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2013年第05期--杭州萧山蜈蚣山土墩墓_D4_发掘简报_唐俊杰

更新时间:2023-03-20 13:04: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杭州萧山蜈蚣山土墩墓

(D4)发掘简报

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萧山博物馆

蜈蚣山土墩墓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西部柴岭山与蜈蚣山之间的山脊和山坡处,西北临近湘湖及跨湖桥遗址,与城山越王城遗址隔湖相望(图一)。2011年3月,湘湖管理委员会山林队在例行巡察时,发现山顶有多处盗掘痕迹。

一墓葬形制

(一)土墩

D4位于柴岭山与蜈蚣山之间的山脊上,东北与D3相邻。走向与山脊走向一致,整体大致呈西南—东北走向,东西两侧山坡陡峭,南北两侧山坡较平缓,中部为山路。D4为石室土墩墓,地表可见隆起十分明显的封土堆,平面形状大致呈椭圆形。墩底长径16.77、短径9.48、残高2.3米(图二、三)。地表生长大量杂草及少量灌木。

2011年3~12月,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萧山工作站对此区域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此次发掘共清理土墩31座,出土器物700余件。现将其中一座规模较大的石室土墩墓(D4)的发掘情况简报如下。

D4中部的盖顶石暴露于地表,西南端石砌墓道

已经暴露,此处发现有早期形成的盗洞。西南部有一个约边长1.7、深1.9米的方形盗洞。盗洞已达墓底,为近期形成,盗洞扰土中发现大量遗物,有罐、豆、盂、碗、盘等,其中可复原器物9件。

D4顶部为厚0~0.05米的灰黑色植物腐殖质,其下即为黄褐色封土。封土堆积厚薄不均,多处较薄,厚0~0.5米。封土内包含大量植物根系,发现有少量印纹硬陶残片,陶片纹饰有回纹、折线纹等。

(二)墓葬

D4中部发现1座石室墓,由墓门、墓道、前室、后室、挡土墙和护坡等部分组成。整体呈长

图一墓葬位置示意图

16

■杭州萧山蜈蚣山土墩墓(D4)发掘简报

图二D4平、剖面图

盗洞

02米

方形,长14.5、宽7.8米,方向203°。石室建于经过平整的山脊处,墓底与挡土墙底基本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石室西南端有两个大石块,位于前挡土墙外侧,距离前挡土墙约0.23米,其底部高出墓道底部约0.15米。二者分居墓道口外左右两侧,东侧的石块约长0.83、宽0.32、高0.6米,西侧的石块约长0.57、宽0.4、高0.5米。两石块与石室主体之间有意留出0.23米的距离,表明有着特殊的用途。我们推测是墓门外的挡门石,石块与墓室之间原来可能存在木质封门。

石室内平面略呈“中”字形,由墓道、前室和后室组成(图四)。墓道位于西南部,长约3.53、宽0.65~1.4、残深0.9~1.5米。墓道为泥底,局部发现碎小石块,较平整,由外到内逐步变深,高差约0.15米。两壁为石块垒砌的墓壁,石块大小不一,较光滑的一端朝内。墓壁保存较为完整,西壁略向内弧,东壁遭挤压变形严重。前室略呈长方形,与墓道、后室相接处有弧形转弯,约长4.9、宽1.3~1.74、残深1.9米。墓底较平整,中南部夹杂大量碎小石子,土为红褐色,较坚硬;中北部发现一块约长1.3、宽1米的青灰色土,与后室墓底土性质相同。两侧为石块垒砌的墓壁,垒砌十分规整考究。一般选用大石块

较光滑的一端作为内壁,分层错缝垒砌,由下向上逐步斜内收,横断面略呈梯形。后室略呈长方形,长2.23、宽1.2~1.45、残深约2米。墓底十分平整,为青灰色土堆积,其形态与湖底的淤泥类似,可以看到明显的分层现象,每层厚约1毫米。但这种青灰色土较坚硬,与烧成温度稍差的青砖相似。两侧壁垒砌性质与前室相同,两壁较直,后壁下部由一块长1.1、宽0.98、厚0.44米的巨石封堵,上部为较小的石块。石室两侧壁厚0.2~0.7米。

石室四周外围均发现有挡土墙。西侧挡土墙保存较完整,由大小不一的石块垒砌而成,石块较光滑的一端向外,中间高,两端低,残高

0.37~1.2米。西侧挡土墙中间尚保存原貌,较竖直,上部略内收,两端因挤压向外倒塌。东侧挡土墙保存稍差,残高约0.8米。前端的挡土墙仅墓道口处保存较完整,顶部为巨大的石块,下部为较小的石块垒砌。后端仅揭露出表面,下部不明,中间高,两侧低。

在挡土墙与墓壁之间为土、石混筑的护坡。石块大小不一,堆放较为杂乱;土为与封土类似的黄褐色土,较为疏松。护坡呈斜坡状,内高外低。

石室顶部尚存六块巨大的盖顶石,呈倾斜状,西北端均陷于墓室内。盖顶石长0.85~1.1、

17

2013年·第5期

图三D4全景(由西南向东北摄)

宽0.35~1.2、厚0.25~0.4米。墓室内填土呈黄褐色,较疏松,其内包含有大量石块,上部有陷落于墓室的盖顶石,近底部填土稍硬,夹杂大量碎小石块。填土中仅发现少量印纹硬陶残片,未见人骨、葬具痕迹。

石室底部出土器物十分丰富,集中分布于前室西南部、东北部和后室西北部(图五、六)。出土器物编号78件(组),实有器物85件。另盗洞扰土中出土有9件可复原器物(盗洞内出土器物编号前加“0”),与墓底器物相似,二者应为一体,墓内实出器物共94件。部分器物高出墓底约5厘米,未见明显分层现象,故统一编号。但是,这些器物既有厚胎厚釉的矮圈足原始瓷豆、盂,又有薄胎薄釉的原始瓷盘、盅式碗等,

时代差异较大。根据器物的分布情况和时代特征,可将这批器物分为3组,并分别对应3座墓葬。第1组器物(D4M1)共18件,包括D4∶01、

03~05、07~09、1~5、7、10、11、14、32、78,基本分布于前室中前部;第2组器物(D4M2)共66件,包括D4∶02、06、6、8、9、12、13、15~31、33~56、

58、60、61、63、65~69、76、77,基本分布于前室中后部;第3组器物(D4M3)共10件,包括D4∶57、

59、62、64、70~75,集中分布于后室及前室后部。

出土器物

(一)D4M1

共18件。包括原始瓷双系罐、碗、盂、盘、杯,以及印纹硬陶罐和石器

图四D4墓室平、剖面图

02米

18

■杭州萧山蜈蚣山土墩墓(D4)发掘简报

1.原始瓷器双系罐

2件。形制、大小类似。圆

76

唇,腹略外鼓,平底。口部有对称双系,系为两泥条纵向捏塑成弧形。外腹部饰两组纵向水波纹带。内底有小乳突,外底粘连有细小沙砾。青灰色胎,从口到底胎体逐渐加厚,内外壁施青绿釉,釉层薄,釉面均匀光滑,外下腹及底不施釉。

6370

74727371

青后灰

土室

75

D4∶01,直口。口径5.5、底径5.1、高3.4厘米(图七∶1)。D4∶32,敛口。口径5.7、底径5.2、高3.7厘米(图七∶2、一一)。

6259

4件。

盅式碗2件。D4∶10,口微侈,尖唇,直腹,下腹急内收成小平底,内底平。内壁下部及内底满布密集的弦纹。青灰色胎较薄,通体施青黄釉,釉层较薄,外壁脱釉严重。口径10.3、底径5.1、高4.2厘米(图七∶5、一二)。D4∶11,残存底部。底径6.1、残高1.8厘米。

鼓腹碗

6160

545351

55

586450524348575646393741

4047454235442165223330363817

242634323129

2825181627232019

15

6914

1113

1210

9

8

前室

青灰土

2件。D4∶14,子口微

侈,平沿,圆唇,弧腹略鼓,平底略下凹,底部修制不甚规整。内壁下部及底布满弦纹,外底粘有沙砾等细小颗粒,有细微的线割痕。青灰色胎,通体施青釉,釉层薄,釉面光滑、发亮。口径9.6、底径6.2、高2.8厘米(图七∶6)。D4∶08,口微侈,平沿,圆唇,弧腹略鼓,平底。内壁下部及底布满弦纹,外底有明显的线割痕。黄色胎,施青釉,釉层基本脱落殆尽。口径10.1、底径6.4、高4.2厘米

图五

1.石器

D4出土器物分布图2、3.原始瓷杯

4、

7778

543

1

72

6

9、16、19、22~26、28、31、33、35、52、54~56、60、65、66、69、77.原始瓷盂

5、7、20、78.原始瓷

10、11、14、57、59、

墓道

(图七∶7)。

盘6、12.原始瓷碟8、13.原始瓷器盖

1件(D4∶4)。直口,平沿,垂

70、71.原始瓷碗15、29、30、36、47、58、61、63、68、72、73.陶珠

鼓腹,平底略内凹。口沿上有两周弦纹,内底平坦,布满弦纹,外底修制不规整,粘连有瓷土,略变形。黄灰色胎,器表满施青黄釉,釉层厚薄不一,釉面光滑、发亮。口径8.6、底径5.4、高3.6厘米(图七∶8、一三)。

17、18、21、34、37~46、48~

32.原始瓷双系(66~68叠压在

51、53、67、74、75.原始瓷豆27.陶纺轮罐纹硬陶罐

62.原始瓷钵64、76.印

24下)

1米

7件。形制类似。敞口,折沿

斜向上,圆唇,弧腹浅坦,平底。内壁有

19

2013年·第5期

痕。红褐色胎,釉层基本脱落殆尽。口径

13.6、底径9.1、高4.6厘米(图七∶12)。标本D4∶78,外底边有捏痕。黄褐色胎,釉层基本脱落殆尽。口径13.2、底径7.8、高4.2厘米(图七∶13、一四)。

2件。形制、大小类似。侈口,方

唇,浅腹较直,下腹急内收为小平底。内底满布密集的弦纹,外底有细微的线割痕。黄白色胎较薄,通体施釉较均匀,釉层较薄,胎釉结合好。D4∶2,青绿釉。口径8.7、底径5、高3.4厘米(图七∶3、

图六

D4墓室局部随葬器物(由西南向东北摄)

一五)。D4∶3,青黄釉。口径8.8、底径4.7、高3.9厘米(图七∶4)。

弦纹。青黄釉,施釉不及外底。标本D4∶03,外底内凹,烧制变形。灰黄色胎,釉层薄,釉面光滑。口径13、底径7.6、高3.9厘米(图七∶9)。标本

2.印纹硬陶器

1件(D4∶09)。敞口,圆唇,束颈,溜肩,

弧腹斜内收,大平底。颈、肩部刻划两组水波纹。灰褐色胎,外底局部呈砖红色。口径11.8、底径

D4∶04,灰黄色胎,外底呈红色,釉层基本脱落殆尽。口径11.4、底径5.6、高3.3厘米(图七∶

10)。标本D4∶05,红褐色胎,釉层薄,外壁釉层脱落殆尽。口径12.9、底径6.3、高3.6厘米

10.7、高7.4厘米(图七∶14)。

3.石器

1件(D4∶1)。蛇纹岩,青黑色。

表面磨制光

(图七∶11)。标本D4∶7,外底内凹,底边有捏

1

6

11

2

7

12

3

8

13

4

9

5

1、2.原始瓷双系罐(D4∶01、32)(D4∶14、08)

1014

D4M1出土器物

5.原始瓷盅式碗(D4∶10)

6、7.原始瓷鼓腹碗

(均为1/3)

图七

8.原始瓷盂(D4∶4)

3、4.原始瓷杯(D4∶2、3)

9~13.原始瓷盘(D4∶03~05、7、78)14.印纹硬陶罐(D4∶09)

20

■杭州萧山蜈蚣山土墩墓(D4)发掘简报

9

13

1

5

10

2

14

6

3

7

11

15

4

1~3.直腹小豆(D4∶46、48、53)15、16.碟(D4∶6、12)

81216

图八

(均为1/3)

D4M2出土原始瓷器

4~7.直腹豆(D4∶38、39、42、43)8~14.弧腹豆(D4∶18、21、41、44、45、50、51)

滑。长方形,一端面断裂缺失。似为砍砸器。长饰四周弦纹,足底刻划Y形符号。口径7.1、足径4.3、高3厘米(图八∶1)。D4∶48,足底刻划Y形符号。口径6.1、足径3.8、高3厘米(图八∶2)。

6.9、宽4.6、厚2.7厘米。

(二)D4M2

共66件。包括原始瓷豆、盂、盘、碟、器盖,以及陶纺轮、珠和印纹硬陶罐。

D4∶53,变形,足底刻划X形符号。口径6.4、足径3.6、高3.1厘米(图八∶3)。

直腹豆

1.原始瓷器豆

6件。形制类似。直口微敞,圆唇,

21件。

3件。形制类似。直口微敞,圆

上腹直,下腹弧收,矮圈足。圈足与器身拼接而成。器表施青黄釉,不及底足。标本D4∶38,下腹经刮削。足底刻划一横两竖形符号,两竖均划三道。灰黄色胎,釉层几乎脱落殆尽。口径8.1、足径5.3、高3.4厘米(图八∶4)。标本D4∶39,

21

直腹小豆

唇,上腹直,下腹弧收,矮圈足。圈足与器身拼接而成。下腹有明显刮削痕迹。灰黄色胎,器表施青黄釉,不及底足,脱釉严重。D4∶46,上腹

2013年·第5期

1

10

11

6

12

2

13

3

7

14

19

17

16

18

4

8

59

15

20

图九

33、54、66、77)大盂(D4∶24)

D4M2出土器物

19.印纹硬陶罐(D4∶76)20.原始瓷

1~3、5~8.原始瓷弧腹盂(D4∶9、16、19、22、26、52、60)4、15.原始瓷器盖(D4∶8、13)9~14.原始瓷鼓腹盂(D4∶02、25、

16.原始瓷盘(D4∶20)(均为1/4)

17.陶纺轮(D4∶27)18.陶珠(D4∶29)

足底刻划一横三竖形符号。青灰色胎,内底有细沙,下腹有聚釉现象。口径7.4、足径4.3、高

Π形符号。青灰色胎,青黄釉,釉面光滑、发亮。口径8.4、足径4.4、高3.2厘米(图八∶10、一六)。标本D4∶44,下腹经刮削,并有粘连痕,内底微下凹。口沿下饰一周弦纹,足底刻划∩形符号。青灰色胎,青绿釉,釉面光滑。口径8.4、足径3.7、高3.1厘米(图八∶11)。标本D4∶45,下腹经刮削,内底下凹,残存窑渣。足底刻划T形符号。灰色胎,青黄釉,釉面光滑。口径8、足径4.6、高3.2厘米(图八∶12)。标本D4∶50,内底微凸,下腹经刮削。黄色胎,青黄釉,脱釉严重。口径9.7、足径4.3、高3.9厘米(图八∶13)。标本D4∶51,内底微凸,下腹经刮削。足底刻划Π形符号。青灰色胎,青绿釉,釉面光滑、发亮。口径7.8、足径4.5、高

3.6厘米(图八∶5)。标本D4∶42,足底刻划一横两竖形符号。青灰色胎。口径7.7、足径4.6、高

3.4厘米(图八∶6)。标本D4∶43,下腹经刮削。足底刻划一横两竖形符号,两竖均划两道。灰黄色胎,釉层几乎脱落殆尽。口径7.6、足径

4.6、高3.4厘米(图八∶7)。

弧腹豆

12件。形制类似。敞口或直口,圆

唇,弧腹,矮圈足。圈足与器身拼接而成。器表施青釉,不及底足。标本D4∶18,内底下凹。沿下饰五周弦纹,足底刻划一横三竖形符号。青灰色胎,青绿釉,下腹有聚釉现象。口径7.9、足径4.7、高3.2厘米(图八∶8)。标本D4∶21,内底下凹,下腹经刮削。灰黄色胎,青绿釉,下腹有聚釉现象。口径8.3、足径5.3、高3.6厘米(图八∶9)。标本D4∶41,下腹经刮削。足底刻划

22

3.1厘米(图八∶14)。

22件。

1件(D4∶24)。直口微侈,圆唇,矮

大盂

颈,溜肩,鼓腹,圈足外撇。肩上有对称双系,系

■杭州萧山蜈蚣山土墩墓(D4)发掘简报

下端贴饰S形纹,肩前后两侧饰对称横向S形纹。颈下部及肩腹结合处各饰三周弦纹,肩腹部弦纹间饰两组竖向水波纹带。青灰色胎,胎体较均匀。器表满施青釉,厚薄不均匀,外底有一很深的直线划痕,脱釉严重。口径17.5、腹径

(图九∶8)。

鼓腹盂

10件。圆唇,鼓腹,矮圈足。器表

施青釉,釉层薄。标本D4∶02,敛口,斜肩,内底略下凹。肩部饰四周弦纹,并饰斜向戳印篦点纹,贴饰四个S形纹,其中距离较近的两个为竖向,另外两个为横向。灰黄色胎,青黄釉,脱釉严重。口径6.1、足径4.3、高3.3厘米(图九∶9、二○)。标本D4∶25,敛口,弧肩,内底微凸,下腹经刮削。肩部饰六周弦纹。青灰色胎,青绿釉,釉面光滑、发亮。口径6.2、足径4.6、高3.2厘米(图九∶10)。标本D4∶33,口微侈,束颈,内底下凹,下腹经刮削。肩部饰斜向戳印篦点纹,一侧饰弧形纽,其两侧贴饰竖向S形纹,另一侧贴饰一个横向

19.8、足径14.4、高6.9厘米(图九∶20、一七)。

弧腹盂

11件。器形相似。敛口,圆唇,斜

肩下弧,浅弧腹,矮圈足,足底内凹。器表施青釉,不及足底,釉层薄。标本D4∶9,内底凸起。外壁粘有细小窑渣。肩部饰两周弦纹,贴饰三个S形纹,其中两个残缺。青灰色胎,青黑釉,下腹部有聚釉现象。口径7.7、足径4.7、高2.6厘米(图九∶1、一八)。标本D4∶16,内底下凹,下腹经刮削。肩部饰两周弦纹,足底刻划反写变形F形符号。青灰色胎,青绿釉,釉面光滑。口径8.1、足径5、高3.6厘米(图九∶2)。标本

S形纹。青灰色胎,青黄釉,釉面光滑。口径6.2、足径4.5、高3.3厘米(图九∶11、二一)。标本D4∶54,敛口,弧肩,内底下凹,下腹经刮削。肩部饰三周弦纹,弦纹之间为斜向戳印篦点纹,贴饰三个横向S形纹。青灰色胎,青黄釉。口径6.8、足径5.1、高3.6厘米(图九∶12、二二)。标本D4∶66,敛口,鼓肩,内底下凹。肩部饰两周弦纹,其间饰

D4∶19,内底下凹,下腹经刮削。肩部饰两周弦纹,贴饰三个对称的S形纹。青灰色胎,青绿釉,釉面光滑。口径9、足径5、高3.2厘米(图九∶3、一九)。标本D4∶22,内底下凹。口部饰一周弦纹,足底刻划反写变形F形符号。青灰色胎,青黑釉,釉面光滑。口径7.5、足径

4.9、高3.3厘米(图九∶5)。标本D4∶26,内底下凹,下腹经刮削。肩部饰两周弦纹,足底刻划变形F形符号。青灰色胎,青黑釉,釉面光滑。口径7.9、足径5.1、高

1

2

54

3.9厘米(图九∶6)。标本D4∶52,内底微凹。肩部饰两周弦纹,足底刻划反写变形F形符号。青灰色胎,青绿釉,釉面光滑。口径7.1、足径

6

5.1、高3.1厘米(图九∶7)。标本D4∶60,内壁有粘连,内底微下凹,下腹经刮削。足底刻划一横两竖形符号。灰褐色胎,青黑釉。口径7.5、足径4.7、高3厘米

3

7

图一○

1、2.原始瓷弧腹豆(D4∶74、75)5~7.原始瓷盅式碗(D4∶59、70、71)

D4M3出土器物(均为1/3)

3.印纹硬陶罐(D4∶64)4.原始瓷钵(D4∶62)

23

2013年·第5

图一一原始瓷双系罐(D4∶32)图一二原始瓷盅式碗(D4∶10)

图一三原始瓷盂(D4∶4)

图一四原始瓷盘(D4∶78)

密集斜向戳印篦点纹。青灰色胎,青绿釉,釉面光滑、发亮。口径6.8、足径4.9、高3.4厘米(图九∶13)。标本D4∶77,直口,肩部下弧,圈足较高。青灰色胎,青黄釉,脱釉严重。口径7.7、足径

厘米(图八∶16)。

器盖

2件。D4∶8,圆弧形,缺纽。素烧,外

壁修胎不够规整。灰色胎。口径7.8、残高1.9厘米(图九∶4)。D4∶13,圆弧形,上附弧形纽,五条泥条形成桥拱形,两端各贴饰一个S形纹。灰色胎,满施青釉,厚薄不匀,内壁大部分脱釉。口径7.1、高1.9厘米(图九∶15、二五)。

5.6、高4.7厘米(图九∶14)。

1件(D4∶20)。敞口,宽沿,浅盘,斜

腹,内底大而平坦,外底内凹,圈足稍外撇。圈足与器身拼接而成。口沿下饰两周弦纹,内底饰弦纹,外底刻划两条直线。灰黄色胎,器表施青绿釉,釉层厚薄不匀,釉面光滑,外底及圈足不施釉。口径15.7、足径7、高4.6厘米

2.陶器纺轮

1件(D4∶27)。泥质黑陶。算珠形。直

径2.8、高1.6、孔径0.4厘米(图九∶17)。

珠16件。形制类似,近似球状。标本D4∶29,直径2.2厘米(图九∶18)。标本D4∶68,一侧有一深凹槽。直径2厘米。

(图九∶16、二三)。

2件。形制类似。敞口,平沿,浅盘,弧

腹,圈足外撇。外壁下部有刮削痕,圈足与器身拼接而成。器表施青釉,釉面光滑、发亮,施釉不及足底。D4∶6,口沿上均匀贴饰三个S形纹,其中一个缺失。青灰色胎,内底粘有细沙。口径7.2、足径4.3、高2.4厘米(图八∶15、二四)。D4∶12,灰白色胎。口径7、足径4.4、高2.6

24

3.印纹硬陶器罐

1件(D4∶76)。侈口,卷沿,短颈,鼓腹,

平底。颈部饰密集细弦纹,腹部通体拍印折线纹。灰色胎,胎体杂质较多,有破裂气泡。外底粘连有沙砾,内壁凹凸不平。口径10.8、腹径16.2、底径12、高9.2厘米(图九∶19、二六)。

■杭州萧山蜈蚣山土墩墓(D4)

发掘简报

(三)D4M3

共10件。包括原始瓷钵、豆、碗,以及陶珠、印纹硬陶罐。

弧腹豆2件。形制、大小类似。直口,圆

唇,弧腹,内底下凹,矮圈足。圈足与器身拼接而成。外底刻划反写的N形符号。灰黄色胎,器表施青绿釉,不及底足,釉层明显,釉面光滑,胎釉结合较差,有脱釉现象。D4∶74,器体变形,下腹有明显的刮削痕迹,内底粘连有细小沙粒,脱釉严重。口径8.3、足径4.3、高3.2~3.8厘米(图一○∶1)。D4∶75,下腹聚釉,内底粘连有窑渣。口径8.3、足径4.5、高3.6厘米(图一○∶2)。

盅式碗4件。形制类似。口微侈,尖唇,深

1.原始瓷器钵

1件(D4∶62)。母口,尖唇,斜肩,深腹

斜内收,平底。肩腹结合处有一周明显的尖凸棱,内底有小乳突,外底有明显的线割痕,并粘连有细小沙粒和窑渣。青灰色胎,通体满施青釉,釉面光滑、发亮,玻璃质感强。口径7.3、腹径8.4、底径5.6、高4.9厘米(图一○∶4、二七)。

图一五原始瓷杯(D4∶2)

图一六原始瓷弧腹豆(D4∶41)

图一七原始瓷大盂(D4∶24)

图一八原始瓷弧腹盂(D4∶9)

图一九原始瓷弧腹盂(D4∶19

)图二〇原始瓷鼓腹盂(D4∶02)

25

2013年·第5

直腹,下腹急内收成平底。内壁下部及内底满布密集的弦纹。灰白色胎较薄,通体施青黄釉,施釉均匀,釉层较薄,胎釉结合好。标本D4∶59,口径9.9、底径5.8、高4.6厘米(图一○∶5)。标本D4∶70,口径10.2、底径5.1、高5.2厘米

2.陶器

珠2件。形制、大小类似。圆形。泥质青灰陶,素面。D4∶72,直径2.2厘米。D4∶73,直径2.2厘米。

3.印纹硬陶器罐

(图一○∶6、二八)。标本D4∶71,外底有明显的线割痕。口径10.3、底径5.1、高4.8厘米(图一○∶7)。

1件(D4∶64)。敛口,斜方唇,溜肩,鼓

腹,平底。腹部拍印小方格纹。灰褐色胎,外底略呈红色。口径11.4、腹径18.2、底径10.8、高

图二一原始瓷鼓腹盂(D4∶33)图二二原始瓷鼓腹盂(D4∶54

图二三原始瓷盘(D4∶20

)图二四原始瓷碟(D4∶6)

图二五原始瓷器盖(D4∶13)图二六印纹硬陶罐(D4∶76

26

■杭州萧山蜈蚣山土墩墓(D4)发掘简报

图二七原始瓷钵(D4∶62

)图二八原始瓷盅式碗(D4∶70)

12.5厘米(图一○∶3)。

尖唇、深直腹、小平底,与德清火烧山BⅤ式碗、德清独仓山第六期墓葬出土的BⅢ式碗相似。D4∶64印纹硬陶罐腹部拍印单一细密方格纹,已经近似麻布纹,具有春秋晚期的特征。因此,D4M3的年代应为春秋晚期。

(一)墓葬年代

D4M1出土器物以原始瓷器为主,其中盘为敞口、折沿斜向上、圆唇、弧腹浅坦、平底,器形见于句容中心山M1[1]和德清独仓山土墩墓第四期的D6M2、D7M1、D9M3[2],与德清火烧山[3]

(二)相关认识1.D4的营建与使用

根据发掘和解剖情况,我们判断D4的营建过程应为:在山脊较为平整处平整地表,两侧缓坡处堆土垫平;用大小不一的石块垒砌石室壁,石块较光滑的一端向内;三侧封堵,一侧留门。石壁下部的石块一般较大,起到稳定基础的作用。垒砌石壁的过程中,其外侧用土、石材料加固形成护坡,最外围用石块垒砌挡土墙,石块较光滑的一端向外,前端封门,然后用长条形大石块封顶形成盖顶石,最后封土成墩。由此我们可以判断,D4在营建完成后应该可以直接经过墓门进入石室。石室内发现的3座墓葬表明,D4最早于西周晚期开始使用,一直沿用至春秋晚期,而且D4当时是可以通过打开墓门的方式进行多次埋葬的。这种石室土墩墓多次埋葬的情况与长兴便山、德清独仓山的石室土墩墓的使用情况相似。

AⅢ式碗相似;D4∶14碗与德清火烧山BⅢ式碗、独仓山BⅡ式碗类似;杯为方唇、浅腹较直、小平底,与德清火烧山BⅣ式碗近似。因此,

D4M1的年代应为春秋早中期。

D4M2出土器物以原始瓷器为大宗,其中又以豆、盂为主。弧腹豆为敞口或直口、圆唇、弧腹、矮圈足,足底常见刻划符号;鼓腹盂为圆唇、鼓腹、矮圈足,肩部多饰戳印篦点纹,部分贴饰S形纹;弧腹盂为敛口、圆唇、斜肩下弧、浅弧腹、矮圈足,足底多见刻划符号,部分肩部饰

S形纹。这种器物组合及器形、纹饰特征见于江苏丹徒横山馒儿墩与华山大笆斗土墩墓[4]、德清独仓山D10M1与南王山D1M1[5]、淳安左口M5[6]、长兴石狮D3M1[7]、长兴便山第二期土墩墓[8]、慈

Ⅰ墩M5[9]、义乌平畴西周墓[10]、东阳六石西周墓[11]、江山石门大麦山M1[12],它们在浙江土墩墓分期[13]中与第五期的器物类似,且不见德清火烧山窑址中第一期春秋早期早段的原始瓷碗。因此,D4M2的年代应为西周晚期。

2.石室结构与特殊葬俗

D4石室整体为长条形,但它又可以明显地分成墓道、前室和后室三部分。封门位于墓道外侧,其外还有两块挡门石。这种结构在以前发掘的石室土墩墓中尚未发现。

D4M3出土的D4∶62原始瓷钵与德清火烧山ⅡT0304輥訛∶7小盂相仿;原始瓷盅式碗为輱

D4前室中部和后室的墓底均发现成片的

27

2013年·第5期

青灰色土堆积,其形态与湖底的淤泥类似,可以看到明显的分层现象,每层厚约1毫米。但是,这种青灰色土较坚硬,与烧成温度稍差的青砖相似。我们认为,这种堆积应该是出于防潮目的而特意为之的,这种状态的形成可能与火烧有关。但是这种堆积附近未发现炭灰、炭粒,说明它应该不是直接在墓底火烧完成,而可能是从别处移至墓底的。青灰色土的使用或许与墓葬中使用青膏泥的做法有所关联。

蜈蚣山土墩墓是杭州地区首次大规模揭露的土墩墓,清理的31座土墩墓类型丰富多样,时间跨度较大,从商代末期延续到春秋末期。此墓群的发掘,为构筑中国南方地区商周文化的发展序列、探讨南方地区商周时期的丧葬习俗、研究江南土墩遗存的分布规律及特点,提供了新资料。

领发摄绘执

队:唐俊杰掘:杨金东

赵一杰影:杨金东图:杨金东

方王

勇震

笔:崔太金

崔太金王蒋

震巍

[2][3][4][5][6][7]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独仓山与南王山———土墩墓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07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德清火烧山———原始瓷窑址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8年。南京博物院等《江苏丹徒横山、华山土墩墓发掘报告》,《文物》2000年第9期。同[2]。

浙江省文物考古所《浙江淳安左口土墩墓》,《考古》1987年第5期。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长兴县石狮土墩墓发掘简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建所十周年纪念(1980~1990)》,科学出版社,1993年。

[8]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长兴县便山土墩墓发—建所十掘报告》,《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周年纪念(1980~1990)》,科学出版社,1993年。

[9]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慈溪市彭东、东安的土墩墓与土墩石室墓》,《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建所十周年纪念(1980~1990)》,科学出版社,

1993年。[10][11][12]

金华地区文管会《浙江义乌县平畴西周墓》,《考古》1985年第7期。

浙江省磐安县文管会《浙江东阳六石西周土墩墓》,《考古》1986年第9期。

浙江省文物考古所等《江山县南区古遗址墓葬调查试掘》,《浙江省文物考古所学刊(1981)》,文物出版社,1981年。

孔飞燕孟佳恩杨金东

[13]陈元甫《论浙江地区土墩墓分期》,《纪念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建所二十周年论文集》,西泠印社,1999年。

[1]南京博物院《江苏句容下蜀中心山土墩墓发掘简报》,《东南文化》2011年第3期。

(责任编辑:周艳明)

28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ck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