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财务会计第四章存货习题及答案

更新时间:2023-12-30 00:4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级财务会计.第四章·存货

外购存货的相关税金:价内税---计入存货成本

价外税---小规模纳税人-计入存货成本

一般纳税人-未取得增值税发票-计入存货成本

-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不计入存货成本

存货的其他成本:企业设计产品发生的设计费用通常应计入当期损益,但是为特定客户设计产品发生的、可直接确定的设计费用应

计入存货的成本

非货币性交易方式换入的存货:存货价值=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账面价值)+支付的相 关税费+支付的补价(-收到的补价) 不计入存货成本的相关费用: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仓储费用(不包括在生产过程中为达到下一个生产

阶段所必需的费用—即计入存

货成本)。 不能归属于使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的其他支出。

第四章 存货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购入原材料150公斤,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900万元,增值税额153万元。另发生运输费用9万元(可抵扣7%),包装费3万元,途中保险费2.7万元。材料运抵企业后,验收入库原材料为148公斤,运输途中发生合理损耗2公斤。该原材料入账价值为( B )万元。

A.911.70 B.914.07 C.913.35 D.914.70 2.下列各项支出中,一般纳税企业不计入存货成本的是( A )。

A.购入存货时发生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B.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

C.购买存货而发生的运输费用 D.购买存货而支付的进口关税 3.我国会计准则规定,存货在取得时应以( B )为入账价值。

A.现行市价 B.取得时的实际成本

C.换入时的公允价值 D.包括制造费用在内的全部成本

4.某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本期购入一批商品,进货价格为80万元,增值税进项税额为13.6万元。所购商品到达后验收发现商品短缺30%,其中合理损失5%,另25%的缺损尚待查明原因。该商品应计入存货的实际成本为( D )万元。

A.70.20 B.56 C.80 D.60 5.按我国目前相关规定,投资者投入的存货,其入账价值应按( D )确定。

A.实际成本 B.可变净现值 C.公允价值 D.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 6.商品流通企业购进的存货以( A )作为实际采购成本。

A.买价和按规定应计入商品成本的税金、采购费用

B.买价和按规定应计入商品成本的税金 C.买价 D.买价和按规定应计入商品成本的采购费用

7.在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中,期末存货价值最接近期末进货成本的是( A )。

A.先进先出法 B.后进先出法 C.加权平均法 D.计划成本法 8.在物价持续下降前提下,使当期利润最低的发出存货计价方法是( A )。

A.先进先出法 B.后进先出法 C.加权平均法 D.计划成本法 9.下列各项资产中,不属于存货范围的有( C )。

A.委托加工材料 B.在产品

C.顾客交款并已开出提货单,而尚未提走的货物 D.货款已付正在运输途中的外购材料

10.某企业存货的日常核算采用毛利率法计算发出存货成本。该企业1997年1月份实际毛利率为30%,本年度2月1日的存货成本为1200万元,2月份购入存货成本为2800万元,销售收入为3000万元,销售退回为300万元。该企业2月末存货成本为( C )万元。

A.1300 B.1900 C.2110 D.2200

11.某零售商店年初库存商品成本为25万元,售价总额为36万元。当年购入商品的实际成本为60万元,售价总额为100万元。当年销售收入为当年购入商品售价总额的80%。在采用零售价法的情况下,该商店年末库存商品成本为( B )万元。

A.33.6 B.35 C.30 D.40

12.某一般纳税企业收购免税农产品一批,支付购买价款10万元,另发生保险费0.5万元,装卸费0.7万元。该农产品的采购成本为( C )万元。

A.11.2 B.11.7 C.9.9 D.10

13.2008年末,东方公司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决定停止生产丙产品。为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决定将原材料中专门用于生产丙产品的外购D材料全部出售,2008年12月31日其成本为200万元,数量为10吨。据市场调查,D材料的市场销售价格为10万元/吨,同时销售10吨D材料可能发生的销售费用及税金1万元。2008年12月31日,D材料的账面价值为( A )万元。

A.99 B.100 C.90 D.200

14.2008年10月5日,北方公司与西方公司签订了一份销售合同,双方约定,2009年1月10日,北方公司按每台3万元的价格向西方公司销售A商品15台。2008年12月31日,北方公司A商品的单位成本为2.4万元,数量为10台。2008年12月31日,A商品的市场销售价格为2.8万元,若销售A商品时每台的销售费用为0.5万元。在上述情况下,2008年末北方公司结存的10台A商品的账面价值为( A )万元。

A.24 B.23 C.3 D.25

15.2008年12月31日,大海公司库存A材料的账面价值(成本)为400万元,市场购买价格总额为380万元,假设不发生其他购买费用,用A材料生产的甲产品的可变现净值为600万元,甲产品的成本为590万元。2008年12月31日,A材料的价值为( C )万元。

A.380 B.600 C.400 D.590

16.2008年12月31日,大海公司库存B材料的账面价值(成本)为60万元,市场购买价格总额为55万元,假设不发生其他购买费用,由于B材料市场销售价格下降,市场上用B材料生产的乙产品的市场价格也发生下降,用B材料生产的乙产品的市场价格总额由150万元下降为135万元,乙产品的成本为140万元,将B材料加工成乙产品尚需投入80万元,估计销售费用及税金为5万元。2008年12月31日,B材料的价值为( C )万元。

A.60 B.50 C.55 D.80

17.2008年9月3日,新世纪公司与希望公司签订了一份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双方约定,2009年1月20日,新世纪公司应按每台62万元的价格向希望公司提供甲产品6台。2008年12月31日,新世纪公司甲产品的账面价值(成本)为280万元,数量为5台,单位成本为56万元。2008年12月31日,甲产品的市场销售价格为60万元/台。销售5台甲产品预计发生销售费用及税金为10万元。2008年12月31日,新世纪公司结存的5台甲产品的账面价值为( C )万元。

A.300 B.290 C.280 D.270

18.2008年12月26日,新世纪公司与希望公司签订了一份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双方约定,2009年3月20日,新世纪公司应按每台62万元的价格向希望公司提供乙产品6台。2008年12月31日,新世纪公司还没有生产该批乙产品,但持有的库存C材料专门用于生产该批乙产品,其账面价值(成本)为144万元,市场销售价格总额为152万元。将C材料加工成乙产品尚需发生加工成本230万元,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2008年12月31日,C材料的可变现净值为( D )万元。

A.144 B.152 C.372 D.142

19.期末对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时,其可变现净值的含义( B )。

A.预计售价 B.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成本和销售所必须的预计税金、费用 C.现时重置成本 D.现时重置成本加正常利润 20.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存货跌价准备”账户的贷方余额应列为( C )。

A.存货的抵减项目并单独列示 B.在流动负债类下设项目反映 C.存货 D.在流动资产类下设项目反映

21.某股份有限公司对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某年末库存自制半成品的实际成本为40万元,预计进一步加工所需费用为16万元,预计销售费用及税金为8万元。该半成品加工完成后的产品预计销售价格为60万元。假定该公司以前年度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则年末该项存货应计提的跌价准备为( B )万元。

A.0 B.4 C.16 D.20

22.某企业2008年12月31日存货账面余额为20000元,预计可变现净值19000元。2009年12月31日存货的账面余额仍为20000元,预计可变现净值21000元。则2009年末应冲减的存货跌价准备为( A )元。

A.1000 B.2000 C.9000 D.3000

23.企业某种存货的期初实际成本为200万元,期初“存货跌价准备”贷方余额2.5万元,本期购入该种存货实际成本45万元,领用150万元,期末估计库存该种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91万元。则本期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金额为( A )万元。

A.1.5 B.2.5 C.4 D.9

24.某公司有甲、乙、丙三种存货,采用先进先出法计算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并按单个存货项目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对期末存货计价。该公司2008年12月初“存货跌价准备”贷方余额为7000元,其中甲、乙、丙三种存货分别为2000元、3000元和2000元。2008年12月31日,甲存货结存200千克,单价200元;乙存货结存250千克,单价180元;丙存货结存100千克,单价150元。2008年12月31日,甲、乙、丙三种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总额分别为35000元、48000元和11000元。该公司12月份发出存货均为生产所用。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则该公司2008年12月31日应补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 B )元。

A.1000 B.2000 C.7000 D.9000

25.工业企业下列存货相关损失项目中,不应计入当期损益的是( C )。

A.收发过程中计量差错引起的存货盈亏 B.责任事故造成的存货净损失 C.购入存货运输途中发生的合理损耗 D.自然灾害造成的存货净损失 26.盘盈的存货经报批应转入( C )。

A.营业外收入 B.其他业务收入 C.管理费用 D.原材料 27.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项目的列示不需要考虑的账户有( C )。

A.材料成本差异 B.生产成本 C.制造费用 D.存货跌价准备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项目中,应计入材料采购成本的有( BCE )。

A.制造费用 B.进口关税 C.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 D.一般纳税人购入材料支付的增值税 E.采购价格 2.影响存货入账价值的主要因素有( ABD )。 A.购货价格 B.管理费用 C.制造费用 D.其他成本 E.意外费用 3.下列各种物资中,应当作为企业存货核算的有( ABCE )。 A.包装物 B.发出商品 C.低值易耗品 D.工程物资 E.生产成本 4.下列项目中,属于存货的有( BE )。 A.已签订购货合同的商品 B.委托加工材料 C.受托代销商品 D.特种储备物资 E.委托代销商品 5.下列属于企业库存商品的有( ABCD )。

A.门市部存放的 B.委托外单位代管的 C.委托代销的 D.陈列展览的 E.受托代销的 6.下列项目中,应计入企业存货成本的有( ACDE )。 A.进口原材料支付的关税 B.自然灾害造成的原材料净损益

C.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 D.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制造费用 E.入库前发生的途中合理损耗 7.下列费用应当在发生时确认为当期损益,不计入存货成本的有( ABD )。 A.已验收入库原材料发生的仓储费用 B.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C.在生产过程中为达到下一个生产阶段所必需的仓储费用 D.不能归属于使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的其他支出

E.企业提供劳务所发生的从事劳务提供人员的直接人工和其他直接费用以及可归属的间接费用 8.适用于商业企业的存货发出计价方法有( BD )。

A.先进先出法 B.毛利率法 C.后进先出法 D.售价金额核算法 E.计划成本法 9.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对企业( ABCDE )。

A.损益的计算有直接影响 B.资产总额的计算有直接影响 C.所有者权益有关项目数额的计算有直接影响

D.缴纳所得税的数额有一定影响 E.结转当期销售成本的数额有一定影响 10.关于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对企业损益的论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D )。 A.期初存货如果计价过低,当期的收益可能会因此而相应的增加 B.期初存货如果计价过低,当期的收益可能会因此而相应的减少 C.期末存货如果计价过低,当期的收益可能会因此而相应的增加 D.期末存货如果计价过低,当期的收益可能会因此而相应的减少 E.期初存货、期末存货的计价对本期收益不会产生影响 11.委托加工材料的实际成本包括( ABC )。

A.加工中耗用材料的实际成本 B.支付的加工费 C.支付的消费税(委托加工后直接用于销售) D.支付的消费税(委托加工后继续用于生产应税消费品) E.支付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12.下列各项属于“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的贷方登记的内容有( BCD )。 A.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超支额 B.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节约额

C.分配计入发出各种材料成本的差异额 D.调整库存材料计划成本时调整增加的计划成本 E.调整库存材料计划成本时调整减少的计划成本

13.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下列有关存货可变现净值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CDE )。 A.为执行销售合同而持有的存货,通常应当以产成品或商品合同价格作为其可变现净值的计算基础

B.持有存货的数量多于销售合同订购数量,超出部分的存货可变现净值应当以产成品或商品的合同价格作为计算基础 C.没有销售合同约定的存货,应当以产成品或商品市场销售价格作为其可变现净值的计算基础 D.用于出售的材料,通常应当以市场销售价格作为其可变现净值的计算基础

E.用于生产产品的材料,确定其可变现净值时的估计售价为所生产产品的估计售价 14.下列情形中,表明存货发生减值的有( ABDE )。 A.原材料市价持续下跌,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无回升的希望

B.材料价格的下降表明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

C.企业因产品更新换代,库存原材料已不适应新产品需要,但该原材料市场价格又高于其账面成本 D.因企业所提供的商品或劳务过时,导致其市场价格逐渐下跌

E. 企业因产品换代,库存原材料已不适应新产品需要,而该原材料市场价格又低于其账面成本 15.计算存货可变现净值时,应从预计售价中扣除的项目有( CDE )。

A.出售前发生的行政管理人员的工资 B.存货的账面成本 C.销售过程中发生的销售费用 D.出售前进一步加工的加工费用 E.销售过程中发生的相关佣金 16.实地盘存制的缺点是( ACD )。

A.不能随时反映存货收入、发出和结存的动态情况 B.存货明细记录的工作量较大 C.容易掩盖存货管理中存在的自然和人为的损失

D.只能到期末盘点时结转耗用或销货成本,不能随时结转 E.不能简化存货的日常核算工作 17.盘亏存货的处理结果可能计入( BDE )。

A.“生产成本”账户的借方 B.“其他应收款”账户的借方

C.“其他业务支出”账户的借方 D.“管理费用”账户的借方 E.“营业外支出”账户的借方 18.企业期末编制资产负债表时,下列各项应包括在“存货”项目的是( ABE )。 A.生产成本 B.发出商品 C.为在建工程购入的工程物资 D.未来约定购入的商品 E.制造费用 三、判断题

1.为建造固定资产等专项工程所耗用而存储的各种材料也属于存货的范围。( × )

2.在存货成本的构成中,购货价格即为发票金额,附带成本指购入存货在入库以前所需要支付的各种费用,税金指各种流转税,制造费用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间接费用。( × ) 3.存货的购货价格是指扣除商业折扣和现金折扣以后的金额。( × ) 4.购入材料在运输途中发生的合理损耗不需要单独进行账务处理。( √ ) 5.购货途中的一切损失或损耗都应计入存货的采购成本。( × )

6.存货发出的计价必须遵循成本流转与实物流转相一致的原则。( × )

7.企业发出各种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一般在月末按照当月的材料成本差异率计算,如果在发出时就必须确定材料的实际成本,也可以采用上月的材料成本差异率计算。(√ )

8.在通货膨胀情况下,后进先出法符合谨慎性原则的要求。(√ )

9.从存货的所有权上来看,代销商品在出售以前,应作为委托方的存货处理;但是为了加强受托方对代销商品的核算和管理,受托方在资产负债表上将受托代销商品作为存货反映。(√ )

10.凡在盘存日期,法定所有权属于企业的一切物品,不论其存放何处或处于何种状态,都应作为企业的存货。(√ ) 11.在使用“永续盘存制”清点存货数量的前提下才能采用“先进先出法”对发出存货计价。(√ )

12.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原则的“成本”是指存货历史成本,可变现净值是指存货当前市场价值。( × )

13.无论企业对存货的核算采用实际成本法核算,还是采用实际成本法核算,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存货项目反映的都是存货的实际成本。(√ )

14.存货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只是起着调节不同会计期间利润的作用,从存货的整个周转过程来看,并不影响整个周转期的利润总额。(√ )

15.企业进行存货清查所发生的盘亏的存货,应将其实际成本记入“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在期末结账前查明原因,并在期末结账前处理完毕。(√ )

16.采用实地盘存制核算,由于是倒挤成本,从而使非正常原因引起的存货短缺,全部挤入耗用或销售成本之内。(√ ) 17.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生产成本”和“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余额应包括在存货项目内。(√ ) 18.“存货跌价准备”科目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出现借方余额。(√ )

四、业务核算题

1.练习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资料:企业某月发生材料收发业务如下:1日,月初结存200件,单价10.00元;5日,购入500件,单价9.80元;6日,领用100件;8日,领用300件;10日,购入200件,单价10.20元;12日,领用200件;18日,领用100件;28日,购入300件,单价10.25元

要求:分别用先进先出法、移动平均法及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发出材料成本。 (1)先进进出法:

发出材料的成本:200×10+500×9.8=2000+4920=6920(元) (2)加权平均法: 加权平均成本:(200×10+500×9.8+200×10.2+300×10.25)÷(200+500+200+300)=10.01(元) 本月发出成本=700×10.0125=7007(元) (3)移动加权平均法:

第一次购货后的加权平均成本:(200×10+500×9.8)÷(200+500)≈9.86(元) 6日、8日发出存货成本:400×9.86=3944(元) 第二次购货后的加权平均成本:(6900-3944+200×10.2)÷(300+200)≈9.99(元) 12日、18日发出存货成本:300×9.99=2997(元) 第三次购货后的加权平均成本:(4996-2997+300×10.25)÷(200+300)≈10.15(元) 本月发出存货成本:3944+2997=6941(元) 2.练习原材料按计划成本的核算

资料:某企业对甲材料按计划成本法核算,5月初甲材料账面余额为借方200万元,材料成本差异的余额为借方4万元。该企业5月份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1)购入甲材料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材料价款为60万元,税款102000元。该批材料的计划成本66万元,货款已支付并验收入库。

(2)购入甲材料一批,普通发票上标明的价款为20万元。材料的计划成本19万元。材料已验收入库,并以银行存款支付全部货款。

(3)本月生产领用甲材料一批,计划成本为40万元。

要求:计算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并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 (1)购入甲材料时

借:材料采购—甲材料 6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02000 贷:银行存款 702000 借:原材料—甲材料 660000 贷:材料采购—甲材料 600000

材料成本差异—甲材料 60000

(2)购入甲材料时

借:材料采购—甲材料 200000

贷:银行存款 200000

借:原材料—甲材料 190000

材料成本差异—甲材料 10000

贷:材料采购—甲材料 200000 (3)领用甲材料时

借:生产成本 400000

贷:原材料—甲材料 400000 (4)月末计算材料成本差异并结转

甲材料成本差异率=(40000-60000+10000)/(2000000+600000+190000)=-0.36% 发出材料负担的成本差异=400000×(-0.36%)=-1440(元) 借:生产成本 1440 贷:材料成本差异—甲材料 1440 3. 练习原材料按计划成本发出的核算

某工业企业月初库存某种材料1000件,每件计划成本为100元,材料成本差异分配率为-2%,本月发生的材料购买和发出业务如下:

(1)本月5日以商业承兑汇票方式购入该种材料2000件,每件买价为100元,有关运杂费4000元,专用发票列明应支付增值税共计34000元;

(2)本月20日以转账支票方式购进该种材料1000件,专用发票列明每件买价为99元,另应支付的增值税为16830元; (3)本月发出材料汇总表列明,产品生产领用该种材料1500件,生产部门一般性消耗500件,企业在建项目领用本月5日购入的该材料1200件。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计算月末材料成本差异分配率及各种部门领用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并做购料、发料及分配材料成本差异的有关会计分录(假定购进的材料都于当日验收入库)。 (1)5日,购入材料时

借:材料采购 204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4000 贷:应付票据 238000 借:原材料 200000

材料成本差异 4000

贷:材料采购 204000 (2)20日,购入材料时

借:材料采购 99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6830 贷:银行存款 115830 借:原材料 100000 贷:材料采购 99000

材料成本差异 1000

(3)领用材料时

借:生产成本 150000 制造费用 50000 在建工程 120000 贷:原材料 320000 (4)月末,计算材料成本差异并结转

材料成本差异率=( -2%×1000×100+4000 – 1000)/(100000+200000+100000)= 0.25% 产品负担的成本差异=150000×0.25%=375(元) 车间负担的成本差异=50000×0.25%=125(元) 在建工程的成本差异=120000×0.25%=300(元) 借:生产成本 375 制造费用 125 在建工程 300 贷:材料成本差异 800 借:在建工程 20451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20451 4.练习存货短缺的核算

资料:(1)企业于本月7日购进商品一批,发票列明数量共计5000公斤,单价20元,商业折扣为2%,增值税率为17%,用一张120000元的银行汇票支付货款,剩余款项已退回。本月20日到货,验收入库时发现短缺100公斤,原因尚未查清。本月25日经查实上述短缺均属供货方少发,企业向供货方索赔。

(2)本月5日采用银行承兑汇票方式购进甲材料1000件,每件发票单价100元,并加收增值税17000元;12日收到货物验收入库时发现短缺10件,原因待查;20日查明原因系意外事故所致,保险公司同意赔偿80%,其余20%作为营业外支出处理,该种材料计划单价95元。

要求:做出必要的计算和会计处理。 (1)7日,购入商品时

购货价格=5000×20×(1 - 2%)=98000 (元) 税金=98000×17%=16660(元)

借:材料采购 98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6660 贷:银行存款 114660 20日,验收入库时

短缺部分成本为 100×20×(1- 2%)=1960(元) 借:原材料 96040 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 1960

贷:材料采购 98000 25日,查明原因时

借:其他应收款 2293.2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196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333.2 (2)5日,购入材料时

借:材料采购 1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000 贷:银行存款 117000

12日,验收入库时

入库材料实际成本=990×100=99000 (元) 入库材料计划成本=990×95=94050(元) 材料成本差异 =99000—94050=4950 (元) 短缺部分成本为=10×100=1000(元) 借:原材料 94050 材料成本差异 4950 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1000

贷:材料采购 100000 20日,查明原因时

保险赔偿=1000(1+17%)×80%=936(元)

转营业外支出数=1000(1+17%)×20%=234(元) 借:其他应收款—保险公司 936

营业外支出 234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 1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170 5.练习委托加工材料的处理

资料:企业委托某公司为其加工原材料一批,向其发出的委托加工材料计划成本共计50000元,上月材料成本差异率为-3%,加工完成后应支付加工费计10000元及增值税1700元,款项未付,用银行存款支付往返运费共计1000元,该批委托加工的原材料现已验收入库,共计100件,每件计划成本为600元。

要求:作出以上经济业务的全部会计分录。 (1)发出原材料时

借:委托加工物资 48500 材料成本差异 1500

贷:原材料 50000 (2)支付加工费时

借:委托加工物资 1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00

贷:应付账款 11700 借:委托加工物资 1000

贷:银行存款 1000 (3)收回委托加工物资时 借:原材料 60000

贷:委托加工物资 59500 材料成本差异 500 6.练习商品存货的核算

资料:某商业零售企业本月购进并验收入库商品的进价共计250000元,其售价共计350000元,本月售出商品的售价共计200000元,月末计算的综合进销差价率为30%。

要求:作出以上经济业务的有关的会计分录。 (1)购进商品时

借:在途物资 25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42500 贷:银行存款 292500 借:库存商品 350000

贷:在途物资 250000 商品进销差价 100000 (2)销售商品时

借:银行存款 234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40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200000

贷:库存商品 200000 (3)期末,计算售出商品的进销差价并结转 售出商品进销差价=200000×30%=60000(元) 借:主营业务成本 60000

贷:商品进销差价 60000 7.练习周转材料的核算

资料:某企业的包装物按实际成本核算,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1)以银行存款购进包装物,实际成本3510元(其中包括进项税510元)。 (2)生产领用包装物,用于包装产品,实际成本400元。 (3)销售产品领用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实际成本200元。

(4)销售产品领用单独计价的包装物,实际成本400元,售价585元(其中包括增值税85元)。

(5)出租新包装物100个,包装物实际总成本6000元,共收取押金8000元,每月收取租金700元。包装物价值采用五五摊销法。

(6)承租单位退回包装物80个,退还押金6400元。

(7)没收逾期未退回20个包装物押金1600元(其中销项税额232.5元),摊销其成本的另外50%。 (8)因入库回收的出租包装物多次出租,已无法使用,批准报废。报废时收回残料200元。 要求:作出以上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 (1)购进包装物时

借:周转材料 3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510

贷:银行存款 3510 (2)生产领用包装物时

借:生产成本 400 贷:周转材料 400 (3)销售产品时

借:营业费用 200 贷:周转材料 200

23 120 5.00 600 28 合计 250 1365 90 50 60 410 5.00 6.50 5.50 450 325 330 2155 90 50 80 120 20 120 140 5.00 6.50 5.50 5.00 5.50 5.00 450 325 440 600 110 600 710 5月份发出甲产品实际成本=250+500+300+(450+325+330)=2155(元) 5月份结存甲产品实际成本=110+600 =710(元) 5、解:(1)发出委托加工材料的实际成本:

借:委托加工物资 16000 贷:原材料——甲材料 16000 (2)支付加工费、增值税和往返运费:

借:委托加工物资 2372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68(340+400×7%)

贷:银行存款 2740 (3)退回剩余的原材料:

借:原材料——甲材料 800(16000/1000×50) 贷:委托加工物资 800 (4)加工完成的原材料验收入库:

借:原材料——加工材料 17572 贷:委托加工物资 17572 6、解:(1)发出委托加工材料的实际成本:

借:委托加工物资 20000 贷:原材料——乙材料 20000 同时分摊材料成本差异:

借:材料成本差异 1000

贷:委托加工物资 1000 (2)支付加工费、增值税和往返运费:

借:委托加工物资 2186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54(340+200×7%)

贷:银行存款 2540 (3)加工完成的原材料验收入库:

借:原材料——加工材料 21000 材料成本差异 186 贷:委托加工物资 21186 7、解: (1)计算380个包装箱的实际成本:

=(4-0.3)×400+(4-0.3)×400×(-5%)+200+79.98 =1480+(-74)+200+79.98=1685.98(元) (2)计算入库包装箱形成的差异额:

=1685.98-380×4.3=1685.98-1634=51.98(元)

(1) 编制会计分录: ①发出木材:

借:委托加工物资 1600 贷:原材料——木材 1600 同时分摊材料成本差异:

借:材料成本差异 80 贷:委托加工物资 80 ②支付加工费、增值税和往返运费:

借:委托加工物资 279.98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40.02(34+86×7%)

贷:银行存款 320

③退回剩余的原材料:

借:原材料——木材 120(400×0.3) 贷:委托加工物资 120

同时形成材料成本差异:

借:委托加工物资 6(120×5%) 贷:材料成本差异 6 ④加工完成的380个包装箱验收入库:

借:周转材料——包装物 1634

材料成本差异 51.98 贷:委托加工物资 1685.98 或:借:周转材料——包装物 1634 贷:委托加工物资 1634 借:材料成本差异 51.98 贷:委托加工物资 51.98 8、解:(1)1日购入一般工具一批:

①购入时:

借:材料采购——低值易耗品 102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73.4

贷:银行存款 1193.4

②入库时:

借: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 1000

贷:材料采购——低值易耗品 1000 ③结转差异:

借:材料成本差异——低值易耗品 20 贷:材料采购——低值易耗品 20 (2)2日购入的专用工具验收入库:

①验收入库:

借: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 2200

贷:材料采购——低值易耗品 2200 ②结转差异:

借:材料采购——低值易耗品 100

贷:材料成本差异——低值易耗品 100

(2) 10日基本生产车间领用专用工具:(注:题目改为一次摊销) 领用时:

借:制造费用 4000 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 4000 同时分摊材料成本差异:

借:材料成本差异 80 贷:制造费用 80 (4)15日管理部门领用工具:(注:题目改为一次摊销)

领用时:

借:管理费用 5000 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 5000 同时分摊材料成本差异:

借:材料成本差异 100 贷:管理费用 100 (5)20日基本生产车间领用一般工具:

借:制造费用 1500

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 1500

同时分摊材料成本差异:

借:材料成本差异 30

贷:制造费用 30 (6)26日基本生产车间报废工具:

借;原材料 30 贷:制造费用 30 9、解:五.五摊销法:

(1)基本车间:领用工具时:

借: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在用低值易耗品) 4692 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在库低值易耗品) 4600

材料成本差异 92

同时摊销50%的价值:

借:制造费用 2346(4692/2) 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低值易耗品摊销) 2346 ① 报废时:

A、摊销其剩余50%的价值:

借:制造费用 2346(4692/2) 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低值易耗品摊销) 2346 B、收回残料:

借:原材料 200 贷:制造费用 200 C、冲销其账面价值:

借: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低值易耗品摊销) 4692 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在用低值易耗品) 4692

(2)行政管理部门:领用家具时:

借: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在用低值易耗品) 1836 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在库低值易耗品) 1800

材料成本差异 36

同时摊销50%的价值:

借:管理费用 918(1836/2) 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低值易耗品摊销) 918 ②报废时:A、摊销其剩余50%的价值:

借:管理费用 918(1836/2) 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低值易耗品摊销) 918 B、收回残料:

借:原材料 80 贷:管理费用 80 C、冲销其账面价值:

借: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低值易耗品摊销) 1836 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在用低值易耗品) 1836

10、解:(1)出借时:

借:待摊费用 9090 贷:周转材料——包装物 9000

材料成本差异 90

(2)每月摊销时:

借:销售费用 3030 贷:待摊费用 3030 (3)收到押金时:

借:银行存款 10000 贷:其他应付款——大光公司存入保证金 10000

退回押金:

借:其他应付款——大光公司存入保证金 10000 贷:银行存款 10000

(5)报废残料收回:

借:原材料 180 贷:销售费用 180 11、解:采用一次摊销法:

① 收到押金时:

借:银行存款 6000 贷:其他应付款——东分工厂存入保证金 6000 ② 收到本月租金时:

借:银行存款 10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854.7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45.3 ③ 结转出租包装物的成本:

借:其他业务成本 5000

贷:周转材料——包装物 5000

④ 月末结转包装物成本差异时:

借:其他业务成本 50(5000×1%) 贷:材料成本差异 50 ⑤ 残料入库:

借:原材料 20 贷:其他业务成本 20 ⑥ 没收未退回包装物押金,其余通过银行退回:

借:其他应付款——东分工厂存入保证金 6000 贷:银行存款 5400 其他业务收入 512.82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7.18

(2)采用五、五摊销法:

① 出租时:

借:周转材料——包装物(出租包装物) 5050 贷:周转材料——包装物(库存未用包装物) 5000

材料成本差异 50

同时摊销50%的价值:

借:其他业务成本 2525(5050×50%)

贷:周转材料——包装物(包装物摊销) 2525

② 收取押金时:

借:银行存款 6000

贷:其他应付款——东分工厂存入保证金 6000

③收到本月租金时:

借:银行存款 10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854.7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45.3 ④租赁期届满时:

退回90只包装箱,86只验收入库,4只报废: A、退回90只包装箱的押金予以退还:

借:其他应付款——东分工厂存入保证金 5400 贷:银行存款 5400

B、没收10只包装箱的押金:

借:其他应付款——东分工厂存入保证金 600

其他业务收入 512.82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7.18 C、86只包装箱验收入库:

借:周转材料——包装物(库存已用包装物) 4300(86×50) 材料成本差异 43

贷:周转材料——包装物(出租包装物) 4343(86×50.5)

D、14只包装物报废:(其中:10只未收回、4只收回后报废) 摊销其剩余50%的价值:

借:其他业务成本 353.5[(5050/100×50%)×14]

贷:周转材料——包装物(包装物摊销) 353.5

注销其账面价值:

借:周转材料——包装物(包装物摊销) 707(353.5×2) 贷:周转材料——包装物(出租包装物) 707 收回残料:

借:原材料 20 贷:其他业务成本 20

12、解:(1)1997年年末应提取的存货跌价准备为:100000一90000=10000(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10000 贷:存货跌价准备 10000

(2)1998年末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100000-87000=13000(元)。由于前期已提10000元,本年末应补提13000-1000=3000(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3000 贷:存货跌价准备 3000

(3)1999年末该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有所恢复,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100000-98000= 2000(元),前期累计计提数为13000元,应冲回11000元

借:存货跌价准备 11000

贷: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11000

(4)2000年末该存货的可变现净值进一步恢复,已大于成本,但应冲减的存货跌价只以已入账的减少数为限:10000+3000

-11000=2000(元)

借:存货跌价准备 2000 贷: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2000

13解: A产品的可变现净值=640×1-20÷2=630万元;

B材料的可变现净值=640×1-250-20÷2=380万元; 甲公司期末存货的可变现净值=630+380=1010万元。

14解:甲商品的成本是240万元,其可变现净值=200-12=188万元; 故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240-188=52万元。

乙商品的成本是320万元,其可变现净值=300-15=285万元; 故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320-285=35万元。

2004年12月31日公司应为甲、乙商品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总额=52+35=87万元。 15解:由于B公司持有的笔记本电脑数量13000台多于已签订销售合同的数量10000台,其

可变现净值=10000×1.5-10000×0.05=14500万元;其成本为14000万元; 故其账面价值=14000万元;

超过部分的可变现净值=3000×1.3-3000×0.05=3750万元;其成本为4200万元;故其账面价值=3750万元; B公司2005年12月31日笔记本电脑的账面价值=14000+3750=17750万元 16解:甲产品的可变现净值=90-12=78万元;甲产品的成本=60+24=84万元;

由于甲产品的可变现净值78万元低于产品的成本84万元,表明原材料应该按可变现净值计量。

A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90-24-12=54万元;成本60万元 故A原材料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60-54-1=5万元。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94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