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导师案例集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12-08 04:4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藏在枇杷露里的爱

——我与韩秀的故事 灵溪一中 苏春微

昨日因受了点风寒,昨晚一夜咳嗽未能睡好,中午稍作小憩,两点半赶到学校。习惯性地往办公椅一坐,随手拿起作文本正想批改,发现办公桌上端放着一瓶枇杷止咳露。惊奇之余还发现,止咳露下压着一张纸条,上面端端正正的写着:老师,你生病了,上课咳得那么厉害,喝了这瓶止咳露吧!如果累了,上课就不用讲得那么大声了,祝你身体健康!——韩秀。“韩秀!?”顿时,我的眼泪溢满眼眶,内心有种说不出的感受,是震惊?是感动?抑或是幸福?望着这熟悉的字迹,我不禁想起开学初与韩秀的一段故事。

开学初第一次批改周记时,我发现有一篇文章文笔较好,但根本不符合那次周记的特定要求,我的第一感觉是——抄过来应付。于是草率地扔下一句评语:“作文只有自己独立创作才是最好的。”第二周再次改周记时,我发现那本周记本只写了一行字:连自己的学生都不信任,你不配改我的作文。我一下子傻眼了,我翻看作文封面,这位学生叫韩秀。由于刚刚接班,对学生还很不熟悉,更不用说像韩秀这类貌不扬,名不彰的学生了。当时一种犯罪感顿时涌上心头,我想我肯定伤害了一颗纯真的心。于是下课铃声一响,我就匆匆赶往教室,叫出韩秀。哦!韩秀原来就是她!第四组的最后一桌女生。难怪这个星期语文课上她总是心不在焉的样子,这是一种逆反心理的表现啊。走出教室的韩秀已是满脸通红,不知是担心害怕,还是激愤不平?面对我已伤害的她我只能小心翼翼地说:“韩秀,也许你现在极不相信老师,但老师还是想真诚地对你说声对不起,如果老师真的伤害你了,请你允许老师向你道歉。”不知怎么的,韩秀竟然哭了,在我再三安抚下,她才停止了哭声。后来我问了她为什么没按要求写周记时,她告诉我,那篇文章是她平生最得意的文章,她想献给新老师,并让老师提提意见。天哪,多么美好,多么真挚的愿望啊,却就这样被我一时的糊涂给摧毁了,我真有点感觉

自己不配当她的老师。还好,通过我们真心的交流与沟通,最终我们彼此还是能感受到对方的真诚。第三周的周记,韩秀交上了一篇长长的感想,写了那天我们谈话的经过。其中有这样几句:“果真,老师来叫我了,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我想,这下死定了。没想到,老师第一句话就跟我说对不起。我一下子哭了,平日每当老师与我谈话我流泪虽已成习惯,但这次决不同于往常,我是太感动了。一位老师向一位学生当面道歉??”这次的周记再次让我震惊。从此,韩秀这个名字就深深地印入我的脑海。课堂上,批改作业时,都不免会多关注几眼。这次学校启动了德育导师制,班主任姚老师又恰恰把韩秀安排给我,我欣然接受了。我想,也许这就是我与韩秀的缘分吧。当我把这个消息告诉韩秀,并补充说明了我选择她的理由——是她的坦率和大度,她高兴极了。

自从我们建立起辅导与被辅导的关系后,我们的交往就更多了,我明显感受到她很乐意与我接近,上语文课也认真了,成绩飞速上升,第二次学情考试语文竟然从第一次学情考的59分上升到89分,整个名次进了22名。

今天,我真没想到,我的小小咳嗽会被韩秀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并亲自送来止咳药。韩秀从不信任我到相信我,甚至到如此的关心我与爱戴我,我真不知道是我感动了韩秀,还是韩秀感动了我?

打开枇杷止咳露,我一口将它喝下,细细品味,哪有药味?只觉一股甘甜,一泉爱意沁入心脾。

沟通与关爱

————一个德育导师的案例

郭丽贞

学校本学期推行“德育导师制”,让有经验的老师帮助问题学生健康成长。我成为学生黄步剑的“德育导师”,通过对他的教育与沟通,努力使学生的心理健康,学业成绩以及与家人之间的关系都

得到改善。使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习观。

【个案情况】

黄步剑,男,就读于八(8)班。黄步剑从农村转入我校。他的父亲长期在外经商,母亲是家庭妇女,文化程度不高,所以在对孩子的教育与引导上存在欠缺。黄步剑本人在学校表现良好,能够做到遵守学校的基本规章制度,团结同学,热爱集体。虽然本人也非常希望成绩能够有所进步。但是由于学习不够自觉,方法欠妥当,成绩始终徘徊在班级中下水平。 【辅导策略】

(1) 作业书写一般,格式不规范。通过详细的分析作业中存在的缺点和漏洞,

让他了解自己的缺点所在。通过讲解,使他知道应该如何提高解题能力。同时与家长相配合,督促他自我反思。在平时书写时,监督他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 对数学不够重视,学习缺少动力。为了避免出现偏科,导致成绩不理想

与缺乏兴趣的恶性循环。通过与别的科任老师配合,加强各科作业的检查力度。与家长一起分析问题的存在原因,让家长改变原有的引导与教育方式。通过与家长的配合,制定出合适的作息时间表,并由家长负责监督并实行,使他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3) 由于基础不扎实,粗心,导致考试失分较多。分析这种状况的出现,一

方面是由于性格使然,更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对题目重视不够且没有足够的做题量,无法在看到题目时对它做出准确的第一反映。通过推荐偏重基础的习题,让他补充自己基础上的不足。同时由于较大题目量的练习,以及做题是家长的监督与约束,使他逐渐养成细心的良好习惯,这样就能够在考试时抓住较多的分数。这不仅对他的学习颇有裨益,更能提高他的办事能力。

(4) 由于缺少自信,学习时缺少冲劲。通过交流与谈话,发现他身上的闪光

点。用一种赞赏的方式看待他,使他认识到自己是独一无二的,从而树立起信心,而不是一味的鼓励。而是让他自己通过参加各种活动自己树立起自信。例如参加运动会,他在校运动会上获得跳远和百米赛跑的奖项。通过对自己的肯定,从而使他最自己充满信心,对学习也充满了希望。

【案例反思】

(1) 通过这次一对一的教育,我发现其实很多学生都是非常有学习的潜力的。

关键在于适当的引导以及让他树立起自信心,就能激发他向前冲。 (2) 教书育人,重要的是耐心与包容心。要能够包容学生犯下的错误与自身

存在的不足,还要有足够的耐心去帮助他解决这些问题。学生毕竟是孩子,即使表面再坚强独立,内心仍然需要大人循循善诱的引导。而教师就是在学生生命中扮演这样一个角色的大人。我们正是要以这种关爱之心来引导,启发我们的学生。

2006年1月

意外地发现,意想不到地转变

—一个德育老师的案例

灵溪一中 叶宗安

背景

面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校提出了“全

员育人”“全科育人”的先进理念,选拔一些德才兼备的老师担当德育导师。实行“导师制”后,要求每个导师对学生进行辅导,即:心理疏导、交往指导、学习辅导、行为引导、观念训导。要求认真倾听学生的心声,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水平,及时帮助学生解决成长中遇到的困难和

困惑。做学生思想上的指引者、学习上的辅导者、生活上的指导者、心理上的疏导者。

案例

自从我校启动德育导师制活动以来,我负责辅导九年⑺班的陈欢同学和九年

⑻班的林鹏同学的思想工作和学业辅导工作。两个同学各有差异,陈欢同学家庭教育不错,父母都是知识分子,能积极地配合老师开展工作,辅导陈欢同学的重点是抓学业辅导,促使她有显著的进步;而林鹏同学有所不同,他的父母在北京做生意,其本人居住在他姑姑

家,孩子的教育全权托付他姑妈,他有玩电子游戏的嗜好,往往会沉迷其中,他的姑姑不一定清楚,不过看样子,他还是蛮乖,对老师尊敬,对同学友好,能虚心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

我校德育导师仪式启动之后,我很高兴地与两位同学合照,意味德育导师结对工作正式开始。当天,我就主动地找两位同学交谈,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心理状态,学习情况,从中也发现了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于是,我就给他们制订本学期德育工作目标,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能够“跳跳可摘到果子”。两位同学当时欣然答应,并下决心努力做到。陈欢同学的目标是要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把学习成绩赶上去,向班级的优秀生看齐。林鹏同学目标是能在短时间内不打电子游戏机,专心预习和复习,争取在这个学期有更大的进步。“心动不如行动”我要求他们说到做到,每隔一个星期,主动向我汇报情况,家长也要配合老师共同监督。

刚开始一周,两位同学觉得不太习惯,我可是主动找他们谈话,了解他们在家学习情况,是否遇到疑难问题,并要求他们随时将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向各位老师请教,争取每日有所得。询问林鹏同学状况,我尤其是关心他是否有打电子游戏机问题,在未发生之前,先打预防针。把自身玩电子游戏经历与感受告诉他,“其实玩游戏只是图一时快乐但很容易沉迷于其中,如果没有自制力,那可是浪

(2)尊重学生,循循善诱。这个学生的自尊心比较强,母子关系相对紧张。因此,从母亲那里反馈到不足和缺点,本人没有直截了当的指出,而是采取“旁敲侧击”的方式。对打电脑花费过多时间,本人谈了怎样用电脑、玩电脑,要善于借助电脑拓展知识,但互联网信息众多,良莠不齐,不注意自我控制和筛选,会浪费时间和精力。同时,对初中生上网热也抱着宽容的心态,不歧视、不仇视,而是劝导学生要注意上网时间、内容、方式,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对不听父母劝告的情况,一方面讲自己的育儿体会,让他了解到母亲的唠叨是爱儿心切的反映,让他用理解、宽容的心态对待家长。另一方面又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改进方法,避免急于求成,简单粗暴,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协调。

(3)及时赞赏,激发动力。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说过:“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质就是被人赏识的渴望。”初中生,特别是学习成绩不突出的初中生,在应试教育的光环下,得到赞赏的机会较少。他们更渴望被欣赏、被赞扬,特别是老师的赞赏和认可。我认为这个学生尊重老师、待人诚实,品质不错。喜欢体育活动,有拼搏精神。学习成绩不够理想,跟他的学习方法、注意力有关。因此,我以赞许的心态和他沟通,对他刻苦锻炼,勇于拼搏的体育精神给予肯定和赞扬,让他体会被肯定的喜悦。对学习中小小的进步,都及时表扬,课堂提问时,选择适当难度的问题让他回答,让他感到学习上的成就感。从而,把体育运动的毅力迁移到攻克学习的困难上。

【案例反思】

①“德育导师制”让老师真正走进学生内心世界,使教育普通规律和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相结合,是检验和提升教育理念和教育水平,实现“教书育人”目标的有效途径。导师制不仅让帮扶学生受益,也有助于“导师”提高教育水平,同时,也为学校做好学生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②德育导师要以德为先、以导为主。德为才之帅。常言道:“有德有才是精品、无德无才是庸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教书育人,就应多出精品,不出危险品。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似乎成绩决定一切,德育容易忽视。因此,德育导师在帮助学生时,要注重学生品德的塑造,情感的薰陶,人格的健全,毅力的培养,动力的激发,压力的释放。在帮助方法上,要注意疏导、引导,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以关爱之心来打动学生,以宽容之心来包容学生,循循善诱,循序渐进。

由后进生转化而想起

灵溪一中 刘萍 2006年11月3日,灵溪一中德育导师制启动仪式在五楼会议厅隆重召开,全体行政人员、班主任、五十余位师德导师及被指导学生参加了该仪式。我作为一名德育导师,也有幸参加了这次活动。在会上听着领导们语重心长的嘱托,看着孩子们纯真而又充满希望的眼

睛,拿着那份沉甸甸的聘任书时,我觉得一种责任感,一种神圣的使命感油然而生。

我所指导的学生(陈奔)是八年(9)班的一名行规不好,基础较差的学生。通过与班主任的交流,并根据平时的观察,我了解到该生由于其父母双双经商,整天忙于料理生意,以致该生在家,常常处于放任自流的现状,也养成了自大,不思上进的一些坏习惯,尤其是暴躁的性格在小学时就闻名全校。怎样才能教育好他呢?我了解到该生酷爱打篮球,篮球技术校级一流,曾经为班级夺得初一段篮球联赛冠军立下汗马功劳。针对这些情况,我找他谈心,让他明白父母赚钱的不易,感受父母每天起早贪黑,奔波劳碌就是为了孩子,希望孩子学有所成。同时,加强与家长的联系。让家长们平时多与孩子交流,多多聆听孩子的内心世界,并告诉孩子自己的希望所在。慢慢地,孩子有了变化,我又收集了一些有关亲情的文章给他看,让他更深刻地感悟父爱母爱的博大,并学会回报亲情。找到了教育的锲机,思想上萌发了上进心,我又引导他感受师生情、同学情。慢慢地,孩子变得乖巧起来,他的心与老师贴近了,会时不时地找老师谈心,还对老师嘘寒问暖。在这基础上,我又着手让他找回学习上的自信心。通过多家访,了解他在家的学习情况;通过肯定他在体育上的表现,来鼓励他找回自信;并通过先提高数学成绩,带动其他各科成绩上升。慢慢地,他的信心回来了,学习兴趣浓厚了,课堂表现比较踊跃,还会主动提问。丰厚的付出终于获得了回报,在这次期末测试中,他的成绩

从原来的600多名进步到400名,平均每科平均分接近85分,还被评为校特长生。看着他阳光般的笑脸,我也笑了。

看着陈奔同学的成长,我有太多的感悟,我觉得教育‘‘差生’’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多谈心,实施情感教育

我觉得平时应该多找差生谈心,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了解差的根源,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这就需要老师与他们建立友好的师生关系。对他们关心爱护,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为他们排忧解难,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赢得他们的信任,接着鼓励他树立信心,明确奋斗目标,并给予各方面的指导帮助,使他们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 二、 多引导,激发学习动机

差生,除了学习差些以外,他们的能力并不差。有的擅长组织工作,有的擅长文体活动,教师应根据其特点,利用他们的特长和爱好,激发他们的兴趣,鼓励他们积极向上,这就需要帮助他们走出“阴影”,同时,积极地去帮助他们,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各方面的成绩也就自然而然地提高。 三、 多家访,进行全面教育

我们对学生进行教育,只掌握在校情况是远远不够的。应通过家访,特别对差生,经常与家长取得联系,随时了解学生的情况,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收到良好的效果。

以心换心——德育导师制案例

-----林莹

这个学期我校开展了德育导师制度,“德育导师制”是以“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首先是德育工作者”的理念建立的,它将学校的德育目标、任务从班主任工作中分解到担任“导师”的任课老师身上。使担任“导师”的任课教师与班主任紧密配合,形成整体合力。对学生德育管理进行优化,形成全员育人、全科育人、全程育人的良好育人模式。

我时常想,对那些学习不好,行为习惯差的学生,作为教育工作者一定要付出更多的诚心、爱心、关心和耐心,和学生“以心换心”,才能成为学生可敬畏的严师、可信赖的长辈、可倾心交流的益友。

今年九月,刚接触(5)班时,就

从其班主任老师口中得知,该班有一位在小学时就已小有名气的学生----陈明。他的有名不是因为品学兼优,而是在小学时已是“劣迹斑斑”——不遵守课堂纪律,上课经常讲话,做小动作,影响老师上课;课后大声喧哗,影响同学休息;作业要么不做,要么抄袭,学习成绩很差;除了他几个“哥儿们”,和其他同学之间不能和睦相处;对老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c3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