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动态

更新时间:2024-07-03 10:0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高职教育动态

2009年3、4期

总第11-12期 湖职院高职教育研究所主办 二00九年十二月

目 录

■新闻动态

一、教育信息报报道我校《和谐德育建设之路》??????????????2 二、湖州职业技术学院“三育人”工作推进大会胜利闭幕??????????3 三、吉林大学:三项举措提高“三育人”工作水平?????????????6 四、哈工大深化实践载体 两学生公寓试点建设创新型“三育人”基地 ????8 五、浙江大学创新体制机制构建育人工作大格局??????????????8 六、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实施文化兴校战略构筑育人平台??????????9 七、河北工专实行“三育人”机制 ????????????????????11 八、黑龙江大学“三育人”工作量化考评体系建设研究???????????12 九、同济大学三个“育人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举行毕业典礼???????12

■学术动态

一、金融危机应引起高等学校对人文素质教育反思(潘懋元)????????13 二、高职教育的文化支点:互动与融合的校企文化(金雁)?????????14

1

三、以高校“新三育人”实践活动为平台转化“问题大学生” (张杰、郭一

红)???????????????????????????????19 四、高职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思考(陆建洪)????????????22 五、高职核心发展力的培植靠什么(王明伦)????????????????24 六、用周恩来精神指导“三育人”工作 ??????????????????25 七、“三型校园”建设中“三育人”工作探析(张宝成)??????????27 八、略论职业院校管理育人问题(周文)?????????????????31 九、当前高职院校加强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思考(刘家枢)?????????34 十、高职院校“体验式”职业素质教育的思考与实践(黄道平)???????38

■新闻动态

和谐德育建设之路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 书记 杨 柳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是地处浙北的一所省示范性高职,自1999年建校以来,就高度重视学校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力求以研究性、学习性工作方式带动实践,实现理论的突破与实践的创新。

和谐德育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模式。和谐德育作为一种理念,是立足于和谐社会建设,从人的发展的和谐性要求出发,在研究人的需要、人的规律的基础上,反思、克服和超越传统德育的不和谐弊端,建构凸现和谐性的现代德育的应然状态。和谐德育作为一种模式,是指在德育的实施过程中,在尊重德育规律的基础上,通过调动德育内外部诸要素的整体和谐互动,促使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素质和谐发展的一种德育模式。实施和谐德育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选择。

目前,作为浙江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工程成果——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和谐德育”的理论整体框架已经形成,专著《和谐德育论》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并于2009年6月获得了浙江省第六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果著作类唯一的一等奖。 一、以和谐统一的网络德育推进网络文明的建设

2001年学校建立主题网站——领航在线,2003年又开设了名为“诚书记信箱”的校园网络论坛。“诚书记信箱”使校领导与学生在网络上面对面;整合优势资源,建设网络咨询“直通车”;利用网络凝聚“后班级时代”班集体向心力;“网络雷达”在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真正成为了大学生“成长进步的引路人、了解社会的信息窗、排忧解难的报修箱、学习实践的加油站”,实现

2

了网上求知与网上引导、网上教育与网上服务的和谐统一。2006年,“诚书记信箱”入选清华大学网络教育经典案例、浙江省基层宣传思想工作三贴近创新案例。 二、探索和谐道德文化教育的校园模式和路径

一是全力改进思想理论课教学。我们以国家级精品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载体,确立了基本理论与职业素养、基本理论与职业现实问题、基本理论与职业道德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基本素质和能力的理念,开展了“以学会做人为目标”的课程改革,引导学生以健康向上的道德精神实践人生。

二是建设大学生创业园。2003年起,在全省高校中率先建成了2000平米的大学生创业园。该创业园已进驻36家创业公司,每年有700多名学生在创业园这个真实的市场中从事着创业实践。近年来经过创业园锻炼的学生近3000人,经过创业园的实践,学生的自我认识更加清晰,就业定位更加准确,职业意识更加牢固,就业竞争力也不断提高。

三、充分发挥和谐校园文化在“和谐人”培养中的作用

一是努力建设和谐的校园环境文化。学校精心打造具有地域特色、文化内涵的校园环境,提出了以“现代化、生态化、人文化和职业化”为内涵的校园建设“四化”目标。我们把其核心文化概括为:热爱自然,珍惜岁月,胸怀天地。

二是自觉培育、凝练学校精神文化。我们的校训是“崇德尚能”,我们的学校精神是“海纳百川,持恒精进”。“崇德尚能”既是学校“文厚、技湛、商慧”人才培养特色的浓缩,也是全校师生的立身行事之风。我们理解的“海纳百川”包括博然大气、浩然正气和超然静气;“持恒精进”包括锲而不舍、精益求精和锐意创新。它是学校坚定的价值追求。

三是建立促进学生自觉成长的制度体系。我们特别注重把实践中形成的经验逐渐制度化。以“帮困扶贫、助残抚孤”为内容的爱心行动、以“便民利民、社区服务”为内容的文明行动、以“植树绿化、美化环境”为内容的绿色行动、以“爱护地球、保护生命”为内容的环保行动、以“宣传科普、学习科学”为内容的科技行动等在我校已经形成了机制,推进工作的进一步深化,有效地促进了个人素质与职业选择、职业生涯与职业理想、个人志趣与社会价值取向的和谐统一。

摘自《教育信息报》2009年11月19日

湖职院“三育人”工作推进大会胜利闭幕

12月18日,为期一周的“三育人”工作推进大会胜利闭幕。会议期间,全体教师和职工在各党总支的带领下,围绕“三育人”工作开展了分组讨论。大家热情参与、总结经验、分析形势、进言献策,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了推进“三育人”工作开展的良好氛围。

当天下午,学校召开了“三育人”工作推进大会总结会。校长胡世明作总结讲话,他指出“三育人”的基础是全员育人;关键是形成一支优秀的育人骨干队伍;保障是通过管理的力量、服务的力量,形成明确的导向、全程的关注和全方位的氛围。会议由校党委书记杨柳主持,各党总支书记代表各组就分组讨论的情况作了交流发言。校领导胡世明、陈松源、丁根林、吴海燕及各相关部门、分院负责人80余人参加了总结大会。

3

通过为期一周的会议,全校上下就以“三育人”理念指引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达成了以下共识: 一、树立一种理念

做好“三育人”工作,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以海纳百川的胸怀,以持恒精进的执着,培养“崇德尚能”的和谐职业人。学校教育因学生而存在,教育教学质量的好坏通过学生体现出来,社会评价一所学校的优劣最主要也是通过学生来进行。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把以学生为本的思想贯穿于各项工作中,树立“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理念和认识,强化学校的各项工作在育人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同时通过有效的机制使这种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良好氛围。要突出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创造有利条件。以行树人,把青年学生推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实践最前沿,发挥学生群体本身蕴藏的教育功能。要凸显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为实现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护航。以文化人,给学生更多的平等和尊重,更多的宽容和鼓励,让学生懂审美、会求真、能向善。

二、注重两个提升

做好“三育人”工作,必须建设高尚师德文化,注重师德提升与专业提高同步。教书、育人都是教师的天职。一个良师,不仅仅是教好书,还要育好人;不仅仅业务能力要强,在业务上能为学生指点方向,指点迷津,而且在政治上、道德上、人生上要进行引导,解疑释惑、为人师表。做好“三育人”工作,必须注重师德提升与专业提高同步。教师既要有“教书育人”的境界,更要有育人的才能。业务的发展固然重要,全面素质的提高更重要,教师要自加压力,刻苦钻研业务,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总结教学经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高度的责任心认真上好每一堂课,认真做好与教学相关的每一件事情,同时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文明修养、治学态度和作风纪律上,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用高尚的品质和良好的思想道德风范去影响和教育学生,真正成为大学生的良师益友。

三、把握三个要点

“三育人”的基础是全员育人,每个任课教师都要进入角色,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以饱满的精神上好每一堂课,与学生形成良好互动,将“三育人”工作的指向体现在学校制定的人才培养目标中,体现在人才培养模式中,体现在学校设定的课程和编写的教材中,体现在每一个教职工的工作实践中,体现在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三育人”的关键是形成一支优秀的育人骨干队伍,尤其是班主任、辅导员队伍,要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多办实事,关心学生的切身利益,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把思想政治教育做到人的心坎上。“三育人”的保障是通过管理的力量、服务的力量,形成明确的导向、全程的关注和全方位的氛围。服务的质量在于对全员的关爱、全程的关注。“三育人”的真正成功在于全方位氛围的营造和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

四、优化四支队伍

要进一步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要不断更新管理理念,切实改进管理方法,努力走专业化发展之路,积极探索有效的管理模式,不断提高管理班级的能力和水平,成就一支受学生喜爱、让家长放心的班主任队伍。按照教师和管理干部双重身份的要求,把学生辅导员的选聘、任用、培养、管理、发展作为系统工程,纳

4

入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整体规划,使辅导员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的专门人才,使辅导员队伍成为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人才库。继续通过专业进修、攻读学位等途径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思想修养、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形成一支专兼职结合的专业化、专家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研究,增加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性教育的科研立项,引导和鼓励教职工结合实际工作,研究性地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着力培育一支理论研究队伍。

五、构建五个平台

建好环境文化平台,使校园环境真正进入教育内容。要围绕以校园为主题进行各种创意活动,让更多的学生享受校园、理解校园、爱护校园、创造校园。建好活动文化平台,发掘“第二课堂”的功能和意义。要从自发转向自觉,要赋予学生活动更深层次的教育价值追求,要从少数人唱主角、多数人当观众向更多的人参与转变,要把更多的学生从网络游戏引导到参与现实的有价值的活动中来。建好网络文化平台,充分发挥“诚书记信箱”的思想教育职能,在保持学生足够的吸引力的同时,要与学生的需要同发展,并在一些方面引领学生的进步。建好创业文化平台,熏陶、激励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热情。在创业园、创新创业班的基础上要解放思想、创新思路,进一步繁荣创业文化。建好职业文化平台,认识并发挥实训基地的文化价值,在课堂教学、学生活动中全面渗透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职业操守,打造“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下的“职业化”校园。 六、抓好六大重点

要抓好青年志愿者培养,组织好以“公益服务进千家”为代表的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和青年志愿者活动,使学生增进对国情、对社会的了解,加深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提高思想认识水平,扩大知识面,增强集体荣誉和协作精神,促进学生思想感情的转变和升华。要抓好青年创业者培育,以大学生创业园建设为平台,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创业文化氛围,引导学生在“创业带动就业”的实践中,树立平等、自由、自主、自强的现代市场道德意识,培育务实、创新、进取的现代市场道德品格,实现市场、竞争、文化、伦理的结合,市场规则和文化渗透的结合。要抓好和谐职业人打造,通过发掘教育资源丰富育人内涵,树立服务意识增强育人能力,提供优质服务落实育人功能,弘扬崇德尚能理念,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塑造高尚的个人品德、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抓好学校精神理念传承,加大人文素质教育力度。努力挖掘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加大人文选修课的建设力度,使人文素质教学活动规范化、系统化,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学校精神理念、湖州地域文化、中国文化和世界文明。多形式举办人文讲学活动,把“苕溪讲坛”建设成省内有影响、深受学生喜爱的校园人文讲堂。抓好校园文化品牌,要按照学校文化建设工程的要求,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空间,通过整合校内资源和社会资源,建立规范的校园文化活动体系和品牌,形成体现学校特色、地域特点、职业特性、时代特征的校园文化。抓好社团社会化实践,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增强校园的人文气息。除继续做好现有的元旦文艺汇演、田径运动会、技能文化节等固定活动项目外,要积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单项性的文体活动和学术、科技活动,建立多个品牌活动项目。

摘自《湖职院新闻网》

5

吉林大学:三项举措提高“三育人”工作水平

长期以来,吉林大学高度重视“三育人”工作,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工作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以加强师德建设为核心,“教书育人”成果显著。

育人的关键在教师,教师培养重在师德。合校之初,校党委就明确提出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的目标,通过开展多种活动,使全校教师在办学方向、教育理念、学术传统、道德修养等许多问题上形成了共识,为培养具有吉大特色的高水平人才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近几年来,学校高度重视以师德建设为核心的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出台了《关于加强和创新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着力构建加强和创新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五个体系。对教师师德规范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出台了《吉林大学教职工职业道德规范》,明确了该校师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基本思路。开展了师德先进个人和师德标兵评选表彰、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教育实践、青年教师岗前培训、青年教师教学水平大赛等活动,使得该校教师队伍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素质全面提高。为了促进教风建设,教务部门严格落实名师、教授为本科生上课制度,强化实施督学制度和师德问题一票否决制度,在全校上下形成了教书育人的浓厚氛围。在连续7年的教职工思想动态问卷调查中,认为“教师这个职业神圣”的人数比例,由2001年的76.5%上升到2007年的92.3%。

合校以来,孙正聿、宋天佑、姚建宗、孙利天、李勇、张福贵、李玉林、滕利荣等8名教师被评为全国教学名师,有1人被评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有2人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有4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23人被评为“吉林省优秀教师”,25人荣获“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 9人被评为吉林省教育系统“师德先进个人”。 2001年以来,在全国“挑战杯”大学生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该校学生共获得一等奖17项、二等奖37项,吉林省赛区共获得一等奖70项。2006年校庆前夕,李长春同志来学校视察期间,对该校的教书育人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全国各大新闻媒体对该校师德建设的经验和做法给予了宣传和报道。

二是以制度建设和作风建设为重点,“管理育人”水平稳步提高。

通过加强制度建设,规范管理行为,提高管理水平。学校党委实施了依法治校的战略,把加强学校制度建设作为依法治校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为规范办学行为,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率先在全国高校中制定了《吉林大学章程》。通过规章制度的建设,将各项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克服管理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力求公开、公平、公正,使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不断提高。

通过加强作风建设,把管理寓于服务之中,把刚性的管理与人性化的服务相结合,努力做到高效管理与优质服务相得益彰。学校党委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机关作风建设的意见》,机关党委和各部门签订了作风建设责任书,并设立了机关作风监督员。校部机关各部门特别是“窗口”单位积极履行服务承诺制度,严格贯彻落实领导负责制、信息公开制、首问责任制等十项改善机关作风建设的具体措施,为基层师生员工到机关办事提供方便。为切实加强管理育人工作,机关党委每个支部负责资助一名特困生,并与学生处联合开展了机关干部兼职班主任聘任工作,有63名机关干部被聘为本科生班的兼职班主任。学生工作部门以加强学生队伍

6

作风建设为核心,不断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水平。学校在部分学院设立了专职副书记管理研究生工作,由政治上、业务上突出的专职教师担任,加大了对研究生管理和服务的力度。学生处以“十佳辅导员”评选活动为平台,以典型带动群体,辅导员队伍的战斗力和奉献精神明显增强。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生处还开展了“思想、理论、人生:100讲”、“十佳大学生”和“自强自立优秀大学生”评选等活动。校团委积极发挥社团组织作用,活跃校园文化生活,举办了“五月的鲜花——全国大学生校园文艺展演”、“阳光体育运动系列活动”等大型文艺、体育活动,开展了“十大杰出青年”和“最受学生欢迎的十佳教师”评选活动,产生了很好的影响。政策法规办依照学校章程和相关法规,承担了学生申诉处理工作,主动为学生维权提供帮助。学校党校每年培训7000多名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成为大学生成才的红色基地。在我们连续开展7年的学生思想动态问卷调查中,已提出入党申请的同学由2003年的53.7%上升到2007年的60.1%。每年有近600名毕业生主动申请到西部地区或国防基地就业,有8000多学生参与到无偿义务献血活动中,促进了校园文明新风的形成。

三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着力点,“服务育人”环境不断优化。

大力实施“送温暖工程”和“凝聚力工程”,着力解决师生员工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不断优化服务育人环境。

通过集资建房、合作建房、为青年教工提供周转房等方式,为教职工解决住房困难。2007年学校组织落实教工团购房近200套、博士周转房278套,有效缓解了一批无房教师的住房问题。学校工会每年积极开展以“扶贫济困解难事、温暖和谐进万家”为主题的送温暖活动,为特困职工、劳模发放慰问金和慰问品,对他们在生活方面遇到的困难给予及时帮助和解决。为了解决特困生的学习和生活困难,学校开设绿色通道,决不让一名学生因为交不起学费而辍学,并在财务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减免了部分特困生的学费;通过设立勤工助学岗位、开展“送你一张返乡票”、“送你一件御寒衣”等活动,加大了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力度。

后勤集团树立“以师生员工为中心”的经营理念,提出了“用心服务,追求完美”的企业精神,进一步突出了服务工作在学校事业发展和育人环节中的重要作用。为了提高服务水平,集团党委适时举办各种培训班,不断充实和更新有关经营管理、市场经济知识。各校区后勤服务中心均设立了24小时值班电话,承诺在接到电话30分钟内维修人员赶到现场。后勤各部门还与学生维权部合作举办了“争创后勤服务标兵共建完美和谐吉大”活动,加深了相互之间的了解;组织了 “十佳员工评选”、岗位技能大赛等活动,激发了员工学先进、赶先进、争先进的工作热情。

全校医疗工作者甘当师生员工的健康卫士。每年都集中开展一次教职工体检,及时发现他们身上可能发生的疾病并进行科学的康复指导。卫生保健部门还配合学校重大活动提供医疗保健服务,确保医疗安全。学校医务部门还全面开设健康教育课程,为学生讲授“饮食与健康”、“常见传染病的防治”等系列知识,为促进他们健康成长提供科学的指导。

“教书育人,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吉林大学广大教职工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岗位上,恪尽职守,呕心沥血,默默耕耘,无私奉献,表现出对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对学生的深深爱戴,充分体现了陶行知先生倡导的“以教人者教己,在劳力上劳心”的育人理念,为学校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栋梁之才。

7

摘自《吉林大学新闻网》

哈工大深化实践载体 两学生公寓试点建设创新型“三育人”基地

东北网4月13日讯 (商艳凯 记者 朱丹钰)记者日前从哈同大学生工作例会获悉,为深化“凝聚新的‘八百壮士’,培育一流创新人才”这一实践载体,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突出实践特色,该校将以学生一、七公寓为试点建设创新型“三育人”基地。校工会、校学生工作部、后勤集团等单位近期将联合就公寓文化建设总体设计方案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征集。会议同时明确了学生公寓建设的具体目标,即通过基础设施改造使之成为“宜居之家”、建立院系文化墙和社团棋牌室使之成为“快乐之家”、服务一流人才培养使之成为“成长之家”、以本科生为重点主动提供服务使为成为“亲情之家”。

会议指出,自学生公寓建设启动以来,各院系积极建立制度、加强管理,朝着建设一个快乐、健康、和谐的学生之家的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会议要求,努力探索使学生公寓建设成为锻炼学生干部的基地,除课堂这一主渠道外,使作为最基本集体单位的学生公寓成为开展形式多样活动的主阵地。会议强调,目前学生公寓建设处于文化氛围营造阶段,为此各部门要为学生搭建更多的平台,通过活泼的、鲜活的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同时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坚持以人为本,在实际工作中突出特色、个性、和谐等主题元素。

会议强调了新时期加强公寓建设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公寓共建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即坚持“观念新、思路清、问题明”三个原则,做到“有标准、在导向、有督导、有总结”四项要求。要通过公寓建设,实现学生寝室千帆竞发、争先创优的良好局面,努力实现公寓建设上层次、学生发展有平台、思想政治教育有阵地的目标。

摘自《东北网》

浙江大学创新体制机制构建育人工作大格局

近年来,浙江大学将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作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工作主线,大力创新体制机制,整合全校力量构建“三全育人”工作格局,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作用,取得了积极成效。

——创新学生管理体制,突出“以生为本”工作特色。2008年整合全校教育教学资源,成立了本科生院,在本科教学、教学管理、学生培养和学生日常管理等方面进一步强化了面向师生的服务功能,使学生工作由多部门分散决策,转变为统一的高效管理。本科生院下设求是学院,专门负责主修专业未确认的所有大类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生确认专业后回归各专业院系管理,有效实现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有机对接。为解决低年级学生接触专业教师机会少的问题,学校创立了“驻舍导师制”, 选派优秀教师入住学生宿舍,要求他们每周至少4个晚上住学生宿舍,其中2个晚上在导师室提供咨询,每2周组织一次沙龙,建立亦师亦友的新型师生关系。

——创新队伍建设机制,形成广泛的育人工作合力。一是强化全员育人意识,2007年成立“求是导师学校”,增强导师思政工作的意识和能力,迄今已培训了1100

8

余位导师。明确规定新进青年教师和机关干部必须担任兼职辅导员、班主任或研究生德育导师2年以上,才能晋升上一级职务。要求所有机关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结对子,积极探索校领导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等结对制度。二是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工作格局,在院级单位成立“家长委员会”, 通过开设“家长开放日”、设立“家委会基金”等形式,密切家长与学校的联系。积极发挥校友育人功能,去年以来共聘请了两批139位知名校友担任学生职业发展导师。实施“求是强鹰实践成长计划”,分三批共聘请了44名知名浙商、6名海外归国人员担任学生创业导师。

——创新校园育人文化,营造成长成才的良好氛围。将思政教育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全过程。一是创新始业教育,不断丰富“新生特别教育计划”内涵,重在帮助新生理解大学、转变人生。在研究生始业教育中,将学术道德教育、实验室安全教育作为入校第一课。二是大力开展创业创新教育,积极打造“登攀节”、“创业设计大赛”等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创新贫困生资助工作,每年拨出20余万元实施面向经济困难生的教育实践项目,引导困难生通过参与研究课题获得资助。三是大力开展实践教育,建立了“湖州社会主义新农村”、“西迁办学一条线”、“三农服务一张网”等富有特色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国情、民情。四是扎实开展就业择业教育,加强国家政策和典型事迹的宣传,帮助学生发现西部地区、城乡基层、中小企业蕴含的巨大发展机遇,引导学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根据社会需要及时制定“村官”辅修专业培养方案,率先启动了农业推广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工作。

——创新党建工作模式,强化党风对学风的引领作用。一是切实做好在青年大学生、研究生中发展党员和党员教育工作,探索形成学生党员保持先进性的长效机制。目前学校研究生学生干部中党员占75.46%,本科生学生干部中党员占61.89%。二是探索科研交叉平台研究生党组织设置,加强网上党校、网上支部生活等建设,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三是坚持“抓支部带小班”,探索在国防生、民族生相对集中的院系建立独立学生党支部,进一步夯实国防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的组织基础。目前学校有近50%的民族生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四是建立党员学生联系困难学生制度,要求每位学生党员联系几个宿舍,与“学习困难、经济困难、心理困难”等特殊学生结对子,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摘自《中国教育新闻网》www.jyb.cn 2009年11月30日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实施文化兴校战略构筑育人平台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建设发展的56年历程中,坚持将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校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统一规划,统一建设,以艰苦奋斗精神为内核、以地质元素为特点、以人文关怀为目标、以心理疏导为主导,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历史特色、学校特点的校园文化。同时,通过大力实施文化兴校战略,不断推动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以艰苦奋斗教育为核心,创建特色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艰苦奋斗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优良传统和治学治校的法宝,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特色。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始终把传承艰苦奋斗精神作为立校树人之本。艰苦奋斗教育已成为师生思想教育和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学校在专业教育和德育

9

工作中,坚持把弘扬艰苦奋斗精神作为主题,把艰苦奋斗精神的培养有机地融合在教育的各个环节之中,着力培养学生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人生态度和生活作风。通过野外地质实习、登山等活动,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品质,这一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是新时期培养青年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苦乐观和艰苦奋斗精神的有效途径。学校坚持以“大体育观”为指导开展特色体育活动,把增强学生体魄与培养不畏艰险、顽强拼搏的精神结合起来。学校新建攀岩馆、“素质拓展基地”,率先在全国高校开设野外生存体验课,该课以“挑战自我、超越极限、团队精神、增强自信”为宗旨,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坚忍不拔的品质和团结友爱的集体主义精神。始终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效结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积极推进思想政治工作进课堂、进社团、进宿舍、进网络;以重大节庆日、纪念日、重大事件为契机,集中开展“民族精神代代传”、“我与祖国共奋进”等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师生牢固树立祖国观念、人民观念、集体观念和社会主义观念;举办大学生理论学习报告会、学生骨干理论学习研讨班、理论知识竞赛、学习十七大报告会和“青年理论读书周”等活动,引导广大师生不断坚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以“忠心献祖国、爱心献社会、关心献他人、孝心献父母、信心留自己”主题教育活动为龙头,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 以培育弘扬大学精神为重点,大力加强校风学风建设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积淀了富有地学特色和文化个性的校本化教育资源,形成了“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大学精神,并得到一代代传承和弘扬。学校专门建立了校史陈列馆,把参观校史馆作为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广泛开展“牢记校训、学唱校歌、配戴校徽、使用校标”的主题教育活动,激励师生员工爱校荣校兴校。深入开展以建设优良教风和学风为重点的校风建设,通过举办“六大文明创建”、“三育人标兵”、教学名师、“我最喜欢的老师”评选活动,实行师德师风建设“一票否决制”,培育艰苦奋斗、团结活泼、严格谦逊、求实进取的优良纯朴校风。坚持紧紧结合地学特色,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校园文化、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等专题开展理论研究与实践成果总结。2007-2008年学校首批资助项目取得39篇论文、2部专著、省部级科技项目12个阶段性成果,2009年新资助研究课题16项。以池际尚先生为原型的《我常怀念她》《雪莲花开》等情景剧搬上校内外舞台。学校积极开展以办学发展历程为特征的“四重门”文化景观作品创作设计大赛,引导师生对学校校史的认识与理解,增强教育的实效性、针对性。

以提升文化品位为关键,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校发展战略规划,从制度、人力、物力、财力上提供保障,注重发挥群团组织的重要作用,实施地学文化论坛、环境文化节、工程文化节、珠宝文化节、资源科技论坛等校园文化精品工程。通过这些主题鲜明、形式新颖、内容高雅的精品学术和文化活动,培养了师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有助于陶冶师生的道德情操。学校连续被评为全国社会实践优秀组织单位,学生创新创业作品在全国和湖北省“挑战杯”竞赛中获金奖、一等奖多项。

以开放办学为主题,大力彰显学校特色文化

学校的逸夫博物馆已经成为国家地球科学标本典藏库、全国科学普及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校每年组织学校开放日,吸引更多的中小学生和社会人士来校参观。学校举办了“中国抗震救灾大型新闻图片展”进校园,大力宣传抗震救灾精神,

10

在汉很多学校在校生前来观看,在社会上、特别在高校中引起强烈反响。通过援建农村文化中心户融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学校在巴东、鄂城、秭归等地建立了相对稳定的文化中心;学校援建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九襄镇地大希望小学,在当地和湖北省引起强烈反响。《打造地学特色文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获得教育部高校校园优秀文化建设成果二等奖。

以优化校园环境为基础,不断加强人文设施建设

打造校园人文新景观。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可以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与人文精神。学校启动了“学校历史人文景观建设工程”,打造校园人文新景观。在校园环境规划建设中,高度重视培植校园环境的历史文化内涵,注重做好校园人文环境、校内文化设施、校园景观等的建设与规划,学校近期启动了“四重门”文化景观作品创作设计大赛与宣传活动,目前学校已经形成摇篮、化石林、地质人塑像、第一浪、院士长廊、地大隧道、山峡坝基岩心、逸夫博物馆等地学文化为主题、反映学校历史文化底蕴和重大成果的人文景观带,激励学生爱国爱校、刻苦学习、奋发向上。设计、建造了一批高品位、有特色、与学校整体环境氛围相协调的教学楼、图书馆、体育馆,展现了学校精神风貌和校园特色。通过组织师生员工广泛参与校园楼宇、道路、景点的规划、建设、命名以及管理工作,增强了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对校园文化环境的认同感。

摘自《中国地质大学新闻网》

河北工专实行“三育人”机制

不管是专任教师、党政管理干部,还是教辅人员,只要是学校的教职工,就负有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的“三育人”机制把德育贯穿于教学、管理、服务的各环节,调动起全体教职自觉育人的积极性,创建了全员育人的局面。

“是教工就负有育人责任”,许多高校对此有着共识,但又很难落到实处,河北工专通过“三育人”工作机制,将这一德育教育理念变成了现实。绕将在校学生培养成除具有专业知识外还具备良好道德品质的一线工程人员的目标,学校根据工作性质开展了在各系、教务处、马列教学部专任教师及实验人员中推选“教书育人”先进个人,在党政群团和图书馆岗位上的所有管理人员中推选“管理育人”先进个人,在后勤和教辅人员中推选“服务育人”先进个人活动。教书育人先进除了要对学生进行严格教育管理、教学工作成绩突出外,还要自觉地、经常地、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育人先进要善于把管理与教育相结合,通过对学生日常行为的管理,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服务育人先进要以优质的服务影响、教育学生,其服务工作得到广大师生尤其是学生的称赞。评先活动一年一次,教师节时进行表彰、颁发荣誉证书,同时进行经验交流,评选出的先进个人作为晋职、选拔、职称评定的重要条件之一。河北工专通过这项机制调动起所有教职工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形成人人都关心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塑造与培养的氛围。

“三育人”评选活动始于2005年,第一批11位“三育人”先进从全校430多名教职工中脱颖而出。“三育人”机制增强了广大教职工的育人意识,提高了育人

11

水平。河北工专也因此荣获了省委组织部、宣传部、省委教育工委颁发的“河北省高校党的建设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稿件来源: 沧州日报 ) 摘自《沧州新闻网》

黑龙江大学“三育人”工作量化考评体系建设研究

摘要:“三育人”工作是高校实现育人这一中心工作和根本任务的重要保障,但如何能发挥“三育人”工作应有的作用。是所有高等教育管理者共同思考的问题。量化考评管理模式的引入,将对“三育人”工作内涵明确规定,对工作完成程度进行科学的量化。对“三育人”工作给予客观的评价。通过对“三育人”工作量化考评体系的作用及建立过程中应注意问题的论述,试图真实还原“三育人”工作作为学校中心工作和根本任务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三育人”工作;量化考评;黑龙江大学

中图分类号:t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1-0226-03

作者:孙伟成 侯岳川

来源:经济研究导刊 第11期

同济大学三个“育人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举行毕业典礼

6月9日晚,“薪火永继、砥砺兴邦”——2009年同济大学团干部培训学校、百名优秀大学生培养工程、“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毕业典礼在经纬楼三楼报告厅举行。组织部、党校、校团委以及育人工程的导师团代表老师出席了本次毕业典礼。

毕业典礼上团校、百优、青马三个“育人工程”的学员代表分别以情景剧模拟讨论会、课题汇报答辩的形式进行了学习成果汇报展示;校团委副书记陈一希作了大学生骨干培训班工作总结;导师团代表许青老师做了精彩的点评。随后校团委书记考书健宣布了毕业学员和优秀学员名单并接受了成果总结册光盘。最后,党校副校长范灼华老师寄语在座学员并希望大家能“扎实学习、锻炼身体”。

毕业典礼之后,学员们纷纷表示即便在结业之后,仍要兼怀天下、关注民生,关注社会,踏着前人的足迹,追随同济的印证,书写自己的人生!

摘自《同济大学新闻网》

■学术动态

金融危机应引起高等学校对人文素质教育反思

潘懋元

【作者简介】 潘懋元,厦门大学教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顾问

12

●对整个高等教育来说,金融危机的挑战与机遇并存。我们应借此机会进行深刻的反思,对加强人文素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来说,反而是个机遇。

●必须以对金融危机深层次的反思为契机,将加强人文素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当务之急。

从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来看,金融危机必然对高等教育产生影响。实际上,世界金融危机对高等教育已经和即将出现的影响是全面性的。

这里包括三个层次:浅层次影响、次层次影响和深层次的影响,其中有的在我国还不太明显,有的已经凸现出来。

浅层次影响中,第一项是高校经费。这在西方国家已造成很大影响,尤其是美国,仅一个加州大学总校,今年的公共事业经费就少了几个亿。个别学校在银行的存款也受到很大损失,比方说冰岛银行关门后,牛津大学的存款损失了3000万英镑,剑桥大学损失1300万英镑,等等。另外,外国很多高等学校都是用基金来举办的,基金缩水使高校遭受损失。银行贷款也成了大问题,利息提高、贷款困难,导致有的学校现在一年要多付100万美元的利息。再加上捐资办学的人急剧减少,投资办学的企业也有所减少,这些都对世界的高等教育产生了很大冲击。

第二项是高校的毕业生就业问题,这对中国高等教育影响要更大一些。因为近年来大学毕业生数量扩张较快,就业压力增大,现在又遇到金融危机,许多中小企业所受影响较为明显。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相信在政府和社会多方面努力下,能够有所缓解。

次层次影响中,第一项是学校招生。现在对西方国家影响已经比较大,一位在美国大学访学的老师告诉我,他所在大学最近已感觉到有的系招不到学生,需要进行调整。前几天有媒体报道,香港有的大学也反映今年商科学院报名的人很少。但这个问题对中国来说暂时影响不大,因为中国的生源很充足,高中毕业生现在只有60%至70%可以上大学。当然,由于经济困难,有可能招生数会减少,但另一个方面,市场经济不好的时候,有的学生找不到工作或者下岗了,又会回到大学念书,大学生数量反而增加,这就是大学与市场经济之间的错位发展。另外,金融危机还导致西方高等教育的师资产生了问题,有的学校要裁教师,有的学校要减工资,对中国来说,这却是一个调整和充实师资的机会。

除了上述这些影响外,更深层次的影响将发生在专业结构、课程教学、素质教育等方面。如专业结构中,第三产业的某些专业可能要减少。现在许多学校不管有没有条件,都热衷于搞金融、外贸、外语、法律等热门专业,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热门可能会变冷门,专业结构可能要发生变化。另外,课程内容、教学方面可能也要发生各种变化。最后,我认为更深层次的影响是素质教育,应引起人们对人文素质教育的反思。

金融危机,归根结底是人的错误造成的:错误的经济理论与政策,以及一连串不道德的经济行为。高等教育对待那些错误理论应该怎么办呢?就是要修改课程。比如说,我们认为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是新自由主义理论与错误的经济金融政策,那我们的教科书里就不能继续鼓吹这些错误的东西。对于一连串不道德的行为,我们则要检讨所培养的高级专门人才在素质教育方面的缺失。我们培养人才的时候,没有培养人文精神和职业道德,所以我们要加强人文素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

13

因此,对整个高等教育来说,金融危机的挑战与机遇并存。我们应借此机会进行深刻的反思,也许对加强人文素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来说,反而是个机遇。有破坏才有创新,坏事也会变成好事。翻开历史,可以看到几次类似的机遇:

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经济大萧条,促使某些西方大学设置了通识教育课程;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哈佛大学发表《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杜鲁门总统高等教育委员会发表了《为了民主的高等教育》,促使通识教育在全世界广泛流行;20世纪70年代,针对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在提出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同时,西方有识之士呼吁要使科学教育人文化或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由此可见,21世纪对世界金融危机的深刻反思,将是促使高等教育更加重视通识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的契机。

现在中国处于经济转型期间,传统的道德体系解体,但是市场经济的道德信念尚未树立,而其负面影响则已泛滥,如唯利是图、自私自利、极端个人主义等。因此应该承认,这些年来,中国高等学校对思想道德教育方面重视不够。金融危机也将促使中国高等教育,尤其是一向对人文素质、职业道德教育重视不够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反思如何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文素质、职业道德教育。

事实上,金融危机对高等教育影响的全面性,同样存在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但在应对金融危机上,高等职业教育有其特殊性。高职教育所培养的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人才,贴近社会实际,对人才市场的适应性较强。与此同时,国家采取向内地、农村和中小企业增加投资,扩大内需、拉动经济的政策,有利于职业技术人才的流动。由于产业结构为应对金融危机而加快优化、升级,必将促使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调整专业结构、更新课程内容,重视实用性课程开发,培养适应就业市场的第一线人才。另一方面,国内外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海归人才陡增,有利于高职院校调整、充实所紧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尤为重要的是,金融危机也将促使高等职业技术学校,重视并加强人文素质、职业道德教育。

综上所述,必须以对金融危机深层次的反思为契机,将加强人文素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当务之急。对于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来说,应根据培养目标,以职业人文素质教育为核心,除一般人文素质要求外,着重加强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的教育,将人文素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渗透于专业课程教学和技能实训中,使学生在环境熏陶中自然形成良好的人文素质,在耳濡目染中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根据作者在“海峡两岸高校人文素质通识教育”论坛的报告录音整理)

摘自《中国教育报》2009年4月6日第2版

高职教育的文化支点:互动与融合的校企文化

金 雁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湖州 313000)

摘 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高职办学模式使得传统的大学价值定位和校园文化已经不能适应高职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要求,必须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良性互动和融合。这一过程要重点把握好主体性与适应性、学习性与选择性、 过程性和目标性等问题,从而为高职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文化支点。 关键词:校园文化;企业文化;融合;高职教育

14

文化,作为历史地凝结成的人的稳定的生存方式,是被群体所遵循或认可的共同的行为模式。学校,作为一个社会组织,在其发展的历程中逐渐地形成自己特有的文化,这种文化潜在约束着学校内部成员的价值观与行为方式。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种新类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我国高职教育类型特色创新的抓手已经成为共识。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校企之间文化的互融、互动、互惠逐渐成为校企合作的新取向,传统的以学校为主体的校园文化已经不能适应高职的教育创新与改革趋势,也不能满足高职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在校企合作的背景下,重新审视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关系,对我们正在进行的高职教育改革与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传统“校园文化”与高职校园文化的转型

传统大学是具有很大独立性和相对封闭性的文化和教育机构,曾一度被誉为是独立于社会的象牙塔、学术净土和精神家园。都柏林大学的创立者纽曼主教认为,大学是“一切知识和科学、事实和原理、探究和发现、实验和思索的高级保护力量”。i加拿大学者约翰·范德格拉夫认为:“大学包含高深学问体系。即便在这一信念淡漠了的今天,大学仍然被视为形成或解释及运用知识的地方。”ii 正是由于大学的学术氛围及传统,重视学术成为传统大学的主要价值取向,并由此形成了以学术文化为主要特征的校园文化。这一方面说明大学作为重要的学习科研场所,它的重要性是被社会认可的;另外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大学的封闭及其与社会的隔膜。这种隔膜既有地域上的隔断,同时也有文化上的阻隔,这就是“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的隔离。受传统大学价值定位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大学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互动和融合并不明显,甚至处于隔膜状态。这种状态已经造成的后果便是学生与社会的隔离,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反差越来越大,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特别是公民的道德素养、人才的社会适应性受到严重影响。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职校园文化与大学校园文化有其一般规律,其内在的特点都是以学术文化和道德文化为主线,通过制度、规则、礼仪、管理、社团、体育、艺术及教学、科研、校园环境等形成特有的价值观念、学术传统和校园文化氛围并在领导者们的思想方法、学术思想和办学举措及师生员工身上具有的普遍性意义的行为、气质和观念等方面呈现出来。但作为高层次的职业教育,高职校园文化又有别于普通高校校园文化。2007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深化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建立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的机制,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要求高职院校要从传统的学术教育“压缩饼干”模式中走出来,将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实践诸要素融入到办学模式、运行机制、教学过程以及校园形态之中iii,这也在客观上要求高职校园文化具有与普通高校校园文化不同的个性特征。

其一,高职教育的定向教育和明确的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教育以能力为本位,突出职业特色,并使实训基地、实训车间等标志性建筑亮相于校园。校园环境设施的企业标志性造型和特点,使学校从物质文化的层面将教育方向指向职业。

其二,高职院校的制度文化因为与企业融通,更加注重把行业的要求、企业的规章、工艺的流程、操作规范等作为对学生职业训导的要求;注重把行业企业的管理方式融进学校管理之中,让学生在学校内就熟悉和遵循行业企业的有关规定。iv

其三,为培养适应生产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会在培养模式、教学过程中融入更多企业元素,如订单培养、工学结合、工学交替等,学生的实践

15

活动带有更明显的职业性特征。这些行为自然会在高职院校的行为文化方面留下企业的烙印,使学校校园活动处处体现出职业教育的特性。

其四,从近10年高职教育的大发展看,我国高职院校也在自身的精神文化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探索和构架,正逐步形成以职业情怀、经世济用和开放协作为主要内容的、与当代高职教育相适应的大学精神。v 这些精神在学校的校训、校风和价值观念上集中体现出来,显示出其职业性特征。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体现了高职校园文化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也赋予了它不同于传统大学校园文化特定的教育内涵。显然,传统校园文化已经不适应高职教育和人才培养的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职院校要打破封闭的办学模式和传统的目标定位,把开放作为教育发展的理念,将发展视野向企业延伸,将企业文化深深植入校园文化。高职教育坚持开放的发展理念,就意味着要拆除横亘在校园与企业之间的表现在观念、制度和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围墙”,在校企合作中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良性互动和有机融合,着力于营造有别于普通高校、符合自身特征的高职校园文化,最终实现文化的转型。

二、实现高职校企文化互动与融合的现实意义

就高职教育而言,无论日本人说是“企业眼中的教育”,还是德国人说是“企业手中的教育”,都说明校企合作对于高职院校的办学是不可或缺的基础性条件。校企合作对高职教育如此重要,因此,高职院校通过开展各种实践活动与企业共同培养现代高技能人才,企业文化也因此渗透至校园文化,形成新型高职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都属于社会文化系统中的亚文化,具有文化的共同属性,都具有培养人、塑造人、引导人、感染人的功能,但它们又具有不同的内容、特点和形式。就校园文化而言,它是一种使命文化,原动力是一种使命感,注重过程;而企业文化是一种责任文化,强调责任感,更侧重于结果。校园文化是一种研究性文化,追求的是理性、品味,具有高雅、含蓄、内敛等特点;而企业文化则是实践性文化,再好的文化理念必须与生产、管理、经营的实践相结合。就企业文化的本质来看,它宏观上是一种氛围、一种环境,使企业得以存在与发展,并立于不败之地。校园文化则以价值观念为核心,以帮助青年学生满足自身发展的需求,培养或者重新构建人格中的主体意识,以便为跨入社会提供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和经验参照系。正是因为两种文化存在着差异性和共同点,才可以取长补短,相互衔接,为校企文化互动与融合提供了可能。

尽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分属于不同领域、不同群体的文化意识,在以往,两者从总体上也并没有实现真正互动式的双向交流和渗透,但在当前强调两者的互动与融合,对于正在着力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下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一,校企文化的良性互动为高职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文化支点。

文化的本质是“人化”,也就是使人能够向着完善的方向发展,成为一个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而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也就是说文化的本质与高职教育的目标追求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当前,高职教育输出与用人单位需求存在一定错位,其原因就本质而言是一种育人环境或“文化上”的不对称。从课程(广义)理论来看,学校教育即为学生设置有目的、有企图的学习环境,它不仅包括知识技能的学习即通常用“学科课程”所表示的内容,而更重要的是学习的意义。显然,在职业教育的课程环境中就必须注入企业的理念与价值,

16

渗透职业精神,高职院校必须与企业开展文化互动、文化交融,从而形成一个校企合一的育人场。因此,高职院校要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不断创新为核心理念,推动校企文化互动与融合的实践创新。高职特色校园文化的形成,符合自觉文化从认识到文化发展演变的规律,主动对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过程中形成的文化反思。从高职改革趋势的角度要求高职院校要整合多种文化,进而倡导、发展具有开放性、社会性特质的校园主流文化,而这些正符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高职校园文化理念,有利于强化其“企业与学校‘和而不同’地相互融合”的境界、包容理念以及潜在的创新意识。高职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是一种强调实践先于理论的文化开拓,必须从高职人才培养全过程中、全细节中全方位地在教育实践中激活全体师生的职业素养。

其二,校企文化互动有利于更好地实现高职人才价值的发展性。

如何围绕着按照人才培养的尺度来构筑校园文化始终是高职院校的核心问题。当前,高职校园文化的核心功能就是围绕市场,面对企业来培养生产一线、具有高尚思想品德和较强实践创新能力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并使他们成为企业创新的带头人。从企业而言,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也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和良好素质的员工,“不能只盯着物质资本或技术本身,而要把主要的注意力放到创建有利于发挥人力资本作用的经济体制、社会文化环境方面去”vi。这就是说,企业文化的核心功能也必须围绕人才素质和能力的发挥和提升来构筑。因此,人才价值的发展性成为高职院校与企业在文化上共同的联结点。在校企文化互动的教育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学生,一方面受不同的高职校园文化的熏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思维方式、敬业精神、为人处世、表达习惯等。另一方面,高职院校通过与其不同文化背景的企业合作培养学生职业技能、职业理想和职业态度,因而又受到不同的企业文化浸润。这种校企文化的共享与交互“浸泡”,使学生既有自身生存的过硬的技能本领,又有对企业文化环境的适应性,还有个体自由发展的可持续性和转岗能力;不仅能成为企业欢迎的人,而且还能推动企业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正是从这一角度而言,高职教育不仅承担着促进个体职业化的使命,还承担着促进个体社会化的使命,这也是校企文化互动促进人才价值发展最为重要的两个方面。

其三,校企文化互动有利于促进高职院校的内涵发展。

高职教育经过改革、调整和提高,目前正处于从规模扩张向内涵质量提升转型的关键时期。按照普遍的观点,高职内涵的发展,就是学校内部教学、行政、后勤和思想政治工作等子系统与诸要素之间的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就是眼睛向内、苦练内功、重在固本、夯实基础;就是力求质量、效益、结构、规模同步提高;就是专业建设、干部队伍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同步推进;就是教育教学改革与规范办学同步深化,各项管理与思想政治工作同步加强。高职校园文化是高职院校对社会文化反复选择、提炼后加以吸收和统合,并融会了科学人文精神和个性特色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结构,是高职院校内在本质的集中表现形式和生存方式,是高职院校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高职院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办学传统以及校风校貌的综合体现。显然,校园文化建设是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应有之意。高职院校在文化建设上实行校企结合,吸收不同类型企业的优秀企业文化,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这是一种无形资产,同时能为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实质性的附加值,必将有利于高职院校的内涵发展。

三、校企文化互动与融合中应重点把握的几个问题

17

在高职院校不断和企业(行业)深度融合过程中,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的碰撞与交融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关键是怎样把两种文化的碰撞力,更好地转变成推进校企合作、促进高职发展和学生成长的持续动力,并让这种动力最大化。为此,高职院校在走向社会,实现校企文化的互动与融合中,要重点把握以下几个问题:

1、主体性与适应性相结合,突出主体性的问题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职院校要适应新的发展需要,主动走向企业,走向社会,在“开放”的状态中实现校企文化的互动。但是,开放并不是要学校抛弃自身的规定性去与企业“同体同构”而失去自身相对的独立品格。德国哲学家亚斯贝尔斯就曾经说过:“学校越开放,对外部要求就越敏感,从而过于轻率的适应眼前需要而放弃长远责任的危险就越大。”vii 因此,高职院校校企文化的互动并不是简单地要求校园文化去适应企业文化,也不是用企业文化来替代校园文化,而是指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在总结国内传统高职教育模式的不足以及借鉴国外高职教育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校的主体作用,把企业文化中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积极因素,主动纳入到高职校园文化的结构要素之中,通过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相互作用、优化组合,设计一个突显高职教育的高等性和职业性的教育环境,发挥文化育人的巨大作用,来培养学生符合企业需要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实现高职教育输出与企业人才需求的有效对接。为此,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社会化的影响下,高职院校既要把企业文化教育纳入高职教育的整体规划,使企业文化成为每一位高职学生知识结构的一部分,又要避免一味迎合“企业需求”,从而导致学校主体的“自我迷失”并进而影响到校园文化发展的趋同化,即校园文化丧失了相对独立性,失去了特色,这显然对高职教育的创新发展是不利的。

2、学习性与选择性相结合,突出学习性的问题

高职院校能否在高等教育领域占有一席之地,能否在同类学校脱颖而出,保

持一种持续发展的优越状态;能否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更多更好的贡献,这都是由它的核心竞争力所决定。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由领导者的创业精神及教师群体的技能和知识等要素构成。这种核心竞争力获得的重要途径就是学习,即通过对企业文化的学习,强化领导者的企业家精神和教师知识与技能的转换,促使核心竞争力的各个构成要素达到优化状态。领导是高职院校“领头羊”,是关系学校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领导学习企业文化,就是要学习企业家的胆略气魄、实干精神和经营思想,敢于引进企业文化,把自己变为集教育家与企业家于一身。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决定了高职院校的教育实质是培养学生具备从事职业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而企业文化的引入,能够加强教师自身的专业技术转换能力,为高技能人才培养提供师资保证。为此,在校企文化的互动与融合中我们要突出强调学习性问题。当然,学习的前提是首先必须选择企业文化,学习企业文化必须与选择企业文化相结合,即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如此众多的企业,怎样选择合适的企业来学习它的文化,什么样的企业文化才是高职院校融合的对象,这也是我们要关注的问题。为避免盲目性,高职院校在选择企业文化时应坚持需要前提、择优选择、互利互惠、着眼发展。

3、过程性与目标性相结合,突出过程性的问题

把企业文化内化为自身的教育资源,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不同层面文化的融合,这是高职院校校企文化互动的最终目标。然而,校园文化本身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它包括相互联系的三个层次:一是外显层,主要是指对象化了的物质形态;

18

二是中间层,也称为制度文化,主要是指各种规章制度领导体制和管理条例等;三是内隐层,主要是指师生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念、思想意识和道德情操等,它是校园文化的内核。其中前两层是校园文化的“硬件”,第三层则是校园文化的“软件”。viii虽然当前高职院校与企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但是学校与企业的资源共享还更多地停留在“硬件”层面上,如学校向企业融资,产学研的结合以及学校与企业的人才共享等等,而对文化的深层次或“软件”层面的资源交流关注却很少,这是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如果说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硬件”层面或者物质层面上的文化交流和融合比较容易,那么作为文化核心的内隐层,如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要想真正实现深入的整合,则要困难得多,必然要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这是因为一方面,文化的形成要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选择和凝练而成;另外一方面,文化一经形成,也就具有了相对独立性,要想轻易改变,殊非易事!这也意味着我们要坚持目标性与过程性相结合,又突出过程性,不急于求成,而是有步骤有规划的循序渐进,最终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全面融合。

总之,校企文化互动就是要通过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相互作用和渗透创造一种新的高职教育情境,使其包含的系统课程与教学方式更多地关注企业实践需求的价值取向,在学术追求与知识创造的过程中重视对学生企业意识与职业精神的培养,在学生创造意识与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强调现代企业共同愿景和团队协作的意识,在学习的艰苦历程中体验企业质量磨砺的意义。高职院校在大力实施校企合作过程中,文化交融已经成为校企合作纵深推进的动力,文化吸纳已经成为校企合作的一种相互追求。也唯有校企之间进行深层次地交流与渗透,并最终达成文化层面的相互交融和相互依恋,才能够使校企合作具有持久性和生命力。

参考文献:

11

ClarkKerr著,陈学飞等译:大学的功能[M],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 P. 1

约翰·范德格拉夫等著,王承绪等译:学术权力[M],浙江教育出版社1989.P. 5 1

马树超、范唯:《中国特色高职教育再认识》,《中国高等教育》2008.(13.14) 1

董刚:《高等职业院校文化建设内涵分析及对策研究》,《中国高教研究》2008.(10) 1

陈云涛:《光明日报》2008-05-21 1

吴敬琏:《制度重于技术—论发展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中国科技产业月刊》1999.(10) 1 俞国良等著:《学校文化新论》[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P. 31-32 1

亚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三联书店1991. P. 4

原文《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年第4期(8月)

摘自人大复印资料《职业技术教育》2009年11月

以高校“新三育人”实践活动为平台转化“问题大学生”

张杰、郭一红

摘要:目前,在高校中出现了“问题大学生”,给学校、家庭和社会带来了隐患。为此,高校必须转换育人理念帮教“问题大学生”。本文从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新三育人”的理念出发,以“新三育人”实践活动平台,探讨如何转化“问题大学生”。

关键词:问题大学生;新三育人;实践活动平台;转化

基金项目:湖南省“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课题“高等院校‘问题大学

19

生’思想教育工作理论与实践体系探讨”(项目编号:XJK06CDY037) 作者简介:张杰(1973—),男,汉族,江苏省徐州市人,湖南商学院教师,硕士。

郭一红(1963-),女,汉族,湖南省华容县人,湖南商学院旅游管理系副教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教育心理研究。

目前,我国正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时期,在这一过程中,社会结构急剧变迁,社会分化加速,社会控制力弱化凸显。大学生在转型期的道德认识、价值观念、社会关系、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呈现出多元化、多极化现象,大学生的思想与心理也呈现出复杂性、疑难性,出现了新的问题,形成了“问题大学生”的特殊群体。

一、“问题大学生”的概念、类型及特点 (一)“问题大学生”的概念

对于“问题大学生”的界定,有学者认为,它是指在教育过程中,由于存在某些使教育结构和教育环境失调的障碍因素的影响,(可能)表现问题行为的(全体、部分、或个体)学生。“问题大学生”就是在高校中表现出一系列问题行为的学生。现在,我们的教育按领域可分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这三种教育中某些因素的缺失或失调,给年轻一代的学生产生了“感觉钝化、疾病增多、人格扭曲、能力不强”的不良影响。

(二)“问题大学生”的类型

根据学生工作的实际情况统计表明,高校“问题大学生”大致包括七种类型:道德规范问题型、人际关系问题型、学习问题型、心理问题型、特困问题型、就业问题型和隐私问题型。

(三)“问题大学生”的一般特点

第一,转型期性:“问题大学生”一般是处于20岁左右的青年,处在身、心、智由不明确、不稳定向明确、稳定状态过渡,处在由学习向职业工作过渡的人生转型阶段;第二,社会性:“问题大学生”的出现与其所处的社会、家庭和学校环境影响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第三,复杂性:“问题大学生”的类型大体有七种,而且就某一“问题大学生”来讲,其可能兼有两种类型或多种以上的问题,这就为高校教育工作增加了复杂性。 二、高校“新三育人”的涵义与意义

通常来说,高校“三育人”指的是“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而本文所探讨的“新三育人”是指在高校中“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所谓“全员育人”是指高校全体教职工共同参与教育大学生;所谓“全过程育人”是指在大学生从进入高校开始到毕业离校的期间里,在接受高等教育的整个过程中,高校全程培育其知识和能力等;所谓“全方位育人”是指高校通过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育人途径,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新三育人”是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育理念。它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发展的各个方面,面向学生发展的整个过程的教育,体现了教育的民主性、全员性和发展性。 三、“新三育人”实践活动平台与“问题大学生”

我们在帮教“问题大学生”实际工作中,开展了五个一百工程、大学生涯设计活动和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践行“新三育人”的教育理念,并把这三项活动称为“新三育人”实践活动平台。具体的工作思路是:以五个一百工程为平台,进行全

20

员育人,转化“问题大学生”;以大学生涯设计活动为平台,进行全过程育人,辅导“问题大学生”;以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为平台,进行全方位育人,培养“问题大学生”。

(一)五个一百工程——全员育人实践活动平台

近年来,学院通过“五个一百工程”的实践活动平台,全员育人,帮教“问题大学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五个一百工程”发挥了培养人才的整体优势,形成合力,使广大教职员工深入学生、教育学生、服务学生。它组织百名以上的干部、教师深入走访、定点联系一百间以上的学生寝室;解答学生100个以上的疑难问题;帮助100名以上的急需帮助的学生;为学生办好100件以上的实事;推出100名以上的表现突出的典型。

“五个一百工程”实质上是贯彻“以学生为本”的高校学生工作理念,为学生全面发展积极营造一种自由、和谐、健康、适宜的成长环境。在指导思想上,尊重“问题大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是高校的主体,相信“问题大学生”能通过高校帮教得以正确地转化;在教育内容上,重视课堂之外的思想道德隐性教育、心理辅导、就业指导教育,加大对贫困生的助学贷款,利用大学校园的人文精神感召“问题大学生”,帮助他们构筑精神支柱;在管理上,建立了“问题大学生”档案,把握教育与服务相统一,以“一帮一、结对子”的形式,进行调查、摸底,分析其问题产生的根源,做到因材施教,跟踪教育。

(二)大学生涯设计活动——全过程育人实践活动平台

大学生涯设计活动的宗旨是——人生导航、职业导向和专业定位。大学生涯设计的水准与执行的程度直接影响到学生整个职业生涯的发展,因此,大学生涯设计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大学生在制订规划时应把握的五个原则是:专家指导原则、动态管理原则、尊重兴趣爱好原则、全程性原则和分步实施原则。此外,大学生涯设计又是一个阶段性、不断深入的活动,可分为四个阶段:大一为专业兴趣定向阶段,大二为素质提升阶段,大三为发展定向阶段,大四为冲刺阶段。

学校在帮教“问题大学生”过程中,应首先使他们给自己以准确的自我定位,、使“问题大学生”正确评估自己的职业倾向、能力倾向,继而帮助他们对未来职业进行物质、心理、知识、技能等各方面的充分准备,高校还要不断跟踪“问题大学生”的每一阶段的执行情况,若发现他们在执行过程中存在偏差,及时帮助他们修正自身的定位,促进“问题大学生”挖掘自身的潜能,使他们得到全面发展。 (三)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全方位育人实践活动平台

2002年3月,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制定并下发了“关于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意见”。这项计划按照“四个统一”的要求,以开发大学生人力资源为着力点,进一步整合深化教学主渠道外有助于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各种活动和工作项目,以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在思想政治与道德素质、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科技学术与创新创业、文体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技能培训等六个方面引导和帮助广大学生完善智能结构,全面成长成才。

教育的目的是促成人的全面发展,当前的教育中要多方位、多层次地拓宽实践途径。例如,鼓励“问题大学生”参与“三下乡”、“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或其他的社会实践活动等,锻炼和挖掘“问题大学生”内在的潜力和闪光点,使学生在具体的实际过程中,对自己的能力和知识产生深层次

21

的思考,逐步形成丰富的想像力、敏锐的洞察力、清晰的判断力、深刻的思考力和准确的预见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冀学锋等.高校问题学生研究〔A〕.时章明.新思路、新举措——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成果集〔C〕.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159.

〔2〕周洪宇.阳光教育引论〔A〕.周洪宇、邹伦海等.教育大变革——全体全面全程的阳光教育〔C〕.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4.

〔3〕郭一红.论学风问题与学风建设〔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6,(5)115.

〔4〕赵永吉,王仲德,牛巨龙.做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主要措施〔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6,(2)294.

〔5〕赵俊峰.从职业锚看大学毕业生的职业生涯规划〔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8)12. 〔6〕团中央.关于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意见〔Z〕.2002. 〔7〕黄强.大学生素质拓展的突破口〔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6,(3)48.

摘自《继续教育研究》 2007年第06期

高职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思考

(陆建洪)

目前,深化教育改革,办出高职特色,已经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的主旋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高职教育要培养既有人文素养又有专业技能的人才,就必须注重人文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融合。

高职教育首先是高等教育。专业教育是通过系统的某一学科的专门知识的传授和学习,培养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人才的教育;人文教育是通过人文知识的传授和学习,实现培养人文素养目标的教育,核心是培育人文精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要求:“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要使学生在掌握必需的文化知识的同时,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把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摆到重要位置,凸显了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必要性。《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要求,“要将素质教育贯穿于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始终”。并明确指出,“素质教育就是要使受教育者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素质教育相对于科学教育而言就是人文教育,其核心是培育人文素质。教育的根本是育人,育人的本质是培养人格健全的人。高职教育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高职教育的“职业”特性,决定了它和普通高等教育的不同。高职教育必须以“就业为导向”,要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强调根据生产实际需要、针对不同的岗位培养专门人才,追求学校教育与社会生产实践的“无缝对接”。为此,(一)开展人文教育首先要正确把握“人文”内涵。人文素质是指人通过人文知识的学习,以及由这些知识内化而成的在精神面貌、道德修养等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人文素质基本内容是人文知识,其形成主要有赖于后天的人文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受教育者的人文素养。人文精神是人文素养的灵魂。 (二)在专业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教育。高职院校开展“人文教育”和“素质教育”不能简单等同为普通高等教育中的“通识教育”。职业技术院校的学制较短,

22

学生在校时间还要接受大量的实践教育,不可能像本科院校那样设立更多通识教育的课程。在专业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教育,让学生在课堂上逐渐培育人文精神,然后再借助于课堂外的隐性教育实现学生掌握更多的人文知识、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才是切合高职院校实际的人文教育之路。在专业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教育,就是要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使学生在开展学习、应用、创新技术的活动中,或者是在探索人类精神,关注人的本性的人文社会活动中,能够受到两种精神指引,使得自身的专业技术同人文素养协调发展。

(三)要围绕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开展人文教育。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十分明确,就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所需的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这种专门人才需要全面发展,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这种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正是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正是专门人才得以健康成长和持续发展的内在因素。职业的社会特性反映出不同的职业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责任,高职学生要做到乐岗敬业,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高等职业院校围绕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开展人文教育,其内容要针对未来从事行业职业的特点,重点开展与未来职业紧密相关的法律教育,诚信、责任、创业、敬业的教育,培育突出职业特点的人文素养。

高职教育中专业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不是简单地把二者相捏合。实验、实训、实习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工学结合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切入点,这是高职教育的自身特点和发展要求所决定的。重视在各实践环节中渗透人文教育,尤其是抓住学生顶岗实习的契机,利用不同企业的文化给学生带来的强烈体验,加强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其他途径上,一是要重视校园文化环境建设。要把校园物质文化环境的建设纳入人文教育的总体规划,在校园环境的美化中体现人文教育和专业教育融合的理想诉求。在培育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关注人文精神的渗透。比如,如何在网络文化中突出以人为本,渗透人与人彼此的关怀,等等。二是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修养。只有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人文素养教育的理念才能成为现实。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重要的是要在制定有效措施和建立长效机制上下功夫。三是以课程改革为努力方向。要重点开发整合以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心理、职业精神等职业人文素质的养成课程,通过加强就业指导课程等加强人文课程建设,形成人文教育的基本课程模块。注重开设富有地方特色的人文实践课程,帮助学生了解掌握当地的风俗、习惯等,既有利于人文知识的传授,又有利于学生快速融入当地的人文环境。同时,还可以将企业文化融入课程,结合“订单式”培养模式,将订单培养企业的文化内容分解在专业教学之中。 (作者 陆建洪 系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摘自《新华网》2008年12月25日

高职核心发展力的培植靠什么

(王明伦)

23

高职核心发展力的培植,战略规划是关键要素。战略规划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把人的发展放在首位;文化育人,构建和谐的院校发展理念;持续发展,着眼于核心发展力的提升。

回顾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历程,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一些高职院校不善于总结自己优良的办学传统和对已有资源进行进一步开发、聚焦,从而导致办学无特色、核心发展力缺失。

高职核心发展力是内生的,是可以培植的,但不可以模仿。因此,高职院校只有从自身的规律和优势出发,按照高职核心发展力的标准,合理选择高职核心发展力培植的路径,坚持积淀和创新,才能真正形成属于自己“产权”的核心发展力。 战略规划:高职核心发展力培植的关键

高职核心发展力的培植,战略规划是关键要素。战略规划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把人的发展放在首位;文化育人,构建和谐的院校发展理念;持续发展,着眼于核心发展力的提升。从战略规划的本质看,高职院校战略规划不是学校发展的文本方案,而是学校发展的中长期目标设计,要让师生知道“学校在哪里?要到哪里去?怎样到达目的地?”作为高职院校的决策者,制订战略规划应重点回答这样三个问题:一是学校所处的地位和环境怎样?如何对环境的变化及时作出应对?二是学校想建成什么样子的高职院校?主攻目标是什么?三是怎样才能达到预定目标?如何配置和开发教育资源?

要实现战略规划目标必须做到:

——办学定位准。战略规划要求高职院校领导者立足现实,着眼未来,把握大局,系统思维,就高职院校的发展定位、发展目标、发展路径以及办学思想、办学特色和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作出准确判断和决策。通过战略规划把握学校未来的教育活动,实现未来的教育目标,以此来培植高职核心发展力。

——适应环境强。一般来说,一所不能有效适应环境的高职院校,是不可能形成核心发展力的。因此,战略规划必须密切关注环境的变化,与时俱进,从环境变化中不断获取院校发展的机遇和资源,使学校始终与环境变化保持高度的协调性,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品牌服务优。战略规划是对院校发展品牌构建和提升的过程,包括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院校文化建设、办学特色凝练等,都需要作出战略规划,用心、用思想去研究它、发展它。品牌服务是高职核心发展力的关键要素,只有为市场提供高品质、有特色的品牌服务,才能有效提升高职的核心发展力。 资源聚焦:高职核心发展力培植的法宝

回顾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历程,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一些高职院校不善于总结自己优良的办学传统和对已有资源进行进一步开发、聚焦,从而导致办学无特色、核心发展力缺失。

——让优势更优。高职核心发展力的形成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有一个历史积淀过程。每一所高职院校都有其独特的行业背景、优势学科(专业)等,要把优势变得更优,高职院校必须继承办学传统,对已有优势、经验、特色进行聚焦、提炼,形成别人无法取代的优势。比如说,某一高职院校的某一专业(群)或者课程(群)基础比较好,特色也比较明显,那么,就紧紧围绕这一专业(群)或者课程(群)实打实地做,把它做精做强、做出品牌,使优势更加突出。千万不要“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结果什么优势都无法形成。

24

——使特色更特。高职核心发展力的培植就在于没有固定的模式可遵循、没有统一的标准可衡量,要依靠办学决策者的智慧和远见,大胆探索具有本校特色和本土特色的、多样化、个性化的发展道路。就高职院校自身来说,培养多少学生不是第一位的,关键是培养的学生掌握了多少用得上的素质、技术或技能。因此,高职院校应紧紧抓住“职业道德”、“技术或技能”、“个性”这三个关键词,把已有的人力资源、文化资源、信息资源、企业资源等,进行有效聚焦,挖掘出别人没有的“东西”,朝着个性化方向聚“精”、聚“特”,求出质量、求出真正属于自己“产权”的核心发展力。

和谐环境:高职核心发展力培植的基础

高职核心发展力的培植需要和谐环境的滋养。

——营造和谐的学术环境。在高职院校“特殊”的学术环境中,作为院(校)长,要大力倡导和谐的学术氛围,营造一种尊重知识、尊重技术(技能)、尊重科研、尊重人和的和谐学术环境,积极建设和带领好教师团队,不断提高教师的学校生活质量,包括专业生活质量、学术生活质量、业余生活质量等,重点关注教师的学术成长,为教师尤其是教师团队学术的充分发展提供一个广阔的、自由的空间。这是培植高职核心发展力的肥沃土壤。

——着力实施“凝心工程”。在管理环境构建中,要确立管理要管人,管人要管心的思想,着力实施“凝心工程”。高职院校发展要以人为本,尊重人性人格,倡导个性发展;教师发展要以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成人成才;校长发展要以师为本,既要“理”治,又要“情”化,打造人和政通的“管理环境”。通过“环境”的引力凝聚高职院校人的智慧;通过“环境”的威力鼓舞高职院校人的士气;通过“环境”的活力引领高职院校人前进。这是培植高职核心发展力的重要基础之所在。 此外,办学实践证明,高职核心发展力的培植和形成,院(校)长的治院理念极为关键,其作用是不可替代的。高职核心发展力是靠院(校)长先进的办学理念引领的,而不是靠数量增长、规模扩张打造的。作为高职院(校)长,要引领学校从追求规模增长转向追求质量提升,从盖大楼转向育技术大师,从经验管理转向文化管理,从办学的共性发展转向办学的个性发展,这是真正体现高职核心发展力的重要标志和含金量所在。

作者介绍: 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科学研究中心主任 王明伦

摘自<中国教育报>2009年1月22日

用周恩来精神指导“三育人”工作

一、“三育人”在现实教育中的概念

“三育人”工作是社会主义大学培养合格人才,反对资本主义“和平演变”的重要措施;开展“三育人”活动对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推动学校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要做好“三育人”工作,贵在坚持,重在落实。

我们始终坚持在认识上形成公式,在工作上形成合理并积极实践,大胆探索。“三育人”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仅有工作热情和规章制度几措施还不够,还需要结合各自的工作实际找准工作重点,认真加以落实,才能真正取得实效。这是我系开展“三育人“工作的另一条经验。

25

二、“周恩来精神与三育人”工作相结合

什么是周恩来精神?社会普遍认为,周恩来精神的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周恩来精神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马克思主义革命人生观的完美结合。这种结合在周恩来身上体现得天衣无缝,浑然一体。

在中华民族的现代史上产生周恩来这样的伟人和周恩来精神这样的境界,不是偶然的。这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呼唤。我们要从历史上探求这种规律,培养更多具有周恩来精神的人,这对提高全党全民族的素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振兴中华,再创辉煌,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在“育人”教育过程中,要将恩来精神运用到每个学生身上。学生是一个独立的人,是一个有思想的人。在教学过程之中,应充分重视学生的人格尊严。教师和学生是平等教与学主体。育人首先要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有德无才”是无用的,“有才无德”是有害的,是可怕的。教师在教学育人时,应该善于引导学生,进行适时思想教育。要像周总理那样“正人”要先“正己”,教师应该保证自己的思想进步、行为规范,时时刻刻检讨自己的行为,做好表率作用。

教书与育人不可分割地统一在教师的各项工作之中,教师要意识地将恩来精神灌输在教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成为某一专业的专门人才,还要教育他们如何做人。教师是学生的指路人。因此,将恩来精神融入教书育人中是“三育人“工作的关键,是先导,是基础性工作。然而学生的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又是“三育人”工作的核心。

三、周恩来精神对“三育人”工作的指导原则

实践告诉我们,恩来精神在“三育人”工作中必须明确三个方面的指导原则: 首先要明确恩来精神是学校造就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和接班人的基地。在学校中弘扬周恩来的刻苦好学精神,坚持与时俱进不自满,保持思想上的先进性。要像周恩来那样自觉地学,“学要学离现在最新的学问”。要有稍不努力就有落后的危机感,立志活到老、学到老。要像周恩来那样善于学,“想要比现在还新的思想”。“深究而悉讨”,善思好问,推求比较,善于向社会学习,向群众学习,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勇于创新。还要像周恩来那样学以致用,“做要做现在最新的事情”。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思考与解决,着眼于新的实践与发展,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与时俱进。

其次,要明确学校是整体。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管理是基础,领导是保证。弘扬周恩来严于自律的精神,坚持“两个务必”不变色,保持作风上的先进性。要教育学生像周恩来那样严于律己,反对得过且过。“用党的尺度来衡量”自己的言行,时时处处用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要像周恩来那样艰苦奋斗,反对享乐主义。在精神生活方面,追求崇高的境界,讲究党员的责任。在物质生活方面,要反对向剥削阶级的奢侈腐朽的作风看齐,要学会知足常乐,享受多了应居之不安。要像周恩来那样清正廉洁,反对以权谋私。自觉的过好思想、政治、社会、亲属和生活等“五关”,不谋私利,不循私情,克己奉公。

教书育人即体现在对教师的管理,又体现在对学生的管理,涉及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因此要提倡管理育人。在教学各个环节之中,要严格管理,用制度、方法、手段去科学管理,严格执行大学的各项规章制度,在管理之中,求协调求发展。

在教书方面,要求教师更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勤于研究,开拓自身知识面,巩固理论知识,紧跟时代科学发展。教好学生,即要有渊博的知识体系,又要有精

26

深的理论功底。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现在学科划分有两个方向,一个向细发展;一个向粗的发展交叉学科不断涌现。没有一定知识量很难教学过程之中兼收并蓄、融会贯通。另外,学生和社会对教学质量要求促使教师必须全面提高教学能力。所以,提高教师素质是一个关键工作。

再者,服务育人,作为最基层教学单元,要以一切为教学服务为原则,服务于教师,服务与学生,树立教学在工作之中的中心地位。学校的管理就是服务,管理的基本职能就是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育人。弘扬周恩来的公仆精神,坚持党的宗旨不懈怠,保持工作上的先进性。要像周恩来那样,把为学生服务视为学校的天职、人生的第一需要,心甘情愿地为学生“服役”,像牛那样,奋力拉车,一息尚存,就得奋斗。要像周恩来那样勤于为人民解忧。一枝一叶总关情,哪里群众有困难就及时出现在哪里,切实关心人民群众的疾苦,勤勤恳恳为人民办实事。要像周恩来那样精于为民谋利。尊重群众的创造,尊重客观规律、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着眼于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协调发展,着眼于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着力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第四、要明确“三育人”之间的关系。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三者是相辅相成的,辨证统一的。教书育人是教师的首要职责,同时也兼负着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责任,尤其是班主任更突出;管理育人是领导及管理干部的首要职责,也兼负着服务育人的责任;服务育人是后勤工作人员的首要职责,也兼负着管理育人的责任;领导、管理干部和后勤服务人员要通过自身言行举止去熏陶学生,学校各部门,每一个成员都应该以育人为己任,以自己高尚道德情操去育人,加强三育人的意识,切实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教书育人。弘扬周恩来的共产主义精神,坚持理想信念不动摇,保持政治上的先进性。要像周恩来那样坚定信念,对共产主义“有坚决的信心,且自觉的为它宣传奔走。就目前而言,就是要坚定对共产主义的信念,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更要像周恩来那样躬身实践,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相结合,“把整个身心放在共产主义事业上,以人民的疾苦为忧,以世界的前途为念”。即立足岗位,立足本职,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目标和任务而奋斗。

摘自《淮阴师范学院网站》

“三型校园”建设中“三育人”工作探析

张宝成

摘要: 培养人才是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在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高校所面临的紧迫任务,是高校“三育人”工作需要不断探索的重大课题。“节约型校园建设、关爱型校园建设、文化型校园建设”(以下简称“三型校园”建设)的提出,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何更加具体化和人性化创设了重要载体,也为高校进一步增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以下简称“三育人”)的实效性创造了有利环境。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三型校园”建设; “三育人”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的方式处理人际关系”[1],对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27

黑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衣俊卿在全省高校党的建设暨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通过提倡‘三型校园’来引导当代大学生学会如何对待自然、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对待自我,从全方位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准、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既是对高校如何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大学生全面自由发展的急切关注与深度反思,又是对大学如何体现自身价值追求和文化特质的理性思考和现实呼唤。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不断加快的今天,高等学校要切实发挥人才培养的功能,就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以“人文关怀”为出发点,以“三型校园”建设为载体,切实在加强“三型校园”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增强“三育人”工作的实效性。

一、强化教书育人,切实发挥教师在“三型校园”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古语讲: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领路人。要坚持以教师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在“三型校园”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引导教师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各个方面,既做经师又做人师,努力成为教书育人的楷模”。[2] 1.立足本职岗位,不断增强育人的责任感

古语讲:经师易得,人师难做。教书与育人是内在统一、紧密相连的,既不能离开“教书”不“育人”,也不能离开“育人”只“教书”。教师为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教会学生作人的道理更为重要。那种认为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割裂开来,只教书不育人的做法是片面的,也是错误的。要注重引导教师进一步认识到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以不断增强育人的责任感。注意情感育人,在日常教学中注意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于科学文化知识教育之中,切实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渗透到教学、科研和服务的各个方面,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教给他们做人、治学、处事的道理,让学生学会节约、正确对待自然,学会感恩与关爱、正确对待他人,学会尊重生命、正确对待自己。

2.立足自身建设,不断增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紧迫感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崇高的师德师风既是对教师个人行为的规范,也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更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和感染力的必然要求,起着言传身教、以身立教的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广大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更要以身作则,不断加强师德修养,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甘为人梯,乐于奉献,潜心教学,做一个受学生爱戴的教师。要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切实发挥自身的榜样引导作用,注重个人的自身修养,坚定政治信仰、执着追求真理,注意言行举止、着装打扮,端正学术态度、倡导学术自由,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切实以自己良好的品德、高尚的情操、坦荡的胸怀、正直的为人、端庄的仪表、勤勉的治学精神来感染学生、熏陶学生、引导学生。[3]

3.立足主渠道,不断增强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使命感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战略全局出发,把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真正担当起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的重任,在切实加强自身理论素养、加强对学生思想实际研究的同时,加强对“三型校园”建设的理论研究,切实把“三型校园”建设

28

作为学术研究、文化建设、教书育人的重要内容,并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手段与载体,切实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三型校园”建设结合起来,将简单的说教灌输转变为易于学生接受的启发式、情景式、案例式教学,[4]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学生的头脑,引导他们坚定政治信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真正做到使学生在课堂上爱听、在心里信服、在行动上有所体现。

二、强化管理育人,切实体现学生在“三型校园”建设中的主体地位

管理育人,管理为手段,育人为核心,管理育人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为此,广大学生工作者要进一步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思想,围绕加强“三型校园”建设特别是关爱型校园建设,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切实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于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去,真正让学生“感兴趣、看得见、摸得着、信得过”,从而在强化日常行为管理中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影响学生。 1.人文关怀,真心爱护学生

高校学生工作者从事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工作,在大学生活中与学生接触的最多,在日常管理中要注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渗透,真正变管理为引导。要坚持深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去,像关心自己的孩子和兄弟姐妹一样关心他们,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他们,真正了解和掌握他们在想什么、在干什么、需要什么。同时,由于大学生正处于人格养成阶段,个性突出,容易出现过激的言行。专职学生工作者由于管理的学生众多,日常工作繁忙,在对学生的日常管理中习惯于说教、训斥,方法简单、态度生硬。这样既容易使学生出现心理问题,也容易激化矛盾。为此,高校学生工作者在对学生的日常管理中,要本着教育为主、思想为先的原则,坚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走近学生、关心学生,乐于与他们共同分享快乐与忧愁,并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查找症结所在,找到解决问题的出路与办法,作他们的良师益友。

2.目标引导,真情管理学生

从学生的成长需要着眼,引导学生认清所学知识和人格修养与他们未来的生活、发展的利益关系,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增强社会责任感,从而进一步端正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力。从规范学生的行为素质养成出发,坚持严与爱、自律与他律、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原则,依据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学校的相关规定,不断健全和完善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相关制度,明确学生享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制定规章制度时要向学生讲清学道理和原由,让他们真正从心理悦纳并自觉地按照规章制度来规范自身行为,而不是被动地遵守,从而让他们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中健康成长。 3.排忧解难,真诚帮助学生

对于心理有障碍的学生,要坚持“早发现、早预防、早干预”的思想,并及时给予帮助和疏导,引导他们放下思想包袱,积极面对学习生活;同时,要切实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灵活多样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切实帮助学生处理好成长、成才过程事的各种具体问题。对于那些思想认识有错误倾向、行为失范的学生,要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帮助他们深刻认识到危害性,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增强面对学习、生活的勇气。 三、强化服务育人,切实通过加强“三型校园”建设提供优质服务

29

服务育人的出发点是服务,落脚点是育人。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学生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来,不但关心孩子在学校能否汲取到文化知识,也关心孩子学习、生活的条件与环境。高校的广大教职工要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切实通过加强“三型校园”建设,努力在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和提供优质服务的过程中启发、感染学生。

1.加强生活服务设施建设

紧紧围绕培养人才这个中心任务,真正从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出发,坚持以学生满意不满意为标准,不断转变工作作风,切实树立起服务学生的思想,大力加强楼堂管所的服务功能、服务设施建设,不断提高服务能力与水平,努力用优质、周到、热情的服务来感染和教育学生。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一方面,要以弘扬学校特有的办学精神、大学文化为主旋律,大力加强校园文化景观、文化设施建设,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感染。另一方面,要结合学生身心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努力打造校园文体活动的特色项目和精品项目,为学生充分展示才华、发展个性创造空间和舞台。 3.加强就业指导与服务

当前,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令社会关心、家长忧心、学生担心。要加强就业指导教育,提高就业指导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严峻的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掌握必要的就业技巧。同时,要加强就业服务工作,及时有效地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积极组织就业供需见面会,为学生顺利走出校园、服务社会创造良好条件。 4.加强经济困难学生帮扶工作

对于经济困难的学生,要通过“奖贷助减免”来缓解他们经济上压力;通过提供勤工助学岗位等方式鼓励他们自强自立,让他们学会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同时,在扶贫的同时更加注重扶志,让他们认识到经济上的困难只是暂时的,克服自卑心理,尊重别人的劳动果食,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总之,人才培养是高校永恒的主题,“三育人”工作是高校的中心工作。“三型校园”建设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设了重要载体,高校必须坚持把“三型校园”建设与“三育人”紧密结合起来,渗透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真正构建起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格局,才能真正肩负起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4.

[2柯狄祖.如何形成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机制[N].光明日报,2007-11-24(7). [3舒卫征.言传身教立德树人,管理服务培养英才[J].考试周刊,2007(29):16.

[4] 聂振缨.加强“三育人”,树立全员育人观[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10):26.

张宝成:黑龙江科技学院 党委办公室,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7

略论职业院校管理育人问题

周 文

30

(荆州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办公室,湖北荆州434100)

[摘 要]学校管理本质上是“育人的管理”。职业院校通过管理人员认真的工作态度和扎实的工作作风,结合各自工作岗位,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行为示范,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寓育人于管理中,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管理育人;管理者;学生成长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84657(2007)04-0018-03

2006年12月14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育人是学校全部工作的中心,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高职院校只有做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才能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形成基本态度,掌握基本技能,使之主动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成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创造者。

勿容置疑,学校管理本质上是“育人的管理”。它与工厂企业的管理不同,工厂企业的管理是对物质的生产经营过程实施管理,在职业院校管理中,管理者是人,生产劳动者是人,劳动产品还是人,职业院校的管理始终与育人紧密联系在一起,职业院校的一切管理工作就是通过信息的交流去影响人、培养人,同学生发生直接或间接关系,较大程度地影响学生的成长。所以管理与育人是紧密联系的统一体,管理者是育人者,育人是其工作的职责之一。职业院校在管理过程中努力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通过管理人员认真的工作态度和扎实的工作作风,结合各自工作岗位,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行为示范,为学生树立榜样,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寓育人于管理中,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一、管理育人的特征 (一)配合协调性

一般来讲,职业院校育人的渠道有四种:第一是在党委的领导下,由思想政治工作人员进行的政治教育;第二是以学生党支部为核心,通过团组织和学生组织的学生自我表现教育活动;第三是广大教师在教学中通过课堂教学和其他环节教学进行的教书育人活动;第四是广大管理干部职工通过各项管理工作、优质服务、模范言行对学生进行的教育。前三条渠道的工作对象直接面对学生,育人的内容、形式具有非常强的针对性和科学性。而管理育人这一渠道中,大多数管理人员是部分或间接同学生发生联系,相对职业院校整体育人工作而言,管理育人是配合政工人员和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施加正面影响,为育人工作创造良好的硬件条件和实施环境。对学生的教育既需要软环境,也离不开硬环境。作为管理部门,要树立育人为中心的思想,只要是育人工作需要,就要积极配合和支持,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保证。

(二)管导结合性

如果说服务育人是通过热情、周到、细致的优质服务,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使他们在这样的环境中,潜移默化,健康成长的话,那么,管理育人则是通过管理,给学生正确的思想导向。不为教育服务的管理是盲目的管理,没有管理的

31

教育是软弱的教育。因此,职业院校管理工作者在开展管理育人的过程中,要突出一个“管”字,体现一个“导”字。在管中寓之以导,在导时辅之以管,把严格管理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达到育人目的。 (三)直观可感性

职业院校各部门在学生心目中是学校的代表或化身,对学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而且这一影响力是直观可感的。专职思想工作者通过正面理论灌输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师则通过传授科学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教育,那么,管理工作者通过工作过程、即行为和情境去教育感染学生。学生从进校到毕业,几年的学习、生活都在校园,校园的一切都映入眼帘,并形成自己肯定与否定的判断。新生一入校,就要与许多管理部门打交道。如果管理人员在办事过程中态度生硬,盛气凌人,办事拖拉,不负责任,那么一开始就会给学生留下不良的印象。如果管理人员办事态度热情,主动为学生着想,办事效率高,学生就会由衷的予以肯定,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率先示范性

管理干部是职业院校各项工作的组织者、协调者和骨干力量,其思想言行对广大教职工有直接的影响和感染作用。因此,在开展“三育人”工作时,首先应抓好管理干部育人工作。只有各级管理干部树立很强的育人意识,才能要求广大教职工育人,也只有管理干部自己带头育人,才能要求广大群众做好育人工作。一般来说,管理干部的思想素质比较高,对职业院校的工作意图和安排较先了解,职业院校对他们的要求也比较高,因而管理育人工作易于开展起来。所以管理育人搞好了,就能带动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全面展开。 二、管理育人的基本要求 (一)立足本职,岗位育人

职业院校培养人才的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职业院校的任何工作都是这个系统中的有机组成部分,都为完成职业院校的根本任务发挥着不同作用。为此,管理人员育人,首先,应服从工作需要,安心管理工作。从职业院校整体工作需要出发,安安心心地搞好管理工作,实际上是一种奉献,一种现身说法育人。其次,管理人员要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管理本身是一门科学,作为一名管理者,要注意结合工作实际,学习管理知识,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把握职业院校工作规律,提高管理水平和能力,以便更好地胜任管理工作,以保证职业院校整体工作行之有序,正常高效运行。相反,如果连职业院校管理基本知识都不懂,不掌握职业院校情况,就会影响职业院校整体工作,影响职业院校根本任务的实现。第三,管理工作者在各自的管理岗位上,结合自己的工作任务和特点,抓住每个教育契机,自觉育人。特别是管理人员积极支持配合其他系统的育人工作,为职业院校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秩序。也就是说,管理人员把本职工作搞好了,就是直接或间接的育人。 (二)以身作则,率先育人 要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思想道德素质,不仅要“言传”,而且要“身教”。孔子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育者的表率作用,能对教育对象心理产生强烈暗示作用。

管理人员的表率育人之表现是多方面的。第一,用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坚定的政治立场去影响学生。任何时候都要对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信心,只有自己政治上坚定,才能使学生政治上坚定。第二,用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勤奋扎实的工作作风去影响学生。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对每一件事都要高度的责任心

32

去做,勤勤恳恳,尽心尽力,待人接物要主动、礼貌、热情、周到,让学生在办事过程中受到教育,得到启发。第三,严于律己,身体力行。管理人员在工作生活中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学生遵守校纪校规,自己得成为遵守纪律的模范,并且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要学生反对腐败,自己首先要清正廉洁。从而学生从身边活生生的形象中,产生肯定的感情,树立行为的标杆。此外,管理人员热爱生活、热爱工作、积极向上、追求进步、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精神风貌,对学生也有很强的感染力。

(三)管理育人要充满人文关怀

无情的是纪律,管理职责的履行者却应该是“生动”的人,他的春风般微笑的面容、规范礼貌的用语、温和耐心劝导和晓之以理,无不实践着对人格的尊重和关怀,它化解了抵触,消除了恐惧,维护了自尊,也催化了心灵的升华。当师生相对而坐,交流着各自对这次违反行为规范行为的看法时,多少个完美的辩解理由都已经被一种决定打碎,那就是,“没有下一次了”。 三、管理育人的实施途径

管理育人的组织实施,是管理育人能否落到实处的关键。笔者认为管理育人要抓好下面几个方面的实施工作:

(一)抓关键,突出宏观管理中的育人工作

在职业院校的宏观管理中,要确立德育第一的指导思想。职业院校在加强政工干部队伍建设时,必须挑选一批优秀毕业生、干部、教师充实到政工行列,尤其是配备好校(院)系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人员,确保有一批骨干在第一线真抓实干。明确政工人员是教师的一部分,与教师享受同等待遇,优秀者在待遇方面可以破格对待。当然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建设及相关人员的考核制度的制定和兑现必须常抓不懈、持之以恒。

(二)抓规范,建立管导结合的育人机制

职业院校的规章制度是搞好全校管理工作的准则,也是对学生施教的依据。要充分发挥制度在管理中的育人作用,在制度的制定中,一要符合实际,即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实际和学生身心实际。二是要着眼于大多数学生,就是要定出一个经学生自己付出努力后,才能达到的目标,可望又可及。三要遵循民主原则,在制定制度时给学生充分的广泛的讨论,让学生了解制度的目的、内容和要求,从而产生认同感,以增强遵守制度的自觉性。

规章制度的执行过程也是一个教育过程。通过各种形式、多条渠道,对学生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养成习惯。在制度执行过程中做到“有章必依,执法必严,违章必究”。管理者要经常检查了解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发现不良苗头及时给学生敲警钟,帮助学生分析原因,加强引导。 (三)抓全局,形成全方位育人实效

职业院校的管理者是职业院校的一支骨干力量,大多数思想素质高,工作能力强。因此,在开展管理育人时,首先要发挥管理干部的理论优势、政治优势和工作方法优势。其次,建立机关党支部联系学生班级的制度,把下班育人作为组织生活的内容之一,利用一切机会接触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帮助教育。其三,建立机关干部定点下基层制度。良好的干群关系是职业院校的政治优势。可要求干部有一个相对固定的联系班级,在一定的时间内到学生食堂、课堂、宿舍等场所了解情况,与学生谈心等。这些措施,一方面带动机关工作作风的转变,推动机关干部

33

面向基层,为基层服务,另一方面,及时掌握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为职业院校思想教育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并直接教育学生。 (四)抓常规,结合工作特点开展育人活动

不同管理部门有不同工作特点,都应该挖掘潜力,寻找各自的育人结合点。如团委结合工作内容和青年学生特点,可以组织各种人文类竞赛活动;科研部门可以协助组织各种科技文化活动;图书馆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书评活动;教务处部门可以组织学生标兵经验交流活动,等等。这些活动都很受学生欢迎,而且能起到很好的育人效果。

[参考文献]

[1]方小年.论高校宿舍文化建设的德育功能田.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5):76—77.

[2]许庆书.关于高等学校育人环境建设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1,(2):84—85.

[3]王贤.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J].宁夏社会科学,2002,(4):9—11.

摘自《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

当前高职院校加强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思考

刘家枢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辽宁沈阳 110045)

摘要:高职院校内涵建设首要任务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是内涵建设的重点内容。高职院校青年教师队伍规模大、年龄接近、教龄短、社会经验与实践经验少、非师范比例高、学历高、独生子女比例高等是其突出特点。青年教师队伍师德存在职业荣誉感和使命感不强、追求物质享受与高收入、不重视教育教学质量、缺乏实践经验与社会经验、缺乏加强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与主动性等问题,应针对高职院校青年教师队伍特点开展有针对性、有创新精神的师德建设工作。 关键字:高职教育;青年教师队伍;师德建设;对策;思考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近十年经过了快速发展的历程,在实现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上发挥了积极作用。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振兴民族、发展教育的关键。《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有很大发展,从1999年的18万人,发展到2005年的63万人,其中青年教师增长速度快, 且学历层次较高,许多高职院校批量招聘应届毕业的本科大学生和研究生,使青年教师达到教师总量的50%甚至还要多一些。德者,才之先。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的核心和灵魂,高职院校青年教师队伍的师德建设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中国高职教育事业发展的兴衰成败,决定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在新形势下,加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很重要方面是加强青年教师队伍的师德建设。 一、当前高职院校青年教师队伍特点

当前高职院校青年教师队伍呈现出新世纪、新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

34

众化高等教育领域高等职业教育这个特殊领域师资的独特之处。

1、规模较大,大多数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比例都超过总规模的50%。如国家首批示范高职学院——南宁职业技术学院现有专任教师370余名,其中仅2005年初就在武汉集中招聘了100名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同为国家示范高职学院的沈阳职业技术学院青年教师占到专任教师总数的近70%。

2、年龄接近,80%以上的青年教师是七十年代末期至八十年代初生人。这批青年教师大多在25—30岁之间,年龄差距小,学习、工作、恋爱、结婚、评定职称几乎都非常集中在同一时段。

3、教龄短,80%以上青年教师是集中在2002—2006年期间进入高职院校的。2002—2006年是高职扩招速度最快的几年,平均年增幅在30%左右。自2003年教育部开始组织对高职院校进行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自2004年对高职院校办学条件进行监察并实施红黄牌办法,各高职院校受到来自校内办学和校外评估、监察的压力,加大投入,大规模招聘新教师,改善生师比成为首选之举,这些青年教师平均教龄不足四年。

4、接触社会与参与生产实践不多,社会经验与实践经验很少,甚至没有。90%以上青年教师是由高校毕业后直接进入高职院校的。自本世纪初,高校扩招后进入高校的毕业生基本上是从高校扩招——研究生扩招后从高校到高校,毕业后再进入高职院校,没有经历社会工作或进入企业实践的经历。

5、非师范类比例高。80%以上青年教师是专业课教师,这些专业课教师几乎100%是非师范类毕业生,即使20%的公共课青年教师中也有50%以上是非师范类毕业生。一方面师范类多是培养公共课教师,而高职院校公共课教师缺口不大;另一方面技术师范本科在我国还是刚刚起步,毕业生不多,研究生层次几乎没有。 6、独生子女比例高。除少部分来自农村家庭的青年教师外,90%的城市家庭青年教师都是独生子女。这些青年教师家庭条件相对较好,成长顺利,少挫折。 7、平均学历高。几乎100%本科层次以上院校毕业,其中一半以上是毕业研究生或具有硕士学位。2002年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职业(高专)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教高发[2002]5号)提出“提高专任教师业务水平,改善师资队伍学历结构”,“所有专任教师都应达到《教师法》规定的任职要求,到2005年获得研究生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应达到专任教师总数的35%”。因此,高职院校03年后招聘的几乎是清一色的研究生。

8、80%以上的青年教师是由于就业的原因进入高职教育行业,而不是由于有强烈的职业教育理想选择追求高职教师岗位。高职院校工作压力较小,挑战性不强,行业稳定,收入相对较高,工作条件与环境较优越,因此具有比较职业优势的高职教师岗位成为许多毕业大学生和研究生的首选。

9、10%左右的青年教师具有接受国外高等教育的经历,是新时期的“海归”,观念新,开放意识强,带回许多新的职业教育发展理念。 二、当前高职院校青年教师队伍师德方面存在的问题

由于这批青年教师生长于改革开放的特殊时期,在中国高等教育、高职教育快速发展的特殊时代走入高职教育行业,普遍存在以下方面的一些问题: 1、职业荣誉感、使命感不强。由于青年教师大都是被动选择高职教育教师工作,在过去的学习中没有对教师职业的专门化培养,很少有强烈的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荣誉感和自豪感,没有培养、造就祖国、民族未来的神圣使命感,多数人仅作为

35

就业岗位去看待,把教师工作作为谋生手段,缺乏强烈的职业情感。还有一部分青年教师仅把这样的工作作为一种过渡,更向往公务员这样的岗位。因此,导致青年教师队伍普遍存在:爱岗敬业不足、钻研业务不够、无私奉献不能。

2、追求物质享受与高收入,不重视教育教学工作质量。市场经济价值观的负面作用在青年教师队伍中影响较大,入职几年便买房、买车,手机最新潮的、穿着讲究名牌时尚。由于高职院校师资紧张,青年教师为追求高收入,超量上课,个别院校竟出现刚走上讲台的教师周三十课时的极端情况,严重违背教育规律,教育教学质量被严重忽视。

3、实践能力较差。青年教师生长在改革开放的幸福时代,独生子女或少子女家庭,生活自理能力不强。进入大学后接触社会很少,社会生活的经验严重不足。因为从校门进入又一个校门,没有经过企业生产实践的锻炼和艰苦生活的磨练,成长一帆风顺。因此在极需要社会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的高职教育岗位上不很适应,缺少吃苦耐劳精神,缺少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强烈感情,缺乏对艰辛劳动的切身体验,因此,很难在对高职学生的专业教育中体现出应有的“率先垂范”,甚至一些青年教师的表现给学生带来了消极影响。

4、缺乏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与主动性。这批青年教师成长在顺境之中,很少遭遇挫折。在求学、就业过程中也几乎是一帆风顺,因而自信是很强烈的心理特征,极少有反躬自省的态度与习惯。由于缺乏对教师职业特性的深刻理解,没有系统的师范教育职业行为训练,很少能认识到自身职业道德的缺陷与不足。又由于高职院校对教师的松散管理,因此,青年教师缺乏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与主动性。

5、缺乏科学的职业发展规划。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接受的专业教育目标与现从事的岗位工作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迫切需要青年教师从心理上、理念上、思维上认同高职教育这一新角色,并在这一基点上结合院校、部门、自身实际重新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围绕这一目标去科学规划职业发展。现在高职院校中没有这样的机构帮助、咨询、辅导青年教师去科学规划职业生涯,仅仅安排不同的教育教学岗位去工作,青年教师也缺乏自我职业规划的意识与能力,职业发展方向不明确,缺乏强大的职业发展动力。

6、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工具化倾向也影响了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高职院校办学规模发展过快,师资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虽然一部分外聘教师减轻了师资不足的压力,但专业教师不足是十分突出的矛盾。而一支成熟的师资队伍需要较长时间培养培育。许多高职院校急于解决无教师上课的问题,有了教师,不论其是否胜任、是否成熟、是否符合教育教学规范,成为教学“工具”,一周二十节、二门课压下来,青年教师既无暇提高业务能力,也妨碍自身的师德建设。片面强调“双师”建设,单纯强调教师专业能力,忽视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由于压力大、任务重,使许多的青年教师逐渐丧失了职业热情,也影响了青年教师队伍的师德建设。 三、加强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对策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教师[2005]1号)提出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主要任务是“以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核心,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弘扬高尚师德,力行师德规范,强化师德教育,优化制度环境,不断提高师德水平,造就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按照这一文件精

36

神,结合高职院校青年教师队伍师德的实际情况,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应遵循这样一些基本原则:引导培养原则,必须强化师德实践,树立正确师德导向,不能依赖“自然成长”;全面建设原则,既要强化专业技能,更要重视师德发展,在青年教师工作成长的全过程持续强化师德建设;遵循青年教师身心发展规律原则,以符合青年教师心理需要的方式去有效实施;遵循高职教育规律原则,实施高职院校特定环境下特色师德建设。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1、从战略高度重视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工作,加强师德建设的组织领导,院校成立师德建设工作专门化组织,开展经常性工作,保证师德建设工作落实到实处。 2、开展师德建设宣传教育工作,坚持先进性导向,按照高职院校内涵建设要求,对青年教师进行职业荣誉感、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教育,按照高职教育的职业性、人民性、社会性特征,倡导青年教师培养优秀技能人才、发展先进文化、钻研业务、拼搏奉献、忠于职守,形成热爱高职教育的师德师风。

(1)教育形式创新:报告、讲座、理论研讨、论文征集、演讲会、参观、考察、示范等,既要有传统的手段,也要有创新的形式。

(2)教育内容创新:既有理想、信念、道德、法律教育,也有进行新教育思想、新人才观念、新的职业理念教育。

(3)教育途径创新:既有领导对青年教师的,还要有社会、企业对青年教师的教育,还应挖掘在校生、毕业生及家长和院校模范教师的教育资源,既可以在校内,也可以通过教师工学交替、到企业实践进行教育。

3、青年教师师德建设贯穿于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始终,处处、时时、人人体现师德建设的宗旨和作用,建立师德建设的经常化机制。

(1)结合青年教师引进、把好师德建设的入门关,制定新聘教师的品德考核标准,把良好的职业修养、公民素质和敬业精神放在首位加以考核,实行一票否决。 (2)结合青年教师培养与培训进行青年教师师德建设,把专业能力提升与师德水平提高放在同一位置,在考核培养与培训效果时一并考核。

(3)引入职业生涯规划的新方法,帮助青年教师科学规划职业生涯、增加职业发展动力,明确职业发展方向和目标,用科学手段提高师德建设的质量。

(4)制定并实施青年教师企业实践制度,青年教师每年必须到企业实践或调研二个月,体验劳动艰辛,感受生产力进步,培养与企业感情,增加实践经验,提高实践能力,进而增加师德建设的实际效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5)每学年组织系院多个层次优质课观摩,组织精品与示范项目建设,把师德作为这些工作的先决条件,与评优、晋级相衔接,营造上进、创新、奉献、有追求的进步文化和良好教风、校风。

4、建设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示范引导机制,学院在高职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培养树立一批精神状态好、奉献精神强、工作成绩突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广泛宣传这些集体和个人,培养向先进学习、为发展高职教育和建设学院做贡献的良好风气。 5、建立师德的制度建设机制。制定《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对学院每个岗位的《工作标准》进行修订和完善,全面体现高职教育师德建设的职业性、人文性、社会性特色和全社会职业道德建设的时代性、先进性特征。制度建设要遵循科学、务实、可操作性原则,既有共性要求,不同层次有不同岗位个性化特色。

6、建立师德建设科学考评机制。完善教师资格认定和新教师聘用制度,把思想

37

政治素质、思想道德品质作为必备条件和重要考察内容;建立师德考评制度,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职务聘任、派出进修和评优奖励等的重要依据。加强师德方面的督导工作,对师德表现不佳的教师要及时劝诫,经劝诫仍不改正的,要进行严肃处理。对有严重失德行为、影响恶劣者一律撤销教师资格并予以解聘。建立师德问题报告制度和舆论监督的有效机制。

7、树立师德全面质量建设的新理念。从根本上转变师德建设仅是教师思想品德的个人问题观念,必须牢固树立师德是学院内涵建设核心的理念,师德建设是全面质量建设的全新管理理念,在师德建设过程中引进ISO9000全面质量管理的原则、方法,实施全员、全过程、全面的师德建设工程。

8、建立高职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理论研究机制。定期组织召开专题工作会议、专题研讨会议、理论成果的交流会议,汇集研究论文,将高职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创新实践与科学发展观指导的理论研究相结合,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 9、青年教师师德建设与党建工作紧密结合,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引导青年教师作教书育人的模范、作岗位奉献的模范、作提高质量的模范、作师德建设的模范,以党建工作全面推动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工作。 中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似朝阳初升,蒸蒸日上。高职院校的青年教师队伍在茁壮成长,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岗位上积极贡献着聪明才智。加强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将有力保障和支持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更快更好地发展,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才能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 (Z).(教师[2005]1号)

[2]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高等职业(高专)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 (Z).(教高厅[2002]5号)

摘自《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

高职院校“体验式”职业素质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黄道平

职业素质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其主要包括职业修养和职业技能,职业修养指思想品德、文化修养、职业道德、职业态度、职业心理素质、职业精神等;职业技能指业务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等。我们提出的职业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一定的教育措施使受教育者养成良好的职业修养。 高职院校在培养目标上要充分体现高职特色,不仅仅是重视职业技能的培养,更要下大力气培养学生的职业修养。对高职学生而言,职业修养的培养甚至比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还重要,这将使他们终生受益。因此,高职院校应将职业素质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如何用更好的方式来实现职业素质教育,已是许多高职院校探索和实践职业素质教育的新课题。

为进一步推进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国际化进程,优化和创新现有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提升学院在职业素质教育领域的研究能力,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与国际文化资源(澳大利亚)交流中心合作,共同开发了“体验式职业素质教育项目”,将“体验式”学习方式引入学院的职业素质教育体系,重点建立高职学生职业素质能力模型、高职学生职业素质能力测评系统、以学生能力为主导的高职学生职业素

38

质培课程体系等。据了解,该项目是我国高职院校第一个中外合作的素质教育创新项目。

目前,\体验式职业素质教育”项目在学院国际交流系的中澳数控班与中澳国贸班试点实施。这两个班的学生们将在课堂上通过各种形式,逐步养成今后将从事的工作所需的职业素质。“体验式职业素质教育”力图通过培训课程、社会实践、素质拓展游戏等多种形式,把职业素质的养成渗透到整个教学的过程中,寓教于乐,使学生主动地了解、感知、领悟、实践真实工作环境所要求和必备的职业素养.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进行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与拓展.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优势,提高就业质量。

一、“体验式”职业素质教育的内涵和特点

所谓“体验式”职业素质教育,就是将“体验式”教学方法引入到职业素质教育中来,以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文化修养、职业道德、职业态度、职业心理素质、职业精神等为重点,通过创设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景机会,呈现、再现或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经历的过程中凭借自己的情感、直觉、灵性等去感受、体味、领悟,并产生情感、建构知识、生成意义、发展能力的教学观或教学模式。它强调教学过程应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而不是配合老师上课的配角。学生应该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从而使得职业素质教育更加丰富多彩,“体验式”职业素质教育的真正价值是教师创设职业场景,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感受、体验情感,提高认识并转化成智慧,最终形成自己良好的职业修养。

“体验式”职业素质教育与传统职业素质教育相比较,在教育方式方法上都有很大的不同。

传统的职业素质教育方式中比较注重课堂教育而不是职场教育;注重书本而不是实践活动;注重说教而不是互动,注重知识的传授而不是能力的培养;注重形式的论教而不是终生习惯的养成;注重共性的教育而不是个性化的引导。传统的职业素质教育要求学生掌握职业素质的尺度是学校的标准答案。所以从根本上说传统的职业素质教育方式,学生没有主动权,所以也就没有主动性。

“体验式”职业素质教育的着眼点是过程,它是以思想品德、文化修养、职业道德、职业态度、职业心理素质、职业精神等为重点内容,创设出各种的职业场景,让学生亲身去体验、触摸和感受,引导学生去感悟,去体验其无穷的魅力.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让学生身临其境,让良好行为成为习惯,以培养学生职业修养。这是传统的职业素质的方式达不到的效果。

传统的教育方法与“体验式”教育方法相比较,也有很大的不同,一个重大的区别就是教育过程中的“自我表现”和“反思”,成为学生“再体验再认识飞跃”的过程。教育者的主要责任在于引导学生概括总结。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认识的飞跃,体验了职场的氛围,享受了成功的喜悦,感受不到职业素质教育是空洞、乏味的教育,从而增强了学好专业的动力和信心。 二、“体验式”职业素质教育的实践

“体验式”职业素质教育是一个不断深化逐步形成的过程,其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应当是与时俱进的开放系统。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在实践中摸索出以下几种模式的构建:

一是在学生管理中“体验”职业素质养成教育

39

学校有许多基本劳动,比如值日、擦黑板、做教室、校园卫生等,可以锻炼学生的责任感。这些工作机会不应由专职“清洁工”来完成。我们通过学生管理量化职业素质教育考核指标,使其深入人心而非流于形式。这些能力可通过对学生进行充分的职业素质训导来实现。训导方案应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突出他们好的一面,修正改善他们差的一面,通过周密的设计训导方案,具体体现到对学生每天的校园学习与生活的各方面的要求里去,不要只是记上课考勤,迟到早退或宿舍评比,而是要模拟真实,而且,这种训导不是只在一时或几次,而应该伴随学生整个的在校时间。通过训导,将敬业、爱业、职业道德与操守牢牢印在学生脑海里,让他们对自己将来的社会使命与角色产生充分的使命感与责任心,使其人品与职业道德都得到升华。在形成良好的校容、校风、校纪的同时,也形成良好的社会形象,学生学习的目的也自然变得明确,有主动性,教学目标也变得容易贯彻。 二是在教学情境中“体验”职业素质教育

课堂教学是“体验式”职业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学院的中澳数控班与中澳国贸班两个试点班都实行小班化教学。通过开展新进教师的“过关课”,骨干教师的“精品课”。让全体师生参与的“研讨课”,同时发挥学院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优势,在各科课堂教学中积极探索,形成各学科体验式教学的新模式。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实物演示、媒体演播、图画再现、音乐渲染、角色模拟、演讲比赛、知识竞赛、小品表演、优秀毕业生座谈会等多种方式创设出丰富的与教学内容、学生实际相适应的职业情境或活动,引导学生在学习课程的同时,感受职场的氛围,融人其中,激起情感体验,使“理”通过?隋”走进学生的心灵。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达到知、情、意、行的完美统一。这样通过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感悟,思想碰撞,使学生认识到要获得事业的成功必须要具备较强的职业能力和素质,这样他们正确的职业观就在教学情境中水到渠成。

三是在社会实践中“体验”职业素质教育

社会实践是“体验式”职业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在职业素质教育中我们努力从课堂、从校园中延伸,到校外、到企业去,通过开展工学结合、现场调查、参观考察、社会服务等等实践活动,让学生融人社会去亲历体验,在动态中掌握专业技能,提高认识、内化情感,指导行动,把实践经历转化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如通过参观知名企业,顶岗实习等,在真实的职业场景中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领悟企业文化,学习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体验并增强工作责任、团队协作等职业意识,树立忠于职守的敬业精神、严肃认真的劳动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让学生体会到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是员工的职业素质,只有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员工,才能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这种教育效果是课堂教育和校内教育难以实现的。

四是在技能竞赛中“体验”职业素质教育

技能竞赛是“体验式”职业素质教育的平台。职业技能是职业素质的重要内容,是学生立足社会,生存发展的基础。通过组织和参与学校、省级乃至全国性的技能竞赛,检验学生运用知识或技术,完成相应职业活动的智力活动方式及实际操作能力。层层选拔的过程、集中培训的经历、激烈竞赛的场面,无不彰显我们选手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实际操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这过程中,培育了学生一种为了荣誉不怕困难、奋勇拼搏的精神,吃苦耐劳的毅力和团结友爱的合作精神,树立了一种锲而不舍的坚强信念,竞争能力得到了提升。同时也使我们的学生体会到竞赛有终点,

40

学习无止境,从而在学生中掀起了学专业知识、学高新技术的热潮。

体验是个人的,是个性的,是不能雷同的。在教学时,我们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允许学生有不同的体验,最大限度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达到深刻体验;要尊重学生的差异,不能强求千篇一律,正因为差异的存在,学生之间才有可能交流和分享,尽管感受不同,理解不同,但学生讨论交流的是自己在体验中发自内心的真实感受,这样才算真正抓住素质教育中“最重要的东西”,体现出素质的真实,才是职业素质教育的理想境界。

实施“体验式”职业素质教育,不能一味地追求形式,看起来热热闹闹,学生也积极参与了,却缺乏针对性.对学生触动不大,这是舍本求末的做法。因此我们一定要杜绝那些对学生来说遥不可及、不痛不痒、感受肤浅的情境或活动,而且不能干篇一律套用某一固定的模式,学校教师应该精心选择最适合学生的模式,引导学生进行体验、讨论,使每个学生都有所感悟和体会,从而增强职业素质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本文是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高职院校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特点规律研究》(教思政司函[2007]49号)成果之一。] 【作者系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

摘自《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

41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bs.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