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大三上)笔记版
更新时间:2024-06-18 04:4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第五编 宋代文学
第一章 宋代文学概说
一、宋代的社会与文学概况
赵宋王朝的建立,使唐末以来的混乱分裂局面终告结束,基本上实现了中国的统一。宋王朝采用重文抑武、崇儒尊道的政策,经济得到一定的恢复与发展,尤其是城市经济高度繁荣。同时两宋王朝又处于封建社会的下降期,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相互交织,统治阶级内部的党派之争也始终不断,两宋的三百多年,历受辽、西夏、金、元等少数民族政权的巨大威胁,长期处在积贫守弱的屈辱地位。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赵宋王朝创造了辉煌灿烂、高度成熟的宋型文化。宋代思想文化呈现出儒、释、道三家合流的趋向,并在整合佛道学说的基础上,以儒家思想为本位建立了独具特色的理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时代风云的激励下和继承前代文学成就的基础上,宋代文学具有了新的质素,出现了新的面貌。
宋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处于转型时期:
一方面传统的诗、文和源于民间的词已经高度成熟、定型;另一方面新兴的话本小说、戏剧等叙事文学开始登上文学殿堂,为后世元、明、清文学重心的转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宋代文学的主要文体是词、诗、文、小说、戏剧,其中词的创作成就最高,诗、文次之,话本小说又次之,戏剧尚处在萌芽状态,成就较差。 二、宋词概况
宋词可以说是“一代之文学”的标志,就全部词史而言,宋词的创作无疑已臻顶巅,名家辈出,佳作如林,流派纷呈,风格各异。宋词在题材、手法、风格的演变上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北宋前期,主要词人有晏殊父子、欧阳修、范仲淹、柳永等。晏殊、欧阳修拉开了有宋一代词作的序幕。他们的词乃是五代特别是南唐柔软绮丽词风的延续,同时又有局部拓展,多以小令抒写男女情事,闲雅清旷,秀丽精巧。
晏几道兼融晏殊、欧阳修的词风,在回环曲折的笔致中透露出哀怨感伤的情调,深婉蕴藉,真挚动人。范仲淹则突破了晏、欧婉约之格局,另树一臶,其边塞词苍凉开阔,豪放悲壮,下开东坡之词风。此期词坛成就最大、贡献最力者首推柳永。
柳永自创新调,以长调慢词取代先前的小令,扩展了词的容量;以清新俚俗的市井风情取代先前精致典雅的贵族格调,开拓了词的领域;讲究铺叙,喜用白描,丰富了词的艺术表现手法。这些创造性的贡献,使柳永成为词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北宋中期,最主要的词人是苏轼。宋词至柳永而一变,至苏轼而再变。
苏轼以诗为词,“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打破了词体的题材内容的局限,拓新了词的意境;冲决了词为艳科的藩篱,在婉约词家之外另立豪放一派;提高了词的品位,使词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音律的束缚,成为独立的新诗体。苏轼全面改革词坛传统风尚,给词史的发展直指“向上一路”,南宋的爱国词派与辛派词人为其嗣响。
北宋后期,主要词人有秦观、黄庭坚、贺铸、周邦彦等。秦观词一向被认为是婉约派的正宗,多写男女情爱的悲苦与失志文士的幽怨,情韵兼胜,词境凄婉,自成一家。周邦彦被推崇为北宋词的“集大成者”,注重音律法度,风格醇雅浑成,章法缜密圆熟,语言典丽精工,是后来格律词派之先导。
南宋前期,主要词人有张元干、张孝祥、朱敦儒、李清照等。这些作家大都由北入南,在神州陆沉、国难当头之际,他们继承苏轼的豪放词风,开始突破以往吟风月弄花草的婉丽流转,给词作注入了鲜明的时代性和强烈的战斗性,词风慷慨悲壮、沉郁苍凉,为中期爱国词高潮的到来奏了先声。此期词坛成就最高、卓然自立的是女词人李清照,她主张词“别是一家”,进一步确立了词体的独立地位。其词化俗为雅,清婉疏淡,语言功力深湛,既自然清新又精美雅洁,号称“易安体”,与秦观等一起被推为“当行本色”的婉约正宗。
南宋中期,主要词人有辛弃疾、陈亮、刘过、姜夔等。辛弃疾横世杰出,奏响了爱国词的最强音;他以文为词,空前地解放了词体,增强了词的艺术表现力;辛词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以抒写报国之志与失意之悲为主调;词风不拘一格,多种多样,沉郁、明快,悲壮、妩媚,兼而有之,但以豪放雄健为主。辛弃疾凭其独创的“稼轩体”在两宋词坛“屹然另立一宗”,陈亮、刘过都属辛氏同调,风格之激越雄壮与辛词相近。
姜夔精通音律,能自度曲,格律谨严,词风清空峭拔,词境虚灵幽冷,语言瘦劲疏淡,在辛派词人之外别标一格,他上承周邦彦之精工,下开吴文英、张炎之风雅,被奉为雅词之典范。
南宋后期,词坛出现了两大流派。一派是稼轩之遗响,主要词人有刘克庄、刘辰翁、文天祥等,他
们继承苏、辛词风,词作感时伤世,情调沉痛悲郁,词风豪迈粗犷。另一派是白石之羽翼,重要词家有吴文英、周密、王沂孙、张炎等,他们奉姜夔为圭臬,重视格律技巧,词作凄凉哀怨,格调空灵低婉。总的看来,这两派词人因袭过多而创新不足,他们作为两宋词史的终结者,写下了重要的最后一页。 三、宋词概况
宋诗创作是在唐诗的巨大影响下进行的,唐诗的灿烂辉煌在一定程度上激活了宋人的创新意识。宋诗的发展历程,从跟本上说就是对唐诗不断突破和超越,逐渐形成自己独特面目的历程,从而创造出足以与唐音相抗衡的宋调。
北宋初期,主要是中晚唐诗风余韵的沿袭,大致可归为三体。
最初是效法白居易诗风的白体,主要诗人是李昉、徐铉、王禹偁等,其中王禹偁成就最高,他自觉学习白居易讽谕诗的现实主义精神,关注民生疾苦,风格平易通俗、朴素流畅,有些方面已昭示出宋诗发展的新方向。白体稍后,流行诗坛的是师承贾岛、姚合的晚唐体,主要诗人有林逋、潘阆、寇准等,就中林逋诗名最盛,擅长近体,其诗多写幽静清苦的隐士生活,清淡闲远。此期诗坛声势最为浩大的一派是推崇李商隐的西昆体,代表诗人有杨亿、刘筠、钱惟演,西昆体用典精巧,词采缛丽,雍容华贵,丰赡秾艳,但缺乏深刻的思想内容与鲜明的时代精神。
北宋中期,随着诗文革新运动的展开和深入,欧阳修、王安石、苏轼等大家巨擘开创了宋诗的新局面,宋调已趋于成熟并基本定型。此期诗坛,欧阳修、梅尧臣、苏舜钦首唱于前,梅尧臣诗风平淡深远,意新语工,为宋诗开山之祖;苏舜钦笔力雄放轩昂,超迈横绝,启宋调风气之先;欧阳修格调平易疏畅,流丽宛转,有新变导路之功。凡此三者,既廓清了西昆体绮丽浮艳的习风,又奠定了宋诗散文化、才学化、议论化、功利化的审美风貌,为宋诗开辟了与唐音迥然相异的新天地。
随之有王安石、苏轼等应和于后。王安石的早期之作注重现实民生,精于议论,峭刻简劲,晚年之作讲求技巧法度,诗律精严,兴象玲珑,皆独步一时。苏轼才思横溢,转益多师,题材丰富,风格多样,各体兼擅,无事不可入诗,无言不可入诗,大大开拓了宋诗新的境界,代表了宋诗的最高水准。
北宋后期,主要诗人有苏门四学士和陈师道,他们一方面以继承苏轼诗风相标榜,另一方面在审美取向上又与苏轼趋向分流。黄庭坚提倡“点铁成金”、“脱胎换骨”,推重学识技法,诗风瘦硬峭劲,生新奇拗,具有独特的宋人气象,最突出地体现了宋调的艺术特征。陈师道耽于苦吟,刻意求新,诗风朴拙生涩,自成一体,二人都对后来的江西诗派产生了重大影响。
南宋前期,江西诗派形成并壮大,主要诗人有陈与义、吕本中、曾几等,他们以黄、陈为宗,墨守成规,创作成就不高,南渡以后题材开始扩大,诗风逐渐转变,对诗派的创作理论也有所修正,创作实绩最为突出的是陈与义。江西诗派在两宋诗歌的发展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中兴四大诗人都曾经出入于此派门下。
南宋中期,宋诗在北宋中期之后又一次出现鼎盛局面,代表诗人就是号称“中兴四大家”的杨万里、范成大、尤袤、陆游。杨万里师法自然,诗风活泼,意象生新谐趣,语言通俗流畅,形成了别开生面的诚斋体;范成大面向生活,风格轻巧工致,温润流婉,其田园诗在中国诗史上独树一臶。陆游是此期也是整个南宋最为杰出的诗人,他的诗取材广,用力深,诗风雄健悲壮,意境开阔宏大,各体兼工,不囿一格,陆游和辛弃疾共同成为这个时代最嘹亮的歌手。经过中兴诸诗人的努力探索与积极创新,盛行一时的江西诗派逐步淡出了诗坛。
南宋后期,是宋诗的颓败和终结期,主要是出现了反对江西诗派、取径晚唐的永嘉四灵与江湖诗派,另外还涌现出一批发扬杜甫现实主义精神和陆游爱国主义传统的爱国诗人。永嘉四灵尊贾岛、姚合为宗主,专攻五律,取材狭窄,雕琢琐碎,气格卑弱。江湖诗派格局较四灵更为开阔,题材也更为广泛,但除刘克庄、戴复古等能自出机杼、成就较高外,大多表现平平,整体风格偏重于细巧滑熟,未脱晚唐旧习。宋、元鼎革的沧桑巨变,使南宋末年的诗人更多地投入到残酷的现实中去。文天祥、汪元量等爱国诗人或高唱慷慨悲壮的战歌,或低吟沉郁苍凉的哀思,为两宋诗史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四、宋代散文概括
中国古代散文在宋代最后定型,唐宋散文八大家中,宋占其六。其间名家辈出,群体蜂起,他们各树一臶,竞辟新境,共同构筑了宋文发展的繁荣景观。与唐代散文相比,宋代散文的特色在于:内容上,和现实紧密结合,多论政与论道之文,其中又带有强烈的忧患感与危机感;风格上,趋于平易自然、条达疏畅;艺术表现上,喜好议论并善于议论,一些政论、史论还往往借题发挥。
宋代散文从总体上看以古文为主,宋代古文实现了实用文章的全面艺术化,达到了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的高度统一。首先起来倡导创作古文而力排浮华艰涩文风的是柳开与王禹偁,王禹偁的散文具有强烈的现实性,风格古雅简淡、自然明快,有宋一代的新文风渐露端倪。能够彻底清扫西昆派浮靡之风与
太学体险怪之态的,是继之而起的文坛领袖欧阳修。
欧阳修的文风平易纡徐,自然精妙,语言简洁凝练,圆融轻快,确立了宋文文风的发展方向,同时他团结同道,奖掖后进,形成了古文运动的强大阵容。其间曾巩为文简古质朴,平正雅重,不事辞采;王安石为文曲折畅达,议论精警,笔力峻健;苏洵善策、论,雄迈老辣,纵横恣肆;苏辙精书、记,冲和淡泊,深醇温粹。苏轼是欧阳修之后又一位杰出的文坛领袖,向与韩、柳、欧并称,代表了宋文的最高成就。苏文贯通古今,纵横六合,挥洒自如,姿态横生,广备众体,新意无穷,对促进宋代古文主体风格的成熟与定型,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一举奠定了古文在散文创作中的正宗地位,北宋后期的作家大都是沿着欧苏开辟的道路继续前行的。
南宋散文发扬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优良传统,胡铨、李纲、陈亮、陆游、辛弃疾等人的作品,虽风格不一,但都呈现出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热情,笔势浩荡,议论纵横,慷慨激昂,沉痛执著,令人荡气回肠。南宋末年,文天祥、谢翱等人,皆写出了表现民族气节的散文杰作,或记叙艰苦卓绝的抗元经历,或彰扬忠贞不渝的民族英雄,或抒发深沉悲凉的亡国之痛,把宋文的发展推向了最后一个高潮,以悲壮雄劲的旋律结束了两宋散文的历程。 五、宋代的通俗文学
此外,宋代的通俗文学也极为繁荣。宋代的话本与戏剧虽然流传后世的作品并不多,但它们的出现与成型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宋代的话本小说是在当时说话艺术的基础上产生的,内容的世俗化、语言的口语化、体制的程式化是其基本特点。它是中国白话小说的开端,标志着“小说史上的一大变迁”,开辟了中国小说的新纪元。王国维曾指出“真正之戏剧,起于宋代。”宋代戏剧的表演形式已相当成熟,表演要素日臻完善,其典型范式是宋杂剧,包括北宋杂剧和南渡以后在南方民间流行的“南戏”。宋代戏剧为元杂剧创作高潮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第二章 北宋词
第一节 北宋前期词人 一、北宋前期词坛概况:
北宋前期,随着柳永等词人先后登上词坛,词的创作出现兴盛的局面,柳永、晏殊、欧阳修等代表着这一时期词坛的最高成就。其中,晏殊、欧阳修、张先承袭了晚唐以来的婉约词风,词作多为小令,题材不外是花前樽下、儿女情长,风格旖旎柔靡,但他们在继承中也有局部拓新,主要是在抒情深度和表现手法上有所发展。柳永则更多地继承了民间词的传统,多写长调慢词,题材以市民生活为主,为宋词的长足发展开辟了道路。 二、晏殊
作品特点:
1.晏殊身为太平宰相,一生志得意满,其词大多是娱宾遣兴、流连光景之作,有的是描写男欢女爱、春花秋月,有的是抒写伤春怨时、离情别恨,内容较为贫弱,但在这些传统题材中,他能脱尽花间词派的脂粉气,以清新之辞写男女恋情,以闲雅之笔写富贵气象,而且在词作中能融入自己的主观情感和哲理体悟,努力展现出词人幽密深邃的内心世界,使其词作赋予了更为浓厚的士大夫气,显示了由“伶工之词”向“士大夫之词”的进一步转化。晏殊有?珠玉词?传世。
2.晏殊的词风温润秀洁,雍容典雅,语言清丽自然,音律宛转和谐。他善于用精炼的语言捕捉一刹那的情景,并深曲细腻地表现出来,也善于即景传情,构造出浑然天成、幽约深婉的词境,不愧为“北宋倚声家初祖”(冯煦?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代表作品有?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
?作品讲读?
一、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1.这首词表现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怅惘和对春意阑珊的惋惜,抒发了他轻淡、幽微的富贵闲愁,但本篇作品并不同于一般的伤春怀人之作,它在情意缠绵中又传达出深沉的哲理思索,体现出人生有限、时间永恒的况味。
2.此词的艺术特点:
(1)此词舍事取情,舍形取神,将情、景、理融为一体。这首词虽是怀人之作,但并未透露出这种情感的本事背景,通篇无一字着实所怀之人,而是以小园的暮春景色来渲染作者心中无限的旧欢新怨,可谓是情景交映;更为难得的是词中还渗透着一种澄澈圆融的理性观照,创造出情中有思的意境,这样就使伤春怀人之情升华为具有永恒意味的人生感触,可谓是情融思致。
(2)此词工于造语而又不见斧凿,语言精美而又清新明丽。尤其是“无可奈何”二语,寄闲情于景物
描绘,寓工巧于自然浑成,属对精致,若随手拈来,却珠莹玉洁,为“天然奇偶”,同时这二语又具有象征意蕴,使得词的境界幽深,耐人咀嚼,极富艺术感染力。 三、欧阳修
1. 欧阳修与晏殊同为宋词传统流派的开山始祖,并称“晏欧”。他视词为“聊佐清欢”的末技小道,他的词也大都固守“词为艳科”的藩篱,大多写男女情事、相思离别,其中也不乏艳冶之作,表现出作者风流蕴藉的另一面孔。欧词中有些作品已开始突破传统的范围,拓宽了词的创作题材,他以词歌咏自然风光,如?采桑子?十首以清新疏淡的笔触描绘颍州西湖的美景;以词抒发个人怀抱,如?朝中措?(平山栏槛倚晴空)抒写了词人潇洒放达的情怀;他还向民歌学习,采用“定格联章”的手法,创作了两套分咏十二月节气的?渔家傲?“鼓子词”。其词作进一步加强了词的抒情言志功能,或多或少地改变着词的传统走势。有?六一词?、?醉翁琴趣外编?行世。
2. 欧阳修词摒弃了花间词派镂金错彩的浮华之气,词风深婉清丽,疏宕俊朗。他注重发挥词的抒情功能,往往以豪宕的笔致抒发沉挚深远的情意,或疏放中含沉郁之致,或深婉中见跌宕之势,皆情真意浓,深沉绵邈。他还常常通过外在的行动描写和对心理活动细致如微的刻画来展现人物的情感世界,使词的层次富于曲折变化,情韵悠长。此外,欧阳修也创制了少量的长调慢词,一部分作品还能吸收通俗生动的口语,改变了词的传统的审美趣味,使词朝着通俗化的方向发展。其词“疏隽开子瞻(苏轼),深婉开少游(秦观)”,在词史上起到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代表作品有?踏莎行?(候馆梅残)、?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作品讲读?
一、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
1. 本篇属于游子思妇念远伤离一类的传统题材,抒写了羁旅在外的游子对景怀人的思念之情,婉曲缠绵,情思深远,颇能代表欧词的风格特征。 2. 此词的艺术特点:
(1)虚实相生,以虚明实。词的上阙从游子着眼,写他春日远行,乡思绵绵,表现出思归之深,这是实写;下阙从思妇落笔,写她登高怅望,哀怨满怀,表现出盼归之切,这实是想象思妇以抒己情,是虚拟,这种写法又反过来进一步衬托出游子思归的强烈与迫切。从抒情表现手段来看,这也是透过一层、从对面而写的手法,把一种相思两处忧愁巧妙地勾连起来,使词曲折有致,别有深情。
(2)以乐写愁,欲抑先扬。此词发端先写梅残、柳细、草薰、风暖等令人心醉的美好春光,然后通过“摇征辔”一转,由春光之美转出离恨之愁,以景与情的对比、反衬,把游子思归的深情和盘托出,达到了以“乐景写哀”而倍增其哀的艺术效果。
(3)层层递进,层深而浑成。此词表面上似乎是兼写游子与思妇,下阙实是托思妇以抒己情,正是上阙离愁的进一步深化,因而上、下两阙之间不是平行对等,而是逐步推进、深入。结尾“平芜尽处”二句写望眼欲穿,平芜、春山、行人,一层远似一层,更是以递进层深之笔而著称。
(4)设喻巧妙,语浅而情深。词的上阙以春水喻愁,从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化出;词的下阙以春山况远,由李商隐?无题?“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生思。皆化抽象之情为具体之象,贴切人物的内心感受,同时也构成了清丽而芊绵的意境,高远而深邃的格调。 四、张先
1. 张先词多写文人雅士的诗酒宴游生活,尤其是以写“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的爱情词而著称,在内容上仍然沿袭传统词作的范围。但他的词亦有创新之处:首先,他大量用词来唱和赠答,表现了词作题材的日常化,为宋词题材的丰富开辟了道路;其次,首用题序,改变了以往词作有调而无题的传统格局,也加强了词的纪实性和现实感;再次,发展了词体,创作了较多的慢词,对长调这一艺术形式的成熟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在从五代传统到宋代新风这一历史性转变的进程中,张先是一个重要的过渡人物,成为晏、欧和柳、苏之间的一座桥梁,因而被视为“古今一大转移”(陈廷焯?白雨斋词话?)。有?安陆词?(通称?张子野词?)传世。
2. 张先词风秀美劲峭,韵味隽永。他的词作追求构思的新巧和意象的独创;善于捕捉描绘自然景物,写景状物富于动态美、空灵美和朦胧美;在炼字造句方面也颇见功力,时有妙语,唯炼意较弱。他很喜欢用“影”这一意象,描绘闲雅的情境,达到含蓄的效果,人称“张三影”。代表作品有?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一丛花令?(伤高怀远几时穷)。 五、范仲淹和王安石
作品特色:
1. 范仲淹词仅存世五首,虽也有柔情丽语之作,但他的军旅生涯和疆场生活体验,使其词突破了词体专写风花雪月的格局,或写羁旅情怀,或写边塞风光,意境高远,气象阔大,风格悲壮,以苍凉高旷一洗五代旧习,为宋词开拓了新的境界。在婉约词风盛行的宋初词坛上,范词可谓别开生面,开苏辛豪放派之先声。代表作品有?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苏幕遮?(碧云天)。
2. 王安石同范仲淹一样,皆不以词名世,但他们都能突破晏、欧的柔婉风格,开辟出崭新、阔大的意境。他用词来咏史、怀古,以词来托古喻今、抒写个人怀抱,立意高远,感慨深沉,大气盘旋,骨力遒劲,打破了五代以来的绮靡风气,对宋词题材和风格的拓新都有一定的影响。代表作品有?桂枝香?(登临送目)、?浪淘沙令?(伊吕两衰翁)。 ?作品讲读?
一、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1. 此词是范仲淹镇守西北边境时所作,通过一个戍守边疆将军的所见所闻与所思所感,描写了苍凉寥阔的塞外景象和艰苦孤寂的边塞生活,表现了戍边将士建功立业的凌云壮志和怀念家乡的深切情思。这首词篇移唐人边塞诗入词,使词从晚唐五代的宫闱闺阁走向江山寒漠,由浅斟低唱变为慷慨悲歌,初步改变了柔媚纤细的词风,在词史上占有重要位臵。
2. 此词的上阙以写景为主,境界阔远,气象雄浑,同时景中含情,为下阙伏笔、蓄势。下阙以抒情为主,形象生动,意绪深沉,同时情随景生,又与上阙潜脉暗通。上下两阙前后辉映,景情融贯,浑然一气。此词笔触粗犷中有细腻,情调悲凉中见豪宕,前人论此词是“苍凉悲壮,慷慨生哀”(彭孙遹?金粟词话?),洵为的评。
六、柳永
1. 北宋词至柳永而一变。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也是真正开启宋词天地的重要词人。他以一落魄文人,流连坊曲,采纳市井新声,为文人词作输入新鲜血液,并自觉地以市民情调取代贵族情调,变“雅”为“俗”,从而改变了词的审美内涵和审美情趣,在词中开拓出另外一番境界。
从内容上来看,柳词虽仍多倚红偎翠、浅斟低唱之作,但也体现出许多新的倾向,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
第一,在描写男欢女爱的传统题材时,柳词从达官显宦的峻台重阁转向了平民百姓的市井青楼,具有浓厚的市民气息。这类词作有的表现了世俗女性大胆泼辣的爱情意识,有的表现了惨遭遗弃的平民女子的痛苦心声,有的抒写了处于社会下层的伶工乐伎的不幸遭遇和美好愿望,皆透露出新的时代气息。
第二,工于羁旅行役,他把这些本来多入于诗的言志抒情内容一并移入词中,用来描写江湖流落的索寞,抒发别离相思的况味,此类作品达到了比较完美的艺术境界。
第三,部分词作还展现了北宋承平之世繁华富庶的都市生活与多彩多姿的市井风情,这在柳永之前的词作中是不曾见过的。另外,那些抒写作者身世遭遇,表达怀才不遇的愤懑和对游宦生涯厌倦的作品也颇值得注意。著有?乐章集?。
2. 柳永词标志着北宋词发展的转折,他对词的创造性贡献更主要是体现在词调和艺术方面。首先,发展了词的长调体制。柳永精通音律,或利用民间原有的曲调,或把小令扩展为慢词,或旧曲新翻,或自创新调,使慢词的曲牌大为丰富,词的体式至此相当完备,这样就增加了词的表现容量,扩大了词的表现能力。长调蔚然成为一代风气,倡导之功不能不归于柳永。其次,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柳永把六朝小赋的作法移植于词,创造了铺叙展衍、恣意渲染的艺术手法,写景状物备足无余,叙事抒情淋漓尽致;与铺叙相配合,他还长于白描,不加藻饰而又生动传神;此外,构思细密,布局完整,章法委婉,层次分明也是柳词的重要艺术特征。第三,革新了词的语言表达方式。柳永也能以清丽的语言写传统的雅词,但他贡献最大的却是使用极其生动、浅近的语言写出的俚词。他一扫晚唐五代词人的雕琢习气,充分吸收日常生活中的俗语、口语入词,以通俗流利的语言取代雅致绮丽的修辞,达到了“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而出之以自然”(冯煦?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的境界。正是在柳永手中,俚词才具备了和传统雅词分庭抗礼的资格。作为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柳永对后来词人沾溉甚深,许多大家都受惠于他,柳词不仅促进了宋代俗文学的发展,也为金元曲子开启了先河,以至有人称他为“曲祖”。代表作品有?雨霖铃?(寒蝉凄切)、?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望海潮?(东南形胜)。 ?作品讲读?
一、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1. 此词把男女恋情与羁旅行役结合在一起来写,在倾诉与情人依依惜别的同时,也寓含着词人仕途失
正在阅读:
中国古代文学史(大三上)笔记版06-18
区农业开发办上半年农业综合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打算08-04
悬挑式钢管脚手架验收表04-04
《审计学原理》试题库答案01-29
复言命题练习题08-25
养生主06-15
初中数学分式计算题及答案08-11
奥数题01-14
思想政治工作总结(10篇)03-24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三上
- 文学史
- 中国
- 古代
- 笔记
- 2018口腔执业医师考试病例分析真题及解析_ss
- 制动单元使用说明书V102(G20160709)
- 使用Java实现面向对象编程结课考试
- 肝胆排毒
- 《合作学习方式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的研究》结题报告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2年MPAcc 扩招录取名单
- 公路造价人员继续教育考试题2014- 6公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及其成
- 国际金融重点概述
- 电力系统分析习题集(新)
- 视音频数据PS封装-offset
- 某村饮水安全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图文
- 食品卫生学习题集
- 山东省枣庄市枣庄五中2015届高三第五次模拟检测英语试题
- 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研究定稿
- 制冷修改完整版
- 汶川县三江乡特色魅力乡镇规划
- 2018年学校新学期后勤工作计划
- 塑料管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司法文书写-学习指南
- 七年级思想品德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