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考试

更新时间:2024-06-02 12:2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一.从理论和临床上分析:少阳和厥阴主枢机的区别?

少阳主枢有二层含义。一为少阳是人体物质及气机升降的通路; 二为少阳还是人 体物质及气机升降出入动力。 少阳主枢的生理 2 . 1 表里出入之枢 太阳经循于人体之背而主乎表。阳明循人体之前而主乎里, 少阳循人体之侧主乎半表半里. 因此, 少阳之气内可通于阳明之里, 外可连于太阳之表。正如户枢之可开可阖也, 诚如张景岳所说: “少阳为枢,谓阳气在表里之间, 可出可入如枢机也。” 2 .2 阴阳虚实之枢 “在《伤寒论》中三阳属实, 三阴属虚, 阳气转实转虚之枢亦在少阳, 所以程钟龄在解释半表半里时如是说:“太阳阳明为表, 太阴少阴厥阴为里, 少阳居表里之间, 谓之半表半里。

2 . 3 上下升降之枢 人体气、血、津液以及脏腑气机的升降运动亦以少阳为通路和动力。少阳枢机运转, 气、血、津液上下敷布适宜, 脏腑气机升降如常, 少阳枢机不运, 气、血、津三液上下敷布失宜, 脏腑气机升降失常。此外, 少阳主枢还表现在精神调节上。精神的兴奋与抑制必须协调, 协调的关键亦在少阳。枢机通利, 气血平和, 精神舒畅, 反之,会表现出过度兴奋或过度抑制的病证。 3 少阳主枢的病理变化及临床表现少阳主枢的病理变化就是枢机不运。由于 “少阳主枢” 故后世对少阳病的病机也往往用枢机不运来概括。

枢机不运临床表现:1 往来寒热 2 胸胁苦满 3 神情默默 4 呕吐纳呆, 大便失调 5 脉弦,舌质如常而苔多薄白滑润或自腻 以上5 症, 以往米寒热, 胸胁苦满, 脉弦苔白滑三症更为多见。临床上一1、2、5 证中具备2 证, 3、4 证中具备1 证者, 即可诊断为枢机不运。

和解枢机的主方根据少阳主枢的主理功能侍点, 可以确定和解枢机的主方必须具备能升能降, 能开能习祛邪又能扶正之功。《伤寒沦》中的小柴胡汤正合此旨, 故为和解枢机之主方。

少阳的枢机作用的原理,可分为三个层面:一是少阳为人体全身的阳气的出入之枢,控制着阳气的出入。二是少阳同为人体气机升降之枢。三是少阳作为为人体阴阳出入之枢, 掌握着全身阴阳的消长。

二、少阳、厥阴为枢

“枢”指气血阴阳交接转枢之关键, 转枢合度则气血阴阳出入正常, 升降自如, 开合有度。枢机之位阴阳俱少, 易受邪扰, 转枢升降乖逆, 气血阴阳出入开合失司, 则“枢”之为病变化多端。少阳与厥阴关系密切, 少阳厥阴互为表里, 少阳为半表半里,具有自表而里枢转阳气之功; 厥阴则阴尽阳生, 自内而外疏泄气血之力。少阳为由阳入阴, 厥阴为由阴出阳。少阳偏表主气分为气枢, 厥阴偏里主血分为血枢。

少阳与厥阴关系密切,少阳为由阳入阴的阳枢,厥阴为由阴出阳的阴枢。少阳偏表主气分,厥阴偏里主血分。以“厥阴为枢”为出发点来分析厥阴,厥阴的生理特点为阴尽阳生、阴中有阳、和风以生的阴枢。

伤寒大家刘渡舟更是明确指出:少阳经络行于身侧, 居于太阳阳明两经之间, 外则从太阳之开, 内则从阳明之阖, 从而起到枢机的作用。少阳主枢, 除主表里之枢, 也主阴阳之枢。简而言之, 少阳为枢的主要意义是: 以经脉而言, 少阳经脉介于表里之间, 沟通连接表里经气。以脏腑而言, 胆主阳气之升发, 三焦统领周身之气化。

厥阴证候庞杂,变化多端,波及多经络、多脏腑、多层次,为全身性的,极度衰减性阴阳失和, 乃气血升降失常, 导致气机逆乱的病变。仲景把厥阴排在最后, 即二阴三阳之间,揭示出人体正气从阴出阳,极而复返,由衰弱转向恢复,阴阳逐渐复和之奥意,从这种意义上讲,厥阴是死生之枢、生命之枢。

“枢”之病,病在半表半里、阴阳交接之地,既不可汗,又不可下,则用“和法”为治则,以恢复其枢机的作用。少阳阳枢以小柴胡汤为主方,厥阴阴枢当以乌梅丸为主方。临证关键在于病属厥阴之阴阳寒热虚实错杂病机。

人体的枢机中,少阳为表里之枢( 阳枢) ,厥阴为阴阳之枢( 阴枢) ,脾胃为升降之枢( 中枢)。枢机不利,其治则当以“调和”为主,和解少阳( 和气) ,和调厥阴( 和血) ,调理脾胃( 和中)。

二.确立厥阴证本证的方法?

厥阴的病理特点为阴阳寒热虚实错杂,主血主风。基于其生理病理特点,对厥阴 病的证治进行分类,将厥阴病分为本证和类证。厥阴本证分为厥阴血分证和厥阴风证,再分寒热、表里证。厥阴本证中血证和风证二者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交织,各有偏重。提出“和血法”“和风法”是厥阴病的正治之法,乌梅丸集两法于一身,其作为厥阴病的主方恰合厥阴病的生理病理特点。厥阴类证多是围绕“厥”“利”“呕”等证候展开论述,目的是与厥阴病的复杂表现相鉴别。

根据厥阴的生理病理特点,将厥阴病分为本证和类证。1. 厥阴本证: 姜建国[3]认为,“综观六经病篇,确立‘本证’的基本原则有两点: 其一,必须反映本 经所属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特征。凡能体现肝脏经络气血,生理病理特征的疾病,就是厥阴病本证。其二,必须反映本经所属阴阳气化的生理病理特征。凡能体现火从风化的气化特点,也是厥阴病本证”。笔者从其说,将厥阴本证分为厥阴血分证和厥阴风证。

确立厥阴病本证的原则与本证的确立讨论厥阴病, 首先必须分清什么是真正的 厥阴病,这个问题困扰着历代伤寒注家和近代伤寒学者。笔者认为, 要分清什么是厥阴病, 首选应该确立分属厥阴病本证的基本原则。综观六经病篇, 确立“ 本证” 的基本原则有两点: 其一, 必须反映本经所属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特征。六经辨证虽以三阴三阳为纲,但具体的“病脉证治”,则必须落实到六经所属的脏腑经络上。以三阴病为例, 太阴主论脾病,少阴主论心肾,那么厥阴为病就当以肝与心包( 重点在肝) 病为主了。换而言之, 能体现肝脏经络气血、生理病理特征的疾病, 就是厥阴病本证。其二,必须反映本经所属阴阳气化的生理病理特征。这也是六经辨证之所以不同于脏腑辨证的区别所在。六经辨证以性三阴三阳” 为名, 就体现“ 阴阳之气, 各有多少” 及各经的气化、联系、传变的特征。如阳明病本证, 既要落实到“ 胃家” ( 脏腑) 方面, 又要反映出“ 两阳合明” 与“ 主燥”的气化特点; 而太阴病本证, 既要体现“ 腹满而吐, 食不下”的脾脏

功能失常,又要反映“ 自利而渴” 的太阴“盛阴”、“主湿”的气化特点。按上述两项原则, 分类确立厥阴病本证, 大致有四种证型: 第一, 厥阴提纲( 上热下寒) 证( 3 2 6 ) 。第二, 厥与厥热胜复证( 3 5 1 、3 5 2 、3 3 9 、3 4 3 、3 3 1、3 3 2、3 3 6 、3 4 1、3 4 2 ) 。1第三, 厥阴热利证( 3 7 1、3 7 3 ) 。第四, 厥阴寒呕证( 3 7 8 )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9q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