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高考中常考的地理计算(2)

更新时间:2024-05-03 11:2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地理高考中常考的地理计算

一 地球、地球运动的计算 (一) 地方时、区时的计算

依据:两地的经度相差15°,两地的地方时相差1小时。 方法:

1、已知经度求时区 时区数≈经度÷15 (四舍五入取整数。东经为东时区,西经为西时区)。 2、已知某地地方时求另一地地方时 地方时=已知地方时±两地经度差÷15°/时,东+西-。 3、已知某地区时求另一地区时 某地区区时=已知地区区时±两地时区差,东+西-。 4、时区差=甲时区数-乙时区数。

5、已知两地地方时及一地经度,求另一地的经度 所求经度=已知经度±两地地方时差÷4分/1°,东+西-。 6、已知某地正午时的北京时间,求该地经度 所求经度=120°E±(当地北京时间-12)÷4分/1°。 7、已知某地的日出或日落的北京时间及昼长或夜长求经度

①先求当地正午时的北京时间 当地正午时的北京时间=日出+昼长/2=日落-昼长/2 ②再用6中的公式求解。

8、日照图上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00,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00;晨昏线与某纬线的切点所在经线为0:00(切点为极昼)或12:00(切点为极夜)。 (二)两个日期范围比的计算

依据: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向东到180°(国际日期变更线)为新一天;反之为旧的一天。

方法:180°经线的地方时为n时,则新一天的范围为n×15°。由此,新一天/旧一天=15°n/180°-15°n。 (三)昼夜长短的计算

依据:地球自转的角速度为15°/小时。 方法:

1、某地昼(夜)长=该地纬线圈昼(夜)弧度数÷15°/小时;

2、昼长=日落地方时-日出地方时=(12-日出地方时)×2=(日落地方时-12)×2;

3、极昼区昼长为24小时,极夜区昼长为0小时,赤道上各地昼长永远是12小时,两分日全球各地昼长均为12小时; 4、纬度相同,昼夜长短相等,日出日落时刻相同;

5、不同半球相同纬度的两地昼夜长短相反,即某地昼长=对应另一半球相同纬度大小地的夜长。 (四)日出日落时刻的计算

1、日出时刻=12-昼长/2=夜长/2;日落时刻=12+昼长/2=24-夜长/2;

2、日照图上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00,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00;晨昏线与某纬线的切点所在经线为0:00(切点为极昼)或12:00(切点为极夜)。

3、日照图中晨线上各地均为日出;昏线上的各地均为日落。然后依据两地的经度差与地方时差的关系计算。 (五)太阳高度的计算

1、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h=90°)向四周以同心圆的形式递减,到晨昏线上为0。昼半球h>0°,夜半球h<0°,晨昏上h=0°。解题方法一定要注意把等太阳高度线图转化为日照图,关键是注意中心点或为太阳直射点,或为夜半球中点。

2、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是由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H=90°-|φ±δ|。(式中H为正午太阳高度;ф为当地纬度,取正值;δ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φ和δ位于同一半球取-,否则取+)。 3、两地的纬度差=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差

4、极昼区中的极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相同。 5、tanH=杆长/杆影长。 (六)对zhi点的计算

两个点关于地心对称。其经度互补方位相反;其纬度相同方位相反。 (七)地球运动速度的计算

1、地球自转的速度:①地球上除南北极点外,其它各地角速度都相等,大致每小时15°;②地球上赤道处线速度最大,南北极点为0,任意纬线上线速度Vф=V赤道cosф=1670cosф km/h ; ③同步卫星的角速度与地球上除极点外的任一点都相等,线速度比对应地面上的点大

2、地球公转的速度:角速度在远日点(7月)较慢,在近日点(1月)较快;线速度与此类似。 3、运动器感觉昼夜更替周期的计算:T=360°/(地球自转角速度±运动器角速度),(同向相加,逆向相减)。 (八)某日(R)太阳直射点的地理纬度位置的计算

某日(R)太阳直射点的地理纬度位置=23°26′N—R—6月22日*(23°26′*4/365) 说明:(1)此公式只能大致计算一年当中某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 (2)计算结果若是正值,则为北纬;若为负值,则为南纬;

(3)R为某日日期,R-6月22日为该日与6月22日相差的天数,(23°26′*4/365)为太阳直射点一日内移动的纬度距离。(假设其移动是匀速的)

(九) 在太阳直射的经线上,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纬度就相差多少度,据此可计算该经线上某一点的纬度数值;如果太阳直射赤道,则赤道上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经度就相差多少度;如果太阳直射点不在赤道,则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经度的差值一定大于太阳高度的差值,以此推算该纬线上某一点的经度和地方时。 (十)其他

1、北半球某地的北极星的仰角就是当地的纬度。

2、出现极夜极昼的最低纬度与当日的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互余。 3、同一条经线上的纬度差等于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差。 二 地图的计算 1、比例尺的计算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注意:①比例尺本身没有单位,但计算时要注意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单位要先换算统一。②比例尺大小实际上是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数值上表现为比值的大小。③比例尺的缩小或放大是距离的缩放、并非面积的缩放。④图上距

离往往需要在地图上量取。 2、实际距离

(1)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2)在经纬网图上:经线上1度=111千米 纬线上1度=111*cosA千米,A是纬度 3、绝对高度 即海拔。由等高线直接判断。 4、相对高度 即两地的海拔差。

(1)等高线地图中 两点的相对高度公式:(x-1)?h≤H<(x+1)?h,其中H为相对高度,h为等高距,x为等高线条数。计算陡崖的高度时x为相交等高线的条数。 (2)等温线地图中 气温每下降0.6℃,海拔就升高100米。 5、坡度的计算

坡度=两地的相对高度/两地的实际水平距离。

注意:两地的水平距离并不等同于两地实际距离。

①等压线图中的风力大小可参考公式tanA=M/N(M表示等压距,N表示实际的水平距离)进行比较。 ②等压线图中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tanA=M/N(M表示等压距,N表示实际的水平距离)。 由于tan为增函数,则比值越大,风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单位距离的温差也越大。 6、地球表面两地间最短距离的计算

地球表面两地间最短距离就是过这两地的大圆上的一段劣弧。若两地均在晨昏线上,则晨昏线上的这段劣弧为两地的最短距离。L=111*cosA千米。A为这两地所在平面过地心的地心角。 三 温度的计算

1、对流层的气温变化: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 2、当对流层的气温变率小于0.6℃/100米时产生逆温现象。 3、焚风效应:气团每下沉100米,气温增加1℃;

4、常温层以下地温垂直递增率:每往地下深100米,地温增加3℃。 四 人文地理的计算

1、人口密度=人口总量/分布面积

2、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一死亡率=(当年出生人口-当年死亡人口)/当年总人口

3、人口增长率=(某时段末人口数-该时段初人口数)/该时段初人口数=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机械增长率

4、总和生育率指一定时期育龄妇女(15—49岁)各年龄组生育率之和,以千分数表示。反映育龄妇女在15至49周岁总的生育水平。

5、城市人口比重=城市人口数量/该地区人口总数

6、人口出生率=某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指一年)出生人数/同期平均人口数 7、死亡率=一定时期内人口死亡人数/同期平均人口数

8、人口总负担系数=指被抚养人口总数/15—64岁人口总数。被抚养人口指0—14岁和65岁以上的人口。 9、性别比=总人口中男性人数/女性人数。通常用每100个女性人口相应有多少男性人口来表示。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

我国人口性别比是119.2:100。

10、XX的人均占有量=XX的总量/人口总数

11、垦殖指数= 某国或地区已开垦种植的耕地面积/土地总面积 12、人口算术密度=一个国家的总人口/总面积 13、人口生理密度=一个国家的总人口/可耕地面积 14、耕地比重=人口算术密度/人口生理密度

15、复种指数=农业地区一年内作物播种面积/耕地总面积 五 其他的计算

1、地震释放能量的计算 震级增加一级,能量增加30倍M= 2、地下水的埋藏的计算 如井深,井水与地面的深度等 3、河流的径流量 径流量=降水量—蒸发量 4、地理图表的计算 据图回答。 5、热量平衡和水量平衡的计算

原理:某地多年的平均收入与支出相等。 (系列)专题复习(一) “时间与时间计算”

“时间与时间计算”考点点击

一.地方时及其相关计算

1.地方时的概念: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称为地方时。 2.数目:全球地方时有无数个。 3.有关地方时之间的计算:

所求地点的地方时=已知地点的地方时±两地的经度差×4分钟 【注】(1)加、减原则:已知较西地点的地方时求较东地点的地方时,用较西地点的地方时加上两地时间差;已知较东地点的地方时求较西地点的地方时,用较东地点的地方时减去两地时间差

(2)两地经度差计算:同侧相减,异侧相加。已知地点与所求地点都是东经度(或西经度)时,用较大的度数减去较小的度数,其差值即为两地的经度差;若已知地点与所求地点一个为东经度,一个为西经度,则用两地的经度数相加,其和即是两地的经度差。

(3)较东、较西位置的判定:

a.东经度地点都在西经度地点的东方; b.东经度度数越大,位置越在东;

c.西经度度数越大,位置越在西。

二.区时及其相关计算

1.区时的概念:各时区都以本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共同使用的时间,叫做区时。 2.数目: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共有24个区时。 3.时区划分:

以本初子午线(0°经线)为基准,从7.5°W至7.5°E,划分为中时区(又叫零时区)。在中时区以东,每15°划分为一个时区,依次为东一区至东十二区;在中时区以西,每15°划分为一个时区,依次为西一区至西十二区。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各跨经度7.5°,合为一个时区。

4.区时问题的相关计算: 所求区时=已知区时±两地时区差×1小时

5.中央经线:每个时区中把该时区平均分为两个部分的那条经线,叫做中央经线。其经度是: 中央经线=15°×该时区的区数(东时区为东经度,西时区为西经度)。

6.某个地点所属时区的判定:

已知某个地点的经度,判定其所属时区,用“已知地点经度数÷15°”,商的小数部分按“四舍五入”法则处理,即小数部分大于0.5时,则整数部分“加一”,为该地所属时区(东经度为东时区,西经度为西时区);若小数部分小于0.5,则舍去,其整数部分即为该地所属时区(东经度为东时区,西经度为西时区)。

【注】(1)加、减原则:已知较西时区的区时求较东时区的区时,用较西时区的区时加上区时差;已知较东时区的区时求较西时区的区时,用较东时区的区时减去区时差。

(2)计算两地时区差:同侧相减,异侧相加。即若两个时区都是东时区(或西时区),则用较大的区数减去较小的区数,差值即为两地的时区差;若两个时区一个为东时区,一个为西时区,则用两个时区的区数相加,和就是两地的时区差。

(3)较东、较西时区的判定:

a.东时区全部在西时区东方 b.东时区区数越大位置越在东 c.西时区区数越大位置越在西

三.地方时与区时之间的相互计算

1.已知一个地点的地方时求另一个地点的区时

用“已知地点经度÷15°”确定该地点所属的时区(方法同前),就可以将问题转换为“已知一个时区的区时求另一个时区的区时”问题。

2.已知一个时区的区时求另一个地点的地方时

用“15°×区数”确定已知时区中央经线的经度,进而把问题转化为“已知一个地点的地方时求另一个地点的地方时”问题。

四.日界线及其相关计算

1.日界线的概念: 国际上规定,原则上以18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叫做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

2.日界线与180°经线的关系:日界线原则上以180°经线为基准,但又不完全一致。为了照顾180°经线附近居民的生活方便,日界线避免通过陆地,在亚洲东北部、北美洲阿留申群岛和大洋洲东部太平洋岛屿附近等三处有所偏离。 日界线

3.日界线与日期变换:如右图,日界线东侧是西十二区, 东西十十西侧是东十二区,所以由西向东越过日界线(即由东十二区进入

二二区区西十二区)时,日期减去一天,钟点不变;由东向西越过日界

线(即由西十二区进入东十二区)时,日期加一天,钟点不变。

五.有“途中时间”问题的计算

应首先按起点(或终点)时间进行相关计算,然后再加上(或减去)途中时间即可。

六.日出(日落)时刻与昼长(夜长)时间的计算

1.日出时刻的计算:通过晨线与所求地点所在经线的交点进行有关判读、计算。 2.日落时刻的计算:通过昏线与所求地点所在经线的交点进行有关判读、计算。 3.昼长(夜长)时间计算

a.侧视图(如图):昼长(夜长)=图示区域昼长(夜长)时间×2 N

● A 如,上图中A点的昼长即为8小时×2=16小时

b.俯视图(如图):昼长(夜长)=图示区域昼长(夜长)时数

● B 如,上图中B点的昼长即为18小时

七.某一日期范围占全球比例问题的计算

应首先确定地球上实际新的一天的起点(0时)所在经线及其经度,然后再计算自该经线向东至日界线

(约180°经线)的范围占全球的份额(此为新的一天在全球所占份额)。

“时间与时间计算”(系列)专题复习(二) “时间与时间计算”典型试题例析

江苏省东海高级中学 王永民(222300) 例1.如图,A、B是赤道与圆的两个交点,其直线

A B

距离为R(R为地球半径),若右图是以赤道某点为中心 的侧视图,图中各点的经线恰为10月12日的范围,则 北京时间为 ( )

A.12日16∶00时 B.13日16∶00时

C.11日20∶00时 D.11日0∶00时

【解析】本题是一道地方时计算问题,但题目的切入点巧妙而又独特,因而使问题的难度大大增加。本题通过AB直线距离等于地球半径R,隐含A、B两点与地心之间构一个等边三角形,AB所跨弧度为60°,即地球上有60个经度的范围是10月12日,但其余地区是10月13日还是10月11日,从题目上难以判断,因而两种情况都应该加以考虑、分析。若其余部分是10月11日,那么10月12日就是地球上新的一天,此时B点所在的经线就是日界线(约180°经线),A点所在的经线就是120°E经线,且时间为10月12日0时,这与题意明显不符(无此选项),所以其余部分只能是10月13日,如此以来,10月12日就是地球上旧的一天,A点所在的经线就是日界线(约180°经线),B点所在的经线就是120°W经线,且时间为0时。因此,120°E的地方时(北京时间)就是10月13日16时。

【答案】B。

例2.读图(阴影部分表示夜晚),此时北京时间是 ( ) A.6月22日7时 15°E B.3月21日7时 66°34′N

C.9月23日10时

D.12月22日8时

【解析】本题是一道地方时的计算问题,只是条件 较为隐含。由图示可知,此时北极圈以北地区皆为极昼, 0° 说明此时为北半球夏至日,且15°E经线平分夜半球,

其地方时为0时,因此,120°E的地方时(北京时间)就是6月22日7时。

【答案】A

例3.北京时间2002年12月3日22时30分,世界展览局在摩纳哥(东一区)宣布上海获得2010年世博会主办权,此时摩纳哥的时间是 ( )

A.3日15时30分 B.2日9时30分

C.3日9时30分 D.2日15时30分

【解析】本题是一道区时计算问题,已知北京时间(东八区区时),求东一区区时,首先用“(8-1)×1小时”求出两地时间差为7小时,而东一区位于东八区西方,时间晚7小时,因此用北京时间减去7个小时,就是东一区摩纳哥的时间。

【答案】A

例4.据我国地震台网测定,位于南太平洋地区的某地(150°W,22°S)当地时间6月14日16时27分发生6.2级地震,我国地震台网测定该地震发生的时间是 ( )

A.6月14日18时27分 B.6月14日14时27分

C.6月13日22时27分 D.6月15日10时27分

【解析】本题是一道地方时与区时的计算问题,已知的是150°W的地方时,要求的是北京时间(东八区区时),东八区的中央经线是“15°×8=120°(东经)”,因此,本题就可以转化成已知150°W的地方时求120°E地方时的问题。

【答案】D

2003年2月1日,美国有关部门在东部时间(西五区)9时30分宣布:原计划于当日9时16分降落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的“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62000米高空发生爆炸,机上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据此完成例5—例6两题

例5.美国宣布“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爆炸时,北京时间是 ( ) A.2月1日6时30分 B.2月1日12时30分

C.2月1日22时30分 D.1月31日20时30分

【解析】本题是一道典型的区时计算问题,已知西五区的区时,求东八区的区时(北京时间)。由于此两个时区一个是东时区,一个是西时区,因而其时间差为“(5+8)×1小时=13小时”,由于东八区位于西五区东方,因而用西五区的区时加上13小时就是东八区的区时(北京时间)。

【答案】C

例6.美国宣布“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爆炸时,下列地球上处于2月1日与2月2日的范围划分,正确的是 ( )

180° 180° 180° 180°

2.1 2.2 2.2 142.5°2.1 142.5° 142.5° 142.5° 2.2 2.2 2.1 2.1

D A B C

【解析】本题是一道某一日期范围所占地球表面份额的问题。由题意可知,西五区为2月1日9时30分时,西十二区为2月1日2时30分,东十二区为2月2日2时30分,此时,地球上日期为2月2日的范围包括东十区(2月2日0时30)、东十一区(2月2日1时30分)、东十二区,即从142.5°E—180°,其余都是2月1日的范围。

【答案】C

例7.圣诞节(12月25日)前夜当地时间19∶00时,英格兰足球超级联赛的一场比赛将在伦敦开赛,香港有位李先生要去伦敦观看这场比赛。自香港至伦敦,飞机飞行时间为17小时,在下列香港—伦敦的航班起飞时间中,最适合李先生选择的是 ( )

A.23日15∶00时 B.23日18∶00时

C.24日7∶00 时 D.24日10∶00时

【解析】本题是一道带有“途中时间”的计算题。所谓“适合”,就是既不提前过多,又不能迟到。解答这类问题,可以先按起点(或终点)时间计算,然后再加上(或减去)途中时间即可。这里以起点时间为例,分析如下:A选项为北京时间23日15∶00时,换算成伦敦时间为23日7∶00时,加上途中飞行17小时,到达伦敦的时间是24日0∶00时,距足球赛开赛时间24日19∶00时提前19个小时,过多;B选项为北京时间23日18∶00时,换算成伦敦时间是23日10∶00时,加上飞行17小时,到达伦敦的时间为24日3∶00时,距足球赛开赛时间24日19∶00时提前16个小时,也较多;C选项为北京时间24日7∶00时,换算成伦敦时间为23日23∶00时,加上飞行17小时,到达伦敦的时间为24日16∶00时,距足球赛开赛时间24日19∶00时提前3个小时,较为合适;D选项为北京时间24日10∶00时,换算成伦敦时间是24日2∶00时,加上飞行17小时,到达伦敦的时间为24日19∶00时,足球赛刚好开始,李先生再到达体育场必然迟到,因而也不合适。

【答案】C

例8.右图是一艘科学考察船的航行路线,已知该船于5月27日9时26分用5分钟时间自西向东由B点越过180°经线,6月3日15时36分用5分钟时间又自东向西由A点越过180°经线,该考察船两次穿越180°经线后的时间分别是 ( )

北 冰 洋

A●

B 日界线

180° 太 平 洋

A.5月28日9时31分,6月4日15时41分

B.5月27日9时31分,6月3日15时41分 C.5月26日9时31分,6月5日15时41分

D.5月27日8时31分,6月3日16时41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了日界线的问题,切入点较为巧妙,稍有疏忽即可能出现错误。由于日界线与180°经线并不完全重合,“越过180°经线”与“越过日界线”并不是一回事。正如本题图中所示,考察船虽然两次越过180°经线,但都没有越过日界线,因而并不存在日期变换问题。

【答案】B

例9.读日照图,完成下列各题:

B (1)A点的时刻是 , ● A ●

B点的时刻是 。

(2)A点的日出时刻是 , B点的日落时刻是 。

(3)A点的昼长是 小时。 B点的昼长是 小时。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日出、日落时刻与昼长、夜长时间等问题,解题关键是要能够通过地球日照图,明确图示中最左侧的经线时刻为12时,BA为晨昏线的昏线部分,其与赤道的交点为18时。

【答案】(1)20时 16时 (2)4时 8时 (3)16 8

“时间与时间计算”(系列)专题复习(三)

“时间与时间计算”近五年高考试题例析

江苏省东海高级中学 王永民(222300)

1.(2003年高考新课程卷)某学校(110°E)地理兴趣小组在平地上用立竿测影的方法,逐日测算正午

//

太阳高度,如下图,垂直竖立一根2米长的竿OP,正午时测得竿影长OP,通过tanα=OP/ OP算出正午太阳高度α。据此完成下列两题。 P

α /

OP O

(1)该小组每天测量影长时,北京时间应为 ( )

A.12∶00 B.12∶40 C.11∶20 D.11∶00

(2)3月21日,当该小组进行观测时,下列城市中即将迎来旭日东升的是( )

A. 英国伦敦

B.匈牙利布达佩斯(约19°E) C.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约29°E)

D.夏威夷檀香山(约158°W)

【简析】某学校位于110°E,比120°E偏西10°,时间晚40分钟,所以,当该校恰好正午时,北京时间已是12点40分。3月21日是北半球春分日,全球各地都是昼夜平分,6∶00时日出,18∶00时日落。所以,当110°E为中午12∶00时时,比其晚6个小时的地点应该在20°E附近。

【答案】(1)B (2)B 2.(2002年高考广东、广西、河南卷)一架在北半球飞行的飞机,飞越晨昏线上空时,当地为8日19时,据此回答下列两题。

(1)在下图所示的四个地区中,它飞越的是 ( )

160° 170°160 ° 170° 170° 160° 160°170 °

③ ① ② ④

A.① B.② C.③ D.④

(2)6小时后该飞机到达西6区的芝加哥,芝加哥的区时是 ( )

A.8日14时 B.9日2时 C.9日20时 D.8日8时

【简析】一个地方19时应该是傍晚,其晨昏线应是昏线部分,北半球19时才日落,说明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白昼越长。上面四图中符合上述条件的只有②图。②图中的经度160°—170°应该是东经,属于东11区,当东11区为8日19时,西6区应该是8日2时,加上6个小时的飞行时间,为8日8时。

【答案】(1)B (2)D 3.(2002年高考上海卷)5月31日,当地时间19点30分,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开幕式在韩国汉城(东九区)上岩体育场隆重举行。上海球迷在北京时间 (月、日、时、分)准时收看实况转播;纽约(西五区)球迷收看实况转播的当地时间是 (月、日、时、分)。

【简析】本题是一道简单的区时计算题,即已知东九区的区时,分别求东八区和西五区的区时。 【答案】5月31日18时30分 5月31日5时30分 4.(2002年高考上海卷)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两题。

甲地 乙地 丙地 丁地

白昼时间 5小时30分 9小时09分 11小时25分 13小时56分

(1)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2)四地所处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的是 ( )

A.甲乙丙丁 B.甲乙丁丙

C.丙丁乙甲 D.丁丙乙甲

【简析】12月22日是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此时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表中四地白昼时间长于12小时的只有丁地。地球上的地点,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据此即可判断出上述各地纬度的高低。

【答案】(1)D (2)B 5.(2001年高考广东、河南卷)图中两条虚线,

● 一条是晨昏线,另一条两侧大部分地区日期不同;此

甲 时地球公转速度较慢。若图中的时间为7日和8日, 甲地为 ( )

A.7日4时 B.8日8时 C.7日8时 D.8日4时

【简析】本题构思独特,设计巧妙。一条线的两侧大部分地区日期不同,说明该线是日界线,而日界线是通过两极的,这样,两条虚线哪条是晨昏线,哪条是日界线就一目了然了。地球公转速度较慢,说明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远日点附近(7月初左右),此时北极周围是极昼现象,因而图中的晨昏线应为晨线部分,其与赤道的交点是6时,由于图中时间只有7日和8日两个日期,因而甲地应为8日8时。

【答案】B 6.(2001年高考上海卷)在开辟“极地航路”前,中国东方航空公司的飞机在北京时间7月8日下午3时从上海直飞洛杉矶(西八区),到达时当地时间是7月8日上午10时,该飞机的飞行时间是 ( )

A.19小时 B.11小时 C.8小时 D.15小时

【简析】本题是一道有“途中时间”的区时计算题,飞机起飞时北京时间为7月8日下午3时,洛杉矶属于西八区,其时间比北京时间晚16小时,应该是7月7日夜间23时,飞机7月8日上午10时到达,因而其飞行时间为11小时。

【答案】B B 7.(2000年高考广东卷)右图中心点表 示北极,阴影区为3月21日,非阴影区为3

120 N 月22日,读图并回答:

(1)NA的经度为 ;

NB的经度为 。

A (2)这时北京为3月 日

时。

【简析】与3月21日相比,3月22日为地球上新的一天,因而其东侧的NB必然是日界线(约为180°经线),NA位于日界线以西120°,当然是60°E经线,且其时间为3月22日0时,北京时间(120°E的地方时)就应该是22日4时。

【答案】(1)60°E 180° (2)22 4 N 8.(1999年高考广东卷)读图(阴影部分为夜半球), 设北京为7月1日20时,完成下列要求(提示:先确定 经线的经度)

(1)在图上画出位于东半球、昼夜等长的一点A。 (2)A地日期为 月 日。 (3)A地地方时应在 时 分

至 时 分之间

【简析】本题图示看似非常简单,但切入点却很巧妙,增大了解题的难度。北京时间为7月1日20时,而本图最右侧的经线时刻为12时,比北京时间晚8个小时,其经度应为0°,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另外,东半球是指从20°W向东到160°E的部分;除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外,其余时间昼夜等长的地点都只能分布在赤道上。

【答案】(1)(如图)A点的正确位置应在 N 图中线条加粗的范围内(占两条经线间范围的 2/3)。

(2)7 1 (3)10 40 12 0

A ● “时间与时间计算”(系列)专题复习(四)

“时间与时间计算”复习指导

江苏省东海高级中学 王永民(222300)

1.运用图解辅助法,加强解题的直观性

“时间与时间计算”是空间性极强的问题,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为了降低思维难度,减小错误的发生率,我们可以用图解辅助法帮助解题,这样就可以使许多难度较大的空间想象问题变得一目了然,大大降低解题的难度。如,对于日界线两侧的时区、任意两个地点或两个时区的位置东西等问题的判断,我们就可以在解题时首先画出其空间分布草图(如下图),然后按图索骥,所有问题就都会迎刃而解的。 日界线 东西西经 180° 0° 东经 180° 十十 二二区 区

180°

西127.5° 0° 7.5°

区11??1西

中时区

东1??11区

180°

东12区区 2.利用好关键线与关键点帮助解题 (1)关键线

对于“时间与时间计算”问题来说,能够帮助我们有效解题的关键线主要有:

a.赤道:赤道上全年昼夜平分,因此,赤道上的地点在一年中的任何日期都是6时日出,18时日落。 b.极圈:极圈是极昼和极夜现象出现的界线,通过极圈与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确定日照图的日期。

c.晨昏线:晨昏线由晨线和昏线两部分组成,是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明确晨线还是昏线,对于解题极为重要。

d.0时经线:0时经线是地球上日期变化中自然形成的“今天”与“昨天”的分界线,能够正确判定0时经线的位置及其经度,对于解决“时间与时间计算”问题非常重要。

e.日界线:日界线是人为的“今天”与“昨天”的分界线,大致与180°经线相一致。值得特别注意的是:①要避免出现日界线两侧方向问题的思维定势。日界线东侧是西时区,西侧是东时区,因而对于日界线来说,西侧的时间比东侧早;②日界线与180°经线并不完全重合,有三处偏离。

f.12时经线:12时经线就是地球日照图中太阳直射的那条经线,位于昼半球的正中央,与0时经线正好相对,经度相差180°。正确判定12时经线及其经度,也是解答“时间与时间计算”问题的关键。

(2)关键点

a.极点:极点是帮助我们判别南北半球,进而判别日照图所示季节及日期、时刻等问题的关键。

b.太阳直射点:依据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及其经度,可以计算全球各地的时刻;依据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线及其纬度,可以判定图示的季节及全球的昼夜分布状况。

c.晨线与赤道的交点:由于赤道地区全年都是昼夜平分,因而赤道上的地点任何日期都是6时日出,所以,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永远都是6时,这在“时间与时间计算”问题中是非常重要的解题线索。

d.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同样是因为赤道地区全年都昼夜平分,因而赤道上的地点任何日期都是18时日落。所以,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永远都是18时,这同样是解答“时间与时间计算”问题的关键。

(3)多做、多想、多练,熟能生巧

“时间与时间计算”问题之所以会令许多学生望而生畏,屡屡失分,除了该问题确实具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变化多端外,更多的还是我们理解不透,训练不够,掌握不牢等原因造成的。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的

学习与复习中一定要多做、多想、多练,才会熟能生巧,游刃有余。其实,说此类问题变化多,只是从考题形式和切入点而言的,不论试题的形式和切入点如何多变,但万变不离其宗,变化的只是试题外在的形式,不变的是“时间与时间计算”问题的本质。因此,要真正解决好“时间与时间计算”问题,我们首先必须牢牢把握时间问题的本质,从基础知识入手,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把基础打牢固,不要被试题外在的形式变化所迷惑。如此,哪怕考题形式变化万端,我们何惧之?

3.友情提示

(1)计算过程中,若钟点时数大于24小时,则日期增加一日,钟点减去24小时。

(2)计算过程中,若钟点时数不够相减时,则日期减去一日,钟点加上24小时后再相减。 (3)注意不同年份中2月的天数,平年28天,闰年29天。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ej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