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课程观后感

更新时间:2023-09-22 04:45:01 阅读量: 工程科技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石河子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实践教学·观后感

读书报告题目: 苏联之死

——读《正道沧桑 社会主义500年》第31集影片

有感

小组 代 表人: 邓佳

院系专业班级: 水利建筑工程学院12级给水排水工程2班 联 系 电 话: 18055369485 指 导 教 师: 龙群 填 表 日 期: 2014.4.7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组

2014年2月20日

填 写 说 明

1.观后感的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认真填写。

2.观后感以3000——3500字为宜,观点正确,段落分明,结构合理,内容充分。

3.严禁抄袭,一经发现0分处理。

4.按各指导教师规定时间和要求提交(提交电子版或纸制)。 5.封皮为4号宋体;表格为5号宋体,表格控制在当页。 6.封皮填写:小组成员不超过5人,小组代表人为1人,院系班级和联系电话均为小组代表人资料。

7.观后感正文格式:

题目(主和副标题40个汉字以内、4号宋体、加粗、剧中) 摘要(200字左右、小4宋体、1.5倍行距) 关键词(3-6个、小4宋体,词与词之间用“;”) 正文内容(3000-3500字、小4宋体、1.5倍行距) 参考文献(6个以内、5号宋体、1.5倍行距)

观后感题目 完成时间 苏联之死 2014年 4月 1 日—— 2014 年 4 月 7 日 院、系、班级 学号 2012510035 姓名 邓佳 具体分工 全部 小 组 成 员 水建12给排2班 本集影片主要介绍了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的过程与原因,由苏共二 十大入手,叙述了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三位苏联领 导人的改革路线和一系列的调整措施。美苏两国之间的政治集团于 欧洲展开全面对峙,历史进入“冷战时期”。在冷战后期,东欧各国观后感 在各方面的矛盾日益突出。在内因上:在经济方面,东欧袭用苏联内容简介 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片面发展重工业,人民生活水平仍然很低;(200字左右) 在政治方面,东欧各国的执政党和政府因为缺乏监督和选举,贪污 腐败、践踏法律和人权的行为层出不穷。在外因上:苏联在戈尔巴 乔夫上台后推行的建设“民主社会主义”纲领推动了东欧各党的改 组,同时戈尔巴乔夫采取“辛纳屈主义”减少了对东欧国家的控制。 可以说,东欧剧变是东欧各国在冷战期间长期积累的各种矛盾的总爆发。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推行和平演变和民主化。 观后感 自我评价 100字左右 看了影片后我将苏联的改革方向与中国所走的道路进行了深入对比,总结出中国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是最正确的选择。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只有正视,了解历史,尊重历史,从历史中总结经验,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的为国家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题目10分 结构30分 教师综合评分 内容50分 摘要文献等10分 总评分 教师评语

苏联之死

——观《正道沧桑 社会主义500年》第31集有感

摘要:苏联在发展道路上可谓是一波三折,这条风雨之路也最终导致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军事上的军备竞赛,经济上的不平衡发展,政治上的思想混乱,与不同领导人的改革措施调整,让苏联这个社会主义强国最终轰然倒塌。中国作为正在崛起的社会主义国家,也曾走在这条艰辛的道路上,然而中国走出了符合本国国情的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关键词:风雨之路;中共二十大;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不平衡发展

正文:

本集影片名为《风雨之路》,从1956年2月24日的苏共二十大会议开始讲起,在大会正式会议结束之后,时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的赫鲁晓夫又举行了一次秘密会议,在这次会议上,赫鲁晓夫发表了一份震惊世界的报告,这就秘密报告。其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批判个人迷信和斯大林,这也是苏联自斯大林时代之后的头等大事,造成了极其重大的影响和后果。

赫鲁晓夫主要在报告中批判了斯大林的七大错误: 1、个人迷信。

2、破坏法治,发动大清洗。 3、在卫国战争中的错误。 4、在民族问题上的错误。 5、在和南斯拉夫关系上的错误。 6、在经济政策方面的错误。 7、实行个人独裁。

要理解这次报告的重要性,就不得不首先了解一下“苏联模式”。 所谓苏联模式,即指苏联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形成的制度、体制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的方针、政策。这个模式形成于斯大林时期,并不断得到强化和固化,延续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对于苏联模式的内涵,有各种各样的概括。总起来

看,应包含两个层面:一是社会基本制度的层面,一是具体体制、机制的层面。

社会基本制度是一种社会制度区别于另一种社会制度的最基本方面。它是一种社会制度内在所固有的质的规定性的最一般反映,涉及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基本文化制度等领域。而具体体制、机制则是一个社会的基本制度的具体实现形式,是为基本制度的完善与发展服务的。两者之间既有区别也有联系。基本制度居于主要的方面,并占据主导地位,而体制、机制与政策居于次要方面,并处于从属地位。从状态上看,基本制度是相对稳定的,而体制与机制则是灵活易变的,要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更新。

从社会基本制度的层面看,在经济领域,苏联建立了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这两种形式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使之在国民经济中占统治地位,并在此基础上实行了按劳分配原则;在政治领域,苏联确立并坚持苏联共产党在苏联社会中的领导地位,形成了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苏维埃政权,对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实行广泛的民主,依靠无产阶级专政来保卫社会主义制度;在意识形态领域,苏共坚持无产阶级世界观--马克思列宁主义在苏联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

可以说在这次会议上,赫鲁晓夫从全盘否定了斯大林的政治理念,并且极力宣扬个人崇拜的危害性。这让我不禁联想起了上个世纪的中国,在一段时间内也出现过这种情况。当时在中国国内对毛泽东的崇拜也几乎狂热。对比起来看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析。

1.毛泽东与斯大林一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中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两人同为国家领导人。

2.中国与苏联走的都是社会主义道路,造就了早期相同的国情。新中国早期也是沿着苏联的老路走。

3.盲目的个人崇拜都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后果,中国的大跃进,文化大革命都与之有着深远的联系。

不难看出,个人崇拜问题已经影响到了中国和苏联的社会经济正常发展。在进入和平时期后,苏联依照旧模式发展,不遵守客观经济规律,片面发展重工业,高度中央集权,过分强调阶级斗争。这些问题也导致了苏联人民生活质量下降。所以赫鲁晓夫在二十大会议上才会极力否定人民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并且进行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8u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