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中医、中西医医师实践技能考前辅导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6-30 19:0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考试流程

实践技能考试简介

分的评分方法,则只要第一站答对,通过的概率极高!第一站辨证论治(笔试、40分、时间60分钟、1道病例题、中医及中西医一样)

第二站操作技能(口试+实际操作、时间15分钟、包括中医操作和西医操作、中医考生30分、中西医考生25分,考试内容的分配比例略有不同)

第三站临床答辩(口试、中医考生30分、中西医考生35分、时间15分钟) 考试合格标准

考生必须完成1--3站考试。

考试总分为100分,达到60分为考试合格。 听课须知

第一站是重点!无论如何要拿到足够的分数。若延续只记总

无论是中医考生还是中西医考生,中医内容都是重点和拿分点!

强调第一站,还有一个原因——通过实践技能考试后,还必须通过笔试,否则通过实践技能考试就没有任何意义。 中医内容的分值

中医考生:第一站40分,第二站20分,第三站24-30分,总84-90分。 中西医考生:第一站22分+,第二站10分,第三站20分,总52分+。 样题一 中医执业医师

孙某某,女,62岁,退休。2010年9月7日就诊。

患者两天前因误食变质不洁食物,而致腹痛阵作,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血,黏稠如冻,腥臭难闻,肛门灼热,小便短赤。遂来就诊。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泄泻相鉴别。

考试时间:60分钟。 参考答案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含病因病机分析):有不洁饮食史,腹痛,里急后重,大便次数多,泻下赤白脓血便属痢疾病。粪便黏稠如冻,腥臭难闻,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为湿热痢。饮食不洁,酿成湿热,湿热蕴结,熏灼肠道,气血壅滞,脂络损伤。病位在肠。病性属实属热(病的概念、该证型的特征(主症、兼症、舌脉特征)、该证型的病因病机)

中医病证鉴别:需与泄泻鉴别,二者都有腹痛,大便次数多。但泄泻无里急后重,无脓血便可资鉴别( 鉴别的理由:共同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各自特征性的临床表现) 诊断( 错了,全额扣分) 中医疾病诊断:痢疾 中医证候诊断:湿热痢

中医治法:清肠化湿,调气和血(内容正确即可) 方剂:芍药汤加减(错了,全额扣分)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煮法(基本正确,无原则错误即可)

黄芩12克 黄连9克 芍药15克 甘草9克 当归12克 木香10 克 槟榔15克 大黄9克 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处方后是否签名?(不签,不能在除姓名书写栏外的地方书写自己的姓名)

打分方法的规范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含病因病机分析):(9分)

1

有不洁饮食史,(腹痛,里急后重)大便次数多,泻下赤白脓血便属痢疾病。-1 粪便黏稠如冻,腥臭难闻,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为湿热痢。饮食不洁,造成本病。-3(酿成湿热,湿热蕴结,熏灼肠道,气血壅滞,脂络损伤。病位在肠。病性属实属热。) 病的概念、该证型的特征(主症、兼症、舌脉特征)、该证型的病因病机。 样题二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

杨某,女,35岁,已婚,工人。2010年7月10日初诊。

患者于3天前出现咳嗽,伴有发热,恶风,鼻塞,自行服用感冒药、止咳化痰药物,症状不减。1天前咳嗽、咯痰加重,于今日来诊。现症:咳嗽频剧,气粗,痰黄稠,咯吐不爽,口干,伴恶风,鼻塞,流黄涕。

查体:T:37.8℃,P:90次/分,R:18次/分,BP:120/75mmHg。双肺散在粗的干性啰音。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滑。

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2×109/L,中性粒细胞:80%。胸部X线片示:肺纹理增粗。 样题二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 答题要求:

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鉴别诊断:请与流行性感冒相鉴别。 考试时间:60分钟。 参考答案

? 主 诉:咳嗽伴恶风、鼻塞3天,加重1天.

? 现病史:患者于3天前出现咳嗽,伴有发热,恶风,鼻塞,自行服用感冒药、止咳化痰药物,症

状不减。1天前咳嗽、咯痰加重。现症:咳嗽频剧,痰黄稠,咯吐不爽,口干,伴恶风,鼻塞,流黄涕。

? 既往史、个人史、过敏史、婚育史、家族史:无异常

? 体格检查 :T:37.8 ℃ ,P:90次/分,R:18次/分,BP:120/75mmHg 。

? 一般情况:神色:无异常 形态:无异常 语声:无 异常 气息:呼吸气粗 舌象:

舌质红,苔薄黄。 脉象:脉浮滑。 ? 皮肤、粘膜、全身浅表淋巴结:无异常

? 头部及其器官: 无异常 ? 颈项:无异常

? 胸部(胸廓、肺部、心脏、血管):双肺散在粗的干性啰音,余无异常。 ? 腹部(肝、脾):无异常

? 二阴、脊柱四肢: 无异常 ? 神经系统:无异常

? 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2×109/L,中性粒细胞:80%. ? 胸部X线:肺纹理增粗。

?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含病因病机分析):以咳嗽为主症,诊断为咳嗽,因表证未解,诊断为外感

咳嗽。据痰黄稠,咯吐不爽,口干,伴恶风,鼻塞,流黄涕,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滑,辨证为风热犯肺证。风热犯肺,肺失肃降,则咳嗽发作。

? 西医鉴别诊断:流感有流行病学史,急骤起病,高热和全身肌肉酸痛等全身中毒症状明显,病毒

分离和补体结合试验可以鉴别。 ? 西医诊断依据

? 咳嗽,痰多色黄。 ? 双肺呼吸音粗。

? 辅助检查:白细胞:12×109/L,中性粒细胞80%。 ? 胸部X线片示:肺纹理增粗。

2

? ? ? ? ? ?

诊断:

中医疾病诊断:咳嗽 中医证型诊断:风热犯肺证 西医诊断:急性支气管炎

中医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方剂:桑菊饮加减。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 桑叶15g 菊花10g 连翘10g 杏仁15g ? 浙贝母10g 栝蒌15g 桔梗10g 黄芩10g ? 陈皮15g 麦冬15g 甘草10g

? 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 西医治疗原则与方法(药物、手术等): ? 一般治疗:适当休息,注意保暖,多饮水。

? 对症治疗:止咳口服克咳敏每日三次,每次5毫克。祛痰口服必嗽平每日三次,每次16毫克。 ? 抗菌治疗:可选用头孢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 评分要点

? 主 诉:咳嗽伴恶风、鼻塞3天,加重1天(主要症状(体征)加时间、或加伴随症状,或加症情

变化)。

? 现病史:患者于3天前出现咳嗽,伴有发热,恶风,鼻塞,自行服用感冒药、止咳化痰药物,症

状不减。1天前咳嗽、咯痰加重。现症:咳嗽频剧,痰黄稠,咯吐不爽,口干,伴恶风,鼻塞,流黄涕(发病时间、诱因、主症特点、伴随症状、诊疗经过、症情变化情况)。 ? 既往史、个人史、过敏史、婚育史、家族史:无异常。

? 体格检查 :T:37.8oC ,P:90次/分,R:18次/分,BP:120/75mmHg 。 ? 一般情况:神色:无异常 形态:无异常 语声:无异常 ? 气息:呼吸气粗 舌象:舌质红,苔薄黄。 ? 脉象:脉浮滑。

? 皮肤、粘膜、全身浅表淋巴结:无异常

? 头部及其器官: 无异常 ? 颈项:无异常

? 胸部(胸廓、肺部、心脏、血管):双肺散在粗的干性啰音,余无异常。 ? 腹部(肝、脾):无异常

? 二阴、脊柱四肢: 无异常 ? 神经系统:无异常

? 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2×109/L,中性粒细胞:80%. ? 胸部X线:肺纹理增粗。

? (阳性体征、重要阴性体征、异常辅助检查结果)

? 西医鉴别诊断:流感有流行病学史,急骤起病,高热和全身肌肉酸痛等全身中毒症状明显,病毒

分离和补体结合试验可以鉴别( 流行病学资料、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结果) ? 西医诊断依据(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结果) ? 咳嗽,痰多色黄。

? 双肺散在粗的干性啰音。

? 辅助检查:白细胞:12×109/L,中性粒细胞80%。 ? 胸部X线片示:肺纹理增粗。

?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含病因病机分析):

? 以咳嗽为主症,诊断为咳嗽,因表证未解,诊断为外感咳嗽。据痰黄稠,咯吐不爽,口干,伴恶

风,鼻塞,流黄涕,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滑,辨证为风热犯肺证。风热犯肺,肺失肃降,则咳

3

嗽发作(病的概念、该证型的特征(主症、兼症、舌脉特征)、该证型的病因病机) ? 诊断:

? 中医疾病诊断:咳嗽 中医证候诊断:风热犯肺证(错了,全额扣分) ? 中医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内容正确即可) ? 方 剂:桑菊饮加减(错了,全额扣分)

?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基本正确,无原则错误即可 )

? 桑叶15g 菊花10g 连翘10g 杏仁15g ? 浙贝母10g 栝蒌15g 桔梗10g 黄芩10g ? 陈皮15g 麦冬15g 甘草10g ? 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2010~2011医师资格考试真题总结60题 1.感冒

? 病机和病位:邪犯肺卫,肺失宣肃,卫表失和;病位在肺卫; ? 辨证:辨表寒热,辨夹湿暑燥 ;六淫风邪为首。

分型;风寒束表荆防;风热犯表银翘;暑湿伤表新加香薷;气虚用参苏饮;阴虚加减葳蕤。? 感冒证型鉴别表

? 感冒证型鉴别表

感冒——类证鉴别

? 和风温鉴别(初起时相似)

4

1、病势急骤、高热寒战

2、汗出热暂退,旋即又起,脉不静

3、可以出现神昏、瞻望、惊厥等内传征象 4、预后可能不好

? 普通感冒和时行感冒鉴别 1、全身情况重 2、可传变入里

3、传染性、流行性 小贴士

? 症状描述的第一句话——一定是这个疾病的诊断 -给你“发热恶寒”,就一定是想让你回答“感冒” -要严格区别考试与临床实际的区别

-要理解出题者的原则——标准答案不能有歧义。 ? 要了解一些主要症状与证候的联系

【例】胀、重、浊、腻、缠绵、渴不欲饮--湿。 【例】脉浮—就是表证。 2. 咳嗽

? 诊断:以咳嗽为第一症状

? 病机:邪犯于肺,肺气上逆;外感病位在肺,内伤病位在肝脾肾; ? 辨外/内咳嗽;因素痰与火;六淫侵袭和脏腑功能失调; 要点3:风寒、风热、风燥咳嗽

要点4:痰湿蕴肺、痰热郁肺

5

要点4:肝火犯肺、肺阴亏耗

3. 哮病

概念:喉中痰哮为哮病,哮为声音,喘为气息,哮必兼喘,喘不必兼哮,起病突然,间歇发作(分为

发作期和缓解期)。

病因:多与先天禀赋有关(家族史)。 病机:“伏痰”遇感引触,痰随气升,气随痰阻,气痰博结,壅塞气道(痰阻气闭)。 哮病证型记忆表

6

4.喘证

? 分实喘和虚喘,实喘分表证和里证,无论表里,均作用于肺

表证有二:风寒壅肺——风寒表证;

? 表寒肺热——表证+里热

里证有三:痰热、痰浊、气郁 ? 虚喘分为肺虚、肾虚、喘脱

? 所以喘证应先分虚实,再分表里。 风寒壅肺、表寒肺热、痰热郁肺

痰浊阻肺、肺气郁痹

7

肺气虚耗、肾虚不纳、正虚喘脱

5.肺痨

肺阴亏损、虚火灼肺 分型 主症 治法 方药 干咳、咳声短促,或咯少量黏痰,或痰中带有血丝、色鲜红,胸部隐隐闷痛,午后自觉手足肺阴亏损 心热,或见少量盗汗,皮肤干灼,口干咽燥,滋阴月华丸加减 疲倦乏力,纳食不香,苔薄白、边尖红,脉细润肺 数 呛咳气急,痰少质黏,或吐痰黄稠量多,时时咯血、血色鲜红、混有泡沫痰涎,午后潮热,百合固虚火灼肺 骨蒸,五心烦热,颧红,盗汗量多,口渴心烦,滋阴金汤失眠,性情急躁易怒,胸肋掣痛。男子见遗精,降火 合秦艽鳖甲散加减 女子月经不调;形体日益消瘦

8

要点3.气阴耗伤、阴阳虚损 分型 主症 治法 方药 咳嗽无力,气短声低,咳痰清稀色白、量较多、偶或夹血,或咯血,血色淡红,午后潮热,伴有保真气阴耗伤 畏风、怕冷,自汗与盗汗可并见,纳少神疲,便益气养汤、参溏,面色白光白,颧红,舌质光淡、边有齿印,阴 苓白术苔薄,脉细弱而数 散加减 咳逆喘息少气,咯痰色白有沫,或夹血丝,血色暗淡,潮热,自汗,盗汗,声嘶或失音,面浮肢补天阴阳虚损 肿,心慌,唇紫,肢冷,形寒,或见五更泄泻,滋阴补大口舌生糜,大肉尽脱,男子遗精阳痿,女子经闭。阳 造丸加苔黄而剥,舌质光淡隐紫,少津,脉微细而数,减 或虚大无力

心系疾病纲要

? 心系病,先分虚实,再分脏器,不分表里

? 虚证有虚象,不外气血阴阳,再分脏器,不外心脾肾。

? 实证有明显的邪气,不外瘀血、痰浊、肝火、水饮、气滞。

? 瘀血——痛有定处; 痰浊——胸闷痰多; 肝火——总有急躁易怒;? 气滞——总有肝气不舒;水饮——总有胸水、腹水、水肿。

6. 心悸

? 病因—虚、实

? 本脏虚——心的气血阴阳四种虚(虚)

? 外邪扰心——痰火、瘀血、水饮三种(正虚邪实) ? 治疗——都要安神 心虚胆怯、心血不足 分型 主症 治法 方药 心悸不宁,善惊易恐,坐卧不安,不寐多平补镇心丹心虚胆怯 梦而易惊醒,恶闻声响,食少纳呆,苔薄镇惊定志,白,脉细略数或细弦 养心安神 加减。(安神定志丸) 心悸气短,头晕目眩,失眠健忘,面色无心血不足 华,倦怠乏力,纳呆食少,舌淡红,脉细补血养心,归脾汤加减弱 益气安神 心阳不振、水饮凌心 分型 主症 治法 方药

9

心悸不安,胸闷气短,动则尤甚,面色桂枝甘草龙心阳不振 苍白,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象虚弱温补心阳,安骨牡蛎汤或沉细无力 神定悸 合参附汤加减 心悸眩晕,胸闷痞满,渴不欲饮,小便水饮凌心 短少,或下肢浮肿,形寒肢冷,伴恶心、振奋心阳,化苓桂术欲吐、流涎,舌淡胖,苔白滑,脉弦滑气行水,宁心甘汤加减 或沉细而滑 安神 阴虚火旺、瘀阻心脉 分型 主症 治法 方药 心悸易惊,心烦失眠,五心烦热,口干,天王补心丹阴虚火旺 盗汗,思虑劳心则症状加重,伴耳鸣腰滋阴清火,养酸,头晕目眩,急躁易怒,舌红少津,心安神 合朱砂安神苔少或无,脉象细数 丸加减 心悸不安,胸闷不舒,心痛时作,痛如桃仁红花瘀阻心脉 针刺,唇甲青紫,舌质紫暗或有瘀斑,活血化瘀,理煎合桂枝甘草脉涩或结或代 气通络 龙骨牡蛎汤 鉴别诊断 惊悸与怔仲:惊悸——功能性疾病;怔仲——器质性疾病 心悸与奔豚:奔豚气发自少腹,上下冲逆 7. 胸痹

? 就是心绞痛!

? 病因与病机:外邪——寒;内邪:肝脾肾;正虚(年老)。 ? 分虚实两大类

虚——气虚、阴虚、阳虚(没有血虚,血虚在心悸里——归脾汤) 实——邪实,各种原因引起的邪痹阻了心脉

? ——气滞、血瘀、痰浊、寒凝

心血瘀阻、气滞心胸 分型 主症 治法 方药 心胸疼痛,如刺如绞,痛有定处,入夜为甚,甚则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或痛引肩心血瘀阻 背,伴有胸闷,日久不愈,可因暴怒、劳活血化瘀,血府逐瘀汤累而加重,舌质暗红,或紫暗,有瘀斑,通脉止痛 加减 舌下瘀筋,苔薄,脉弦涩或结、代、促

10

心胸满闷,隐痛阵发,痛无定处,时欲太气滞心胸 息,遇情志不遂时容易诱发或加重,或兼疏调气机,柴胡疏肝散有脘腑胀闷,得嗳气或矢气则舒,苔薄或和血舒脉 加减 薄腻,脉细弦 痰浊闭阻、寒凝心脉 分型 主症 治法 方药 胸闷重而心痛微,痰多气短,肢体沉重,形通阳泄瓜蒌薤白半痰浊闭阻 体肥胖,遇阴雨天而易发作或加重,伴有倦怠乏力,纳呆便溏,咯吐痰涎,舌体胖大且浊,豁痰夏汤合涤痰边有齿痕,苔浊腻或白滑,脉滑 宣痹 汤加减 卒然疼痛如绞,心痛彻背,喘不得卧,多因辛温散枳实薤白桂寒凝心脉 气候骤冷或骤感风寒而发病或加重,伴形寒,甚则手足不温,冷汗自出,胸闷气短,寒,振通枝汤合当归心悸,面色苍白,苔薄白,脉沉紧或沉细 心阳 四逆散 心肾阴虚、气阴两虚、心肾阳虚 分型 主症 治法 方药 心胸隐痛,时作时休,心悸气短,动则益甚,气阴两虚 伴倦怠乏力,声息低微,面色晄白,易汗出,益气养阴,生脉散合人舌质淡红,舌体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虚活血通脉 参养荣汤加细缓或结代 减 心痛憋闷,心悸盗汗,虚烦不寐,腰酸膝软,天王补心丹心肾阴虚 头晕耳鸣,口干便秘,舌红少津,苔薄或剥,滋阴清火,脉细数或促代 养心和络 合加减复脉汤加减 心悸而痛,胸闷气短,自汗,动则更甚,面心肾阳虚 色白光白,神倦怯寒,四肢欠温或肿胀,舌温补阳气,参附汤合桂质淡胖,边有齿痕,苔白或腻,脉沉细迟 振奋心阳 枝甘草汤 胸痹鉴别诊断 悬饮:胸腔积液——伴呼吸症状,持续时间长,服硝酸甘油不缓解 胃脘痛:伴消化症状,持续时间长,服硝酸甘油不缓解 真心痛:心梗——持续时间长,伴危重症状 小贴士——虚证的症状级别 ? 阴阳>气血

? 阳虚>阴虚>血虚>气虚

? 最高诊断——形寒肢冷——阳虚 ? 其次——盗汗——阴虚

? 再其次——面色无华——血虚

11

? 最低——自汗——气虚 8.不寐

? 病机:阳盛阴衰,阴阳失交。 ? 病位在心,肝脾肾;

? 辨证:辨虚实;虚--气虚、阴虚、血虚;实--肝火、痰热 ? 鉴别诊断不易出题 肝火扰心证和痰热扰心证 分型 临床表现 治法 方药 不寐多梦,甚则彻夜不眠,急躁易怒,伴肝火扰心 头晕头胀,目赤耳鸣,口干而苦,不思饮疏肝泻热 龙胆泻肝汤食,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弦而数 镇心安神 加减 痰热扰心 心烦不寐,胸闷脘痞,泛恶嗳气,伴口苦,清化痰热 黄连温胆汤头重,目眩,舌偏红,苔黄腻,脉滑数 和中安神 加减 心脾两虚证和心肾不交证 分型 临床表现 治法 方药 不易入睡,多梦易醒,心悸健忘,神疲食少,心脾两虚 伴头晕目眩,四肢倦怠,腹胀便溏,面色少补益心脾 华,舌淡苔薄,脉细无力 养血安神 归脾汤加减 心烦不寐,入睡困难,心悸多梦,伴头晕耳心肾不交 鸣,腰膝酸软,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咽干滋阴降火 六味地黄丸少津,男子遗精,女子月经不调,舌红少苔,交通心肾 合交泰丸加脉细数 减 心胆气虚证及其加减 分型 临床表现 治法 方药 心胆气虚 虚烦不寐,触事易惊,终日惕惕,胆怯心悸,益气镇惊,安神定志伴气短自汗,倦怠乏力,舌淡,脉弦细 安神定志 丸合酸枣仁汤 若心肝血虚,惊悸汗出者,重用人参,加白芍、当归、黄芪以补加减 养肝血;肝不疏土,胸闷善太息,纳呆腹胀者,加柴胡、陈皮、山药、白术以疏肝健脾;心悸甚惊惕不安者,加生龙骨、生牡蛎、朱砂以重镇安神 9. 痫病 ? 病证特点:发作突然、醒后如常。

? 病机:脏腑失调,顽痰闭阻心窍,气机逆乱,肝风内动,蒙蔽清窍。 ? 病位:五脏关联,主心肝。 ? 辨证:先分虚实及病情轻重 风痰闭阻

12

分型 主症 治法 方药 发病前常有眩晕、头昏、胸闷、乏力、痰多,心情不悦。痫病发作呈多样性,或见突然跌倒,神志不清,抽搐吐涎,或伴尖风痰闭阻 叫与二便失禁,或短暂神志不清,双目发涤痰熄风,定痫丸加呆,茫然所失,谈话中断,持物落地,或开窍定痫 减 精神恍惚而无抽搐,舌质红,苔白腻,脉多弦滑有力 痰火扰神 分型 主症 治法 方药 发作时昏仆抽搐,吐涎或有吼叫,平时急当归龙痰火扰神 躁易怒,心烦失眠,咯痰不爽,口苦咽干,清热泻火,荟便秘溲黄,病发后,症情加重,彻夜难眠,化痰开窍 丸合涤痰目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而数 汤加减 瘀阻脑络 分型 主症 治法 方药 平素头晕头痛,痛有定处,常伴单侧肢体抽搐,或一侧面部抽动,颜面口唇青紫。瘀阻脑络 多继发于颅脑外伤、产伤、颅内感染性疾活血化瘀,通窍活血患后遗症等,或先天脑发育不全,舌质暗熄风通络 汤加减 红或有瘀斑,舌苔薄白,脉涩,或弦 心脾两虚、心肾亏虚 分型 主症 治法 方药 反复发痫,神疲乏力,心悸气短,失眠六君子汤心脾两虚 多梦,面色苍白,体瘦纳呆,大便溏薄,补益气血,合天王补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细而弱 健脾宁心 心丹加减 痫病频发,神思恍惚,头晕目眩,两目心肾亏虚 干涩,面色晦暗,耳轮焦枯不泽,健忘滋补心肾,左归丸加失眠,腰膝酸软,大便干燥,舌质红,潜阳安神 减 脉沉细而数 我们的真正思路 ? 执业技能中辨证论治部分到底考的是什么? ? 某个病有哪几个证型?分别叫什么名字?

? 考的是:通过表象辨认出某种证的能力——辨证的能力、方药的使用能力。10. 胃痛

? 病机:气机阻滞,胃失所养。

13

? 病位:胃,肝脾相关。

? 辨证:辨别寒热,虚实,气滞血瘀。 寒邪客胃、饮食伤胃 分型 主症 治法 方药 胃痛暴作,恶寒喜暖,得温痛减,遇寒加寒邪客胃 重,口淡不渴,或喜热饮,舌淡苔薄白,温胃散寒,香苏散合良脉弦紧 行气止痛 附丸加味 胃脘疼痛,胀满拒按,嗳腐吞酸,或呕吐饮食伤胃 不消化食物,其味腐臭,吐后痛减,不思消食导滞,饮食,大便不爽,得矢气及便后稍舒,舌和胃止痛 保和丸加减 苔厚腻,脉滑 肝气犯胃、湿热中阻 分型 主症 治法 方药 胃脘胀痛,痛连两胁,遇烦恼则痛作或肝气犯胃 痛甚,嗳气、矢气则痛舒,胸闷嗳气,疏肝解郁,柴胡疏肝散喜长叹息,大便不畅,舌苔薄白,脉弦 理气止痛 加减 胃脘疼痛,痛势急迫,脘闷灼热,口干湿热中阻 口苦,口渴而不欲饮,身重疲倦,纳呆清化湿热,恶心,小便色黄,大便不畅,舌苔黄腻,理气和胃 清中汤加减 脉滑数 胃阴亏耗、瘀血停胃 分型 主症 治法 方药 胃脘隐隐灼痛,似饥而不欲食,口燥咽胃阴亏耗 干,五心烦热,消瘦乏力,口渴思饮,养阴益胃,一贯煎合芍大便于结,舌红少津,脉细数 和中止痛 药甘草汤加减 胃脘疼痛,如针刺、似刀割,痛有定处,瘀血停胃 按之痛甚,痛时持久,食后加剧,入夜化瘀通络,失笑散合丹尤甚,或见吐血黑便,舌质紫黯或有瘀理气和胃 参饮加减 斑,脉涩 脾胃虚寒 分型 主症 治法 方药 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喜温喜按,空腹痛脾胃虚寒 甚,得食则缓,劳累或受凉后发作或加重,温中健脾 黄芪建中泛吐清水,神疲纳呆,四肢倦怠,手足不和胃止痛 汤加减 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或迟缓 11.呕吐 ? 胃,以降为顺

? 胃气上逆,胃失和降——呕吐 外邪犯胃、食滞内停

14

证型 主症 治法 方药 外邪犯胃 突然呕吐,胸脘满闷,发热恶寒,疏邪解表 藿香正气散加头身疼痛,舌苔白腻,脉濡缓 化浊和中 减 食滞内停 呕吐酸腐,脘腹胀满,嗳气厌食,消食化滞 大便或溏或结,舌苔厚腻,脉滑实 和胃降逆。 保和丸加减 痰饮内阻、肝气犯胃 证型 主症 治法 方药 痰饮内阻 呕吐清水痰涎,脘闷不食,头眩心悸,温中化饮 小半夏汤合苓舌苔白腻,脉滑 和胃降逆 桂术甘汤加减 肝气犯胃 呕吐吞酸,嗳气频繁,胸胁胀痛,舌疏肝理气 质红,苔薄腻,脉弦 和胃降逆 四七汤加减 脾胃气虚、脾胃阳虚、胃阴不足 证型 主症 治法 方 食欲不振,食入难化,恶心呕吐,脘脾胃气虚 部痞闷,大便不畅,舌苔白滑,脉象健脾益气 香砂六君子虚弦。 和胃降逆 汤加减 饮食稍多即吐,时作时止,面色晄白,脾胃阳虚 倦怠乏力,喜暖恶寒,四肢不温,口温中健脾 干而不欲饮,大便溏薄,舌质淡,脉和胃降逆 理中汤加减 濡弱 呕吐反复发作,或时作干呕,似饥而胃阴不足 不欲食,口燥咽干,舌红少津,脉象滋养胃阴 麦门冬汤加细数。 降逆止呕 减 12.腹痛 ? 凡是以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的疼痛为主要表现者,即为腹痛。? 与胃痛鉴别:部位不同;是否恶心、嗳气等。

? 主要病机:实证——不通则痛;虚证——不荣则痛。 寒邪内阻、湿热壅滞 证型 主症 治法 方剂 腹痛拘急,遇寒痛甚,得温痛减,口良附丸合正寒邪内阻 淡不渴,形寒肢冷,小便清长,大便散寒温里 清稀或秘结,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理气止痛 气天香散加紧 减 腹痛拒按,烦渴引饮,大便秘结,或湿热壅滞 溏滞不爽,潮热汗出,小便短黄,舌泄热通腑 大承气汤加质红,苔黄燥或黄腻,脉滑数 行气导滞 减 饮食积滞、肝郁气滞 证型 主症 治法 方剂

15

脘腹胀满,疼痛拒按,嗳腐吞酸,恶饮食积滞 食呕恶,痛而欲泻,泻后痛减,或大消食导滞,枳实导滞丸便秘结,舌苔厚腻,脉滑 理气止痛 加减 腹痛胀闷,痛无定处,痛引少腹,或肝郁气滞 兼痛窜两胁,时作时止,得嗳气、矢疏肝解郁,柴胡疏肝散气则舒,遇忧思恼怒则剧,舌质红,理气止痛 加减 苔薄白,脉弦 中虚脏寒、瘀血内停 证型 主症 治法 方剂 腹痛绵绵,时作时止,喜温喜按,形中虚脏寒 寒肢冷,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胃纳温中补虚 小建中汤加不佳,面色无华,大便溏薄,舌质淡,缓急止痛 减 苔薄白,脉沉细 瘀血内停 腹痛较剧,痛如针刺,痛处固定,经活血化瘀 血府逐瘀汤久不愈,舌质紫黯,脉细涩 和络止痛 加减。 13.泄泻 ? 泄泻的病位在肠,脾失健运是关键,同时与肝、肾密切相关。

? 基本病机为脾胃受损,湿困脾土,肠道功能失司。其病理因素离不开湿。

? 病理性质:外感寒湿、湿热、伤食、肝气乘脾以实证多见,有脾虚者往往虚实夹杂。寒湿内盛、湿热伤中 证型 主症 治法 方剂 泄泻清稀,甚则如水样,脘闷食少,腹寒湿内盛 痛肠鸣,舌质淡,苔白腻,脉濡缓。若藿香正气兼外感风寒,则恶寒发热头痛,肢体酸散寒化湿 散加减 痛,苔薄白,脉浮 泄泻腹痛,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粪湿热伤中 色黄褐,气味臭秽,肛门灼热,烦热口葛根芩连渴,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清热利湿 汤加减 数或濡数 肝气乘脾、食滞肠胃 证型 主症 治法 方剂 素有胸胁胀闷,嗳气食少,每因抑肝气乘脾 郁恼怒,或情绪紧张之时,发生腹痛泻要方加痛泄泻,腹中雷鸣,攻窜作痛,矢抑肝扶脾 减。 气频作,舌淡红,脉弦 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食滞肠胃 泻后痛减,脘腹胀满,嗳腐酸臭,消食导滞 保和丸加减 不思饮食,舌苔垢浊或厚腻,脉滑 脾胃虚弱、肾阳虚衰 证型 主症 治法 方剂

16

大便时溏时泻,迁延反复,食少,食脾胃虚弱 后脘闷不舒,稍进油腻食物,则大便健脾益气 参苓白术散次数明显增加,面色萎黄,神疲倦怠,化湿止泻 加减 舌质淡,苔白,脉细弱 黎明之前脐腹作痛,肠鸣即泻,泻下肾阳衰微 完谷,泻后则安,形寒肢冷,腰膝酸温肾健脾 软,舌淡苔白,脉沉细 固涩止泻 四神丸加减 14.痢疾 ? 内因:饮食不节。外因:外感湿热、疫毒之邪。 ? 痢疾病位在大肠,与脾、胃相关,可涉及肾。

? 基本病机为邪蕴肠腑,气血壅滞,传导失司,脂络受伤而成痢。 湿热痢、疫毒痢 证型 主症 治法 方剂 腹部疼痛,里急后重,痢下赤白脓血,湿热痢 黏稠如胶冻,腥臭,肛门灼热,小便清热导滞 芍药汤加减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 调气行血 起病急骤,壮热口渴,头痛烦躁,恶心呕吐,大便频频,痢下鲜紫脓血,疫毒痢 腹痛剧烈,后重感特著,甚者神昏惊清热解毒 白头翁汤合芍厥,舌质红绛,舌苔黄燥,脉滑数或凉血除积 药汤加减 微欲绝 寒湿痢、虚寒痢 证型 主症 治法 方剂 腹痛拘急,痢下赤白黏冻,白多赤少,寒湿痢 或为纯白冻,里急后重,口淡乏味,温中燥湿 不换金正气散脘胀腹满,头身困重,舌质或淡,舌调气和血 加减 苔白腻,脉濡缓 腹部隐痛,缠绵不已,喜按喜温,痢下赤白清稀,无腥臭,或为白冻,甚虚寒痢 则滑脱不禁,肛门坠胀,便后更甚,温补脾肾 桃花汤合真人形寒畏冷,四肢不温,食少神疲,腰收涩固脱 养脏汤加减 膝酸软,舌淡苔薄白,脉沉细弱 阴虚痢、休息痢 证型 主症 治法 方剂 痢下赤白,日久不愈,脓血黏稠,或下阴虚痢 鲜血,脐下灼痛,虚坐努责,食少,心坚阴泄热,黄连阿胶汤合烦口干,至夜转剧,舌红绛少津,苔腻扶正止痢 驻车丸加减 或花剥,脉细数 下痢时发时止,迁延不愈,常因饮食不休息痢 当、受凉、劳累而发,发时大便次数增温中清肠,多,夹有赤白黏冻,腹胀食少,倦怠嗜调气化滞 连理汤加减 卧,舌质淡苔腻,脉濡软或虚数 15.便秘

17

便秘是指粪便在肠内滞留过久,秘结不通,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出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便而不畅的病证。

燥热内结于肠胃者,属热秘;气机郁滞者,属实秘;气血阴阳亏虚者,为虚秘;阴寒积滞者,为冷秘或寒秘。四者之中,又以虚实为纲,热秘、气秘、冷秘属实,阴阳气血不足的便秘属虚。 便秘与肠结的鉴别 共同点 不同点 便秘 均可出现腹在小腹左侧 多扪及索条状便秘之包块为燥屎内物 结,通下排便后消失或部包块 减少 肠结 腹部各处均可出现 则形状不定 肠结之包块则与排便无关 热秘、气秘 主症 治法 方剂 大便干结,腹胀腹痛,口干口臭,面热秘 红心烦或有身热,小便短赤,舌红苔泻热导滞 黄燥,脉滑数 润肠通便 麻子仁丸加减 大便干结,或不甚于结,欲便不得出,气秘 或便而不爽,肠鸣矢气,腹中胀痛,嗳气频作,纳食减少,胸胁痞满,舌顺气导滞 六磨汤加减 苔薄腻,脉弦 虚秘--气虚、血虚 主症 治法 方剂 大便并不干硬,虽有便意,但排便困难,气虚 用力努挣则汗出短气,便后乏力,面白益气润肠 黄芪汤加减 神疲,肢倦懒言,舌淡苔白,脉弱 大便干结,面色无华,头晕目眩,心悸血虚 气短,健忘,口唇色淡,舌淡苔白,脉养血润燥 润肠丸加减 细 虚秘--阴虚、阳虚 主症 治法 方剂 大便干结,如羊屎状,形体消瘦,头阴虚 晕耳鸣,两颧红赤,心烦少眠,潮热滋阴通便 增液汤加减 盗汗,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 大便干或不干,排出困难,小便清长,阳虚 面色晄白,四肢不温,腹中冷痛,或温阳通便 济川煎加减 腰膝酸冷,舌淡苔白,脉沉迟 冷秘 主症 治法 方剂

18

冷秘 大便艰涩,腹痛拘急,胀满拒按,胁温里散寒 温脾汤合半硫痛,手足不温,呃逆呕吐,舌苔白腻,通便止痛 丸加减 脉弦紧 16. 胁痛 ? 胁痛是以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胁,指侧胸部,为腋以下至第12肋骨部的

总称。

? 胁痛的病位在肝胆,又与脾胃及肾相关。基本病机为肝气郁滞,络脉失和。

? 病理性质有虚有实,而以实为多。实证中以气滞、血瘀、湿热为主,三者又以气滞为先。虚证多

属阴血亏损,肝失所养。 肝郁气滞、肝胆湿热 证型 主症 治法 方剂 胁肋胀痛,走窜不定,甚则引及胸背肩臂,疼痛每因情志变化而增减,胸闷腹胀,嗳柴胡疏肝散肝郁气滞 疏肝理气 气频作,得嗳气而胀痛稍舒,纳少口苦。加减 舌苔薄白,脉弦 胁肋胀痛或刺痛,口苦口黏,胸闷纳呆,恶心呕吐,小便黄赤,大便不爽,或兼有龙胆泻肝汤肝胆湿热 清热利湿 身热恶寒,身目发黄,舌红苔黄腻,脉弦加减 滑数 要点4.肝络失养、瘀血阻络 证型 主症 治法 方剂 胁肋隐痛,悠悠不休,遇劳加重,口干肝络失养 咽燥,心中烦热,头晕目眩,舌红少苔,养阴柔肝 一贯煎加减 脉细弦而数 胁肋刺痛,痛有定处,痛处拒按,入夜血府逐瘀汤瘀血阻络 痛甚,胁肋下或见有癥块,舌质紫暗,通祛瘀络 或复元活血脉象沉涩 汤加减 17.黄疸 ? 黄疸是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症的一种病证,其中目睛黄染尤为本病重要特征。

? 黄疸的病位在脾胃肝胆。基本病机为湿邪困遏,脾胃运化失健,肝胆疏泄失常,胆汁泛溢肌肤。 ? 病理性质有阴阳之分。湿热交蒸,发为阳黄;寒湿瘀滞,发为阴黄。 阳黄--热重于湿、湿重于热 主症 治法 方剂 身目俱黄,黄色鲜明,发热口渴,或见心中懊侬,腹部胀闷,口干而苦,清热通腑 热重于湿 茵陈蒿汤加减 恶心呕吐,小便短少黄赤,大便秘结,利湿退黄 舌苔黄腻,脉象弦数 身目俱黄,黄色不及前者鲜明,头重利湿化浊运茵陈五苓散合身困,胸脘痞满,食欲减退,恶心呕湿重于热 脾,佐以清甘露消毒丹加吐,腹胀或大便溏垢,舌苔厚腻微黄,热 减 脉象濡数或濡缓 19

阴黄--寒湿阻遏、脾虚血亏 主症 治法 方剂 身目俱黄,黄色晦暗,或如烟熏,脘腹温中化湿,茵陈术附汤寒湿阻遏 痞胀,纳谷减少,大便不实,神疲畏寒,健脾和胃 加减 口淡不渴,舌淡,苔腻,脉濡缓或沉迟 面目及肌肤淡黄,甚则晦暗不泽,肢软健脾温中,黄芪建中汤脾虚血亏 乏力,心悸气短,大便溏薄,舌质淡,补养气血 加减 苔薄,脉濡细 阳黄--胆腑郁热、疫毒炽盛 主症 治法 方剂 大柴胡汤加减 身目发黄,黄色鲜明,上腹右胁胀闷疼痛,牵引肩背,身热不退,或寒热往来,疏肝泄热 胆腑郁热 口苦咽干,呕吐呃逆,尿黄赤,大便秘,利胆退黄 苔黄舌红,脉弦滑数 发病急骤,黄疸迅速加深,其色如金,皮肤瘙痒,高热口渴,胁痛腹满,神昏清热解毒 《千金》犀疫毒炽盛 谵语,烦躁抽搐,或见衄血、便血,或凉血开窍 角散加减 肌肤瘀斑,舌质红绛,苔黄而燥,脉弦滑或数 18. 头痛 ? 内因:情志失调,先天不足,房室不节,饮食劳倦,体虚久病,头部外伤,跌仆闪挫。 ? 外因:感受风寒湿热之邪,以风邪为主要病因。

? 病位:外感头痛在表,内伤头痛在肝肾。外感头痛多为外邪壅滞经络,络脉不通,头窍被扰而致。

内伤头痛多与肝、脾、肾三脏的功能失调有关。

外感头痛之病性多属表属实,内伤头痛病性较为复杂,气血亏虚、肾精不足之头痛多属虚证,肝阳、痰浊、瘀血所致之头痛多属实证。 外感头痛与内伤头痛鉴别 鉴别 病史 起病 表现 外感头痛 多有起居不慎、感受起病较急,病势较掣痛、跳痛、灼痛、胀外邪的病史 剧 痛、重痛、痛无休止 常有饮食劳倦、房室隐痛、空痛、昏痛、痛一般起病缓慢,病不节、病后体虚等病处固定、痛势悠悠,遇势较缓 史 劳加重,时作时止 治法 方药 内伤头痛 风寒头痛、风热头痛和风湿头痛 证型 主症 风寒头痛 头痛时作,痛连项背,恶风畏寒,遇川芎茶调散疏散风寒止痛 风尤剧,口不渴,苔薄白,脉浮紧 加减 头痛而胀,甚则头胀如裂,发热或恶风,面红目赤,口渴喜饮,大便不畅,芎芷石膏汤风热头痛 疏风清热和络 或便秘,溲赤,舌尖红,苔薄黄,脉加减 浮数 2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7u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