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大学二级学院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更新时间:2024-06-05 12:2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广西大学二级学院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评 价 表

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

时间 2005.8

二级指标及观测点自评等级一览表

一级 指标 1 办 学 指 导 思 想 2 师 资 队 伍 3 教 学 条 件 与 利 用 4.1 专业 B 新办专业 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 4.2 课程 A 教材建设与成效 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双语教学 实践教学内容与体系 4.3 实践教学 A 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占有实验的课程总数的比例及效果 实验室开放 5 教 学 管 理

二级指标 1.1 学院定位 自评等级 A 主要观测点 学院的定位与规划 教育思想观念 参考 自评等级 权重 A B C D 1.0 0.5 0.5 0.5 0.5 0.5 0.5 0.2 0.3 0.3 0.2 √ √ √ √ √ √ √ √ √ √ √ 1.2 办学思路 A 教学中心地位 整体结构状态与发展趋势 青年教师中有研究生学位的比例 主讲教师资格 2.1 队伍结构 A 2.2 主讲教师 A 教授、副教授上课情况 教室状况 3.1教学基本 设施 A 实验室实习基地状况 图书馆状况 运动场面积及体育设施 学院自筹用于补贴教学的经费投入情况(含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教学差旅、图书资料购置) 3.2 教学经费 A 1.0 √ 0.6 0.4 0.3 0.2 0.3 0.1 0.4 0.3 0.3 0.6 0.4 0.3 0.3 0.4 1

√ √ √ √ √ √ √ √ 教 学 建 设 与 改 革 √ √ √ √ √ √ 5.1 管理队伍 A 结构与素质 教学管理及其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成果 教学规章制度的建设与执行 5.2 质量控制 A 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 教学评估与检查 6 学 风 6.1 教师风范 A 教师的师德修养和敬业精神 学生遵守校纪校规的情况 1.0 0.3 0.3 4.0 0.7 0.3 0.5 0.5 1.0 1.0 1.0 √ √ √ 6.2 学习风气 B 学风建设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措施与效果 参加课内外科技文化活动等情况 学生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尤其是外语交流的 √ √ 7.1 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 7 教 学 效 果 7.2 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 7.3 思想道德修养 7.4 体育 7.5 社会声誉 二级指标评估结果 B 能力)的实际水平 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选题的性质难度、份量、综合训练等情况 √ √ √ √ A 论文或设计质量 A A B 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与文化素质的水平 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合格率 生源、就业、社会评估 √ √ A 14个 B 4个 C 0个 D 0个 评估结论:(分为优、良、中、合格、不合格四种) 良好 注:1. “ 3.1 教学基本设施”观测点教室状况、运动场面积及体育设施两项内容,各二级学院不用评

测,按A级计;

2. 教学经费一项只评测学院自筹用于补贴教学的经费投入(含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教学差旅、

图书资料购置)。根据本学院投入的力度以及是否逐年增加自评出等级;

3、 二级指标的自评等级应依据本二级指标中各观测点所评出等级,并参考权重进行综合评测。

2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表1

一级指标:办学指导思想 二级指标 主要观测点 参考 权重 A 定位准确,发展规划落实 等级标准 C 定位基本准确,有发展规划 自评 等级 1.1 学院目标* 学院的定位与规划 定位 1.0 A 学院定位:立足广西,面向泛珠三角,沟通东南亚。 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围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广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在化学化工领域需要的高素质专门人才这一根本任务,深化教学、科研和管理体制的改革,加强国际交流,进一步提高学院的办学水平面,把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办成在同类学科专业院校中整体区内领先、国内中上水平,若干学科国内先进,在泛珠三角和东南亚地区有一定影响的先进学院,为广西乃至全国的经济建设与发展尤其是化学化工行业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 总体目标:用15年时间把化学化工学院建设成为广西培养化学、化工、环境工程、无机非金自 我 测 评 属材料等高层次专门人才及解决广西重大相关科技问题的基地。在教学质量、科学研究、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等方面达到全国地方性大学同类相关专业学科的先进水平。 总体建设规划: 第一阶段(2000-2005年) 根据广西经济发展和化学化工行业发展的需要,调整学科建设的计划,把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作为学院重点学科来抓,同时建立好各学科学术梯队。进一步完善各专业本科教学计划,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抓好学位点建设,争取建立一个博士点,增加2~3个硕士点。加快实验室建设和改造,为学院各专业和学科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实验基础和科研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到2005年力争40岁以下在职教师全部具有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获得者达到30名。加强科学研究与科技开发,到2005年学院的纵、横向科研经费达到每年150万,科技开发取得较大进展。 第二阶段(2005~2015年) 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完善和提高教学、科研装备水平,使学院的教学科研条件达到全国地方性大学同类相关专业学科的先进水平。新建2个博士点,4个硕士点,1~2个学科与广西的支柱产业密切相关,科研水平与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方面有较大提高,1~2个研究成果获国家级奖,科研经费每年200万元以上。 专业发展规划: 为了适应社会广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在保留原有优势专业的基础上,对一些专业进行了优化与整合。近年来,在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新增了生物化工、化工商务与化工计算机应用、制药工程方向,2005年还计划增加安全工程方向;在化学与应用化学专业新增了高分子

3

材料化学、天然有机化学等方向;在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新增了计算机过程控制与制冷方向。这些学科专业适应了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要求,新生生源充足,毕业生就业率高,总体布局和结构符合学校定位。通过三年多的建设和努力,专业和学位点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 (1)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1998年被确定为校重点建设专业,2003年被确定为自治区重点建设专业,其中化学工艺专业1990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 (2)应用化学专业1994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 (3)环境工程专业2000年获得了硕士学位授予权; (4)化工过程机械专业2000年获得了硕士学位授予权; (5)林产化学加工工程2000年获得了硕士学位授予权; (6)化学工艺与环境工程2001年被评为自治区重点学科; (7)分析化学2003年获得了硕士学位授予权; (8)有机化学2003年获得了硕士学位授予权; (9)2003年获得了工程硕士学位化学工程专业方向授予权; (10)2003年获得高校教师在职攻读学位化学工艺专业硕士点授予权。 1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十五规划发展目标 2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建设总体目标与阶段目标 3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院长任职工作设想 支 撑 材 料 4 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第一届第一次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作报告(2001年10月) 5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第一届第二次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作报告(2002年11月) 6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第一届第三次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作报告(2003年12月) 7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第二届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作报告(2004年11月) 8化学化工学院历史沿革

4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表2

一级指标:办学指导思想 二级指标 主要观测点 参考 权重 A 有时代特征,质量意识强,办学思路有特色 正确处理教学与学院其* 教学中心地位 0.5 它工作的关系,一贯重视本科教学 等级标准 C 注重教育观念学习研究,有质量意识,办学思路符合实际 重视本科教学,基本能正确处理教学与学院其它工作的关系 A 自评 等级 A A 1.2 学院办学思路 * 教育思想观念 0.5 学院办学思路:以转变教育思想观念为先导,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为基础,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加强教学基础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强化教学管理,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1、教育思想观念 自评A 学院领导多次组织开展以以“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主题的学习讨论,学院书记、院长多次把“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到关系学院生死存亡的高度来动员和要求全院全体教职员工重视转变教育思想观念,重视提高教学质量,把好各个环节的质量关,同时积极推进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通过学习和讨论,大家在“加强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取得了共识,自觉地在实际行动中保证了教学的中心地位。几年来,我院培养的人才综合素质有了较大提高,表现在: (1) 计算机过级率高,近两年达95%以上。 (2) 全国大学英语四级通过率较高。 (3) 毕业生获得学位的比例名列全校前茅。 (4) 本科毕业生的考研率和升研率逐年提高,另外每年都有2—3名本科生考上经济、法律、管理等外专业的研究生,有的毕业生直接到国外继续深造; (5) 有些毕业生从事化工经营或管理,有些则自己创办公司或企业; (6) 学生毕业论文质量较高,学院连续两年被评为广西大学毕业论文管理优秀学院。在全区近三年开展的全区高校化学化工类毕业论文竞赛中,我院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7) 在2000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获特等奖1人(化工98级李新),广西大学2001年大学英语竞赛中有1人获一等奖,2人获二等奖,2人获三等奖。 自 我 测 评 2、教学中心地位 自评A 为了保证学院的教学中心地位和教学质量,采取了以下相关措施: (1)成立了由多次获得教学质量优秀奖、教学经验丰富、在学生中得到极好口碑的教授、副教授如吴健玲、李飘英、袁天佑等7老师组成的教学质量考评小组,他们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经常深入到课堂,了解任课教师的教学效果及学生反映,同时及时将有关情况向学院领导汇报。通过这一举措,学院教学质量得到了监督,教师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5

(2) 要求教授、博士甚至博士生导师为本科生上课并指导实验。三年来这一措施得到了贯彻执行。 (3) 除了教学质量考评小组成员外,学院领导和各教研室正副主任每学期至少听课八次。 (4) 定期开展院级和校级青年教师讲课观摩竞赛和教学质量优秀奖评选活动,三年来共有2人获广西大学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一等奖,4人获二等奖,8人获三等奖,24人获广西大学教学质量优秀奖。 (5) 基础课实行教考分离,如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和化工原理。各课程选用相同教材,相同教学大纲和相同教学进度表,并采取流水线评卷。最后填写答卷情况分析表和考试质量分析表。 (6) 设立院级教改项目,对院级重点课程建设给予2000元经费资助,其他教改项目每项500—1000元的启动费。 (7) 开设本科生考研辅导班,辅导内容包括英语、政治、数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参加辅导的学生人数逐年增多,考研率明显提高。 (8) 积极开展大学生实验技能竞赛,鼓励大学生提前进入实验室参与科研活动。2001年在广西大学举行的第一届全区高校化学实验技能竞赛中我院代表队获得第一名。2002年在北京大学举办的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技能竞赛我院代表队获得三等奖。2003年在广西师范大学举行的第二届全区高校化学实验技能竞赛中我院代表队获得二等奖。2004年在厦门大学举办的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技能竞赛我院代表队获得三等奖。 (9) 在2001年全国大学生科技论文竞赛中我院学生获一等奖1篇、二等奖1篇、三等奖1篇;在2000年以来的全区大学生化学化工类优秀毕业论文(设计)竞赛中共获得8个一等奖、10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 (10) 在学院年终考核中,教学工作量作为主要考核依据之一,教学工作量必须排在前30%者才能评优,考核结果与职称、奖金等挂钩。 1、 蔡民廷书记讲话稿四份; 2、 教学质量考评小组成员名单(院文件); 支 撑 材 料 3、 青年教师讲课竞赛获奖证书和教学质量优秀奖(教务处文件); 4、 院级教改项目一览表; 5、 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技能竞赛获奖证书; 6、 全区大学生化学实验技能竞赛获奖证书; 7、 全国大学生科技论文竞赛获奖证书; 8、学院年终考核文件。

6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表3

一级指标:师资队伍 二级指标 主要观测点 * 整体结构状态2.1 队伍结构 与发展趋势 * 青年教师中有研究生学位的比例 1、学院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逐年增加。 年份 学历 博士 参考 权重 0.5 A 等级标准 C 结构基本合理 A 自评 等级 A 结构合理,发展趋势良好 0.5 ≥60% 40%—50% A 2002 硕士 研究生 本科 博士 2003 硕士 研 究 生 40 17 50 16 48 26 本科 博士 2004 硕士 研究生 49 14 46 33 本科 博士 2005 硕士 研究生 56 21 38 本科 人数 比11 49 16 自 我 测 评 例 % 9.5 42.2 13.8 34.5 13.0 38.2 12.2 36.6 19.3 36.3 9.6 34.1 22.3 37.8 14.2 25.7 50 年份 职称 教403020100604940504849564633386080614261431860422056423026111617161421402012141315520022003200420050学历结构博士研究生硕士本科2002200320042005职称结构教授讲师副教授助教2002 副教授 讲师 助教 教授 2003 副教授 讲师 其他 教授 2004 副教授 讲师 其他 教授 2005 副教授 讲师 其他 授 人数 比例 % 9.5 42.2 13.8 34.5 10.7 46.6 32.8 9.9 13.3 44.4 31.1 11.1 13.5 37.8 28.4 20.3 12 61 42 5 14 61 43 13 18 60 42 15 20 56 42 30

7

年份 年龄 人数 比例 % 26.4 52.8 8.0 12.8 26.7 50.4 11.5 11.5 28.9 44.4 17.8 8.9 34.5 41.9 16.9 6.8 2002 ≦35 33 36 46 ≧≦35 35 2003 36 46 ≧≦35 39 2004 36 46 ≧≦35 51 2005 36 46 ≧~45 ~55 56 66 10 16 ~45 ~55 56 66 15 15 ~45 ~55 56 60 24 12 ~45 ~55 56 62 25 10 2、青年教师中有研究生学位的比例 年份 年龄 青年教师中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比例人数70605040302010051.557.1比例Y64.73312.14博士172011.44博士硕士10.34博士硕士2317.69博士硕士硕士20022003200420052002 35岁以下青年教 师总人数(33人) 博士 硕士 2003 35岁以下青年教 师总人数(35人) 博士 硕士 2004 35岁以下青年教 师总人数(39人) 博士 硕士 2005 35岁以下青年教 师总人数(51人) 博士 硕士 人数 比例 % 4 17 4 20 4 23 9 33 12.1 51.5 11.4 57.1 10.3 59.0 17.6 64.7 支 撑 材 料

1、师资队伍结构状况表 2、青年教师基本情况表 3、化学化工学院重点学科及学科、学术带头人一览表 8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表4

一级指标:师资队伍 二级指标 主要观测点 参考 权重 0.5 A 符合岗位资格的教师≥95% 教授、副教授均为本科生授课 等级标准 C 符合岗位资格的教师≥85%—90% 55岁以下教授、副教95%每学年为本科生授课 自评 等级 A A A 2.2主讲教师 * 主讲教师资格 * 教授、副教授上课情况 0.5 学院共有主讲教师128人,符合符合岗位资格的教师为100%,教授担任本科教学工作情况:教授、副教授均为本科授课。 担任本科生课程 教授 2001 童张法(博士) 林榕端 李飘英 吴健玲 化工热力学导论 过程设备设计 化工原理 仪器分析 物理化学 固体化学 高分子化学 化工设计 天然有机化学有林翠梧(博士) 机波谱分析 陈希慧(博士) 段文贵(博士) 廖森(博士) 龚琦 仪器分析 潘树林(博士) 陈小鹏 刘雄民(博士) 王立升(博士) 冯庆革(博士) 陈益兰 韦藤幼 2002 化工热力学导论 过程设备设计 化工原理 仪器分析 物理化学 固体化学 高分子化学 化工设计 天然有机化学有机波谱分析 结构化学 出国 配位化学 分析化学, 仪器分析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 2003 化工热力学导论 过程设备设计 化工原理 仪器分析 胶体化学 固体化学 高分子化学 化工设计 天然有机化学有机波谱分析 物化实验 有机化学及实验 配位化学 分析化学, 仪器分析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 2004 化工热力学导论 过程设备设计 化工原理 仪器分析 物化实验 固体化学 高分子化学 化工设计 天然有机化学有机波谱分析 物化实验 有机化学及实验 配位化学 分析化学, 仪器分析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 自 我 测 评 李成海 龙翔云 苏涛 黎铉海(博士) 结构化学 有机化学及实验 配位化学 分析化学,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 化工热力学 香料工艺学 仪器分析 (在日本)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学 化工技术经济 化工热力学 香料工艺学 仪器分析 (在日本)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学 化工技术经济 化工热力学 (在日本) (在美国) (在日本)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学 化工技术经济 化工热力学 香料工艺学 (在美国) 噪声污染与控制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学 化工技术经济 支撑 材料

1、在编教授、副教授名单; 2、主讲教师资格一览表 9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表5

一级指标:教学条件与利用 二级指标 主要观测点 * 教室情况 * 实验实习基3.1教学基础设施 * 图书馆状况 0.3 地状况 0.3 参考 权重 0.2 A 面积达到有关规定,各类教室满足教学需要 等级标准 C 面积达到有关规定,基本满足教学需要 实验室、实习场所面积达到校内外实习基地完善;设施满足因材施教的实践教学要求 有关规定;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5000元;能满足教学基本要求 面积达到有关规定;管理手段先进,计算机网络利用好;年图书文献资料购置经费占全校教育事业费拨款的比例≥5% * 运动场面积及体育设施 1、(1)学院配置有多媒体教室一间,面积 180 m2 ,坐位数 180 个。(2)学院的多媒体教室的设施配置基本齐全,有一套电脑、投影仪、扩音、屏幕等。(3)在本学院多媒体教室授课的课程有 14 门,年学时数为 842 。在学校其它多媒体教室开设的课程有 63 门,年学时数为 3000 。 2、(1)实验室、实习基地状况及利用:学院有三栋实验教学楼,实验室总面积为 9709m2 。(详见附表1)。 全院生均实验室面积4.31 m2 。拟扩建实验室1300 m2 。学院各种用房统计情况见附表3。 (2)实验室实习场所设备:学院有800元以上设备1867台(套),总值900 万元。学院生均仪器设备值约为8000元 / 生。学院有大型仪器设备6台(套),总值119.1万元。(详见附表2)。单价800元以上仪器设备情况见附表1。 (3)校内实习基地建设情况:学院建有中试车间一座,面积800 m2 ,设备尚未配备,未能使用。 (4)校内实习基地利用情况:本学院学生2001、2002年在学校金工实习车间实习的班级有2班110人。本学院学生2001、2002年在学院实验室安排的实验教学共 195班9200人。 (5)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情况:本学院学生的校外实习有如下一些挂勾单位:广西明阳生化科技股份公司、柳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柳州两面针股份公司、河池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茂名石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南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鹿寨化肥厂、南宁糖纸厂、南宁赖氨酸厂、南宁味精厂、东门糖厂、广西中医学院百年乐制药厂等。2001年校外实习有16个班696人;2002年校外实习有14个班588人;2003年校外实习有15个班683人,校外实习安排情况见支撑材料3。 3、图书资料(1)学院资料室面积为 176 m2,有读者坐位16个。(2)学院资料室藏书 12395 册,各种期刊179种。(详见附表7。)(3)资料室有关规章制度见附件8。(4)资料室每天上班时间都开放(上午8~12时,下午2∶40~17∶30)寒、暑假期间每周开放两天。 4、利用校园网进行教学管理情况 每个教研室均配备有校园网的接口,学院网页已建立,教师可通过网络查阅各种资料,

10

自评 等级 A A B A 面积达到有关规定;年图书文献资料购置经费占全校教育事业费拨款的比例≥3% A 0.2 有风雨操场;有专项设施 生均运动场面积≥3平米,设施基本齐备 自 我 测 评 包括教学计划、课程简介、师资情况等,可接收电子邮件和向外发送电子邮件。学校的许多通知、立项表格、上报材料等可以通过网络进行。 1、 化学化工学院实验室设置表。 支 撑 材 料 2、 化学化工学院学生校内外实习基地一览表 3、 2004-2005年校外实习安排情况(存教学办) 4、 化学化工学院固定资产表 5、 化学化工学院藏书、购置资料费一览表 6、 化学化工学院2001-2004年期刊目录

11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表6

一级指标:教学条件与利用 二级指标 主要观测点 * 教学收入用于四项教学经费的比例(本项评测学院自筹经费投入教学的情3.2教况) * 生均四项教学经费分别增长的情况(本项评测学院自筹经费投入教学的增长情况) 自 我 测 评 支 撑 材 料 1、2001-2003年学院图书资料购置费统计表 2、学院对教学科研、实验培训投入经费情况表 3.2 教学经费(考虑课酬及其它方面投入)教学经费一项只评测学院自筹用于补贴教学的经费投入(含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教学差旅、图书资料购置)。 (1) 学院利用创收经费自筹投入教学的经费情况,增长情况 2001年,学院创收经费自筹投入教学的经费为 5万元; 2002年,学院创收经费自筹投入教学的经费为 7 万元; 2003年,学院创收经费自筹投入教学的经费为 8万元; 2004年,学院创收经费自筹投入教学的经费为 10万元。 0.4 持续增长 持平 0.6 参考 权重 A 近三年自筹经费对教学有较大的投入 A 有投入 等级标准 C A 自评 等级 A 学经费

12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表7

一级指标:教学建设与改革 专业名称:环境工程专业 二级指标 主要观测点 *专业 4.1 专业 * 教学计划 0.4 参考 权重 0.6 证,学生满意 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模式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体现德、智、体全面发展,有利于人文素养、科学素质提高以及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的培养;执行情况好 ? 等级标准 A 专业教学条件好,教学质量有保C 专业教学条件和教学质量基本符合要求 A 基本能反映培养目标要求;执行情况尚可 A 自评 等级 A 师资队伍建设 本专业教师共有10人。教师队伍的学位结构为:有博士学位教师4人、硕士学位教师5人、本科学位教师1人。职称结构为:教授1人、副教授6人、讲师以下占3人。年龄结构为:35岁以下教师4人、35—45岁教师6人。教师队伍的学缘结构为:外校毕业教师占90%。教师队伍结构合理,符合专业定位要求,适应教学需要和专业发展需要。 教师 人数 自 我 测 评 本专业教师群体素质高,有良好的团队精神,教师严谨治学,从严执教,教书育人,敬业精神好,教学质量较高。近三年获得教学质量优秀奖的有1人,获青年教师讲课竞赛的1人。 ? 教授 1 副教授6 讲师 博士 硕士 岁以下岁岁以上本校毕业1 外校毕业9 3535~4545 10 3 30 4 40 5 50 4 40 6 60 0 0 所占 比例 10 % 60 10 90 专业基础设施的建设、经费投入 本专业实验室设施达到有关规定的要求,仪器设备总值80多万元,能够满足教学需要。近几年依托“211工程”自治区重点学科建设,共投入50多万元对实验教学设备进行了大幅度的更新。 按教学大纲要求,实验开出率为100%,而且所开实验能较好地满足本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本专业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占有实验的课程总数的比例大于50%,效果好。有开放性实验室——环境工程实验室,为全学院和外单位开放。 13

? 专业教学计划 环境工程专业办学思想明确,专业定位结合了自身情况,反映了社会需求,定位准确,有切实可行的专业发展规划,分期建设目标明确,措施得力,成效显著。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目标为:培养基础厚、专业宽,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有关环境监测技术,环境治理工程的设计和管理、环境保护法规等知识,具有从事环境科学技术、环境工程及给排水工程等领域的科研、设计、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世纪的复合型高素质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符合学校定位,符合本专业内涵。 制定的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合理、科学,在加强基础的同时体现综合素质的培养特点,实行大类招生,分模块教学,强调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科学的交叉与融合;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思想,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如实验教学部分,以学科发展为主线,分基本技能型、专业技术型和专业研究型3个层次组织教学,设置化学基础、化工基础、环境工程专业基础及专业等实验内容。在“211工程”一期已投入23多万元改造更新实验设备的基础上,“211工程”二期再投入10万元进行实验室的更新改造,同时依托“211工程”“自治区重点学科”建设共投入50多万元对实验教学设备进行了大幅度的更新,使实验设备总值达到80多万元,满足了现代环境工程技术发展的要求,以及开设具有广西地方特色的专业实验项目的需要,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挖掘和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激励个人的创造精神。新的教学计划缩短了总学时数,给予学生自主学习与个性发展更宽松的环境与更有利的政策导向。执行教学计划规范、严格。总学时数由以前的近3000学时,缩短为现在的2800学时左右(如若考虑每节上课时间由50分钟改为40分钟,则实际授课时间比原计划缩减了近25%)。从而使学生能有更多的自学时间。 ? 教学大纲的制定 教学大纲符合培养目标和计划的教学要求,目的明确,界定了各专业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衔接和分工,突出每一章节内容的重点难点,反映现代科技成果,教改成果有所体现。教学内容注重反映宽口径、厚基础、重素质的教育思想,体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各专业课程内容有系统性、先进性、科学性,更新及时,体现理论联系实际。 ? 教学水平与质量的管理等方面保证教学质量 有健全的教学管理制度,学院建立了较科学的教学检查与质量评估制度,建立了以教授为主的学院教学质量考评小组,形成了课程质量评价的系列标准,积极开展学生评教、教师评教、教师评学活动。 建立了较完整的课程质量评价体系,每学期试卷上交学院教务办管理,对试卷进行质量分析,对学生作业规范要求,考试管理严格。成立专家组,对主讲课教师特别是新教师进行听课,每学期开展期中教学检查工作,认真对待学生提出的问题,将有关信息及时反馈给教师,促使他们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建立了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积极进行课程档案建设,各类教学文件、教学档案资料收集齐全、完整、整理规范、管理严格,有专用教学档案柜,分类存档,方便查阅,部分档案已使用微机进行管理。 本专业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效果明显。近三年来,本专业教师主持校级教改项目5

14

项。 教师积极总结教改经验,撰写教改文章,近三年本专业教师公开发表教学研究论文3篇,人均0.6篇。 ? 学生的满意度 本专业学生整体思想素质较高,学风较好,部分学生获得校级以上优秀奖励。近几年来获区级优秀毕业生1人次,校级三好学生15~20人次,校级优秀学生干部10多人。 学生的基本理论较扎实,由学校统一组织统考的公共基础课、实施了教考分离的本专业基础课,学生的考试成绩较好,学生基本理论掌握较好。 本专业学生近三年大学英语四级统考通过率达到40%左右,其中2003届为71%,2004届为73.8%,2005届为90.8%;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平均通过率达到90%以上。 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科学、合理,与实际相结合,能够做到每一人一题,且各不相同。单个老师指导学生数3.1人,指导教师均具中级以上职称,且高级职称比例>50%。有3名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获省级优秀毕业论文奖,4名学生获校级优秀毕业论文奖。 近两届学生平均硕研升学率分别为9.8%,12.2%,呈现上升趋势。 1、环境工程专业建设批文:《关于广西大学等校本科专业备案问题的批复》——高教司[1997]94号。 2、教师毕业学校、专业及授课情况 支 撑 材 料 6、近三年教学研究项目汇总 7、英语过级、考研、毕业论文等教学成绩汇总

3、专业教师近三年教学、科研及获奖情况 4、专业发展规划,分期建设目标 5、专业开放实验汇总

15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表7

一级指标:教学建设与改革 专业名称:应用化学 二级指标 主要观测点 *专业 4.1 专业 * 教学计划 0.4 参考 权重 0.6 证,学生满意 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模式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体现德、智、体全面发展,有利于人文素养、科学素质提高以及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的培养;执行情况好 ? 等级标准 A 专业教学条件好,教学质量有保C 专业教学条件和教学质量基本符合要求 A 基本能反映培养目标要求;执行情况尚可 B 自评 等级 B 师资队伍建设 本专业教师共有26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4人,讲师7人。教师数量合适,基本能满足教学需要,具有讲师及以上职称的每一位教师至少能胜任两门课的教学任务,主干课程至少有两位教师能担任主讲。 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为:35岁以下教师5人、35—45岁教师14人、45岁以上教师7人。学位结构为:有博士学位教师10人、有硕士学位教师5人、其他教师均具有本科以上学历。职称结构为:教授5人、副教授14人、讲师以下7人。教师队伍的学缘结构为:本校毕业自 我 测 评 本专业教师群体素质高,有良好的团队精神,教师严谨治学,从严执教,教书育人,敬业精神好,教学质量较高。近三年获得教学质量优秀奖的有6人,获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一等奖1人、二等奖2人。 ? 教师占23.1%、外校毕业教师占76.9%。其中45岁以下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8人,硕士研究生学位5人,共占45岁以下教师人数的68.4%。教师队伍结构基本合理,符合专业定位要求,适应教学需要和专业发展需要。 教师 人数 26 教授 5 副教授讲师 7 博士 硕士 岁以下5 岁岁以上7 本校毕业6 外校毕业3535~454514 所占 比例 19.2 53.8 26.9 38.5 19.2 19.2 53.8 26.9 23.1 76.9 % 专业基础设施的建设、经费投入 本专业实验室设施达到有关规定的要求,仪器设备总值600多万元,能够满足教学需要。近几年依托“211工程”建设,学校本科实验建设一、二期共投入200多万元对本专业实验 16 10 5 14 20 教学设备进行了大幅度的更新。 按教学大纲要求,实验开出率为100%,而且所开实验能较好地满足本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本专业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占有实验的课程总数的比例大于90%,效果好。有开放性实验室——应用化学实验室,为全学院和外单位开放。 ? 专业教学计划 应用化学专业办学思想明确,专业定位结合了自身情况,反映了社会需求,定位准确,有切实可行的专业发展规划,分期建设目标明确,措施得力,成效显著。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应用研究、科技开发和科技管理的初步训练,能在化学或相关科学技术领域从事研究、科技开发和教学并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复合型高素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符合学校定位,符合本专业内涵。 制定的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合理、科学,在加强基础的同时体现综合素质的培养特点,实行大类招生,分模块教学,强调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科学的交叉与融合;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思想,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由于应用化学涉及面很广,针对广西的资源优势和社会需求现状,并结合本专业教师的科研情况,设计了天然有机化学和高分子化学等两个专业方向。实验教学部分,以学科发展为主线,分基本技能型、专业技术型和专业研究型3个层次组织教学,设置化学、化工基础、专业等实验内容,专业实验内容注重综合性和应用性,并突出广西地方特色,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和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激励个人的创造精神。 “四大化学”按理科模式进行教学,使本专业学生具有坚实的化学基础,培养理工兼容偏于工科的新型化学人才。教学计划给予学生自主学习与个性发展更宽松的环境与更有利的政策导向,从而使学生能有更多的自学时间。 ? 教学大纲的制定 教学大纲符合培养目标和计划的教学要求,目的明确,界定了各专业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衔接和分工,突出每一章节内容的重点难点,反映现代科技成果,教改成果有所体现。教学内容注重反映宽口径、厚基础、重素质的教育思想,体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各专业课程内容有系统性、先进性、科学性,更新及时,体现理论联系实际。 ? 教学水平与质量的管理等方面保证教学质量 有健全的教学管理制度,学院建立了较科学的教学检查与质量评估制度,建立了以教授为主的学院教学质量考评小组,形成了课程质量评价的系列标准,积极开展学生评教、教师评教、教师评学活动。 建立了较完整的课程质量评价体系,每学期试卷上交学院教务办管理,对试卷进行质量分析,对学生作业规范要求,考试管理严格。成立专家组,对主讲课教师特别是新教师进行听课,每学期开展期中教学检查工作,认真对待学生提出的问题,将有关信息及时反馈给教师,促使他们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建立了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积极进行课程档案建设,各类教学文件、教学档案资料收集齐全、完整、整理规范、管理严格,有专用教学档案柜,分类存档,方便查阅,部分档案已使用微机进行管理。

17

本专业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效果明显。近三年来,本专业教师主持省级教改项目1项,校级教改项目9项。 教师积极总结教改经验,撰写教改文章,近三年本专业教师公开发表教学研究论文2篇。 ? 学生的满意度 本专业学生整体思想素质较高,学风较好,部分学生获得校级以上优秀奖励。近几年来获区级优秀毕业生3人次,校级三好学生8人次,校级优秀学生干部18人。 学生的基本理论较扎实,由学校统一组织统考的公共基础课、实施了教考分离的本专业基础课,学生的考试成绩较好。如本专业近三届学生的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的平均分分别为70.1、67.1、62.6和70.9,说明本专业的学生掌握基本理论较好。 本专业学生近三年大学英语四级统考通过率达到40%左右,其中2002届为36.6%,2003届为40.5%,2004届为68.8%;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通过率均为100%。 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科学、合理,与实际相结合,能够做到每一人一题,且各不相同。单个老师指导学生数3人,指导教师均具中级以上职称,且高级职称比例>50%。有5名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省级优秀毕业论文奖,6名学生获校级优秀毕业论文奖。 近两届学生平均硕研升学率分别为8.3%,11.5%,呈现上升趋势。 1、应用化学专业建设批文:《关于广西大学等校本科专业备案问题的批复》——高教司[1997]94号。 支 撑 材 料 2、教师毕业学校、专业及授课情况 3、专业教师近三年教学、科研及获奖情况 4、专业发展规划,分期建设目标 5、专业开放实验汇总

18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表7

一级指标:教学建设与改革 专业名称:化学专业 二级指标 主要观测点 *专业 4.1 专业 参考 权重 0.6 等级标准 A 专业教学条件好,教学质量有保证,学生满意 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模式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体现德、智、体全面发展,有利于人文素养、科学素质提高以及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的培养;执行情况好 C 专业教学条件和教学质量基本符合要求 A 自评 等级 B 基本能反映培养目标要求;执行情况尚可 B * 教学计划 0.4 ? 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现代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受到应用研究、科技开发和科技管理的初步训练,能在分析化学(包括:化学分析、仪器分析)和无机化学或相关科学技术领域从事研究、教学和科技开发并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复合型高素质化学专业人才。 教学计划与课程体系 目前本方向的教学内容分为五大块,即公共基础课、基础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限修课和专业任选课其中前三块主要是把基础打牢夯实,提高学生的思想和业务素质。第四块主要是专业基础的加宽加厚,知识结构的扩充。第五块则是为了进一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适应能力。除公共基础课和专业任选课外,其他三块的教学都强调实验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限修课强调知识传授的“宽新广”据此,我们进行了如下工作: ①重新修定化学专业教学计划和制定了基础必修棵、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的理论和实验教学大纲。 ②结合专业的科研方向和经济建设需要开设《分析化学前沿》、《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生物无机化学》等各类专业选修课。 ③已经交付印刷2004年版的《分析化学专业实验》。 ④已开设《配位化学》双语课程;拟开出《电化学分析》双语课程。 ⑤增开开放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自 我 测 评 ? 师资队伍建设 本专业教师共有23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0人,讲师7人,实验师5人。教师数量基本能满足教学需要,具有讲师及以上职称的每一位教师至少能胜任两门课的教学任务,主干课程至少有两位教师能担任主讲。 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为:35岁以下教师6人、35—45岁教师9人。学位结构为:有博士4人、在读博士3人、硕士9人、其他教师均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教师队伍的学缘结构为:外校毕业教师占73.4%。教师队伍结构基本合理,符合专业定位要求,适应教学需要和专业发展需要。

19

本专业教师群体素质23 4 10 7 4 9 6 9 8 6 17 高,有所占比例 17.4 43.5 30.4 17.4 39.1 26.1 39.1 34.8 26.1 73.4 良好的团队精% 神,教师严谨治学,从严执教,教书育人,敬业精神好,教学质量较高。近三年获得教学质量优秀奖的有3人次,获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三等奖的3人。 教师 教授 副教授 人数 讲师 博士 硕士 35岁35~45以下 岁 45岁本校外校以上 毕业 毕业 ? 专业基础设施的建设、经费投入 本专业实验室设施达到有关规定的要求,仪器设备总值500多万元,能够满足教学需要。近几年依托“211工程”,近几年依托“211工程”建设,学校本科实验建设一、二期共投入200多万元对本专业实验教学设备进行了大幅度的更新。 按教学大纲要求,实验开出率为100%,而且所开实验能较好地满足本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本专业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占有实验的课程总数的比例约为60%,效果好。有开放性实验室——化学专业开放实验室,为全学院和外单位开放。 按自编实验教学大纲要求,实验开出率为100%。本专业的专业实验有验证性实验(必修64学时)、综合性实验(必修32学时)、设计性实验(选修60学时)。 ? 教学水平与质量的管理等方面保证教学质量 有健全的教学管理制度,学院建立了较科学的教学检查与质量评估制度,建立了以教授为主的学院教学质量考评小组,形成了课程质量评价的系列标准,积极开展学生评教、教师评教、教师评学活动。 建立了较完整的课程质量评价体系,每学期试卷上交学院教务办管理,对试卷进行质量分析,对学生作业规范要求,考试管理严格。成立专家组,对主讲课教师特别是新教师进行听课,每学期开展期中教学检查工作,认真对待学生提出的问题,将有关信息及时反馈给教师,促使他们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建立了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积极进行课程档案建设,各类教学文件、教学档案资料收集齐全、完整、整理规范、管理严格,有专用教学档案柜,分类存档,方便查阅,部分档案已使用微机进行管理。 本专业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效果明显。近三年来,本专业教师主持校级重点课程建设项目3项,实验独立设课项目2项,试卷库建设项目两大项(6子项)。 教师积极总结教改经验,撰写教改文章,近三年本专业教师公开发表教学研究论文4篇。 ? 学生的满意度 本专业学生整体思想素质较高,学风较好,部分学生获得校级以上优秀奖励。近几年来获区级优秀毕业生4人次,校级三好学生 7人次,校级优秀学生干部 8人。 学生的基本理论较扎实,由学校统一组织统考的公共基础课、实施了教考分离的本专业基础课,学生的考试成绩较好。 本专业学生近三年大学英语四级统考通过率达到40%左右,其中2002届为35.2%,2003届为39.6%;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通过率为100%。 近两届学生平均硕研升学率分别为 2.4%,7.1%,呈现上升趋势。

20

支 撑 材 料 1、教师毕业学校、专业及授课情况 2、近3年教学论文 3、专业教师近三年教学获奖 4、专业发展规划,分期建设目标 5、专业实验汇总 6、教学和科技竞赛获奖情况

21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表7

一级指标:教学建设与改革 专业名称:化学工程与工艺 二级指标 主要观测点 *专业 4.1 专业 * 教学计划 0.4 参考 权重 0.6 证,学生满意 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模式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体现德、智、体全面发展,有利于人文素养、科学素质提高以及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的培养;执行情况好 ? 等级标准 A 专业教学条件好,教学质量有保C 专业教学条件和教学质量基本符合要求 A 基本能反映培养目标要求;执行情况尚可 A 自评 等级 A 师资队伍建设 本专业拥有一支教学水平、学术水平高,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合理,共33人的教师队伍,其中教授6 人,副教授16人,讲师7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16人,有博士12人(另有在读博士生8人)、硕士10人,45岁以下教师人数中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位的教师占78%。学科带头人有童张法教授(博导)和刘雄民教授(博导);黎铉海教授(博士)、陈小鹏教授、文衍宣博士后分别是无机化工、林产化工、材料化工等方向的学术带头人。教学骨干有粟海锋、刘幽燕、廖丹葵等副教授。 自 我 测 评 教师 教授 副教授 人数 33 6 16 48.5 讲师 博士 硕士 35岁以下 7 21.2 12 36.4 10 30.3 13 39.4 35~45岁 14 42.4 45岁以上 6 18.2 本校外校毕业 毕业 12 36.4 21 63.6 所占比例 18.2 % ? 专业基础设施的建设、经费投入 本专业实验室设施完善,拥有本学科专业高新仪器设备,如高压反应装置、超临界萃取装置、超滤装置、紫外分光度计、比表面分析仪等实验教学设备,仪器设备总值650多万元,能够满足教学需要。近几年依托“211工程”自治区重点学科建设,共投入200多万元对实验教学设备进行了大幅度的更新,计算机更新率大于88%,机电类设备更新率大于32%,生均实验仪器设备价值超过8000元。 按教学大纲要求,实验开出率为100%,而且所开实验能较好地满足本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本专业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占有实验的课程总数的比例大于90%,效果好。实验内容更新进展较大,结合教学内容和科研成果,结合广西丰富的地方资源,设计和开设以 22

天然资源为原料进行深加工的课程实验,如淀粉深加工、无机矿物化学加工、松香和松节油深加工等实验项目。 有开放性实验室——化工工艺实验室,为全学院和外单位开放,每周开放2天。购置新设备20多万元,设备维护费5万元/年,投入消耗费5000元/学期。 ? 专业教学计划 广西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要办成能为广西乃至全国培养和输送合格化学工程专业人才、并为广西的经济建设服务、在全国有一定影响以及在广西领先的工科专业。专业办学思想明确,专业定位结合了自身情况,反映了社会需求,定位准确,有切实可行的专业发展规划,分期建设目标明确,措施得力,成效显著。 制定的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合理、科学,在加强基础的同时体现综合素质的培养特点,实行大类招生,分模块教学,强调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科学的交叉与融合;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思想,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如实验教学部分,以学科发展为主线,分基本技能型、专业技术型和专业研究型3个层次组织教学,设置化学、化工基础、专业等实验内容。在学校本科实验建设一期已投入100多万元改造更新实验设备的基础上,本科实验建设二期再投入100万元进行实验室的更新改造,同时依托“211工程”自治区重点学科建设共投入50多万元对实验教学设备进行了大幅度的更新,使实验设备总值达到650多万元,以满足现代化学工程技术发展的需要,以及开设具有广西地方特色的专业实验项目的需要。以增强化学类学生的动手能力,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挖掘和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激励个人的创造精神。新的教学计划缩短了总学时数,给予学生自主学习与个性发展更宽松的环境与更有利的政策导向。执行教学计划规范、严格。总学时数由97级前的近3000学时,缩短为现在的2800学时左右(如若考虑每节上课时间由50分钟改为40分钟,则实际授课时间比原计划缩减了近25%)。从而使学生能有更多的自学时间。 ? 教学大纲的制定 教学大纲符合培养目标和计划的教学要求,目的明确,界定了各专业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衔接和分工,突出每一章节内容的重点难点,反映现代科技成果,教改成果有所体现。教学内容注重反映宽口径、厚基础、重素质的教育思想,体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各专业课程内容有系统性、先进性、科学性,更新及时,体现理论联系实际。 ? 教学水平与质量的管理等方面保证教学质量 有健全的教学管理制度,学院建立了较科学的教学检查与质量评估制度,建立了以教授为主的学院教学质量考评小组,形成了课程质量评价的系列标准,积极开展学生评教、教师评教、教师评学活动。 建立了较完整的课程质量评价体系,每学期试卷上交学院教务办管理,对试卷进行质量分析,对学生作业规范要求,考试管理严格。成立专家组,对主讲课教师特别是新教师进行听课,每学期开展期中教学检查工作,认真对待学生提出的问题,将有关信息及时反馈给教师,促使他们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建立了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积极进行课程档案建设,各类教学文件、教学档案资料收集齐全、完整、整理规范、管理严格,有专用教学档案柜,分类存档,方便查阅,部分档案

23

已使用微机进行管理。 本专业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效果明显。近三年来,本专业教师主持国家级教改子项目1项,省级教改项目2项,校级教改项目4项。 教师积极总结教改经验,撰写教改文章,近三年本专业教师公开发表教学研究论文20篇,人均0.8篇。 ? 学生的满意度 本专业学生整体思想素质较高,学风较好,部分学生获得校级以上优秀奖励。近几年来获区级优秀毕业生5人次,校级三好学生10人次,校级优秀学生干部10多人。 学生的基本理论较扎实,由学校统一组织统考的公共基础课、实施了教考分离的本专业基础课,学生的考试成绩较好。如物理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全院平均为63.4、69.81、65.8,本专业学生的平均分为67.4、76.95、70.2,说明本专业的学生掌握基本理论较好。 本专业学生近三年大学英语四级统考通过率达到40%左右,其中2002届为39.2%,2003届为45.1%,2004届为73.9%;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平均通过率达到90%以上。 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科学、合理,与实际相结合,能够做到每一人一题,且各不相同。单个老师指导学生数3.1人,指导教师均具中级以上职称,且高级职称比例>50%。有5名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省级优秀毕业论文奖,3名学生获校级优秀毕业论文奖(附表5.5)。 近两届学生平均硕研升学率分别为7.5%,8.8%,呈现上升趋势。 1、教师毕业学校、专业及授课情况 支 撑 材 料 2、专业教师近三年教学、科研及获奖情况 3、专业发展规划,分期建设目标 4、专业开放实验汇总

24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表7

一级指标:教学建设与改革 专业名称: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二级指标 主要观测点 *专业 4.1 专业 * 教学计划 0.4 参考 权重 0.6 证,学生满意 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模式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体现德、智、体全面发展,有利于人文素养、科学素质提高以及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的培养;执行情况好 ? 等级标准 A 专业教学条件好,教学质量有保C 专业教学条件和教学质量基本符合要求 A 基本能反映培养目标要求;执行情况尚可 A 自评 等级 A 师资队伍建设 本专业教师共有12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6人,高工1人,讲师2人,实验师1人。教师数量合适,能满足教学需要,具有讲师及以上职称的每一位教师至少能胜任两门课的教学任务。 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为: 35—45岁教师约占75%、45岁以上教师约占25%。学位结构为:博士学位教师约占17%、硕士学位教师约占42%、本科学历约占33%,其它约占8%。职称结构为:教授约占17%、副教授约占58%、讲师以下占25%。教师队伍的学缘结构为:本自 我 测 评 校毕业教师约占42%、外校毕业教师约占58%。教师队伍结构比较合理,基本符合专业定位要求,适应教学需要和专业发展需要。 教师 教授 副教讲师 博士 硕士 35授、实验岁以人数 高工 师 下 12 2 7 58.3 3 25 2 16.7 5 41.7 0 0 所占比例 16.7 % 本专业教师群体素质较高,教师严谨治学,从严执教,教书育人,敬业精神好,教学质量较高,近三年获得教学质量优秀奖的有1人。整个教师队伍形成了学术梯队,有一定数量的骨干教师,发展趋势良好。 ? 35~45岁 9 75 45岁以上 3 25 本校外校毕业 毕业 5 41.7 7 58.3 专业基础设施的建设、经费投入 本专业实验室设施达到有关规定的要求,仪器设备总值50多万元,能够满足教学需要。近几年,在学校本科实验建设一期已投入23多万元改造更新实验设备的基础上,本科实验建设二期再投入10万元进行实验室的更新改造,使实验设备总值达到80多万元,学科建设方面也投入一些经费更新实验设备,使得实验测试手段得到了提高,实验室的环境得到了较大

25

的改善。 按教学大纲要求,专业实验开出率约为90%,且所开实验能较好地满足本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本专业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占有实验的课程总数的比例大于80%,效果较好。 ? 专业教学计划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办学思想明确,专业定位结合了自身情况,反映了社会需求,定位准确,有切实可行的专业发展规划,分期建设目标明确,措施得力,成效显著。依据全国高等学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会(隶属于机械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有关专业改革的总体框架,结合广西大学的实际情况,我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够从事化工、医药、石油、轻工、制糖、能源、环保和食品等过程装备及控制工程的设计、研究、开发、制造或技术和经营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符合学校定位,符合本专业内涵。 制定的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合理、科学,在加强基础的同时体现综合素质的培养特点,强调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科学的交叉与融合;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思想,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四年内实践教学环节为32周,学分29分,占毕业学分15.3%)。新的教学计划缩短了总学时数,给予学生自主学习与个性发展更宽松的环境与更有利的政策导向。执行教学计划规范、严格。总学时数由97级前的2900学时,缩短为现在的2600学时左右(如若考虑每节上课时间由50分钟改为40分钟,则实际授课时间比原计划缩减了近25%)。从而使学生能有更多的自学时间。 ? 教学大纲的制定 教学大纲符合培养目标和计划的教学要求,目的明确,界定了各专业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衔接和分工,突出每一章节内容的重点难点,反映现代科技成果,教改成果有所体现。教学内容注重反映宽口径、厚基础、重素质的教育思想,体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各专业课程内容有系统性、先进性、科学性,更新及时,体现理论联系实际。 ? 教学水平与质量的管理等方面保证教学质量 有健全的教学管理制度,学院建立了较科学的教学检查与质量评估制度,建立了以教授为主的学院教学质量考评小组,形成了课程质量评价的系列标准,积极开展学生评教、教师评教、教师评学活动。 建立了较完整的课程质量评价体系,每学期试卷上交学院教务办管理,对试卷进行质量分析,对学生作业规范要求,考试管理严格。成立专家组,对主讲课教师特别是新教师进行听课,每学期开展期中教学检查工作,认真对待学生提出的问题,将有关信息及时反馈给教师,促使他们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建立了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积极进行课程档案建设,各类教学文件、教学档案资料收集齐全、完整、整理规范、管理严格,有专用教学档案柜,分类存档,方便查阅,部分档案已使用微机进行管理。 本专业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近三年来,本专业教师主持校级教改项目1项, 主要参加校级教改项目1项。

26

教师积极参加教学改革,积极进行教学法研究,总结教改经验,撰写教改文章,近三年本专业教师公开发表教学研究论文9篇,人均0.75篇。 ? 学生的满意度 本专业学生整体思想素质较高,学风较好,部分学生获得校级以上优秀奖励。近几年来获区级优秀毕业生1人,校级三好学生8人次,校级优秀学生干部8人。 学生的基本理论较扎实,由学校统一组织统考的公共基础课、实施了教考分离的本专业基础课,学生的考试成绩较好。如高等数学、化工原理平均分为78.3(2002级)和76.2(2000级)。 本专业学生近三年大学英语四级统考通过率达到40%左右,其中2003届为40.4%,2004届为73.5%,2005届为76.2%;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平均通过率达到90%以上。 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科学、合理,与实际相结合。指导教师均具中级以上职称,且高级职称比例>50%。近两届毕业生,有1名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省级优秀毕业论文奖,3名学生获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奖。 近两届学生平均硕研升学率分别为6.1%和7.1%。 1、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是根据,由化工设备与机械专业更名而得。 2、教师毕业学校、专业及授课情况 支 撑 材 料

3、专业教师近三年教学、科研及获奖情况 4、专业发展规划,分期建设目标

27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表7

一级指标:教学建设与改革 专业名称:无机非金属材料 二级指标 主要观测点 *专业 4.1 专业 * 教学计划 0.4 参考 权重 0.6 证,学生满意 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模式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体现德、智、体全面发展,有利于人文素养、科学素质提高以及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的培养;执行情况好 教师 教授 副教授 人数 8 1 5 62.5 所占比例 12.5 % ? 等级标准 A 专业教学条件好,教学质量有保C 专业教学条件和教学质量基本符合要求 A 基本能反映培养目标要求;执行情况尚可 A 自评 等级 A 讲师 助教 博士 硕士 35岁35~45以下 岁 1 1 3 37.5 3 37.5 1 12.5 4 50 45岁本校外校以上 毕业 毕业 3 37.5 0 0 8 100 12.5 12.5 师资队伍建设 自 我 测 评 本专业教师共有8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5人,讲师1人,另有实验室工程师1人。教师数量合适,能满足教学需要,具有讲师及以上职称的每一位教师至少能胜任两门以上课程的教学任务。 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为:35岁以下教师约占12.5%、35—45岁教师约占50%、45岁以上教师约占37.5%。学位结构为:博士学位教师约占37.5%、硕士学位教师约占37.5%、本科学历约占25%。职称结构为:教授约占12.5%、副教授约占62.5%、讲师占12.5%。教师队伍的学缘结构为:本校毕业教师为0%、外校毕业教师占100%。其中45岁以下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人,硕士学位2人,共占45岁以下教师人数的62.5%,教师队伍结构比较合理,基本符合专业定位要求,适应教学需要和专业发展需要。 本专业教师群体素质较高,教师严谨治学,从严执教,教书育人,敬业精神好,教学质量较高,近三年获得教学质量优秀奖的有1人。整个教师队伍形成了学术梯队,有一定数量的骨干教师,发展趋势良好。 ? 专业基础设施的建设、经费投入 本专业实验室设施达到有关规定的要求,仪器设备总值60多万元,能够满足教学需要。近几年,在学校本科实验建设一期已投入20多万元改造更新实验设备的基础上,本科实验建设二期再投入15万元进行实验室的更新改造,使实验设备总值达到60多万元,实验条件和实验室环境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按教学大纲要求,专业基础和专业实验开出率约为90%,且所开实验能较好地满足本专

28

业人才培养的需要。本专业的专业实验中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占有实验的课程总数的比例大于50%,效果较好。 ? 专业教学计划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办学思想明确,专业定位结合了自身情况,反映了社会需求,定位准确,有切实可行的专业发展规划,分期建设目标明确,措施得力,成效显著。依据国家教育部有关专业改革的总体框架,结合广西大学的实际情况,我校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够从事与无机非金属材料相关的设计、研究、开发、制造、应用或技术和经营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性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符合学校定位,符合本专业的培养要求。 本专业制定的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合理、科学,在加强基础的同时体现综合素质的培养特点,强调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科学的交叉与融合;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思想,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四年内实践教学环节为32周,学分29分,占毕业学分15.3%)。新的教学计划缩短了总学时数,给予学生自主学习与个性发展更宽松的环境与更有利的政策导向。执行教学计划规范、严格。总学时数由97级前的2900学时,缩短为现在的2650学时左右(如若考虑每节上课时间由50分钟改为40分钟,则实际授课时间比原计划缩减了近25%)。从而使学生能有更多的自学时间。 ? 教学大纲的制定 教学大纲符合培养目标及计划的教学要求,目的明确,界定了各专业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衔接和分工,突出每一章节内容的重点难点,并注意反映现代科技成果。教学内容注重反映宽口径、厚基础、重素质的教育思想,体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各专业课程内容有系统性、先进性、科学性,更新及时,体现理论联系实际。 ? 教学水平与质量的管理等方面保证教学质量 有健全的教学管理制度,学院建立了较科学的教学检查与质量评估制度,建立了以教授为主的学院教学质量考评小组,形成了课程质量评价的系列标准,积极开展学生评教、教师评教、教师评学活动。 建立了较完整的课程质量评价体系,每学期试卷上交学院教务办管理,对试卷进行质量分析,对学生作业规范要求,考试管理严格。成立专家组,对主讲课教师特别是新教师进行听课,每学期开展期中教学检查工作,认真对待学生提出的问题,将有关信息及时反馈给教师,促使他们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建立了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积极进行课程档案建设,各类教学文件、教学档案资料收集齐全、完整、整理规范、管理严格,有专用教学档案柜,分类存档,方便查阅,部分档案已使用微机进行管理。 本专业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近三年来,本专业教师主持校级教改项目2项。 教师积极参加教学改革,积极进行教学法研究,总结教改经验,撰写教改文章,近三年本专业教师公开发表教学研究论文4篇。 ? 学生的满意度 29

本专业学生整体思想素质较高,学风较好,部分学生获得校级以上优秀奖励。近几年来获区级优秀毕业生2人,校级三好学生10人次,校级优秀学生干部10多人。 学生的基本理论较扎实,由学校统一组织统考的公共基础课、实施了教考分离的本专业基础课,学生的考试成绩较好。如物理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全院平均为63.4、69.81、65.8,本专业学生的平均分为69.59、70.23、72.33,说明本专业的学生掌握基本理论较好。 本专业学生近三年大学英语四级统考通过率达到40%左右,其中2001届为35.1%,2002届为43.9%,2003届为58.3%;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平均通过率达100%以上。 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科学、合理,与实际相结合。指导教师均具中级以上职称,且高级职称比例>90%。近两届毕业生,有1名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省级优秀毕业论文奖,2名学生获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奖。 2003届学生考研升学率为8.3%。 1、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 支 撑 材 料 3、专业教师近三年教学、科研及获奖情况 4、专业发展规划,分期建设目标

30

2、教师毕业学校、专业及授课情况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表8

一级指标:教学建设与改革 二级指标 4.2 课程 主要观测点 * 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 参考 权重 A 有总体思路,具体计划与配套措施,执行良好,成效显著 等级标准 C 0.3 有思路、计划和措施,有一定成效 A 自评 等级 自 我 测 评 培养化学化工创新人才必须把本科教育从传统的传授前人知识为主的继承性教育体系转变为继承与创新并重的教育模式,这就需要对本科化学化工教育体系和体制进行整体的改革,尤其是涉及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试方式和教学管理等方面的改革。近年来,我院在实施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进程中,着眼于21世纪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有组织、有计划、有重点地积极推进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1.以教育观念更新为先导,以课程体系改革为依托,不断推进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改革。 2.通过修订教学计划推进课程体系改革。在2001、2002和2003级教学计划的编制中,在课程设置上进行拓宽专业口径和知识面的改革, 向大学科发展。做到本科各专业必修课按一级学科设置,取消了原来以二级学科体系设立的指定选修课,允许学生根据各自的情况,除本专业之外,有条件跨专业、跨学科乃至跨文理大类选修若干课程,为其个性发展提供尽可能多的条件。 3.通过设立重点课程,以点带面推进了课程建设与改革。我院设立的院级重点课程共12门(见附件)。这12门课程中,《化工热力学》是区级精品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和《过程设备设计》为校级重点课程。 4.制定学院本科课程评估方案,在本学院网页上公布了本科课程评估学生用问卷和本科课程评估教师用问卷。广泛征求意见,供教师讨论修改,经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讨论通过后,将由学院新组建的教学质量监控中心负责实施。 5.重视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重要的实验课程独立设课,如:《有机化学实验》(理科)、《物理化学实验》(理科)、《无机化学实验》(理科)、《化工工艺专业实验》(工科)、《基础化学开放实验》(农科)、《分析化学实验》(理科)、《理科化学专业实验》、《化工原理》。在加强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方面,获得了可喜的成果,我院学生参加的全国和区内组织的大学生实验技能竞赛中,获得了好成绩。 6.通过组织教学改革研究立项,有重点地推进教学改革工作。组织全院广大教师认真学习和研究原国家部有关教改立项计划的通知精神,提高对实施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重要意义的认识,把组织实施教改立项的研究作为全面推动我院教学改革深入发展的重要契机,极大地激发了广大教师投身教学改革研究的热情。几年来,我院承担的与课程建设有关的教学改革项目82项,其中国家级1项、自治区教育厅级6项,校级立项76项,学校投入相应经费支持改革立项项目的研究与实践。使教学改革研究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1)立项情况: 国家级教改项目:全国高等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研究课题“化工高校课程体系研究”子项目负责人:童张法。 区级教改项目:2001年广西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项目“《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创新教学体系的建设与实践”; 2002年广西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项目“化学化工专业按大类招生、宽口径培养教学模式的研究”; 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改革工程项目“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内容体系整体优化的研究与实践” 校级教改项目:《化工原理认识实习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和《化学实验绿色化与学生31 创新能力的培养》获2001年新世纪教改工程校级立项项目;广西大学2001年教改项目《工业废水处理实验装置的研制及在教学中的应用》。 为了推进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2002年,我院获学校CAI课件开发项目4项,其中一项获重点资助:《有机及波谱分析》(重点)、《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和《分析化学》。现这些课件的制作均已完成,并已用于教学。 (2)获奖情况 《有机及波谱分析》课件获2002年广西大学多媒体课件制作大赛三等奖。 获广西高校第一届(2001年)大学生化学实验技能竞赛团体第一名,个人第一、第二名;获广西高校第二届(2003年)大学生化学实验技能竞赛团体第二名,个人一等奖;获第三、四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团体三等奖(2003年于北京大学、2004年于厦门大学)。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内容体系整体优化的研究与实践”获2004年广西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自治区级二等奖;“多功能废水处理实验装置的研制及其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获2004年广西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立足亚热带资源优势,建设有地方特色的专业实验室”获2004年广西大学教学成果三等奖;《化工热力学》网络课程获广西大学教育教学软件大赛一等奖,广西高校教育教学软件大赛一等奖;《水污染控制工程》多媒体课件获广西大学教育教学软件大赛三等奖,广西高校教育教学软件大赛三等奖;《分析化学》(农)网络课程获广西大学教育教学软件大赛三等奖。 1. 2002年广西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项目“化学化工专业按大类招生、宽口径培养教学模式的研究”的有关材料(存教学办)。 2.区重点课程、校级精品课程《化工热力学》的有关材料(存教学办)。 3.校级重点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和《过程装备与控制》的有关材料(存教学办)。 4.院级重点课程:《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学反应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学》、《生物化工》、《化工原理》、《基础化学实验》和《水处理工程》的有关材料(存教学办)。 5.全国高等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研究课题“化工高校课程体系研究”项目的有关材料。 6.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改革工程项目“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内容体系整体优化的研究与实践”的有关材料。 7.2001年广西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项目“《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创新教学体系的建设与实践”的有关材料。 支 撑 材 料 8. 校级教改项目:《化工原理认识实习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和《化学实验绿色化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获2001年新世纪教改工程校级立项项目;广西大学 9. 2001年教改项目《工业废水处理实验装置的研制及在教学中的应用》的有关材料 (存教学办)。 10.化学化工学院教材领导小组名单 11.广西大学教材建设立项项目名单 12.广西大学2003年度双语教材建设立项项目 13.已出版的教材《实用胶粘剂生产配方与使用方法》、《化学与社会》、《绿色化学》《基础化学实验(农科类)》 14.优秀教材获奖证书(童张法、张运明) 15.《有机及波谱分析》课件获2002年广西大学多媒体课件制作大赛三等奖证书。 16.CAI课件的有关材料:有机及波谱分析、物化、分析、化原 17.教务处教考分离的通知 18.化学化工学院2001、2002学年采用多媒体授课一览表 19.双语教材《化工热力学》 (存教学办)。 20.双语教材《高分子化学与材料》

32

21.双语教材《无机非金属材料科学概论》 22.广西大学创新实践学分实施办法 23.广西大学创新实践学分科研实践训练立项证明 24.化学化工学院本科生参加教师科研情况统计表 25.2001-2003化学化工学院教学研究论文一览表 26.广西大学2002届毕业论文优秀学院及优秀论文证明 27.广西大学2003届毕业论文优秀学院及优秀论文证明 28.2002年广西高校化学化工类毕业论文竞赛获奖证明 29.2003年广西高校化学化工类毕业论文竞赛获奖证明 30.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内容体系整体优化的研究与实践”获2004年广西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区级二等奖获奖证书。 31.“多功能废水处理实验装置的研制及其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获2004年广西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获奖证书。 32.“立足亚热带资源优势,建设有地方特色的专业实验室”获2004年广西大学教学成果三等奖获奖证书。 33.《化工热力学》网络课程获广西大学教育教学软件大赛一等奖,广西高校教育教学软件大赛一等奖获奖证书。 34.《水污染控制工程》多媒体课件获广西大学教育教学软件大赛三等奖,广西高校教育教学软件大赛三等奖获奖证书。 35.《分析化学》(农)网络课程获广西大学教育教学软件大赛三等奖获奖证书。

33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表9

一级指标:教学建设与改革 二级指标 主要观测点 参考 权重 A 有规划,有措施;有一定数量的获0.3 省部级以上奖的教材;积极引进先进、适用的原版教材;有科学的教材编写、评估和选用制度 等级标准 C 主要课程选用获省部级以上奖或公认水平较高的教材,并积极选用近三年出版的新教材 B 自评 等级 4.2 课程 * 教材建设与成效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是教学活动的基本要素之一。教材建设是学校一顶重要的基本建设工作。我院十分重视教材建设与管理工作,严格落实《广西大学教材建设条例 (试行)》。 1. 学院院成立教材领导小组,组长由院(系)主管教学的副院长或副主任担任,组员由各教研室主任和有关专家组成。教材领导小组负责教材的选用、编写,讲议印刷等工作环节。 2. 为了便于广大教师了解和掌握优秀教材的出版信息,我院定期公布优秀教材目录汇编,公布国家教育部优秀获奖教材书目,为各专业选用优秀教材提供了极大方便。 3. 努力提高教材选用质量,是我院教材工作的重点。近几年来,各专业的主要课程都尽可能自 我 测 评 选用获省、部级以上奖和公认水平较高的教材及近三年出版的教材。 4.我院教师出版和编写了一些有特色的教材、讲义: (1)广西大学教材重点建设项目“胶粘剂的使用与生产”项目负责人:童张法,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已出版 (2)广西大学教材重点建设项目“实验化学绿色化原理与技术”,项目负责人: 林宝凤(科学出版社已出版) (3)广西大学教材建设项目“化工单元操作认识实习指导书”,项目负责人:刘琨;“化工原理实验指导书”项目负责人:刘琨;“化工原理设计指导书” 项目负责人:冼萍; (4)广西大学教材建设项目“有机分析实验”,项目负责人:林翠梧 (5)广西大学教材建设项目“绿色化学”,项目负责人:梁兴泉 (6)广西大学教材建设项目“化学·社会·生活”,项目负责人:张运明,广西科技出版社已出版 (7) 广西大学教材重点建设项目“物理化学实验” ,项目负责人:陈希慧 (8) 广西大学教材重点建设项目“普通化学” ,项目负责人:罗芳光 (9) 广西大学教材重点建设项目“《高分子化学与工艺》课程英文教材” ,项目负责人:苏涛 (10) 广西大学教材重点建设项目“简明定量分析化学”,项目负责人:谢天俊

34

(11)广西大学双语教学教材建设项目《化工热力学选论》(童张法)、《高分子化学与材料》(苏涛)和《无机非金属材料科学概论》(李浩璇) 5.院长童张法教授、博士生导师的自编教材《实用胶黏剂生产配方与使用技术》和张运明教授编写的教材《化学??社会?生活》参加广西大学优秀教材评选,并获二等奖。 支 撑 材 料 同上

35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表10

一级指标:教学建设与改革 二级指标 主要观测点 * 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参考 权重 A 等级标准 C A 积极改革教学方法,成效显著;必修课应用多媒体授课的课时不低注意改革,多媒体教学于15%、并有一定数量自行研制技术有一定使用面 开发的多媒体课件,教学效果比较好 自评 等级 4.2 课程 0.3 1. 2. 自 我 测 评 5. 4. 3. 6. 我院十分重视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批教师长期开发自制并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如《物理化学》、《结构化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化工原理》、《有机及波谱分析》等,另外,我院购买8个课件,推动全院教师进行教学手段改革的广泛深入开展。 目前,利用我校现有的多媒体教室,从周一到周日,我院已有37名教师上的21门课程采用多媒体开课。这些课程是:无机化学(工)、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工)、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导论、化工热力学、生物化学等。加强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培训和研究,师生共同参与,如2002年暑假林翠梧教授带领部分老师参与广西大学多媒体制作培训班,进一步提高了掌握和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能力,转变了教和学的思想观念,研制开发的教学课件《有机及波谱分析》获2002年广西大学多媒体课件制作大赛三等奖。 部分课程采用课堂讨论方式进行教学,改革考试方法,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培养了学生的能力,效果良好。 近三年来,在举办的青年教师讲课竞赛活动中,我院教师自觉运用讨论式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积极探讨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有效途径,对推动整体改革产生了积极推动作用。多名教师获得了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一、二等奖,如:林桂汕 王琳琳 刘琨 岑波等. 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了解本学科最新的发展,跟上科技发展的步伐,为学生开出了《项目研究成果专题讲座》,如为化学与应用化学00级学生安排了本专业的教授、博士给学生开出有关各自研究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及自己的研究成果的讲座。 为了推进学分制改革,充分利用学校教育资源,优化师资配置,有效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实行教师挂牌上课,我院已实施挂牌上课的课程有:《无机化学》和《物理化学》。下学期四大化学课将全面实施挂牌上课,这些课程全部实行教考分离。 支 撑 材 料

36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表11

一级指标:教学建设与改革 二级指标 4.2 课程 主要观测点 * 双语教学 参考 权重 0.1 ≥8% A 等级标准 C 有一定比例 自评 等级 B 双语教学的情况,制定的措施及实施情况。 为了培养新世纪科学需要的人才,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与国际接轨,提高学生获取国外信息的能力,学校出台了《关于加强本科“双语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推动我校双语教学工作的开展。目前我院各专业已开设专业英语课程,为逐步开展双语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目前我院共开出课程125门,已开出了4门双语教学的课程,所占比例为3.2%。 (1)《化工热力学》,采用美国著名大学教授J. M. Smith和 H. C. Van Ness编著的化工热力学原版教材《Introduction to Chemical Engineering Thermodynamics》,及童张法教授自编的参考教材《Selected Topics on Chemical Engineering Thermodynamics》(化工热力学选论),深受学生的欢迎。 (2)《高分子化学与材料》双语课程,已由苏涛老师给两届学生开出,选用自编的教材,该教材已由学校立项建设。 (3)《无机非金属材料科学概论》双语课程,已由李浩璇老师给两届学生开出,选用自编的教材,该教材已由学校立项建设。 (4)《配位化学》。 为加强双语教学,我院从下学期开始,要求每门专业课程教师在课堂上标题和主要专业术语用中英文标出,用英语说出来;本学期制定的各门课程教学大纲中,标题和主要各术语都用中英文标出,为今后的双语教学奠定基础。 2004年学院还聘请了环境科学硕士、环境管理专家Rachael Chan(陈念楚,澳籍华人)为外籍专业教师,以加强双语教学的师资力量,开出了2门双语课程,带动了双语教学研究与发展。 支 撑 材 料

37

自 我 测 评 同上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表12

一级指标:教学建设与改革 二级指标 4.3 实践教学 主要观测点 参考 权重 A 注意内容更新,体系设计科学合理,符合培养目标要求,创造条件使学生较早参加科研和创新活动,效果好 等级标准 C 基本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实验开出率达到教学大纲要求的90% A 自评 等级 * 实践教学内容与体系 0.4 自 我 测 评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改革,我院初步形成了符合自身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设计较为合理的课内外一体、校内外结合,重技能、讲实效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在我院的教学计划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我院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由实验教学、技能培训、创新实践、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组成。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目的,强化学生运用理论从事实践工作的能力。 1. 实验教学方面 我院成立了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中心、化工实验教学中心和大型仪器实验教学中心。根据《广西大学关于加强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决定》的要求保证教学计划内实验课的开出率,注重更新实验课内容,改变目前实验教学以验证性为主的状况,增开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要求所有本科课程的实验内容要开出至少40%综合性、设计性或研究性实验。对实验教学计划、实验准备、实验报告的撰写及批改、实验课考核等环节提出了具体要求,明确了实验中心主任、实验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的职责,从管理制度上保证实验教学的质量。 (1)我院各门实验课的开出率见统计表。 (2)学院要求各实验教学编写《实验教学大纲》,从实验的目的、基本要求和内容上规范实验课教学,保证实验开出率达标,并注意及时更新实验教材,淘汰陈旧的实验内容,增加新的教学内容。我院独立设课的课程有:基础化学实验技术、有机化学实验、化工原理实验、精细化工专业实验、物理化学实验、化工工艺实验、无机化学实验等,已编写课程《实验教学大纲》的课程有:精细化工专业、化工工艺、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等。但有些非独立设课的实验教学仍缺《实验教学大纲》。 (3)我院各实验课程的指导老师大多是具有多年指导实验教学的经验,能够保证质量的要求。在我院的实验课中,严格执行小组教学,实行单人单桌,独立操作,使学生的动手能力有较大的提高,我院学生在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技能竞赛中两次荣获三等奖,在全区高校化学实验技能竞赛中取得了团体第一、第二名的好成绩。 2. 创新实践方面 为了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学校出台了《广西大学创新实践学分实施办法》,鼓励学生参加学科竞赛与学术活动项目、科研实践训练项目、考行业证书类项目等,并给予学生登记学分,使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够提早介入老师的科研项目,我院教师积极承担学校的创新实践项目,其中第一批12项,已结题4项;第二批申报9项。通过创新实践的锻炼,学生的科研素质明显得到提高。 3. 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方面 我院有完善稳定的校内外实习基地,其中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是:柳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南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广西明阳生化科技股份公司、河池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茂名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南宁制糖造纸厂、广西赖胺酸厂、广西维尼纶厂、柳州两面针股份公司、广西中医学院百年乐制药厂等;稳定的校内实习基地是:广西大学农药厂、广西大学兽药厂、广西大学轻化工中试车间。满足了学生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的需要,场所稳定,有明确的实践教学目的和内容,稳定的教师和辅助教学人员,有科研和技术生产活动,开展因38

材施教、开发学生潜能的实习项目,如合成氨、氯乙烯、变性淀粉等生产工艺,场地和设施能够满足教学需要。通过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使学生能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有利于培养社会实用性人才。 4. 毕业论文(设计)方面 毕业设计(论文)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在该环节中,根据《广西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管理条例(试行)》重点培养学生以下的能力: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分析、解决一般工程技术、生产实际和科学研究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获得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方法的初步训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 (2)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思想,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和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分析论述学术理论、分析鉴别实际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工程制图、结构设计、理论计算、实验研究、外文阅读和使用计算机的能力,以及社会调查、查阅文献和资料、文字表达等基本技能。 在全区近三年开展的全区高校化学化工类毕业论文竞赛中我院取得了优异成绩,其中,2002年3人次获一等奖,2人次获二等奖;2003年3人次获一等奖,2人次获二等奖;2004年 4人次获一等奖,4人次获二等奖。 支 撑 材 料

39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bi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