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实验教学案例

更新时间:2023-11-17 09:27: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7、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新蒲新区喇叭小学 余章凤

【教学内容】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沉和浮》第7课

教材分析:本课共编排了4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观察马铃薯的沉浮;第二个活动是观察比较两种液体,做加热液滴的实验;第三个活动是调制一杯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第四个活动是拓展延伸,如何使浮在液面上的马铃薯再沉下去以及把两种使马铃薯浮起来的不同液体混合在一起,马铃薯还会浮起来吗?本课内容既是对本单元第一课内容的联系,延续研究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也是对后面研究马铃薯沉浮原因的一个铺垫。

学情分析:在未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在生活当中已经认识了一些有关沉浮的现象,但学生对沉浮的关注一般落在物体本身,很少会关注到液体的变化,液体对沉浮的影响对学生来说是个意外的发现。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很少有这样的经验。本课从学生生活中熟悉的沉浮现象引入,通过观察马铃薯在不同液体中的沉浮现象,以此来冲击学生的思维,转变学生的思考角度,调动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密切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

1.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

2.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这样的液体有许多。 3.经历一个典型的“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 4.通过加热液滴和调制液体来探索未知液体的性质。 5.懂得确定一种物质的性质,需要很多的证据。 【教学重点】

经历一个典型的“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

【教学难点】

懂得确定一种物质的性质,需要很多的证据。 【教学准备】 演示实验:

一个马铃薯,1、一杯清水、一杯浓盐水。 小组实验:

每组一个马铃薯、蜡烛、火柴、不锈钢钢勺2个、滴管2个、 2根筷子、250ml烧杯一个,装着100ml清水、食盐、味精、白糖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你知道哪个物体在水中是沉的,哪个物体在水中是浮的?

生1:橡皮在水中是沉的,泡沫塑料块在水中是浮的。 生2:铁块在水中是沉的,塑料瓶在水中是浮的。 生3:石头在水中是沉的,铅笔在水中是浮的。 生4:……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学生生活中熟悉的沉浮现象,激活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又很巧妙地把学生带入新课的学习)

二、马铃薯的沉浮。

师:(师出示一个马铃薯)请同学们大胆猜测: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呢?

生1:马铃薯在水中是沉的。 生2:马铃薯在水中是浮的。

师:是沉还是浮,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师把马铃薯放入盛水的烧杯里)

师:马铃薯在水中是? 生:(齐答)沉的。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验证马铃薯在水中的沉浮,为下面猜测马铃薯在不同液体中的沉浮埋下了伏笔)

师:如果把马铃薯分别放人1号水槽、2号水槽中,你们猜它是沉还是浮呢?(1号水槽盛的是清水,2号水槽盛的是盐水)

生1:马铃薯在1号水槽中是沉的,在2号水槽中是浮的。 生2:马铃薯在1号水槽中是浮的,在2号水槽中是沉的。 生3:马铃薯在两个水槽中都是沉的。 生4:马铃薯在两个水槽中都是浮的。

师:哪种猜测是正确的呢?我们现在通过实验来验证。(师把马铃薯分别放入1号水槽、2号水槽中)

师:马铃薯在1号水槽中是沉还是浮? 生:(齐答)沉。

师:马铃薯在2号水槽中是沉还是浮? 生:(齐答)浮。

(设计意图:不同的实验现象冲击着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考角度从马铃薯转向液体,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三、观察比较两种液体。

师:同一个马铃薯,在1号水槽中沉,在2号水槽中浮,是什么原因影响了马铃薯的沉浮呢?请同学们认真最有可能影响的因素是什么?

生1:两杯液体看起来一样多。 生1:烧杯是相同的。 生1:马铃薯是同一个

师:那最有可能影响的因素是什么?

生1:看来只有液体了。

师:用什么方法来检验这辆被液体是否相同呢? 生1:看一看 生2:摸一摸 生3:闻一闻 生4:用蒸发的方法。

师:好主意,加热时我们常用来鉴别液体的方法。

师:接下来我们就按这位同学的提议完成这个加热蒸发实验吧!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各组的实验材料,共同探讨你们小组的实验方案。(学生根据桌上的实验材料,分组讨论、制定实验方案)

师:谁愿意把你们组的实验方案与大家进行交流。

生1:先把蜡烛点燃,用两个钢勺盛水杯里的液体,再用蜡烛烧这两个钢勺,液体蒸发后,如果勺里有东西,说明液体里溶解了别的物质,如果勺里没有东西,说明液体里没有溶解别的物质。

生2:先把蜡烛点燃,再用滴管取两个水杯里的液体,滴在两个不同的勺上,在蜡烛上蒸发。如果液体里没有溶解别的物质,就会全部蒸发,如果液体里溶解了别的物质,就会留下痕迹。

生3:应该用蜡烛的外焰加热,因为外焰温度最高。

师:1号水槽、2号水槽里的液体分别在各组的1号烧杯、2号烧杯里,下面就请同学们按照自己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学生分组进行液滴加热实验)

师:两种液体留下的痕迹有什么不一样,说明了什么?

生1:1号水槽里的液体全部蒸发,我觉得是水,2号水槽里的液体留下了白色的颗粒,我觉得是盐。

生2:1号水槽里的液体完全被蒸发,没有留下痕迹,说明1号水槽

里的液体没有溶解别的物质,2号水槽里的液体留下了一种不明的白色颗粒,说明2号水槽里的液体溶解了一种不明的物质。

(设计意图:教师提前为学生准备有结构的材料,有效的避免了学生在设计实验时的盲目性。实验中不同现象的出现继续冲击着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考角度从对液体的研究转入对液体影响物体沉浮的研究。)

四:调制一杯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

师:2号水槽里的液体溶解了别的物质,使马铃薯浮了起来,那么2号水槽里的液体可以溶解哪些物质呢?

生1:可以溶解白糖。 生2:可以溶解盐。 生3:可以溶解碱。 生4:可以溶解味精。 生5:……

师:2号水槽里的液体可以溶解的物质有许多。如果让你调制一杯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根据桌上的实验材料,你打算怎样完成这个实验。请各组同学共同讨论、制定你们组的实验方案。(学生分组讨论、制定实验方案)

师:谁想把你们组的实验方案与大家进行交流。

生1:把味精放入100毫升水中,用筷子搅拌,直到味精完全溶解,把马铃薯放入烧杯中,看马铃薯是否浮起来,如果还沉在水底,再加入味精,直到它浮起来为止。

生2:把盐放入100毫升水中,用筷子搅拌,直到盐完全溶解,把马铃薯放入烧杯中,看马铃薯是否浮起来,如果不能浮起来,再加入盐,直到马铃薯浮起来为止。

生3:在100毫升水中放入一勺白糖,充分搅拌,使白糖完全溶解,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c2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