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更新时间:2024-03-20 15:5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2005-2006学年度四年教学课时计划
周 次 教学时间 第一周 第二周 第三周 第四周 第五周 第六周 第七周 第八周 第九周 第十周 2.13—2.17 2.20—2.24 2.27—3.3 3.6—3.10 3.13—3.17 3.20—3.24 3.27—3.31 4.3—4.7 4.10—4.14 4.17—4.21 教学内容 1、2、3课 4、园地一 5、6课 7、8、园地二 园地二、9、10 所用课时 7课时 7课时 6课时 7课时 7课时 备注 期中考试 五一放假 期末考试 11、12、园地三 8课时 园地三、13、14 7课时 15、16、园地四 8课时 园地四、复习 17、18、 19、20 7课时 6课时 8课时 第十一周 4.24—4.28 第十二周 5. 1 — 5. 5 第十三周 5.9—5.13 第十四周 5.16—5.20 第十五周 5.23—5.27 第十六周 5.30—6.3 第十七周 6.6—6.10 第十八周 6.13—6.17 第十九周 6.20—6.24 第二十周 6.27—6.30 园地五、21、22 6课时 23、24、园地六 7课时 园地六、25、26 7课时 27、28、园地七 7课时 园地七、29、30 7课时 31、32、园地八 8课时 复习 考试 2005-2006学年度 四年级语文教案设计划分
第一单元 胡斗玲 第二单元 李 涛 第三单元 李 菊 第四单元 韦 玲 第五单元 朱小利
后边几个单元的教案因为时间关系,没有来得及整理,教师们都
已经完成,稍后上传 (李菊的教案自己上传)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人教版)教学计划
设计人:胡斗玲 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要完成由中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通过学习,要能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中年段的教学目标,为高年级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个基础除了扎实的语言文字的基础外,还包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特别是学生在低年级、中年级养成的学习习惯,不管好与坏,到了高年级是不大容易改变的。所以说,四年级是很关键的一个学年。
本班学生思维相当活跃,个性张扬,学习兴趣比较浓,主动性较强。但是,孩子们基础知识的不牢固,学习习惯不够好,心浮气躁。上课时忙着各说各的,不善于倾听别人的观点和意见,对最基础的知识点不放在眼里,协作精神差,集体观念不够强,缺乏最基本的纪律观念??看来,教学的着眼点不应仅仅停留在语文教学上,更不能仅仅看孩子们的成绩,而应该从他们的做人和做事抓起,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本册教材的基本结构 本册教材仍以专题形式组织内容:导语、课例(精读课文、略读课文、思考练习、阅读链接、资料袋)、词语盘点、语文园地(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或成语故事等)。 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 本册通过精美的选文,在语言学习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养
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在识字写字、课文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作文、综合性学习等学习和活动中,达到中年级的上阶段教学目标。
本册学习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认字200个,会写200,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落实教学目标的基本措施: 一、营造自主学习的情境。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放松身心,又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具体的学习目标上,通过有目的学习,慢慢养成良
好的学习习惯。本册教科书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了具体的学习情境,这种学习情境的创设主要是通过“对话”的方式来实现的。 1、学生与文本对话
学生阅读课文,通过想象文中的描写建立生活影像,通过对照文中人物的心灵来净化自己的心灵,实现有意义的阅读。通过对文章结构形式的揣摩和推测,理解文章的内容,达到和人物心灵沟通的境界。
2、学生与文本作者对话。
作者写文章是和读者交流,学生边读书边理解,就是在和作者交流。通过引导使学生的思想和作者的写作意图达成一致,读明白作者的想法。
3、学生与学习伙伴对话。
人教版教科书,在“语文园地”中安排了两个学习伙伴:一个是小林,一个是小东。其实,学生完全可以把其中一个想象成自己,另一个就是自己现实生活中的学习伙伴。学生通过阅读这样的对话,能够进入学习情境,也能激发自己的想象,能通过学习伙伴的对话,碰撞出思维火花,从而点燃学习语文的热情。 4、学生与自己的心灵对话。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别人有的感觉我有没有呢?别人看到的景象我能不能看到呢?教科书的编者就是用这样的阅读提示语,给学生一个具体的环境,给学生一个心灵的启示,让学生去问问自己。教科书通过具体的语言,为学生营造了学习环境。最终使学生达到和周
围人和自然万物的对话,启迪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进而掌握语文学习的规律。
二、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变。
语文学习有其内在的规律,语文学习也有一个基本的步骤。教科书的呈现方式就是让学生从内心触摸到语文,在实际的语文学习中能习得方法,慢慢找到学习规律。
人教版教科书有着自己的教科书话语表述系统,这是不同于教师教学的话语系统,同时又指导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而言,学生容易接受的是亲切的和自己交流的语言。人教版教科书在这一点尤其突出,“我想??”“我要??”“我一定??”,从学生的角度进行设计,给学生更多关注,给学生更多的学习指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表现在语文学科中,应该是什么样的呢?人教版教科书给出了很好的答案。每个单元前都有“导语”,课与课之间有“链接语”,精读课文中“泡泡语”,有的导入学习活动,有的指导学习活动,有的提出学习目标,有的提示学习方式,能引导学生自己阅读。教科书努力把对学习的指导隐含在文字背后,不是指手画脚的说教,而是和风细雨的点拨。“教科书通过自己的表述方式,指引学生应该逐步建构起这样的语文学习过程。这个学习过程的主要方式就是自主、合作、探究。以自读课文和相互交流为基础,欣赏语言对文章内容及表现形式进行评价,同时获得审美体验。在感悟语言、积
累语言的基础上领悟表达。理解内容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学会表达是语文学习的目的,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会不断的产生问题、解决问题。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通过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即使没有教师的指导,也会慢慢学会学习。
校本教研项目: 本年级校本教研的专题是:提升阅读品味,激发习作兴趣。 个人教改探索项目:加强语文实践,培养创新能力
《课标》中十分强调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加强和提高,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我们可以通过让学生动手、动脑、动眼、动耳,主动进行听说读写思的基本训练。尤其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我们要致力于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通过想象扩大语文本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多元感受。
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第八册教学计划
设计人:李涛
学生情况分析
经过上一学期的努力,四年级五班学生已基本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品读文章的方法,已有了一定的作文能力,且在学习课文时能不断地联系生活实际,从大的语文观的角度讲,的确是令人可喜的。但由于在教学中对差生的识字能力训练不够,致使部分孩子字词方面掌握得不够好,故在本学期的教学中,除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外,还将在字词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 教材特点分析
本册教材继续保持了围绕专题组织单元的特点,使精读课文、略读课文、语文园地三者形成一个整体,更好的发挥陶情冶趣和训练阅读的功能。在继承上一册教材的特点的基础上,本册教材还结合专题安排了综合性学习栏目,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创造性空间和有意义的话题空间,同时加强了课内外的衔接,使语文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得到更紧密地联系。除以上特点外,本册教材更加注重对语文知识的积累,加大了背诵量。除背诵许多段落外,还安排了名言警句、诗句的积累与背诵。
当然,本册教材也非常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常常以学习伙伴的方式提出问题,还安排了一些选作题,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由度,有利于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到因人而异,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起了催化的作用。 教材的基本结构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 导语、课例(精读课文、略读课文、思考练习、阅读链接、资料袋)、词语盘点、语文园地(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或成语故事等)。
本册教学目标
本册通过精美的选文,在语言学习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在识字写字、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作文、综合性学习等学习和活动中,全面达到中年级的阶段教学目标。
本册学习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认字200,会写200;累计认字2600个,会写2000个左右(修订的课程标准,要求中年级累计认识2500个左右的汉字;会写1800个左右的汉字,减少了200个)。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不认识的字要想办法认识,如查字典)。提高汉字书写的速度。中年段的识字、写字教学,往往被忽视或重视不够,识字、写字教学应该作为小学语文的常规教学,但是,低、中、高不同的年段,处理识字、写字的方法要有所区别。
2.会使用字典、词典(修订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查字典、词典的方法: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学会默读(修订的课程标准把原来在低年级的默读要求提到了中
年级,即“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养成好的默读习惯应该从低年级开始,到了四年级,应该训练学生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6.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感受作品中生动的人物形象和语言(语文园地中“我的发现”给予了方法的提示,如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与复述课文是互相联系的)。
7.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片段,诵读优秀诗文(这是一项经常性的要求,在不加重学生学习负担的情况下,可以多积累一些精彩的片段)。
8.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课外阅读要有一定的量的要求(课程标准提出,中年级的阅读字数总量不少于40万字,教科书在第八组向学生推荐了《伊索寓言》《西游记》和其他寓言故事、民间故事,引导他们进行课外阅读)。
9.听话时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这是与阅读教学的训练目标相一致的,由读到说)。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语文园地五、六中的口语交际和习作,将口头表达和写下自己的感受、体会作为一项训练内容;语文园地八中的口语交际“推荐一本书”,一个要求就是谈对书的感想;此外,还涉及到了评价的标准,如语文园地四提出了表达“清楚、明白”的要求)。
10.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能把内容写清楚、
写具体。能修改习作中有错误的句段(整篇习作的修改,安排在高年级进行训练,中年级的习作训练,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句子的修改)。尝试写读后感、读书笔记(一些课文后安排了小练笔,要求学生写感受、写体会 )。
四下教材在编排上,考虑到说写结合,说、写感受。而在五年级上册教材中,明确提出了写读后感的要求。因此,四下教材的相应安排为高年级写读后感做了一些铺垫。
11.能在综合活动中,提出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初步学会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与运用(高年级教材中每册安排了一个大的综合性学习单元,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搜集资料与处理资料的能力)。
个人教研专题
如何从语文课堂和语文教材中挖掘写作素材
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语文第八册教学计划
设计人:朱小利
班级学生情况分析及改进提高措施:
四年级第二学期是中年级关键的一个学期,学生即将进入小学高年级的学习,要完成由中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通过学习,要能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中年级的教学目标,为高年级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个基础除了扎实的语文学习基本功,还包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四年级一班共有68名学生,大部分学生活泼可爱、好学上进,语文素养较好,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学生喜欢学习语文,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稳中有升。有个别学生学习自觉性较差,慌张,好动,作业拖拉。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已明显有所改变,但还需要常抓不懈。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本学期的语文教学除了继续抓好常规教学以外,将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作为重点,继续以新课程理念为引导,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为支撑点和出发点,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尤其是良好的课堂听讲习惯、读书的习惯、写作的习惯。另外,转化后进生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有个别学生虽然有所进步,但还会出现反复,需要有耐心和信心。本学期教育教学的立足点将面向全体学生,从点滴抓起,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能力和素养。
本册教材分析: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下册》是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为指导,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编写的。在保持上册编写体系的基础上,本册在专题内容上又有了新的变化。 一、教材基本结构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7篇,略读课文15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总共40篇。这些课文从精读、略读到选读,按三个层次编排,体现由扶到放的设计思路。
教材设计了八个专题。依次是:走遍千山万水、以诚待人、大自然的启示、战争与和平、热爱生命、田园生活、执著的追求、故事长廊。其中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和第六单元?田园生活?还安排有综合性学习内容,使专题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每个专题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课例由4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2-3篇,略读课文1-2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根据教学的需要,在一些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提供课文的背景资料,并丰富学生的阅读。
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有4个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这四项内容分别在全册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
二、教材的主要编写特点
本册是在四年级上册基础上编写的,教材的结构及思路是共同的,体现整套教材的一致性。现就本册几个主要方面作重点介绍。 (一)专题组元,整合教材
本册教材的编排方式仍然是专题组元型。专题内容新颖、丰富,内涵深刻,富有人文气息,同时也体现了语文学习的特点。比如,热爱生命专题,从对自然万物生命勃发的感悟,到对人的生命的尊重、救助,及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对学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大自然的启示专题,则从生物、自然与人类的关系,给人类的启迪,提出对生存环境的思考,比前几册相关专题内容更深入,具有丰富的思考价值。 根据课标提出的教材要?避免繁琐,突出重点,加强整合?的要求,本册在编写中加强了整合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导语导学,整合单元内容。
在本册八个单元导语中,提示学习内容,点明专题,布臵学习的任务。在内容上,力求启发阅读兴趣,引导单元学习;在语言叙述上,体现文学色彩,强调感染力。比如,第一单元,?祖国的千山万水是那么多姿多彩:那奔流不息的江河,那连绵起伏的丘陵,那直插蓝天的雪峰,那……?用诗一般的语言展示了一幅幅多姿多彩的画面,激发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2.精读与略读课文的联系和整合。
为了体现单元整合,加强在精读与略读课文中间的联系。本册在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之间安排有?连接语?,这段文字承上启下,内
容突出,过渡自然,明确地提示了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和方法,体现由精读到略读的阅读训练过程,使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形成的整体感更强。
3.单元学习活动的贯通和整合。
单元整合不仅在课文内容上,还体现在听说读写的语文学习活动上。本册教材继续加强专题内学习活动的整合,力求设计的各项活动贯通、严密。本册继续在每组课文后安排?词语盘点?,就本组课文所学生词进行归纳总结,以便学生自查自测、复习巩固之用。从导语到语文园地的口语交际、作文、日积月累、宽带网(安排在第一、四单元)、展示台(安排在第三、六单元)等,围绕专题内容,各项活动一以贯之:前面有布臵,中间有铺垫,后面有复习、拓展、交流,整组教材乃至于全册教材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全面推进语文各项能力的训练。
(二)安排?综合性学习?,体现新课程理念。
综合性学习是课程改革的着力点。本册教材继续安排两次综合性学习,一个安排在?大自然的启示?专题中,要求观察大自然现象或搜集资料、调查访问,交流从中的发现或得到的启发;也可以做做实验或搞搞小发明。一个安排在?田园生活?专题,了解乡村景物和人们的生活。编排方式是:导语点出活动的内容及要求;第一篇课文后具体提出活动方式的建议;?语文园地?中凭借?口语交际?、?习作?进行交流,在?展示台?中展示成果。随着学生主体活动能力的增强,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较之三年级,本册减去了?综
合性学习提示?,在活动过程中,不再对学生作进一步提醒和促进。 根据教材的编排,教师对综合性学习的指导要着重抓好三个环节:一是通过布臵,使学生明确任务,知道要做些什么,该怎么做;二是在学生自行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时时关心,该怎么做;二是在学生自行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时时关心、了解活动开展的情况,及时表扬好的做法,帮助解决遇到的困难;三是采用多种形式,充分展示交流。
(三)加强导学功能,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
作为中年级的最后一册,本册仍然采用第一人称?我?的语言叙述方式,继续强调自主学习意识。同时,为了体现文本交流,精读课文中仍然以泡泡的形式出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质疑问难能力。泡泡的内容大致有:引导学生理解词句及课文内容的;引导想象的;体会文章结构特点的;引导课外阅读的等等。 ?我的发现?是自主学习方式的重要体现,在本册共安排8次。在内容安排上继续体现中年级的特点,引导学生认识、了解一些语言现象,初步掌握一些读书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分别是:认识排比句、养成留心观察和勤动笔的习惯、体会副词的表达效果、体会比喻句表达的感情色彩、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认识拟人句、了解双引号的作用、学习怎样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本册精读课文一般安排三道题:第一题,引导朗读、背诵,重视语言的积累;第二题,侧重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第三题,加强词句训练。有的课文后设计了选做题。为了加强自主学习意识,本册
仍以学习伙伴的语言方式,引导学生读书、思考、提问题、谈感受、讨论交流,以便让学生把自主学习化作经常的行动和习惯。本册在理解内容深度上、阅读方法的要求上,较前几册均有所提高。 (四)丰富课本内容,拓宽学习资源
根据课程标准精神,语文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充分利用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本册课后继续安排?资料袋?,在课文背景或相关知识上,增加了深度和广度。语文园地的?宽带网?安排在一、四组、引导学生搜集有关祖国五岳和五大淡水湖的资料以及了解有关战争给人类造成灾难的事实和英雄人物的事迹,拓展知识面。?展示台?安排在第三、六单元,作为综合活动的组成部分,交流认识大自然和感受农村生活的活动成果。?日积月累?中的名言警句、古诗名句、谚语、成语等,?趣味语文?中的《说?信?》《趣联巧对》,?成语故事?中的《鹏程万里》《手不释卷》,集中安排以古代传统文化为主的内容,在趣味阅读、轻松记背中,积累语言,感受中华文化的优秀和博大精深。此外,结合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课外阅读,重点推荐《一千零一夜》《伊索寓言》和中国的民间故事。这些都为丰富学习、拓展学习开辟了资源空间。 三、教学目标
本册通过精美的选文,在语言学习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在识字写字、课文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作文、综合性学习等学习和活动中,全面达到中年级的阶段教学目标。
本册学习的总目标:
1.认字200个,会写200个,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本学期个人教研专题:培养阅读习惯,扩大阅读量,提高阅读与写作能力。
西安小学教案体例(语文)
2005 至2006 学年度第二学期 __语 文__学科教学工作计划 设计人:陕西省西安小学 韦玲
学生情况分析及改进提高措施
学生在学习语文方面,已经具有一定的独立识字的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语言文字的积累,在学习方法上也有了一定的积淀,同时他们也具备一定的欣赏美、 辨别美的能力,他们能够自主、合作、探究地进行语文学习,对学习语文的兴趣浓厚。但是作为十来岁的学生,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对真、假,美、丑的辨别是十分有限的,加上他们的个人表现欲望十分强烈,自我控制能力差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教学时决定凭借教参,结合学生的阅读心理,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点,设计教学环节,确立教学重点、难点和目标,继续加强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循序渐进,减少学生的无效劳动,增强计划性,减少盲目性,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使课内外语文学习紧密联系,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使学生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努力使学生达到课内学,课外用,使语文真正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多得的好伙伴、成为学生前进过程中的挚友.
教材整体分析
本册语文教材,主要特点如下 (一)加强整合,围绕专题组织教材
本册教材的编排方式仍然是按专题分组编写。专题内容新颖、丰
富,内涵深刻,富有人文气息,同时也体现了语文学习的特点。比如,热爱生命专题,从对自然万物生命勃发的感悟,到对人的生命的尊重、救助,及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对学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大自然的启示专题,则从生物、自然与人类的关系,给人类的启迪,提出对生存环境的思考,比前几册相关专题内容更深入,具有丰富的思考价值。 1.导语导学,整合单元内容。在本册8个单元导语中,提示学习内容,点明专题,布置学习任务。在内容上,力求激发阅读兴趣,引导单元学习;在语言叙述上,体现文学色彩,强调感染力。比如,第一单元,“祖国的千山万水是那么多姿多彩:那奔流不息的江河,那连绵起伏的丘陵,那直插蓝天的雪峰??”用诗一般的语言展示了一幅幅多姿多彩的画面,激发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2.精读与略读课文的联系和整合。为了体现单元整合,加强在精读与略读课文中间的联系。本册在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之间安排有“连接语”,这段文字承上启下,内容突出,过渡自然,明确地提示了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和方法,体现学习方法的迁移,使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形成的整体感更强。
3.单元学习活动的贯通和整合。单元整合不仅体现在课文内容上,还体现在听说读写的语文学习活动上。本册教材继续加强专题内学习活动的整合,力求设计的各项活动贯通、严密。本册继续在每组课文后安排“词语盘点”,就本组课文所学生词进行归纳总结,以便学生自查自测、复习巩固之用。从导语到语文园地的口语交际、作文、日积月累、宽带网(安排在第一、四单元)、展示台(安排在第三、
六单元)等,围绕专题内容,各项活动一以贯之:前面有布置,中间有铺垫,后面有复习、拓展、交流,整组教材乃至全册教材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全面推进语文各项能力的训练。
(二)安排“综合性学习”,全面落实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 综合性学习是课程改革的着力点。本册教材继续安排两次综合性学习,一个安排在“大自然的启示”专题中,要求观察大自然现象或搜集资料、调查访问,交流从中的发现或得到的启发;也可以做做实验或搞搞小发明。一个安排在“田园生活”专题中,了解乡村景物和人们的生活。编排方式是:导语点出活动的内容及要求;第一篇课文后具体提出活动方式的建议;“语文园地”中凭借“口语交际”、“习作”进行交流,在“展示台”中以举出几个例子的形式展示成果。随着学生主体活动能力的增强,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较之三年级,本册不再编排“综合性学习提示”。教师对综合性学习的指导要着重抓好三个环节:一是通过布置,使学生明确任务,知道要做些什么,该怎么做;二是在学生自行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时时关心、了解活动开展的情况,及时表扬好的做法,帮助解决遇到的困难;三是采用多种形式,充分展示交流。
(三)加强导学功能,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
作为中年级的最后一册,本册仍然采用第一人称“我”的语言叙述方式,继续强调自主学习意识。同时,为了体现文本交流,精读课文中仍然以泡泡的形式出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质疑问难能力。泡泡的内容大致有:引导学生理解词句及课文内容的;
引导想象的;体会文章结构特点的;引导课外阅读的等等。 “我的发现”是自主学习方式的重要体现,在本册共安排8次。在内容安排上继续体现中年级的特点,引导学生认识、了解一些语言现象,初步掌握一些读书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分别是:认识排比句、养成留心观察和勤动笔的习惯、体会副词的表达效果、体会比喻句表达的感情色彩、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认识拟人句、了解双引号的作用、学习怎样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本册精读课文一般安排三道题:第一题,引导朗读、背诵,重视语言的积累;第二题,侧重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第三题,加强词句训练。有的课文后安排了选做题。为了加强自主学习意识,本册仍以学习伙伴的语言方式,引导学生读书、思考、提问题、谈感受、讨论交流,以便让学生把自主学习化作经常的行动和习惯。本册在理解内容深度上、阅读方法的要求上,较前几册均有所提高。 (四)丰富课本内容,拓宽学习资源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精神,语文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充分利用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本册课后继续安排“资料袋”,在课文背景或相关知识上,增加了深度和广度。语文园地的“宽带网”安排在一、四组,引导学生搜集有关祖国五岳和五大淡水湖的资料以及了解有关战争给人类造成灾难的事实和英雄人物的事迹,拓展知识面。“展示台”安排在第三、六单元,作为综合活动的组成部分,交流认识大自然和感受农村生活的活动成果。“日积月累”中的名言警句、古诗名句、谚语、成语等,“趣味语文”中的《说“信”》《趣联
巧对》,“成语故事”中的《鹏程万里》《手不释卷》,集中安排以古代传统文化为主的内容,在趣味阅读、轻松记背中,积累语言,感受中华文化的优秀和博大精深。此外,结合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课外阅读,重点推荐《一千零一夜》《伊索寓言》和中国的民间故事。这些都为丰富学习、拓展学习开辟了资源空间。
总体教学目标
本册通过精美的选文,在语言学习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在识字写字、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作文、综合性学习等学习和活动中,全面达到中年级的阶段教学目标。
1.认字200个,会写200个,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
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研专题(注明此专题研究属于哪一层次——学校、教研组、个人)
中年级语文教研组:
提升阅读品味,激发习作兴趣。
个人教研专题:
巧设家庭作业,激发学习兴趣
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设计人:胡斗玲
单元教学内容:
1、古诗词三首2、桂林山水 3、记金华的双龙洞 4、七月的天山 语文园地一 单元整体目标:
1、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景观,激发热爱自然的情感和探索自然的欲望。
2、引导学生从中学习怎样积累材料。
3、学习文中优美的词句,积累语言,体会作者生动的描写。 4、能够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介绍课文内容。 单元教材分析:
本组课文是以“自然奇观”为专题编写的,所选课文都描写了自然界的美景、奇景,画面感很强。四篇课文中有三篇都是名篇,描绘生动、形象,语言相当精彩。根据本组课文的特点,学习本组课文,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认真读书,揣摩、品味语言,从字里行间感受大自然的美。同时,要重视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从作者生动的描写中体会意境,想象画面,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单元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的美。 单元教学难点: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课时划分:1、古诗词三首(两课时) 2、桂林山水(两课时) 3、记金华的双龙洞(两课时) 4、七月的天山(一课时) 语文园地一(五课时)
1 古诗词三首
学习目标:
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感受诗词描绘的画面,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和《望洞庭》。 4 搜集相关资料,激发学生积累古诗词的热情。 学习重、难点:
重点:背诵诗词,了解意思,想象意境,体会感情。 难点:读诗词,想意境,感悟语言美。 教学设计思路:
这三篇都是以写景为主的古诗词,语言凝练优美,描写生动逼真,使人读后不禁发出由衷的赞叹:大自然真是真是多姿多彩,令人神往。在教学本课时,以读为主,通过反复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置身其中,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字词深入研读,边读边想象画面,品味语言,学习作者表达情意的方法。
教学方法:采取“像”、“读”、“议”、“诵”相结合,用音像激起兴趣,通过朗读激情,在讨论中品味语言,探讨作者的表达方法。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搜集有关诗人的资料。 课时安排:两课时
板书设计:
独坐敬亭山
鸟 尽 云 闲
两不厌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教师活动 容 祖国的山水是如此的美丽。阅读本单元课文,我们将随作者做一次愉一、谈话快旅行,体会他们对山水激趣 的热爱之情,同时,学习作者遣词造句的技巧和表达情意的方法。 一千多年前,大诗人李白二、导入秋游安徽省的敬亭山,看学生自读课文,读通读顺,交《独坐到敬亭山的景色,李白感流相关资料。 敬亭山》 怀身世,自己被迫离开长 安已整整十年,世态炎 学生活动 凉,饱尝人间的心酸,仰望天空只见几只鸟向远处飞去,直到看不见影子,一片白云也慢悠悠地凝视着山,觉得山也在看者自己,好像在互相交流,彼此总是看不够,此时此刻,他觉得自己的心里似乎只有那座敬亭山了,因此写下本诗。 帮助学生复习理解诗词用自己的画说说从插图看到的方法 三、初读(1)看插图晓大意(2)理解 看注释联系上下文(3)古诗,读流利读准确。 查字、词典选解释。? 熟读(回读)古诗,创设解决思考题: 意境 :学生齐读古诗,李白看到了:众鸟高飞尽,孤并想象,如你是大诗人李四、感悟白,在敬亭山,你看到了意境 什么?想到了什么? 感情朗读:让学生读出“众鸟引导学生找出与孤相同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的幽静。 意义的词,让学生体会出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云独去闲,李白想到了:相看同意。大致说出词意后,再读了什么?强调“厌”的古今不李白的孤独并朗读出来。 用自己手中的笔在白纸画出要求: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的五、学科 学生只要基本体现诗画面。 拓展 意,布局合理就可以了,作简笔画;背诵李白的其他诗不做太高要求。 歌。
第二课时
教学内教师活动 容 1. 指名背诵第一首诗。 一、复习导入 2.指名说诗句意思。 二、自主协作学习第二1.初读感知。 2.了解作者,理解 1学生互相交流课前搜集 出描写潮来之前人和江的词句,了解到人很多,江很静。 1、学生自读第二自然段,找学生活动 三首诗诗题。 词 3组织学生,指导教的有关白居易的资料,教师补学。 充。 2根据注释理解诗题。 3.理解诗句大意,同方法学古诗。 4.品读悟哲理。 5.熟读成诵。 1、学完了课文,课文的1、学生读课文,划句子。2、三、品味语言的确很美,再读课学生读划出的句子,并说明美语言 文,划出自己认为美的句的理由。3、师生共同品读,子。 1、老师说词语意思。2、四、积累 进行词语运用练习。 同评价。 作者表达方面,我们能向课文学习什么?3、教师总结:①善于观察,在观五、总结察时抓住特点。②按照一写作手定的顺序把观察到的材法。 料积累起来。③学着运用侧面描写。④注意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汇报。 讨论边自由读,然后选派代表1、学生畅所欲言。2、学生边讨论,然后汇报。3、师生共感受句子的语言美和形象美。 1、学生抢答。2、学生分小组
2桂林山水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知道桂林山水的特点,初步了解桂林山水形成的原因。
2、初步感受桂林山水在世界上的地位及对推动当地社会发展的作用。
3、通过本课的学习,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提升学生的桂林山水的认识,激发学生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对探索大自然的浓厚兴趣。 教学难点: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1、学生根据教师要求收集有关桂林山水特点的图片、文字资料。2、制作反映桂林山水成因的课件。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树立“教是为了学”的观念。在重视改进教法的同时,更要重视学法的指导;在让学生“学会”的同时,更要指导学生“会学”。本课教学,要重视语言文字的学习。抓好语言文字的训练,做到因道学文,以文悟道,把语文课上成真正的语言文字课。
课时安排:两课时
板书设计:
2桂林山水 山:奇 秀 险 水: 静 清 绿 围绕 倒映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教师活动 容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有着数不清的美景胜境。有一处非常特别,她的山水极为巧妙地融合一、激情在一起,她以雄奇秀逸的学生观看相关的音像及文字资导入 丰采,使每一位到这游览料。 的人的心灵受到触动,古往今来,许多文人用最美好的语赞美她,讴歌她。老师这儿就有一首诗,我学生活动 给大家读读:诸峰如笋拔垢起,碧玉含翠竖云端。群峰倒影山浮水,无山无水不入神。在老师的描述中你们知道这是我国哪个著名的风景区了吗?(板书:桂林山水) 课文是怎样评价桂林山归纳漓江水的特点自读课文,画水的? “甲天下”是什么意思?(天下第一)既然桂 (特点之一“静”。课文用林山水天下第一,那我们“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从和作者一起荡舟漓江,观三、精读理解 漓江的水与别处的水有什么不同,有哪些突出的特点? (特点之三“绿”。课文用 “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这 一形象的比喻,从色彩和品质上赏桂林山水。 (特点之二“清”。课文用“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从视觉上突出了漓江水的“清”。) 感觉上突出了漓江水的“静”。) 出漓江水的三个特点,想想课文是怎样分别描写的。 突出了漓江水的“绿”和“纯”。翡翠:绿色的硬玉,有光泽。无瑕:没有斑点,非常纯桂林的山与别处的山净。) 有什么不同,有哪些显著的特点? 归纳桂林山的特点自读课文,画出体现桂林山特点的三个词,想想课文是怎样分别描写这些特点的。 (特点之一“奇”。课文从两方面描写。一是“拔地而起,各不相连”。一般的山脉逐渐高上去,且连绵不断,桂林的山却是从平地崛起,互不相连。二是“奇峰罗列,形态万千”。罗列:排列。形态万千:各有各的样子。除了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教师还可补充介绍,有的像背着娃娃的妇女,有的像好斗的公鸡,有的像下山的猛虎,有的像含苞欲放的莲花,有的像捧书而立的书童,有的像敞胸露肚的罗汉??使学生感到桂林的山真是形态万千,目不暇接。) (特点之二“秀”。课文打了两个比方“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写出“秀”的表现:郁郁葱葱,色彩明丽。屏障:起遮挡作用的东西,本课指桂林一带的山。) (特点之三“险”。课文用“危峰兀立,怪石嶙峋”概括了这一特点,并用“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下来”的感觉,突出了桂林山的“险”。危峰兀立:即高峰耸立。怪石嶙峋:指奇形怪状的石头重重叠叠。) 练习朗读,读出漓江水的静、清、四、再读示范朗读,以导学生体会绿,读出对漓江水的喜爱之情 品味 作者遣词造句的技巧。 练习朗读,读出桂林山的奇、秀、
2自然段,你能不能用作者的地方宽,有的地方窄,写出来的和没有直接写出来有时山势高,有时山势低,的颜色画出一幅明艳的画面。 有时平坦,有时陡峭,溪流从山上向下流,会随着山势的变化而时宽时窄,时缓时急。溪声也会时高时低,时断时续。溪流是从双龙洞中流出来的。) 沿途景色已如此美丽,双龙洞位于其中,自然更值一游;沿途美景成了双成洞学生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奇特景象的衬托;作者游兴四、课堂很高,心情舒畅,借途中所段,交流收集到的资料,小结 见抒发对祖国河山的喜爱之情。。 自查课文中的字词掌握情
第二课时
教学内教师活动 容 学生活动 况。 一、复习导入 去双龙洞洞途和洞内的景致非常美的奇特,吸引中外游客,让我们跟着叶圣陶爷爷一讨论后确定:全文按游览的顺序可分为六段。 第一段(1)交代了游览起去游览,好吗? 的时间及地点。 按游览顺序,全文可分几段?每段写了什么? 第三段(4)介绍外洞洞 口及外洞。 第四段(5)介绍孔隙。 第五段(6、7)介绍由洞。 第六段(8)游览完毕出洞。 去双龙洞的沿途景色如此默读第三段,边读边标迷人,那洞中景物一定更值得第四自看,让我们和作者一道去玩赏,画; 去领略吧! 然段内洞口是什么样子?外洞有洞口:宽、像桥洞 容 二、学习第二段(2、3)介绍沿途所见景物。 什么特点? 外洞:大、像大会堂 三、孔隙有什么作用?有什么特学习第五六七点? 自然段 指导朗读。 作者看到洞顶的双龙说“有点像”,到底像不像呢? 内洞“奇”在何处?还可以把那讨论:引导写出概括出如下特点 孔隙的作用:连接外洞和内洞。 特点:小、窄、 矮、 些石钟乳、石笋想象成什么? (这里本已有些颜色,用 上“蜿蜒”形容,又可见其形态,再加上灯光摇拽,产生一种“像”的感觉,但由于它是自然状态的岩石,没有经过人二雕琢,不可能十分“像”,所以作者说“有点像”,可见用词严谨。) 让学生张开创造性的翅膀,尽情发挥想象力。 四 、学指名读,回答,作者是怎样出习第八自然断 洞的? 五、回顾老师总结文章连段成篇的延伸 方法。 段意:我仰卧小船了洞。 通读全文,画出连接段与段的过渡句,体会其作用。
4* 七月的天山
学习目标 :
1、认识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感受优美词句并积累。 4、感受北国天山的美景,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感受到美的熏陶
课前准备 挂图:画有导游线路的小黑板;天山景物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内教师活动 容 七月的天山是个美丽的地方,请随作者一起去游览一、出示吧。 课题。 配乐朗读,检查学生自主读书的效果。 文章似乎是个向导,带着二、自学你游览,能看出导游线路课文、整吗? 体感知。 结合看画面,指导读好课文各个小节,让学生说1、学生发表意见。2、学生说作者分别写了哪些景讨论后自由发言。 三、合作物。 在四人小组里阅读交流,说学习。 出感受,请同学发表看法,你觉得 哪些语段、词句不理解的可以请教老师。 写的好?这段话或这一词语好在哪里? 四、 在学生交流后,问他们摘抄优美词句 光。 初步感知新疆天山的美丽风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词,相关资料。 学生自主交流课前所查找的学生活动
激发兴是否喜欢读这样的游记, (指导摘录的格式,提醒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也要进行这样的摘录。) 趣,课外并让学生在课外自由选择延伸 。 读些这方面的书,也可以 浏览互联网上的资料,鼓励学生多和老师、同学交流。
语文园地一
教学目标:
1.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围绕自己游览过或了解的一处自然景观,写一篇习作。练习修改习作。
3.能一边读课文一边想画面,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体会作者生动的描写,体会怎样才能把句子写形象。
4.积累对联,想想上联和下联两联字相同,意思却不同的趣味语文,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及优美的诗句。
5.积极参加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学习收集资料。 教学准备: 1.词语卡片。
2.学生用各种不同方式表现自己综合性学习的成果。 课时安排:5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有人说,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是啊,峭壁深渊、怪石云海当然神奇,风雨雷电、花鸟虫鱼等平常的事一、导入。 物也有令人称奇的地方。让我们交流一下我们各自了解的自然景观吧。大家都了解了什么了呢?这 节课我们就来交流一下。 1、学生自由读要求,思1、教师提示要求:要说清考:本次交际的内容是这个自然奇观在哪里?奇什么?2、学生自由分组在何处?最好能说出奇观二、交流。 是怎么形成的。2、全班交代表参加全班交流。生流(要求与其他组内容不可以提问,也可补充,重复说)3、全班评议。 还可以讨论。 四、总结、引根据学生的汇报交流, 交流。3、学生推荐一名 学生活动 导讨论。 总结所掌握的情况。 把今天我们交流的情五、延伸况讲给父母听 拓展。
教学过程: 第二、三课时(习作)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这一段时间,这个单元的课文让我们的视线始终停留在美丽的大自然一、明上,通过调查,我们不学生根据习作提示,确确习作要仅了解了自然景观的环定自己想写的内容。 求,自主选择习作内境状况,你一定想把它 容。 记下来是吧,那么,这 节课我们就在上节课口语交际的基础上,仔细观察我们美丽的校园,写一篇习作。 提醒:把材料想完二、自1、学生自主交流。2、全,把想法说清楚或把拟题目,自学生拟定草稿。 事情的过程想仔细再学生活动 主习作。 写。师巡视个别指导。要求:(1)语句通顺。(2)没有错别字。(3)有条理,有顺序。(4)有重点、清楚地介绍。 1、自读习作,初步修改;2、指名读习作,大家共同修改。教师参与评议。 三、修改习作。 1.请学生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发现问题,进行修评议要点:(1)语改。2.读别人习作,帮助同言是否通顺,用词是否学修改。3、选择不同内容习准确。(2)是否把意思作,指名读,师生评议。4、表达清楚。 学生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要求:字迹工整,四、定书写端正、整洁,无错稿,抄习作。 别字。
教学过程: 第四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1、出示对话,让学生边读边想象,能在头脑一、我的发现。 思考:这段对话告诉我中形成画面。 们什么?2、说说自己学生活动 的发现。3、总结。 1.读读认认。2、小组1、学生自由读,思考:比赛,说说发现了什这些句子有什么特点么?3、读读背背:(1)二、日积月累。 吗?2、引导背诵: 抓自己练习读对联。(2)住对联的特点。 指名读。4、男女生比赛读。5、背诵。6、抄写。 教学过程: 第五课时(趣味语文)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学生试着读,看应一、好读书,不1、思考:这样读有什么该怎么读。2.学生反好读书。 意思?哪种读法更有道复读,分析每种读法的 理?2师生小结。 意思。3.学生收集其它这样的例子。 1.读读写写、2.读读记记、3.听写词语。
二、词语盘点。 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设计人:李涛
教学内容:
第五课:中彩那天 第六课:万年牢 第七课:尊严 第八课:将心比心 语文园地二
正在阅读:
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03-20
玫瑰小镇各种花花期、嫁接、经验魅力金钱对比、魔法订单、任务计算表(原创)03-20
汽车机械基础试题库10-21
天津市河北区2016届高三总复习质量检测(一)理综06-22
生物技术专业英语单词汇总11-30
103系统精讲 泌尿生殖系统 第十四十五十六十七节 痛经05-23
东湖的春天作文600字07-01
定语从句练习题及答案03-27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教学设计03-17
《传播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03-16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教学计划
- 下册
- 人教
- 语文
- 年级
- 《自动化专业概论》读书心得
-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教学设计(1)
- 体育教学中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研究-2019年教育文档
- 2014年湖南师范大学实变函数招收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考研大纲
- 浅析建筑实际使用寿命中的加固措施问题及措施
- 熔体流动速率仪厂家哪家好?排名榜供应商排名!(2)
- 不用器械的健身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1阶段测试题A卷
- ZVZCS绉荤浉鍏ㄦˉ杞?紑鍏冲伐浣滃師鐞
- 2003年第1届小学“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试卷(五年级第1试)
- 2019年青岛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优质课
- C语言课程设计《打印月历》(完整版)
- 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个人简历范文
- I2C操作时序问题总结(内附大量实用代码和详解)
- 三年级下语文同步试题田忌赛马 - 沪教版-最新学习文档
- 2014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 2013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重点短语和句子及范文
-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7《古诗三首》教学设计及反思
- 施工现场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办法
- 统计学课后作业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