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度上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七年级语文试题

更新时间:2024-06-20 16:5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邛崃市2015—2016学年度上期学业监测半期考试推荐题

七年级语文试题

班级 姓名

卷类 A 卷 四 五 A卷 得分 一 B 卷 二 三 B卷 总分 总分人 得分 题号 一、二 三 得分 A 卷(共 100 分) 第Ⅰ卷(选择题21分)

题号 答案

一、基础知识。(共9分,每小题3分) 1.下面句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强壮(qiáng) 憔悴(cuì) 攥着(zhuàn) 欹斜(qī) ....B.纯真(chún) 论语(lùn) 停滞(zhì) 须臾(yú) .... C.浸满(qìn) 抖擞(sǒu) 看护(kān) 蜷曲(quán) .... D.寥廓(liáo) 酝酿(niàng) 焚香(fén) 竦峙(sǒng) ....2.下面语句中书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还有那个未成年的女儿......” B.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无拦天空下的荫敝?

C.矮胖老师站在讲台上,双目含笑,右嘴角微微斜翘,胖脸上一幅得意扬扬的表情。 D.芦蓬上满载着白霜,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3.选出下列句子中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句

A. 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B.看到著名表演艺术家赵本山的小品,连一向严肃的父亲也忍俊不禁。 ....C. 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D. 面对激烈的竞争,我们不应该怨天尤人,更不应该妄自菲薄。 ....

2015—2016学年度上期半期七年级语文 -1

1 2 3 4 5 6 7 得分 评卷人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A.为了提高学习成绩,我无时无刻都在努力学习。 B.通过老师的教育,使我懂得了做人要讲诚信。 C.漫步花丛,我闻到了大自然的鸟语花香。 D.新兴香荔远近驰名,是岭南佳果之一。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6题。(共9分,每小题3分)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5.对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B. 白雪/纷纷/何所/似 C.未若/柳絮/因风/起 D.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6.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与儿女讲论文义(儿子女儿们) B. 撒盐空中差可拟(差不多) ... C. 未若柳絮因风起(凭借) D. 白雪纷纷何所似(多么) ..7.对这篇短文的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开篇寥寥数语,事件、地点、人物你、事件全都说到了。 B. 胡儿的“撒盐空中差可拟”一句,将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与盐相比,胡儿观察仔细,抓住了“雪”

“盐”二物的“形似”。

C. 谢道韫的“未若柳絮因风起”一句,在“形似”上虽不如胡儿句,但它有意象,给人以春天即将到

累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

D. “公大笑”形象地写出了谢太傅对儿子的嘲笑和对侄女的赞赏,直接表达了作者对胡儿和道韫诗句

的评价。

第Ⅱ卷(其他类型题 共79分)

三、翻译、默写(共10分)

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译文: ②撒盐空中差可拟。

译文:

2015—2016学年度上期半期七年级语文 -2

9.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两句)(2分

①不义而富且贵, 。 (《子罕》)

②海日生残夜, 。 (王湾《次北固山下》) ③绿树村边合, 。 (孟浩然《过故人庄》) (2)请在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记》和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任选一首,写出题目、作者再默写全诗。(4分)

四、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0-12小题。(9分)

平分生命

①男孩与他的妹妹相依为命。父母早逝,她是他唯一的亲人。所以男孩爱妹妹胜过爱自己。 ②然而灾难再一次降临在这两个不幸的孩子身上,妹妹染上重病,需要输血。但医院的血浆太昂贵,男孩没有钱支付任何费用,尽管医院已免去了手术费,但不输血妹妹就会死去。

③为妹妹唯一的亲人,男孩的血型和妹妹相符。医生问男孩是否勇敢,是否有勇气承受抽血时的疼痛。男孩开始犹豫,10岁的大脑经过一番思考,终于点了点头。

④抽血时,男孩安静地不发出一丝响动,只是向邻床的妹妹微笑。抽血完毕,男孩声音颤抖地问:“医生,我还能活多长时间?”

⑤医生正想笑男孩的无知,但转念又被男孩的勇敢震撼了:在男孩10岁的大脑中,他认为输血就会失去生命,但他仍然肯输血给妹妹。在那一瞬间,男孩所作出的决定是付出了一生的勇敢,并下定了死亡的决心。

⑥医生的手心渗出了汗,他紧紧握住男孩的手说:“放心吧,你不会死的。输血不会丢掉生命。” ⑦男孩的眼中放出了光彩:“真的?那我还能活多少年?”

⑧医生微笑着,充满爱心地说:“你能活到100 岁,小伙子,你很健康!”男孩高兴得又蹦又跳,他确认自己真的没事时,就又挽起了胳膊——刚才被抽血的胳膊,昂起头,郑重其事地对医生说:“那就把我的血抽一半给妹妹吧,我们两个每人活50年!”

⑨所有的人都震惊了,这不是孩子无心的承诺,这是人类最无私的诺言。

10.从全文看,“男孩爱妹妹胜过爱自己”主要表现在哪两件事上?请概括回答。(3分 ) 答:(1) (2) 11.第⑦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男孩”眼中为什么会“放出光彩”?(3分)

答:

2015—2016学年度上期半期七年级语文 -3

12.文中的男孩具有怎样的品质?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3分)

答: 五、作文(60分)

13.从下列作文中任选一篇写作 (一)阅读下列提示,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幸福无处不在,关键在于自己是否用心去感受。当你从母亲手中接过洗好的水果时,你会在温馨中体会幸福;当你在苦闷中得到朋友的劝慰时,你会在友情中回味幸福;当你放学回家独坐桌前欣赏歌曲时,你会在遐想中品味幸福;当你漫步在公园或绿荫道上时,你会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感受幸福……幸福是什么?幸福有时是一种拥有,有时是一种等待,有时是一种感动。收获是一种幸福,付出也是一种幸福;功成名就是幸福,淡泊宁静也是幸福……其实幸福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点点滴滴的生活中,在我们成长道路上的每一个脚印里。

请以“品味幸福”为题目,自选角度,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30分)

声音,也许来自天籁:风声、雨声、鸟啼声……声声入耳;声音,也许来自生活:掌声、笑声、叮咛声……声声温馨;声音,也许来自情境:书声、歌声、抚琴声……声声醉人。

在我们记忆深处,很多生活影像也许已经淡黄、模糊,然而,那些曾经叩击我们心灵的声音,会时常穿越时空,在我们耳畔深情地响起,潮湿我们的眼眸,温暖我们的人生。

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为题,写一篇文章。

2015—2016学年度上期半期七年级语文 -4

B卷(50分)

一、古诗鉴赏(4分)

东坡 (宋)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释】①东坡:苏轼在贬官黄州时居住与躬耕的地方。 ②荦(luò)确:山多大石的样子。 1.前两句诗写出了月光下的东坡 、 的环境特点。(2分) 2.后两句诗景中寓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2分)

答: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12分)

陶侃留客

陶公少有大志,家酷贫①,与母湛氏同居。同郡范逵(kuí)②素知名,举孝廉③,投侃宿。于时冰雪积日,侃室如悬磬(qìng)④,而逵马仆甚多。侃母语侃曰:“汝但出外留客,吾自为计。”湛头发委地,下为二髲(bì)⑤,卖得数斛(hú)米,斫(zhuó)⑥诸屋柱,悉割半为薪,剉(cuò)⑦诸茬⑧以为马草。日夕,遂设精食,从者皆无所乏。逵既叹其⑨才辩,又深愧其厚意。明旦去,侃追送不已,且百里许。逵曰:“路已远,君宜还。”侃犹不返。逵曰:“卿可去矣。至洛阳,当相为美谈。”侃乃返。逵及洛,遂称之于羊晫(zhuó)、顾荣诸人,大获美誉。

[注释] ①酷贫:非常贫困。 ②范逵:人名。 ③举孝廉:被举荐为孝廉。④室如悬磬:屋里就像挂着石磬一样。形容穷得什么也没有。悬:挂;磬:乐器,中空。⑤下为二髲:剪下来做成两条假发。髲:假发。⑥斫:用刀斧砍。⑦剉:同“挫”,割。⑧茬:草垫。⑨其:指代陶侃。 3.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同郡范逵素知名 素: ②悉割半为薪 薪: ..③明旦去 旦: ④侃犹不返 返: ..4.翻译下列句子。(6分)

2015—2016学年度上期半期七年级语文 -5

①汝但出外留客,吾自为计。

②逵既叹其才辩,又深愧其厚意。

5.陶母是一个怎样的人? (2分)

三、名著及现代文阅读(22分) (一)名著阅读:(4分)

成功的花,

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繁星·春水》

6. 这是冰心的一首哲理小诗。在这首诗里,诗人把人生事业的成功比喻为 ,把成就事业的起步阶段比喻为 ,把成就事业的起步阶段比喻为培养花的 ,把自我牺牲比喻为滋润花的 ,生动贴切,发人深思。

(二)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回答文后的问题。(18分)

老师! 老师!

①我又见着我的老师了,如朝山进香的人见到他自幼就心存感念的一位应愿之神。

②在今年正月,我回家奔三叔的喜丧事。在这闲空间,张老师到了我家里,坐在我家堂屋的凳子上。乡间室内的空旷和凌乱,分隔着我与老师的距离。相向而坐,喝着白水,削了苹果,说了很多旧忆的伤感和喜悦,诸如三十几年前在初中读书时,我的学习,我的作业,我的逃课。

③我老师张梦庚的一生,清寂中夹缠暖意,暖意里裹藏着刺骨的寒凉。

④生于上世纪的20年代末,老师读书辍学,辍学读书,反反复复,走在田埂与人生的夹道中,经历了抗战和解放战争,有了1949年的红旗飘扬,记忆中从来都是饥饿辛劳,土改时家里却忽然成了地主。好在,他终归识字,也有文化,祖国的乡村,也最为明白文化的斤两,虽然文化不一定就是尊严富贵,可让孩子们认字读书,能写自己的姓名和粗通算术,也是生活的必然部分。于是,老师就成了老师。从一个

2015—2016学年度上期半期七年级语文 -6

乡村完小到另一个乡村完小,从一个乡村中学到另一个乡村中学。直至改革开放后,他被调入县里的一所高中,做了教导主任,最后主持这个学校的工作。一晃就让他全部人生的金贵岁月,43个春秋的草木荣枯,都在布满土尘、青草蓬生的学校里荣枯衰落,青丝白染。

⑤不知道老师对他的人生有何感想,从他写的一本《我这一生——张梦庚自传》的简朴小册里,读下来却是让人心酸胃涩,想到世事的强大和个人的弱小,想到命运和生命多么像流水在干涸沙地上蜒蜿涓涓,奔袭挣脱,流着流着,可终归无法挣脱干涸的吞没。最后的结局是,我们毕业了,老师白发了;我们中年了,老师枯衰了。我们成家立业了,而老师却在寂静的人生中,望着他曾经管教训斥抚疼过的学生们,过着忆旧的生活,想着那些他依然记得、可他的学生们早已忘却的往事。

⑥还记得,初一时,他是我的班主任,又主教语文。一天酷暑,我家棉花地里蚜虫遍布,多得兵荒马乱,人心恐惧,我便邀了班里十几个相好的男同学,去帮我母亲捕捉蚜虫。自然,那一天教室里学生寥寥,老师无法授课而只能让大家捧书阅读。从棉花地里回校的来日上午,老师质问我为什么带着同学逃课,我竟振振有词地说,是带着同学去棉花地捉了半天蚜虫;竟又反问老师道,地里蚜虫遍布,我该不该去帮我母亲捕捉蚜虫?说蚜虫三天内不除掉去净,棉花就会一季无收,时间这样急迫,我家人手不够,我请同学们去帮半天,到底又做错了什么?

⑦事情的结果,似乎我带同学们逃课捉虫正合校规事理,反让老师在讲台上一时有些哑言。回忆少时的无理取闹,强词夺理,也许正是自己今天在写作中敢于努力把不可能转化为可能的开始。可是,现在,面对耄耋(mào dié,指年纪八九十岁)老人,给我一生养育呵护的父辈尊者,我心里三十几年不曾有的内疚,忽然如沙地泉水般汩汩地冒了出来。

⑧我们就那样坐着喝水聊天,说闲忆旧,直至夕阳西下,老师执意要走,不无快意地说他的子女们都在外工作,孝顺无比。真是天应人愿,让一生坎坷、教书认真的老师,年老时,子女有成,学生有成,仿佛曲折的枯藤根须,终于也繁漫出了一片森林。

⑨老师从我家离去时,是我扶他站起;离开院子时,是我扶他过的门槛;送至门口远去时,是我扶他过的一片不平不整的地面。我的父亲离开人世太早,扶着老师的时候,我就像扶着我年迈的父亲。望着村头远去的父亲般的老师,落日中他如在大地上移动的一棵年迈的树。直至他在村头缓缓消失,我还看见他在我心里走动的身影和慢慢起落的脚步,如同宁静里我在听我的心跳一样。

⑩说不出老师哪儿伟大,可就是觉得他伟大。也许这个世界,凡人才是真正的伟大,而伟大本身,其实正是一种被遮蔽的大庸大俗吧。

2015—2016学年度上期半期七年级语文 -7

7.文章写与老师相见,说了很多旧事。请概括出“我”初中时做的那件事。(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请说说文章题目“老师!老师!”有什么特点?用这个标题有什么妙处?(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结合文章,理解第⑨段画线句子的含义。(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为什么说张梦庚老师的一生“清寂中夹缠暖意,暖意里裹藏着刺骨的寒凉”?(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作者说,就是觉得老师伟大。结合全文,说说张老师的“伟大”表现在哪里?(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语言运用(12分)

12. 七年级(1)班举行了“漫游语文世界”综合性学习活动,如果你是该班的一名学生,请你按要求完成

任务。

(1)如果让你来参与策划,你准备设计哪些活动项目?请列举一项。(4分) 示例:搜集报刊中的病句、错别字。

(2)在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中,你一定积累了不少的成语、名言、诗句等,请按要求填写。(8分) ①写出一个含“春”字的成语:

②写出一则有关待人处事的名言警句:

2015—2016学年度上期半期七年级语文 -8

邛崃市2015—2016学年度上期半期学业测试

七年级语文答题卡

题号 得分 A卷 一、二 B卷 五 三 四 总分 一 二 三 四 总分 A卷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 21分)

1 2 3 4 5 6 7 第Ⅱ卷 主观题 (79分)

8.(4分)(1)(2分)译: (2)(2分)译: 9.(6分)(1)(2分)① ② ③ (2)(4分) 作者: 题目:

诗句:

10.(3分)答:(1) (2) 11.(3分)答:

12.(3分)答:

2015—2016学年度上期半期七年级语文 -9

五.13.作文 (60 分)

200 400

2015—2016学年度上期半期七年级语文 -10

600 800 1000

2015—2016学年度上期半期七年级语文 -11

B卷(50分)

1.(2分)答: 、 2.(2分)答: 3.(4分)① ② ③ ④ 4.(6分)(1)(3分)译: (2)(3分)译: 5. (2分) 答: 6.(4分)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7.(3分) 8.(3分)答: 9.(4分)答: 10.(4分)答: 11.(4分)答: 12.(12分) (1)(4分)答: (2)(8分) ①(4分)答: ②(4分)答:

2015—2016学年度上期半期七年级语文 -12

七年级上语文半期测试题参考答案

A 卷 第Ⅰ卷

一、 1. D(A攥zuàn;B.论lún;C.浸jìn)

2.A (B.敝-蔽;C.幅-副;D.蓬-篷)

3.C(“事倍功半”是贬义词,此处应为“事半功倍”) 4. D

二、 5.D(王凝之系人名,不能断开,应为“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6. A (这里的“儿女”应是对侄子之一代晚辈的统称,可以为“侄子们”

7.D(“公大笑”的“笑”不是嘲笑,而是一种家庭和睦乐融融的“笑”;这句也未“直接”表达作者的态度,只是最后补充交代道韫的身份而暗示出他赞赏道韫的才气。)

第Ⅱ卷

三、8(略) 9(略) 四、

10.给妹妹输血 和妹妹平分生命

11.神态描写;因为男孩听到医生的话后十分惊喜,觉得抽血后不但自己不会死,而且妹妹也有救了。 12.勇敢、无私、富有爱心和献身精神

五、参考成都市中考语文作文评分意见。

B卷

一、1.清幽,宁静

2.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恬淡旷达(乐观)的思想情感。 二

3. ①素:向来,一向。 ②薪:柴,柴禾。 ③旦:天亮,早晨。 ④返:回去。 4. ①你只管到外面留下客人,我自己来想办法。

②范逵既赞赏陶侃的才智和口才,又对他的盛情款待深感惭愧。

5. 陶母是一个重视友情,重视功名,有主见、敢担当的人;也是一个疼爱孩子、理解孩子、支持孩子的人。 三、 (一)

6.花 “芽儿” “泪泉” “血雨” (二)

7.我在酷暑的一天带同学逃课帮母亲捉蚜虫,还强词夺理顶撞张老师。

2015—2016学年度上期半期七年级语文 -13

8.文章题目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方法和感叹号(感叹句)。这样既强调了人物的身份,又表达了作者对老师崇敬和赞美的强烈感情,起到吸引、震撼读者的作用。

9.虽然张老师的背影在眼前消失了,但是张老师的形象和精神还留在我心中,让我像听心跳一样时常清晰记起,这表达了我对张老师的无比敬爱和深情难忘。

10.张老师默默扎根教育,辗转多校,过着一种平凡清贫的教书生活,他的一生“清寂”。他事业有成,为教育做出了贡献;子女成才,家庭幸福。因此充满了“暖意”;但是,他一生清苦,命运坎坷,不被人重视,不被人记起,因此他的人生充满“寒凉”。

11.他热爱教育,默默坚守教坛43年,一生的金贵岁月奉献给了教育,培养学生成才; 他关爱学生,理解学生,宽容学生,受学生敬仰。四、

12. (1)示例:古今对联欣赏、经典广告词欣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演讲、成语接龙、成语故事朗诵比赛、新词荟萃等。

(2)①示例:春风得意 春风满面

②示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2015—2016学年度上期半期七年级语文 -1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dm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