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和启示

更新时间:2024-07-08 12:2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内部控制制度的启示

[摘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为适应生产经营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是现代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经营的失败、会计信息失真、违法经营等情况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都可以归结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缺失或失效。诸多曾辉煌一时的著名企业破产现象,无不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有着一定的关系。分析原因,我国企业内部制度的不健全、不合理、内部控制执行不严,形同虚设的现象,已经影响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对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信息披露制度,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并保证资本市场有效运行,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内部控制 失效 完善 制度

一、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

所谓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与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措施及程序。内部控制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

1.控制环境,是指对企业控制的建立和实施有重大影响的一组因素的总称,包括管理哲学、经营方式、组织结构、人力资源政策与实务、董事会等。

2.风险评估,包括风险辨识和风险分析。

3.控制活动,指为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而建立的政策和程序。

4.信息与沟通,对与财务报告目标相关的信息进行系统的记录。

- 1 -

5.监督,通过检查控制活动来实现对控制系统的监督。 二、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内部控制制度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战略目标。内部控制要求单位将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在单位经济战略管理中努力做出符合战略要求,有利于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造长久价值的策略选择;它要求集合自身所处的特定经营、行业和经济环境通过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不断提高营运活动的盈利能力和管理效率;单位通过内部控制保证信息质量真实可靠,这有利于单位管理层作出科学的决策和对营运活动及业绩的监控,并且有利于提升单位的诚信度、公信力,维护单位良好的声誉和形象。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应当为产权完整提供扎实的制度保障;守法和诚信是单位健康发展的基石,内部控制有效的制定和执行将为企业保驾护航。

三、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

以内部控制的理论为依据,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国有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出现了有章不循、违章不究、产权不明晰等现象,而非公有制经济企业的老板却在内部控制方面做得比较好,因为他们有着明晰的产权。国有企事业单位、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与股份制单位、外资企业及民营企业的内部控制执行的情况来看,股份制单位、外资企业及民营企业的内控制度执行程度优

- 2 -

于国有企业。

四、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因素 1.企业内部控制的外环境

(1)内部控制制度存在认识上的偏差。我国内部控制体系仍然处于不完善阶段,目前还缺乏一个成型的规范体系。我国在内部控制方面起步比较晚,内部控制基础薄弱,不够规范,出现了在内部控制存在重合法合规性控制,轻效率效益性控制;重政府,轻企业;重会计控制,轻管理控制;重建设,轻执行;重硬控制,轻软控制;重他控,轻自控的现象。

(2)在《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出台之前,内部控制的建立、实施、检查与评价缺乏统一的指导依据。

2.企业内部控制的内环境

(1)内部环境不健全。在我国,企业内部环境现状、风险管理意识没有根植于企业高层领导的观念里,这也是我国企业存在的重大问题。

(2)企业中缺乏战略导向,只重视短期经营成果,在战略上缺乏前瞻性,战略导向不明确。从我国众多昔日明星企业纷纷破产,我们不难看出我国企业在战略导向上所出现的问题。企业要发展必须有总体战略,一般要考虑公司的远景、公司目标、公司产业结构、公司的核心能力、

- 3 -

重大方针政策等。

(3)存在着监督弱化,有章不循的现象。

(4)企业文化建设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目前,很多企业并没有形成自己的独立文化,虽然很多企业提出了自己的经营理念和宗旨,也重视了企业文化的环境建设,但没有形成良好的执行氛围,没有很好地将企业制度与文化、习惯、行为标准很好的结合起来。

(5)管理者履行职能的能力弱化及管理者的素质不高。在国有企业中,存在着管理者的素质较低,普遍未受过正规的专业教育,企业未对这些管理者进行管理培训机率也比较小。这样低素质的管理者即使有全心全意为企业服务的素质,也因他们的能力所限而无法真正地管理好企业。

(6)法人治理结构不规范。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及有效运行,有赖于内部良好的法人治理结构。国有企业改制后,虽然建立了法人治理结构,但却未达到内部权利制衡的效果。很多公司内部董事长、总经理由一人担任;有的国有企业的董事会成员由经理担任,董事会难以发挥监督经理人员的作用。

(7)企业管理层内部控制意识薄弱。 (二)缺乏有效的风险机制

- 4 -

企业对外经营运作过程中,面临各种经营风险,包括因竞争对手的恶意竞争行为导致的风险、因合作伙伴履约资信问题导致的风险以及因经营环境变化导致的风险,如国家法律、政策的变化。企业内部管理追其根源,均在于人力资源的掌控,因此我们通常将企业的内部管理风险概括为“人力资源风险管理”。出现以上问题,究其根本,有三个层面的原因:

1.目前我国社会信用体系不完善。

2.公司内部管理制度存在缺陷,制度制订不足,特别是有些企业根本没有建立人力资源道德风险的防范和监督制度,公司管理层对公司制度执行不力,甚至参与有损公司利益的行为。

3.员工职业素养有待提高,缺少必要的职业规范和素质或者道德水准,特别是尽职性不高。

(三)信息与沟通不畅

目前我国企业提供的信息无法达到及时、完整、真实的要求。在有的集团公司内部,信息沟通系统几乎不存在。有的企业甚至将信息系统视为管理者的传声筒,信息随其意愿而改变。

(四)监督职能弱化

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发挥有限。许多企业的内部审计并没能真正履行其应有的职能。当前,在组织结构、人员

- 5 -

素质、工作设置上存在着种种问题,影响了监督职能的正常发挥,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已形同虚设。

1.内部审计独立性不强。我国对内部审计的界定是只服务于企业负责人,这就造成内部审计既不能监督上司,也不能监督同级,因为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都是在企业负责人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的,其各项经营行为尤其是重大行为大多是在厂长经理的授权下进行的,是厂长经理意志的直接体现。内部审计无法在地位上实现超然独立,其工作范围大大受限,也很难赢得威信。

2.内审力量薄弱。审计是一门专业知识,必须应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才能在内审岗位开展工作,然而在企业中,审计部门已成了财会人员图清闲的地方或者是由财会部门兼任或者从其他部门调来,有的未经过专门培训,缺乏审计专业知识,开展工作时无从下手。

3.对内部审计的职能理解存在偏差。有关人员,包括内部审计人员自身在内,经常将内部审计的职能简单理解为会计监督,而且过分强调“查错纠弊”,忽视了“防错防弊”这一职能,未能发挥其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的作用。

五、改善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 (一)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1.管理者当局必须树立现代企业管理观念。如果管理者不愿为实现预算、利润和其他财务及经营目标重视管理,

- 6 -

不愿设立内控制度或不能遵守建立的内控制度,控制环境将受到很不利的影响。

2.设立合理的组织机构,确认相关的管理职能和报告关系,为每个组织划分责任权限。

3.充分发挥审计的作用。管理信息约80%来源于会计资料,管理信息的可靠性取决于会计资料的真实程度。因此,在进行重大决策的机构如董事会内可设置一个审计委员会,监督会计报表,协助董事会与公司外部及内部审计人员直接沟通。

4.各职能部门授权一定要明确,因事设人、视能授权、责任到位,且责任与权利对等。只有明确建立授权和分配责任的方法,才能大大增强组织的控制意识。

5.人事政策要确保执行公司政策和程序的人员具有胜任能力与正直品行。要做好公司人员的选拔任用、后续教育工作,制订并执行据业绩考评给予合适的待遇及晋升等有关政策。

6.各种管理控制方法灵活运用。常用的管理控制方法有计划控制、目标控制、预算控制、定额控制、进度控制、规章制度控制等。

(二)构筑严密的企业内控体系。

1.在企业一线“供产销”全过程中融入相互牵制、相互制约的制度,建立以防为主的监控防线。

- 7 -

2.设立事后监督,即在会计部门常规性的会计核算的基础上,对其各个岗位、各项业务进行日常性和周期性的核查,建立以“堵”为主的监控防线。

3.以现有的稽核、审计、纪律检查部门为基础,成立一个直接归董事会管理并独立于被审计部门的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通过内部常规稽核、离任审计、落实举报、监督审查企业的会计报表等手段,对会计部门实施内部控制,建立有效的以“查”为主的监督防线。

以上三个层次构筑的内部控制体系对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和会计部门进行“防、堵、查”递进式的监督控制,对于及时发现问题,防范和化解企业经营风险和会计风险,将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加强信息的流动与沟通

任何企业,无论是其内部的管理还是与外界环境的联系都需要借助信息的流动与沟通来达到物质和能量的合理流动。良好的信息管理可以使员工正确的履行职责、管理者及时掌握企业的营运状况,减少企业内外的信息不对称和流通不畅,有助于提高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沟通,是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和信息的交换,是将信息由一个人传达给另一个人 ,逐渐广泛传播的过程。总之,企业应当建立各种沟通渠道,包括内部渠道、外部渠道、向上的渠道、向下的渠道和横向的渠道,使之组成全方位的信息网络来

- 8 -

满足经营管理对信息的需求。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系统,把整个内部控制信息从生成、发布到反馈,实行全过程的现代化管理,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效率。

(四)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监督 1.加强企业的内部审计职能

第一,要加强企业的内部审计。在企业的内部控制中,内部审计具有极其重要而又特殊的地位。从内部控制的组成上来看,它是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部分;从内部审计的作用看,它是对内部控制执行情况的一种监督形式,是对内部控制的控制。第二,加强政府的监督。财政部门、审计部门、证券监管部门等政府部门对企业负有监督检查的责任。这些政府部门应当定期的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建立和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对严重违法违规的企业还要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处理。第三,加强独立审计对内部控制的监督,独立审计可以促使企业管理当局对内部控制给予应有的重视,对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亦有一定能够的指导作用。

2.强化外部监督力度。当前,国有企业会计造假屡禁不止,归根到底是因为会计造假存在巨大的需求。虽然造假有风险,但会计造假带来的收益可能是几何级数放大,与造假被查后的违法违规成本相比,前者依然诱惑难挡。在“机会收益”与“败漏成本”间比较,是造假者决定冒险与否的

- 9 -

关键,就实际情况而言,“压缩”财务造假的“机会收益”极具难度,而增加“败漏成本,是非常现实的遏止手段。要想扭转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当务之急是加强外部监督,加大司法介入和惩治的力度,迫使相关人员增强责任意识,对企业施加压力,并将这种压力转化为动力,促使企业实施内部控制

(五)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

对风险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在强化企业的风险控制能力方面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1.强化风险意识。对风险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要强化对风险因素的重视,督促企业树立风险意识,针对各个风险控制点,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系统,通过对风险的预警、识别、评估、分析、报告等措施,对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进行全面防范和控制。

2.构建内部风险控制架。内部风险控制架构是公司为实现风险控制的目标,建立的涵盖公司经营管理各个环节,顺序递进、权责明确、严密有效的监控防线。

(六)设立良好的控制活动。

控制活动是确保管理阶层的指令得以实现的政策和程序。控制活动出现在整个企业内的各个阶层与各种职能部

- 10 -

门,涉及的控制对象包括人、财、物、产、供、销等各方面。

控制活动是针对关键控制点而制定的,因此,企业在制定控制活动时关键就是要寻找关键控制点。企业一般根据其经营活动的关键绩效领域确定其关键控制活动,一般包括对人的素质、任职资格以及业绩考核的控制,企业运营的控制,包括计划决策管理、销售收款、采购付款、财产物资管理、质量管理、融资投资管理、资金管理控制等,以及对内部信息系统的构建、内部监督机构运作等方面进行的控制。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08(6)。 [2]潘经民,如何完善企业内部控制,财会月刊,2001(18)。

[3]方伟群,论现代企业领导者的作用和基本素质。

- 11 -

门,涉及的控制对象包括人、财、物、产、供、销等各方面。

控制活动是针对关键控制点而制定的,因此,企业在制定控制活动时关键就是要寻找关键控制点。企业一般根据其经营活动的关键绩效领域确定其关键控制活动,一般包括对人的素质、任职资格以及业绩考核的控制,企业运营的控制,包括计划决策管理、销售收款、采购付款、财产物资管理、质量管理、融资投资管理、资金管理控制等,以及对内部信息系统的构建、内部监督机构运作等方面进行的控制。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08(6)。 [2]潘经民,如何完善企业内部控制,财会月刊,2001(18)。

[3]方伟群,论现代企业领导者的作用和基本素质。

- 11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9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