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西邵中学九年级数学上册《中心对称图形》教案 新人教版

更新时间:2023-09-21 17:43:01 阅读量: 工程科技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心对称图形》教案

教材与学情分析:

《中心对称图形》一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九年级的内容。学生在七年级时学了轴对称图形加上上节课学生对中心对称有了一定了解,因此在此基础上学习中心对称图形对学生来说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这部分知识对发展学生的空间智能和培养学生的审美、创美意识具有重要的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中心对称图形概念。

2、会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中心对称图形。 3、设计简单的中心对称图案。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发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得出结论,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和想象能力,学生心脑手得到锻炼。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享受数学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并初步培养学生观察美----欣赏美----研究美----创造美的思想意识。 教学策略:

本节课以轴对称图形为基础,以中心对称图形为教学内容。采用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因此本节课主要是采用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心脑手得到锻炼。 教学重难点:

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及其判断、简单中心对称图形图案设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一)教师活动

1、播放六小龄童表演旋转金箍棒,引导学生观察。

1

2、展示五张精美的图案,前四张为中心对称图形,最后一张是中心对称图形图案,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图片的不同之处。。

2、提出问题:前四张图案与最后一张有何区别? (二)学生活动

1、观看精美图案,体会对称美。

2、思考并回答教师刚刚提出的问题,初步了解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播放和观察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学生积极性提高,课堂气氛顿时活跃。然后顺势提出问题,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将自己的情感体验表达出来,通过思考归纳概念,初步了解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 二、归纳抽象,形成概念(研究美) (一)教师活动

1、播放线段、平行四边形旋转180度的过程。 2、展示表格并指导学生填表(旋转分析法)

3、学生归纳总结后提出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板书) 4、引导学生举例。 (二)学生活动

1、小组合作、交流探究后填下表。 线段AB 平行四边形ABCD 2、学生归纳总结后得出概念。 3、学生举生活实例。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图形的旋转后将自己的想法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后达成共识,发挥了众人智慧,能达到取他人之长补自己的不足的效果,从而得出比较准确的概念。然后教师在提出准确的概念,学生可以通过与准确的概念的比较查漏补缺。在得到概念后学生必然会想自己的身边有哪些这样的图形。接着我让学生举例,为避免学生视野狭窄的情况,我补充生活中的一组中心对称图形使学生真正体会数学源于生活。 三、课堂练习,强化概念 (一)教师活动

旋转中心 旋转角度 是否与自身重合 2

1、指导学生回答练习。

四张扑克牌哪些是这些对称图形?26个大写英文字母哪些是这些对称图形? 2、几个重要结论:

①三角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

②当n为偶数正n边形为中心对称图形,n为奇数时不是中心对称图形。 (二)学生活动 1、回答练习。

2、针对自身情况做好笔记。(重要结论)

【设计意图】:概念不清、数学不精。概念是数学的灵魂。设计轴对称与中心对称的对比练习强化概念,对学生单个提问有利于检查多数学生是否真正熟悉并理解概念、为后面设计图案打下基础。

四、运用新知,探究性质 (一)教师活动 提出问题,引导思考

1、动态演示一些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引导思考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 2、平行四边形的中心对称性及其他性质。.

(二)学生活动

1、 观察思考得出结论:①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所连线段都经过对称中心,而且被对称中心所平分; ②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

2、中心对称图形的对称中心是对应点连线的交点,也是对应点间的线段中点,因此,直接可得到对角线互相平分.

【设计意图】:学生在以知道何为中心对称图形和能够判断一个图形是否为中心对称图形为基础,教师紧接展示几张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让学生比较,通过学生小组交流、合作探究后得到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进而得出平行四边形的特殊性质。 五、归纳小结,布置作业 (一)教师活动

3

(二)学生活动 1、畅谈收获

2、和老师一起复习板书上的知识点

【设计意图】:学生自我总结之后教师小结,并在此强调重难点,强化观察美----欣赏美----研究美----创造美的认知理念。之后以世界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创造,等你去创造为结束语再次激发学生的设计热情和创造灵感。此时学生与教师情感达到共鸣,顺势布置作业,课程圆满结束。

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a3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