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经济学考试大纲资料
更新时间:2024-03-15 11:3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 管理经济学考试大纲推荐度:
- 相关推荐
第一章 绪论
一、主要内容
1.管理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管理经济学的含义:管理经济学是一门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帮助企业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进行科学、有效地经营决策的应用性经济学科。
管理经济学的内容和方法: 管理经济学:管理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的一个分支,管理经济学为经营决策提供了一种系统而又有逻辑的分析方法,这些经营决策关注于既影响日常决策,也影响长期计划决策的经济力,是微观经济学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是沟通经济学理论与企业管理决策的桥梁,它为企业决策和管理提供分析工具和方法,其理论主要是围绕需求、生产、成本、市场等几个因素提出的。
管理经济学的主要理论:(主要理论为了解性内容)
1.需求理论 需求理论主要分析不同价格水平的产品的需求量,以及在价格、收入和相关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的需求改变率。它的作用是支持企业的价格决策和市场预测,帮助企业确定需求量和价格之间的关系。
2.生产理论 生产理论主要涉及的内容是生产组织形式的选择和生产要素的组合。
3.成本理论 成本理论涉及的内容是各个不同成本的性质,成本函数,包括规模经济的选择和最佳产量的选择。
4.市场理论 市场理论分析在不同性质的市场条件下,企业选择什么样的行为能够达到自己预期的目标。
管理经济学的常用分析方法:均衡分析方法、边际分析方法、数学模型分析方法。
经济利润是指收入减去所有的相关成本,包括外显的和内含的成本。 机会成本:采取一个方案而放弃另一个方案时,被放弃方案可能取得的收益,就是被采用方案的机会成本。
如:有一块土地的使用权,如果现在转让可以取得100万的收益;而现在没有转让,却要在它上面兴建一个项目。那么这个兴建项目的机会成本就是100万。
经济学与决策:
决策工作主要由四部分组成:1、寻找决策的实际2、确定可能的行动方案3、评价每个方案的收入和成本4、从中选择最能满足企业目标(企业价值最大)的方案作为最优方案。所以,管理经济学的主要作用是对每个方案作出评价,并从中选择最优方案。 2.供求模型
供给曲线:供给曲线是以几何图形表示商品的价格和供给量之间的函数关系,供给曲线是根据供给表中的商品的价格-供给量组合在平面坐标图上所绘制的一条曲线。
需求曲线:需求曲线表示在每一个价格所需求的商品数量。需求曲线是显示价格与需求量关系的曲线,是指其他条件相同时,在每一价格水平上买主愿意购买的商品量的表与曲线。
均衡价格:是一种商量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这时该商品的需求价格与供给价格相等称为均衡价格,该商品的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称为均衡数量。
供應和需求是經濟運行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主要描述顧客和生產商之間的相互作用。這個管理模型中的基本因素是供應曲線(supply curve)、需求曲線(demand curve)、均衡價格(equilibrium price)、均衡數量(equilibrium quantity)、消費者剩餘(consumer surplus)生產者剩餘(producer surplus)。下圖表明瞭上述各個因素之間的相互關係。
3.企业
企业的性质:为了获得利润,企业把生产要素组织起来,以生产物品和提供服务,来满足个人消费者和其他企业的需要。
企业的组织形式:指企业财产及其社会化大生产的组织状态,它表明一个企业的财产组成、内部分工协作与外部社会经济联系的方式。
名词解释 管理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把传统经济学的理论和经济分析方法应用于企业管理决策实践的学科。
需求曲线:需求曲线表示在每一价格下所需求的商品数量。
供给曲线:供给曲线是以几何图形表示商品的价格和供给量之间的函数关系,供给曲线是根据供给表中的商品的价格-供给量组合在平面坐标图上所绘制的一条曲线。
均衡价格: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这时该商品的需求价格与供给价格相等为均衡价格,该商品的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称为均衡数量。
市场机制:是市场运行的实现机制,是通过市场价格的波动、市场主体对利益的追求、市场供求的变化,调节经济运行的机制,是市场经济机体内的供求、竞争、价格等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及其功能。
经济利益:指收入减去所以相关成本,包括外显的和内含的成本。 机会成本:如果以最好的另一种方式利用某种资源,它所能生产出来的价值为机会成本,也称为选择成本。
交易费用:指达成一笔交易所花费的成本,也指买卖过程中所花费的全部时间和货币成本。包括传播信息、广告、与市场有关的运输及谈判、协商、签约、合约执行的监督等活动所花费的成本。
治理结构:公司权力机关的设置、运行及权力机关之间的法权关系。 代理成本:指因代理问题所产生的损失,及为了解决代理问题所发生的成本。
公司制:现代企业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
利润最大化:产量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原则。 三、思考题
1.什么是管理经济学?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管理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的一个分支,管理经济学为经营决策提供了一种系统而又有逻辑的分析方法,这些决策关注于既影响日常决策,也影响长期计划决策的经济力,是微观经济学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是沟通经济学理论与企业管理决策的桥梁,它为企业决策和管理提供分析工具和方法,其理论主要是围绕需求、生产、成本、市场等几个因素提出的。
2.为什么要把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经营的主要目标?
答:未来全部利润的现值也可以解释为企业的价值。因此,谋求将来全部利润的贴现值最大,也就是谋求企业的价值最大。 3.企业应承担哪些责任?它与利润最大化是否冲突?
答:任何企业的第一要义是搞好生产,创造市场效益,争取为社会多纳税,实现它对社会的经济责任。同时,企业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无论是一个产权多元化的公众企业或是一个产权单一的私营企业,它都要既为投资者着想,也要为它所存在的国家、社区和消费者着想,更要为它企业内部的职工着想。只有综合考虑了各方面的利益,才算得上是一个合格的、负责任的企业,这个企业所在的社区和国家才能真正发展繁荣。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企业社会价值的体现,也是一个企业发展壮大过程中的一个必经的过程。而从利益最大话得角度上看,公益事业更多的给企业带来的是良好的社会形象与品牌价值,以此提高企业受到的关注程度从而提升其产值增加利润,与广告的投入某种意义上异曲同工,所以说也不矛盾。
4.解释企业和个人在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中,是怎样参加和相互作用的?(详细了解可参考课本第4页和第5页)
答:在市场经济中,个人和企业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用通过产品和要素市场的货币、物品、服务和资源循环流动来说明。
个人:资源拥有者(劳动力、资本、自然资源)和物品、服务的需求者 企业:资源的需求者和物品、服务的供给者 产品市场:个人向企业购买产品或服务 要素市场:企业向个人购买经济资源
5.说明会计利润与经济利益概念之间的差别?
答:会计利润使用的是内含成本,经济利益使用的是外显成本。 6.企业的组织形式经历了哪些形式?各有哪些特征?
答:直线型
权力集中,责任分明,命令统一,控制严密,信息交流少。 劳动密集,机械化程度比较高、规模较小的企业。 职能型
权力集中,命令统一,信息交流多,控制严密。 劳动密集,重复劳动的大中型企业。 事业部型
集中决策,分散经营,风险多元化,反应灵活,权力适当下放。
规模化企业经营单位,权力科学分配,双重职能权力与责任明确界定,考核指标多元化。
矩阵型
加强了横向联系,组织的机动性加强,集权和分权相结合,专业人员潜能得到发挥,能培养各种人才。
集权、分权优化组合,员工素质较高,技术复杂的企业。
组织变革的方向,因企业所处的行业特点而异.最终都需要满足信息时代的发展要求.具体来讲,实施组织变革的过程,有力地推动着人力资源的开发。两者是齐头并进、相辅相成的。组织变革的法治化方向,对于企业家人才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将起到推动作用;组织变革的科学化方向,将激化中层人员的竞争态势;而组织变革的人本化方向,将为人才的创造性发挥,为人的全面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7.一名经理有可能采取什么行动来增加短期利润,但会导致长期利润的减少? 8.下面每一家非盈利的目标是什么?
(1)一家国立大学的工商管理学院(2)市警察局(3)医院急救室(4)博物馆(5)公用事业部门
9.均衡价格怎样形成和变动?
答:均衡价格使指一种商品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这时该商品的需求价格与供给价格相等称为均衡价格,该商品的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称为均衡数量。均衡价格是商品的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相交时的价格。商品的供给价格与需求价格相等时的价格。在市场上,由于供给和需求力量的相互作用,市场价格趋向于均衡价格。如果市场价格高于均衡价格,则市场上出现超额供给,超额供给使市场价格趋于下降;反之,如果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则市场上出现超额需求,超额需求使市场价格趋于上升直至均衡价格。因此,市场竞争使市场稳定于均衡价格。
第二章 需求分析
一、主要内容
1.个人需求与市场需求
影响需求的因素:消费者的偏好,收入水平,和其他物品的价格。
需求函数:一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Qd与该商品的价格P的关系是:降价使需求量增加,涨价使需求量减少,因此需求量Qd可以看成是价格P的单调减少函数,称为需求函数(Demand function),记作:Qd=d(P).
需求曲线与需求法则:需求曲线表示在每一价格下所需求的商品数量;需求量与需求价格成反向变动关系,就是需求法则
个人需求与市场需求的关系:市场需求是个人需求的总和。
市场需求与企业需求:指一定的顾客在一定的地区、一定的时间、一定的市场营销环境和一定的市场营销方案下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企业需求就是在市场总需求中企业所占的需求份额,用数学公式表示为: Qi=SiQ ,式中:Qi是企业i需求;Si是企业i的市场占有率;Q是市场总需求。 2、价格弹性
点弹性和弧弹性:当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变化量趋于无穷小时,需求的价格弹性要用点弹性来表示;弧弹性是表示某商品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
价格弹性和边际收入:即是需求量对价格的弹性,则指某一产品价格变动时,该种产品需求量相应变动的灵敏度。而价格弹性分析,就是应用弹性原理,就产品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进行分析、计算、预测、决策;边际收入指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的销售量所引起销售收入总额的变动数;边际收入是因产量变化一个单位而引起的收入的变化。
影响价格弹性的因素:是否有替代品;在该物品或服务上的花费占收入的比重;时间的长度 3.收入弹性
低档品、必需品和奢侈品:收入弹性为负的物品定义为低档品;如果0<Ei≤1,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为正值,但小于或等于收入变化的百分比。这类物品或服务就称为必需品;Ei>1的物品和服务称为奢侈品。
收入弹性和决策:衡量一种物品的需求量对消费者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即消费者收入变动1%的需求量的变动百分比。
替代品和互补品:指用途基本相同的物品;经常一起使用的物品称为互补品。 交叉弹性和决策:交叉弹性来划分行业,即如果企业产品的交叉弹性为正值,且较大,他们就应当属于同一个行业;如果物品和服务的交叉弹性为负值,且较小,就应当属于不同行业。 二、重点术语
需要:指在一定的时期内,在每个价格水平上,消费者愿意能够买一种物品或服务的数量。
有效需求:预期可给企业带来最大利润量的社会总需求,亦即与社 有效需求会总供给相等从而处于均衡状态的社会总需求。
替代品:当一种物品价格下降引起对另一种物品的需求量减少时,这两种物品被称为替代品。
互补品:当一种物品价格下降引起对另一种物品的需求量增加时,这两种物品被称为替代品。
价格弹性:一种物品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反应程度的指标,用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来计算(绝对值)通过某一点的需求曲线越平坦,需求的价格弹性就越大 通过某一点的需求曲线越陡峭,需求的价格弹性就越
收入弹性:衡量一种物品需求量对消费者收入变动反应程度的指标,正常物品的收入弹性为正,低档物品的收入弹性为负。
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
总收入和边际收入:只要总收入呈增加趋势,边际收入就为正值,在总收入
曲线的最高点,边际收入为零。但超过这一点,边际收入为负值。
点弹性:需求曲线或供给曲线上某一点的弹性。
弧弹性:是需求曲线或供给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弧弹性 三、思考题
1.为什么市场需求曲线的弹性比企业需求曲线更小?
答:企业需求只是市场需求的一部分,相当于股票里的板块和大盘的关系,企业是个体,市场是整体.
2.如果饮料的收入弹性估计为1.0,一家瓶装企业的经理如何利用这一信息来进行销售预测?
答:收入弹性即为需求量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它通常用收入变动的百分比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的比值表示。
奢侈品如时装、旅游的收入弹性大于1,即收入增加1%而需求量增加超过1%;必需品如粮食、盐的收入弹性小于1而大于0,即需求量增加幅度不会超过收入增加的幅度;劣质商品(不一定是质量低劣,而是消费层次很低的商品)的收入弹性小于0,随着人们收入的上升需求量反而会下降。
所以,如果饮料的收入弹性估计为1.0,即消费者收入增加1%需求量增加1%。
3.使利润最大化的价格,不应定在非弹性需求处。这话是否正确?为什么?
答:这一说法是正确的。因为企业利润最大化必须要求产量最大化,否则单位产品的利润尽管再高,但产量上不去,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目标还是无法实现。 要使产量最大化,边际收入必须等于0。而只有当价格弹性为单元弹性时,边际收入才会等于0,因此价格肯定不能定在非弹性需求处。
4.如果需求是单位弹性,为了增加收入,经理可采取什么行动?为什么? 5.为什么天然气的需求价格弹性短期的要比长期的小?
6.下列各组物品,哪些是替代品?哪些是互补品?请解释之? 隔热材料和取暖炉用油 汽车和汽油
电视机和录像机 大米和土豆
7.如果世界上只有两种物品,而且所有收入都花在这两种物品上,那么两种物品都不会是低档品。此话对不对?为什么?
8.1984年,某大学每年的学费是4000元,入学人数为5000人,到1994年,学费增加到8000元,但入学人数增加到5500人。这一变化是否意味着它的需求曲线是向上倾斜的?请解释之。
9.举例说明哪些因素会使需求曲线向左移动?哪些因素使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答:向左,价格水平上升,人实际购买水平降低,需求减少:向右,替代品价格上升、互补品价格下降、预期商品的价格将上升、消费者收入下降
10.近十年来,我国城镇居民的货币收入几乎增加了两倍,试分析下列商品需求量的增长情况,并说明理由。
粮食 蔬菜 肉类 鲜蛋 食糖 丝绸 自行车 电冰箱 照相机 11.计算均衡价格、需求弹性、需求量(以下是方法) 答:只有让供给等于需求就可以得到均衡价格和数量。 实证中可以用到计量经济学方法。
首先需要搜集供给需求和价格等相关的统计数据。
然后估计供给需求系统模型。 最后得出均衡价格和数量;需求弹性 = 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价格变化的百分比。需求的价格弹性实际上是负数
第三章 生产理论
一、主要内容 1.生产函数
1.1一个可变要素投入生产函数
短期生产函数: Q=f(K,L)或Q=f(K,L) 1.2边际收入递减规律:
含义:在其他投入不变的情况下,当变动生产要素投入量增加到一定数量后,它所带来的总产量的增量是递减的。
前提条件:技术水平不变;技术系数可变;所增加的要素具有同样的效率;边际产量分为递增、递减和负值三个阶段。
因素:对于任何产品的短期生产来说,可变要素投入和固定要素投入之间都存在着一个最佳的数量组合比例。初期,可变要素不断增加能逐步提高固定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且通过专业化分工提高自身的利用率;达到最佳比例后,可变要素相对过多,固定要素相对不足,产量增量递减;当可变要素过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开始起消极作用,会造成总产量增量绝对减少。 1.3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及其相互关系
总产量 TP:投入一定量的生产要素以后所得到产出量的总和。 平均产量 AP:平均每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产出量。
边际产量 MP:每增加一单位某种产要素投入量所引起的总产量增量。
规律:TP先以递增的速率增加,后以递减的速率增加,最终会绝对地减少;MP先上升,后下降,达到一定程度后会成为负值。AP先上升,后下降。
关系:MP上升时,TP一递增的速率增加;MP下降时,TP以递减的速率增加;MP为零时,TP最大;MP为负值时,TP绝对减少。AP上升时,MP>AP;AP下降时,MP
1.4生产要素的最优利用(看书理解,书上P142) 2.两个可变要素投入生产
两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长期生产函数:Q=f(K,L) 2.1等产量线
含义: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的各种不同组合点的轨迹。 类型:按要素之间的替代程度分为完全可替代、完全不可替代和不完全替代 特点:任意两条等产量线不能相交;离原点越远的等产量线所代表的产量水平越高。
2.2 等成本线
含义:在给定时期内,在现行价格下,厂商花费同样的总成本所能够购买的两种要素的所有可能的组合。成本方程 C=rK+wL或K=C/r-(w/r) ·L 其斜率为w/r
2.3要素投入的最优组合
含义:既定成本下的产量最大,或既定产量下的成本最小。 条件:MRTSLK=w/r=MPL/MPK ①既定成本下的产量最大化
假定企业用两种可变生产要素劳动和资本生产一种产品,劳动的价格w和资本的价格r是已知的,企业用于购买这两种要素的全部成本C是固定的。如果企业要从既定的成本中获得最大的产量,那么它应该如何选择最优的劳动投入量和资本投入量呢?
把企业的等产量曲线和相应等成本曲线画在同一个平面座标系中,就可以企业在既定成本下实现最大产量的最优要素组合点,既生产的均衡点。
如图3-5,有一条等成本线AB和三条等产量曲线Q1、Q2和Q3。等成本线AB代表了一个既定的成本量,等成本线AB的斜率决定于已知的两种要素的价格比例-w/r。由图中可见,唯一的等成本线AB与其中的一条等产量曲线Q2相切于E点,该点就是生产的均衡点。它表示:在既定成本条件下,企业应该如何按照E点的要素组合进行生产,即劳动投入量和资本投入量分别为OL1和OK1,这样,厂商就会取得最大的产量。
为什么E点就是最优的要素组合呢?这需要分析代表既定成本的唯一等成本线AB与三条等产量曲线Q1、Q2和Q3之间的关系。先看等产量曲线Q3,等产
量曲线Q3代表的产量虽然高于等产量曲线Q2,但唯一的等成本线AB与等产量曲线Q3无交点又无切点。
这表明等产量曲线Q3所代表的产量是企业无法实现的产量,因为企业利用既定成本只能购买到位于等成本线AB上或等成本线AB以内区域的要素组合。再看等产量曲线Q1,虽然与唯一的等成本线相交一于R、S两点,但等产量曲线Q1所代表的产量是比较低的。因为,此时企业在不断增加成本的情况下,只需由R点出发向右或由S点出发向左沿着既定的等成本线AB改变要素组合,就可以增加产量。所以,只有在唯一的等成本线AB和产量曲线Q2的相切点E,才是实现既定成本条件下的最大产量的要素组合。任何更高的产量在既定成本条件下都是无法实现的。任何更低的产量都是低效率的 。
图3-5 既定成本下产量最大的要素组合
②既定产量下的成本最小化
图上有一条等产量曲线Q和三条等成本曲线AB、A'B'和A〃B〃,唯一的等产量曲线Q代表既定的产量。三条等成本线具有相同的成本量,其中,等成本线AB代表的成本大于等成本线A'B',等成本线A'B'代表的成本大于等成本线A〃B〃。唯一的等产量曲线Q与其中一条等成本线A'B'相切于E点,这就是生产的均衡点或最优要素组合点。它表示:在既定的产量条件下,生产者应该选择E点的要素组合(OK1,OL1),才能实现最小的成本。
从图可见,等成本线A〃B〃虽然代表的成本较低,但它与既定的等产量曲线Q既无交点又无切点,它无法实现等产量曲线Q所代表的产量。等成本曲线AB虽然与既定的等产量曲线Q相交于R、S两点,但它所代表的成本过高,通过沿着等产量曲线Q由R点向E点或者由S点向E点的移动,就可以获得相同的产量而使成本下降。所以,只有在切点E,才是在既定产量条件下实现最小成本的要素组合。
图3-6 既定产量下成本最小的要素组合
2.4利润最大化
①厂商组织形式。一般来说,企业可以有业主独资企业、合伙经营企业和股份公司三种形式组织。业主独资企业为某一个人所有。合伙经营企业为两个或更多的人所有。股份公司通常也为许多人所有,但又遵循着和所有者法则相分离的法则行事。因此合伙经营企业的持续存在取决于所有合伙者活着并且同意维持该企业。而股份公司可以比任何一个所有者存在的更久。因此大多数企业都以股份公司形式组织起来。
②经济学中利润的涵义。利润是收益减去成本的差额。在经济学上,利润市场上决定进退的指标,只要有利可图,厂商就会继续经营,没有愿做赔本生意的。但是,利润在会计学和经济学中的意义是有差别的。经济学中的收益与成本和会计的收益与成本是不同的,因此使得利润有会计利润和经济利润之分。具体表现在:
a、收益。经济学中的收益来源有四种:一是内在收益,即由于供给要素带来的收益;二是风险收益,“一旦内在受益——对资本的纯利息、管理、劳动的内在工资以及其他被扣除以后,剩余的部分是承担不肯定性的报酬。风险收益具体包括不能履约的风险收益、纯粹的风险收益或统计风险收益以及对创新和事业心的风险收益;三是垄断收益,即市场收益或垄断权力的现实基础,只包括已实现受益,将未实现收益排除在外。四是与会计有着本质区别的收益——持有损益。经济学收益将企业经济业务收益和企业因持有资产而获得的收益同等对待,而不考虑是否实现。而会计收益不包括未实现收益。
b、成本。由于人们面临着权衡取舍,所以做出决策就要比较可供选择方案的成本与收益。当经济学家讲企业生产成本的时候,他们指的是生产物品与劳务量的所有机会成本。机会成本除包括会计成本之外还包括会计未计算在内的隐含成本。在经济学家看来,尽管厂商无需对自有生产要素的耗费进行现实的货币支付,即无需对隐含成本进行货币补偿,但隐含成本却反映了生产要素的真实耗费。赚取相当于隐含成本的那部分会计利润,是厂商从事经营活动要求获得的最低报酬,是它正常经营的基本条件。机会成本的概念出自这样的思想:如果你把自己的生产要素例如劳动用于某一用途,你就失去了把它应用于别处的机会。因此,
这种放弃的收益如工资就是生产的一部分成本。可以说,一种东西的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这种东西所放弃的东西。
利润的经济定义需要我们估价所有投入物和产出物的机会成本。经济学中假定厂商的经营目标只有一个:利润最大化。利润最大化是特指经济利润最大化。即在一定的生产技术和市场需求约束下,厂商实现利润最大或亏损最小。 2.5 投入要素价格变化 如果一种投人要素,比如说劳力的价格增加,企业就会道过用资本替代劳力来调整投人组合。如果劳力的价格下降,也就是说劳力变得相对便宜,企业就会用劳力来替代资本。一般地说,如果投人要素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经理们就会用相对便宜的投入要素来替代相对变得更贵的投人要素。 2.6 生产扩张线
①生产扩张线是在假定生产要素的价格不变条件下,厂商成本支出扩张或产出扩张所遵循的轨迹。生产扩张线是当生产者沿着这条线扩大生产时,可以始终实现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从而使生产规模沿着最有利的方向扩大。生产扩张线是与各种产量相对应的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相切的点的轨迹。
②生产扩张线的类型 当要素价格不变,厂商增加投入的成本,则等成本线就会向远离原点的方向移动,它们和各等产量曲线会有一系列切点,其均衡的产量就会沿着这些切点逐步增加,把这些切点连接而成的线,就叫做生产扩大路线。生产扩大路线有三种情况。其中:K为资本,L为劳力。
第一种情况,产量随着要素投入的增加而增加,但两种要素的配合比例始终保持不变。这时的生产扩大路线又被称为直线型生产扩张线。
第二种情况,产量随着要素投入的增加而增加,但两种要素的最优投入组合中,资本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这时的生产扩大路线又被称为资本密集型扩大路线。
第三种情况,产量随着要素投入的增加而增加,但两种要素的最优投入组合中,劳动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这时的生产扩大路线又被称为劳动密集型扩大路线。
3.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3.1 规模经济
大规模生产导致的经济效益简称规模经济(Economies of scale),是指 在一定的产量范围内,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成本不断降低的事实。规模经济是由于一定的产量范围内,固定成本可以认为变化不大,那么新增的产品就可以分担更多的固定成本,从而使总成本下降。
人们根据生产力因素数量组合方式变化规律的要求,自觉地选择和控制 生产规模,求得生产量的增加和成本的降低,而取得的最佳经济效益。规模经济或生产力规模的经济性,就是确定最佳生产规模的问题。
规模经济包括部门规模经济、城市规模经济和企业规模经济。在西方经济学里,规模经济主要用来研究企业经济。但作为生产力经济学的重要范畴,规模经济的含义则更为广泛,它包括从宏观到微观的能获得经济利益的各个层次的经济规模。
3.2 范围经济
当同时生产两种产品的费用低于分别生产每种产品时,所存在的状况就被称为范围经济。关于对范围经济的定义:
①范围经济是指由于一个地区集中了某项产业所需的人力、相关服务业、原材料和半成品供给、销售等环节供应者,从而使这一地区在继续发展这一产业中
拥有比其他地区更大的优势。
②范围经济指企业通过扩大经营范围,增加产品种类,生产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品而引起的单位成本的降低。与规模经济不同,它通常是企业或生产单位从生产或提供某种系列产品(与大量生产同一产品不同)的单位成本中获得节省。而这种节约来自分销、研究与开发和服务中心(像财会、公关)等部门。范围经济一般成为企业采取多样化经营战略的理论依据。
③范围经济是指在相同的投入下,由单一企业生产联产品比多个不同企业分别生产这些联产品中每种单一产品的产出水平要高。 4.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形式:Q?aKbLc
其中: Q——产量 K——资本 L——劳动力
a,b,c——常数
①它的对数形式是一个线性函数
对数形式是:logQ?loga?blogK?clogL
'loga?a',logK?K',logL?L',代入上式,得:设:logQ?Q,
Q'?a'?bK'?cL'这样,就有可能用回归分析法对参数a,b,c进行估计。
②边际产量递减
例如,劳动力的边际产量:MPL?③便于差别规模收益的类型
④它的变量K,L的指数b,c,正好分别是K,L的产量弹性。
二、重点术语
1.生产要素:规指进行社会生产经营活动时所需要的各种社会资源,是维系国民经济运行及市场主体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必须具备的基本因素。 2.生产函数: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的技术水平下,所投入的生产要素的某种组合同它可能生产出来的某种产品最大产量之间的物质数量关系。简单地说,就是生产过程中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数量依存关系。
3.固定投入要素:在短期内生产者无法进行数量调整的那部分要素投入。与他相对应的是可变投入。
4.变动投入要素: 在短期内生产者可以进行数量调整的那部分要素投入。 5.边际产量(△Q/△L):指在一定的数量劳动力的条件下,增加一名工人引起的总产量的变化(=总产量的变化/工人人数的变化=△Q/△L)边际产量在生产决策分析中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
6.等产量线: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的各种不同组合点的轨迹。 7.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在其他投入不变的情况下,当变动生产要素投入量增加到一定数量后,它所带来的总产量的增量是递减的。
?Q?aKbcLc?1 ?L8.边际技术替代率:在产量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能够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几何意义为等产量曲线某一点切线的斜MRTSLK=-dK/dL=MPL/MPK
在要素之间不完全替代的情况下存在递减规律,根源在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9.生产经济区:在等产量途中,将分别代表要素投入的边际产量等于0的投入组合点连接起来的曲线即为脊线,脊线之间的区域为生产经济区。
10.规模经济:指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而导致长期平均成本下降的情况。
11.规模不经济:指由于企业扩大生产规模而导致长期平均成本上升的情况。 12.范围经济:指由厂商的范围而非规模带来的经济,也即是当同时生产两种产品的费用低于分别生产每种产品时,所存在的状况就被称为范围经济。只要把两种或更多的产品合并在一起生产比分开来生产的成本要低,就会存在范围经济。 13.适度规模经济:是指在一定的产量范围内,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成本不断降低的事实。规模经济是由于一定的产量范围内,固定成本可以认为变化不大,那么新增的产品就可以分担更多的固定成本,从而使总成本下降。
14.等成本线:在现实生活中,各种生产要素都是有价的。例如:雇佣工人,需要支付工人的工资;到银行贷款,需要支付银行的利息;办工厂,需要租用土地,需支付地租等等。
15.生产扩张线:是在假定生产要素的价格不变条件下,厂商成本支出扩张或产出扩张所遵循的轨迹。 三、思考题
1.生产函数及其分类
答:生产函数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生产函数分一种可变投入生产函数和多种可变投入生产函数。①一种可变投入生产函数:对既定产品,技术条件不变、固定投入(通常是资本)一定、一种可变动投入(通常是劳动) 与可能生产的最大产量间的关系,通常又称作短期生产函数。②多种可变投入生产函数:在考察时间足够长时, 可能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投入。 2.解释边际收入递减规律,并举一个例子加以说明。
答:收益递减是一个普遍规律,在生产领域消费领域它都起作用。它的表述是: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投入的增加并不能使我们得到的产出成比例增加,而呈递减规律。譬如在一块土地上增加化肥的投入,所增产的粮食呈递减趋势。到最后,终会达到这一点,由于施肥太多,化肥非但不能增产反而造成减产。如果收益不递减,我们可以放弃其他的耕地,专耕一块土地,仅靠不断增加化肥就可满足全世界人口所需的粮食。这显然是荒谬的。上面说的是在生产领域,在消费领域也这样。肚子饿了吃一口馒头得到很高的享受。可是吃得多了,这种享受的感觉将减退。
3.短期和长期的区别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答:微观上的短期与中长期的区别是在于某些生产要素是否可变
生产问题中要求利润最大化时,考虑劳动和资本两种要素,那么一般就认为劳动是可变要素,厂商可以随时(以固定的工资)雇佣和解雇工人。而对于资本则认为是在短期固定不变的,但是在中长期则可变,那么短期的最优化只取决于劳动的选择而中长期则考虑两种要素的最优组合。有些问题会说短期供给刚性,长期是弹性的,说明短期要素都不可变,则产出固定,涨价或跌价并不影响产量,但是中长期时厂商可以考虑最优化的产出。
宏观上的短期与中长期的区别在于“调整时滞”,其实和微观的要素可变平行但是对象不同。宏观着眼于总产出、社会平均价格、失业率(也就关系着社会平均工资)、货币流量(也就关系着利率),所以如果社会平均价格、平均工资、利率在短期出现(外生的/意外的)冲击时,这些变量将不会调整到新的均衡,而是停留在原地,出现一些扭曲,而长期这些变量将调整到新的均衡。另一种说法就建立在预期理论下,认为短期这些变量还没有调整到预期,而在中长期将于预期一致。 例子:我的老师很喜欢凯恩斯的一句经典批评那些忽视短期分析的人:从长期看我们都挂了。针对的就是货币理论中比较经典的货币供给增加一倍在长期会使得价格增加一倍的理论。
4.用边际生产力原理解释最低工资法对工人雇佣数量有何影响?
答:雇主们将雇佣工人数控制在某一点,在此点上,由新增工人所创造的边际产量价值,恰好等于雇主的工资表上所增加的部分。换句话说,在边际点上,工人被支付的正是他们对雇主来说所代表的价值。当工资率被任意地提高时,雇佣某些边际工人便显得无利可图,他们可能会减少雇佣数量。假定总需求不变,由政府法规所指定的最低工资强制推行的较高工资率,意味着某些雇主不再雇佣得起那些边际工人,因为他们对总产量所贡献的市场价值低于最低工资。
5.如果所有投入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几乎都能完全替代,它的等产量线是什么形状?如果几乎完全不能替代,又是什么样的?
答:等产量曲线是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的轨迹,在这条曲线上的各点代表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比例,其中的每一种组合比例所能生产的产量都是相等的。 ①投入要素之间完全可以替代 例如,在发电生产中,如果发电厂的锅炉燃料既可全部用煤气又可全部用石油(当然也可以部分用煤气、部分用石油),我们就称这两种投入要素是完全可以替代的。这种等产量曲线的形状是一条直线。在这里,煤气替代石油的比例,即替代率,为1∶1,是个常数。 ②投入要素之间完全不能替代 如生产自行车,在投入要素车架和车轮之间是完全不能替代的。这种等产量曲线的形状是一条直角线。完全不能替代的投入要素之间的比例是固定的。如车架与车轮之间的比例为1∶2。 另外,这种等产量曲线有一种变型。即如果企业可以同时用几种生产方法生产同种产品,尽管每种生产方法的投入要素比例都是固定的(即投入要素之间不能替代),但企业通过生产方法之间的不同组合,仍可以改变整个企业投入要素之间的比例。这种变型的等产量曲线的形状是一条折线。
6.总成本和一种要素的价格变化时,等产量线会怎样移动?
答:等产量线会平行移动。
7.假如企业的工资率提高10%,请用生产理论说明劳动力价格的变化如何导致一种投入要素替代另一种要素。
答:劳动力价格提高,会促使厂商利用机器设备替代雇佣工人。劳动成本占总成本比率越大,劳动需求的弹性越大;反之,则小。 8.有关产量和要素投入的计算
第四章 成本理论
比较陡峭,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无论是下降还是上升都比较平坦;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是由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决定的,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由规模经济决定的。 二、重点术语
1.显性成本:显性成本是指计入账内的、看得见的实际支出,例如支付的生产费用、工资费用、市场营销费用等,因而它是有形的成本。
2.内含成本:是指非实际的支出,是会计帐上未表现出来的开支,它等于机会成本和外显成本的差额。
3.增量成本:指与价格以及销售量的变动紧密相关的那些成本,等于生产增量之后的总成本减去生产增量前的总成本。
4.沉没成本:是指业已发生或承诺、无法回收的成本支出,如因失误造成的不可收回的投资。
5.会计利润与正常利润:会计利润是指企业所有者在支付除资本以外的所有要素报酬之后剩下的利润。 正常利润是指企业能够维护经营的最低限度的利润。 6.经济利润:排除所有者投入和分派给所有者方面的因素,期末净资产与期初净资产相减以后的差额。
7.固定成本:固定成本(又称固定费用)相对于变动成本,是指成本总额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动影响而能保持不变的成本。 8.变动成本: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相反,变动成本是指那些成本的总发生额在相关范围内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呈线性变动的成本。
9.平均固定成本:平均固定成本是平均每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固定成本,用AFC表示: AFC=FC/Q
10.平均变动成本:是厂商在短期内平均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可变成本。AVC(Q)=TVC(Q)/Q
11.边际成本:在经济学和金融学中,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指的是每一单位新增生产的产品(或者购买的产品)带来到总成本的增量。
12.包络线:在经济学上指的是每条包络线上,在连续变化的每一个产量水平上,都存在着长期成本LTC曲线和一条短期成本STC曲线的相切点,该STC曲线所代表的生产规模就是生产该产量的最优生产规模,该切点所对应的总成本就是生产该产量的最低总成本。 13.幸存技术法:
14.社会成本与私人成本:①社会成本:按全社会各个生产部门汇总起来的总成本,也可以指某一种产品的社会平均成本。有时对于某一行业或部门的平均成本,也称为社会成本。②私人成本:私人成本是个别厂商从事生产活动所应支付的成本,是个人活动由他本人负担的成本。它包括显成本和隐成本,即厂商的生产成本。
三、思考题
1.三个MBA毕业生决定开办一家企业,他们三人都把自己的全部时间用于管理。他们的时间属于什么成本?是外显成本还是内含成本?
答:外显成本是指企业实际的支出,通常能在会计账上表现出来,内含成本是指非实际支出,是会计账上未表现的开支,因此他们的时间属于内含成本,是无法在会计账上反映出来的。
2.为什么规模收益递增意味着长期平均成本函数是递减的,而规模收益递减则 意味着长期平均成本函数是递增的?
答:①规模收益递增:产量或收益增加的比例大于各种生产要素投入增加的比例,称之为规模收益递增。
②规模收益不变:产量或收益增加的比例等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称之为规模收益不变。
③规模收益递减:产量或收益增加的比例小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称 之为规模收益递减。
3.为什么库存或资本设备的历史成本是与管理决策不相关的?
答:成本决策是指依据掌握的各种决策成本及相关的数据,对各种备选方案进行分析比较,从中选出最佳方案的过程。成本决策与成本预测紧密相连,它以成本预测为基础,是成本管理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职能。历史成本又称原始成本或实际成本,是指以取得资产时实际发生的成本作为资产的入账价值。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
4.如果企业认为只能在盈亏平衡点上经营,从长期看,它能否生存下去?
答:企业没有正常盈利,从某角度上讲是在原地踏步或向后转,现代企业竞争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不进步只能被打败。
5.有些经验研究表明,边际成本函数是接近水平的,但传统的成本理论则认为 是边际成本曲线是U型的。请解释两者为什么不一致?
答:成本函数指在技术水平和要素价格不变的条件下,成本与产出之间的相互关系。成本函数事实上与生产函数基本上呈反函数关系,边际成本曲线之所以呈U型,先下降,后上升,是因为边际产量曲线呈倒U型,先上升,后下降。 6.一家公司已经花了500万元开发试制一种新产品,市场营销部门经理现在估 计为使这种产品投入市场需花费300万元广告费,将来估计的销售收入为600万元,总成本将超出总收入200万元。他建议应当停止生产和销售这种产品。你认为他的建议是否正确?如果会计部门的经理现在又指出,如果经营这种产品,它必须分摊公司的间接费用350万元。这一新的信息是否会影响你的决策?为什么?
答:过去已花的500万元是沉没成本,不影响今天的决策。今天花300万元广告费,能带来600万元的收入,可净增加利润300万元,故不应停止该药品的生产和销售。公司的间接费用属于固定成本,在这里也是沉没成本,因而也与今天的决策无关。
7.有关成本、产量决策问题的计算
第五章 完全竞争与垄断
一、主要内容
1. 市场结构及其划分标志 1.1卖者数目和规模分布
单个企业影响产品价格和市场总供给量的能力是与供给这种产品的企业的数目有关的。如果卖者很多而且规模接近,每个企业的影响就会较小。相比之下,如果市场上只有几个卖者,单个企业对价格和总供给量的影响就会很大。 企业的规模分布也是市场结构的一个重要特点。如果市场里有一家支配企业或儿家大企业,它们提供的产品数最占总供给量的大部分,这些大企业对价格和产品属性就会施加较大影响。例如,在计算机软件市场里,微软公司是支配企业。许多小软件提供商的产品都要设计得与微软公司的产品兼容,它们的价格就要受
微软公司所定价格的影响;反之,在企业规模都很接近的市场里,每个卖者的影响就较小。
1.2买者数目和规模分布
市场的特性也可由买者的数目和规模分布的状况来定。如果产品的买者很多且规模很小。所有买者支付的价格就可能相同。但是,如果只有一个买者,他就可以压低价格。同样,如果市场除了有许多小的买者外,还有一家或几家从事大量采购的企业,大企业就有可能按较低的价格进行购买。例如,由于IBM和AT&T公司的销售量大,它们就可以按比其多数竞争对手更低的价格来取得电子部件。 1.3产品差异
产品差异是指在一个市场里,一家企业的产品和其他企业的产品的差异程度。如果产品没有差异,购买决策就完全根据价格来做。在这些市场里,想定高价的卖者就销不出他们的产品。如果价格没有区别,买者就不必选择卖者。小麦就是无差异产品的一个好例子。尽管它们也分等级,但在一定的市场里,所有‘一定等级的小麦的价格都是一样的。人们一般不告诉买者是谁生产的小麦,买者也不关心这个。只要小麦的分级是合适的,不同的供应者供应的小麦都是同样好的。 1.4进入和退出条件
从长期看,进人和退出市场的难易程度是决定一市场性质的关系因素。如果新企业进入市场特别困难,现有企业在定价和产量决策方面,与如果要担心别的企业会受高利润的诱惑而进人相比,就会有较大的自由。假如有一家制药商拥有专利,而其他企.业被禁止生产这种药。如果这种产品没有合适的替代品,那么,拥有专利的这家制药商,基本上就没有别的企业与它竟争。这样,它的经理在做定价决策时就不必担心市场份额会让新的进人者占去。但如果这种药别人也能生产,而且价格定得高出成本很多,那么,新企业就会进人市场。
退出的难易程度也影响管理行为。假如有些企业所赚的利润一直少于正常利润。如果用于生产这些产品的资源能很容易地转向其他用途,那么,其中一些资源就会转移到其他能赚更高利润的行业。但如果资源是高度专业化的,它们对别的行业就可能没有多大用处。例如,不盈利的铁路路轨和终点站基本上不能移作他用,它们就只能按残值出售。这样,它们的退出就会困难和费钱得多。 2. 完全竞争
2.1完全竞争的特点
①卖者的数目和规模分布:许多小的卖者。没有一个卖者能对价格施加大的影响
②买者的数目和规模分布:许多小的买者。没有一个买者能对价格施加大的影响
③产品差异:产品无差异。购买决策是根据价格做出的
④进人和退出的条件:容易进入和退出。资源在行业之间转移是容易的 2.2短期利润最大化的产量
人们把企业的资本存量看成是固定投人要素。因此,这种分析假定行业中 生产设施的数量和每一设施的规模是不变的,囚为我们所考虑的时期是如此之短,不允许企业进人或退出这个行业或改变经营的基本性质。短期的时间到底是多长取决于行业的特点。例如,在电力生产中,扩建一个新电厂可能要10年时问。相比之下,服务行业的经济利润在几个星期内就有可能吸引新企业进人。 2.3亏损和关厂决策
经理人员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并不能保证企业一定能获得经济利润甚至正
常利润。产址过大、管理不善或成本很高都可能使企业得不到盈利。也就是说,最大利润会变为负值。 2.4长期利润最大化的产量
完全竞争模型的一个关键特点是容易进人和退出。但这一假没并不意味着这种变化是瞬间的。新企业的建设和现有企业扩大产量都需要时间。同样,当企业离开一个行业时,把资源转向别处也需要时间。进人和退出的这些问题在短期分析中是不考虑的。从长期看,所有投人要素都是可变的。企业能进入或离开一个行业,也能改变其生产设施的规模。 2.5对完全竞争的评价
在经济理论中,价格起着核心作用。一个人在购买物品或服务时愿意支付的价格,是他对再多得1个单位该产品的价值的度量。如果一个人愿意按一定的价格购买某物。意思是花同样的钱无法通过其他途径获得同样的满足。显然,每个人对产品的评价是不同的。另外,一个人的偏好还受他拥有的该物品或服务的多少的影响。通常认为,增购产品的价值要比原先购买的产品低。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以最大利润为目标的企业会扩大生产直到价格等于边际成本。同时,买者将购买企业的产品直到价格大于他们对产品价值的评价。由于消费者支付的价格就是卖者收到的增量收人,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均衡产量有下列特征;最后一个买者赋予最后生产的一个产品的价值。刚好等于生产这一单位产品的机会成木。
人们常认为,完全竟争会使产品的产量合适。上面的讨论说明这一观点是对的。如果最后一个单位产品的价值小于它的生产成本,就可以通过把资源从生产这一最后单位转移到生产其他产品或服务上去来增加社会福利;反之,如果有潜在的顾客,他对产品价值的评价大于边际成本,但因生产不足而买不到该产品,通过增加产量就能改善资源的配置。 3. 垄断
3.1垄断的特点
①卖者的数目与规模分布:单个卖者 ②买者的数目与规模分布:无规定 ③产品差异:无很近的替代品
④进人和退出的条件:进人是被禁止的或很困难 3.2短期利润最大化价格和产量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企业面临的是水平的需求曲线,因此,它们无力控制价格。它们只是选择利润最大化产量。但是,由于垄断企业有一条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经理们就必须认识到他们的产量决策会影响价格;反 之亦然。由于要增加销售量就必须降价,因此企业增加产量就要按较低价格销售。产量变化对总收入的影响取决于边际收人曲线。如果边际收入是正值,增加产量能使总收人增加;如果边际收人是负值,增加产量就会使总收人减少。
利润最大化的决策标准对垄断企业和对完全竞争的企业是一样的——应当增加产量直到增加的单位产品收人等于边际成本。对竞争性企业来说,价格不受产量影响。因此决策标准是在价格等于边际成本处生产。 3.3长期利润最大化价格和产量
如果可能,其他企业就会进入市场利用这一高利润率。由于市场中有了其他卖者,垄断企业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就不再是市场需求曲线。企业的新需求曲线将相对更具有弹性,因为企业的产量现在只是总市场销售量的较小份额,因而对价
格的影响比以前小了。同时,新的进人者将攫取部分市场和本来由垄断企业赚得的一些经济利润。最后,市场结构可能就演化成寡头垄断(卖者数目少)或甚至与完全竞争相接近。但是,如果企业的垄断地位是它控制稀缺投人要素的结果(如控制矿藏资源、专利、独特的管理才能或优越的地理位置等),其他企业就不可能进人,企业就可以保待它的垄断地位。在这种情况下,经济利润就能永久保持下去。
二、重点术语
1.市场结构: 所谓市场结构,是指某一市场中各种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特征,包括市场供给者之间、需求者之间、供给和需求者之间以及市场上现有的供给者、需求者与正在进入该市场的供给者、需求者之间的关系。
2.进入壁垒: 是指产业内既存企业对于潜在进入企业和刚刚进入这个产业的新企业所具有的某种优势的程度。 3.产品差别: 指同一种产品在质量、外形、包装、品牌、服务等方面的细微差别。 4.完全竞争: 是一种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指那些不存在足以影响价格的企业或消费者的市场。
5.利润最大化法则: 利润最大化是特指经济利润最大化。即在一定的生产技术和市场需求约束下,厂商实现利润最大或亏损最小。
6.正常利润: 是指企业能够维护经营的最低限度的利润。 7.关门点: 当厂商的亏损等于固定成本时(P=AVC最低点)决定停止生产或销售。 8.完全垄断: 完全垄断又称“独家垄断”。是整个行业的市场供给完全为独家企业所控制的状态。可分为完全政府垄断和完全私人垄断。
9.超额利润: 超额利润是指其他条件保持社会平均水平而获得超过市场平均正常利润的那部分利润,又称为纯粹利润或经济利润。
10.自然垄断: 主要是指由于资源条件的分布集中而无法竞争或不适宜竞争所形成的垄断。
11.政府特许:指国家和地方政府根据公共事业、公共安全、社会福利的需要或法律的规定,授权企业生产某种特定的产品或使用公共财产或在某地区享有经营某种业务的独占权。
12.资源垄断: 是建立在对某项政策资源或自然资源垄断基础上形成的。当企业通过某种方式获得这些资源,形成对资源的独占优势后,也就自然而然建立起来了。一般来说,对国家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国有大型企业多采用此种模式,例如,中国石油、中国电信等企业。通过对资源的独家垄断控制,企业可以彻底排除其他竞争者的进入,从而实现高额的盈利。 三、思考题
1.为什么混凝土只在当地市场上销售,而水泥粉则在全国市场上销售?
答:混凝土的原材料丰富,大多是城市就地取材的,且成本低,制作工艺简单,但是运输成本高,所以只在本城市销售。而水泥粉制作工艺相比混凝土较复杂,由于其制作工艺决定了生产地往往在矿区或山区,运输成本高。
2.是否产品差别只是指产品之间的实际差别?请举一个例子说明你的答案。
答:不是,产品差别不仅仅只有产品的实际差别,还有产品内部的差别。 3.拥有很多专业化的资本设备是否很难退出一个行业?为什么?
答:专业化的资本设备是业用于提高生产率或者进行生产现代化改造的设备,具有很高的成熟性,专业性和高标准性。若退出该行业,则资本、人才损失巨大,如当下的钢铁行业,虽几近亏本,但还是要生产。
4.风险会怎样影响一个行业的正常利润?
答:正常利润是成本的一个组成部分,支付给企业家资本投资的报酬。一般来说高风险高报酬,即高正常利润,但是由于风险的不确定性,也高风险也可能带来较大的损失,从而降低企业的正常利润。
5.假如一个完全竞争行业里的企业得到的利润少于正常利润,从长期看该行业的价格将如何调整?导致这种调整的原因是什么?
答:行业价格将会上升。因为在完全竞争行业资金能自由流动,长期无法获得正常利润必然导致资金流出,从而影响供求关系,进一步影响价格,最终导致行业平均价格上升,行业利润率与正常利润趋同。
6.完全竞争企业与垄断企业在确定利润最大化产量时所用的规则是基本相同的,此话是否正确?请解释之。
答:是正确的。最求最大利润的厂商,其要素使用原则与利润最大化产量原则是一致的。就完全竞争厂商来说,其最优要素使用量必须满足P·MP=VMP=W的条件。由于W/MP其实就相当于产品的边际成本MC,因此上述要素使用原则实际上就可写为P=MC,而这恰恰就是完全竞争厂商确定利润最大化产量的原则。就卖方垄断厂商和买方垄断厂商来讲也是如此。卖方垄断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为MRP =W,而MRP又等于MR·MP,所以有MR=W/MP=MC;这正是利润最大化产量所满足的条件。买方垄断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为VMP=MFC,其中,VMP=P·MP,MFC = MC·MP,两边同时消去一个MP,即得P=MC,这也正好就是作为产品市场上一个完全竞争者的买方垄断厂商赖以确定其最大利润产量的依据。 7.从长期看,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企业在其平均成本的最低点生产,而垄断企业的长期利润最大化产量并不在平均成本的最低点,这是否意味着竞争企业能比垄断企业在更低的平均成本上生产?请解释之。 8.有关产量、价格和利润的计算
第六章 垄断竞争和寡头
一、主要内容 1.垄断竞争
垄断竞争的特点:竞争更加激烈,破坏性大;市场上的每个经济人都自以为可以彼此相互独立,互不依存;竞争的领域边际各个领域和部门;厂商进、出一个行业比较容易;可以形成产品集团。
短期利润最大化的产量和价格、长期利润最大化的产量和价格(见第五章) 对垄断竞争的评价:垄断竞争理论说明一种既含有垄断因素,又存在着激烈竞争的资本主义市场结构的理论。在这个市场中,生产差别产品并能够决定自己产品价格的许多销售者之间进行着价格和非价格(质量、服务和广告)的竞争。产品差别是造成垄断的一个决定性的因素,有差别则垄断发生,差别程度越大,垄断程度也越大。
(1)、垄断竞争下成本较高,未能达到最低点,存在资源浪费。 (2)、垄断竞争下价格比较高,相应产量较低,对消费者不利。 但也并不能由此得出完全竞争市场就优于垄断竞争市场的结论。因为尽管垄断竞争市场上平均成本与价格高,资源有浪费,但消费者可以得到有差别的产品,从而满足不同的需求。而且垄断竞争市场上的产量要高于完全垄断市场,价格却
要低。特别是垄断竞争有利于鼓励进行创新。因此,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垄断竞争从总体上看还是利大于弊的。 2.寡头垄断
寡头垄断的特点:寡头垄断又称寡头、寡占,意指为数不多的销售者。 特点: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有一点与垄断竞争相类似,即它既包含垄断因素,也包含竞争因素。但相对而言,它更接近于垄断的市场结构,因为少数几个企业在市场中占有很 大的份额,使这些企业具有相当强的垄断势力。寡头垄断企业的产品可以是同质的,也可以是有差别的。寡头垄断的市场存在明显的进入障碍。
寡头垄断市场的特点:厂商极少;相互依存。任一厂商进行决策时,必须把竞争者的反应考虑在内,因而既不是价格的制定者,更不是价格的接受者,而是价格的寻求者;大型厂商具有抵御风险的能力。大型厂商具有先进的管理技术,许多大型厂商可以具备对付复杂生产过程的先进管理技术和经验,实际上,也只有大型厂商有条件使用有专门管理技术的人才和先进的装备。
价格刚性:曲折的需求曲线模型
卡尔特和串通:卡特尔模式:是指在寡头垄断条件下,几家寡头企业签订公开的正式协议共同规定一个价格,联合组成卡特尔。在此模式下,卡特尔先按照MR=MC原则确定最优产量和最优价格,然后对所属企业按照边际成本相等的原则分配产量配额。
价格领导:价格领导指一个行业中由某一家厂商率先制定价格,其他厂商随后以该“领导者”的价格为基准决定各自的价格。 二、重点术语
垄断竞争:一种市场结构,其中有许多卖者,他们所提供的产品接近、但不可以完全替代。在这样的市场上,每一厂商对其产品的价格都能施加一定的影响。
品牌竞争:品牌竞争,即在满足消费者某种愿望的同种产品中不同品牌之间的竞争。
广告竞争:广告竞争因厂商竞争而在厂商之间产生的不同于产品与与策划的第三类竞争方式,是一种利用广告的手段对对产品与厂商本身进行宣传,以夸张与一些打击性为内容的商战竞争手段。
寡头垄断:又称寡头、寡占,意指为数不多的销售者。在寡头垄断市场上,只有少数几家厂商供给该行业全部或大部分产品,每个厂家的产量占市场总量的相当份额,对市场价格和产量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曲折的需求曲线:指寡头垄断公司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它最初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斯威齐绘制的。图中需求曲线DD在本行业某一平均价格P点处,出现曲折。在这一价格以上,该公司面临的需求曲线相对地说具有较大的弹性(即只要其产品稍一提价,需求量即下降不少),因为它的竞争者并不提价,而宁愿抢走它的产品的卖主。在此价格之下,该公司面对的需求曲线弹性较低。该公司削价售货时,其竞争对手也削价以保住销售阵地,以致该公司产品的销路增加不多。
卡尔特模式和价格领导见上文。 三、思考题
1、下列市场中哪些属于垄断竞争市场?请解释之。
电视网
便宜的钢笔:是垄断竞争。垄断竞争是指许多厂商生产并出售相近但不同质商品的市场现象。
饭店企业是垄断竞争。a、数量多但规模相对比较小 b、产品相似又彼此差
别----与完全竞争市场的差别所在,因而需求曲线向下倾斜 c、企业进出不受限制 ----与完全垄断市场的差别所在,资源可以在行业间转移 e、众多小的购买者
汽车。汽车行业属于典型的寡头垄断行业。由少数几家厂家垄断了该行业的市场,这几家的汽车产量占全球行业总产量很大比例,控制着汽车行业的供给。 2、在垄断竞争市场中,为什么从长期看需求曲线的弹性比从短期看相对要大?
答:垄断企业是有差异产品的唯一卖者。进入市场很困难或禁止的。作为唯一的卖者,垄断企业对价格有控制能力。使利润最大的决策规则是,产量定在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之处,然后又需求曲线决定价格。由于进入是受限制的,垄断企业无论从短期看还是从长期看均能获得经济利润。
3、为什么寡头垄断企业如果降价,竞争者也可以能跟着降价:单如果涨价,则不一定跟着涨价?
答:寡头垄断市场是一种由少数卖方主导市场的市场状态。它的显著特点是少数几家厂商垄断了某一行业的市场,这些厂商的产量占全行业总产量中很高的比例,从而控制着该行业的产品供给。由于厂商数目少而且占据市场份额大,不管怎样,一个厂商的行为都会影响对手的行为,影响整个市场。大家的产品都差不多,你降价了其他商家肯定也会跟着降价。不过你要是涨价了,那其他商家在能保证利润的情况下肯定不会涨价。
4、为什么小企业甘愿让一家大企业在行业中实施支配企业价格引导?
答:在不能完全自由竞争的市场环境下,相对垄断是正常的,小企业在夹缝中求生存,没有话语权,定价权肯定是没有的。除非出新求特,在行业的某细分领域做强,也会有定价权。
5、服务行业在市场结构的系列中是否更趋向于靠近垄断或竞争性那一端,为什么?
答:任何组织的发展最后都将从众多的小个体进入有组织性的大团体,这是一个世界的必然,由此也可知服务行业必然也会走入竞争和垄断的时期。 6、假定有5000家企业用邮递方式把糖果卖给西部地区的居民,这一市场是否是垄断性竞争的?如果有5000家企业在同一地区销售混凝土,这一市场是否能认为是垄断性竞争的?
正在阅读:
管理经济学考试大纲资料03-15
金准数据中国长租公寓研究报告07-09
怎样写学生评语呢【精选9篇】03-25
标准化方案 三场建设04-2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试题103-31
新时代好少年主要事迹精选范文五篇08-08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考试大纲
- 经济学
- 资料
-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