没有普遍性就没有特殊性”。 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根本有别于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2)相互转化

由于事物范围(空间)的极其广大和发展(时间)的无限性,二者在不同场合下可以相互转化。 3、方法论要求

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 【提示】

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体现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所谓“具体的统一”,就是指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自身的实际相结合;所谓“历史的统一”,就是指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不同阶段的实际相结合。 【指点迷津】

误区1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因此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矛盾。 评析 错误,具体事物之间的矛盾是有条件的,必须处于统一体中。 误区2 矛盾的普遍性包含着特殊性,特殊性不包含着普遍性。

评析 矛盾的特殊性包含着普遍性。普遍性不包含着特殊性。普遍性寓于(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例题枚举】

科学发展观坚持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理论成果,刨造性地提出了一些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B.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关系 C.矛盾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D.主观必须符合客观 【借题发挥】寻找关键词,更好悟题意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题意,找出题中关键词,“坚持” 突出了矛盾的普遍性。而“创造性”则

31

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科学发展观”体现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要点详解】

考点五、主次矛盾的辨证关系、矛盾的主次方面

1、主次矛盾的辨证关系原理 区别 地位和作用不同(支配与从属、决定与非决定) 。 主要矛盾只有一个,次要矛盾可能有多个。 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主次矛盾的辨证关系要求我们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 联系 方法论 2、 矛盾主次方面的辨证关系原理 区别 联系 方法论 地位和作用不同(支配和被支配、主导和非主导)。 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主次方面的辨证关系要求我们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 【知识联系】

(1)前面讲过“矛盾的特殊性决定事物性质”,和这里并不矛盾。准确地说,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事物的内部矛盾中的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2)矛盾的同一性指出,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这个转化过程,就是矛盾主次双方此消彼长的过程。当这一转化尚未改变矛盾双方原有的主次地位,就是事物量变的过程,当这一转化实现了矛盾双方主次地位的变更,则发生事物的质变。 矛盾双方的转化还有另外两种特殊情形: 双方“同归于尽”,产生新的矛盾,如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双方“走向融合”,产生新的矛盾,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城乡矛盾的解决。 【拓展提高】主要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的区别 (1)内涵和外延不同

内涵不同: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发展趋势,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外延不同:主要矛盾是就复杂事物中的众多矛盾而言,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就一个矛盾中的两个方面而言。

(2)命题指向不同

主要矛盾主要针对“办事情”,即如何解决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矛盾的主要方面主要针对“看问题”,即如何评价事物的性质。 抓主要矛盾常表述为“抓重点”、“抓中心”、“抓关键”,抓矛盾的主要方面常表述为“抓主流”、“抓本质”等。 【指点迷津】

误区1 事物的性质完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评析 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误区2 首先要解决的矛盾一定是主要矛盾。

评析 首先要解决的矛盾,并非一定是主要矛盾,对此要作具体分析 误区3 急需解决的矛盾一定是主要矛盾。

评析 急需解决的矛盾不一定是主要矛盾。主次矛盾的区别在于双方性质、地位、作用上的差异,而不

32

在于解决顺序的先后。

误区4 一切事物内部都有主要矛盾。

评析 并非一切事物内部都有主要矛盾。事物有简单和复杂之分,对简单事物而言,其内部只包含一个矛盾,因而无所谓主次。只有复杂事物内部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矛盾时,才有主次之分。 误区5 着重解决了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就自然而然地解决了。

评析 错误,次要矛盾解决得好坏,对主要矛盾的解决会产生影响。 误区6 次要矛盾的解决对主要矛盾的解决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评析 次要矛盾的解决对主要矛盾的发展和解决起着促进或延缓的作用。 误区7 集中全部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评析 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3、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1)哲学依据

主次矛盾的辨证关系、矛盾主次方面的辨证关系 (2)基本内容

第一,两点论:…… 第二,重点论:…… 第三,两者的关系: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重点论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 (3)反对的错误倾向 第一,脱离重点的两点论是形而上学的均衡论。 第二,脱离两点的重点论是形而上学的一点论。 【要点详解】 考点六: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 1、回顾并总结:什么是矛盾分析方法? 含义 矛 盾 特征 基本属性 普遍性 辨证关系 特殊性 矛盾转化律;对立统一律 承认矛盾;一分为二 坚持共性和个性的 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 方法论

矛 盾 分 析 方 法 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 世界观 2、矛盾分析方法的重要性

(1)矛盾分析方法在唯物辩证法中的重要地位

从世界观的角度看,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因此,矛盾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33

从方法论的角度看,世界充满矛盾,认识世界就是认识矛盾,改造世界是就是解决矛盾,因此,矛盾分析方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正是如此,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就成为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

(2)矛盾分析方法在高考中的重要地位

矛盾分析方法一向是高考的重点,纵观历年高考试题,涉及矛盾分析方法的题目的分值占总分的比例都比较高。

试题设问的指向主要有:

①事物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一分为二的观点; ②矛盾转化律;

③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关系原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④主、次矛盾相互关系原理及矛盾的主、次方面相互关系原理; ⑤与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3、怎样灵活运用矛盾分析方法? (1)与学科内知识的渗透

① 与《生活与哲学》其他知识的渗透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物质与意识之间;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之间;实践的客观性和能动性之间;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贡献与索取之间……。

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相互关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观点分析: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间……。

用矛盾主次方面的关系分析: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能动作用不可分割,但前者是第一位的,后者是第二位的。其它如实践的决定作用与认识的反作用之间;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与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之间;贡献和索取之间……。 ② 与《经济生活》知识的渗透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生产与消费之间;公有制与非公有制之间;劳动者权利与义务之间;效率与公平之间;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之间;五个“统筹”……。

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相互关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观点分析:投资的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税收……。

用一分为二、矛盾主次方面的相互关系分析: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用主次矛盾的相互关系分析: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③ 与《政治生活》知识的渗透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民主和专政之间、政治权利和义务之间、政府的权力和责任之间……。

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相互关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观点分析: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政党制度;我国的民族的区域自治制度;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我国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用一分为二、矛盾主次方面的相互关系分析:“一国两制”下我国社会的性质; 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

④ 与《文化生活》知识的渗透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经济、政治与文化之间;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之间……

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相互关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观点分析:文化的世界性与民族性之间;中华文化与地方文化、民族文化之间……

用一分为二、矛盾主次方面的关系分析: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精华和糟粕;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34

(2)结合社会热点进行分析(牛刀小试) 下列事实体现了矛盾分析方法的什么道理? ① 和而不同的外交战略

在同一中把握对立,在对立中把握同一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②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和解决矛盾

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③ 东莞大力“禁摩”

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和解决矛盾 次要矛盾的解决影响主要矛盾的解决 【拓展提高】“矛盾分析法”与“矛盾的观点” 1.矛盾分析法

通常我们都会认为,矛盾分析的方法包括:①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②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最容易忽视的是运用矛盾的含义进行分析问题,即运用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进行分析。 2.矛盾的观点

设问中用“矛盾的观点”(或用“矛盾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题时,则可考虑:①矛盾的对立性、统一性;②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及其辩证关系。③主次矛盾及矛盾的主次方面以及这些原理的各自方法论(当然包括上面讲到的三种矛盾分析法)。 【例题枚举】1:

一位专家曾说:“世界一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资源。” 请用矛盾分析方法对这一观点进行分析。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垃圾”和“资源”作为矛盾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但这种转化是需要条件的。我们要实现由“垃圾”向“资源”的转化,必须解放思想,进行创新,从新的角度发现市场需求,开拓市场空间,把“垃圾” 变废为宝。 【例题枚举】2: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指出:构建和谐社会,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改革开放前,平均主义分配体制严重制约了效率的提高,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针对这一状况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针对贫富差距拉大的趋势,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又适时提出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十七大更加强调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材料二 效率可以给社会带来更多的财富,从而为促进公平制造条件;公平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从而为提高效率奠定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应该大力发展生产力,在不放松效率的前提下,逐步缩小差距,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说明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解析?本题要求“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分析问题,问题的指向性非常明确。但要确定所要运用的知识点,首先,明确效率与公平是一对矛盾。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其次,要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说明在不同时期对问题的解决应采取不同的方法。再次,从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角度,说明要统筹兼顾。

?答案? (1)效率与公平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效率与公平是对立的。过分重视一方,另一方就会受到影响。效率与公平又是统一的,二者相互依存。一方的合理解决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创造条件。不能离开效率谈公平,也不能离开公平谈效率。

(2)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特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针对效率与公平在不同时期出现的问题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法。

35

(3)要全面地看问题。既要重视效率,也要注重公平,做到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例题枚举】3:

例题3:“过去的五年是我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在各个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五年……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前进的道路上还有不少矛盾和困难,工作中也有缺点和不足……我们要高度重视存在的问题,扎扎实实地加以解决。”

(1)以上分析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什么道理?

(2)为什么要高度重视存在的问题,扎扎实实地加以解决? ?答案?(1)体现了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对于我党过去五年的工作,必须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既要看到取得的巨大成就,又要承认存在的问题。矛盾双方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我们党过去五年的工作成绩是主要的,是主流;问题和不足是次要的,是我们党工作的支流。

(2)矛盾的次要方面对矛盾的主要方面也会发生影响。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在一定的条件下向各自相反方向转化,事物的性质也会随之发生根本变化。因此,对我们党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缺点和不足,必须高度重视,扎扎实实地加以解决,保证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地向前发展。

第十课:创新意识和社会进步

【要点详解】

考点一:辩证否定观

1、含义: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提示】

(1)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肯定和否定两方面。

肯定方面维持其存在,保持现状;

否定方面则是促使它灭亡或者转化为其他事物转化的方面。

(2)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是相互依存又相互排斥,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辩证的否定的特点

(1)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

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没有否定,就没有发展

(2)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

是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它总是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3、辩证的否定的实质——扬弃

辩证否定观主张既肯定又否定,既保留又克服。克服的事旧事物中过时的内容,保留的事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 【提示】

方法论: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

(1)肯定一切是错误的,因为它抹杀了新旧事物之间的界限。从根本上否定了事物的发展。

(2)否定一切也是错误的,因为它割断了新旧事物间的内部联系,实际上也是否认了事物的发展。 (3)反对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拓展提高】

辩证法的否定观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区别 否定的动力 辩证法的否定观 形而上学否定观 事物的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双方斗争的事物的否定是事物的外因作用的结果,是结果,是事物自身的否定 外力、主观加于事物的。 36

否定和肯定否定中包含肯定,肯定能够包含否定,否定和肯定都是绝对的,要么一切否定,的关系 发展是肯定和否定的对立统一 要么一切肯定 否定同发辩证否定既是发展的环节,又是联系的展、联系的环节,是克服和保留的统一,是“扬弃” 关系 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的中断,不是“扬弃” 4、辩证否定观的方法论要求

(1)必须树立创新意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2)要尊重书本,尊重权威,但不迷信。

(3)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提示】

(1)任何书本上的知识都需要不断丰富和发展,谁也不可能“一眼望穿天下事,一书写尽天下理” (2)权威往往比普通人更能准确解释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但任何权威不可能永远正确,永远不犯错误

【指点迷津】

误区 扬弃就是抛弃。 评析

(1)这种观点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2)新生事物否定旧事物,决不是简单地抛弃,而是否定之中有肯定。

(3)把扬弃理解为抛弃,是割裂了新旧事物之间的内部联系,实际上否认了事物的发展,犯了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的错误。 【要点详解】

考点二: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 1、理论依据

世界永远处在不停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任何事物对它发生的那个时代和那些条件来说,都有它存在的理由;但是对它自己内部逐渐发展起来的新的、更高的条件来说,它就变成过时的和没有存在的理由了;它不得不让位于更高的阶段,而这个更高的阶段也要走向衰落和灭亡。 2、辩证的革命批判精神基本内涵:

(1)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

A、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指认识到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B、否定的理解——就是着眼于事物的运动、变化,着眼于事物的内在矛盾及其所孕育的发展方向,着眼于新事物的产生和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客观趋势去理解。

(2)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地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 (3)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提示】辩证的革命批判精神:

A、事物的存在对于他赖以产生的历史条件来说是有理由的、必然的 B、事物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条件的变化,原来存在的理由就会丧失 C、没有否定就没有质变,就没有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3、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二者的关系

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紧密联系

(1)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和实践的突破 (2)要创新就必须要有批判和发展 4、革命批判精神方法论

37

①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 ②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例题枚举】

我国应对两次金融危机的措施对照表

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措施 应对世界金融危机的措施 ①增加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①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②加快发展消费信贷,支持居民购买住房和大件耐②加大对保障性住房.教育.卫生和文化等民生工程的投资;③用消费品;③适度扩大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 为汽车.钢铁.石化及电子信息等师大产业的调整和振兴提供专…… 项资金 (4)请根据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要求,分析我国当前采取有别于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措施的理由。 参考答案

A、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破除与实际不相符合的陈规,我国采取有别于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措施,是根据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作出的正确判断。

B、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当前我国应对世界金融危机的措施就是根据国内外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出台的新举措。 【指点迷津】

误区1 作为世界观,辩证法要求我们以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对待周围的世界。

评析 作为世界观,辩证法昭示我们,世界是一个永不停息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世界;作为一种思维方法,辨证法要求我们以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对待周围的世界。

误区2 制度创新,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 评析 理论创新,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 【例题枚举】

司马光看到小孩掉入水缸,他不是按照常规让人脱离水,而是打破水缸,让水脱离人。这什事给我们的启示是 【答案】C

A.办事情必须充分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 B.必须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坚持两点论

C.办事情要敢于打破常规,进行逆向思维、创新思维 D.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和基础 【借题发挥】 创新思维

(1)思维有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之分。

(2)有人说,司马光打破了缸,造成了损失,也不好。你的看法是怎样的?如果人和缸不可兼得的情况下,你怎么办? 【要点详解】

考点三:创新的社会作用(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1、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经济角度)

(1)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科学技术的每一进步都是通过创新实现的。

(2)科学技术更新了生产工具、生产技术、提高了劳动者素质、开辟了更广阔的劳动对象,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政治角度 )

(1)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2)理论创新推动制度、技术、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个方面的创新。 3、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文化角度)

(1)创新推动着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

38

不同的实践活动决定着思维活动的不同性质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内容。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和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创新,在推动科技发展的同时,也使得人类认识的对象和范围日趋广阔,使得人类思维的性质和水平不断更新和提高。

(2)创新推动人类文化的发展。

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是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继承中国文化优秀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从而形成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4、任何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归根到底都与创新密切相关

(1)创新是对真理的发展,没有创新,我们就失去了追寻真知的可能。

(2)创新是对实践的推进,没有创新,我们就不能在变化的世界里找到自己的位置。

(3)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指点迷津】

误区1 思维方式的变革,归根到底是由人的意识决定的。 评析 思维方式的变革,归根到底是由人的实践方式决定的。 误区3 人类文化的发展是通过继承实现的。 评析 人类文化的发展是通过创新实现的。 【拓展提高】理论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关系

(1)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2)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和其他各方面的创新。 (3)制度创新为理论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 【例题枚举】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十一五”时期,我国文化发展要坚持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不断深化对文化发展的地位、方向、动力、思路、格局和目的的认识,冲破一切束缚文化发展的思想观念、做法、规定和体制机制性障碍,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促进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协调发展。要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不断增强我国文化实力和竞争力。

结合上述材料,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谈谈为什么要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推动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答案?(1)世界是永恒发展的,面对不断发展的社会实际,文化建设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冲破束缚文化发展的一切障碍。

(2)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唯物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要求我们破除成规陈说和落后思想,用新的思想解决问题,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是辩证否定观的客观要求。

(3)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的特征,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与时俱进,敢于创新,才能实现存实践中对真理的追求和发展。

(4)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它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和人类文化的发展。只有在内容和形式、体制和机制上不断创新,才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 【借题发挥】 情景式材料论述题

情景式材料论述题“题在书外、理在书中”,是一种能力要求较高的题型。 解题对策:认真审题,弄清题意和设问的要求是正确解答该类试题的关键。 (1)审材料

①弄清文字材料共有几段内容或一段材料共有几层意思,概括每段或每层材料大意,进而概括出其中隐含的观点。

②综合各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概括出全部材料或引文的总的意思。 (2)审设问

①弄清设问所要求运用的原理、观点或理论知识的范围。

39

②把设问和材料联系起来,弄清每个设问的明确要求。即弄清设问要求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在“两审”的基础上回归教材,紧扣题意作答。

答题时一定注意把握角度,抓住中心,切忌离开材料和设问泛泛而谈; 二要体现辩证思维,要全面、准确、发展地看问题;

三要做到观点和材料紧密结合,根据观点分析材料,通过材料印证观点; 四要言简意赅,具有逻辑性,恰当使用政治术语。

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要点详解】

考点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1、含义:

社会存在: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它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内容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社会意识: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人类社会各种精神生活现象的总称。 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⑴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⑵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⑶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提示】

(1)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的社会意识的性质。

(社会存在的不同决定了了社会意识具有多样性、时代性、阶级性等特征。) 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是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社会存在的变化会在社会意识中反映出来。

(2)比较:

物质与意识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研究对象 整个世界 人类社会 内容 辩证唯物论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 (3)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①从两方面把握:

A、社会存在决定作用是第一位的、绝对的;

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有时会有一定的不一致性。 ②社会意识能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性质不同,反作用也不同。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能正确预见社会发展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3、社会生活的本质:实践的。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

【提示】小结:

(1)历史唯物主义根本观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实践观点,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40

【拓展提高】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表现

(1)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产生的物质前提和基础; (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内容; (3)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发展。 【拓展提高】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不能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理解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识”。 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为:

①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的表现)。

②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它落后于或超前于社会存在。 ③社会意识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 ④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⑤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拓展提高】3、为什么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都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

(2)实践构成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实践是打开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也是唯物史观赖以建立的根本。 正是在这一意义上,马克思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指点迷津】

误区1 社会历史是人们认识的结果。 评析 社会历史是人们活动的结果。

误区2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

评析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是打开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

【例题枚举】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仍然仔在着封建丰义和资本主义的落后的、腐朽的思想。这说明B A.这些思想还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先进的社会意识才会影响社会存在 【借题发挥】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有哪些?

材料题设问中如果有请用“历史唯物主义”(或“唯物史观”或“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等字样的范围限制,考生可考虑以下原理:①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②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辨证关系;③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⑤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要点详解】

考点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1、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1)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着社会形态的变革和更替。

(2)关系: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表明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1)含义:

经济基础: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一定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以及该社会的各种思想观点和社会意识形态。 (2)二者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41

(3)结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体现了两者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

联系,这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提示】-----人类关于社会历史的理论第一次真正成为科学

①贯穿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②人类社会的普遍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3、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1)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

(2)社会发展的实现方式: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

(3)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

基本矛盾 阶级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斗抗性矛盾 非斗抗性矛盾 实现方式 内容 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只能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加以动力。 解决,即改革。 旧的生产关系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时,①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只有通过先进阶级反对反动阶级的革命,才能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推翻反动阶级的通知,建立新的生产关系,解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 ②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提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强调和谐并不意味着否认矛盾和斗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只有通过各种矛盾的不断解决,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完善和发展,才能最终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拓展提高】1、社会基本矛盾(即根本矛盾)和社会主要矛盾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也是这个。

(2)社会主要矛盾是在某一社会历史阶段,对社会发展起着领导和决定作用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拓展提高】2、两对基本矛盾之间的关系

(1)两对基本矛盾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是并列的。其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更为基本,是一切矛盾的物质根源。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制约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的解决,又有赖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解决。 【指点迷津】

误区1 人类第一个历史活动是语言。

评析 人类第一个历史活动是生产满足人类吃喝住穿等需要的物质生活资料。 误区2 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

评析 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是通过实践活动实现的。在阶段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

误区3 社会矛盾斗争都是阶级斗争。

评析 不要把任何社会矛盾斗争都归结为阶级斗争。

42

误区4 一切阶级斗争都能推动阶级社会的发展。 评析 不是一切阶级斗争都能推动阶级社会的发展。只有先进阶级反对反动阶级的阶级斗争才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误区5 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是我们认识和把握阶级社会各种现象的基本方法。

评析 阶级分析法是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点和矛盾分析法在阶级社会中的具体运用,是我们认识和把握阶级社会各种现象的基本方法。 【例题枚举】

发展生产力需要改变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同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环节和方面,这主要是因为 A.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促进作用 B.层建筑对生产力具有阻碍作用 C.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

D.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例题枚举】

有人认为,社会生活的变迁、社会的发展是由人的愿望、目的、动机决定的。这种观点 【答案】B

①否认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 ②夸大了人的能动性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③是神创论在社会历史观上的表现 ④肯定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受客观规律支配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借题发挥】 注意“有人认为”题目

在题干中凡是出现“有人认为”的,该观点往往是错误的,或者是有对有错的,需注意辨别。 【原理和方法论】

两大基本规律的矛盾运动原理

1、〖原理内容〗: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表明生产关系一定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反之,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表明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又一基本规律。 2、〖方法论〗:

要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点、矛盾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法,认 识和把握阶级社会的各种现象; 树立改革创新的意识,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发展的方面和环 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 【要点详解】

考点三:社会历史的主体

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人民群众的含义: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 【提示】

A、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人民群众有不同内涵。 B、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都是劳动群众。

C、我国现阶段人民群众范围: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2)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

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

43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①劳动群众生产实践的重①人民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 要性,是物质生产的承担者发展的源泉。 ②在阶级社会中的表现: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和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是②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的变革、社会制度的更迭,都是通过人民群众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的革命实现。 ②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③人民群众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③实现方式:通过推动生产力发展而不断创造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富。 和改变社会关系,从而不断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和发展。 2、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我们一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群众切工作的根本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观点 出发点 基本内容 群众路线 意义 地位 基本内容 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并成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原理和方法论】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2、〖方法论〗:

(1)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2)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我们的基本思想和根本方法。坚决反对脱离群众的倾向和作风。

(或:在实践中要正确处理个人与群众的关系,要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为人民群众服务;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持“从群众中来,到时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3、〖反对〗:

反对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夸大英雄人物的作用,否认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否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宣扬少数英雄人物创造历史的历史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 【指点迷津】

误区1 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作用的人们。 评析 只有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才是人民群众。 误区2 人民群众是一个永恒范畴。

评析 错误。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剥削阶级代表新的生产关系而能参与甚至领导社会变革的活动,就属于当时的人民群众的范畴。可见,人民群众的构成成分会随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不可能一成不变。

误区3 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知识分子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44

评析 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因为知识分子是人民群众中的一部分,人民群众既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又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误区4 社会发展决定生产方式 评析 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发展。 误区5 群众观点就是群众路线。

评析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但同时也有着区别,不能混为一谈。群众观点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例题枚举】

新劳动法出台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曾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87%的民众表示会参与讨论,并提出建设性意见。从哲学角度看,立法之所以要广泛听取民众的意见,是因为

A.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B.我国法律是人民根本意志的体现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人民群众是依法治国的主体 【借题发挥】 劳动法是“第二宪法”

劳动法关系到每个劳动者的切身利益,同时对社会安定和促进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它一直是各国关注的法律,一些国家甚至推崇劳动法为第二宪法。劳动就业问题是高考中常考常新的问题,对这一长效热点考生要引起足够重视。

第十二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

【要点详解】

考点一:价值与价值观

1、关于价值

(1)价值的含义:

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 它涵盖不同领域是物的价值,具有高度概括性和普遍性。 (2)人的价值:(人生的真正价值----贡献)

A、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社会、他人

以及自己的需要。(贡献)

B、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也是价值的享受者(索取)

(3)人的价值的判断标准:他的贡献。最根本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1)价值观的含义:

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会形成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提示】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在一定的社会存在的基础上产生,并随社会存在变化而变化。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A、从性质上说,正确价值观起积极的指导作用。错误价值观有消极的导向作用。 B、从对象上看

①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一方面,价值观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价值观不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就不同。另一方面,价值观影响着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

②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C、寻找正确的价值观就是寻找人生的真谛。

45

D、集体主义价值观正确处理了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是我们所倡导的正确的价值观。 【提示】价值、价值观、人生价值的比较 比较 区 别 含义 价值 人生价值 价值观 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和贡献于社会对个人的尊重的基础上,会形成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 和满足两个方面,真正的价值法和根本观点。 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涵盖各个不同领域事物的价只涵盖人生领域的价值 值,具有高度概括性和普遍性,属客观范畴 (1)价值在人生领域的具体体现就是人生价值 (2)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形成价值观 是对价值的主观反映,属于主观范畴 涵盖 范围 联系 【拓展提高】1、对人的价值的评价

(1)评价一个人的价值,主要看他的贡献。

(2)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3)在今天,人的贡献主要是对工人阶级为代表的广大人民群众的贡献。 (4)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就是看他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什么。 【拓展提高】2、价值观与人生价值观的关系

一般哲学价值观,它既包含对物的价值评价标准,对事的价值评价标准,也包含对人的价值评价标准。人生价值观只是对人生怎样才算有价值的根本观点和评价标准。可见,一般哲学价值观的外延要大,人生价值观是一般哲学价值观在人生价值问题上的运用。 【拓展提高3、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

我们倡导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价值观。这一价值观主张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在集体利益基础上的辩证统一。它强调集体利益即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当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它不排斥个人利益,而是重视和发展个人的正当利益,强调发挥集体中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使之成为推动整个国家、民族进步的动力。 【指点迷津】

误区1 价值观(理想)对人生与社会起着重大的促进作用。

评析 价值观有正确和错误、先进和落后之分。只有正确、科学的价值观、崇高理想才会起积极作用。相反,错误的观点则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误区2 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是衡量价值观正确与否的两个标准。 评析 错误。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互相结合·共同构成正确价值观的评价标准。

误区3 衡量一个人的人生价值,首先看他在物质方面对社会的贡献.其次看他在精神方面对社会的贡献。

评析 错误。衡量一个人的人生价值既看物质贡献,也看精神贡献.把二者区分开来是错误的。 【例题枚举】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难兴,政无信必颓”。“形成以道德为支撑、,立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都要把诚实守信作为基本行为准则。”

在哲学的意义上,守信与失信行为体现了两种性质相反的社会意识,反映了两种不同的价值观。据此说明增强全社会信用意识的必要性。

?答案?

(1)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存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信用意识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信用制度的建立具

46

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增强人们的信用意识,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人人讲诚信的良好社会氛围。

(2)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于人们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信用意识是正确价值观的体现,对维护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他人利益,对抑制为满足个人私欲而不惜损害社会和他人利益的行为,具有重要作用。

【借题发挥】 审清指导语与设问至关重要

本题设问中有一个指导语“据此”。“据此”之“此”既是指社会意识,又是指价值观,因此在答题时,不仅要说明社会意识的反作用,还要说明阶值观对人们行为的导向作用,这样才是全面的,合乎要求的。 ?要点详解?

考点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1、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内涵

(1)人们对事物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及满足的程度作出判断,就称为价值判断。 (2)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进一步作出的选择,就称为价值选择。

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价值选择是价值判断的体现。 2、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特征

(1)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

①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的内涵: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变化而不同。 ②把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的意义:

A、有助于我们正确评价历史和现实中的各种价值观念,防止简单化和片面化倾向。 B、有助于我们的价值观念与时俱进,从而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 【提示】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具体情形 (2)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阶级性

①具有阶级性特征的内涵:

在阶级社会中,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就不同。

②把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阶级性的意义:要求我们站在正确的立场上作出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3)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差异性

①具有差异性特征的内涵: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因人而异:人们认识事物角度不同,对其价值的评价也会不同。 ②把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差异性的意义:

我们必须明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分辨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 3、价值判断、价值选择的客观依据

社会存在、社会实践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1)正确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必须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必须坚持真理,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

(2)正确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必须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我们必须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献身人民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的最高的价值标准。

4、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集体利益的关系。----如何真正站在人民的立场上? (1)最最重要的是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最紧要和最具决定性因素)。 (2)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

从不同角度思考,理解和尊重他人正当选择;

把个人集体、社会三者统一作为自己选择的标准,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

47

【要点详解】

考点三: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1、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实现的方式 (1)劳动着的人是幸福的。 【提示】

A、人只有在劳动中,在奉献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创造价值。 B、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

C、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是创造人类美好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2)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

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2、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客观条件

(1)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

(2)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在贡献社会中现自己的价值。

【提示】正确认识和追求个性发展:

A、在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个人价值,并不否认追求人的个性发展。

B、个性不应表现为人的怪异和陋习,而应表现于对他人、对社会的独特的贡献方式。 【特别提示】

不能认为客观条件必须充分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社会提供一定的客观条件,良好而必要的客观条件为人们实现人生价值提供基本保证,但客观条件不充分,也可以实现人生价值。这就需要我们创造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创造出新的客观条件,同样能够实现人生价值。 3、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主观条件

(1)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2)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人生价值的实现过程是个人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施展自己能力的过程。

(3)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有正确的价值观的指引。 【特别提示】不能认为实现人生价值要完全靠个人奋斗

实现人生价值离不开个人努力,即主观因素。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但是,人生价值的实现离不开客观因素。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人的生存条件和发展条件、享受条件和工作条件都是由社会提供的。 【指点迷津】

误区1 个人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评析 社会发展是个人发展的基础,社会发展也离不开个人的发展。 误区2 贡献与索取是对等关系。

评析 贡献与索取不是对等关系。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应该居于首位。“贡献越大,索取越多”的观点是片面的。无私奉献是我们应该大力倡导的精神。

误区3 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评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例题枚举】

辨题:只要事事尽力,人们就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答案:题目的观点是片面的。

(1)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

48

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价值观的指导。辨题能够指出要实现人生价值需要事事尽力,有其正确的一面,看到了主观因素在实现人生价值中的重要作用。

(2)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社会提供的客观条 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完全脱离社会的个人奋斗和自我实现,实际上是不可能的。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社会的关系,才能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3)所以,实现自己的价值,既要事事尽力,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又要遵循客观规律,利用一定的客观条件,在社会 实践中才能实现。

49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f9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