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第二学期小小学音乐教师成长档案

更新时间:2023-06-02 11:06: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姓名:李媛媛 学科:音乐2009——2010第二学期

封皮…………………………………………………01 目录…………………………………………………02 我的个人资料………………………………………03 我的音乐教学计划…………………………………04 我的的音乐教学德育渗透…………………………06 我的教学叙事………………………………………12 我的教学随笔………………………………………16 音乐教研……………………………………………18 我的教学反思………………………………………19 我的音乐学总结……………………………………22

我的个人资料

我的音乐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使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音乐课是美育教育的一部分,要着重培养学生在歌唱和感受音乐的能力,通过音乐的艺术形象,培养学生的远大理想,陶冶情操,启迪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孩子们身心健康的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选就一代社会主义新人发挥重要作用。

二、教学任务

1、学会课本上的全部歌曲,通过歌曲的演唱,使学生更加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学习、爱科学、爱科学、爱大自然、爱生活。

2、学会如下读谱知识:弱起小节、速度记号、跨小节的切分音。

3、认真完成课后的综合训练,通过练习逐渐提高学生的创作旋律、填写旋律的能力,并逐渐学会辨别三和弦的和谐是否。

4、上好欣赏课,通过欣赏,扩大学生的视野,以音乐的艺术形象有力的感染和鼓舞学生。在上好欣赏课的同时,认真介绍民族乐器的“吹管乐器”和“打击乐器”,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还要介绍世界著名音乐家莫扎特和冼星海的生平事迹,学习他们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以审美体验为核心,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创造思维。

教学难点:审美情操的培养,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合作精神的能力。

四、学情分析:

1、二、三年级的歌曲都是单声部歌曲,唱二声部歌曲比较困难,两个声部分别唱效果都不错,而合在一起难协调统一。因此,要加强练习。

2、在唱歌、视唱和听音练习方面,大部分同学都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每班还有四五个音乐上的后进生五音不全,我们要多给这些同学一些关心和爱心,使他们尽快的喜欢起音乐来,让他们高兴起来,尽快

脱掉“乐盲”的帽子。

3、在欣赏方面,大多数学生图个热闹,而对曲目的主旋律不熟悉或知之甚少,学生不知道音乐美在哪,就很难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情绪,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因此,需要学生先熟悉旋律,再做欣赏。

五、工作措施

1、认真备课,认真学习音乐教学大纲,全面了解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

2、认真上课,课堂使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阵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手段,课堂教学力求思路清晰,结构严谨,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教学生动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积极参加组里的教研活动,多听同行老师们的课,吸取他们的长处,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和教学能力。

4、积极大胆的使用现代化的电教设备,加大教学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5、密切联系学生,经常征求学生对老师的意见,不断改进教法,提高教学效果,争取大面积的丰收。

六、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的知识结构体系分析和技能训练要求。本册教材内容有:共分为六个单元,每个单元包括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以及学习和音乐文化的广阔天地等内容,这些内容均有机的联系。本学期教学内容包括唱歌、欣赏、器乐、律动、创编等。要求如下-------- 唱歌:学习用正确的口形歌唱,咬字吐字清晰。学习正确的呼吸及连音演唱方法,能够很好的表现歌曲的情感。欣赏:欣赏优秀的歌曲、乐曲、民歌、民间歌舞、民间器乐曲,感受音乐的不同情绪。器乐:认识各种打击乐器,并学会正确的演奏方法,逐渐培养儿童的音乐创造力和协作能力。律动:要求学生配合音乐,跟老师示范,在技能训练上,注意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

我的音乐学科德育渗透

音乐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在学生的知情意等多方面都能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德育中音乐教育能发挥重要的作用,甚至是道德教育的有力手段。首先,音乐作为人的音乐,社会的音乐,必然蕴含着丰富的人的情感和社会的内容,它通过音响的方式触动人的情感,引发人无限的想像,并从情感上震撼人的心灵,给人以多方面的熏陶,其影响力和感染力是巨大的。孔子说:人的培养,“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荀子认为:“人之初,性本恶” ,并提出:“夫乐者,乐也。”他们都认为音乐能起到重要的教育作用。音乐可以给人带来极大的欢愉,从而给人以积极的影响和效益。新时期学校音乐教育的理念应该是“寓德于音乐教育教学之中”,用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在音乐教育中不断渗透德育教育,不断扩充教育的内容与结构,使得学校道德教育不再那么单一,可以通过利用音乐的艺术感染力发挥其育人功能,并引导学生认清方向,分辨是非,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一. 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学习问答》中指出,所谓道德教育,就是指一定社会或阶级为了使人们遵循其道德准则,自觉履行相应的道德义务,而对人们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施加的系统的道德影响。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务,不仅仅是要使人们懂得善恶、是非、荣辱,更重要的是要使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深入人们的内心,转化为个人的内在道德品质。道德教育是道德建设的重要形式,在道德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老子曾说“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意思是:人民都广泛行善积德了,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没有办不成的事就可以确保长治久安。

引申到学校的道德教育过程就是,要重视学校的德育教育,学生有了良好的道德修养,今后在社会中树立良好的形象,从而很快适应社会,找到适合自己发挥才干目标,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

我们知道如今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率逐年上升、趋向低龄化、智能化等,这些事实表明,我国当前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状况令人担忧。我们再来看看一些青少年道德观念淡薄的案例:

有人在某地一小学五年级调查一个班50多人,当问其长大后想干什么时,有30多个人说要当经理挣大钱,有10多个人说想当大官管人,还有几个说要当歌星,影星,而无一人说要当工人,教师,科学家。2002年10月9日,福建省福清市警方破获一起在校中学生杀害在校生案,抓获陈某等五名犯罪嫌疑人,缴获作案工具两轮摩托车1部、六四式军用手枪子弹3发等物品。北京一17岁少年小新(化名)为偷钱上网,竟然将奶奶当场砍死,将爷爷砍成重伤等等。这足以说明当代及下一代的道德教育刻不容缓。

二.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在现行的学校道德教育中存在着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比如:道德教育太刻意,太形式化,而且孤立封闭,道德教育的课程也知识化,只是单向灌输,忽略双向的理解,集体受教多,个体选择少;道德教育死板缺少活力,实效性不够,缺少影响力和感染力。学校的德育未能成为有助于学生精神心灵成长,提高生活质量的工作。结合这些现实情况及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在音乐学科的教学中,要有责任有目的的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培养,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行,不断规范自己的行为。那么应该如何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呢?我从以下几点进行阐述:

(一)抓住音乐教学的育人功能

道德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世界观的形成,价值观念的建立,人格的完善,理想的升华。而音乐恰恰是陶冶情操、宣判人格的有效途径之一,它有着德育所不可替代的独特的育人功能。

1.利用音乐“陶冶情操”的功能渗透德育

音乐之所以美,关键是音乐把动态与静态的美、情感的美通过艺术化的声音组合表现出来,使人在有意或无意之中,从生理

和心理上受到影响。它的美能使无数人为之动情、为之振奋、为之倾倒。学校音乐教育应该多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音乐作品,充分享受一切美的音乐,老师不时对学生进行讲解,让学生进一步去体会理解音乐的内涵。如《保卫黄河》有着非常鲜明,生动有力的音乐形象,它以跳动起伏,生气勃勃的战斗精神构成它的声调特征,表现了我们伟大祖国的英雄儿女斗志昂扬的奔赴抗日救国战场,掀起了民族解放斗争巨浪的热烈场面,生动的刻画出保卫黄河,保卫祖国,英勇杀敌的光辉形象,在这一刻学生一定会受到心灵上的震撼,激发出爱国主义热情,以及顽强的斗志。又如欣赏我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民间传说《梁祝》时,同学们会被这优美的旋律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所深深的吸引、打动。这些健康的音乐作品能够触及学生的心灵深处,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的素质得到更全面的提高。音乐陶冶情操的功能有利于学生与音乐主题思想产生共鸣,能顺利通过音乐的审美作用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从而能潜移默化的把德育渗透到音乐教学中去。

2.利用音乐“开发智力”的功能渗透德育

音乐能开发学生的智力,但音乐教育并不是只偏重于开发智力,音乐开发学生的智力是弥补传统教育中多年来偏重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强化左脑运用,而右脑开发与利用严重缺乏的现象。通过音乐开发尚未发展完善的大脑,能使左右脑平衡发展,这对开发学生的智力有着特殊的作用。在音乐课中,生动活泼的音乐欣赏,表现和创造活动,能够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冲动,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使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由此可见,音乐课不是单一的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它还培养着学生的创造精神。那么,在音乐课中教师创造性的引导学生理解和诠释音乐作品的过程尤为重要。这个过程也是给教师把德育渗透到音乐教学中一个很大的空间。比如在音乐欣赏课中,教师引导学生在欣赏音乐的时候不能被动的去体验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也不能被动的去接受某人对作品的诠释,而应该根据自己的审美经验,生活经历,以及自己的心理特点,思维习惯来诠释作品,从而巧妙的把道德渗透到学生的思想和心灵中去。

3.利用音乐“促进身心健康”的弄能渗透德育

音乐是一种精神体操,一些优美动听的音乐,有助于人们精神和身体放松,消除人的精神和身体的疲劳,起到一种精神欢愉的作用,达到良好的休息状态。

音乐能充分的利用鲜明的节奏,优美的旋律,丰富的和声,美妙的音色来表达情意,能直接触动学生的情感中枢,震撼学生的心灵,净化学生的情感世界,陶冶思想情操,道德观念的渗透和影响是很大的。耶里斯多德曾强调指出,音乐艺术和社会作用在于净化人的情感,使人心旷神怡。王国维曾指出,音乐可以使人的精神得到满足,能以乐辅德。音乐教育对不同体质的人可以进行不同的教育。如对活泼好动的人,让他多听多长比较安定,庄重的乐曲,以克服其傲慢的特点;对于不好动的人,让他多听比较活泼的音乐,以克服其保守的特点;对于容易暴躁的人,让他多听温柔和谐的乐曲,以克服其粗鲁的特点;对于过分胆小的人,多让他听激烈雄浑的乐曲,以克服其遇事退缩不前的弱点,等等。可见音乐不仅有利于身心健康,还有利于人的性格,情趣,个性的形成。这是教师进行德育教育重要而不可或缺的基础条件。

(二)改变音乐课的教育方向

教育首先应该是“人”的教育。音乐教育要树立“以人为本”的音乐教育理念,其根本所在就是以人为尊,以人为重,以人为先。音乐教育要提倡解放,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更要注重学生形成有高道德修养的健全的人以及学生能力的培养。

1.树立“尊重学生”的教育观念

教育的理想是“为了一切的人,也为了完善人的一切”。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首先要尊重学生。尊重教育,道德是相辅相成的,尊重是教育也是道德的前提,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没有尊重就没有道德,这一点在音乐教育中也尤为重要。因为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完整的人,他们有着自己的认识理解,所以在音乐教育中,不管是音乐欣赏还是音乐表演,对于同一首作品,每一个人在审美和表现美的过程中都会带着自己的主观性和个性,差距也由此产生。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允许个性的存在,

要尊重学生的想法,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以民主,平等的态度组织,参与教学过程。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也一定会和教师的理解产生差异,这时教师应该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教师还要正确把握学生的思维方向,如学生的思维方向符合音乐审美的规律和社会道德的标准,教师应该给予肯定和表扬,如果教师发现学生思维方向与审美甚至社会道德有偏差时,教师应该及时纠正,引导学生对作品正确的理解。并通过作品加强道德教育,使学生能以平和的心态理解作品,在这个过程中健全学生的道德素养。达到培养真,善,美的育人目的。

2.在音乐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丰富德育内容

爱国主义是道德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在音乐教学过程中,适当多选择那些歌唱祖国、歌唱党、歌唱社会主义的优秀歌曲进行教学。比如欣赏《黄河大合唱》时,教师要让学生了解作者创作这首歌曲的背景,冼星海是在回国后痛感民族危亡的深重,深知民众的苦痛。在民族危亡的严重关头,他站在民族斗争的前面。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确信中国共产党才是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为了民族解放,“为抗战发出怒吼”,他以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纵笔谱写歌曲。整首歌曲旋律热情奔放,赞颂了伟大坚强的中华民族。歌曲中紧张的船夫号子表现了中国人民英勇顽强的性格。凄楚悲愤的曲调表现出日本帝国主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沉重苦难,雄壮激昂的歌声表达了中华儿女在当的领带下必胜的信心。同时要使学生懂得,不能让历史的悲剧重演。

3.从兴趣入手,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音乐,净化学校音乐教育环境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记得在实习时,我问初中二年级的同学们“你们喜欢音乐吗?喜欢什么音乐?为什么?”基本所有的同学都一致回答喜欢流行音乐,至于为什么,他们的回答很简单,就是流行音乐音乐好听。流行音乐之所以有这么大的魅力,主要归结于流行音乐曲调优美,节奏感强,形式自由,而且易学易唱,掌握它不需要多少音乐基础,加上歌词内容又贴近生活。另外,流行歌手往往引领着潮流,并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审美情趣。把握这一点,教师在教学中通过介绍一些优秀流行歌手的成长奋斗经历和他们优秀的专辑,可

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内在积极性。而不是扼杀学生的兴趣,强制性的让学生学生民族音乐。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励志的流行音乐与课本有效结合,不断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修养水平,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同时,引导学生通过对励志流行音乐和课本音乐与一些庸俗的流行音乐的对比分析,加强学生对高尚音乐的修养,自觉抵制不健康音乐的侵蚀。

4.结合课外艺术活动进行集体主义教育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艺术活动也是培养学生高尚情操,美好品德的重要途径。马克思说:“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发展其全面才能的手段。”课外活动正是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合作意识,使他们融入集体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之中,让学生切身体验团队合作精神,认识到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只有当他融入集体之中,所有的微小的力量才能聚集成一股大而有力的力量。比如把全班组成一个合唱队,教师通过分配声部让大家合作演唱完整的合唱歌曲,在排练过程中也许有些同学有着很多不同的意见,有些不喜欢自己的所在的声部,有些同学又不喜欢站在最后排,这个时候就需要老师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让学生们知道只有通过相互合作,才能把这首歌曲唱好,为班集体共同的目标共同努力,齐心协力实现和完成共同的目标与任务,让大家充分尝试到团队精神的重要和建设形成团结力量的不易。通过这样的合作形式,同学们懂得了集体力量的强大。在合唱中懂得热爱班集体,懂得作为班集体的一员的重要性以及能以班集体为荣。

5.挖掘音乐教学中的德育要素

歌词是音乐中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在上音乐课,可以从歌词中挖掘那些思想性较强的内容集合歌曲背景与学生对话,融会贯通的讲解。让学生能从歌词中得到德育的熏陶。例如,周杰伦的歌曲《蜗牛》,是一首很美的歌曲。从歌词中向同学们分析它美在哪里。如歌词中的“蓝天,阳光,绿叶,轻轻的风,随着叶片往前飞的梦想”,营造出一幅自然,和谐的画面。如此美的意境让人读来有如春风拂面,旭日照身之感。引导学生通过这些词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体会歌词那唯美的意境。又如“小小的天有大大的梦想”, 这句歌词表现出蜗牛虽然很渺小,但是它依然有自己的憧憬,自己的梦想。它的梦想,不是雄霸世界,不是唯我独尊,而是“等待阳光静静看着他的脸”,只是“在最高点乘着叶

片往前飞”。这份单纯而美丽的梦想应该让我们感动!

在这首歌里,蜗牛的信念成了一道风景,就像逆风挺立的松林,坚韧而不可动摇。如“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等待阳光静静看着他的脸”,“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在最高点乘着叶片往前飞”,“小小的天有大大的梦想,我有属于我的天”这些句子在歌词中回环往复,重章叠唱,非常有力地展现了蜗牛奋斗不屈的精神。

歌词“该不该搁下重重的壳,寻找到底哪里有蓝天”,表现蜗牛心中的彷徨,它也有自己的负担,但是,更多的是它最后的选择却是无比坚强!“历经的上都不感觉到疼,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重重的壳裹着轻轻的仰望,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这里体现的不仅是蜗牛的坚强,更是一种永不放弃,无怨无悔的崇高品质! 分析完这些,我会进行总结。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每一个人也都在思考着如何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像蜗牛一样执著追求,无怨无悔。我们不是蜗牛,但我们却应当拥有歌词当中的蜗牛精神,撑起我们前进的勇气!我相信通过这首歌,健康的思想一定会在学生心中悄悄的留下了自己的脚印。

结论

总之,音乐教育要把美,道德和社会作为研究目的,把真,善,美的人作为教育目标。研究表明,凡长期经过音乐熏陶的学生,其性情,精神,气质以及思想意识,思维方式乃至生活水平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形成一种心理定势,具有牢固的稳定性,能让其一生获得健康的心理,良好的行为习惯。以这种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和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结合,使学生明是非,知善恶,识美丑,通过音乐形象激励学生积极进取,蓬勃向上,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因此,学校音乐教学应抓住音乐本身的育人功能,并通过音乐的特殊表达方式和不同的教育手段把受教育者培养成有道德修养的高素质的人。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努力做到以乐辅德,促智,怡性,从而达到全面育人的目的。

《打花巴掌》教学叙事

教学背景:

《打花巴掌》一课是人民音乐出版社第四册第三课教学内容,《打花巴掌》是北京地区一种传统的儿童游戏.自己在对教材认真研读的基础上,积极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对教材进行适度的延深和扩展,使学生的音乐素养与创新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

叙事描述:

古希腊的普鲁塔戈早在3000年前就曾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要点燃学生头脑中的火把,老师无疑是火种.在课堂上,要使学生的思维产生创新的火花,教师首先要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并且营造和谐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在《打花巴掌》一课教学中,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法,以具吸引力激趣的提问导入新课学习.师:你们喜欢玩游戏吗 生:喜欢…….师:你们看他们玩的什麽游戏.播放《打花巴掌》一课的课件,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新课的学习"打花巴掌的,一月一,我们从小爱学习……."引导学生在学会歌曲演唱的基础上,自由组成两人一组,三人一组,或多人一组的游戏小组,做"打花巴掌"歌游戏,边唱边玩,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歌游戏极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它是深受学生喜爱的音乐形式,游戏是一种自我表现性的活动,同时游戏富有创新性 ,在玩游戏过程中进行游戏方法创造,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创造热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带有游戏性的去学习 ,把知识尽量融会到快乐的音乐游戏活动中,让学生自由自在,心情愉快,精神放松地用自己的心去感受,理解音乐表达的形象,意义,

最终用自己认为最适合的声音去演唱歌曲,去做游戏,享受音乐的乐趣,表达个人的情智,使学生愉悦快乐的学习.

音乐是时间的,表现的艺术,在众多艺术门类中,它的创作自由度是最高的.这就决定了音乐教学过程并不是封闭的,孤立的.它应是学生对音乐的认识与对音乐的实践辩正统一的过程,是教师主带作用的发挥,学生主体能力的生成和发展的过程.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姆指出::"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发生兴趣."新教材给师生了提供更大的空间,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在《打花巴掌》一课教学中,利用教材教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尽量扩大教材的外延.除教材规定的创编歌词部分外,还对歌词其它部分进行创编.如:提着篮子去采花,茉莉花……启发学生说出你还知道哪些花,你能为大家介绍吗 你能唱给大家听吗 学生争先恐后的来展示自己,随后老师以一种师生平等的口吻说:老师在课前也准备一些生活中大家比较熟悉的花卉图片(出示图片),我也想向大家介绍,也想唱给大家听,……"学生在亲切平等的教学氛围中,最大限度的获得知识,求得发展.在教学中,用最浅显的语言,帮助学生获取新知,巧妙利用教材中富含创新的因素,举一于课内,反三于课外,就学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激起学生探索思考的热情,引导学生把书本知识与生活世界联系起来,从而能够借助于已有生活知识,激发联想,生成创意,达到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的目的.

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变"教课本"为"用课本教"从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走向创新取向,对教材进行适度的延深和扩展,正当学生唱着自己创编的歌词洋洋得意时,我向学生提出了更富挑战性的问题,师:同学们咱们能不能在歌词创编的基础上,对歌曲说唱部分的节奏进行创编,生:可以,…… .开始时,

对学生先作一定的启发,然后让学生根据说唱词内容和其节奏特点,以多种节奏形式朗读这句说唱词,有目的地为说唱词设计有特点的,富有变化的节奏,使说唱词的朗读显得生动活泼,自由多变并写出不同的节奏组合.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丰富说唱词的表现力,另一方面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节奏听觉和记忆,培养学生创编节奏的能力

如:2/4改编成:4/4

这样,使学生不仅掌握了本课节奏的重难点,锻炼了学生的节奏能力,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创编节奏的过程中,学生的创编能力差距明显,有的学生能按照创编的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说唱词,但有的学生只能按照书上的节奏朗读说唱词,创编能力很差,针对这种情况,对创编节奏水平较差的学生降低创编难度,在进一步启发下,鼓励指导他们在课本节奏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改编,使他们能够在不同的程度上获得发展,使每个学生的创造潜能得以展示.创新教育不要求每个学生能创作高水平的音乐作品,不要求每个学生能较好地进行歌曲的二度创作,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一种创新精神.

音乐是深具魅力,充满启发的,在新的课程理念下,让我们正确利用课堂教学的精神能源,用新的思想,新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诱导和启发,开发其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创新意识,用宽容的态度,赏识的目光去尊重他们,呵护他们,挖掘他们的音乐才能和艺术创造的潜能,让我们用与学生相同的眼光去审视并完善自己的教学,让音乐课堂成为学生快乐成长的舞台,让学生走进音乐的殿堂去寻找,去探索,去创造,在美妙的音乐中挖掘音乐潜能,培养创新能力

我的教学随笔

在音乐教学中,以人为本的新教学观是现代教学观念的核

心。学习者是整个课程的核心,是一种通过学生主动学习来促进主体发展的一种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其实质体现了现代教育特征。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醒青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求知的心奋感与成功感的结晶,是教师不断引趣、启发、练习、创造、反馈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说、听、唱、做、想等多项活动,把学生从简单低级的趣味性阶段,引向求知的乐趣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创设合乎实际的教学情境,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听、视等多种途径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如果说“听”是引导学生对音乐形象的初步联想,那么

“视”就是把这一联想进一步深化到具体形象。音乐离不开听,但又不能仅仅停留在听觉阶段。因为音乐总是在表现和探索并形成一定的意境。如果过分强调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排除干扰专心的听,这只是注重了音乐艺术本身的个性。如果能运用各种辅助手段,多元化的帮助学习者消化、吸收音乐,这就注重了音乐与其他艺术的联系。可以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理解多元文化。这些与音乐相关的领域、相互沟通、彼此强化。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如果学习者能同时开放多个感知通道比只开放一个感知通道更准确,更能有效的把握学习对象。如动态的、视觉冲击等参与音乐的感知与体验,收效会不错。因此,采用视听结合的教学模式更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从而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和

创造性。有一项调查显示:视听与只听获得的收益,视听明显大于只听效果。而视听结合的教学模式,最重要的是学生积极的参与。新的课程中也给学生留下了很大的想象与参与空间。

第一,角色转换。即以学生为本位,改变以往被动的角色,让学生承担一定的课题,给学生以发挥的空间。组织学生生机勃勃的参与。带给学生以快乐。使课堂内充满笑声。学生设计,教师的补充。师生共同讨论。教学容量大,学生印象清晰、受益匪浅。

第二,设疑。这是教师有目的有选择地向学生提出问题。设疑是为了启发学生探索的欲望,这是为了一步步引导学生通过探索找到正确的答案。“疑”可以是针对教学重点而设,也可以是为解决教学难点而设,还可以为启发诱导加深印象而设。

第三,音乐教学的根本目的不只是让学生在课内多听几首好的作品,而是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利用有限的教材去激发学生欣赏音乐兴趣的火花。兴趣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动力,学生有了这种动力就可以利用多余课内教学时间的多少倍,去寻找比音乐课堂内多若干倍的音乐作品。传统的音乐教学把内容与注意力重点放在过去是被中西文化的阐释或演绎,而这些东西虽具历史性,然而历史感太沉重,与现代生活的艺术相隔的时间太过久远,无法跟上时代的脉搏。无法跟上学生前进的脚步与需要。如将视听的教学模式贯穿于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创新潜能开发,强调他们的创新性,使学生不仅听到声音,同时能欣赏到形象,从而陶冶性情,加深对学习音乐的爱好。

爱因斯坦曾说过:“在学校和生活中,工作中最重要的动机是工作中的兴趣,是工作获得结果时的乐趣,以及对这种结果的社会价值的认识。”所以,我们作为基本教学中的一员,要不断创设出符合时代需求,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新思路。

音乐教研

乐游戏的灵魂,音乐游戏只是学习音乐的手段,音乐游戏必须伴随音乐,才能实现音乐教学的目的,所以音乐游戏的最大特点就是“音乐性”,让儿童在游戏中学习音乐,感受音乐的流动、旋律的起伏、节奏的跳跃、音色的变化、速度的统一与变化,并随时根据音乐的变化作出反应,在游戏中学会听辨不同旋律、节奏、节拍、速度等音乐的基本要素,训练了听觉、视觉和运动觉,从而达到音乐学习的目的。音乐游戏除了具有“音乐性”这一主要特点外,还应具有自然性、趣味性、创造性等游戏的共同特点。为便于教学与运用,

根据游戏的功能,把音乐游戏分成以下几类:

1.节奏训练类游戏。

2.音准训练类游戏。

3.培养音乐感受力游戏。

4.训练动作与音乐协调类游戏。

5.识谱类游戏。

6.其他游戏等。

把音乐游戏归类,主要为了教学与研究的需要,我们可按教学要求选择和搭配相应的游戏进行教学。音乐游戏的运用如何运用游戏进行音乐教学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要明确音乐游戏只是音乐教学过程的一个环节,一种手段,要把游戏恰如其份、灵活自如地运用于教学过程中去。

一、作为导入过程的游戏,其作用是揭示课题,吸引儿童注意力,激发儿童兴趣和积极性,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二、作为调节活动的游戏,其作用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儿童情绪,调整课堂秩序,提高儿童的学习热情。

三、视课堂教学实际情况,编排即兴游戏,弥补教学上的某些不足。

四、让儿童根据音乐内容创编音乐游戏,培养儿童的创造力、

想象力和对音乐的感受力。

另外,在运用游戏时除了向学生讲清游戏的规则和注意事项外,还要求儿童必须遵守规则,服从教师的指挥,掌握游戏的步骤和方法,如有歌曲的游戏一定要认真唱好歌曲,训练音准的游

戏一定要认真聆听琴声等,否则,就会妨碍游戏的进行。

我的音乐教学反思

小学音乐课教学是小学基础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为了提高民族的音乐文化素质。音乐教育不但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也能培养学生的优良的品德和情操,还能使他们的智力得到发展,非智力因素得到提高。同时,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 音乐反思性教学则是指运用教育教学的有关理论,对课堂教学的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思考,从中归纳出成败得失,为不断优化后续教学提供重要的条件。实践与研究证明,小学音乐实施反思性教学是教师自觉探索解决音乐教学中的有关问题,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效能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教师自我学习,提高业务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

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包括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两大方面,结合我校音乐课教学设备和学生的音乐基础,实际上现阶段我们主要以歌唱课为主。我的具体做法是:

一、指导学生熟读歌词。

在进行完歌曲范唱以后,可指导学生用比较标准、流利的普通话进行朗诵歌词,要注意咬字、吐字的准确度和清晰度,要求字正腔圆。同时根据歌词的内容向学生进行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等方面的思想品德教育。

二、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情绪。

在一首歌曲的左上角往往出现如“亲切地”、“欢快地”、“深情地”、“热烈地”、“庄严地”等等歌曲情绪,可让学生结合歌词含义,在歌唱时力求处理的恰到好处。

三、读谱训练。

在识谱时先给学生标准音,即歌曲的调号。当学生按标准音唱有一定的困难时可进行音阶训练。由于学生音域窄,确实难以达到标准音时可以适当降调,并鼓励学生要经常练习音阶,达到拓宽自己音域的目的。

四、教唱歌词。

这一步是前四步的综合训练。首先教师应泛唱二至三遍让学生视听,对于较长或难度较大的乐句可以先分小节教唱在连接起来唱,以至圆满完成全部教唱。在学生对本歌曲没有完全学会之前不能让学生练唱,因为学生自己识谱能力有限,一旦个别乐句唱错,则难以纠正。

此外,根据不同年龄段所掌握方法的区别,我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法,教学效果显著。

1、对于一、二年级学生来说,自制力差,但动感极强,于是我采用“律动教学法”,即将每节所学歌曲以律动的形式来进行,这样即省时又省力,还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对于三、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了一定的自制力,但识谱能力较差,我采用“听唱教学法”,即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听力,在反复视听的过程中来完成教学任

务,效果不错。

以上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的点滴体会,真切的希望能有更多的学生来喜爱音乐,热爱艺术。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小学音乐的反思性教学,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生活实际和认知心理出发,通过对音乐课堂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策略、集体协作等多角度、多形式进行科学反思。从成功的课例中我们应该反思:“为什么成功?”“成功的理论依据是什么?”“教学的设计与过程有什么特色?”“如何锦上添花富有创意?”等等,从中总结规律,提炼经验、指导实践。从失败的课例中我们应该反思:“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是教育思想还是教育理念的问题,是目标的设定还是内容的失当、是教学设计还是方法手段的应用等等,从中吸取教训,从而更好地促进教学内容的选择、组合、调整;教学目标的设计、达成;教学策略的合理、优化,才能使课后的反思性”教学随笔真正起到反思、调整、改进后续教学的积极作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能,不断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音乐审美能力。

我的音乐教学总结

本学期我不断、勇于创新、大胆实践、努力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做到与时俱进。在教学过程中,我尝试让学生用自主、合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8z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