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计算机原理》标准--计算机控制专业

更新时间:2023-07-18 00:41: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微型计算机原理》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B060104 总 学 时:86学时 学 分:5学分

课程类别:必修课

授课单位: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

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董国增 2010.08.03 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

适用专业:计算机控制专业

1.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

1. 1课程性质与作用

《微型计算机原理》是计算机类各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介绍微型计算机8086/8088 CPU的逻辑结构、工作模式、指令系统、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方法、中断系统、存储器组织及与CPU的连接方法、I/O接口的组成、串并行通信等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计算机的组成方法、理解计算机的工作过程,从而为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学生在学完本课程以后,具有阅读各类微机硬件技术资料的自学能力和进行微机应用系统设计的开发能力。

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是《计算机电学基础》、《C++程序设计》,后继课程有《微机接口技术》、《智能仪器仪表技术实训》、《嵌入式系统原理及设计》、《VC++程序设计》

1.2课程设计理念

本课程着重培养学生对于微型计算机系统的概念、原理、结构、设计的理解和认识,以及对现有的主流集散控制系统的学习与应用,坚持“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强化理论”的教学改革指导思想,综合了基础理论教学、实例实践教学等多项内容,教学内容兼顾实用性以及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特点。

在本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合作意识、质量意识,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将在校所学的知识和经验应用到工作中。

1.3课程设计思路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创造自主、开放的实践教学环境平台,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互动的环境下学习,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创造性。

结合适当的知识点,以任务目标驱动为载体设计教学过程,把知识点与具体的目标相结合,进行任务驱动式教学;通过具体项目的认识与实践,让学生在具体项目的实施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完成动态学习过程。教学过程中合理穿插学中做、做中教的教学方法。

2.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建立起计算机五大组成部件间联合动作的概念,理解各部件间工作的过程。使学生掌握8086/8088 CPU的结构、三总线的知识,掌握指令系统及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方法,掌握存储器与CPU连接的方法,掌握中断系统的作用及中断过程,掌握接口、串并行通信的知识。进而具备利用微型计算机组成应用系统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开放式实践教学平台的锻炼,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3.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

表一 教学内容、要求一览表

表二 课时分配表

表三 实验课时分配表

4.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手段

4.1 教学模式

本课程在第二学期开设,相关内容对学生还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学生具有强烈的认知欲,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积极投入教学过

程中的教与学。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采用开放式实践平台或课外兴趣小组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独立思考的能力。

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合理设计教学的活动,同时在部分章节应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即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中心开展教学,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独立构建知识能力的培养。

4.2教学方法与手段 ①情境教学法

将课程知识点与计算机具体工作过程相联系,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提高兴趣,使理论知识在实际当中得到的运用,提高学习效果。

②案例教学法

精选实际案例,通过案例制作、剖析,使学生全面理解硬件制作、软件编制过程,提高感性认识,增长实际经验,提高学习兴趣。

③因材施教教学法

本课程在第二学期开设,为了让学生能够对微型计算机的知识全面了解与掌握,在教学中应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有针对性的教学,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3考核方式及实践课程的成绩评定

课程采用过程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过程考核全面考核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以及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所体现的方法能力及素质能力。期末考试以笔试的形式完成。

课程学期成绩:过程考核成绩50%+期末笔试50%

5.课程实施条件

5.1 对任课教师的知识结构及能力要求

《微型计算机原理》是难度较大、专业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程。要求任课教师应对计算机电学基础、计算机组成原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微机接口技术等方面均有较为深入的理解,并具有良好的表达能力及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态度。

5.2 教学条件要求

要求环境优良、设备完善的实训室,每个实训室配备40台微型计算机、汇编语言环境、40台微机实验箱,并且配有高度负责的实验教师。

5.3 教材选用及参考书

教 材:

宋汉珍.《微型计算机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学参考书: 戴梅萼.《微型计算机原理》.清华大学出版社.

温东蝉.《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

6.课程标准说明及教学方法建议

⑴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应由易到难,循序渐近的教学原则,使学生入门容易,并用实验加深和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

⑵在讲解中,注意硬件与软件的结合,使所学知识落到实处。 ⑶注重培养学生编写实际应用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b8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