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化习题库 答案

更新时间:2023-09-29 18:2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动物生化习题库

一、名词解释

1.酶的活性中心:酶分子具有一定的空间构象能与底物结合并催化化学反应的部位 2.酶原 :生物体内能转变成酶的化学物质

3.竞争性抑制作用:抑制剂与底物竞争酶的同一活性中心,干扰了酶与底物的结合,从而降低了酶的催化活性,称为没得竞争性抑制作用

4.同工酶:是指催化的化学反应相同,酶蛋白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乃至免疫学性质不同的一组酶 5.米氏常数:酶促反应达最大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 6.—碳单位:具有一个碳原子的基因称为一碳单位

7.全酶:酶蛋白与辅助因子结合而成的具有催化活性的复合体

8.必需基团: 酶分子有些基团若经化学修饰(如氧化、还原,酶化、烷化等)使其改变,则酶的活性丧失,这些基团即称为必需基团

9.非竞争性抑制作用:有些抑制剂与底物可同时结合在酶的不同部位上,形成ESI三元复合体

10.酶活力:酶活力(enzyme activity)也称为酶活性,是指酶催化一定化学反应的能力 11.酶的专一性 :酶的专一性是指酶对底物及其催化反应的严格选择性。通常酶只能催化一种化学反应或一类相似的反应,不同的酶具有不同程度的专一性,酶的专一性可分为三种类型:绝对专一性、相对专一性、立体专一性 12.辅助因子:结合酶的非蛋白质部分为辅助因子

13.比活力:又称比活性,是指每毫克酶蛋白所具有的活力单位

14.不可逆抑制作用:某些抑制剂通常以共价键与酶蛋白中的必需基团结合,而使酶失活,抑剂不能用透析、超滤等物理方法除去,有这种作用的不可逆抑制剂引起的抑制作用称不可逆抑制作 15.可逆抑制作用:酶蛋白与抑制剂以非共价键方式结合,使酶活力降低或丧失,但可用透析,超滤等方法将抑制剂除去,酶活性得以恢复

16.酶原的激活:无活性的酶原转化成有活性的酶称酶原的激活 17.抗体酶:具有催化作用的免疫球蛋白

18.辅酶与辅基:辅酶是指以非共价键和酶蛋白结合的小分子有机物质,通过透析或超滤等物理方法可以除去,辅基是指以共价键和酶蛋白结合的小分子有机物质,不能通过透析或超滤的方法除去 19.核酶:是具有催化功能的RNA分子,是生物催化剂

20.激活剂 :凡是能提高酶活性的物质都被称为激活剂 21.抑制剂:又称为缓聚剂。阻滞或降低化学反应速度的物质,作用与负催化剂相同

22.酶的最适温度(PH): 在某一特定pH时,酶促反应具有最大反应速率,该ph值为酶的最适

1

ph值

23.寡聚酶 :寡聚酶是由2个或多个相同或不相同亚基以非共价键连接的酶 24.变构酶:即别构酶,指代谢途径中受到变构调节的酶,酶分子中含与底物结合起催化作用的催化亚基(部位)和与变构效应剂结合起调节作用的调节亚基(部位

25.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称为活化能 26.固定化酶 : 固定化酶是酶工程的一种手段,是利用物理化学手段将生物提取的酶固定在介质上,是指不溶于水而具有酶活性的状态,提高酶的催化活力和催化效

27.邻近与定向效应:邻近效应是在酶促反应中,由于酶和底物分子之间的亲和性,底物分子有向酶的活性中心靠近的趋势,最终结合到酶的活性中心,使底物在酶的活性中心的有效浓度大大增加的效应. 28.底物形变 :

29.疏水空穴效应:疏水效应是指水溶液中非极性分子折叠或缔合的现象,是熵增加驱动的结果 30.酶的转化系数:表示酶的催化中心,每个活性中心或酶分子底物转换底物的分子数 31.维生素:维生素是维持身体健康所必需的一类有机化合物。

32.水溶性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water-soluble vitamins)是能在水中溶解的一组维生素,常是辅酶或辅基的组成部分

33.脂溶性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是指不溶于水而溶于脂肪及有机溶剂的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

34.糖原:糖原(glycogen)又称肝糖或糖元,是一种动物淀粉,由葡萄糖结合而成的支链多糖,其糖苷链为α型

35.糖酵解作用:在无氧或缺氧条件,葡萄糖分解为乳酸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36.糖的异生作用:由非糖物质生成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 37.血糖:血液中的单糖,主要是葡萄糖

38.柠檬酸循环:乙酰辅酶A经一系列氧化脱羧作用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称为一个循环,该循环是从含三个羧基的柠檬酸开始的,所以称柠檬酸循环

39.巴斯德效应:在厌氧条件下,向高速发酵的培养基中通入氧气,则葡萄糖消耗减少。这种抑制发酵产物积累的现象称为巴斯德效应

40.糖的有氧氧化 :葡萄糖在有氧条件下彻底氧化成水和二氧化碳的反应过程就叫做葡萄糖的有氧氧化

41. 糖原的合成:糖原合成就是在糖原合酶的催化下活化形式的葡萄糖与引物分子(未降解完全的糖原分子或糖原素)合成糖原 42.细胞内能量水平:

43.乳酸循环:乳酸循环是肌糖原无氧氧化为乳酸,进入血液回到肝脏在乳酸脱氢酶作用下变成丙酮

2

酸,再经糖原异生为肝糖原,再由血液在肌肉中转变为肌糖原的循环过程 44.磷酸戊糖途径:磷酸戊糖途径指机体某些组织以6-磷酸葡萄糖为起始物在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催化下形成6-磷酸葡萄糖酸进而代谢生成中间代谢产物的过程,有称为磷酸己糖旁路. 45.活性葡萄糖

47.高能键:含有高能的化学键,在水解反应或基团转移反应过程中能释放大量自由能,一般超过5kcal/mol(1cal=4.18kJ)。通常用“~”符号表示

48.细胞呼吸: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49.底物水平磷酸化:底物水平磷酸化是在被氧化的底物上发生磷酸化作用。即底物被氧化的过程中,形成了某些高能磷酸化合物的中间产物,通过酶的作用可使ADP生成ATP

50.P/O比值:物质氧化过程中,每消耗1摩尔氧原子所消耗的无机磷摩尔数

51.呼吸链:呼吸链又称电子传递链,是由一系列电子载体构成的,从NADH或FADH2向氧传递电子的系统。

52.生物氧化:在生物体内,从代谢物脱下的氢及电子﹐通过一系列酶促反应与氧化合成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53.阻抑作用:

54.解偶联作用:在氧化磷酸化反应中,有些物质能使电子传递和ATP的生成两个过程分离,它只抑制ATP的形成,而不抑制电子传递,这一作用称为解偶联作用

55.氧化磷酸化作用:氧化磷酸化作用(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是指在生物氧化中伴随着ATP生成的作用

56.苹果酸穿梭作用:

57.酮体:在肝脏中,脂肪酸氧化分解的中间产物乙酰乙酸、β-羟基丁酸及丙酮,三者统称为酮体58.血浆脂蛋白:血浆中血脂与蛋白质的结合物称为血浆脂蛋白

59.脂肪酸的β-氧化:饱和脂肪酸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羧基端的β位C原子发生氧化,C链在α位C原子与β位C原子间发生断裂,每次生成一个乙酰CoA和较原来少两个C单位的脂肪酸,这个不断重复进行的脂肪酸氧化过程称为脂肪酸的β 氧化.

60.血脂:血脂是血浆中的中性脂肪(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和类脂(磷脂、糖脂、固醇、类固醇)的总称,广泛存在于人体中

61.必需脂肪酸: 必需脂肪酸(essential fatty acids,EFA)是指人体维持机体正常代谢不可缺少而自身又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慢无法满足机体需要,必须通过食物供给的脂肪酸.

62.非必需脂肪酸 : 非必需脂肪酸(non-essential fatty acid)是机体可以自行合成,不必依靠食物供应的脂肪酸,它包括饱和脂肪酸和一些单不饱和脂肪酸

3

63.脂肪酸的动员: 脂库中贮存的脂肪经常有一部分经脂肪酶的水解作用而释放出脂肪酸与甘油,称为脂肪的动员.

64.脂类:脂类,由脂肪酸和醇作用生成的酯及其衍生物统称为脂类,这是一类一般不溶于水而溶于脂溶性溶剂的化合物

65.必需氨基酸 : 必须氨基酸指人体自身不能合成必须通过外界摄入,有八种,口诀:甲携来一本亮色

书,甲硫氨酸,缬氨酸,赖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色氨酸,苏氨酸.婴儿有九中,多一种组氨酸 66. 生糖氨基酸 :能通过代谢转变成葡萄糖的氨基酸。包括丙氨酸、精氨酸、天冬酰胺、天冬氨酸、半胱氨酸、谷氨酸、谷氨酰胺、甘氨酸、组氨酸、甲硫氨酸、脯氨酸、丝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等15种。

67.联合脱氨基作用:联合脱氨基作用是指含氨基的分子在分解时,转氨基作用和谷氨酸脱氢酶催化的氧化脱氨基作用两种方式联合起来进行脱氨基的过程

68.生酮氨基酸: 生酮氨基酸,分解代谢过程中能转变成乙酰乙酰辅酶A的氨基酸,共有亮氨酸、赖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和酪氨酸5种

69.转氨基作用 : 转氨基作用 指的是一种α-氨基酸的α-氨基转移到一种α-酮酸上的过程。 70.氧化脱氨基作用:氧化脱氨基作用(oxidative deamination)是指氨基酸在酶的作用下伴有氧化的脱氨基反应。

71.非必需氨基酸: 不一定非从食物直接摄取不可。这类氨基酸包括谷氨酸、丙氨酸、甘氨酸、天门冬氨酸、胱氨酸、脯氨酸、丝氨酸和酪氨酸

72.尿素循环 : 又称为鸟氨酸循环,肝脏中2分子氨(1分子氨是游离的,1分子氨来自天冬氨酸)和1

分子CO2生成1分子尿素的环式代谢途径.尿素循环是第一个被发现的环式代谢途径. 73.氨基酸的脱羧基作用:

74.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 : 脱氨基作用是指氨基酸在酶的催化下脱去氨基生成α-酮酸的过程。这是氨基酸在体内分解的主要方式

75.DNA的半保留复制 : DNA 在进行复制的时候链间氢键断裂,双链解旋分开,每条链作为模板在其上合成互补链,经过一系列酶(DNA聚合酶、解旋酶、链接酶等)的作用生成两个新的DNA分子。

76.DNA的半不连续复制:半不连续复制是指DNA复制时,前导链上DNA的合成是连续的,后随链上是不连续的,故称为半不连续复制。

77.冈崎片段 : 相对比较短的DNA链(大约1000核苷酸残基),是在DNA的滞后链的不连续合成

期间生成的片段,这是Reiji Okazaki在DNA合成实验中添加放射性的脱氧核苷酸前体观察到的. 78.碱基配对原则:

79.中心法则:是指遗传信息从DNA传递给RNA,再从RNA传递给蛋白质,即完成遗传信息的转录和

4

翻译的过程

80.基因: 基因(遗传因子)是遗传的基本单元,是DNA或RNA分子上具有遗传信息的特定核苷酸序列.

81.领头链 :在DNA复制中,解链方向与复制方向一致,因而能沿5’至3’方向连续复制的子链称为领头链。

82.随从链:在一个复制叉中,以5’→3’链为模板的DNA链,按5’→3’合成一段段的冈崎片段,再连接成长的DNA链,是不连续的,因该链合成较前导链滞后,故称随从链。

83.复制叉 :复制叉(replication fork)是DNA复制时在DNA链上通过解旋、解链和SSB蛋白的结合等过程形成的Y字型结构称为复制叉

84.复制子: DNA复制是从一个DNA复制起点开始,最终由这个起点起始的复制叉完成的片段。DNA 中发生复制的独立单位称为复制子。

85.反转录:反转录是以RNA为模板,通过反转录酶,合成DNA的过程,是DNA生物合成的一种特殊方式。

86.启动子: RNA聚合酶特异性识别和结合的DNA序列。 启动子是基因(gene)的一个组成部分,控制基因表达(转录)的起始时间和表达的程度

87.外显子: 基因组DNA中出现在成熟RNA分子上的序列.外显子被内含子隔开,转录后经过加工被连接在一起,生成成熟的RNA分子.信使核糖核酸(mRNA)所携带的信息参与指定蛋白质产物的氨基酸排列.

88.内含子:真核生物细胞DNA中的间插序列.这些序列被转录在前体RNA中,经过剪接被去除,最终不存在于成熟RNA分子中.内含子和外显子的交替排列构成了割裂基因.在前体RNA中的内含子常被称作“间插序列”.

89.模板链 : DNA双链中的一条链,用于转录翻译复制的一条母链,叫做模板链,作为模板,用于转录和翻译。

90.编码链: 双链DNA中,不能进行转录的那一条DNA链,该链的核苷酸序列与转录生成的RNA的序列一致(在RNA中是以U取代了DNA中的T),又称有义链

91.多顺反子:多顺反子见于原核生物意指一个mRNA分子编码多个多肽链。这些多肽链对应的DNA片段则位于同一转录单位内,享用同一对起点和终点。

92.顺反子 : 即结构基因,为决定一条多肽链合成的功能单位,约1000bp

93.结构基因:结构基因是指编码任何蛋白质或非调控因子的RNA的基因,是操纵子的一部分 94.核心酶: 核心酶(core enzyme):大肠杆菌的RNA聚合酶全酶由5个亚基组成(α2β,βδ),没有δ基的酶叫核心酶。

95.不对称转录 :在DNA分子双链上,一股链作为模版指引转录(模版链),另一股不转录(编码

5

链),模版链并非总是在同一单链上

96.转录 :生物体以DNA为模版合成RNA的过程

97.遗传密码:RNA(mRNA)分子上从5'端到3'端方向,由起始密码子AUG开始,每三个核苷酸组成的三联体.它决定肽链上某一个氨基酸或蛋白质合成的起始、终止信号.又称为三联体密码,也叫遗传密码子.

98.反密码:tRNA分子的反密码环上的三联体核苷酸残基序列。在翻译期间,反密码与mRNA中的互补密码结合

99.翻译 :翻译指核酸碱基链的信息在肽合成酶的作用下,按照三个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的方式合成相应的多肽链。

100.同义密码:编码同一氨基酸的密码子称为同义密码子。

101.遗传密码的简并性:同一种氨基酸具有两个或更多个密码子的现象称为密码子的简并性 102.摆动性: 103.反馈调控:

104.阳性调控:激活物蛋白对RNA聚合酶的转录进行的调节 105.阴性调控 :

106.操纵子:指启动基因、操纵基因和一系列紧密连锁的结构基因的总称,主要见于原核生物的转录调控,如乳糖操纵子、阿拉伯糖操纵子、组氨酸操纵子、色氨酸操纵子等 107.酶形成的诱导:

108.酶合成的阻遏:酶阻遏(enzyme repression)细胞中受反应最终产物的影响而中止特定酶合成的作用 109.酶促酶型互变:

110.底物循环 :底物循环也称之底物循环(substrate cycle)。一对催化两个途径的中间代谢物之间循环的方向相反、代谢上不可逆的反应。

111.阻遏物:与DNA或RNA结合来阻止转录或翻译的一类蛋白质。 112.激活物

113.组成酶 :组成酶是细胞内一直存在的酶, 它的合成仅受遗传物质控制即受内因控制。 114.诱导酶 :诱导酶是在环境中有诱导物(通常是酶的底物)存在的情况下,由诱导物诱导而生成的酶 115.复制眼:

116.原点 : 117.引物

118.从头合成途径:生物体内用简单的前体物质合成生物分子的途径。

6

119.补救途径 :与从头合成途径不同,生物分子,例如核苷酸,可以由该类分子降解形成的中间代谢物。

二、填空题

1.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有(底物浓度)(酶浓度)(温度)(PH)(激活剂)(抑制剂)。 2.酶对底物和反应类型的选择性,称为酶的(专一性)。根据其选择程度的不同,可分为(绝对

专一性)、(相对专一性)、(立体异构专一性)三种类型。

3.结合酶由(酶蛋白)和(辅助因子)两部分构成,前者决定酶的(专一性),后者决定酶的(种

类和性质)。

4.酶活性部位上的基团可分为(结合基团)和(催化基团)两类。前者的作用是(决定酶对底物

专一性),后者是(决定反应专一性)。

5.酶促反应的特点是(具有高度的专一性)(催化效率极高)(反应条件温和)(易变性失活)

(催化活性可调控)。

6.酶是一类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物质,也称为(生物催化剂)。根据酶分

子化学组成的特点,可将酶分为(单体酶)、(寡聚酶)和(多酶复合体)三种类型。 7.酶的Km值只与酶的(种类)有关,与酶的(浓度)无关;一种酶可有几种底物,其中Km值

大的,说明(与底物亲和力)小,Km值小的说明(与底物亲和力)大。

8.降低活化能,提高酶促反应速度的机制有(邻近效应与定向效应)、(底物分子的变形与扭曲)、

(共价催化)、(酸碱催化)(活性中心的低电介性)等5种。

9.酶活力是指酶(催化化学反应)的能力。测定酶活力,实际上就是测定(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

的速度)。酶活力的大小可定量地用(酶活力单位)表示。

10.比活力是指(每毫克酶蛋白所具有的活力单位数),酶制剂的比活力越大,表明该酶(含量及纯

度)愈大。

11.在酶促反应中,亲核基团是电子对的(供体),亲电基团是电子对的(受体)。

12.比活力是指(每毫克酶蛋白所具有的活力单位数)。比活力的大小常用来衡量酶制剂的(含量)

和(纯度)。比活力较大的酶制剂,其(含量)和(纯度)较高。

13.酶活力测定的主要原则是在特定的(温度)和(PH)条件下,测定酶促反应的(初)速度。 14.米氏常数是酶的(特征常数),不同的酶有不同的(值),因此,测定酶的(米氏常数)可以作

为(鉴定酶)的一种手段。

15.根据酶催化的反应类型,可将酶分为(氧化还原酶)、(转移酶)、(水解酶)、(裂解酶)、

(异构酶)、(合成酶)六大类。

16.如果一种酶有多种底物,其中Km值最(小)的底物,称为该酶的(天然底物)。

7

17.VB1主要由(噻唑环)和(嘧啶环)两部分构成,它在体内的辅酶形式是(焦磷酸硫胺素TPP),

构成(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和(α-酮戊二酸脱氢酶)的辅酶,参与糖代谢。

18.VB2是(核醇)和(二甲基异咯嗪)的缩合物,它在体内的辅酶形式是(FMN)和(FAD),

构成(脱氢酶)辅酶。

19.泛酸亦称为(遍多酸),它在体内的辅酶形式是(CoA);构成(转酰酶)和(酰化酶)辅酶。 20.VPP包括(烟酸)和(烟酰胺)两种物质,它们都是(吡啶)衍生物,在体内的辅酶形式是(NAD+)

和(NADP+),构成(脱氢酶)酶的辅酶。

21.VB6包括(吡哆醇)(吡哆醛)和(吡哆胺)三种物质,其中(磷酸吡哆醛)和(磷酸吡哆胺)

可相互转变,它们在体内的辅酶形式是(磷酸吡哆醛/胺),构成(转氨酶)和(氨基酸脱羧)酶的辅酶。

22.VB7是由(噻吩环)和(尿素)构成的骈环,构成(羧化酶)辅酶,起固定(二氧化碳)的作用。 23.VB9的化学名称叫(叶酸);辅酶名称叫(5,6,7,8-四氢叶酸),构成(一碳基团转移)

酶的辅酶,起(一碳基团转移)的作用。

24.体内的一碳基因包括(甲基)(甲烯基)(甲炔基)(甲酰基)(亚氨甲基)。

25.VB12是唯一含有(金属元素)的维生素,它在体内的辅酶形式有(甲钴胺素)和(5’脱氧腺苷

钴胺素)两种,构成(甲基变位酶)的辅酶。

26.硫辛酸亦称(6,8-二硫辛酸),它在体内有(闭环二硫化合物)和(开链还原)两种类型,构

成(α-酮酸脱氢酶系)辅酶。

27.VC在动物体内有(D型)和(L型)两种形式,因其含有(烯醇式)结构,所以它即具有(氧

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28.四氢叶酸的(N5)和(N10)部位是(一碳单位)的结合部位,因此它是体内(一碳基团转移酶)

的辅酶,参与(氨基酸)代谢。

29.VB12有多种形式,如(氰钴胺素)(羟钴胺素)(甲钴胺素)(5’脱氧腺苷钴胺素)等。(5’

脱氧腺苷钴胺素)则是维生素B12在体的辅酶形式;(甲钴胺素)则是维生素B12转运甲基的形式。

30.叶酸是由(蝶呤啶)、(对氨基苯甲酸)、(谷氨酸)结合而成的,在(L-谷氨酸羧基肽酶)

催化下,叶酸可转化为具有生理活性的(5,6,7,8-四氢叶酸)。

31.泛酸和(巯基乙胺)(焦磷酸)(3’-磷酸腺苷)结合生成(CoA),构成(转酰酶)和(酰化

酶)的辅酶。

32.糖酵解在细胞的(胞液中)进行;糖有氧氧化在细胞的(胞液)和(线粒体)进行;糖异生在

(肝、肾皮质)组织进行;磷酸戊糖通路在细胞的(胞液)进行。

33.丙酮酸脱氢酶系包括(TPP)(FAD+)(NAD+)(CoA)(硫胺素)(Mg+)等六个辅助因

8

子。

34.糖酵解途径的生理意义是(为机体迅速提供能量)和(为某些厌氧生物及组织细胞生活所需);

糖有氧氧化的生理意义是(机体获取能量的主要途径、TCA是物质代谢的总枢纽、TCA是三大物质代谢共同的最终途径),糖异生的生理意义是(保持血糖浓度的相对恒定)和(有利于乳酸的利用)。

35.磷酸戊糖通路的特点是(G-6-P不需经TCA亦可完全氧化)(有5-磷酸核糖生成)(脱氢酶辅

酶是NADP+);生理意义是(为许多物质的合成提供NADPH+H+还原力)(生成5-磷酸核糖)(与有氧、无氧分解途径相互联系)。

36.糖原是由(葡萄糖)构成的大分子多糖,在其分子间通过(糖苷键)键相连。分枝间通过(α

-1、6-糖苷键)键相连;糖原主要贮存于(肝)和(肌肉)组织。

37.糖异生作用主要在(肝)组织中进行,其原料主要有(氨基酸)、(乳酸)、(丙酸)和(丙

酮酸)。

38.控制糖有氧氧化的六步限速反应是由(己糖激)酶、(果糖-6-磷酸激)酶、(丙酮酸激)酶、

(柠檬酸合成)酶、(异柠檬酸脱氢酶)酶和(α-酮戊二酸脱氢)酶所催化的6步不可逆反应。 39.磷酸戊糖途径是从(葡萄糖-6-磷酸)开始的,反应可分为(氧化)和(非氧化)两个阶段。第

一阶段的重要中间产物有(核酮糖-5-磷酸)和(NADPH+H+)。通过此途径可使(糖)和(核苷酸)代谢相互联系起来。

40.糖异生作用基本上是糖酵解的逆过程。糖酵解过程中由(己糖激酶)、(果糖-6-磷酸激酶)和

(丙酮酸激)酶催化的三步反应是不可逆的;在糖异生中,它们可由(葡萄糖-6-磷酸酶)、(果糖-1,6-二磷酸酶)、(丙酮酸羧化酶)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催化绕过以上三步不可逆反应。

41.糖代谢各途径相互联系的关键中间产物有(葡萄糖-6-磷酸)、(甘油醛-3-磷酸)、(丙酮酸)

等。

42.糖原合成酶是催化(UDPG)与(糖原引物)生成(UDP)和(糖原)。

43.NADH呼吸链中ATP生成是在(NADH--CoQ)、(Cytb—cytc)和(Cytaa3—O2)等三个部

位。

44.代谢物上脱下的氢可经(NADH)和(FAD)呼吸链传递交给(O2)生成(H2O),并产生(2.5)

和(1.5)分子ATP。

45.胞液中脱下的氢可通过(α-磷酸甘油)和(苹果酸)穿梭作用,运至线粒体进入(NADH)和

(FAD)呼吸链,产生(2.5)和(1.5)分子ATP。

46.体内ATP的生成方式主要有(底物水平磷酸化)和(氧化磷酸化)两种,体内的高能化合物主

要有(高能磷酸化合物)和(高能硫脂化合物)。

9

47.ATP是动物体内的(能量货币),它可推动体内各种需(自由能)的反应,ADP+Pi形成ATP

的过程称为(磷酸化)反应。此反应在体内分为(底物水平磷酸化)和(氧化磷酸化)两种类型。

48.底物脱下的氢与氧结合生成水的同时,伴随有(ADP)生成(ATP)的反应,前者叫(氧化)

作用,后者叫(磷酸化)作用,二者偶联在一起称为(氧化磷酸化)。

49.真核生物的生物氧化是在(胞液和线粒体)进行,原核生物是在(细胞膜)进行。动物体内呼

吸链主要有(NADH)和(FAD)两条。

50.NADH呼吸链中的电子排列顺序是(NADH)、(FMN)、(CoQ)、(Cytb)、(Cytc1)、

(Cytc)、(Cyta,a3)。

51.细胞色素是一类含(血红素铁口卜啉)的化合物。它们通过分子中(铁原子化合价)的变化,

起到(传递电子)作用。典型线粒体细胞色素主要有(5)种,其中(a)和(a3)常呈复合物状态存在,二者又称为(细胞色素氧化酶)。

52.呼吸链主要由(不需氧脱氢酶)(递氢体)和(递电子体)三种成分构成,第一种成分包括(NAD+)、

(NADP+);第二种包括(FMN)、(CoQ);第三种包括(FeS)、(Cyt)。

53.鱼藤酮抑制电子由(NADH)向(CoQ)的传递;抗霉素A抑制电子由(CoQ)向(Cytc1)的

传递;氰化物、CO抑制电子由(Cyta,a3)向(O2)的传递。

54.生物氧化是(营养物质)在细胞中(的氧化);生物氧化的总结果是(消耗氧) 和(生成二氧化碳);所以生物氧化也称为(细胞氧化)或(组织氧化)。

55.NADH-Q还原酶的辅基是(FeS)和(FMN);QH2-细胞色素C还原酶的辅基是(FeS)、(Cytb)

和(Cytc)。

56.细胞色素C氧化酶的辅基是(Cyta)、(Cu+)和(Cyta3)。

57.脂肪酸的生物合成包括(缩合)、(还原)、(脱水)、(再还原)四个基本过程。 58.脂肪酸的β—氧化包括(氧化)(水合)(再氧化)(硫解)四个过程。

59.脂肪酸生物合成的酰基载体是(脂酰基载体蛋白);脂肪酸β-氧化的酰基载体是(肉碱);脂

酰COA进入线粒体的载体是(肉碱);乙酰COA从线粒体进入胞液的载体是(柠檬酸)。 60.动物体内的酶只能在脂肪酸的(△4、△5、△8、△9)处引入双键,故动物体只能合成含(一

双键)的脂肪酸。动物体的必需脂肪酸主要是(亚油酸)、(亚麻油酸)和(花生四烯酸)。 61.酮体是(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的总称,它们主要在(肝)合成,运至(肝外)

组织利用。

62.血浆脂蛋白可分为(乳糜微粒)、(极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

四种。

63.血浆脂蛋白的生理功能是(转运外源性甘油三酯及胆固醇)、(转运内源性甘油三酯及胆固醇)、

10

(转运内源性胆固醇)、(逆向转运胆固醇)。

64.脂肪酸生物合成的原料是(乙酰CoA)、(NADPH)、(ATP)和(H2O);脂肪合成的直接

原料是(α-磷酸甘油)和(脂酰CoA)。

65.1分子棕榈酸通过(7次)β氧化,可生成(7)NADH和(7)FADH2和(8)乙酸COA,为

机体净提供(106)ATP。

66.酮体生成的关键酶是(HMGCoA合成酶),关键中间产物是(β-羟-β-甲基戊二酸单酰

CoAHMGCoA),生理意义是(为机体提供极易利用的能源)和(在饥饿状态下取代葡萄糖为大脑供能)。

67.催化脂肪酸生物合成的酶是(脂酰基载体蛋白)复合体,由(7)种酶和(脂酰基载体蛋白)构

成。

68.血浆脂蛋白主要由(载脂蛋白)、(甘油三酯)、(磷脂)、(胆固醇)和(其酯)构成。 69.氨基酸脱氨基作用的方式有(氧化脱氨基作用)(转氨基作用)和(联合脱氨基作用)三种,

其中(联合脱氨基作用)是氨基酸脱氨基的主要方式。

70.氨基酸脱羧基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相应的胺);脱氨基产物是(氨)和(α-酮酸)。 71.尿素的生物合成主要在(肝)组织的(胞液)和(线粒体)进行,尿素分子中的氨主要来自于

(线粒体的谷氨酸脱氢酶作用)和(胞液谷氨酸转氨基作用)。

72.谷氨酰胺是动物体内氨的(运输)和(贮存)形式,哺乳动物体内氨的主要去路是合成(尿素),

禽类则是合成(尿酸)。

73.氨基酸脱羧酶的辅酶是(磷酸吡哆醛);它催化氨基酸脱羧生成(二氧化碳)和(相应的胺)。 74.在酶的催化下,一个氨基酸的(α-氨基)转移到一个α-酮酸的(酮基)上,从而生成相应的

(氨基酸)和(α-酮酸)的过程,叫做(转氨基作用)。

75.动物体内氨基酸来源有(消化道吸收)、(体内蛋白水解)、(其他物质转化)前者称为(外

源氨基酸)后二者称为(内源氨基酸)。

76.肾上腺素可由(酪氨酸)转变而来;胆碱可由(甲硫氨酸)转变而来;5-羟色胺可由(色氨酸)

转变而来,肌酸可由(精氨酸)(甲硫氨酸)和(甘氨酸)转变而来。

77.糖和脂肪相互转变的关键物质是(乙酰CoA)和(NADPH+H+);糖和蛋白质相互转变的关

键物质是(α-酮酸)、(琥珀酰CoA)和(延胡索酸)。

78.尿素的生物合成过程也称为(尿素)循环或(鸟氨酸)循环,整个反应过程可人为地分为(氨甲

酰磷酸的生成)、(瓜氨酸的生成)、(精氨酸的生成)和(精氨酸的水解)四个阶段。 79.转氨酶的辅酶是(磷酸吡哆醛),该酶有(2)个底物,一个叫(α-氨基酸),另一个叫(α-酮酸),转氨酶对(受体)特异性强,对(供体)特异性不强。

80.氨基酸在酶的作用下,先(脱氢)形成(亚氨基酸),进而与(水)作用生成(α-酮酸)和(氨)

11

的过程,称为氨基酸的(氧化脱氨基作用)。

81.能为机体提供一碳基团的氨基酸有(色氨酸)、(甘氨酸)、(丝氨酸)、(组氨酸)和(甲硫

氨酸)等。

82.大多数哺乳动物嘌呤分解代谢的终产物是(尿囊素),禽类是(尿酸)。嘌呤核苷酸生物合成

途径主要有(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和(嘌呤核苷酸的补救合成)两条。

83.在DNA分子中总是(A)和(T)配对;(G)和(C)配对,我们将这种配对方式称为(碱基

互补配对原则)。

84.DNA复制时,一条链的合成是连续的,称为(先导)链,另一条链的合成是不连续的称为(滞

后)链,不连续的片段称为(冈崎片段)。这些片段需在(DNA聚合酶Ⅰ)和(DNA连接)酶共同作用下才能形成一条完整的子链。

85.DNA复制包括(起始位点的识别)、(DNA双螺旋链的解开)、(RNA引物的合成)、(DNA

链的延伸)、(RNA引物的切除)和(冈崎片段的连接)五个基本过程。

86.大肠杆菌DNA聚合酶具有(5-3聚合酶)、(5-3外切酶)、(3-5外切酶)活性,因此它们既

可催化(3,5-磷酸二酯键)的形成,也可以催化(3,5-磷酸二酯键)的水解。

87.DNA复制时,合成DNA新链之前必须先合成(RNA引物),它在原核生物中的长度大约有

(30-40nt);在哺乳动物中的长度大约有(8-10nt);在病毒中的长度有约有(8nt)。 88.DNA连接酶催化(3,5-磷酸二酯键)的形成,真核生物DNA连接酶连接DNA的能量由(ATP)

提供;原核生物DNA连接酶连接DNA的能量由(NAD+)提供。

89.DNA复制时,前导链的合成是(连续的),复制方向与复制叉移动的方向(相同);随后链的

合成是(不连续的),复制方向与复制叉移动的方向(相反)。

90.DNA聚合酶Ⅲ的(3-5外切酶)活性使之具有(校对)功能,极大地提高了DNA复制的(准确

性),所以DNA复制的(误差)是非常低的。

91.真核生物中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多为(不连续的)。编码的序列还被保留在成熟mRNA中的是(外

显子),编码的序列在前体分子转录后加工中被切除的是(内含子)。成熟的mRNA中(外显子)被拼接起来。

92.基因有两条链,作为模板指导转录的链称为(模板链),与之相反的链称为(编码链);真核生

物的中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多为(不连续的),转录后的产物必须通过(RNA剪切)才能作为合成蛋白质的模板。

93.DNA聚合酶即可催化(3,5-磷酸二酯键)的形成,也可以催化(3,5-磷酸二酯键)的水解;

DNA连接酶催化(3,5-磷酸二酯键)的形成,引物酶催化(RNA引物)的形成。

94.DNA复制过程中,DNA聚合酶的作用是(复制)、(修复)和(切除引物);DNA连接酶的

作用是(DNA切口处形成3,5-磷酸二酯键)。

12

95.DNA复制时,需要(DNA)做模板,(RNA)做引物,(dNTP)做底物,同时还需要多种(酶)

和(蛋白质)参加。

96.反转录酶以(RNA)为模板,在引物参与下,以(dNTP)为底物,按(5-3)方向催化合成一条

与模板互补的(DNA单链)。

97.DNA连接酶能使一条DNA链的(5-磷酸基)与另一条DNA链的(3-羟基)形成(3,5-磷酸二

酯键)。连接反应需要(ATP)。

98.DNA聚合酶催化的反应条件需(dNTP)为底物,(DNA)为模板,(RNA)为引物,其聚合

方向为(5-3)。

99.参与DNA复制的酶有(拓扑异构酶)、(解旋酶)、(引发酶)、(DNA聚合酶)和 (DNA连接酶)。

100.大肠杆菌DNA聚合酶属于(多功能)酶,具有(复制)作用和(修复)、(切除引物)作用。 101.大肠杆菌DNA复制过程主要包括(DNA双螺旋的解开)、(RNA引物的合成)、(DNA链

的延伸)、(RNA引供;原核生物DNA连接酶连接DNA的能量由(NAD+)提供。 102.RNA聚合酶全酶由(α2ββ’δ)亚基构成,脱去(δ)亚基的酶称为(核心)酶,只有(全)酶才具有识别转录起始位点的作用。

103.原核生物核糖体内由(30S)和(50S)亚基构成,两亚基聚合一起称为(70S)核糖体,在大亚

基上有(肽酰基-tRNA)和(氨酰基-tRNA)位点,小亚基上有(mRNA结合)位点。 104.RNA聚合酶催化的聚合方向是(5)至(3),新生RNA链的5′端一般为(pppA)或(pppG)。 105.转录是以(不对称)方式进行,我们将被转录的一股链称为(模板链),另一股链称为(编码)

链,模板链与新生的RNA链是(互补的)。

106.真核生物的许多基因是(不连续的),一个完整的基因被(插入序列)间隔,我们把插入而不

编码的序列称为(内含子),被间隔的编码蛋白质的基因称为(外显子)。 107.大肠杆菌RNA聚合酶由(4种亚基)组成,这些亚基聚合在一起,称为(全酶),

没有(δ)亚基的RNA聚合酶称为(核心酶),前者的作用是(选择起始部位并启动转录),后

者的作用是(延长RNA链)。

108.转录是指以(DNA)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转录产物包括(rRNA)、(mRNA)和(tRNA)

三种。

109.RNA聚合酶只具有(5-3聚合酶)作用,无(3-5外切酶)作用,因此转录的错误频率是DNA

复制中错误的(10万)倍。

110.一个转录单位一般应包括(起始)序列、(编码)序列和(调控)序列。前者也叫(外显子),

后者也叫(内含子)。

111.大肠杆菌RNA聚合酶需要(NTP)为底物,按(5-3)方向催化(3,5-磷酸二酯键)的形成。

13

与DNA聚合酶不同,它不需要(引物)也没有(3-5外切酶)活性。

112.转录开始时,由(δ亚基)辨认(-35序列),并催化第一个(3,5-磷酸二酯键)形成,然后

(δ亚基)脱落,由(核心酶)催化RNA链的延伸。

113.转录过程中,RNA聚合酶的聚合方向是(5-3),沿模板移动的方向是(3-5);转录时转录方

向上将出现()和()。

114.ρ因子是一种参与(转录终止)过程的蛋白质,能辨认(DNA)上的(终止子)。当转录到一

定长度时,ρ因子与(新生RNA链)结合,使转录(终止)。

115.tRNA二级结构呈(三叶草形),在其3ˋ′末端有(-CAA)结构,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起(结

合活化氨基酸)作用;与之相对的环称(反密码)环,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起(识别密码子)作用。

116.当mRNA模板上出现(终止)密码时,此时无任何(氨酰-tRNA)可识别,而(释放因子)可

识别;结果使P位上的(肽酰转移)酶不起(聚合)作用,而起(水解)作用。

117.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主要场所。真核生物核糖体称为(80S核糖体),由一个(40S小亚基)

和(60S大亚基)亚基组成,每个亚基又由(蛋白质)和(rRNA)组成,因此核糖体是一种(蛋白质与RNA组成)的亚细胞结构。

118.蛋白质生物合成包括(氨基酸的活化)(tRNA对密码子的识别)(合成的起始)(肽链的延长)

(合成的终止)五个阶段。

119.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主要是在(核糖体)进行,其合成方向是从(N端)至(C端);模板阅读

方向是(5)至(3)。

120.蛋白质合成的起始密码是(AUG);终止密码是(UAA)、(UAG)(UGA);在原核生物中

识别起始密码的tRNA必需携带(甲酰甲硫)氨酸,真核生物中必需携带(甲硫)氨酸。 121.肽链的延长包括(氨酰-tRNA进入A位)、(肽键形成)(转肽)和(移位)和四步基本反

应,每形成一个肽键需消耗(2)ATP。

122.氨酰tANA合成酶既能识别(氨基酸),又能识别(tRNA),它催化(氨基酸)与(tRNA)

结合,形成(氨基酰tANA)。

123.原核生物肽链合成的启始复合体由(mRNA)、(30S亚基)、(甲酰甲硫氨酰-tRNAf)组成;

真核生物肽链合成的启始复合体由(eIF)(GTP)、(40S亚基)、(甲硫氨酰-tRNA)组成。 124.原核生物岗崎片段的连接需要(NAD+)提供能量,真核生物岗崎片段的连接需要(ATP)提供

能量;氨酰tANA合成酶利用(ATP)供能,催化(酯)键的形成。

125.阻遏蛋白是由(调节)基因合成的产物,它能与操纵子的(操控)基因结合,阻止(RNA聚

合)酶沿(结构)基因移动。

126.操纵子包括(启动基因)(操纵基因)(结构基因)三部分,它的开放与关闭受(调节基因)

14

产物的控制。r> 127.操纵子调节系统是属于(转录)水平调节,它通过控制(mRNA)的合成,间接控制(基因)表达。转录水平调控又可分为(阴性)和(阳性)调控,调控物均为(调节基因)产物。

128.新陈代谢调控的基本方式有(细胞水平调节)、(激素水平调节)和(整体水平调节)三种;

新陈代谢调控的实质是(酶活性)和(酶含量)调控。

129.已有酶活性调控的方式有(共价修饰调节)、(亚基的聚合与解聚)和(酶的变构效应调节)

三种;酶含量调控的方式有(基因的转录水平)和(翻译水平)两种。

130.大肠杆菌乳糖操纵子调节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是个(阻抑蛋白),它与(操纵基因)结合,阻止

(结构基因转录);当有(诱导物)存在时,(诱导物)使之变构失去活性,从而使(结构基因)得以转录。

131.反馈调控是以(变构效应)为基础。受反馈调控的酶均属于(变构酶)。该酶的动力学曲线为

(S型),而不是(米氏方程曲线)。

132.新陈代谢调节的目的是使动物对内外环境变化做出(灵敏)、(经济)、(准确)、(迅速)、

(高效)、(合理)的应答,以适应环境变化的需要。

133.某一代谢途径的(终产物),能反过来调节该途径(第一)或(第二个酶)的活性,从而使整

个代谢途径速度发生改变,此称为(反馈调节)。

134.在动物体内,有许多关键酶以两种形式存在,一种(活性型),另一种(无活性),它们可在

(酶的催化下)相互转变,此称为(酶的化学修饰)。

三、选择题

1.Km值是酶的特征常数之一,它与酶促反应的性质和条件有关,与下列因素中的哪一种无关( A )

A.酶浓度 B.反应温度 C.底物种类和浓度 D.pH和离子强度 2.酶促反应中酶的作用是( C )

A.改变Km B.提高反应的活化能 C.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E.提高正向反应速度

3.酶能加速化学反应的进行是由于哪一种效应?( C )

A.向反应体系提供能量 B.降低反应的自由能变化 C.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E.提高产物的能量水平

4.已知某种酶Km值为0.05mol/L,试问要使此酶所催化的反应速度达最大反应速度的80%时底物浓度应是多少?( C )

A.0.04mol/L B.0.8 mol/L C.0.2 mol/L D.0.05 mol/L 5.一个酶作用于多种底物时,其天然底物Km值应是( C )

15

A.最大 B.与其他底物相同 C.最小 D.居中间 6.丙二酸对琥珀酸脱氢酶的抑制效应是( D )

A.Vmax降低,Km值不变 B.Vmax降低,Km值降低 C. Vmax不变,Km值降低 D.Vmax不变,Km值增加 7.下面关于酶的描述,哪一项不正确?( A )

A.所有的蛋白质都是酶 B. 酶是生物催化剂 C.酶是在细胞内合成的 D.酶具有专一性 8.酶的不可逆抑制的机制是由于抑制剂( C )

A.使酶蛋白变性 B.与酶的必需基团结合 C.与酶的催化中心以共价键结合 D.与酶表面的极性基团结合 9.乳酸脱氢酶属于( A )

A.氧化还原酶类 B. 转移酶类 C.水解酶类 D.异构酶类. 10.一个简单的米氏酶促反应,当[S]≤ Km时( B )

A.反应速度最大 B.底物浓度与反应速度成正比 C.反应速度难以测定 D.增加酶浓度,反应速度显著增加 11.酶的竞争性抑制剂具有下列哪种动力学影响(B )

A.Km不变, Vmax减小 B.Km增加, Vmax 不变 C.Km增加, Vmax 减小 D.Km和 Vmax 都减小 12.酶的非竟争性抑制的动力学特点是( C )

A.Km值增大,Vamx不变 B.Km值与Vamx值均增大 C.Km值不变,Vamx减小 D.Km值与Vamx均减小 13.丙二酸对琥珀酸脱氢酶的抑制是(D )

A.不可逆抑制 B.非竞争性抑制

C.反竞争性抑制 D.竞争性抑制

14.反应速度为Vmax的80%时,其Km与[S]之间的关系是下列情况中的哪一种?( A.Km=0.5[S] B.Km=0.25[S] C.Km=0.75[S] D.Km=[S]

15.某一符合米曼氏方程的酶,当[S]=2Km时,其反应速度V等于( B )

16

B )

A.Vmax B.2/3Vmax C.3/2 Vmax D.1/2 Vmax

16.已知某酶的Km=0.05mol/L,在下列哪个底物浓度下反应速度可达到最大反应速度的90%?( B)

A.0.05 mol/L B.0.45 mol/L C.0.9 mol/L D.4.5 mol/L 17.关于酶的抑制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酶的抑制剂中一部分是酶的变性剂 B.酶的抑制剂只与酶活性中心上的基团结合 C...酶的抑制剂均能使酶促反应速度降低 D.酶的抑制剂一般都是大分子物质 18. 下列关于辅基的正确叙述是( C)

A.一种与酶蛋白紧密结合的小肽,

B.只决定酶的专一性,与化学基团传递无关 C.一般不能用透析的方法与酶蛋白分开 D.酶的活性中心内的氨基酸残基

19. 唾液淀粉酶经透析后,水解淀粉能力显著降低,其主要原因是( B )

A.酶蛋白变性 B.失去Cl- C.酶含量减少 D.酶活性降低 20.下列单位中哪个不是Km的单位( C )

A.mol/L B.mmol/L C.mol/min D.mol/ml 21.构成α-酮酸脱羧酶的辅酶是( C )

A.CoA B.FAD C.TPP D.FH4 22.下列哪个化合物是氨基脱羧酶的辅酶( C )

A.生物素 B. 焦磷酸硫胺素 C.磷酸吡哆醛 D. 磷酸吡哆胺

23.转氨酶的辅酶是(B )

A.硫辛酸 B.磷酸吡哆醛 C. 磷酸吡哆胺 D. 焦磷酸硫胺素 24.下列化合物中哪个不含腺苷酸组分( B )

A.CoA B.FMN C.FAD D.NAD+ 25.以焦磷酸硫胺素为辅酶的酶是( D )

A.氨基酸脱羧酶 B.谷氨酸脱氢酶 C.转氨酶 D.丙酮酸脱羧酶 26.下列哪种物质参与一碳基团的转移 ?( D)

A.维生素B1 B.维生素B2

17

C.维生素B7 D.维生素B9

27.下列哪一个辅酶不是来自维生素?( B )

A.CoA B.CoQ C.FAD D.NAD+ 28.下列哪个维生素或辅酶不含还状结构?( C)

A.烟酸 B.四氢叶酸 C.泛酸 D.生物素 29.下列哪个反应需要生物素?( B )

A.羟化反应 B.羧化反应 C.脱羧反应 D.脱氨基反应 30.下列哪种酶分子需要FAD作为辅基?( B)

A.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B.琥珀酸脱氢酶 C.苹果酸脱氢酶 D.异柠檬酸脱氢酶

31.糖原中一个糖基转变为2分子乳酸,可净得几分子ATP( C ) A.1 B.2 C.3 D.4 32.缺氧情况下,糖酵解途径生成的NADH+H+的去路是( C )

A.进入呼吸链氧化 B.经苹果酸穿羧进入线粒体 C.丙酮酸还原为乳酸 D.经α-磷酸甘油穿羧进入线粒体 33.一分子葡萄糖有氧氧化时共发生几次底物水平磷酸化(D )

A.3 B.4 C.5 D.6 34.在糖原的生物合成中,葡萄糖的活性形式是(B )

A.葡萄糖-1-磷酸 B.二磷酸尿苷葡萄糖 C.葡萄糖-6-磷酸 D.二磷酸胞苷葡萄糖 35.动物体内合成糖原时需要的活化葡萄糖基供体是( D )

A.UTPG B.G-1-P C.G-6-P D.UDPG

36.从葡萄糖合成糖原时,每增加一个葡萄糖残基需消耗几个高能磷酸键?(B A.1 B.2 C.3 D.4 37.下面哪一个不是糖酵解的限速酶( D )

A.已糖激酶 B.磷酸果糖激酶 C.丙酮酸激酶 D.葡萄糖-6-磷酸酶

38.肌糖原不能直接调节血糖浓度的原因是肌肉组织缺乏( D ) A.己糖激酶 B.葡萄糖激酶 C.果糖二磷酸酯酶 D.葡萄糖6-P-酯酶

18

39.在糖酵解过程中,下列哪一个酶不是关键酶?( B )

A.己糖激酶 B.磷酸甘油酸激酶 C.丙酮酸激酶 D.磷酸果糖激酶 40.1mol葡萄糖经有氧氧化过程可生成的乙酰CoA是( B )

A.1mol B.2 mol C.3mol D.4mol 41.呼吸链的各种细胞色素在电子传递中的排列顺序是( D ) A.c1→b→c→aa3→O2 B. c→c1→b→aa3→O2

C.c1→c→b→aa3→O2

D.b→c1→c→aa3→O2

42.下列物质中不是呼吸链的组份是( D )

A.CoQ B.CytC C.Cytaa3 D.CoASH 43.2,4-二硝基酚是氧化磷酸化作用中的一种( C )

A.激活剂 B.抑制剂 C.解偶联剂 D.调节剂 44.下列电子传递体中只能传递电子的是( D )

A.CoQ B.NADH C.FMN D.Cytaa3

45.乳酸在心肌细胞内氧化时,其中胞液脱下的氢生成NADHH+后经哪种机制进入线粒体呼吸链最后生成水 ( D)

A.三羧酸循环 B.α-磷酸甘油穿梭

C.乳酸循环 D.苹果酸穿梭

46.在呼吸链中阻断电子从NADH向辅酶Q传递的抑制剂是( B )

A.抗霉素A B.巴比妥 C.硫化氢 D.氰化物

47.一氧化碳和氰化物对呼吸链的抑制作用部位是( C )

A.NADH→CoQ B.FAD→CoQ C.Cytaa3→O2 D.Cytc→Cytaa3 48.下列哪种酶催化的反应属于底物水平磷酸化( A )

A.3-磷酸-甘油酸激酶 B.己糖激酶 C.α-磷酸甘油激酶 D.果糖激酶

49.胞液中产生的NADHH+经α-磷酸甘油穿梭进入呼吸链可产生的ATP数是( 1.5个 )

A.1 B.2 C.3 D.4

50.下列那种化合物中不含高能磷酸键( A )

A.1,6-二磷酸果糖 B.磷酸肌酸

C.1.3二磷酸甘油酸 D.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51.酮体只能在肝外组织氧化分解的原因是肝内缺乏( D )

19

A.HMG-CoA合成酶 B.β-羟丁酸脱氢酶

C.硫解酶 D.乙酰乙酸-琥珀酰CoA转硫酶 52.脂肪酸生物合成的限速酶是( C )

A.脂酰CoA合成酶 B.肉碱脂酰CoA转移酶 C.乙酰CoA羧化酶 D.HMG-CoA合成酶 53.奇数碳原子脂肪酸经β-氧化后除生成乙酰CoA外还有( B ) A.丙二酰CoA B.丙酰CoA

C.琥珀酰CoA D.乙酰乙酰CoA 54.脂肪酸分解产生的乙酰CoA的去路是( D )

A.氧化供能 B.合成酮体 C.合成胆固醇 D.以上都是 55.合成酮体的关键酶是( A )

A.HMG-CoA合成酶 B.乙酰CoA羧化酶

C.HMG-CoA裂解酶 D.乙酰乙酸-琥珀酰CoA转硫酶 56.脂酰基载体蛋白(ACP-SH)的功能是( B )

A.转运胆固醇 B.脂肪酸合成酶系的核心

C.转运脂肪酸 D.激活脂蛋白脂肪酶 57.对于下列各种血浆脂蛋白的作用,哪种描述是正确的( B )

A.CM主要转运内源性TG B. LDL是将胆固醇从肝内转运至肝外组织 C.VLDL主要转运外源性TG D. HDL是转运磷脂和游离脂肪酸 58.脂肪酸生物合成过程中所需要的氢是由下列哪个物质提供?( C )

A.NADHH+ B.FADH2 C.NADPHH+ D.FMNH2

59.软脂酰COA经过一次β氧化,其产物通过三羧循环和氧化磷酸化生成ATP的分子数是( 14 ) A.5 B.12 C.15 D.17

60.线粒体内产生的乙酰 CoA可通过下列哪种途径进入胞液参加脂肪酸合成( C ) A.肉碱转运透过线粒体膜 B.α-磷酸-甘油穿梭 C.柠檬酸-丙酮酸循环 D.苹果酸穿梭 61.脂肪酸氧化过程中,将脂酰COA转运至线粒体的是 ( B )

A.ACPSH B.肉碱 C.柠檬酸 D.乙酰辅酶A 62.彻底氧化1分子硬脂酰CoA(18:0)共需消耗多少分子O2? ( B ) A.32 B.26 C.30 D.16 63.鸟氨酸循环的主要生理意义是( C )

A.合成非必需氨基酸 B.合成精氨酸的主要途径

20

21.简述肽链的生物合成过程。合成一条含80个氨基酸的短肽链,共需消耗多少分子ATP? (1)氨基酸的活化: ATP——AMP+PPi

(2)合成的起始:起始复合体的形成GTP——GDP+Pi (3)肽链的延长:经进位、肽链形成、移位3个过程

(4)终止阶段:当终止密码出现在A位时,肽链合成终止,并从肽酰tRNA中释放,大小亚基解离

活化80次,起始一次,肽链延长79次 共消耗ATP 80*2+1+79*1=240

22.试述tRNA的结构特点及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作用。

tRNA是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中的氨基酸转运工具的译码员。tRNA的结构特点是:tRNA的二级结构为倒三叶草形,在3′—OH末端有—CpCpA—OH氨基酸接受臂,正中环为反密码环,环的正中间三个核苷酸称为反密码;左臂叫二氢尿嘧啶环,是识别氨酰tRNA合成酶的位点;右臂叫假尿嘧啶核苷—胸腺嘧啶核苷环,是核糖体识别位点。tRNA的生物学功能是:各种tRNA在特异的氨酰tRNA合成酶催化下,分别与特定的氨基酸结合,发挥特异搬运氨基酸的作用;通过特异的反密码与mRNA上的密码碱基互补,使tRNA带着各自的氨基酸准确地在mRNA上对号入座,使蛋白质分子中的氨基酸按照mRNA分子中的遗传信息密码排列成一定的顺序。

22.什么叫阴性和阳性调控?举例说明其调控方式各有何特点?

操纵子是原核生物基因组的一个表达调控序列,由启动基因、操纵基因和结构基因构成。操纵字的开关受调节基因产物的控制。调节基因产物是蛋白质,阻止基因转录的蛋白质称为阻遏物,用阻遏物调控的机制称为阴性调控;促进基因转录的蛋白质称为激活物,用激活物调控的机制称为阳性调控。转录水平的调控包括阴性调控和阳性调控;阴性调控又包括酶合成的诱导和酶形成的阻遏。

23.简述酶生成的诱导与酶生成的阻遏操纵子模型。

酶合成的诱导:这些操纵子前的调节基因产生的阻碍物质刚分泌出来既有活性,可与操纵基因结合,阻止结构基因的转录;当有诱导物存在时,诱导物可与阻碍物结合,从而使阻碍物分子变构,使其与操纵基因的亲和力降低,不能与操纵基因结合或从操纵基因上解离,于是结构基因可以转录。 酶生成的阻碍:这种操纵子前的调节基因产物——阻碍物分泌出来时无活性,不能与操纵基因结合,因而结构基因转录;当有辅阻碍物存在时,辅阻碍物可与阻碍物结合,从而使阻碍物分子发生变构而变为有活性,则阻碍物与操纵基因结合,结构基因关闭。一般辅阻碍物是结构基因的产物。

46

24.何谓反馈调控?反馈调控有什么特点?举例说明之。

反馈调空:某一代谢途径的产物可反过来影响该途径中第一或第二个酶的活性,从而影响整个代谢途径速度,这种调节方式成为反馈调节。其特点是:1)产物自身来调空自己的含量,因而是最灵敏,最准确的调空方式;2)被调空的是第一或第二个酶活性,因而是最经济最合理的调空方式。

47

C.把有毒的氨转变为无毒的的尿素 D.产生瓜氨酸的主要途径 64.联合脱氨基反应所需的酶有( C )

A.转氨酶和D-氨基酸氧化酶 B.转氨酶和腺苷酸脱氢酶

C.转氨酶和L-谷氨酸脱氢酶 D.腺苷酸脱氨酶和L-谷氨酸脱氢酶 65.合成一分子尿素需消耗ATP的分子数是( C )

A.1 B.2 C.3 D.4

66.人体中氨基酸代谢产生的NH3最主要的去路是( A )

A.合成尿素 B.转变为谷氨酰胺 C.合成尿酸 D.以胺盐形式排出体外

67.合成尿素的器官是( B )

A.肾脏 B.肝脏 C.心脏 D.肌肉

68.体内氨基酸脱氨基的主要方式是( C )

A.氧化脱氨基作用 B.转氨基作用 C.联合脱氨基作用 D.氧化脱羧基作用 69.儿茶酚胺是由哪个氨基酸转化生成的( D ) ?

A.色氨酸 B.谷氨酸 C.丝氨酸 D.酪氨酸 70.γ-氨基丁酸由哪种氨基酸脱羧而来( C )

A.Gln B.Ala C.Glu D.Vla 71.下列氨基酸中属于芳香族必需氨基酸的是 ( D )

A.蛋氨酸 B.脯氨酸 C.亮氨酸 D.苯丙氨酸 73.在鸟氨酸循环中,尿素由下列哪种氨基酸水解而来( D )?

A.鸟氨酸 B.瓜氨酸 C.谷氨酸 D.精氨酸 74.人体内嘌呤化合物分解代谢的最终产物是( A )

A.尿酸 B.尿素 C.尿囊素 D.尿囊酸 75.大多数哺乳动物体内嘌呤分解代谢的终产物是( C )

A.尿酸 B.尿素 C.尿囊素 D.尿囊酸 76.下列哪种化合物是生成脱氧核苷酸的前体?( D )

A.NMP B.NTP C.TTP D.NDP 77. 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的途径主要在下列哪个器官进行?( B )

A.肾脏 B.肝脏 C.心脏 D.肌肉

21

78.下列哪种化合物是DNA的基本单位?( D )

A.dGDP B.dUTP C.dTTP D.dAMP 79.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的途径的终产物是( A )

A.IMP B.AMP C.GMP D.ADP 80.嘧啶核苷酸从头合成的途径的终产物是( A )

A.UMP B.CMP C.TMP D.AMP 81.核糖核酸酶作用的底物是( A )

A.RNA B.DNA C.UTP D.ATP 82.核酸酶作用的化学键是( C )

A.氢键 B.酰胺键 C.3-5磷酸二酯键 D.糖苷键 83.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的骨架物质是( A )

A.PRPP B.TPP C.TTP D.GTP 84.大肠杆菌DNA复制时主要行使复制功能的酶是( C ) A.DNA聚合酶Ⅰ B.DNA聚合酶Ⅱ C.DNA聚合酶Ⅲ D.DNA连接酶

85.在DNA复制过程中需要(1)DNA聚合酶Ⅲ;(2)解链酶;(3)DNA聚合酶Ⅰ;(4)以DNA为模板的RNA聚合酶;(5)DNA连接酶。这些酶作用的正确顺序是( A ) A.2-4-1-3-5 B.4-3-1-2-5 C.2-4-3-1-5 D.4-2-1-3-5

86.1958年Meselson和Stahl利用15N标记大肠杆菌DNA的实验首先证明了下列哪一种机制?( C ) A.DNA能被复制 B.DNA可转录为mRNA

C.DNA的半保留复制 D.DNA的半不连续复制

87.在原核生物复制子中以下哪种酶除去RNA引物并加入脱氧核糖核苷酸( A ) A.DNA聚合酶Ⅰ B.DNA聚合酶Ⅱ

C.DNA聚合酶Ⅲ D.DNA连接酶 88.下列哪种化合物是DNA复制底物?( C )

A.ATP B.dUTP C.dTTP D.dAMP 89.DNA双螺旋每旋转一周,沿轴上升的高度是多少? ( C )

A.3.6nm B.0.34nm C.3.4nm D.0.36nm 90.下述对DNA聚合酶的描述哪一种是错误的? ( D )

A.具有5-3外切核酸酶活性 B.有5-3外切核酸酶活性

C.具有5-3聚合活性 D.具有5-3内切核酸酶活性

22

91.在大肠杆菌细胞中DNA复制的保真性主要是下列哪个酶的作用( A )

A.DNA聚合酶Ⅰ B.DNA聚合酶Ⅱ C.DNA聚合酶Ⅲ D.DNA连接酶 92.既有内切酶活力,又有连接酶活力的是 ( A )

A.拓扑异构酶 B.DNA聚合酶Ⅱ C.解螺旋酶 D.DNA连接酶

93.假设有一段DNA序列为5’—ATCCGAC—3’,其互补序列是( C )

A.5’—TAGGCTG—3’ B.5’ —UAGGCUG—3’ C.5’ —GUCGGAU—3’ D.5’ —TAGGCUG—3’ 94.下列物质中识别转录起始位点的是( B )

A.ρ因子 B.σ亚基 C.α亚基 D.β亚基

95.DNA编码链(有意义链)有一段序列为5-ACTGTCAG-3,转录后RNA 产物中相应的碱基序列是( A )

A. 5- CUGACAGU-3 B.5-UGACAGUC-3

C.5-ACUGUCAG-3 D.5-GACUGUCA-3 96.DNA片段5′-ACTAGC-3′的转录产物是( B )

A.5′-UGAUCG-3′ B.5′-GCUAGU-3′ C.5′-TGATCG-3′ D.5′-GCTAGT-3′

97.转录过程中遗传信息的转递方向是( A )

A.DNA→RNA B.RNA→DNA C.DNA→DNA D.RNA→RNA

98.hnRNA是( B )

A.存在于细胞核内的tRNA前体 B. 存在于细胞核内的mRNA前体 C. 存在于细胞核内的rRNA前体 D.存在于细胞核内的snRNA前体 99.以RNA为模板合成DNA的酶是( D )

A.DNA聚合酶Ⅲ B.DNA聚合酶Ⅰ C.RNA聚合酶 D.反转录酶

100.为核糖体上的蛋白质生物合成提供能量的是( B )

A.ATP B.GTP C.UTP D.CTP

101.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场所是( D )

A.核小体 B.线粒体 C.细胞核 D.核糖体

102.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肽链延伸方向是( B ) A.5→3

B.从N端到C端 C.3→5 D.从C端到N端

23

,,

103.已知一个tRNA的反密码子为5-CUG-3它识别的密码子是( B )

A.GAC B.CAG C.IAC D.CAI

104.在氨酰tRNA合成酶催化下,氨基酸与tRNA相连的化学键是( C )

A.氢键 B.糖苷键 C.酯键 D.磷酸二酯键 105.蛋白质生物合成的起始密码是( B )

A.GAU B.AUG C.UAG D.UGA 106.下列几种密码子中哪一个不是终止密码子( D )?

A.UGA B.UAA C.UAG D.UGC 107.密码子UAC能与下列哪个反密码子配对?( C )

A.AUG B.CUA C.GUA D.AUC 108.下列何处是氨酰tRNA的结合部位?( C )

A.核糖体的小亚基 B.核糖体的P位点 C.核糖体的A位点 D.转肽酶所在的部位 109.蛋白质翻译后的加工主要包括( D )。

A.氨基酸侧链修饰 B.水解修饰 C.二硫键的形成 D. 上述各种修饰都包括 110.与蛋白质生物合成无关的因子是( D )

A.起始因子 B.终止因子 C.延长因子 D.ρ因子 111.在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全过程中下列不需要的物质是( A )

A.有意义链 B.tRNA C.mRNA D. 核糖体 112.能够识别UAA、UAG和UGA的是( D )

A.释放因子 B.延长因子 C.起始因子 D.ρ因子 113.真核细胞核糖体大小亚基结合之后,沉降系数为( A )

A.40S+60S=80S B.30S+50S=80S C.40S+60S=100S D.30S+50S=70S 114.下列关于mRNA的论述正确的是( C )

A.mRNA是基因表达的最终产物 B.mRNA 遗传密码的方向是3→5 C.mRNA遗传密码的方向是5→3 D.每分子mRNA 有三个终止密码 115.下列参与原核生物肽链延伸的因子是( D )

24

,,

A.IF-1 B.IF-2 C.RF D.EF-Tu

116.操纵子调控系统属于哪一种水平的调控( B ) A.复制水平的调节 B。转录水平的调节 C.翻译水平的调节 D。转录后加工的调控 117.下列关于操纵基因的论述哪个是正确的( A )

A.能专一地与阻遏蛋白结合 B.是诱导物或辅阻遏物的结合部位

C.能与结构基因一起被转录但未被翻译 D.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 118.与乳糖操纵子操纵基因结合的物质是( C )

A.RNA聚合酶 B.DNA聚合酶 C.阻遏蛋白 D.诱导物 119.下列关于生物体物质代谢特点的论述哪个是不正确的( C )?

A.各种物质都有特定的代谢途径 B.各种物质的代谢是相互联系的 C.在任何情况下代谢都以不变的速率进行 D.各种物质的代谢是相互影响的 120.对于调节基因下列那些论述是正确的( C )

A.是编码阻遏蛋白的结构基因 B.调节基因是操纵子的组成部分 C.各种操纵子的调节基因都与启动基因相毗邻 D.调节基因的产物都是阻遏蛋白 121.关于共价修饰调节酶下面哪个说法是错误的( D ) A.共价修饰调节酶以活性和无活性两种形式存在 B.两种形式之间经由酶促共价修饰反应相互转变 C.经常受激素调节,伴有级联放大效应 D.是高度生物独有的代谢调节方式

122.以下对变构酶特点的论述哪些是错误的( C )?

A.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的关系不遵循米氏方程,呈S型曲线 B.迄今发现的变构酶均为寡聚体

C.变构酶效应剂都是底物类似物 D.具有活性中心和调节中心 123.神经水平的调节是( D )所具有的调控方式。

A.大肠杆菌 B.病毒 C.植物 D.高等动物 124.受转录水平调控的酶,只限于( A )

A.适应酶 B.组成酶 C.DNA聚合酶 D.RNA聚合酶 125.在阴性调控中,阻止基因转录的物质称为( A )

A.阻遏物 B.诱导物 C.辅阻遏物 D.激活物

126.下列哪一过程不在线粒体中进行( C )?

A.三羧酸循环 B.脂肪酸β-氧化

25

C.糖酵解 D.氧化磷酸化作用

四、判断题

1.Km值是酶作用的特征性物理常数,对于每一种酶均是一个固定值。 ( × ) 2.辅基与辅酶的区别只在于它们与蛋白质结合的牢固程度不同,并无严格的界限( √ ) 3.己糖激酶与葡萄糖激酶均能催化葡萄糖磷酸化反应,它们属于同功酶。 ( √ ) 4.竞争性抑制的特点是抑制程度与抑制剂和底物浓度有关。 ( × ) 5.某一酶反应的最适PH和最适温度都是恒定的,是酶的特征性物理常数。 ( × ) 6.结合蛋白酶中的辅酶与酶蛋白结合牢固,不能用透析或超滤法除去。 ( × ) 7.同工酶是指催化相同化学反应,但一级结构不尽相同,且在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质上 存在有一定差异的一组酶。 ( √ ) 8.某一酶反应的最适PH和最适温度都是恒定的,它们是酶的特征性物理常数。 ( × ) 9.所有酶类都需要特定的辅酶(辅基)才具有催化活性。 ( × ) 10.酶的本质不仅是蛋白质,有些RNA也有酶活性。 ( √ ) 11.抑制剂可影响酶的空间结构而使酶的活性受到抑制。 ( × ) 12.如果加入足够的底物,即使存在非竞争抑制剂,酶促反应也能达到正常的Vma( × ) 13.一种酶作用几种不同的底物时,其中Km值最大的底物是该酶作用的最适底物( × ) 14.竞争性抑制剂不影响酶对底物的Km。 ( × ) 15.在极低底物浓度时,酶促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成正比( √ ) 16.辅酶和辅基在酶促反应中,主要是协助酶蛋白识别底物。( × ) 17.酶促反应的米氏常数与所催化的底物浓度无关。( √ ) 18.酶经固定化后,一般稳定性增加。( √ )

19.在酶促反应中,当[ES]复合物的量增加时,酶促反应速度也增加。( √ )

20.非竞争性抑制由于增加[S]不能逆转其抑制作用,因此被称为不可逆抑制作用。( × ) 21.酶原的激活过程实际就是酶活性中心形成或暴露的过程。( √ ) 22.维生素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一类高分子有机物。( × ) 23.维生素B2称为核黄素,其辅酶形式是NAD+和NADP+。( × ) 24..生物素参与乙酰CoA羧化形成丙二酸单酰CoA的反应过程。( √ )

26.四氢叶酸是传递一碳单位的辅酶。 ( √ )

27.B族维生素具有相似的结构和生理功能,所以在体内均能构成酶的辅酶。 ( × ) 28.维生素的重要性,除作为酶的辅酶外,也是机体的能源物质。 ( × )

26

29.维生素B1是一种含硫及胺的维生素,故称硫胺素。 ( × ) 30.转氨酶和氨基酸脱羧酶的辅酶都是磷酸吡哆醛。 ( √ ) 31.缺乏VB1 可导致糖代谢紊乱。 ( × ) 32.糖原合成中,葡萄糖活性形式是UDP-G。 (√ ) 33.三羧循环不仅是各类物质最终氧化分解共用途径,也是各类物质相互转变的枢纽( √ ) 34.糖酵解和糖有氧氧化之间相互联系的关键物质是丙酮酸。 ( √ ) 35.肌肉组织中不含G-6-P酯酶,故肌糖原不能直接调节血糖浓度。 ( √ ) 36.若有充足的氧气存在,NADH与氧结合生成水,此时酵解过程受抑制。 ( √ ) 37.糖原的分支程度越大,其还原性末端的数目就越多。 ( × ) 38.糖的有氧分解反应是在线粒体中进行的。 ( × )

39.在有氧条件下由1mol异柠檬酸转变成1mol琥珀酸,同时伴随的电子传递过程可产生6molAT P。

( × )

40.草酰乙酸在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的催化下与ATP反应生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 ) 41.糖原的合成与分解都是从分子的还原性末端开始的。 ( × ) 42.磷酸肌酸是动物体内能量的贮存形式。 ( √ )

43.在线粒体内氧化磷酸化的解偶联作用意味着ATP的产生和氧的利用均被终止。 ( × ) 44.高能磷酸化合物是指含有磷酸基的化合物,3-磷酸甘油酸是高能磷酸化合物。 ( × ) 45.琥珀酸氧化为延胡索酸时,其脱下的氢与氧结合生成水的P/0比为3。 ( × ) 46.体内能量的释放,贮存和利用都是以ATP为中心的,所以ATP是一切需能反应的直接供能物质。

( × ) 47.动物体内的高能键是通过呼吸链偶联产生的。 ( × ) 48.解偶联剂不能抑制呼吸链中的电子传递。 ( √ ) 49.在生物体内NADH和NADPH的生化功用是相同的。 ( × )

50.ATP虽然含有大量的自由能,但它并不是能量的贮存形式。 ( √ ) 51.解偶联剂和电子传递抑制剂都是呼吸链抑制剂。 ( × ) 52.丙酸氧化的中间产物之一是丙二酸单酰CoA ( × )

53.软脂酸的生物合成需要丙二酸单酰COA作为中间物提供活化的二碳供体。 ( √ ) 54.肝脏含有生成酮体的酶系,但缺乏利用酮体的酶。 ( √ ) 55.在脂肪酸β-氧化分解中,肉碱是一种对脂酰基进入线粒体起重要作用的载体( √ )

56.在软脂酸合成时,CO2仅参加了反应过程,其碳原子并没有掺入到最终合成的软脂酸中。( √ ) 57.动物体内糖可以净合成脂肪,脂肪同样也可以转变为糖。 ( × ) 58.脂肪酸合成酶系是由七种酶和一种无酶活性的脂酰基载体蛋白(ACP)组成。 ( √ )

27

59.脂肪酸氧化的最终产物是CO2、H2O及ATP。 ( √ ) 60.在脂肪酸合成过程中,还原反应所需氢都是来自于NADPHH+。 ( √ ) 61.在胞浆中脂肪酸合成的限速反应是由乙酰COA羧化酶所催化的。 ( √ ) 62.在肝脏合成的脂肪主要以极低密度脂蛋白形式运出肝,供其他组织摄取利用。( √ ) 63.血脂包括甘油三酯、磷脂、胆固醇及其酯、游离脂肪酸和载脂蛋白等 ( × ) 64.组氨基酸脱羧产生的组胺可使血管舒张,降低血压,而5-羟色胺能升高血压。( √ ) 65. 在动物体内肝外组织产生的氨主要是以谷氨酰氨的形式运输到肝脏,并在那里合成尿素。( √ ) 66.尿素主要是在哺乳动物肝脏中生成的。 ( √ ) 67.合成谷氨酰胺是体内储氨、运氨和解除氨毒性的一种重要方式。 ( √ ) 68.氨基酸脱羧酶的辅酶是焦磷酸硫胺素。 ( × ) 69.L-谷氨酸脱氢酶不仅是L-谷氨酸脱氨的主要酶,同时也是联合脱氨基作用不可

缺少的重要的酶。 ( √ ) 70.肝脏和肌肉组织均存在嘌呤核苷酸循环的脱氨基作用方式。 ( × ) 71.由于家禽体内不含有精氨酸酶,所以不能合成尿素。 ( √ ) 72.不同的蛋白质生理效价是相同的。 ( × ) 73.苯丙氨酸是合成甲状腺素的前体物。 ( √ )

74.嘌呤核苷酸与嘧啶核苷酸的生物合成过程相同,既先合成碱基再与磷酸核糖连接生成核苷酸( × ) 75.多数鱼类和两粞类嘌呤分解代谢的终产物是尿素,而人和其他哺乳动物是尿囊素。( × ) 76.大多数哺乳动物嘌呤分解代谢的终产物是尿囊素。 ( √ ) 77.嘌呤环结构中的C4。C5和N7来自天冬氨酸。 ( × ) 78.由核糖核甘酸还原生成脱氧核苷酸通常是在核苷二磷酸的水平上进行的。 ( √ ) 79.5′-磷酸核糖是合成嘌呤核苷酸的起始物质。 ( √ ) 80.无论在DNA还是在RNA分子中,核苷酸之间的连接都是3′→5′磷酸二酯键。( √ ) 81.所有核酸的合成都是以碱基配对为基础的。 ( √ ) 82.DNA双螺旋的两条链方向是平行的。 ( × ) 83.DNA是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基础。 ( × ) 84.DNA双螺旋沿其长轴向上旋转一圈的距离为0.34nm。 ( × ) 85.将两条游离的DNA单链连接起来的酶是DNA连接酶。 ( × ) 86.双链DNA分子复制一代的子代DNA分子中有些不含有亲代的DNA链。 ( × ) 87.DNA进行复制时,新合成的链沿着3′→5′延伸。 ( × ) 88.DNA复制时,岗崎片段的合成也需要RNA引物。 ( √ ) 89.单链结合蛋白与DNA结合使其解链。 ( × )

28

90.所有核酸的复制过程中,新链的形成都必须遵循碱基配对的原则。 ( √ ) 91.在大肠杆菌和真核细胞中都是由DNA聚合酶Ⅰ切除RNA引物。 ( √ ) 92.DNA进行复制时,先导链是连续合成的,而随后链是不连续合成的。 ( √ ) 93.DNA的半不连续复制是指复制时,一条链的合成方向是5′→3′,而另一条链的合成方向是3′

→5′。 ( × )

94.所有核酸合成时,新链的延伸方向都是从5′→3′。 ( √ ) 95.在真核生物中,刚转录出的mRNA称为hnRNA,它需经过加工后,才能做为蛋白质合成的模

板。( √ )

96.RNA聚合酶不具备核酸外切酶活性,因此RNA合成的保真度比DNA低得多。( √ ) 97.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中许多mRNA都是多顺反子的转录产物。 ( × ) 98.RNA聚合酶全酶的作用是识别起始,而核心酶的作用是延长及辨认转录终止。 ( × ) 99.原核细胞中mRNA一般不需要转录后加工。 ( √ ) 100.真核细胞的基因是不连续的,转录出来的所有RNA都必须经过加工。 ( √ )

101.生物DNA分子的大小等于基因的总和。 ( × ) 102. 在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中,tRNA的5′末端是携带氨基酸的部位。( × ) 103.因为AUG是蛋白质合成的起始密码子,所以甲硫氨酸只存在于蛋白质的N末端。( × ) 104.遗传密码有种属特异性,所以不同生物遗传密码不同。 ( × ) 105.新合成的多肽链多数是没有生物活性的,需经翻译后加工才能成为有活性的蛋白质。 ( √ ) 106.tRNA运输氨基酸是特异性的,故一种氨基酸只能由特异性tRNA携带转运 ( √ )

107.所有多肽链经核糖体翻译出来即有正常生理功能。 ( × ) 108.一种tRNA的反密码子可识别多种密码子的原因是由于一个反密码子的5′-端碱基可与多种密

码子的3′-端碱基进行配对的结果。 ( √ )

109.真核生物蛋白质生物合成起始时所需的氨基酸是N-甲酰甲硫氨酸。 ( × ) 110.遗传密码的简并性是指一种氨基酸具有多个密码。 ( √ ) 111.由DNA转录mRNA时,模板的阅读方向为3′→5′,合成多肽链模板阅读方向也

是3′→5。 ( × )

112.遗传密码第三位(即3′端)碱基在决定掺入氨基酸特异性方面重要性较小。 ( √ )。 113.原核生物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中,为起始一条多肽链的合成,tRNA

- fMet将首先进入核糖体上的A位点。 ( √ ) 114.原核生物蛋白质生物合成时,肽链延长需ATP直接供能。 ( × ) 115.核糖体是蛋白质和rRNA构成的功能复合体。 ( √ ) 116.密码子与反密码子的相互识别也是通过碱基互补来实现的。 ( √ )

29

117.DNA,mRNA,tRNA,rRNA及氨酰tRNA合成酶均在蛋白质合成中起重要作用。 ( × ) 118.核糖体的两个大小亚基,在肽链合成时结合成复合体,肽链合成终止时即解离。 ( √ )

119.细胞水平的调节主要是通过控制酶的活性而实现的。 ( √ ) 120.转录水平的调节实质上是酶含量的调节。 ( √ ) 121.如同启动基因称为启动子一样,操纵基因又称为操纵子。 ( × ) 122.变构酶又称为别构酶,是催化底物从一种构型转变为另一种构型的酶。 ( × ) 123.所有生物新陈代谢的调节都包括细胞水平、激素水平和神经水平三种调节方式。 ( × )

124.在阴性调控中,调节基因的产物是阻遏物,它们一分泌出来即与操纵基因结合,阻止结构基

因的转录。 ( × )

125.酶含量的调控就是指转录水平的调控。 ( × )

126.变构酶的调节机理是以变构效应为基础的。 ( √ ) 127.蛋白质生物合成时所需的氨基酸均可由糖和脂肪酸转变而来。 ( × )

五、计算题

1.计算1摩尔丙酮酸在体内彻底氧化分解产生多少摩尔ATP?写出计算依据。 丙酮酸到乙酰辅酶A 2.5ATP 异柠檬酸到酮戊二酸 2.5ATP 酮戊二酸到琥珀酰胺 2.5ATP 琥珀酰胺到琥珀酸 1ATP 琥珀酸到延胡索酸 1.5ATP 苹果酸到草酰乙酸 2.5ATP

1摩尔丙酮酸在体内彻底氧化分解产生共计12.5molATP

2.计算1摩尔乳酸在体内彻底氧化分解产生多少摩尔ATP?写出计算依据。 乳酸到丙酮酸 2.5ATP 丙酮酸到乙酰辅酶A 2.5ATP 异柠檬酸到酮戊二酸 2.5ATP 酮戊二酸到琥珀酰胺 2.5ATP 琥珀酰胺到琥珀酸 1ATP 琥珀酸到延胡索酸 1.5ATP 苹果酸到草酰乙酸 2.5ATP

1摩尔乳酸在体内彻底氧化分解产生共计15molATP

30

3.计算1摩尔琥珀酸在体内彻底氧化分解产生多少摩尔ATP?写出计算依据。 琥珀酸到延胡索酸 1.5ATP 苹果酸到草酰乙酸 2.5ATP

草酰乙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1ATP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丙酮酸 1ATP 丙酮酸→乙酰COA 2.5ATP 异柠檬酸→α-酮戊二酸 2.5ATP α-酮戊二酸→琥珀酸 COA 2.5ATP 琥珀酸 COA→延胡索酸 1ATP 琥珀酸→延胡索酸 1.5ATP 苹果酸→草酰乙酸 2.5 ATP

1摩尔琥珀酸在体内彻底氧化分解16.5molATP

4.计算1摩尔苹果酸在体内彻底氧化分解产生多少摩尔ATP?写出计算依据。 苹果酸到草酰乙酸 2.5ATP 或者是转变成丙酮酸 2.5ATP 草酰乙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1ATP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丙酮酸 1ATP 丙酮酸→乙酰COA 2.5ATP 异柠檬酸→α-酮戊二酸 2.5ATP α-酮戊二酸→琥珀酸 COA 2.5ATP 琥珀酸 COA→延胡索酸 1ATP 苹果酸→草酰乙酸 2.5 ATP

1摩尔苹果酸在体内彻底氧化分解产生15molATP

5.计算1摩尔甘油在体内彻底氧化分解产生多少摩尔ATP?写出计算依据。 甘油→α—磷酸甘油 -1ATP

α—磷酸甘油→3—磷酸甘油醛 2.5ATP 3—磷酸甘油醛 →1,3-二磷酸甘油酸 2.5ATP 1,3-二磷酸甘油酸→丙酮酸 2ATP 丙酮酸→CO2+H2O(生成12.5ATP), 同上 因此ATP总量是2.5+2.5+2-1+12.5=18.5mol

31

6.计算1摩尔14碳饱和脂肪酸在体内彻底氧化分解产生多少摩尔ATP?写出计算依据。 ①脂肪酸→脂酰COA -2ATP

②脂酰COA→α,β-烯脂酰COA 1.5ATP ③β-羟脂酰COA→β-酮脂酰COA 2.5ATP

以上②③反应是1次β-氧化中2次脱氢反应所产生的ATP数 ④14碳饱和脂肪酸经过6次β-氧化可生成:4×6=24 ATP

同时产生7分子乙酰COA,1分子乙酰COA进入三羧循环产生的ATP数是: ⑤异柠檬酸→α-酮戊二酸 2.5ATP ⑥α-酮戊二酸→琥珀酰COA 2.5ATP ⑦琥珀酰COA→琥珀酸 1ATP ⑧琥珀酸→延胡索酸 1.5ATP ⑨苹果酸→草酰乙酸 2.5 ATP 总结果是:7×10﹢4×6-2=92 ATP

7.计算1摩尔丙酸在体内彻底氧化分解产生多少摩尔ATP?写出计算依据。 丙酸到丙酰辅酶A -2ATP

丙酰辅酶A到甲基丙二酸单酰辅酶A -1ATP 琥珀酰辅酶A到琥珀酸 1ATP 琥珀酸到延胡索酸 1.5ATP 苹果酸到草酰乙酸 2.5ATP

1摩尔丙酸在体内彻底氧化分解产生2molATP

8.计算1摩尔丙氨酸在体内彻底氧化分解 产生多少摩尔ATP?写出计算依据。 丙氨酸脱氨基转变成丙酮酸 2.5ATP 丙酮酸到乙酰辅酶A 2.5ATP 异柠檬酸到酮戊二酸 2.5ATP 酮戊二酸到琥珀酰胺 2.5ATP 琥珀酰胺到琥珀酸 1ATP 琥珀酸到延胡索酸 1.5ATP 苹果酸到草酰乙酸 2.5ATP

1摩尔丙氨酸在体内彻底氧化分解产生共计15molATP

32

9.计算1摩尔天冬氨酸在体内彻底氧化分解产生多少摩尔ATP?写出计算依据。 ①天冬氨酸→草酰乙酸 2.5ATP ②草酰乙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1ATP ③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丙酮酸 1ATP ④丙酮酸→乙酰COA 2.5ATP ⑤异柠檬酸→α-酮戊二酸 2.5ATP ⑥α-酮戊二酸→琥珀酸 COA 2.5ATP ⑦琥珀酸 COA→延胡索酸 1ATP ⑧琥珀酸→延胡索酸 1.5ATP

综上所述求和得1mol天冬氨酸彻底氧化可产生15mol ATP

10.计算1摩尔谷氨酸在体内彻底氧化分解产生多少摩尔ATP?写出计算依据。 谷氨酸脱氨基可以转变成酮戊二酸 2.5ATP 酮戊二酸到琥珀酰胺 2.5ATP 琥珀酰胺到琥珀酸 1ATP 琥珀酸到延胡索酸 1.5ATP 苹果酸到草酰乙酸 2.5ATP

1摩尔谷氨酸在体内彻底氧化分解产生共计10molATP

六、简答题

1.什么是生物催化剂?它与一般催化剂有何异同?

生物催化剂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功能的生物大分子,即酶。

相同点:生物催化剂和化学催化剂都有专一性和高效性;参与每一次反应后,它本身的性质和

数量都不会发生改变.

不同点:生物催化剂具有可调节性;作用条件比较温和(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

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活性都会明显降低,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具有不稳定性(大多数酶都是蛋白质,因而会被高温、强酸、强碱等破坏)

2.简述米氏常数Km的意义与特征。

33

Km为酶促反应速度为最大速度的一半时的底物浓度,米氏常数是酶的特征性物 理常数,只与酶的性质有关,而与酶的浓度无关。不同的酶Km值不同。 3.什么是酶的活性中心与必需基团?两者有什么关系?

酶的活性中心:必需基团形成的与底物相结合并催化底物转化为产物的空间结构区域。 必需基团:氨基酸残基的侧链基团中,与酶活性密切相关的基团。 活性中心一定是必需基团,必需基团不一定是活性中心,分为活性中心以内必需基团,活性中心以外必需基团。 4.举例说明酶的竞争性抑制的特点和实际意义。

竞争性抑制并不影响酶促反应的最大速度,只使表观Km变大。作用原理可用来阐明某些药物的作用原理和指导新药合成,磺胺类药物是最典型的例子。

5.一个二肽酶对二肽Ala-Gly和二肽Leu-Gly的Km分别为2.8×10-4和3.5×10-2mol/L,哪一个二肽是酶的最适底物?为什么?

二肽Ala-Gly是最适底物。Km值2.8×10-42mol/L较3.5×10-22mol/L小,说明酶对二肽Ala-Gly的亲和力强,为最适底物。

6.何谓竞争性和非竞争性抑制作用?举例说明不可逆抑制剂和可逆抑制剂。

竞争性抑制:抑制剂与酶的天然底物结构相似,可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中心,从而 降低酶的结合效率,抑制酶的活性,这种抑制作用称竞争性抑制作用。

非竞争性抑制:抑制剂与酶活性中心以外的必需基团结合,但不影响酶与底物的结合,酶与底物的结合也不影响酶与抑制剂的结合,但形成的酶-底物-抑制剂复合物不能进一步释放出产物,致使酶活性丧失的抑制作用。

有机磷能专一的作用于胆碱酯酶活性中心的丝氨酸残基,使其磷化而破坏酶的活性中心,不可逆抑制酶的活性,是不可逆抑制剂;

丙二酸、苹果酸及草酰乙酸与琥珀酸结构相似,他们是琥珀酸脱氢酶的可逆性竞争性抑制剂。

7. 何谓酶的活性中心?酶的活性中心包括哪些基团?

酶的活性中心:必需基团形成的与底物相结合并催化底物转化为产物的空间结构区域。包括结合基团与催化基团。

8.试述B族维生素与辅酶的关系,阐明维生素在新陈代谢中的重要作用。 维生素是维持机体正常功能所必需的营养素,在调节物质代谢、促进生长发育 和维持生理功能有重要的作用。

34

9.肌糖原和肝糖原的分解代谢有何异同?为什么?其生理意义有何区别?

由于肌细胞中缺乏葡萄糖-6-磷酸化酶,而磷酸化的葡萄糖不能扩散到细胞外,故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形成血糖;肌糖原生成的葡萄糖-6-磷酸主要在肌细胞中氧化功能。肝糖原迅速形成血糖有利于维持血糖浓度的稳定,肌糖原有利于对肌组织快速供能。

10.丙酮酸脱氢酶系包括哪几种酶?哪几种辅助因子?

丙酮酸脱氢酶系由丙酮酸脱氢酶、二氢硫辛酸转乙酰基酶和二氢硫辛酸脱氢酶组成;辅助因子有TPP、硫辛酸、FAD、NAD+、CoA。

11.简述磷酸戊糖通路的特点与生理意义。

①葡萄糖在体内可由此途径生成核糖-5-磷酸。核糖-5-磷酸是合成核酸和核苷酸的原料,又由于核酸参与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所以在损伤后修补、再生的组织中,此途径活跃。此途径生成的核糖-5-磷酸是生成核糖、多种核苷酸、核苷酸辅酶和核酸的原料。 ②该途径中生成的NADPH+H是脂肪酸合成等许多反应的供氢体。合成脂肪、胆固醇、类固醇激素都需要大量的NADPH+H提供氢,所以在脂类合成旺盛的脂肪组织、哺乳期乳腺、肾上腺皮质等中磷酸戊糖途径比较活跃。 ③磷酸戊糖途径与糖有氧分解及糖无氧分解相互联系。在此途径中最后生成的果糖-6-磷酸与甘油醛-3-磷酸都是糖有氧或无氧分解的中间产物,他们可进入有氧或无氧途径进一步进行分解。

12.何谓糖异生作用?那些代谢物在体内可转变为糖?糖异生作用的生理意义是什么?

由非糖物质转变为葡萄糖和糖原的过程称为糖异生作用。氨基酸、乳酸、丙酸、丙酮酸以及三羧酸循环中的各种羧酸和甘油等埔能异生为糖。由非糖物质合成糖以保持血糖浓度的相对恒定;有利于乳酸的利用;可协助氨基酸代谢。

13. 试述血糖的来源与去路。为什么说肝脏是维持血糖浓度的重要器官?

血糖的主要来源:肠道吸收后经门静脉进入血液;肝糖原逐渐分解为葡萄糖进入血液;非糖物质通过肝的糖异生作用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主要去路:在各种组织中分解供能;在一些组织中进行糖原合

35

成;转变为非糖物质。肝细胞内储藏的肝糖原可水解成葡萄糖直接进入血液也可吸收葡萄糖合成肝糖原或糖异生为非糖物质以调节血糖恒定。

14.何谓生物氧化?生物氧化有何特点?

营养物质在体内分解,消耗氧气,生成CO2和水,同时产生能量的过程称生物氧化。特点是作用条件温和,通常在常温、常压、近中性pH及有水环境下进行;有酶、辅酶、电子传递体参与,在氧化还原中逐步放能;放出的能量大多转化为 ATP分子中活跃的化学能,供生物体利用。

15.什么是呼吸链?何谓P/O比?有什么生物学意义?

呼吸链是在生物氧化中,底物脱下的氢,经过一系列传递体传递最后与氧结合生成水的电子传递系统,又称电子传递链。P/O值是指当底物进行氧化时,每消耗1个氧原子所消耗的用于ADP的磷酸化的无机磷酸中的磷原子个数。

16.何谓高能化合物?举例说明生物体内有哪些高能化合物?

在代谢过程中某些化合物中的某些化学键含自由能特多,可随水解或基团转移反应放出大量的自由能的化合物称高能化合物。生物体内高能化合物有 NTP、磷酸肌酸、乙酰CoA、脂酰CoA、PPi、1,3-二磷酸甘油酸、琥珀酰CoA、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等。

17.何谓氧化磷酸化作用?NADH呼吸链中有几个氧化磷酸化偶联部位?

氧化磷酸化是产生ATP的主要方式。底物脱下的氢经过呼吸链的依次传递,最终与氧结合生成水,这个过程所释放的能量用于ADP的磷酸化反应生成 ATP,这样,底物的氧化作用与ADP的磷酸化作用通过能量相偶联,这种生存方式称氧化磷酸化。NADH呼吸链中有3个氧化磷酸化部位,分别为NADH—CoQ、Cytb—Cytc1、Cyta,a3—O2。

18.动物体内主要的呼吸链有哪些?简述NADH呼吸链的组成与排列顺序

主要的呼吸链有NADH呼吸链、FAD呼吸链。NADH呼吸链由复合物I(NADH-Q还原酶)、复合物II(琥珀酸-Q)复合物III(Q-细胞色素c还原酶)复合物IV(细胞色素c氧化酶) 19.合成棕榈酸需要哪些原料,并简述各种原料来源。

原料有乙酰CoA、NADPH、ATP、H2O。乙酰CoA反刍动物来源于乙酸和丁酸;非反刍动物来源于丙酮酸氧化脱羧;NADPH来自于柠檬酸-丙酮酸循环和磷酸戊糖途径;ATP来自体内的氧化磷酸化与底物磷酸化;水来自于内环境。

20.为什么酮体只在肝内生成,肝外氧化?酮体生成的关键中间产物和关键酶是什么?原料是什么?

酮体的生成在肝细胞线粒体中由乙酰CoA缩合而成,并以β-羟-β-甲基戊二 酸单酰CoA(HMGCoA)为重要的中间产物,其中HMGCoA合成酶是关键酶;只在肝、肾脏中有。由于肝中没有乙酰乙酸-琥珀酰CoA转移酶,所以肝只能产生酮体而不能合成酮体.

21.试比较脂肪酸的生物合成与脂肪酸的β-氧化过程有有何异同?

36

①两中反应进行的地点不同,合成反应在胞液中进行,β-氧化在线粒体中进行;②脂肪酸的高速合成需要柠檬酸,它是乙酰CoA羧化酶的激活剂,而β-氧化则不需要;③合成反应需CO2参与,而β-氧化不要;④加入和减去的糖单位不同,合成反应中是丙二酸单酰ACP分子;β-氧化中是乙酰CoA分子;⑤酰基载体不同,合成反应是ACPSH,β-氧化中是CoASH;⑥反应所需的辅酶不同,合成反应中,烯脂酰ACP的还原需要NADPH+H,而β-氧化中需FAD,β-酮脂酸的还原需NADPH+H,而β-氧化中需NAD+⑦所需要的酶不同,合成过程需要7种,β-氧化只要4种⑧能量需要或释放能量不同,合成过程消耗7ATP及14NADPH+H,β-氧化产生129ATP

22.相同碳原子的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完全氧化,哪个放出的能量多?相同碳原子的糖(如葡萄糖)和饱和脂肪酸(如真法正己酸)完全氧化,哪个放出的能量多?为什么?

不饱和脂肪酸完全氧化放出的能量多,葡萄糖比真法正己酸放出的能量多。因为完全氧化时产物均为CO2与H2O,此时的耗氧量与C/H比有关,C/H越大,豪氧越多。脂肪酸由于有两氧原子,故糖原子数减一。

23.何谓必需脂肪酸?动物体内的必需脂肪酸有哪些?

动物机体内不能合成,但是对其生理活动十分重要,必须从饲料中获得的几种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有亚麻酸、亚麻油酸和花生四烯酸,这类多不饱和脂肪酸称为必需脂肪酸 24.脂肪酸合成酶系包括哪些酶和蛋白?

乙酰CoA羧化酶、乙酰CoA-ACP酰基转移酶、β-酮脂酰-ACP合成酶、ACP-丙二酸单酰CoA转移酶、β-酮脂酰-ACP还原酶、β-羟脂酰-ACP脱水酶、烯脂酰-S-ACP还原酶、硫酯酶、脂酰基载体蛋白

25.简述动物体内氨的来源与去路。血氨浓度恒定有什么生理意义?

来源:氨基酸脱氨基作用;胺类物质脱氨;谷氨酰胺的分解;嘧啶嘌呤等含氮化合物的分解;肠道吸收;去路:形成尿素;合成尿酸;合成谷氨酰胺;合成嘧啶嘌呤等含氮化合物;重新合成氨基酸;直接由肾脏生成NH4+排出。低水平血氨对动物是有用的,它可以通过脱氨基过程的逆反应与α-酮酸再形成氨基酸,还参与嘧啶嘌呤等含氮化合物的合成。但氨在体内又具有毒害作用,脑组织对氨尤为敏感,血氨的升高,可引起脑功能紊乱。血氨浓度的恒定维持了内环境稳定,保证了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

26. 氨基酸的一般分解代谢有哪些途径?产物是什么?哪条途径是氨基酸分解代谢的主要途径?为什么?

各氨基酸(脯氨酸和羟脯氨酸除外)都有的代谢规律称为氨基酸的一般代谢;途径有脱氨基生成氨和相应的α-酮酸;脱羧基生成CO2和胺;脱氨基途径为主要途径,因为脱氨基作用生成的α-酮酸可以进入糖的代谢途径,实现了氨基酸与糖内物质的相互转化,或经TCA循环彻底氧化分解,α-酮酸在机体的物质代谢过程中有着重要的生理意义。

37

27. 解释DNA的半保留复制与半不连续复制。

DNA的半保留复制:在DNA复制时,亲本双链DNA之间的氢键断裂,形成两条单链,分别以每条单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新的多核苷酸链。这样,在两个子代DNA分子中,各有一条单链来自亲本DNA,另一条是新合成的。这种复制称为半保留复制;DNA的半不连续复制:在DNA的复制过程中前导链的复制为连续的,滞后链的复制不连续的冈崎片段,所以称为复制过程的半不连续复制

28. DNA复制的高度准确性是通过什么机制来实现的?

①.DNA聚合酶Ⅰ和Ⅲ的5-3的聚合作用②DNA聚合酶Ⅰ3-5的外切酶活性③引物的切除④聚合时的5-3方向⑤修复作用

29. 简述生物的遗传信息如何传递给子代?

遗传信息的传递构成中心法则,遗传信息储存在DNA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中,通过DNA的自我复制将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同时以DNA为模板,将遗传信息转录到RNA的核苷酸排列顺序中(转录),再以该RNA为模板,在核糖体上合成蛋白质(翻译),从而表现出生命的特征。这就是中心法则。后来又发现在某些病毒中,RNA也可以自我复制,并且还发现一些病毒的RNA可以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合成DNA。这是对中心法则的补充

30. 大肠杆菌的DNA聚合酶与RNA聚合酶的功能有哪些重要的异同点?

原核生物DNA聚合酶与RNA聚合酶均从5-3催化3,5磷酸二酯键的合成;DNA聚合酶Ⅰ具有5-3聚合酶活性、5-3外切酶活性、3-5外切酶活性;DNA聚合酶Ⅱ、Ⅲ具有5-3聚合酶活性、3-5外切酶活性,而原核生物RNA聚合酶没有校对与引物的切除作用。 31. 大肠杆菌RNA聚合酶由哪些亚基组成?各有何作用?

大肠杆菌RNA聚合酶由α、β、β’和δ亚基组成;α亚基与酶的连接、装配有关;β亚基主要与底物结合、β’亚基主要与DNA模板结合、δ亚基识别并结合启动子。 32. 何谓不对称转录?生物体为什么允许转录有较大的误差?

有两方面含义:一是DNA双链分子上,被转录基因的一股链可转录,另一股链不转录;其二是模版链并非永远在同一单链上。①真核生物的基因是不连续的,转录后对mRNA进行剪切、②生物体内的密码子的第3个碱基具有摇摆性、③一种氨基酸有多个遗传密码与之对应、④并不是所有的mRNA翻译后都形成结构蛋白⑤mRNA的错误不一定编码蛋白质的必需基团,影响蛋白质的活性。以上原因使错误的转录得到稀释或消除,故允许转录有较大的误差。 33. 何谓遗传密码?遗传密码有何特点?

遗传密码:指DNA或其转录的mRNA中的核苷酸顺序与其编码的蛋白质多肽链中的氨基酸顺序之间的对应关系。遗传密码具有简并性、通用性、不重叠、兼职及密码子的例外等特点。 34.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核糖体结构有何异同?

38

原核生物核糖体50S大亚基由34种蛋白质和23SrRNA、5SrRNA组成;30S小亚基由21种蛋白质和16SrRNA组成,大小两亚基形成70S核糖体;真核生物核糖体60S大亚基由49种蛋白质和28S、5.8S、5SrRNA组成;40S小亚基由33种蛋白质和18SrRNA组成,大小两亚基形成80S核糖体 35. 蛋白质合成后的加工修饰包括哪些内容?

蛋白质合成后的加工修饰包括末端氨基上午脱甲酰化和N端甲硫氨酸的切除;多肽链的水解断裂;氨基酸侧链的修饰。

36. 何谓密码子的摆动性?有何生物学意义?

密码子的第3个碱基不那么严格,有一定的自由度,即摇摆性。这样,一种tRNA的反密码子可识别几种具有简并性的密码子。

37. 何谓酶的化学修饰?酶的化学修饰有何特点?

在动物体内某些关键酶有两种形式存在,一种活性型,另一种无活性型,它们可在酶的催化下发生相互转变,这种调控方式,称为酶促酶型互变或酶的化学修饰、酶的共价修饰。酶促酶型互变调节的特点是:1途径中的关键酶有活性的和无活性的两种形式,二者在化学结构上有所不同,一般是差一个特异的化学基团,大多数是差一个磷酸基团;2活性型的酶可在酶的催化下发生结构的改变,从而变成无活性型,此反应不可逆;无活性型的酶则由另一个酶催化,经过相反的化学修饰而变为无活性型,此反应也不可逆;3调节物借助平衡结合过程改变催化酶型互变的酶的活性,而不直接作用与途径中的关键酶。

38. 什么叫底物循环?底物循环具有何效应?

在S不断地转变为P的过程中,B不断地转变为C,C不断地转变为B,B、C的这种相互转变,称为底物循环。底物循环具有放大调节物浓度改变的效应。 39. 简述新陈代谢调节的目的、基本方式和实质。

新陈代谢调节的目的是使机体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做出灵敏、经济、准确、迅速、高效、合理的应答,以适应外界环境变化的需要。机体对代谢的调节可分为细胞水平、激素水平、神经水平等三个不同的水平上;代谢调节的实质是酶活性和酶含量的调节

七、综合性问答题

1.实现酶促反应高效率的因素有哪些?它们是怎样提高酶促反应速度的?

底物和酶的领近与定向效应,底物形变,共价催化,酸碱催化,酶活性中心的疏水空穴效应 A领近效应是指酶由于具有与底物较高的亲和力,从而使游离的底物集中于酶表面的活性中心区域,使活性中心区域的底物浓度得以极大的提高,并同时使反应基团之间相互靠近,增加自由碰撞几率,从而提高了反应速度

定向效应是指底物的反应基团于催化基团之间,或底物的反应基团之间正确地取向所产生的效应,

39

因为领近的反应基团之间如能正确的取向或定向,有利于这些基团的分子轨道交盖重叠,分子间反应趋向于分子内反应,增加底物的激活,从而加速反应 B底物形变

酶受底物诱导发生构像改变,特别是活性中心的功能基团发生的位移或改向,产生张力作用促使底物扭曲,削弱有关的化学健,从而使底物从基态转变成过度态,有利于反应进行

C酸碱催化是质子供体和质子受体的催化,酶之所以可以作为酸碱催化剂是由于很多酶活性中心存在酸性或碱性氨基酸残基。他们在近中性PH范围内,可作为催化性质的质子受体或质子供体,有效地进行酸碱催化 D共价催化

指酶对底物进行的亲核或亲电子反应。某些酶能与底物形成不稳定的共价结合E复合物,亲核的酶或亲电子的酶分别释放出电子或吸取电子,作用于底物的缺点子中心或负电中心,迅速形成不稳定的共价中间复合五,降低活化能,提高速度

E酶活行中心位于非极行空穴中在低介电环境中有利于电荷相互作用,水对电荷有屏蔽作用有利于提高酶促反应速度

2.何谓抑制剂?动物体内的抑制作用可分为哪几种类型?各有何特点? 凡能使酶的活性下降而不引起酶蛋白变性的物质称为酶的抑制剂

根据抑制剂与酶分子之间作用特点的不同,通常将抑制作用分为可逆性抑制和不可逆性抑制两类,可逆性抑制作用分为竞争性和非竞争性抑制作用。

竞争性抑制的特点:增大底物浓度可使这类抑制作用减弱甚至解除,动力学特征:VM不变,KM增大

非竞争性抑制的特点;增大底物浓度,不能使这类抑制作用减弱,动力学特征;VM降低,KM不变

不可逆抑制又分为专一性与非专一性

3.何谓酶的专一性?酶的专一性有那些类型?阐明各类型特点。 酶对底物和反应类型有严格的选择性 酶的专一性又可分为

绝对专一性:一种酶只作用于一种底物,发生一定的反应,并产生特定的产物 相对专一性:一种酶可作用于异类化合物或一种化学健包括健专一性和基团专一性 立体异构专一性:酶对底物的立体构型的特异要求包括旋光异构专一性和几何异构专一性

40

4.写出丙酮酸脱氢酶系的作用机理并注明反应条件和酶的名称。

5.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有哪些?试说明之。 温度。PH。酶浓度。底物浓度。激活剂。抑制剂 A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度

在底物浓度低时,反应速度随底物浓度的增加而急剧上升,两者呈正比关系,表现为一级反应; 随着底物浓度的升高,反应速度不再呈正比例加快,反应速度增加的幅度变慢,表现为混合级反应; 如果继续增加底物浓度,反应浓度不再增加,表现为零级反应。 B酶浓度

在一定的温度和PH条件下,底物浓度大大超过酶的浓度时,酶的浓度与反应速度呈正比关系 C.PH

酶反应介质的PH可影响酶分子的结构,特别是活性中心内必需基团的解离程度和催化基团中质子供体或质子受体所需的离子化状态,也可影响底物和辅酶的解离程度,从而影响酶与底物的结合。只有在特定的PH条件下,酶。底物和辅酶的解离状态,最适合于他们相互结合,并发生催化作用,使酶促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值,这时的PH为最适PH。溶液的PH高于或低于最适PH时都会使酶的活行降低,远离最适PH时甚至导致酶的变性失活 D温度

在温度低时,反应速度随温度升膏而加快

当温度超过一定数值时,酶受热变性的因素占优势,反应速度随温度上升而减缓 酶的活性虽然随温度的下降而降低,但低温一般不破坏酶,温度回升后,酶又恢复活性 E抑制剂

抑制剂通常对酶有一定的选择性,一种抑制剂只能引起某一类或某几类酶的抑制。虽然可使酶失活,但它并不明显改变酶的结构。 F激活剂

激活剂的作用是相对的,一种酶的激活剂对另一种酶来说。也可能是一种抑制剂。不同浓度的激活剂对酶活性的影响也不相同,往往是低浓度下起激活作用,高浓度下则产生抑制作用

6.三羧循环中并无氧参加反应,为什么说它是葡萄糖的有氧分解途径?三羧循环是糖、脂肪和蛋白质三大物质代谢的共同通路吗?为什么?

需要氧将柠檬酸循环中氧化反应生成的NADH氧化为NAD+。以便保证循环正常进行。而NADH氧化发生在线立体的需要氧气的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过程中 A 三羧酸循环是乙酰COA最终氧化生成CO2和H2O的途径

41

B糖代谢产生的碳骨架最终进入三羧酸循环

C脂肪分解产生的甘油可通过有氧氧化进入三羧酸循环,脂肪酸经B—氧化产生乙酰COA,可进入三羧酸循环

D蛋白质分解产生的氨基酸经脱氨后碳骨架可进入三羧酸循环,同时,三羧酸循环的中间产物可作为氨基酸的碳骨架接受氨后合成氨基酸 所以 她是三大代谢的共同通路

7.何谓糖酵解?糖异生与糖酵解代谢途径有哪些差异?

在无氧和缺氧的条件下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糖异生有两方面的内容不同于糖酵解代谢途径

(1)糖异生作用必须克服EMP途径的三步不可逆反应。

(2)EMP途径的全过程在胞浆中进行,而糖异生作用则在线粒体和细胞质中进行

8.糖酵解和糖有氧氧化有何异同?为什么糖酵解供能颇少?而糖有氧氧化供能颇多?动物体内能量究竟主要来自于哪里?试讨论之。 有氧氧化 糖酵解 反应条件 有氧 无氧 反应部位 胞液—线粒体 胞液 终产物 二氧化碳 水 大量能量 乳酸和少量能量 产量方式 底物水平磷酸化和氧化磷酸化 底物水平磷酸化 反应方向 单向 单向 生理意义

动物体内主要功能途径 42

补充能量 应激

糖酵解第二阶段由丙酮酸转变为乳酸整个过程产生2分子ATP,有氧氧化第二阶段由胞液转到线粒体中进行,此时,丙酮酸进行氧化脱羧,然后进入第三阶段,三羧循环,乙酰辅酶在这个阶段完全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放出体外,同时释放大量能量,这个过程经过8个阶段,逐个释放出能量。

9.当把线粒体与琥珀酸、丙二酸一起温育时,发现氧的消耗比只有琥珀酸单独存在时要少,但P/O比却没有什么变化,请解释。

10.NADH呼吸链与FADH2呼吸链有何异同?并写出各呼吸链的组成成分、排列顺序及偶联部位。 复合物1为NADH-Q海员酶,2为琥珀酸-Q还原酶。3为Q-细胞色素还原酶4为细胞色素C氧化酶

由复合物134组合组成以NAFH为首的传递链,为NADH链排雷顺序:

NADH——EMN——(FeS)——CoQ——Cytb——(FeS)——Cytc1——Cytc——Cyta,a3——O2见P171

以复合物234组成以琥珀酸脱氢酶为首的传递链,成为FADH2

琥珀酸——FADH——(FeS)__CoQ——Cytb——(FeS)——Cytc1——Cytc——Cyta,a3——O2 这两条呼吸链的3和4复合物是共同的

11.生物氧化的最终产物CO2、H2O和ATP是如何生成的?试讨论之。

(1)二氧化碳的生成:二氧化碳是以脱羧反应的形式进行的。有四种脱羧方式:α—单纯脱羧,即脱羧发生在α-碳原子上,并且没有伴随的氧化反应发生,α-氧化脱羧,脱羧发生在α-碳原子上,并且有伴随的脱氢,β-单纯脱羧,脱羧发生在β-碳原子上,并且没有伴随的氧化反应发生,β-氧化脱羧,脱羧发生在β-碳原子上,并且伴随有氧化反应的发生。

(2)水的生成:水生成的方式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由底物脱水,另一种是通过呼吸链生成。营养物质在代谢过程中只有少数的从底物中直接脱水,大多数都是通过呼吸链生成。呼吸链是指排列在线粒体内膜上的一个有多种脱氢以及氢和电子传递体组成的氧化还原系统。在生物氧化过程中,底物脱下的氢通过一系列递氢体和电子传递体的顺次传递,最终与氧结合生成水,并释放能量。

(3)ATP的生成:ATP的生成方式有两种,即底物磷酸化和氧化磷酸化。其中氧化磷酸化是生物获得ATP的主要方式。当营养物质在代谢过程中经过脱氢,脱羧,分子重排和烯醇化反应,产生高能磷酸基团或高能键,随后直接将高能磷酸基团转移给ADP生成ATP;或水解产生的高能键,将释放的能量用于ADP与无机磷酸反应,生成ATP。以这样的方式生成的过程称为底物磷酸化。底物磷酸化的过程包括高能键的生成和高能键的转移这样两个相联系的连续的促反应。底物脱下的氢

43

经过呼吸依次传递,最张与氧结合生成水,这个过程所释放的能量用于的磷酸化反应生成。这样,底物的氧化作用与的磷酸化作用通过能量相偶联,称为氧化磷酸化。

12.什么叫酮体?酮体是如何生成又是如何被氧化的?酮体生成有何生理意义?13.试述脂酰COA和乙酰COA进出线粒体内膜的机制。

酮体:在肝细胞的氧化中脂肪酸的氧化很不完全,经常出现一些脂肪酸氧化的中间产物,即酰酸,β-羟丁酸和丙酮,统称为酮体。

酮体主要是在肝细胞线粒体中由乙酰CoA缩合而成,并以β-羟-甲基二酸单酰为生要的中间产物。生成过程为2mol乙酰COA在硫解的催化下,缩合成乙酰乙酰,后者再与1mol乙酰COA在β-羟-甲基二酸单酰合成的催化下合成β-羟-甲基二酸单酰裂解的催化下裂解产生乙酰乙酸。乙酰乙酸在肝线粒体β-羟丁酸脱氢催化下又可生成β-羟丁酸,丙酮则由乙酰乙酸脱羧生成。

酮体氧化:酮体随着血液流到肝外组织时,有些组织中有活性很强的利用酮体的,能够氧化酮体供能。其中的β-羟丁酸由β-羟丁酸脱氢催化,生成乙酰乙酸。乙酰乙酸再在乙酰乙酸-琥珀酰的作用下生成2mol乙酰COA,然后进入三羧循环彻底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

酮体生成的意义:酮体是脂肪酸在肝脏中氧化分解时产生的正常中间代谢物,是肝脏输出能源的一种形式。动物机体可以优先利用酮体以节约葡萄糖,从而满足如大脑等组织对葡萄糖的需要。酮体溶于水,分子小,能通过肌肉毛细血管壁和血脑屏障,因此可以成为适合于肌肉和脑组织利用的能源物质。

14.何谓血浆脂蛋白?动物体内的血浆脂蛋白可分为哪几种类型?各有何生理意义?

血浆脂蛋白是由载脂蛋白和磷脂,胆固醇和胆固醇脂,三酰甘油等构成的复合替,他们是体内脂类物质的运输形式。 分类:

在电场中可按其表面所带电荷不同,以不同的速度泳动。按电泳结果分为4中脂蛋白:乳糜微粒。B-脂蛋白,前B—脂蛋白。A—脂蛋白

根据密度由小到大;乳糜微粒 极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

15.反应式写出尿素的生成过程,并注明反应条件和部位。尿素的生成有何生理意义?

16.何谓一碳基团?—碳团转移酶辅酶是什么?哪些氨基酸与体内与体内一碳基团代谢有关?一碳基团代谢有何生理意义?

某些氨基酸在分解代谢过程中可以产生含有1个碳原子的基团,称为一碳基团.一碳团转移酶辅酶的

44

意义是携带一碳基团进行代谢和转运.体内的色氨酸,甘氨酸,丝氨酸,组氨酸和甲硫氨酸与体内一碳基团的代谢有关,,一碳基团的代谢意义为:参与嘌呤,嘧啶核苷酸的生物合成,也是生物提内各种化合物甲基化的甲基来源

17.简述糖、脂类、蛋白质等三大物质代谢的联系与影响。并阐明家畜肥育期肥育机理。

糖,脂类,蛋白质代谢的相互影响是多方面的,突出表现在能量供应上.正常情况下,糖是作为能量的主要来源,很少利用脂肪和蛋白质供能.当糖类供应不足时,糖的异生作用增强,主要动用蛋白质转变为糖,另一方面动员体内贮存的脂肪分解供能,以减少糖的利用.家畜育肥机理是,当糖的供应量超过机体的需要,由于糖在体内以糖原贮存的量不多,一般不到体重的1%,因而过量的糖则转变为脂肪作为能量储备,这种情况下,脂肪的合成代谢增强.

18.DNA复制过程主要需哪些酶参加?各起何作用?写出大肠杆菌DNA复制工作示意图。 dna解螺旋酶催化dna双螺旋解链;单链结合蛋白(ssb)使解链dna保持单链状态,防止其退火复性;dna聚合酶聚合新生子代链;引物酶是dna合成和dna聚合酶发挥活性所必需的;拓扑异构酶使dna双链多处切断,放出超螺旋张力,作用是便于dna解链;dna连接酶,催化单链dna切口处3‘-oh和5’-磷酸基共价连接

19.DNA的复制与RNA的转录过程有何异同?

从模板上来讲,复制是利用了DNA的双螺旋结构,以2条DNA链作为模板链分别复制出DNA,而转录则是以其中某一条DNA链作为模板转录RNA的 从能量上来讲,都是ATP供能

从酶上讲,复制使用了解旋酶和DNA聚合酶,而转录使用了解旋酶和RNA聚合酶 从原料上讲,复制的原料是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转录的原料是四种核糖核苷酸

从得到的“产物”上讲,复制得到了DNA链(1条得到两条链),而转录得到了1条mRNA

20.试述mRNA的结构特点及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作用。

mRNA的结构特点:1)mRNA是以NDA为模版以NTP为原料聚合而成的线状多聚核苷酸链。各种mRNA长度不一。2)mRNA分子上每相邻三个核苷酸代表一种氨基酸或说为一种氨基酸所编码,我们将这相邻的三个核苷酸称为遗传密码或三联体密码。

mRNA的生物学功能:把核内DNA的遗传信息按照碱基互补原则,抄录并转送到细胞质的核糖体上,决定蛋白质合成的氨基酸排列顺序。

4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bh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