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多种史观看鸦洋辛通商口岸百家争鸣大跃进新航路两次工业革命 - 副本

更新时间:2023-05-21 06:06: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一、多元史观解读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从唯物史观看“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动剧烈,其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由于铁农具与牛耕的逐渐普遍使用,人们在井田之外开垦新的田地,这就是私田。私田的收获产品由土地所有者占有。生产力的发展也使统治者可以通过不完全占有劳动者本身而得到比奴隶制下同样多的、甚至更多的劳动产品。劳动者在交出一定量的劳动产品之后,还可以保留一部分产品。这样,一种新的、封建性的生产关系产生。井田制的瓦解,必然加速建立在井田制基础上的分封制、宗法制的瓦解,周王室失去制约各诸侯国的手段和能力,于是礼崩乐坏,纷争不已。当旧的生产方式瓦解之后,旧的(奴隶制)上层建筑也无法维持下去,在新兴地主阶级的推动下,改革、变法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最终在战国时期建立了地主阶级专政。在这一过程中,代表不同阶级、阶层的思想家提出了各自的哲学思想和政治思想,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2.从文明史观看“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中国古代一次空前绝后的思想大解放,集中释放了自三皇五帝到夏商周三代所积累的思想文化潜力,周礼文化不战而胜,为后世所效仿。后世之学问道理出自百家,后世之治世之论出自百家。尽管二千多年来儒家思想始终处于正统地位,但诸子百家的思想始终没有消亡,正是由于诸子百家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才能在许多领域都创造出自己的文明成果。

3.从社会史观看“百家争鸣”

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客观反映。正是由于哲学被共同的社会现实所需要,先秦诸子百家的理论出发点基本上都是一致的。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都必须面对社会现实。儒家思想表现为对混乱的社会秩序的改造,企图返回到周礼时代,从而建立一个稳定的社会,体现出统治阶级的意志;而道家思想则企图逃避这种混乱的社会秩序,指出文明是一切异化的真正根源,体现出被统治地位的弱者意志。另外,墨家学派代表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法家思想适应了建立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时代需要等等。

二、中西政治制度演变路径及其转型的特点

——感悟文明多样性

1.中西古代政治制度演变路径

(1)中西古代政治制度起源和形成有两条不同的路径,即专制主义路径和共和制路径,前者具有任命制、终身制和集权制等特征,后者具有选举制、任期制和分权制等特征。

(2)古希腊国家制度的地域性完全是切断血缘关系而冲破氏族藩篱的结果,而古代中国国家制度的地域性则是血缘关系通过宗法制度得以延伸的结果。古希腊政治制度的“公共权力”逐步发展为公民权,而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公共权力”本质上为血统性的“个人”行使。前者演变为“主权在民”的路径,后者则演变为“主权在君”的路径。

(3)中西古人对政治制度的认知和思维路径,与他们各自所处的政治制度的客观现实是一致的。不同的认知和思维路径,反过来制约着中西政治制度路径的演变。

中国古人

西方古人

政府起源

认为政府起源于“受命于天”的君主,“君权神授”要求“君权独制”,对君权的制约主要依靠君主的修养,辅之以必要的外在约束

政府是人们为了摆脱混乱的“自然状态”而通过“相互约定”建立的,约定的前提是人人具有参政能力和人人都享有权力,权力的“公共性”决定了权力的制约必须以权力的相互制衡为主

君臣关系

认为君主是“天之子”,官吏只是为服务于君主的需要而设置,民众只是“君父”的子民

认为各级统治者只是选举出来的“执政官”,官吏是由于社会分工的需要而产生的“公职人员”,民众是有权参与城邦事务的公民

制度设计

制度的设计思维是把个体置于依附关系的网络中,并相信通过教育和引导,每个人都会在这个网络中找到恰当的位置,并遵守网络中的关系规则,规则的核心是家庭关系规则的放大

制度的设计思维是把个体看成是独立的个体,个体在制度中的地位是由个体的能力和财产决定的,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必须通过契约以及法律的形式来处理和约束,任何人都必须接受法律的约束

2.中西近代两种不同制度转型的特点

西方近代制度转型以英法革命为标志,但西方人争取制度转型的斗争是从中世纪就开始的。西方近代制度转型是相对中世纪的专制制度而言的,相对于西方政治制度的整个演变历史来说,这种制度转型是恢复和发展古代政治制度的起源路径。中国近现代的制度转型是对古代政治制度起源路径——专制主义路径的打破,改革者、革命家试图建立的新制度,不仅在中国政治制度演变史上缺乏任何积淀和思想基础,而且延续了几千年的君主专制路径对制度转型过程中的创新理念、制度设计、革命方案等都具有强劲的约束力。

中国制度转型的结果是创造性地移植民主制度,而不是像西方那样是古代民主制度的自然延续和发展。中国制度性超越的难度远高于西欧各国。

典题示例2 某校高三(1)班组织进行了关于“雅典民主政治”的研究性学习。第一组探究主题是“古代的东西方政治文明”

图一秦朝政府机构示意图

图二公民大会碑刻

材料

政治体制

概括造成

两者差异

的主要因

(1)请你完成上面的研究表格。

(2)从史学研究的角度看,作为历史材料,图一与图二的主要区别在哪里?

(3)第二组同学把他们的研究成果写成了一则历史短文,题目是“雅典民主政治的影响”。为此,他们选用了以下四个关键词:“民主政治”“希腊文明”“催化剂”“暴力机器”。

请你依据这些关键词,把这则历史短文写完整。(要求:①紧扣主题,观点合理;②史实准确、史论结合;③条理清晰,合乎逻辑;④字数在100字以内) 答案 (1)政治体制: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奴隶制民主政体。

主要因素: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形态。

(2)图一是经过后人整理的材料,属于文字类型的图示材料。图二是实物型材料,历史信息更具形象性和客观性。

(3)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促成希腊文明臻于极盛,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是伟大文明的催化剂;但是,雅典民主政治是男性公民的民主,是社会不公的暴力机器。

解析 第(1)问由材料可以看出二者的政权结构一个是中央集权制,一个是民主制,解答问题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政治体制的差异。第(2)问常用的史料有:第一类文字史料(史书,档案文书类,思想或学术著作,文学作品,日常生活中的文字遗留,报纸杂志)。第二类口述史料,多用于现代史的研究,借助于当事人的访问而获得对历史事件的直接了解。第三类是非文字史料,如图像类、实物类、风俗类。由此不难回答。第(3)问注意表述要简洁明了,史论结合,不能与文学类作文混为一谈。

三、从多元史观看鸦片战争

1.革命史观:它是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侵略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现代化史观:它客观上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经济近代化进程。

3.整体史观:它使中国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打破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局面。

4.社会史观:鸦片战争后,西式服饰、生活方式等传入中国,冲击了中国传统的社会

习俗。

四、从多元史观看中国近代通商口岸的开放

1.革命史观:它是西方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基地,使中国经济主权受到严重损害,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是列强殖民侵略的重要标志。

2.近代化史观:它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是中国近代工业的诞生地和相对集中的地区,推动了经济的现代化。

3.整体史观:它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尽管是被动的,却是客观事实),使中国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4.文明史观:它是中国了解和学习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窗口,最早接受西方民主思想,也是中国农业文明最早开始转向工业文明的地方。

5.社会史观:它是传统农业文明与近代工业文明最早交汇的地方,在思想观念、礼仪交往、生活习俗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产生出相应的社会问题。五、多元史观解读洋务派“中体西用”的主张

1.近代化史观:打出的“自强”和“求富”旗号,冲击了“重农抑商”的陈腐观念,对中国的工业近代化、国防和军队近代化、教育近代化和外交近代化都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2.整体史观:反映了新型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对落后国家和地区旧制度、旧思想的冲击,是西方工业文明向全球扩展的表现。

3.文明史观:反映了封建传统文明与西方工业文明的冲突,以及当时中国人对西方文明既欣赏又排斥的矛盾心态,但毕竟承认了中学之不足,西学之所长,客观上使中国人的价值观由“传统人”开始向“现代人”转变。

4.革命史观:洋务派出于地主阶级本能,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的君主专制制度和纲常名教。

从文明史观的角度看,洋务运动是中华文明从传统的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型的重要起点。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进一步加深,事实表明,中华传统文明已落后于西方现代工业文明。列强侵略的本质,从某种方面来说,是西方现代工业文明的扩展和传播。洋务派为了御侮图强,大量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采用机器生产,首先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军事工业的发展很快引起了其他民用工业的出现和发展??这些民用企业移植了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和生产关系。新式企业一般均采用蒸汽机器,雇佣工人生产,出现了比中国传统的个体手工业生产远为宏大发达的场面。”这样,洋务工业在当时起了一种倡导引领作用,“它们于不知不觉中把封建主义的坚冰钻开了些微裂缝,而后,民族资本主义则可以沿着这些裂缝慢慢渗开。”

(注: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从横向看,人类文明史的内涵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人类文明从

范围上可以分成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中华古代文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等若干系统:一要注意不同文明类型的特点与主要成就,二要注意不同类型的文明之间的交流、借鉴、融合与碰撞。从纵向看,人类文明经历了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包括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包括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就是现代化的过程。)

从社会史观角度看,洋务运动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改变了近代国人的生活面貌。在大机器工业的作用下,中国社会传统的阶级、阶层结构出现裂变。除了传统社会的农民、地主等阶级外,在城市中产生了一批新的社会力量,如,买办、民族资产阶级、工人阶级,“他们同新的经济关系血肉相连,又构成了整个社会变化的基干。”社会生活特别是城市生活也呈现出新的面貌。在作息方式上,“都市人日益适应了工业社会的快节奏规律化制式化的作息方式,开始习惯于上下班制,星期日和固定节假休息制。”在衣着服饰上,中国传统的宽袍阔袖的衣着日渐被更合身、特别是更适宜工厂劳作的服饰所替代,“西服”、“西饰”也日渐流行,衣饰用物的华贵“已经不再是区分人们身份尊卑贵贱的标志,而成了表明是否有钱,是否有赚钱能力,是否成功的象征。”在饮食习惯上,适应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西餐在上海等大中城市逐渐流行,进西餐馆就食成为一种“时髦”,也作为一种社交活动的方式日益受到人们的欢迎。总之,“消费生活逐步打破了封建等级制的约束,而表现出个性化、大众化和西洋化的特征,尤其是崇洋成为近代消费的重要基调。”尤其是这一时期,中国出现了第一次近代城市化的浪潮。中国的城市化水平有了决定性发展,城市更多的由以政治统治为主的各自独立,缺少联系的传统模型向以经济贸易为主的网络联结的近代模型转变。由于这一时期轮船等近代交通工业的引进,借助于新式交通工具,“城市前所未有的在经济上取得了对愈来愈多的农村地区的支配地位,??并逐步形成了长江下游、珠江三角洲和华北地区三大市镇密集区,特别是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下游城市带的崛起。”

(注:指对社会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在我国而言,社会史观即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史观——辩证和唯物地看待社会。社会史观的本质是大众化﹑生活化,是“所有人的历史”或称为“社会习俗的历史”。)

从全球史观来看,洋务运动顺应了工业文明发展的世界潮流,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19世纪中期以来,欧美列强通过工业革命,“摆脱了传统的农本经济,从而对固守农本的其他国家取得了决定性优势。这个优势是新涌现的工业世界对农耕世界的优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挟此优势向世界各个地区实行了猛烈的血与火的扩张,”在此背景下,洋务派以

举办洋务的形式学习西方的各种努力,“正是他们面对资本主义席卷世界的激流漩涡,不忍国家灭亡而勇于抛弃 华夏之辩 的陈腐教条,发愤为雄,积极谋取自强自立的有益尝试。”通过洋务运动,在经济上,“农村听命于城市,小城镇听命于大城市,大城市听命于通商大埠,通商大埠又听命于世界各大商场的状况,中国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浪潮初动。” “在对西方世界和中国自身的认识上,很多开明的官僚和士大夫也改变了传统的 夷夏 观念。中国再不是立于世界 中央 的 天朝之国 ,也不是孤立于世界之外的 华夏 之邦,而是世界各国的一员,并且是远远不如西方各国富强的一员。不论对世界,还是对中国的认识,比兴办洋务以前,都有了明显的改变。”在外交上,为适应日益增多的外交事务的需要,清政府设立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派使团出使欧美各国,设立驻外使领馆。凡此种种,都进一步增强了中国与世界各地的联系,使中国日益融入世界发展大潮。

(注:全球史观的基本观点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世界各个地区、各种文明在各自和交互的发展中,逐步打破了孤立、分散状态,逐渐融合成密切联系的全球统一体,这种全球一体化进程是历史发展的客观主导趋势。依据这一史观,世界历史绝不是所有国家、地区及民族和文化的总和,它所关注的是整个人类和全球整体,即要求从全球整体的大视角去研究世界历史

六、不同史观下的辛亥革命

1.从革命史观看,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完整意义上的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孙中山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的先行者。

2.从现代化史观看,辛亥革命是一次深刻的现代化运动,它促进了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现代化。孙中山是中国现代化的先驱。

(1)政治上,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宣告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时代的结束,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迈出了中国政治从专制向民主转化的重要一步,是政治体制现代化的重大突破。

(2)经济上,临时政府的经济法令使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短短几年内有了显著增长,实业救国成为历史潮流。

(3)法制上,颁布了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主权在民、国民的自由权利、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责任内阁制等,具有反对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4)思想上,把西方资本主义学说演化为三民主义,并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5)文化教育上,理性化和科学化有了发展。

(6)社会生活上,自由、平等、友爱的风气兴起。

3.从整体史观看,辛亥革命是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推动了世界(首先是亚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中国与世界已紧密地相联。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放眼看世界的伟大智者。

4.从文明史观看,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转变,在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它结束了封建帝制,建立了共和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制度创新,是政治文明的重大成果;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社会风俗习惯发生巨大变化,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取得巨大成果;它促进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物质文明也取得重大成果。总之,辛亥革命是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孙中山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七、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体现的多种史观

1.现代化史观:既属于中国近代化(现代化)进程的组成部分(生产、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变化),又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历史进程。

2.全球史观:既体现了近代西方工业文明对人们生活和思想观念的深刻影响,又体现了中国近代工业发展、中西方文化碰撞和交汇的特点。

3.社会史观:从大众衣食住行,风俗礼仪等多方面的时代变迁中,展现出丰富多彩的历史的大众化、生活化,是“所有人的历史”或称为“社会习俗的历史”。八、不同史观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不同认识

1.整体史观:“大跃进”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要求完成各种各样的高指标。而这些高指标的提出,与毛泽东在莫斯科提出的“十五年赶上并超过英国”的口号有着密切的联系。1957年,在回应“苏联要15年赶超美国”说法时,谈到要让中国在15年内赶超英国。毛泽东的期望是通过群众运动等方式,使中国指标性工农

业产品在产量上赶超英美发达国家。

2.唯物史观:“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主观愿望是希望尽快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强大国家,但是在盲目求快、急于求成思想的影响下,它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3.生态史观:“大跃进”运动中各地用土办法炼铁、炼钢,毁掉不少山林。在生态环境方面造成了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

4.社会史观:“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期间,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等错误大肆泛滥,工农业生产遭到极大破坏,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发生严重困难。

九、多种史观评价新航路开辟

1.从整体史观的角度看,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各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状态,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相互影响、紧密联系的整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

2.从文明史观的角度看,新航路的开辟是新旧两个世界,亚洲、非洲、美洲和欧洲文明的交汇融合。

3.从近代化史观的角度看,新航路的开辟使人类活动的舞台由大陆转向海洋,改变了世界各区域文明之间的政治、经济、贸易、文化等联系的规模和性质,是人类社会走向近代化的最初起步。

4.从社会史观的角度看,新航路的开辟给西欧社会带来了发展机遇,促进了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大转折点;但是也给非洲黑人、亚洲人民和美洲印第安人带去了殖民灾难。

十、从不同史观分析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从整体史观的角度看,两次工业 革命中新型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明为 世界联系的加强提供了物质条件,推 动了整体世界的形成和发展。 2.从文明史观的角度看,工业革命 是人类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 转折点。 3.从近代化史观的角度看,工业革 命推动了全球近代化进程,带来了政 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经济上的工 业化和城市化,思想文化上的科学 化,社会生活上的文明化。 4.从社会史观的角度看,工业革命 带来了严重社会问题:无产阶级相对 贫困化问题(包括童工问题);城市化 问题(如伦敦人口剧增);严重的集群 性的社会问题:特殊人群(失业者、 退休者、残疾人等)的生活保障、医 疗健康、教育、住房、社会服务(社 会工作)。 5.从生态史观的角度看,工业革命 虽然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给人 们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工业革 命也造成了自然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的 过度消耗,影响了人类的可持续发 展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d1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