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成本控制

更新时间:2024-06-06 11:5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摘要

1工程概况

2工程施工过程的费用组成

2.1施工准备阶段费用组成及存在的问题 2.1.1施工准备阶段费用组成 2.1.2施工准备阶段存在的问题

2.2现场施工阶段费用组成及成本控制影响因素 2.2.1现场施工阶段费用组成

2.2.2现场施工阶段成本控制影响因素 2.3竣工验收阶段存在的问题 3各阶段成本控制的对策 3.1施工准备阶段成本控制

3.1.1 施工准备阶段成本控制方法

3.2 现场施工阶段成本控制 3.2.1 施工项目成本的内容 3.2.2 施工项目成本的分类

3.2.3 现场施工阶段成本控制可采取的措施 3.2.4 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的优化 3.3 竣工验收阶段的成本控制

4 各阶段成本控制的比较

4.1 施工准备阶段的成本控制是关键

4.2 现场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是重点和难点 4.3 竣工验收阶段 4.4 本章小结 参 考 文 献

1 工程概况

一、工程名称

万友地产一期工程 二、工程简介

1.施工单位:邢台建设建筑公司 2.建筑工程等级:二级 3.设计使用年限:50年 4.建筑防火分类:一类 5.建筑物抗震设防烈度:6度

2 工程施工过程的费用组成

2.1 施工准备阶段费用组成及存在的问题

施工准备工作,就是指工程施工前所做的一切工作。它不仅在开工前要做,开工后也要做,它是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地贯穿于整个工程建设的始终。认真细致地做好施工准备工作,对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合理利用资源,加快施工速度、提高工程质量、确保施工安全、降低工程成本及获得较好经济效益都起着重要作用。

施工准备工作,是建筑施工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组织施工的前提,是顺利完成建筑工程任务的关健。按施工对象的规模和阶段,可分为全场性和单位工程的施工准备。全场性施工准备指的是大、中型工业建设项目、大型公共建筑或民用建筑群等带有全局性的部署,包括技术、组织、物资、劳力和现场准备,是各项准备工作的基础。单位工程施工准备是全场性施工准备的继续和具体化,要求做得细致,预见到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能确保单位工程均衡、连续和科学合理地施工。 2.1.1 施工准备阶段费用组成

施工准备阶段的费用并不多,占整个施工阶段的费用比重较低,主要是为施工实施阶段做准备。其费用构成大致如下:

1、调研费。建筑工程施工涉及的单位多、内容广、情况多变、问题复杂。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人员对建设地区的技术经济条件、厂址特征和社会情况等,往往不太熟悉,特别是建筑工程的施工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当地技术经济条件的影响和约束。

因此,编制出一个符合实际情况、切实可行、质量较高的施工组织设计,就必须做好调查研究,了解实际情况,熟悉当地条件,收集原始资料和参考资料,

掌握充分的信息。

2、人工费。人工费又包括办公人员费用和施工人员工资。施工准备阶段,项目部施工人员需要进驻项目部准备技术资料、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施工图预算和施工预算。

施工开始前还要进行施工现场准备,包括拆除障碍物、“三通一平”、测量放线和搭设临时设施等内容。这些工作都需要施工队伍提前进场实施。

3、临时设施费。为了施工方便和安全,应用围墙将施工用地围护起来,围护的形式和材料应符合市容管理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并在入口处设置标牌标明工地名称、施工单位、工地负责人等。所有宿舍、办公用房、仓库、作业棚等,都得安施工图纸搭建。

4、物资费。材料、构件、机具等物资是保证施工任务完成的物资基础。根据工程需要确定用量计划,及时组织货源、办理订购手续、安排储蓄,满足连续施工的需求。对特殊的材料、构建、机具,更应提前准备。 2.1.2 施工准备阶段存在的问题

施工准备阶段,是建筑施工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组织施工的前提,是顺利完成建筑工程任务的关健。在施工准备阶段,施工准备工作如果做的不好,甚至出了错误,那对后期的施工展开将产生非常大的影响,甚至能够决定该工程能否顺利完成。施工准备阶段一般存在如下问题:

1.施工图审查错误。在施工图审查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错误有:消防电梯机房与其它机房之间隔墙上门洞未设甲级防火门;设备用房门直接开向楼梯间;对特殊建筑物规范的条文内容不熟悉,设计执行不到位;六层教学楼采用了开敞楼梯(应为封闭楼梯)、地下室内安全疏散最大距离超过60米等。

2.施工图预算错误。施工图预算是施工图设计完成后确定工程造价的文件,也是工程造价的计价方法。施工图预算一般分为三大阶段,即准备阶段、编制试算阶段和复算收尾阶段。很多人盲目求快,忽视质量,没有熟练的技巧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仓促蛮干,只追求中间编制阶段的工作速度,而忽略开头准备阶段和最后复核收尾阶段,只能欲速则不达,功亏一篑。

3.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不当。施工组织设计是对施工活动实行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它具有战略部署和战术安排的双重作用。是合理选择施工方法、组织正常施工、保障施工技术措施和安全技术措施顺利实施的文件。它体现了实现基本建设计划和设计的要求,提供了各阶段的施工准备工作内容,协调施工过程中各施工单位、各施工工种、各项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以确保施工过程能有序的进行。如果前期的施工组织设计编写不完善或施工方案不当,如没考虑到周围居民,采用的方案噪声较大,没有考虑到雨季施工等,这些都将给工程进度、质量、和成本带来不利影响。

4.前期材料供应不足,人料机进场不及时。现场施工要顺利进行就必须保证

施工人员到位,材料准备充足,机械及时进场。 2.2 现场施工阶段费用组成及成本控制影响因素

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是施工企业效益的重点,也是企业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是在保证满足工程质量、工期等合同要求的前提下,对项目实施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通过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等活动实现预定的成本目标,并尽可能降低成本费用,以实现盈利目标的一种管理活动。

由于工程项目施工过程的复杂性,影响费用的因素多,造成的成本控制难度大,而搞好成本费用管理也意味着企业效益的提高,因此项目成本管理的重要性日益为人们所认识,探讨施工管理过程中的成本控制问题,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成本费用控制的良策,对于搞好施工企业的项目成本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2.2.1 现场施工阶段费用组成

施工企业在工程施工中为提供劳务、作业等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费用支出,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计入成本费用。建筑安装工程费用作为建筑安装工程价值的货币表现,亦被称为建筑安装工程造价,它由建筑工程费用和安装工程费用两部分组成。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由直接费、间接费、利润和税金组成,如表3-1所示。 1、直接工程费是指施工过程构成工程实体或有助于工程形成所耗费的各项费用,包括人工费、材料费和施工机械使用费。

2、间接费是指企业的各项目经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工程施工所发生的全部支出,包括规费和企业管理费两部分。规费是指政府和有关部门规定必须缴纳的费用,包括工程排污费、工程定额测定费、社会保障费、住房公积金和危险作业意外伤害保险。企业管理费是指建筑安装企业组织施工生产和经营管理所需费用,包括施工管理人员工资、办公费、差旅费、固定资产使用费、工具用具使用费、劳动保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费、财产保险费、财务费、税金和其他。

表2-1建筑工程施工阶段费用构成 建 筑 工 程 施 工

直接费 直接工程费 措施费 人工费 材料费 机械使用费 环境保护费 文明施工费 安全施工费 临时设施费 夜间施工费 二次搬运费 大型机械进出场费 混凝土、模板、支架费

阶 段 费 用 构 成 脚手架费 已完工程保护费 施工排水、降水费 间接费 规费 工程排污费 工程定额测定费 社会保障费 住房公积金 危险作业意外伤害保险 企业管理费 管理人员工资 办公费 差旅交通费 固定资产使用费 工具用具使用费 劳动保险费 工会经费 职工教育经费 财产保险费 财务费 税金 其他 利润 税金 2.2.2 现场施工阶段成本控制影响因素

影响施工项目成本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外部的属于市场经济的因素,二是内部的属于经营管理因素。这两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又是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影响施工项目成本变动的市场经济因素主要包括工程价格构成要素、市场的供求与竞争状况等,经营管理因素主要包括计价依据、计价方式、合同方式、价格管理活动及效果、结算方式以及施工质量水平的高低等。 1、工程价格构成要素

工程价格构成要素包括建筑工程施工成本、利润和税金,其中以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的影响为最大。建筑工程成本由材料费、人工费、机械台班费、其他直接费和现场经费、管理费(间接成本)构成。在这些因素中,对工程价格影响最大的是材料费。从价值角度看,材料物资的价值,约占工程造价的60%-70%,甚至更多。材料费所占的比重之所以很大,主要是因为工程体形庞大,耗用材料多。影响材料费大小的另一因素是材料单价。在市场活动中,价格随着供求等关系的

影响始终处于变动态势。因此,材料单价的浮动影响了材料费用,又极大地影响工程成本并波及工程价格。

人工费在工程成本中的地位次于材料费,虽然其所占比例远低于材料费,而对工程价格的影响却是关键,并呈较为复杂的状态。人工费的多少取决于用工量和单价。由于工程施工手工劳动量大,用工多,故人工费支出相对较多。人工单价取决于承包商的劳动组织和劳动生产率以及分配制度。

关于机械台班费,随着施工技术、设备的进步,其对施工成本的重要性绝对不能忽视。它的比重根据工程施工难易而变化。需要机械作业越多,其比重越大,较高的和较深的工程大都会使机械费增加,它在成本中的比重与人工费有反比关系,且机械化水平越高,比重越大。机械台班单价的高低还与采用的机械来源有关:机械是租来的,单价是有机械租赁市场决定的;机械是承包商自己的,则单价取决于折旧费与使用费。 2、市场供求与竞争状况

(1)供求状况的影响。商品供求状况对价格形成的影响,是通过价格波动对生产的调节来实现的。对发包和承包价格市场供求状况能产生影响的是生产要素。在诸生产要素中,人工费用发生的变化并不会很大,因为建筑市场中人力的供应总是处于买方市场状态,即供大于求,人工费在相对时段里,其变化将是缓慢的,但也会受市场的影响而产生一定的变化,在一定程度或多或少地影响发包承包价格。对发包承包价格最有影响的还是材料价格和机械台班价格。这是因为,就某一种材料或某种机械设备来讲,有时供大于求,则价格降低;有时供小于求,价格升高。当材料价格和机械台班费降低时,工程价格中的材料费和机械费减少;反之,当材料价格和机械台班费提高时,工程价格中的材料费和机械台班费增加。所以材料价格和机械台班价格是弹性的,既有供给弹性,又有需求弹性。 (2)竞争状况的影响。建筑市场属于买方市场,施工力量供应远远大于施工需求,故建筑市场的竞争主要表现为承包商之间的竞争。承包商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在价格上,招投标法又规定低价中标,所以低价成为中标的先决条件。作为买方的发包方,可以利用买方市场这一特殊的优势采取适合的、有限度的压价发包,并在施工过程中对工程变更和索赔导致的价格调整持保守态度。同样,因为这种在价格上的不平等地位,使承包商承担着比业主更大的价格风险,业主可利用担保的手段(投标担保、履约担保、预付款担保、保修担保等)向承包人大量转移风险。

3、经营管理因素的影响

经营管理因素包含了计价依据、计价方式、合同方式、发包人和承包人的价格管理活动及效果、结算方式等。

(1)计价依据和计价方式的影响。对于业主和承包商来说,计价依据并不完全相同,但最基本的依据是计价所依据的图纸。图纸的详略影响计价的准确程度。计价方式有施工图预算计价,工料单价法计价,综合单价法计价以及通过竞争定价(含有标底定价与无标底定价)等。不同的计价方式会产生不同的定价结果。

(2)合同方式的影响。合同方式有总价合同、计量单价合同、纯单价合同,各种成本加酬金合同等,不同方式的合同会使定价有不同的结果,也会影响施工过程中合同价格变更从而影响到价格、业主和承包商的价格管理活动及效果。业主从买方的立场上进行价格管理活动,首先是从低价发包的前提出发签定合同;其次是在施工活动中防止因工程变更(含各方提出的变更要求)和工程索赔所引

【7】

起的工程价格增量(加强变更审查、索赔审查及两者定价审查和监督)。承包商为竞争取胜而进行具有策略性的报价,中标后进行合同谈判中力争得到优惠的合同价格和有利于未来调整和结算的合同内容。在施工中,承包商总是从盈利的前提出发,力争在合同价格的基础上通过索赔取得更多的收益。在结算时,承包商希望通过价格的调整和超合同工作量的补充计价取得收益。所以业主和承包商的共同管理活动,会导致最终的工程价格与合同价格产生很大差异。 (3)结算方式的影响。工程结算方式很多,不同的结算方式及结算时的调整会导致竣工结算价格的差异性。 4、工期、质量的影响

在确定建设工程发包承包价格阶段,业主是按照建设项目的建设周期提出施工阶段的目标工期,以保证整个建设项目按计划完成,而承包商则根据建设工程的情况,结合生产组织、劳动力标准、设备、成本等具体因素,使其达到价格、质量、工期的最佳平衡点后提出自己的工期,相对而言此时工期对价格的影响不是很大,但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工期对价格的影响发生了变化,因业主原因引起的工期拖延,承包商可按合同进行索赔,反之,由于承包商生产组织不当拖延了工期,业主应支付给承包商为此而增加的费用。这些情况的发生,在施工过程中是屡见不鲜的,都会影响结算价格的变化。

工程质量标准一般可分为优良、合格、不合格。优良工程是通过高素质的技术工人和管理人员,合理的施工组织以及良好的设备保证和品质优良的建筑材料来实现,而不合格工程则相反。优良工程、合格工程、不合格工程还会产生不同的后果,并引起连锁反应,其最终的成本必然影响到施工价格的变动。 5、其他影响

影响建筑成本的因素还有很多,例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与政策、金融政策、税收政策、建设政策及规定、外汇政策、改革政策等;宏观经济状况,改革的深入状况,社会的安定团结状况,国民经济市场发育状况;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方向、结构及方式;国家及行业的技术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及宏观管理水平;国际市场状况及外商投资状况。

总而言之,建筑成本的影响因素很多,工程价格无论是合同确定的还是最终结算的,是大量影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许多因素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能孤立地处置某个因素,在进行工程价格定价时,应把各种因素联系起来综合考虑。

2.3 竣工验收阶段存在的问题

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指由发包人、承包人和项目验收委员会,以项目批准的设

计任务书和设计文件,以及国家或部门颁发的施工验收规范和质量检验标准为依据,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手续对工程项目的总体进行检验和认证、综合评价和鉴定的活动。

竣工验收阶段是全面考核工程建设成果,检验工程设计和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竣工验收时,应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原则,依据建筑工程检验评定标准及验收规范对工程进行一丝不苟、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检查。符合验收标准的要及时办理验收交付手续,尽早投入使用。

然而,进入竣工验收阶段,并不意味这工程能够迅速验收通过并顺利进行竣工决算。在竣工验收和竣工决算阶段经常出现工程质量认定纠纷和工程款决算纠纷等。竣工验收阶段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竣工日期的认定存在分歧。 竣工日期分歧表现在:工程竣工前,当事人对工程质量是否符合合同约定产生争议而导致对竣工日期的争议;由于主客观原因,发包人没能按照约定的时间组织竣工验收双方就实际竣工之日产生争议;有时,建设单位为了能够提前使用工程而取消了竣工验收这道程序,这样就很容易对实际竣工日期产生争议。

2、对建设项目质量验收不合格导致纠纷。

工程合同中的价款针对的是合格工程而言的,而在工程实践中,不合格产品也是普遍存在的,对于不合格产品如何计价也就自然成为了合同当事人关注的问题。这个问题涉及两方面问题:一是工程质量与合同约定的不符合程度,二是针对该工程质量应予支付工程款。合同双方对于质量认定上经常存在分歧,最终引起工程款纠纷。

3、竣工结算时,对工程量的计算存在差异、定额与取费标准分歧以及材料的规格、品种、价格的争论。

(1)工程量计算差异

工程造价的多少取决于工程量的多少,因而工程量的计算是预、结算的关键。现行的结算方式,主要有预算总价包干、分部分项单价包干、以竣工图纸按实结算等几种。对于工程量的计算和审核,前者反映在预算中,后两者则在结算中体现。关于工程量的计算规则,在合同中没有明确规定的,双方在计算工程量时,就容易发生矛盾。

(2)定额与取费标准的分歧 定额与取费是编制和审核预、结算的依据和标准,各地区的定额管理站对此均有较详细的规定。由于建筑市场上的设计方案、施工方案、材料设备的不断更新,各类定额也不可能及时调整与补充,因此在套用定额时,往往因定额子目不全而需要更换基价、换定额或协商价格、调整取费等。相同的项目如采用不同的定额和不同的取费标准,其结算结果是大不相同的,因而在办理结算时就会产生较大的分歧。

(3)材料的规格、品种、价差的争论

建筑工程预算定额中所允许的开口材料种类很多,在定额中反映的只是取费

价,这些材料均要按“价格信息”或“市场价格”进行调整。由于建筑材料市场繁荣,材料的规格、型号、质量、性能、品牌等种类繁多,材料价格也复杂多变,“价格信息”不可能保罗所有开口材料的价格。因此,常常出现合同签字期与结算期的材料价格不同、按设计要求制定的材料定额价与市场的不同以及材料发票的漏洞等问题,给结算工作造成诸多麻烦和纠纷。

3 各阶段成本控制的对策

建设项目费用控制的基本内容是,建立健全投资费用管理和控制体系,在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通过优化建设方案、工程设计方案、资源配置方案和施工方案,采取科学的方法和有效的措施,随时纠正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将建设项目投资控制在审定的投资计划限额(目标)之内,确保建设项目的质量、工期和费用控制按照既定的目标实现,使建设项目获得预期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

从阶段上来划分,施工企业建设项目费用控制包括施工准备阶段成本控制、现场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竣工验收阶段成本控制。每个阶段的成本控制都可以看作是一个独立的管理体系,而各个阶段的成本控制管理又相互之间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共同组成建设工程成本控制管理系统。 3.1 施工准备阶段成本控制

施工单位施工阶段控制成本首要是从施工准备阶段开始抓起。由于施工组织设计不同、施工方案不同,所选用的材料设备等不同,使施工成本千差万别。 通过方案细部功能具体量化评价而进行方案比选,结合经济指标评价方法。以最大限度降低成本,提高利润。

准备阶段主要研究的是工程的总体实施要求和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主要从项目建设规模、平面布置、建设标准水平、建设地点等几个方面,去了解该项目的功能要求和须达到的目标,以便能用最优的方法来完成工程。 3.1.1 施工准备阶段成本控制方法

成本管理与控制的关键是降低施工成本,而控制成本的主要措施包括: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合同措施。工程投标的标书编制是十分重要的,在编制的商务标和技术标时一定要熟读招标文件,制订合理的施工方案,结合项目规模,性质、现场条件及复杂程度配备施工管理人员,因为施工方案制订合理与否是降低成本的必然所在。

1、首先,要在审查施工图时认真对待,不能打马虎眼,对照规范和标准仔细审查,发现不符合规范或不能理解的地方要及时与相关单位沟通,避免给之后的施工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2、在做施工图预算的时候,必须使用经过建设单位、设计单位会同施工单位会审后的合法图纸。采用适用的消耗量定额,遇到定额缺项,不能随意串换,

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编制补充定额,或征得有关各方的同意,参照有关部门的相应定额执行。当消耗量定额带有价格内容时,由于其只限于定额编制期的价格水平,在编制施工图预算时应结合预算编制期的价格水平进行调整。按定额计价法编制施工图预算,人工工资、材料及机械台班预算价格应采用当时当地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发布的指导价格。

3、认真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选择最佳施工方案。施工单位要根据工程特点、现场状况以及所具备的施工技术手段、队伍素质和经验等主客观条件制订施工组织设计,要合理的选择施工方法。在施工开始前,施工单位应踏勘施工现场,了解场地、场外道路、水电源情况。通过踏勘施工现场,可以补充有关资料,例如,现场有无施工障碍需要拆除清理、现场有无足够的材料堆放场地、超重设备的运输路线和路基的情况等,从而为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提供充分依据。 4、及时组织人料机进场。在现场施工正式开始前,施工及管理人员必须进场后方可开工。要保证施工连续顺利进行,就必须保证材料、机件的及时供给,在开工前就应落实好材料供应单位,签好供应合同。如果是租借的大型机械,要协调组织好机械进场,以免延误施工进程。 3.2 现场施工阶段成本控制

现场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主要是在项目成本的形成过程中,对生产经营所消耗的各项费用开支进行监督和限制,控制在计划成本的范围之内,以提高经济效益。

施工成本管理的关键是严格合同管理,减少工程索赔。由于目前的工程建设实践中许多施工单位采取“低价中标、索赔赢利”的方式来承揽工程。因此,做到事前把关,主动监控,严格审核工程变更,计算各项变更对总投资的影响,减少不必要的工程费用支出,避免投资失控。

施工成本管理的重点是施工进程的合理控制,比较有效的方法是采取经济措施,控制管理成本。由于施工阶段的影响因素较多,直接影响工期与工程质量因此是建设工程成本控制体系的重点阶段。 施工阶段运用价值工程,主要是寻找实现设计要求的最佳施工方案,如分析施工方法、流水作业、机械设备等有无不必要的功能(即不切实际的过高要求),寻找满足质量要求的前提下降低成本的途径。

施工阶段的价值分析就是通过编制合理的施工方案,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加强管理。在保证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的前提下,通过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降低施工成本和缩短施工工期来提高价值,达到实现VE的目的。 3.2.1 施工项目成本的内容

施工项目成本是建筑施工企业以施工项目作为成本核算对象,在施工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价值和劳动者的必要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货币形式。 具体来说,施工过程中耗费的主、辅材料及其他材料等劳动对象的价值,是以耗用材料的价格计入施工项目成本;施工过程中所耗费的机械、运输设备等劳

动资料的价值,是以折旧的形式计入施工项目成本。至于工人剩余劳动创造的价值,是以积累形式计入工程造价的,作为社会的纯收入,并未支付给工人,故而不构成施工项目成本。 3.2.2 施工项目成本的分类

根据建筑产品的特点和成本管理的要求,施工项目成本可按不同的标准和应用范围分类。

1、按成本计价的定额标准,可分为预算成本、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预算成本反映施工项目的预计支出,实际成本反映施工项目的实际支出。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比较,体现了施工项目的经济效益: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额即是项目的实际成本降低额;预算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额即是项目计算成本降低率。通过几种成本的相互比较,可看出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

2、按计算项目成本对象的范围,可分为建设项目工程成本、单项工程成本、单位工程成本、分部工程成本和分项工程成本。

3、按工程完成程度的不同,可分为本期施工成本,本期己完施工成本、 未完施工成本和竣工施工成本。

4、按生产费用与工程量的关系,可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将施工成本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对于成本管理和成本决策具有重要作用,也是成本控制的前提条件。由于固定成本是维持生产能力所必需的费用,要降低单位工程量分担的固定费用,可以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企业总工程量数额以及降低固定成本的绝对值等途径;降低变动成本则只能从降低单位分项工程的消耗定额入手。

5、按成本的可控性划分,施工项目成本分为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所谓“可控成本”是指能为某个责任单位或个人的行为所制约的成本。可控成本具有多种发展可能性,并且有关的责任单位或个人可以通过采取一定的方法与手段使其按所期望的状态发展。如果某些成本只具有一种可能结果,则不存在进行控制的必要性;如果某些成本虽具有几种可能结果,但有关的责任单位或个人无法根据自己的需要对其施加影响,则也不存在进行控制的可能性。 一般来讲,可控成本的确定应具备三项条件:有关的责任单位或个人有办法了解所发生耗费的性质;有关的责任单位或个人有办法对所发生耗费加以计量;有关的责任单位或个人有办法对所发生耗费加以控制和调节。

成本的可控性具有一定的相对性,它与成本发生的空间范围有关。某个责任单位不可控制的成本,往往对另一个单位来讲是可控的;下一级责任单位不可控制的成本,对于上一级责任单位来讲往往是可控的。了解可控成本的这种空间范围上的相对性,有助于分清各责任单位或个人的经济责任,以利于正确评价与考核其业绩,提出切实有效的建议与措施,使可控成本不断降低。 可控成本的相对性还与成本发生的时间范围有关。在产品投产前的产品设计阶段,成本的决策与计划阶段以至工厂的筹建阶段,一切尚未发生的产品成本都是可控的。如设备的折旧费会因资本支出决策的不同而不同。同样,厂址、设计

方案、工艺路线和生产组织形式的不同选择,都会对成本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而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产品成本只是部分可控,因为有些成本在设计、筹建阶段都已经决定,属于先天性因素而不可控制。而当产品生产完工后,成本均已发生、形成,也就无所谓可控了。由此来看,产品投产前成本的可控性最大,其控制效果也最佳,这也正是成本控制的重点所在。 相对而言,不能为某个责任单位或个人的行为所制约的成本就称之为不可控成本。不可控成本一般是无法选择或不存在选择余地的成本。它也具有相对性,与成本发生的空间范围和时间范围有关。

根据我们对。可控成本”定义的理解,结合前面对施工项目成本的构成,我们很容易发现,施工项目成本在施工前,可以说几乎全部成本是可控的,在施工过程中,绝大部分也是可控的。在本阶段成本控制研究中除特殊说明外,成本研究对象都是指项目施工过程中,在项目经理部职权范围内能控制的成本。施工项目成本的以上几种分类,并不代表成本分类的全部,还可以作其他的划分。 3.2.3 现场施工阶段成本控制可采取的措施

建设项目的成本控制主要是在整个建设期内把建设项目的投资控制在一定的限额内,随时纠正发生的偏差,以保证工程项目管理的目标得以实现,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资源,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加强成本管理是严格控制成本的重要措施。

现场施工阶段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成本管理的影响因素较多,包括材料成本影响、经营管理影响、工期影响等,而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措施也应分别从针对以上成本影响因素的角度出发,同时遵循降低成本不降低质量的原则,具体可包括:

1、严格合同管理

合同管理是施工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有效的合同管理是管理而不是控制。合同管理做得好,可以避免双方责任发生分歧,是约束双方遵守合同规则的武器。施工是设计阶段的延续,施工的合同管理应从设计及经济条件两方面出发进行考量。因此,先期保证合同的合理性可为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应作为合同管理的重点。而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合同管理,在合同执行期间密切注意我方履行合同的进展效果,也是质量控制的必要措施。

工程质量条款历来是施工合同的一个重要、复杂的条款。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合同意识和质量意识淡薄、设计施工不当、建材质次价高、施工偷工减料、工程层层转包等种种原因,引发了许多工程质量事故。例如:1998年,重庆市某桥因设计、施工质量有严重问题而倒塌,造成了50多人死亡的恶性事故;1999年3月广东省某影剧院舞台处大梁在浇注混凝土时突然翻转倒塌,当场死亡3人;2000年4月6日,江西省某县一栋7层得在建商品房突然倒塌,死亡6人,重伤6人;2000年12月武汉某小区一栋已建成的18层住宅楼,因严重倾斜被控爆拆除,数千万元顷刻间化为灰烬。层出不穷的质量事故不仅给国家和人民的生

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也引发了许多工程质量纠纷。

做好分包工程的询价、订立平等互利的分包合同,加强施工验收和分包结算等工作。分包工程价格的高低,必然会对施工项目成本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重要工作之一是对分包价格的控制。项目经理部应在确定施工方案的初期就要确定需要分包的工程范围。决定分包范围的因素主要是施工项目的专业性和项目规模。因此,建立稳定的分包关系网络,做好分包合同的订立和管理工作非常重要。

施工合同管理应注意一下问题:

(1)弄清合同中的每一项内容。因为合同是工程的核心,合同条款的每一项内容都与工程实施和费用发生有关。

(2)用文字记录代替口头协议,以确保有必要的证据资料。 (3)考虑问题要灵活,管理工作要坐在其他工作之前,要积累施工中的一切资料、数据、文件。

(4)工程细节文件的记录应包括下列内容:信件、会议记录、业主的规定、指标、更换方案的书面记录及特定的现场情况等。

(5)有效的合同管理能使妨碍双方关系的事件得到很好的解决。 (6)应该想办法把弥补工程损失的条款写到合同中去,以减少风险。

(7)有效的合同管理是管理而不是控制。合同管理做得好,可以避免双方责任发生分歧,是约束双方遵守合同规则的武器。

2、应用价值工程(VE)选择合理的施工组织方案 施工组织方案是建筑工程在成本控制方面的基础,所以整体施工施工组织方案的合理确立直接关系到成本控制的最终效果。

功能定义可从垂直和竖向两方面考虑并进行分解,分项可考虑成本费用、施工方法、质量目标、工期等,成本费用又可下分材料费、人工费、机械费、其他费等。

功能分析则应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施工特点,具体作出权重选择。最后可进入功能评价,优选出最合理的施工组织方案。

价值工程的对象选择是逐步缩小研究范围、寻找目标、确定主攻方向的过程。正确选择工作对象是价值工程成功的第一步,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象选择的一般原则是:市场反馈迫切要求改进的产品;功能改进和成本降低潜力较大的产品。

对象选择的方法很多,主要有经验分析法、百分比法、价值指数法和ABC法。下面结合实例用ABC法确定价值工程的研究对象。

【例3-1】某住宅楼工程基础部分包含17个分项工程,各分项工程的造价及基础部分的直接费见表3-1,试采用ABC分析法确定该基础工程中可能作为价值工程对象的分部工程。

表3-1某住宅楼基础工程分项工程ABC分类

分项工程名称 1.C20带形钢混基础 2.干铺土石屑垫层 3.回填土 4.商品混凝土运费 5.C10混凝土基础垫层 6.排水费 7.C20独立式钢混基础 8.C10带形无筋混凝土基础 9.C20矩形钢筋混凝土柱 10.M5砂浆砌砖基础 11.挖土机挖土 12.推土机场外运费 13.履带式挖土机场外运费 14.满堂脚手架 15.平整场地 16.槽底钎探 17.基础防潮层 总成本 成本 (元) 63436 291199 14753 10991 10952 10487 6181 5638 2791 2202 2058 693 529 241 223 197 89 160580 累计分项工程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累计分项工程数百分比 5.88% 11.76% 17.65% 23.53% 29.41% 35.29% 41.18% 47.06% 52.94% 58.82% 64.71% 70.59% 76.47% 82.35% 88.24% 94.12% 100% 累计成本(元) 63436 92555 107308 118299 129251 139738 145919 151557 154348 156550 158608 159301 159830 160071 160294 160491 160580 累计成本百分比 39.5% 57.64% 66.83% 73.67% 80.49% 87.02% 90.87% 94.38% 96.12% 97.49% 98.77% 99.20% 99.53% 99.68% 99.82% 99.94% 100% C B 分类 A 【解】基础分项工程的ABC分类如表3-1所示,其中,C20带形钢筋混凝土基础、干铺土石屑垫层、回填土三项工程为A类工程,应考虑作为价值工程分析的对象。

ABC分析法的优点是抓住重点,突出主要矛盾,在对复杂产品的零部件作对象选择时常用他进行主次分类,以便略去“次要的多数”,抓住“关键的少数”,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

3、建立动态的控制系统

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是一个动态而又复杂的过程,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必须随着情况的变化进行项目目标的动态控制。项目目标的动态控制是项目管理最基本得方法论。项目目标动态控制的工作程序如图3-1:

比较计划值与实际值 有 偏差 采取控制措施 无

工程进展

收集实际数据

图3-1动态控制原理图

(1)项目目标动态控制的准备工作:将对项目的目标进行分解,以确定用于目标控制的计划值。

(2)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项目目标进行动态跟踪和控制,收集项目目标的实际值,进行项目目标的计划值和实际值的比较,通过比较,如有偏差,则采取纠偏措施进行纠偏。

项目目标动态控制的纠偏措施主要包括:组织措施、管理措施、经济措施和技术措施,如图3-2所示。 组织措施

项目目标动态控 制的纠偏措施 管理措施 经济措施 技术措施 图3-2动态控制的纠偏措施

4、协调进度、质量和成本三大目标间关系 基于工程进度与工程质量管理互动关系,建立在工程进度管理和质量管理之上的组织系统统筹运作,为取得项目成本与工程质量、工程进度的最佳结合而采取的一系列管理措施。

由于成本、进度、质量三者密不可分,成本管理决不能脱离质量管理、进度管理而独立存在,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必须保证三者结构关系的均衡性和合理性,任何强调最短工期、最高质量、最低费用都是片面的。相反要在成本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三者之间进行综合平衡。将价值工程理论延伸定义为V=Q/(T术C)。用V表示项目综合目标,T表示工期,C表示工程投资成本,Q表示工程质量。将质量管理、工期管理和成本管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三大目标之间的内在关系图如图3-3所示,其中点A为三者最佳平衡点。 质量Q

B● ●A ●E

工期T ● ● ●成本C

D

图3-3三大目标之间的内在关系图

5、建立成本控制责任制

有关成本控制方法中曾强调了责任制的重要性,而在施工阶段建立的成本控制责任制除应严密、完整之外,还应保证与质量目标、工期目标相联系,杜绝单纯控制成本而忽视质量、工期,亦即要克服成本控制中的“假节约真超支”现象。 6、建立完善的资源配置体系

(1)人工费的控制

人工费的控制实行“量价分离”的方法,将作业用工及零星用工按定额工日的一定比例综合确定用工数量与单价,通过劳务合同进行控制。

(2)材料费的控制

材料费控制同样按照“量价分离”原则,控制材料用量和材料价格。 ①材料用量的控制 在保证符合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的前提下,合理使用材料,通过定额管理、计量管理等手段有效控制材料物资的消耗,具体方法如下。

a、定额控制。对于有消耗定额的材料,以消耗定额为依据,实行限额发料制度。在规定限额内分期分批领用,超过限额领用的材料,必须先查明原因,经过一定审批手续方可领料。

b、指标控制。对于没有消耗定额的材料,实行计划管理和按指标控制的方法。根据以往项目的实际耗用情况,结合具体施工项目的内容和要求,制度领用材料指标,据以控制发料。超过指标的材料,必须经过一定的审批手续方可领用。

c、计量控制。准确做好材料物资的收发计量检查和投料计量检查。 d、包干控制。在材料使用过程中,对部分小型及零星材料(如钢钉、钢丝等)根据工程量计算出所需材料量,将其折算成费用,由作业者包干控制。

②材料价格的控制

材料价格主要由材料采购部门控制。由于材料价格是由买价、运杂费、运输中的合理损耗等组成,因此控制材料价格,主要是通过掌握市场信息,应用招标和询价等方式控制材料、设备的采购价格。

(3)施工机械使用费的控制

施工机械使用费主要由台班数量和台班单价两方面决定,为有效控制施工机械使用费支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控制:

①合理安排施工生产,加强设备租赁计划管理,减少因安排不当引起的设备闲置;

②加强机械设备的调度工作,尽量避免窝工,提高现场设备利用率; ③加强现场设备的维修保养,避免因不正当使用造成机械设备的停置; ④做好机上人员与辅助生产人员的协调与配合,提高施工机械台班产量。 3.2.4 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的优化

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的优化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从前面所谈到的控制措施方面着手,即从合同、施工组织、管理、技术几个方面采取控制措施。 1、合同优化

从建筑施工企业角度看,合同的优化管理可包括先期细致地收集资料,分析自身情况,确保所签定合同的严密性以及合理性和施工过程中配合质量、工期、成本管理控制合同履行情况。

做好合同变更处理工作。合同变更是指依法对原来合同进行的修改和补充,即在履行合同项目的过程中,由于实施条件或相关因素的变化,而不得不对原合同的某些条款作出修改、订正、删除或补充。工程变更可以导致对合同履行的工期和成本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承包单位有权获得直接工期延误和影响施工顺序的延误导致成本增加的补偿。因此承包单位必须加强合同变更的管理工作,及时收集证据,在规定的期限内提出索赔要求。 2、施工组织方案的优化

运用价值工程,进行施工方案的优化。价值工程师一项有组织的活动。在应用价值工程时,必须有一个组织系统,把各专业人员组织起来,发挥集体力量,利用集体智慧,方能达到预定的目标。组织的方法有多种,在项目建设中,把价值工程活动同质量管理活动结合起来进行,不失为一种值得推荐的方法。 以下通过实例说明,应用价值工程活动,制订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实现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目标的方法。

【例3-2】仓储工程中的施工方案优化。

某厂的储煤槽筒仓工程时我国目前最早的群体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储煤仓之一,其外观几何形式是由三组24个直径11m、壁厚200mm的圆形薄壁连体筒仓组成。工程体积庞大,地质条件复杂,施工场地狭小,实物工程量多,工期长,结构复杂。设计储煤仓4.8万t,预算造价近千万元。为了保证施工质量,按期完成施工任务,施工单位决定在编制施工方案中运用价值工程理论。

第一步:对象选择。

此工程主体由三部分组成:地下基础,地表至16m为框架结构并安装钢漏斗,16m以上为底环梁和筒仓。对这三部分主体工程分别就施工时间、实物工程量、施工机具占用、施工难度和人工占用等指标进行测算,结果表明筒仓工程在各个指标中均占首位,具体情况见表3-2。价值工程人员决定以筒仓工程为研究对象,应用价值工程优化筒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表3-2某筒仓工程各项指标测算

工程名称 指标(%) 施工时间 实物工程量 施工机具占用 人工占用 施工难度

地下 基础 15 12 11 17 5 框架结构 钢漏斗 25 34 33 29 16 底环梁 仓筒 60 54 56 54 79 合计 100 100 100 100 100 满足耐久性要求 第二步:功能分析。 坚固耐用 满足强度要求 满足承受荷载要求 提供储煤空间 遮盖顶部 形成圆形筒仓 提高进煤设备,进煤提高送煤设备,送煤形成储煤空方便使用 增加美观 第三步:功能评价和方案创造。

根据功能系统图可知,施工对象重点是混凝土筒仓仓体。在施工阶段应用价值工程,重点在于考虑怎样实现设计人员已设计出的圆形筒仓。这就是说,采用送煤样的施工方法和技术组织措施来保质保量地浇灌混凝土仓体,是应用价值工程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中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为此,工程人员根据既要质量好、速度快,又要企业获得经济效益的原则,初步选出滑模、翻模、大模板和合同转包四个方案供作进一步技术经济评价。

第四步:施工方案评价。 对施工方案进行评价的目的,是要发挥优势,克服和消除劣势,做出正确的选择。首先价值工程人员运用给分定量法进行方案评价,评价情况见表3-3。

表3-3运用给分定量法进行施工方案评价

方案评价 指标体系 施工平台 模板 评分等级 1.需要制作 2.不需要制作 1.制作专业模板 2.使用标准模板 3.不需要制作模板 1.需购置 2.不需购置 1.少工种少人员 2.多工种多人员 1.较短 2.中等 3.较长 4.无需准备 评分标准 0 10 0 10 15 0 10 10 5 15 10 5 20 A 0 0 0 10 5 B 方案 C 10 0 D 10 10 10 15 20 10 10 10 5 15 千斤顶 施工人员 施工准备时间 10 5 10

受气候、机械 等因素影响 总体施工时间 施工难度 1.较大 2.较小 3.不受影响 1.保证工期 2.拖延工期 1.复杂 2.中等程度 3.较简单 4.无难度 方案总分 5 10 15 10 0 5 10 15 20 10 5 5 10 0 15 75 10 0 10 15 0 20 105 35 55 上表中的方案中A、B、C、D分别为滑模、翻模、大模板施工方案和合同外包方案。计算结果表明:合同外包方案得分最高。对结果进行分析可知,合同外包方案之所以得分最高,是因为它与其它方案比较时,基本上没有费用支出。事实上,虽然在每个指标进行比较时,合同外包方案没有费用支出,但是在向其他单位外包时却是要花费总的费用。因此简单的认为合同外包方案是最优方案是难以令人信服的,必须进一步评价。为此价值工程人员还以给分定量法进一步进行方案评价,见表3-4。

表3-4运用给分定量法进一步进行施工方案评价 方案评价 指标体系 技术水平 材料 成本 工程质量 安全生产 施工力量 评分等级 1.清楚 2.不清楚 1.需求量大 2.需求量小 1.很高 2.较低 1.保证质量 2.难以保证 1.避免事故责任 2.完全避免事故责任 1.需要参加 2.不需要参加 方案总分 评分标准 10 5 5 10 5 10 10 5 5 10 5 10 A 10 10 10 10 5 5 50 方案 B 10 10 10 10 5 5 50 C 10 10 10 10 5 5 50 D 5 5 5 5 10 10 40 表3-4结果表明,虽然合同外包方案可以坐享其成,但是权衡利弊还以利用本单位施工力量和生产条件,在保证工程质量和获得利润方面较为有利,因此应舍弃合同外包方案,选择翻模施工方案。

为进一步证明上述评价正确,价值工程人员又通过计算各方案的预算成本和确定筒仓工程的目标成本,进而确定各方案的价值指数,以价值指数高低为判别

标准来选择最佳施工方案。

通过计算,目标成本为630万元,各方案的预算成本及价值指数见表3-5。

表3-5各方案的预算成本及价值指数比较

方案 目标成本(元) 预算成本(元) 功能指数 A B C D 6300000 7108301 6303465 6607496 ﹥7500000 0.1848 0.2717 0.2283 0.3152 成本指数 0.2583 0.2291 0.2401 ﹥0.2725 价值指数 0.7154 1.1859(最大) 0.9509 ﹤1.1567 结果表明,翻模施工方案最优。

第五步:翻模施工方案的进一步优化。

虽然翻模施工方案比较其他方案更优,但本身也存在一些问题,仍需改进。价值工程人员针对翻模施工方案存在的多工种、多人员作业和总体施工时间长的问题,运用价值工程作了进一步优化。

经考察,水平运输和垂直运输使大量人员好用在无价值的搬运上。为了减少人员耗费提高功效,进而保证工期,价值工程人员依据提高价值的途径:

(1)功能不变,通过减少施工人员使成本降低。可采用方案:单纯缩减人员。 (2)成本稍有增加,功能大幅度提高,通过增加施工班组人员,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可采用方案:变更施工方案为单组流水作业。

(3)功能提高而成本不变,通过调整人员组织,提高工作效率。可采用方案:采用双组流水作业。

价值工程人员对以上三个方案运用给分定量法进行评价,确定第三种方案为最优方案,即采用翻模施工方法双组流水作业组织施工。

第六步:效果总评。通过运用价值工程,使该工程方案逐步完善,施工进度按计划完成,产值大幅度增加,利润大幅度提高。工程质量好,被评为全优工程。从降低成本方面看,筒仓工程实际成本为577.2万元,与原滑模施工方案相比较节约133.6万元,比大模板施工方案节约83.5万,比合同外包方案节约172.8万多元。与翻模施工方案原定预算成本相比降低53.万元,降低率8.4%,与目标成本相比降低52.8万元,降低率为8.3%,成效显著。 3、加强质量和工期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严把工程质量关,各级质量自检人员定点、定岗、定责、加强施工工序的质量自检和管理工作真正贯彻到整个过程中,采取防范措施,消除质量通病,做到工程一次成型,一次合格,杜绝返工现象的发生,避免造成因不必要的人、财、物等大量的投入而加大工程成本。

可通过制定详尽的节约增效的管理制度,减少材料浪费,降低工程成本;对材料操作损耗特别大的工作,由生产班组设专人负责成本监督;实行奖罚措施,调动节约积极性;结合施工方法,进行建筑材料使用的比选,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通过代用、改变配合比等方法降低材料消耗。

严格控制建设项目施工的进度计划,根据施工的进度计划及时组织材料、构

件的供应,保证项目施工顺利进行,防止因停工待料造成损失;定期进行成本核算,随时掌握收集信息并与成本计划比较,对施工项目的各项费用实施有效控制,发现偏差则分析原因,并采取措施纠正,从而实现成本目标。

赢得值原理(Earned Value Concept)是一种能全面衡量工程进度、费用、质量实施状况的管理方式,它是通过实际完成工程与原计划相比较,确定工程进度是否符合计划要求,从而确定工程费用是否与原计划存在偏差的方法。为施工单位加强成本、进度和质量控制提供了有利的工具,值得我们在工程项目的监控管理中借鉴、推广和应用。

4、采取技术措施加强成本控制

采取技术措施是在施工阶段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对合同中主要技术方案作必要的技术经济论证,以寻求较为经济可靠的方案,从而降低工程成本,包括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节约能耗,提高机械化操作等。 3.3 竣工验收阶段的成本控制

竣工验收阶段也是建设项目的一个重要阶段,工程项目要想顺利投入使用,必须通过竣工验收。竣工验收完成后,竣工结算也是建设项目建筑安装工程的一项重要的经济活动。按时竣工,及时办理竣工结算,对于贯彻国家的方针、政策、财经制度,加强施工成本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甲、乙双方在工程竣工验收阶段发生纠纷是难免的,为了保证应得的利益,做好成本管理和控制,必须正确工程验收阶段存在的问题。针对竣工验收阶段存在的问题,要控制施工成本,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1、在竣工验收前,必须符合竣工验收条件。避免因资料不全,不具备竣工验收条件,影响工程按期竣工,给企业带来损失。国务院与2000年1月发布的279号令《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规定,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①完成建设工程设计和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并满足使用要求; ②有完整的技术档案和施工管理资料;

③有工程使用的主要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的进场试验报告; ④有勘察、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单位分别签署的质量合格文件; ⑤有施工单位签署的工程保修书;

⑥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工程质量监督站等有关部门的历次抽查中,责令整改的问题全部整改完毕。

2、严格按照竣工验收程序进行验收工作。

3、必须确定工程量计算的规则,签订完整的工程合同书。 工程造价的多少取决于工程量的多少,因而工程量的计算是预、结算的关键。关于工程量的计算规则,在合同中没有明确规定的,双方在计算工程量时,就容易发生矛盾,施工企业很容易因此遭受经济损失,增大企业成本。因此必须在签订工程合同是,明确工程量的计算规则。

4、工程结算的“三要素”在合同中要有详细、明确的界定。 定额、取费、材料是工程结算的“三要素”。签订完整的工程合同书、加强

合同管理意识是工程结算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目前,我国建筑行业的工程承包合同条例中对工程造价一项只是总金额的填报,缺少具体细则。有些建设单位对工程造价计算的全过程不是很清楚,尤其对造价影响幅度较大的“三要素”在合同签订是考虑不够,这势必给今后的结算工作留下隐患。因此在签合同时,必须对“三要素”作详细、明确的界定,并列入有关条款中;或单独签订“补充协议”,并确定它与合同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5、认真编制“预算书”

经审定后的“预算书”是工程结算的重要依据。有的工程结算就是报价加签证,“预算书”是甲乙双方对工程在经济上的承诺,也是乙方经济利益的有力保障。认真编订“预算书”是在签订合同之前的重要工作。施工企业在报价时,除要熟读工程图纸,还应充分熟悉工程的规模、环境、施工技术难度、材料信息等,实事求是地计算出合理、完整的报价。经过甲方严格审核并签字的“预算书”,结算时双方不能再更改。

4 各阶段成本控制的比较

4.1 施工准备阶段的成本控制是关键

施工单位控制成本首要是从施工准备阶段开始抓起,施工准备阶段对工程成本的影响不可小觑,这主要是因为施工准备阶段确定了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方案选择。施工组织设计不同、采用的技术方案不同,所选用的材料设备不同,导致其造价千差万别。

通过方案细部功能具体量化评价而进行方案比选,结合经济指标评价方法,以最大限度降低成本,增加利润,选择那些优化的施工组织设计、合理的施工方案,达到控制成本、提高收益的目的。

施工准备阶段还需要注意的是项目领导者及核心人员的选择。人作为各种工作的具体实施者在成本控制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施工准备者的主观意识对整个项目的影响更是起到决定性作用。所以,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成本控制意识是必须要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

4.2 现场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是重点和难点

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主要是在项目成本的形成过程中,对生产经营所消耗的各项费用开支进行监督和限制,控制在计划成本的范围之内,以提高经济效益。 西方发达国家在法律、法规健全,建筑市场成熟的情况下建筑施工阶段成本控制或许可以不必视为难点,但我国特殊的经济环境却不容许我们忽视对此阶段的重视程度。

一方面,我国是不成熟的市场经济社会,建筑业起步较晚,法律法规仍待健全,行业竞争仍需规范。在这特殊的国情条件下,现实情况是施工阶段的成本目标最难在计划之内实现。因此,现场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成为我国现阶段建筑工程成本控制的难点。

另一方面,现场施工阶段是建筑物建成阶段,建筑物一旦建成就难以改变,施工成本将变成实实在在的付出,而不仅仅是控制表格中的一串数字了。有很多众所周知的建设项目(比如成都双流机场建设)都是在这种情况下超出最初的投资预算很多而变成了成本控制失败的反面教材。

前文已经提过,施工成本管理的关键是严格合同管理,强化监理机制,加强施工管理。而施工成本管理的重点是施工进程的合理控制,比较有效的方法是采取经济措施,控制管理成本。由于现场施工阶段的影响因素较多,直接影响工期与工程质量,因此是建设工程成本控制体系的重点阶段。

需要注意的是,现场施工阶段也是最容易发生质量问题的阶段。因为设计阶段的规范编制已经比较成熟,审核制度也相对完善,由于设计失误所造成的质量问题已日益减少。而相应的,施工阶段的质量问题却日益突出,触目惊心,曾经轰动一时的重庆彩虹桥倒塌事件就曾经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片面追求减少成本,存在侥幸心理,通过采取偷工减料的措施达到计划成本目标的实现无异于短视的自杀行为。而建筑物建成后由于其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建筑产品出现质量问题不仅会造成使用者的财产损失,更甚者还会危急人类生命安全,所造成的恶劣影响已不仅仅是局限于短期的经济行为,而是会影响到建筑企业长期的形象和发展。

所以,现场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决不应是建立在牺牲质量的基础之上,而这又正是我国现阶段建筑业急需克服的一个大问题。如何处理好质量与成本的关系,找好二者的平衡,也是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的难点之一。 4.3 竣工验收阶段

竣工验收阶段成本控制也是不可忽视的,竣工验收阶段的成本控制是整个施工阶段的补充和完善。施工企业要做好施工全过程的成本控制,就必须善始克终,做好前面阶段成本控制的同时,也需做好竣工验收阶段的成本控制。工程竣工结算是工程造价合理确定的重要依据,无论施工单位还是业主都十分重视工程价款的审计结算。工程结算书由施工单位编制,经业主委托有资格的中介机构进行审查。编制工程结算不仅关系到项目工程造价的实际结果,也直接关系到施工企业的利益。工程结算要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和规定,实事求是进行编制。 4.4 本章小结

如前所述,在整个建筑工程项目从施工准备到竣工验收的过程当中,各个阶段的成本控制都是为了保证整个项目目标成本得以顺利实现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在进行各阶段成本控制重要性的比较时,不仅仅需要依靠统计资料,还应结合我国国情,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综上所述,建设工程成本控制是一个全过程的控制,同时,又是一个动态的控制。从上面对各阶段成本控制的特点可以得出:施工准备阶段成本控制是先决,现场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是重点,也是难点,竣工验收阶段的成本控制是补充和完善。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成本管理应该兼顾各过程的成本管理,合理协调成本

管理与质量管理、进度管理之间的关系,应用价值工程评价找到最佳成本控制目标,有效地控制施工成本,以合理的配置资源,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成本控制的几个环节是互为条件、相辅相成的,放松或削弱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利于加强成本控制工作。

结论

本文从成本控制的阶段性出发,以价值工程等理论为依据研究了施工准备阶段、现场施工阶段和竣工验收阶段的费用组成、成本控制影响因素及存在的问题,以及各阶段的成本控制措施、优化方法和各阶段成本控制的比较,得出以下结论:

1、建设工程的施工成本控制目标应该是与质量、进度相结合而取得最低成本,即最大利润的实现取决于如何强化项目成本管理、有效分配和利用有限的资源,在不改变规模、标准、工期和不降低质量的条件下,降低施工成本,以提高施工企业的利润,强化对建设项目进行全过程成本控制的管理。

2、建设项目施工三个阶段(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的成本控制其自身影响因素不同,所以控制措施也各不相同,但均可采用价值工程方法进行分析及优化。

3、施工准备阶段的成本控制是建设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的关键,主要采取的是比选和优化施工方案,这一阶段的成功实现是成本控制完成的先决条件。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是施工成本控制的重点,因为施工阶段是决定施工成本控制成功与否的真正决定阶段。施工阶段成本控制应用价值工程也主要是施工方案的价值评价及优化。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是建设工程成本控制的难点,因为施工阶段的影响因素较多,又是动态的管理过程,且此阶段的成本管理与质量管理、工期管理的联系最为紧密,不易控制,主要是从建立完善的、动态的、联系的、统一的管理体系着手,配合进行方案优化。

成本控制的目标决不是越低越好,而应与质量目标和工期目标平衡协调。成本控制全过程的各个阶段也不是相互孤立,而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只有处理好相互之间的关系才能真正实现施工全过程成本控制的最终目标。 总之,对施工成本进行全过程控制是成本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要有效地控制施工,就要把成本控制贯穿到施工的各阶段,从施工准备阶段到现场施工阶段再到竣工验收阶段,建立完善的成本控制体系。同时要对工程的承包合同价、目标成本价、结算价、竣工决算实行“一体化”管理。加强对施工成本的主动控制,强化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和监督,对进一步提高成本控制效益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只有这样,施工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更好地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参 考 文 献

1.《工程项目管理》相关教材文献。 2.《建设工程进度控制》相关教材文献。 3.《建设工程质量控制》相关教材文献。 4.《建设工程成本控制》相关教材文献。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7d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