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金银平脱漆器纹饰1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3-22 13:0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 唐代金银平脱漆器工艺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唐代金银平脱器研究
摘要:金银平脱是一种漆器制作工艺,由于其复杂的工艺及昂贵的成本金银平脱器在当时作为一种典型的奢侈品存在,此类器物代表唐及五代时期上流社会贵族阶层的喜好及精神追求。本文着重分析讨论金银平脱器的纹饰特点,通过纹饰分析对唐人的喜好追求作出一些推测,最后对唐代晚期金银平脱器工艺的状况提出一点新的看法。 关键字:唐代 金银平脱 金银平脱铜镜 金银平脱纹饰 金银平脱器工艺
一.什么是金银平脱
金银平脱是一种漆器制作工艺,在此类装饰的漆器上镶嵌有黄金或白银做成的各种纹饰的图案。金银平脱漆器制造的工艺过程大致是:先将黄金白银捶揲或辗压成0.25毫米到0.5毫米厚的薄片并雕刻出各种图案,然后平贴于漆器预先设计好的位置上,全部图案贴好之后,再在漆器上髹漆,阴乾后再次上漆,如此髹漆数层直至漆层淹盖住金银图形为止。待漆干到一定程度后反复进行压磨抛光直至闪光的金银图形完全露出。这样由于金银片贴花与漆面平齐又自漆面中脱露,所以当时就把这种漆器工艺叫做金银平脱。 金银平脱工艺可以溯源:商周时期的贴银箔漆器为汉唐时期金银平脱器之滥觞,汉代的金银平脱器则为其发展,一千多年之后经过,唐代融合了西方的金银器制作工艺及本土的髹漆工艺而制作的金银平脱漆器达到了金银平脱工艺的顶峰。
二.文献记载中的金银平脱器
金银平脱器唐和宋初的文献之中都有记载,平脱器在唐代为极贵重的器物,故皆特别记下,此种情况于《资治通鉴》所记为尤明显,《通鉴》(卷216)唐纪天宝十载:“上命有司为安禄山治第于亲仁坊。敕令但穷壮丽,不限财力。既成,具幄帘器皿,充牣其中。有帖白檀床二,皆长丈,阔六尺;银平脱屏风,帐方丈六尺??虽禁中服被之物,殆不及也。上每令中使为禄山护役,筑第及造储偫赐物,常戒之曰:‘胡眼大,勿令笑我。’”1
在此种情况下特举出金银平脱器,其珍贵即可想而知。因金银平脱器在当时被视为一种极奢侈之的器物,故在国势衰落时,亦加以禁止,例如《新唐书·肃宗纪》说:“至德二载??十二月禁珠、玉、宝钿、平脱、金泥、刺绣??2”又如唐代宗大历七年再次发布诏令禁止其生产,由此可知平脱器的珍贵。3
唐段成式的《酉阳杂俎》说:“安禄山恩宠莫比,锡赍天数。”唐玄宗赐给他“金平脱犀头匙箸、金银平脱隔馄饨盘、平脱着足叠(碟)子、银平脱破觚、银平脱掏魁织锦筐、银平脱食台盘, 杨贵妃赐其金平脱装 (妆 )具玉合 (盒 )、金平脱铁面碗”等物4。宋乐史《杨太真外传》说:“妃又常遗禄山金平脱装具玉合,金平脱铁面椀。”《酉阳杂俎》虽为志怪小说而《杨太真外传》为传奇小说,但是二
者对金银平脱器的描写却也在相当程度上反应出其珍贵。此外唐张鹰的《朝野金载》、唐郑处诲《明皇杂录》、唐姚汝能的《安禄山事迹》、王说的《唐语林》等著名古籍亦都有专门提到。
宋代以后,平脱漆器几于绝迹,如明黄成的《髹饰录》是一部总结中国古代髹漆工艺经验的巨著,但未提到金银平脱器,所以推测其制作工艺在明代可能已然失传。
通过这些文献记载我们可以道盛唐时期金银平脱风行一时,各种生活用品从杯、碗、盘、匙等食具,镜、奁、盒等梳妆用品,屏风、家具等都有金银平脱。但是金银平脱器物在当时是极其贵重的奢侈品,用料昂贵,做工复杂,造价非常高,可以使用的人非富即贵,那么此类器物的纹饰图案能够较大程度上的反映唐及五代时期上流社会的喜好及精神追求。
三.金银平脱漆器器物及纹饰
由于金银平脱器的珍稀性,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考古发现的金银平脱器只有数十件,再加上世界各地博物馆收藏的传世的物件总和亦不超过百件。器物的种类有镜、镜盒、册盒、奁、宝盝、碗等。其中以镜的数量最多盒次之。考古发现的金银平脱器主要在河南、陕西、四川、江苏、山东等省,其中又集中在西安、洛阳两京两地。上述各省博物馆均有收藏,也有很多珍藏于国外, 如日本正仓院收藏的金银平脱花鸟纹铜镜、金银平脱文琴及银平脱胡瓶, 美国堪萨斯市纳尔逊博物馆收藏的金银平脱圆盒,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收藏的银平脱碗等。
3.1金银平脱镜
金银平脱镜是唐代首创的工艺,第一次使用铜作为金银平脱器物的底胎。现存金银平脱漆器中,镜的数量也是最多,保存也较好。先对镜做一个简要介绍。以下例举几面特征典型的镜。
3.1.1金银平脱四鸾衔绶镜
四鸾衔绶镜保存较完好的有两面
图1四鸾衔绶镜 图2四鸾衔绶镜
第一面(如图1所示):于1965年在西安市东郊长乐坡出土。5金银平脱四鸾衔绶镜直径22.7厘米,厚0.9厘米。为陕西省历史博物馆收藏。圆形,镜背正中置圆钮,镜漆背金银平脱银质莲叶金丝同心结,素缘。镜背主纹为四只金制鸾鸟衔绶带逆时同向环绕飞翔,鸾鸟之间,饰银折枝花。
另一面(如图2所示):直径 30.5厘米,出土于河南洛阳玄宗天宝九年(750 年)卢夫人墓6,呈八曲葵花形,花瓣形钮座放射 8 朵花瓣,凸起的棱边将镜背分内外两区,内区装饰八朵宝相花,外区四只口衔绶带的鸾鸟同向绕钮飞翔,间隙处装饰有花叶。 鸾鸟:
鸾是神鸟,亦是瑞鸟,是凤鸟的一种。《山海经·大荒西经》: “有五彩鸟三名, 一曰凰鸟, 一曰鸾鸟, 一曰凤鸟。7 ” 唐欧阳询撰 《艺文类聚》引《典略》说: “鸾鸟者,神灵之精,其象五彩。 ”又引南朝范泰《鸾鸟诗》 : “神鸾栖高梧,爰翔霄汉际。轩翼扬轻风,清响中天厉。 ”鸾鸟常常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和人,既可喻才子,又可喻佳人,还可以寓意婚姻美满、吉祥如意。所以唐镜多有鸾凤图形。
鸾镜常为诗人所歌咏,如古诗有“凤钗金作镂,鸾镜玉为台”之句。唐代咏鸾镜的诗很多。如:“斜开鸾镜懒梳头。”8(韦庄:《秦妇吟》)“绛纱弟子音尘绝,
9
鸾镜佳人旧会稀。”(李商隐:《李卫公(德裕)》)“旧镜鸾何处,衰桐凤不栖。”(李商隐:《鸾凤》)“不是风流物不沾,鸾镜巧梳匀翠黛。”10(秦韬玉:《咏手》)“自君之出矣,鸾镜空尘生。”11(李咸用:《自君之出矣》)“曾见双鸾舞镜中,联飞接影对春风。”12(李群玉:《伤拓枝妓》)“春风鸾镜愁中影,明月羊车梦里声。”13(戴叔伦:《宫词》)而绶带的“绶”与长寿的“寿”字谐音,代表着长寿不老。“鸾鸟衔绶”蕴含着幸福长寿,而环绕的“同心结”则被寓意相爱之意。所以此镜纹饰有祝寿吉祥的美好寓意。
同心结:
寓意男女相爱之情。 如唐代女诗人薛涛诗 : “风花日将老, 佳期犹渺渺。不结同心人, 空结同心草。 ”同心结有永结同心的含义。
金银平脱鸾鸟长绶镜的产生,据说是唐玄宗为了庆祝自己生日特制的。唐玄宗为庆祝他八月初五的生日,下令特制了这种鸾鸟长绶镜,在他生日这一天赏赐给百官,当时人们称这一天为“千秋节”,又叫 “千秋金鉴节”。《新唐书·张九龄传》有这么一段:“千秋节,公、王并献宝鉴,九龄上事鉴十章,号《千秋金鉴录》,以伸讽谕。”14玄宗还作了一首题为《千秋节赐群臣镜》的诗,诗中有“更衔长绶带留意感人深”之句15。唐张说16诗有“千秋题作字,长寿带为名”的句子。 这种镜子, 当时可能就叫 “长寿镜” 。
八月初五,人们相互赠送铜镜,一是遥祝吾皇虚怀大德,二是由此及彼,互祝长寿,安康,这“千秋金鉴节”也就成了唐朝的一个重要节日。铜镜于是在唐代也成为了互赠好友的礼物,也因此铜镜的纹饰往往带有祝福的含义。
3.1.2金银平脱鸾鸟衔花及鸾鸟花卉镜
鸾凤衔花镜存世量较大,有双凤衔花镜、鸾凤衔花镜、三鸾衔花镜等。
(1)双凤衔花镜(如图3所示):此镜在河南堰师杏园村唐代郑询夫妇大历十三年墓出土17。镜背双凤口衔花叶,绕镜钮顺时针飞行。双凤之间还有并蒂的
石榴,成对的花叶。
双凤比翼飞翔,喻美满婚姻。而石榴为多籽果实,人们把它作为生殖繁衍、子孙昌盛的象征物。因此石榴寓意多子多福。中唐诗人王建《老妇叹镜》一诗种中有诗句“嫁时明镜老犹在,黄金镂画双凤背18”讲的就是这类镜子。此镜的双凤、花叶、串珠是银平脱,石榴是金平脱。“黄金镂画双凤背”,乃金平脱双凤,而此镜则为银平脱双凤。诗中讲到出嫁时的镜子到了老的时候还保存着,这反应出镜子的拥有者对其十分珍视,这也同时说明了平脱器的珍贵。
这种双凤石榴镜在唐代应当是女子结婚的嫁妆或是结婚时的赠礼。
(2)鸾凤衔花镜(如图4所示):此镜为日本正仓院藏19,镜形为八出葵花形,细致流畅的宝相花图案装饰镜钮,主题纹饰分成 4 组,4 只金鸟和 4 只银鸟衔花绕钮飞翔,其余数鸟紧随其后,镜缘处装饰有 4只衔花鸾鸟,用金片点缀或勾勒花叶、枝梢,轻柔舒展,其间点缀花草蜂蝶,呈现一派鸟语花香的祥和景象,象征当时社会兴兴向荣。此镜没有分内外区,纹饰元素种类很多,但是整体纹饰疏密有致,层次分明,使人只觉得繁复生动,毫不显的丝毫冗杂。
图3双凤衔花镜线描图 图4鸾凤衔花镜
(3)三鸾衔花枝镜(如图5所示):河南偃师杏园唐代宗大历十年(775年)
20
王嫮墓出土。 圆形, 圆钮, 镜背花纹为三鸟衔花枝,绕钮飞行, 钮周围及镜边缘处, 蝴蝶飞舞。
图5 三鸾衔花枝镜线描图 图6 鸾凤牡丹花镜线描图 (4)四鸟衔花枝镜:镜呈四方委角形(亚字形)。镜背主题花纹为四鸟衔花枝,其余为小鸟、蝴蝶和花树。美国哈佛大学藏。21
(5)鸾凤牡丹花镜:(如图6所示)2000年9月河南洛阳东明小区C5M1542号唐墓出土。圆形,直径18厘米。圆钮,四花瓣钮座,主题纹饰为银平脱鸾凤和牡丹花。22 牡丹:
唐代的铜镜中,牡丹也是镜背上的常客。唐著名诗人刘禹锡有诗“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可见在当时洛阳牡丹之盛,名动京城。这主要归因为皇室贵族对它的热衷。玄宗李隆基颇爱牡丹,在长安兴庆宫沉香亭种有数株牡丹,常常与杨妃观赏牡丹。而李白的一首《清平调》写到“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更是写尽了唐玄宗面对牡丹和杨妃这人间至美快乐心情。上行下效,此外,牡丹的地位在唐朝蹿升得如此快还有一个很诙谐的原因——唐人以胖为美。牡丹体态雍容富丽、丰满艳丽,正好与当时那种崇尚丰满健美的审美观念合拍,受到狂热的赞扬是理所当然的了。牡丹花大色艳、富丽端庄、芳香浓郁,至此常被作为繁荣兴旺、雍容华贵的象征。因此从唐代开始牡丹有了富贵的寓意,而上图铜镜中鸾凤牡丹则共同寓意着富贵吉祥。
3.1.3飞天花鸟镜(图 7 图8 图9 图10) 共两面
第一面镜重5452克,直径36.2厘米,1951年河南郑州出土23。圆形,高圆纽,镜为八出葵花形。高圆纽,重瓣花纹钮座,主体纹饰为两个飞天(羽人)和两只同向飞翔的鸾鸟,均为银质。主题纹饰外,饰有金色禽鸟、蜂蝶、折枝花和莲叶。画面气韵生动,柔美自然,花团锦簇,流云朵朵,充满流动性的美。
图7 飞天花鸟镜 图8 飞天花鸟镜(局部)
图9飞天花鸟镜重瓣花纹钮座 图 10飞天花鸟镜飞天纹饰 此镜的重瓣花纹钮座有着典型的佛教风格特征。佛教的飞天在唐代时期特征已经趋于固定,基本特征是是不长翅膀不生羽毛、没有圆光、借助云而不依靠云,主要凭借飘逸的衣裙、飞舞的彩带而凌空翱翔的飞天,而此镜装饰的飞天(羽人)却保留着明显的道教羽人的特征,背生双翼又有羽毛。故制作此面铜镜的匠人只是将有着两种宗教特征的艺术形象艺术符号组合在一起,其本身应该并没有特定的宗教意义。
另一面是传世品,藏于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24。两面纹饰相同。
3.1.4宝相花镜
宝相花镜品相较好的有两面。
第一面(如图11):1955 年陕西西安出土25。直径19厘米,厚0.8厘米。呈六出葵花形,园钮,钮座为银质重瓣六瓣花形,镜背为银片镂雕錾刻刻的六组宝相花图案,线条流畅舒展,自然灵动,整体工艺精巧,为中唐制品。 第二面(如图12):1971年济南市中心医院出土26。唐金银平脱宝相花铜镜直径19厘米,重1035克,六出葵花形,圆钮,钮周围饰金片六出重瓣形,每瓣为三重(其中一瓣残缺),其外为六个银片心状纹中套金片宝相花纹。心状纹间缀金片瓣纹。素窄缘。
图11 宝相花镜 图12 宝相花镜 宝相花纹饰:
宝相花一般以某种花卉(如牡丹、莲花、荷花)为主体,中间镶嵌着形状不同、大小粗细有别的其它花叶组成。尤其在花芯和花瓣基部,用圆珠作规则排列,象闪闪发光的宝珠,加以多层次退晕色,显得富丽、珍贵,故名“宝相花”。
宝相花在佛教中,是集合了所有花的最美处而创造出来的,有吉祥宝贵的含义,所以宝相花与佛教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唐代的金银器、敦煌图案、石刻、织物、刺绣等各方面,常见有宝相花纹样。
在能工巧匠的手下宝相花意境升华,摆脱了单纯的佛教意念宗教地位,寄予了新的祝福,宝相花丰满优雅、雍容华贵,是盛唐风范的完美代表,在唐代的丝织品、铜镜及石窟艺术中非常流行,深受人们喜爱。
3.1.5天马鸾凤镜(图 13 图14)
金银平脱天马鸾凤镜27,直径30厘米,重2450克。圆形,圆钮,连枝花瓣复萼钮座。座外两只飞翔的瑞凤和两匹凌空飞驰的马同心环绕配置在缠枝花草中,凤鸟的羽翅、凤尾和飞马的鬃毛、马尾是金质平脱,鸾身马身为银质平脱,凤和马的间隙夹有一对飞翔的小凤及一只小麻雀,小天鹅。
图13 天马鸾凤镜 图14 天马鸾凤镜线图
天马纹饰:
天马为一飞马、马生两翼。天马一词,最初见于《楚辞·离骚》、《史记·大宛列传》和《淮南子》等书中。《汉书·大宛传》 :“宛别邑七十余城,多善马,马汗血,言其先天马子也。”。史记·大宛列传》:“(汉武帝)得乌孙马好,名曰‘天马’。及得大宛汗血马,益壮,更名乌孙马曰‘西极’,名大宛马曰‘天马’云。”张骞使西域得乌孙好马,名曰天马。后得大宛汗血马,比乌孙马强壮,改乌孙马名为西极,大宛马叫天马。史书记载,汉武帝“获汗血马来,作西极天马歌。”
《汉书·礼乐志》:“太一负兮天马下,沾赤汗兮沬流赭,骋容与兮跇万里,今安匹兮龙为友”,“天马来,龙之媒,游阊阖,观玉台。”应劭解释说:“言天马者,神龙之类,今天马来,此龙必至之效也。”《元狩三年(公元前119年)后,天马发展成“龙之友”、“龙之媒”的地位。 龙是吉祥富贵的象征,天马往往是神龙出现的先兆。至此之后天马亦是吉祥富贵的象征。
然而天马的形象通常为奔腾的骏马,无双翼。背生双翼的天马则较为少见,乾陵神道上的第一对石刻天马是背生双翼的,此外唐代的天马葡萄纹铜镜和上面提到的天马鸾凤镜中的天马是背生双翼。
3.1.6蝶花镜
蝶花镜共2 面:
一面出土于河南偃师丰河唐文宗大和三年(829年)墓28(如图15所示)。直径 15.3 厘米 四方亚字形。圆钮,钮外饰花卉纹。主题花纹为四只蝴蝶向镜心飞舞 。另一面是河南偃师唐代宗大历十三年(778年)郑洵墓出土的。(如图16所示)圆形,圆钮。镜背用平脱工艺将银箔修剪成蝶花图形,周围边缘一圈饰连珠纹。保存不够好。
图15 蝶花镜线描图 图16 蝶花镜线描图
3.1.7舞禽花树狩兽纹镜(图17)
镜圆形。 小圆钮。 直径20.4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半圆钮,银平脱。漆地已变质,有的有开裂,但银花镂刻精湛。围绕钮的上、左、右三方各有一株形状不同的草花,钮的两侧为镜之主要纹饰,左为孔雀,右为凤凰,皆以衔花枝作起舞之状。镜的卜方有一仙人骑鹤西去,其下有一奔跳的猛兽,后有一骑士扬鞭
催马而追逐。镜钮的下方有一剔透玲珑的假山,山旁有花草树木,树间有飞鸟,树尖停一鹤。近边绿围有十数种花草。纹饰茂密华丽,银花镂刻技巧高超。各种元素被安排在一面铜镜上和谐而不混乱,精致而不繁杂。
整幅画面鸾凤孔雀衔花起舞,仙人骑鹤西去,骑士扬鞭催马追逐奔逃的猛兽, 仙鹿怡然自得的,还有各种奇异的仙花仙草,以及山石树木。各种祥瑞的图案被巧妙的安排在一个画面中,这或许就是唐人心中天堂的景象。
图17 银平脱舞禽花树狩兽纹镜 图18 花卉镜线描图
3.1.8花卉镜有两面:
第一面(如图18所示):圆形,直径4.2厘米。圆钮。镜背银平脱灵芝花一周。洛阳市博物馆藏。29
第二面(如图19 图20所示):直径21.3厘米;厚0.7厘米,重1040克葵花形,圆钮,全镜满饰花卉纹、飞鸟纹及祥云纹。
图19花卉纹镜 图20花卉纹镜细图
花卉纹:
唐朝苦吟诗人贾岛,有一首《友人婚杨氏催妆》:“不知今夕是何夕,催促阳台近镜台。谁道芙蓉水中种,青铜镜里一枝开。”借青铜镜里的映像,巧妙夸奖了朋友新婚妻子的美丽, 而诗中提到的镜当是花卉纹镜。花卉纹,花草纹在唐代的普通铜镜中占有很大的比例,这些纹饰更加贴近于生活,这些花草花又其独
特的吉祥含义,其特有的精神就往往又被人们拿来比喻人或寄予美好的祝愿,比如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品质,牡丹富贵的祝福,莲蓬中的“莲子”与“连子”同音,象征“早生贵子” 等等。
3.1.9三门峡出土的金银平脱镜
三门峡地区截止于1999年出土了12面特殊工艺镜,其中至少有7面应该属于金银平脱镜,但是由于其不管是形制、纹饰、用料、图案还是制作工艺都和上文介绍到的盛唐时期的标准金银平脱镜有较大差距故本文将其单独列为一类,不再按照纹饰进行分类。有圆形和方形两种其中方形镜较多。
典型的有以下四面,其余纹饰几乎不可辨认30: 第一面(如图21所示):窄素镜缘,灰漆厚约0.15厘米,四方圆角型,1983年水工地M1出土,内部用金银箔修减出图形,单灰漆多有脱落。
第二面(如图22所示):窄素镜缘,灰漆厚约0.2厘米,四方委角形(亚字型),1986年三门峡钢玉砂厂M11-38出土,灰漆保存完好,银箔多有脱落,内部有花枝团。
第三面(如图23所示):窄素镜缘,四方委角形(亚字型),1986年三门峡钢玉砂厂M1-06出土,保存最好,四周饰有银箔锯齿纹,内部为两组的对称花叶纹。
第四面(如图24所示):直径20.7cm,镜边直角方形,宽素镜缘,1987年三门峡化工厂M12出土,锈蚀较轻,四周连弧纹,内部为花枝纹鱼子纹等。
图21 三门峡水厂工地出土镜 图22 三门峡钢玉砂厂出土镜线描图
图23 三门峡钢玉砂厂出土镜线描图 图24 三门峡化工厂出土镜线描图
这批铜镜制作较为粗糙,镜背的漆底粗糙,金银箔也只有0.1毫米,较之标准器的0.25毫米薄了不少,纹饰也较为简单,和其他地方出土或者传世的金银平脱器有较大差别。
这批铜镜的出土地点皆未发现文字纪年,故并不清楚这批器物的铸造时间。笔者认为这批器物的来历有两种可能。
其一:这批平脱镜镜是中唐时期标准平脱镜的山寨品,制造时期从中唐一直持续到晚唐。中唐时期的标准金银平脱器几乎都发现于西安和洛阳,而三门峡地处长安、洛阳唐代两京之间,此地流行并痴迷金银平脱器顺理成章。然而两京的平脱镜制作成本过高三门峡本地人难以接受,因此出现了这种山寨的平脱镜,其本身制作简单,金银使用也较少,成本较低,售价便宜,于是流行于三门峡地区。
其二;这批铜镜是晚唐时期国力衰弱以后的常规产品。中晚唐经历安史之乱后唐经济遭到很大破坏,国家财政入不敷出,社会动乱不安,人民流离失所、生活困苦,作为和平时期繁华标志的金银平脱奢侈品自然一落千丈,再加上国家多次明令禁止生产使用金银平脱器——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下令禁止,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又再次发布诏令禁止。虽然有禁令,但未必能禁止,但是经济衰落,金银平脱镜的生产规模更是急速衰落,故有的产品工艺退步,制作粗糙,也再所难免。
但是笔者认为第一种可能性更大。第一在除三门峡以外的其他任何地区并没有发现类似的金银平脱镜,故此类器物应该为本地制造。第二在三门峡当地也没有发现任何类似于西安洛阳出土的标准平脱镜,因此这种镜可能在盛唐时期便开始在本地作为一种山寨产品流行。安史之乱后两京的平脱镜生产规模迅速衰落,而此地的器物因其成本优势或能够继续存在,继续流行,甚至可能产量更大。
3.1.10金银平脱镜小结
(1)金银平脱镜出现的年代:
因为未能发现8世纪以前的金银平脱镜故本文将金银平脱镜的分期分为三期,分为盛唐期,中唐期和晚唐期。盛唐期为武则天至唐玄宗天宝年末即安史之乱以前,中唐期为肃宗至德宗末年,晚唐期即唐宪宗至唐哀帝天祐四年为止。 迄今为止只发现了7面有准确铭文的金银平脱镜,其他的平脱镜的年代只能根据其形式和纹饰进行大致的断代。有纪年铭文的几面为洛阳关林卢夫人墓(天
宝九载,750年)的鸾凤长绶镜、济南项承晖墓(天宝十载,751年)的宝相花镜、偃师杏园王嫮墓(大历十年,775年)的三鸾花枝镜、郑洵墓(大历十三年,778年)的凤衔花鸾镜与蝶花镜,韦河墓(文宗大和三年,829年)的蝶花镜,洛阳东明小区(文宗大和三年,829年)鸾凤牡丹镜。根据铭文金银平脱镜制作使用的上下限至少从天宝年间到大和年间(750年~829年)。 徐殿魁先生认为鸾凤镜和瑞兽葡萄镜有直接继承关系,瑞兽葡萄镜出现于高宗麟德元年以前,而鸾凤镜大约出现于武则天时期。鸾鸟镜最受青睐的时期在武则天长寿年间到玄宗开元时期,即7世纪末至8世纪初。金银平脱镜中不见瑞兽葡萄镜,而有大量的鸾鸟镜。所以平脱镜应该出现于流行鸾鸟纹饰不流行瑞兽葡萄纹饰的时期,因此其诞生时期当不早于武则天时期。 河南堰师杏园村李景由墓出土的唐银平脱方盒为开元年间制品,且其工艺已近十分成熟,即玄宗开元年间金银平脱工艺已近十分纯熟。而8世纪中期玄宗时期的鸾凤长绶镜和宝相花镜制作工艺已经炉火纯青,制作技艺在所有平脱镜中达到顶峰,要达到如此的制作工艺应当有一段时间的酝酿期。 故笔者认为金银平脱镜应该出现于武则天武周年间即7世纪末到8世纪初,发展于恭宗至玄宗开元年间,在玄宗天宝年间达到顶峰,后期铜镜制作技艺随着安史之乱有所衰落。五代之后基本绝迹。
笔者参考徐殿魁先生和孔祥星对唐代铜镜的分期试着对金银平脱镜做了个分期,将已发现保存较好纹饰可辨认的21面金银平脱镜分期如下:
金银平脱镜分期表
序镜形号1圆形2圆形3圆形4圆形5圆形6圆形7圆形8圆形9葵花形10葵花形11葵花形12圆形13葵花14圆形15圆形16亚字形17亚字形18四方圆角19亚字形20亚字形21方形纹饰鸾凤长绶宝相花鸾凤长绶三鸾衔花枝双凤衔花枝蝶花天马鸾凤舞禽花树狩兽宝相花鸾凤衔花飞天花鸟花卉飞天花鸟花卉鸾凤牡丹镜蝶花四鸟衔花镜团花花枝花叶花枝鱼子纹纪年天宝九年天宝十年直径(厘米)本文图号出土地30.51922.71122531613、1417117、819、201861521222324洛阳关林济南项承晖墓西安东郊韩森寨偃师杏园王嫮墓偃师杏园郑洵墓偃师杏园郑洵墓分期盛唐盛唐盛唐中唐中唐中唐中唐中唐中唐中唐中唐中唐中唐中唐晚唐晚唐晚唐晚唐晚唐晚唐晚唐代宗大历十年代宗大历十三年21代宗大历十三年3020.419陕西西安市河南郑州21.34.2文宗大和三年 18文宗大和三年 洛阳东明小区偃师丰和三门峡三门峡三门峡三门峡20.7
从表中可以发现盛唐时期天宝年间的金银平脱镜只有3面,纹饰为鸾凤长绶和宝相花,这三面镜做工纹饰也最为精美,为唐鼎盛时期的代表。而中唐时期的最多,共发现11面。笔者推测中唐时期特别是肃宗代宗时期的前期金银平脱器应该有较大的产量,故而唐肃宗、唐代宗先后两次诏令禁止金银平脱器物的生产,
虽有禁令但不能禁绝,后期依然保持生产。中唐时期的平脱镜除了鸾凤纹饰外开始流行花鸟和花卉植物纹饰,花鸟纹饰生动自然,亦表现出了高超的设计和制作技艺。晚唐时期除了三门峡地区出土的金银平脱镜其纹饰设计及工艺制作十分粗劣以外其他地区发现出土或传世的金银平脱镜依然保持着较高的制作水平,如纹饰繁复的鸾凤牡丹镜和设计制作精良的四鸟衔花镜。故笔者认为标准的金银平脱器从盛唐时期直至唐末一直保持着十分精良的设计制作工艺,纹饰上延续着盛唐的富丽堂皇和中唐的灵动多变,而不像其他多数铜镜开始变得纹饰简单,镜范模糊,胎薄工差,粗制滥造。故笔者认为虽然三门峡地区的金银平脱镜从工艺技法上讲依然称得上金银平脱但是这批器物应该是本地特有的山寨品。 笔者认为晚唐时期因为国力衰弱金银平脱器固然产量下降,理所因当的工匠数量也因此减少,不复前期荣光,但坚持制作金银平脱镜的匠人依然有着绝妙的技艺,制作着十分精美的器物,金银平脱技艺始终保持着高超的水平,而并非普遍认为的金银平脱技术随着金银平脱器的减少已迅速衰落,直至消亡。论据有两点,其一这个时期依然发现了多件非常精美的金银平脱器物。其二,五代时期前蜀王建墓出土的金银平脱漆盒纹饰任然异常精美,其银片的毛雕技法的纯熟毫不逊色于盛唐时期,制作这批应该是晚唐时期金银平脱工艺的延续。
金银平脱镜分型分类统计表
金银平脱镜分类分型统计表镜类镜型鸾鸟瑞兽鸾鸟花枝蝶花花卉花鸟瑞兽小计圆形2512111葵花11114亚字1124方形22合计3727221
3.2金银平脱盒
金银平脱漆盒数量仅次于金银平脱镜,但是保存完整者很少,甚至有的仅存金银平脱片饰。年代上为从盛唐时期一直到五代时期。
3.2.1银平脱方漆盒
银平脱方漆盒(如图25所示):盒长21厘米,宽20.5厘米,高12厘米。葬于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河南堰师杏园村李景由墓出土31。正方形盖中心为银平脱八出葵花形图案,四周为四组对称的缠枝花卉,四边立墙亦用繁褥的银平脱缠枝花装饰。
图25 李景由墓银平脱方漆盒
3.2.2银平脱朱漆镜盒
银平脱朱漆镜盒:1980年9月,河南省郑州市二里岗唐墓出土32。出土时,朱漆木镜盒已残朽,仅存盒内铜镜和镜盒顶面及四周立墙的银平脱片(如图26所示),平脱花纹,均是镂雕植物的缠枝花图案。盒顶上的纹饰片 自画面中心起, 纹饰层层向四周展开, 叶果花枝盘曲缠绕, 勾连交错, 繁茂生动,虽然纹饰繁复但并无杂乱无章之感, 反而让人产生井然有序、疏密相宜的美感体验。
图26 二里岗唐墓银平脱朱漆镜盒 图27 常州五代墓银平脱花卉纹漆镜盒
3.2.3银平脱花卉纹漆镜盒
银平脱花卉纹漆镜盒(如图27所示):1958年常州市五代时期墓出土33,盒正方形,委角。每边长20.8厘米,通高8厘米。盖面平脱镂雕的银花卉纹,花卉毛雕纤细叶脉。盖内有朱书两行,盒内盛放“千秋万岁”铭文铜镜。盒身底部中间嵌铜质团花纹片,团花外周由十二朵连云纹组成, 内周为毛雕花纹。其纹饰和唐代器物的繁缛华丽相比显得稍微简洁而精致。
3.2.4金银平脱花鸟纹漆盒
金银平脱花鸟纹漆盒:(如图28所示):2003年3月,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吐
尔基山契丹贵族墓出土。黑漆地上,平脱满怖金银片雕刻的团花、草叶、飞鸟、蜂蝶。整个盒面满眼是鸟语花香,明媚春光。
3.2.5 金银平脱漆圆盒 金银平脱漆圆盒:(如图29所示)唐代。高8、7厘米,径12.1厘米。美国堪硅斯市纳尔逊博物馆藏。器盖和立墙,在黑漆地上,银平脱葡萄缠枝纹,并用金平脱飞鸟点缀其间。金银交相辉映,格外美观。
图28 契丹贵族墓金银平脱花鸟纹漆盒 图 29 金银平脱漆圆盒
3.2.6 银平脱朱漆镜盒 银平脱朱漆镜盒:五代,前蜀王建墓出土34,长宽27.5厘米。出土时其木胎全朽。木胎的厚度,约为1厘米。盖、盒的合口用子母口式,因盒上的子口在揭开后显露于外,故其上仍镶银扣,一方面可增强其力量,同时亦显得美观。 盖面饰以方形团花,约23厘米见方。团花以丽春花纹为地,中刻双狮戏球(图30)。周郭用四侧的银镶边卷转约3毫米作边。盖的四侧两银镶边之间,嵌条枝花纹一道。盒身较高,两道银镶边之间嵌约2.5厘米宽的丽春花纹一条。图案的结构以花、叶为中心,两边各镂瑞雀一。
此镜匣是墓内发现的最精美的银平脱漆器之一,其木胎部分虽已全腐,但银饰部分尚保存完整,可以由之复原。下图为工艺美术大师邹小平制作的仿制品(如图31、32、 33所示)。制作此仿制品在今天亦需要两名技艺精湛的大师花费半年的时间才能完成。足见其珍贵。
五代时前蜀王建墓遗物中还发现有朱漆册匣、宝盝各一件35。此中,册匣通身髹朱漆,其盖、底座之上嵌有薄形银质带累五匝,盖面嵌饰以金银参镂的图样纹饰,计有孔雀团花、鹤、凤、狮形珍禽和林中兽王,复有忍冬草。全部饰片按双鹤、双凤和双孔雀组成五大团花,且上下对翔,又极富动感;嘴喙互为组绶联缀,团花间隙处嵌以六对双狮,工谨匀称,雄健绚丽,生机盎然。其二之宝盝,亦即盒也,由盖、底合成,通体朱髹,盒身上下边缘围贴三匝银质薄带;底盒束腰四侧各嵌水凫形饰片四枚,作两两相对、振翅欲飞状;盒盖四侧嵌贴对角云纹饰片各二,复于此中各嵌兽鸟形饰两叶,作比翼双飞之姿;盖顶平面四角缀以花朵四叶,居中心处嵌贴二枚半圆形盘凤饰片,首尾相对,上下翩跹,其左右各嵌一枚执钺金甲武士饰片,赳赳武夫,威严肃穆。
图30 王建墓银平脱朱漆镜盒 图31 王建墓银平脱朱漆镜盒仿制品
图32王建墓银平脱朱漆镜盒仿制品细图
图33 上蔡贾庄唐墓出土残片
其他出土的金银平脱盒多已近朽坏,金银片也只剩下残片,如2000年西安市南郊曲江池乡唐墓出土的双鹿纹银平脱椭方形漆盒残片36,河南上蔡贾庄唐墓出土的圆形漆盒与筒形漆盒银平脱残片37(如图33 所示)等。
3.27银平脱梅花形漆奁
银平脱梅花形漆奁(如图34所示)唐代,2005年5月出土于吉林省龙头山渤海国王室墓地38,漆奁为木胎,高2. 8厘米、最大直径29厘米。梅花为八瓣,子母扣;胎骨上糊裹织物,面上髹黑漆与漆面在同一平面。奁身的口沿、底沿和盖的口沿包有黄铜扣条。奁的盖顶、盖身及盒身四周均嵌贴有精美的银饰花纹;纹饰主题突出龙凤呈祥、吉祥如意、万寿、双喜等寓意, 应是唐代贵族结婚所用的器物。纹饰富贵华丽,有龙、凤、植物等纹样,银丝、银片纹饰均与漆面在同一平面。龙(如图35所示)、凤、植物上有毛雕纹饰,造型生动,栩栩如生。
图34银平脱梅花形漆奁 图35银平脱梅花形漆奁团龙图案 龙纹:
龙是传说中的动物, 是华夏各民族图腾精华的结晶,是装饰图案中经久不衰的题材39。
龙纹至隋唐时代已完全成熟,广泛出现于实用器皿、建筑构件之上,其身份为吉祥的瑞兽。在隋唐的实用器皿上,龙纹出现极为普遍,并多与蔓草、花卉及各种动物组合出现。这说明龙纹在当时基本已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吉祥图案,和人们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时期的龙纹既不像前朝多于宗教相联系也不像后世明清时期为皇家专用,只是和鸾凤纹饰一样代表吉祥祝福的纹饰。
3.2.8金银平脱漆盒小结
从纹饰上来看唐代的金银平脱盒与金银平脱镜相比有一些区别。唐代的金银平脱镜纹饰种类很多,鸾凤、花鸟、瑞兽、蝶花和花卉纹饰,而唐金银平脱盒中繁复的缠枝花卉或缠枝花鸟纹饰占了绝大部分的比例(如图25、26、29、33所示)。笔者认为这里有几个原因:其一,金银平脱盒和金银平脱镜相比更偏重实用性,更加生活化,因此其纹饰更多的考虑装饰效果而非祝福的含义,缠枝花卉纹为当时相当精美且流行的纹饰故在漆盒上广泛使用。其二,这批器物大多没有纪年铭文,有可能都是盛唐时期的产品,这样其纹饰相近便不足为奇。繁复精细的缠枝纹也体现出了盛唐时期唐人所追求的精致华丽与富丽堂皇。目前出土仅有银平脱梅花形漆奁(如图34)的纹饰有区别,该器物应该为唐代贵族结婚所用,其纹饰设计当为特制。
各地出土的唐后五代时期的金银平脱器纹饰开始两级分化,贵族使用的专门定制的器物纹饰依然繁缛华丽,如前蜀王王建墓中金银平脱盒(如图30所示)
及契丹贵族墓中出土平脱盒(如图28所示)等,而扬州常州江南等地出土了一些纹饰简洁但又显得美观精致的平脱盒(如图27、36所示)。这表明五代时期五代时期的金银平脱器在全国范围类出现了分化贵族王侯使用的器物和盛唐时期相比并不逊色,而普通官宦人家亦可购买一些制作相对简单的纹饰精巧别致价格相对低廉的实用器物。
从功能上来看,金银平脱漆盒一般为放置一些小物品如铜镜、饰品、印章、梳妆用品等的置物盒。其中一大半为镜盒,而且镜盒多为特质专用,盒下有一透孔,用手指在透孔下一顶,铜镜即可托起(如图36 37所示)。然而金银平脱盒从经济价值上来讲往往比其中的铜镜还要高,唐代人为什么用如此贵重的金银平脱漆盒来保存铜镜呢?从唐代的一些诗句以及文献中中如我们可以得知,铜镜常作为当时唐人的结婚或是定情物件,因此十分有纪念价值,被人们所珍视,故而很多人专门为此定做了镜盒加以悉心珍藏。这个习惯应该被沿用至五代时期,五代时期扬州常州等地的金银平脱镜盒下方开始出现了朱书铭文,铭文包括作坊的名字以及镜盒的价格,说明五代时期扬州常州等地的金银平脱漆盒是很成熟的商品了。(如图38 所示)
从工艺上看从盛唐时期到五代时期的金银平脱器工艺技法始终十分发达,并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改变。在新的社会环境下呈现出了一些变化,如平脱花纹饰片不再局限于金银, 出现了铜片等替代品, , 常州五代墓出土的银平脱镜盒所嵌银镂花纹片, 略高于漆面, 工艺上已与唐代金银平脱有所不同。
图36金银平脱镜盒实物图 图3 镜盒1为盒盖2为盒身
图38 铭文:并底盖七两 魏真上牢一两 图 39 金银平脱秘色瓷黑漆碗
3.3金银平脱碗
据唐代文献记载,开元天宝盛唐时期,皇宫和贵族的餐具多为金银平脱漆器。现将考古发现和传世的几件唐代金银平脱漆碗简要介绍如下。
3.3.1金银平脱秘色瓷黑漆碗
金银平脱秘色瓷漆碗(如图39所示):唐代。1987年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塔地宫出土,陕西省扶风法门寺博物馆藏40。这两件瓷器通体施釉,润泽晶莹。造型为五瓣葵口,腹斜下收,大窄圈足。碗内壁施黄釉,外壁素烧,底圈足无釉露胎,胎质与其他一同出土的唐秘色瓷相同,均为细密的瓷土胎。两碗均内饰黄釉,釉色滋润并略有开片,外壁饰髹黑漆金银平脱鎏金鸾鸟及银团花纹五朵,加之芒口及底足上镶嵌有银棱扣饰,这些金银装饰将这两件晚唐秘色瓷装扮得熠熠生辉、富丽堂皇。
两碗均内饰黄釉,釉色滋润并略有开片,外壁饰髹黑漆金银平脱鎏金鸾鸟及银团花纹五朵,加之芒口及底足上镶嵌有银棱扣饰,这些金银装饰将这两件晚唐秘色瓷装扮得熠熠生辉、富丽堂皇。
此器物将我国已有的髹漆金银平脱、制瓷、银扣装饰工艺结合于一器,首开了历史上金银装饰瓷器的先河。
3.3.2 金银平脱绿沉漆碗
金银平脱绿沉漆碗:唐代,1987年陕西法门寺塔地宫出土。法门寺博物馆藏。碗呈钵式,外壁以绿沉漆为地,口缘饰一周金平脱弧线纹,在色泽厚沉的绿色器壁上缀以简洁疏朗又明亮的波涛纹金平脱团花,透出一股灵气。
绿沉漆是一种暗绿色漆。如物沉在水中,其色深沉静穆,故名“绿沉”。 唐代的绿沉漆以典雅闻名。杜甫《游何将军山林诗》有“雨抛金锁甲,苔卧绿沉枪”,杨巨源诗:“吟诗白羽扇,校猎绿沉枪。”句中的绿沉就是讲的绿沉漆。
3.3.3银平脱莲花黑漆碗
银平脱莲花黑漆碗(如图40所示):唐代。直径10.8厘米。英国大英博物馆藏,碗外黑漆底上银平脱宝相莲花。有佛教风格。
图40 银平脱莲花黑漆碗
莲花纹饰:
莲花在唐代的装饰纹样中占到了极高的比重,这不但表现为在宝相花造型中常以莲花宝相花为主题图案,同时它也作为了一种非常常见的配纹出现在各类器物上,如大量应用在石刻、彩画以及陶瓷、金工、刺绣,铜镜等装饰上。莲花的频繁使用主要得益于三点。第一,莲花本身极具观赏价值,雅俗共赏。第二,莲花是佛教的象征之物,是佛教圣门之花,隋唐时期的佛教盛行也促使了莲花在纹
饰中的应用。第三,莲花拥有非常丰富的吉祥寓意。首先,莲花素有“出淤泥而不染”的纯净,有“花中君子” 的美称,象征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理想人格。其次,是爱情的象征。莲花有并蒂同心者,为一蒂两花。这是男女好合、夫妻恩爱的象征。二莲生一藕的图画,叫“并莲同心”。“水芙蓉”之“蓉”谐音“荣”。莲花和牡丹花在一起,叫“荣华富贵”,莲花和一鹭鸶,叫“一路荣华”。牡丹、莲花和白头翁,称为“富贵荣华到白头”。莲花也能谐音“连”。莲蓬加上莲子,叫“连生贵子。
3.3.4金银平脱碗小结
秘色瓷碗出现在晚唐唐懿宗咸通时期,而文献记载开元天宝盛唐时期,皇宫和贵族的餐具当为普通木胎所制作,遗憾的是由于木胎漆碗难于保存等原因目前还没有实物出土的记录,故并不清楚盛唐时期金银平脱餐具的样式。而英国大英博物馆藏银平脱莲花黑漆碗或许是盛唐时期流传下来的吧。
在国力衰弱、屡有诏令予以禁止的社会背景下,法门寺仍出土有两件晚唐金银平脱秘色瓷碗,充分反映出晚唐时期皇室对佛教的虔诚与信仰,为了供奉地宫中的佛指舍利,不惜财力动用最好的质材,使用代表当时装饰工艺最高水平的金银平脱工艺,而且推陈出新地将秘色瓷金银平脱两种唐代代表技艺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新的瓷器装饰工艺。这两件器物代表着晚唐时期金银髹饰的最高水平。
3.4其他金银平脱器物
除了以上三类器物其余金银平脱器物都只是零星出土,故放在一起加以简单介绍。
3.4.1银平脱蚌盒
银平脱蚌盒共两个:唐代,2005年出土于西安长安区郭杜唐墓41,其一(如图41所示),银平脱折枝团花纹蚌盒,长5.6厘米,宽4.6厘米,厚1.5厘米。只剩下一半。天然蚌蛤,外表饰银平脱折枝团花,花朵有的盛开,有的含苞待放,枝叶繁茂,布局繁密。叶片和花朵采用银片雕刻而成,鉴刻技法表现叶脉、花瓣、花蕊。使器物显得花团锦簇,富丽堂皇。其二(如图42所示),银平脱折枝花叶纹蚌盒,长4厘米,宽 3.4厘米,厚2.3厘米。此件扣合起来为一完整的蚌盒。外表饰银平脱折枝花叶,花叶采用侧视表现技法,叶片、花瓣上 鉴刻叶脉、花瓣,花计肥大,枝蔓婉转,布局略显疏朗。两件器物上白色的银片与黑漆地形成强烈的对比,显得富丽典雅。
西安曾出土用于装粉的蚌盒,故此蚌盒可能为用于装梳妆用脂粉的容器。 如图可以看出银平脱折枝团花纹蚌盒(如图41)和银平脱折枝花叶纹蚌盒(如图42)的纹饰相比前者布局紧凑,纹饰更加繁缛,花叶大小各异,更加生动自然。故推测前者可能为盛唐时期作品,而后者则为中晚唐时期作品。
此器物可能和唐代的银质蚌型盒有所联系,待进一步研究。
图41 银平脱折枝团花纹蚌盒 图 42 银平脱折枝花叶纹蚌盒
3.4.2金银平文琴
金银平文琴(如图43所示):唐代。日本正仓院藏42。此琴长114.2厘米,首部宽16厘米。琴体铜木制,黑色漆,临岳、龙尾紫檀制。临岳部有七弦穿孔,两雁足缺。琴有冰纹断,表面装饰金银平纹之人物鸟兽草木花纹。 龙池下用楷书刻有四行十六个字的琴铭,所谓“琴之在音,荡涤邪心。虽有正性,其感亦深。存雅却郑,浮侈是禁。条畅和正,乐而不淫。”腹内有墨书“清琴作兮□日月,幽人间兮□□□。”、“乙亥之年季春造”。
此琴早年被公认为一个流传有序的标准的唐琴,而郑珉中先生认为此琴必为日本所造,而绝非唐代的舶来品。
笔者对唐琴式样没有研究,但是仅从此琴的装饰纹饰来看队郑珉中先生的观点是赞同的。此琴的纹饰(如图44所示)乍一看繁缛复杂,有唐代气息,但是细看之下缺乏章法,各个纹饰各种为政,小的花鸟纹饰只是随意安入大的纹饰之间的空隙之中显得有些琐碎。唐代的花草花鸟纹饰往往要么对称排列要么通过缠枝花卉纹饰将禽鸟蜂蝶等元素穿插结合起来,其纹饰从整体看来繁缛却又富有韵律,绝不会给人以纹饰琐碎散沙之感。
图43金银平文琴
图44金银平文琴纹饰图
3.4.3金银平团花饰片(残片) 团花饰片(如图45所示):唐代文宗大和三年。2000年河南洛阳东明小区1542号墓出土43。 近圆形 ,錾刻成折枝牡丹花。最大径7.7厘米。和此残片一同出土的有前文介绍过的鸾凤牡丹花镜(如图6所示)。
图45 洛阳东明小区墓团花饰片
四.结语及待研究的问题
唐代的金银平脱器代表着唐代金银髹饰工艺的最高水平,代表着唐代上层社会奢华的物质生活,代表着唐代贵族阶级的精神追求。 本文介绍了目前所知的基本全部馆藏金银平脱器,和前朝相比唐代的金银平脱器开创了两种新的金银平脱类别,瓷器和铜器的金银平脱,代表器物是金银平脱镜和金银平脱秘色瓷碗。但是其实这些器物不能完全反映出盛唐时期金银平脱器的盛况。其种类、大小、质地都远不及盛唐时期文献中所载的那样丰富多彩, 况且文献资料多只是无意中保留了一些物品的名称,只是从一个侧面的反映出当时的情形,而不是关于金银平脱的专门记录。文献中所记的许多金银平脱器物种类都未见实物出土,尤其是一些大型器具,像家具、屏风等,如《安禄山事迹》中说的银平脱破方八角花鸟药屏帐,方圆有一丈七尺,张鷟《朝野佥载》记述:“中宗令扬州造方丈镜,铸铜为桂树,金花银叶,帝每骑马自照,人马并在镜中。”44 其
中中宗使用的铜镜大的令人嗔目结舌。这些贵族阶层物质生活无比奢华的表现也反映出盛唐时期唐手工业的高度发达。
安史之乱后唐国力迅速衰弱,金银平脱工艺的规模必然迅速缩小,然而规模缩小的同时,工艺本身并没有明显下降。从这些传世或出土的器物来看,自盛唐时期到五代时期金银平脱工艺一直保持着极高的水平,制作工艺几乎无可挑剔。唐代特有的繁缛华丽的烙印也自始至终深深的扎根于金银平脱器的身上。
金银平脱器已经成为历史的绝响,现存金银平脱的实物也都只是一些小型的漆盒,铜镜但是这些器物繁华富丽的纹饰和这些器物本身所透出的气度都无不述说着唐人的追求与梦想及唐帝国曾经的辉煌与荣光。
待研究的问题:
五代时期金银平脱镜几乎绝迹,而金银平脱盒却多有发现。为什么晚唐时期金银平脱镜依然有相当高超的制作技艺到了五代时期却戛然而止,而金银平脱盒的制作却又保留下来。
1
《资治通鉴》卷216,岳麓书社,2009年。
2
《新唐书·肃宗纪》,159页, 中华书局,1975年。 3
《旧唐书·代宗纪》,300页,中华书局,1975年。 4
《酉阳杂俎》卷一,中华书局,1981年。 5
珠葆: 《唐鸾鸟绶带纹金银平脱铜镜》,《考古与文物》1981年第3期。 6
《洛阳关林唐墓》,《考古》1980年第4期。 7
《山海经中华经典藏书》,中华书局,2009年。 8
《全唐诗》,中华书局,2008年。 9
《全唐诗》卷五百四十,中华书局,2008年。 10
《全唐诗》卷六百七十,中华书局,2008年。 11
《全唐诗》卷六百四十四,中华书局,2008年。 12
《全唐诗》卷五百七十,中华书局,2008年。 13
《全唐诗》卷二百七十三,中华书局,2008年。 14
《新唐书·张九龄传》,中华书局,1975年。 15
《全唐诗》卷三,中华书局,2008年。 16
《全唐诗》卷八十七,中华书局,2008年。 17
《河南偃师市杏园村唐墓的发掘》,《考古》1996 年第12 期。 18
《全唐诗》卷二百九十八,中华书局,2008年。 19
傅芸子:《正仓院考古记白川集》, 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 20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第二工作队:《河南偃师杏园村的六座纪年唐墓》,《考古》1986年第5期。 21
徐殿魁:《唐镜分期的考古学探讨》,《考古学报》1994年第3期。 22
《洛阳市东明小区C5M1542 唐墓》,《文物》2004年第7期。 23
《中国美术分类全集·中国青铜器全集·16·铜镜》,文物出版社,1998年。 24
《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所藏的几面古镜介绍》,《文物参考资料》1957年第8期。 25
《中国美术分类全集·中国漆器全集》第4卷 ,福建美术出版社。 26
《济南市博物馆藏历代铜镜选粹》,《中原文物》2001年第3期。 27
刘向群: 《唐金银平脱天马鸾凤镜》,《文物》1966年第1期。
28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第二工作队:《河南偃师杏园村的六座纪年唐墓》,《考古》1986年第5期。 29
洛阳市博物馆编:《洛阳出土铜镜》,文物出版社,1988年。 30
李书谦:《浅谈三门峡唐代特殊工艺镜》,《中原文物》1999年第3期 31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第二工作队:《河南偃师杏园村的六座纪年唐墓》,《考古》1986年第5期。 32
郑州市博物馆:《郑州二里岗唐墓出土平脱漆器的银饰片》,《中原文物》1982年第4期。 33
陈晶:《常州等地出土五代漆器刍议》,《文物》,1987年第8期。 34
冯汉骥:《前蜀王建墓出土的平脱漆器及银铅胎漆器》,《文物》1961年11期。 35
杨有润:《王建墓漆器的几片银饰件》,《文物》1957年第 7期。 36
韩建武:《寻觅散落于民间的重器》,《收藏家》2001年第7期 37
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河南上蔡县贾庄唐墓清理简报》,《文物》1964年第2期。 38
张晓冲、罗曼:《唐代银平脱梅花形漆奁赏析》,《武汉文博》2011年第1期。 39
王文友:《龙风文化源流》,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8年1月第1版。 40
卢建国、韩金科:《扶风法门寺塔基出土金银平脱秘瓷的初步研究——兼谈中国古陶瓷的金彩装饰》,《文博》文博 1995年第 6期。 41
师小群、王蔚华:《西安南郊新出土的唐代银平脱蚌盒》,《文博》2005年第5期。 42
傅芸子:《正仓院考古记白川集》, 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 43
《洛阳市东明小区C5M1542 唐墓》,《文物》2004年第7期。 44
《隋唐嘉话 朝野佥载》,69页,中华书局,2006年。
正在阅读:
唐代金银平脱漆器纹饰1 - 图文03-22
2015-2020年中国侧卸车市场监测及投资前景报告 - 图文05-16
“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2011120112-05
秘书部招新计划08-22
文言文复习之特殊句式12-07
党风廉政建设上半年工作汇报08-23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马克思哲学原理概论》练习题06-09
机器人运动学06-08
挡烟垂壁的要求doc07-19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代金
- 纹饰
- 漆器
- 图文
- 银平脱
- 统计学习题和答案
- 2009年土地估价师《土地估价相关知识》真题答案
- 2015年广东公务员面试热点:大四学生的就业现象
- 商务谈判报告
- 高中英语100个单词小结
- 过好传统节日倡议书
- 探究工民建施工中防水防渗技术的应用
- 教案 春
- 实验一 处理机调度实验报告
- 人力资源优化方案
- 销售九问(思路)
- 坚持绿色发展 建设美丽中国(下) 试卷(98分)
- 流行病学实习指导
- 2010年度全国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试卷《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
- 装载机总体及底盘系统设计-2012界毕设 - 图文
- 排列组合综合问题(学案)
- 2016-2017学年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卷及答案
- 粘度法测定不同牌号的聚乙烯醇的相对分子质量lyh
- 水稻的一生
- 内蒙古自治区地质勘查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