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材1-6年级总的说明

更新时间:2023-07-19 21:23: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奉节县教科所

唐建平

一、教材修订的总体思路 (一)教材修订的指导思想以“三个面向”为指针,以唯物辩证法为基本指 导思想,以现代教学论和心理学为依据;以培 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重点;体现义 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处理好数 学的逻辑顺序和儿童的心理发展顺序、社会需 要与学生发展、共同要求与因材施教之间的关 系。注重应用意识、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 能力的培养和学生的数学体验。

具体体现:

总结实验教材10年实验研究和使用经验,认真贯彻《义务 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精神, 广泛听取并吸收意见和建议,增强教材的适宜性,突显基 础性、丰富性和开放性,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反映数学 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在获得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初步培养学生发现、 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四基四能)。 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学 习数学、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受到思品教育。促进教 师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材修订的目标

使教材的内容质量得到全面提升,体现数学的价值, 体现时代精神与科技进步,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体系。 使教材的结构更为科学合理,符合学生学习数学的 认知规律,增强学生学好数学和会用数学的信心, 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四 基四能” 使教材的风格和特色更加鲜明。 形成文字表述准确、易懂,版面设计清爽美观,图 文并茂配合切当,装帧精美,学生喜欢的数学教材。

(三)教材修订的依据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提出的 新理念、新要求及内容(两方面变化) 在理念上的变化:对数学及其功能做了重新阐 述,明确提出培养学生的“四基、四能”,提 出培养学生的数感、空间观念、几何直观等10 个核心概念。 在内容的选择上和安排做了适当调整、增删。 如第一、二学段中的统计与概率内容有所减少

2.实验教材10年实验研究和使用经验的总结成果3.社会各界对实验教材提出的意见和修改建议。采用多种途径和收集资料,对于收集到的意见与建议, 进行了分类、归纳整理,并逐条进行了分析研究。

4.实验教材编写者、研究人员多年来的专题研究成 果。主要研究编写者进行了“新基础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教材开 发的研究与实验”等多项课题研究,为教材的修订做了 许多基础工作。

(四)教材修订

的内容1.为学生获得“四基”、形成“四能”提供有效而丰 富的素材。 2. 对教材结构进行调整和内容修订。例如,对“统计 与概率”部分的教学顺序进行重新设计,并对具体 内容进行修订。又如,对第一学段“图形与位置” 具体内容的修订等。 3.针对实验教材初次研制时,未能深入研究或是当时 尚有争议的问题进行完善性处理。 例如对估算教学的处理;如何为培养“四能”提 供合适的素材、清晰的线索和有效的途径

4.针对在实验教材使用过程中,发现的一些教材内容 结构上的问题、内容选择和要求上的问题进行调整 并对具体内容进行修订。 例如,“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有余数的除 法” 5.针对在实验教材使用过程中,广大教师、教研员提 出的不适用的教学素材;例题中的一些不合适的呈 现方式;练习题编制中的有难度的题目等等,进行 细致修改。 如一年级下册的“认识时间” ;选用农村素材 6. 引进新观念、新技术的应用、新数据、新素材等, 使教材充分体现时代的发展与进步。

二、修订整套教材的主要变化情况1. 教材的结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1)数与代数—— 在二年级下册增加“混合运算”单元; 将“有余数的除法”迁移至“万以内数认识” 之前(从三上移至二下); 将“倍的认识”后移至三年级上册并且单独成 为一个单元;等等。

(2)图形与几何——① 图形的认识: 在一年级直观认识平面图形时,安排了认识平行 四边形;而在三上的“四边形”不再单独安排平 行四边形的认识,而是安排了对长方形正方形特 性的认识。 角的认识,在初步认识角的概念后,接着让学生 直观认识了直角、锐角、钝角。 ② 观察物体的教学安排了三个层次,分别安排在二 上、四下、五下。 ③ 图形的运动:对“图形的变换”降低了要求。

(3)统计与概率——① 第一学段调整教学内容,降低教学要求。只分别在 一下、二下、三下安排统计的教学。 一下:体现分类与统计的关系,让学生了解分类计数 的思想,体会分类标准与分类结果的关系。 二下: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学会 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 三下:让学生学习对数的简单分析,体会数据所包含 信息的作用。 ② 第二学段开始让学生系统学习统计图表知识,形成 数据整理和分析能力,学习如何利用数据分析、判断、 预测去解决问题。 ③ “可能性”的教学后移,安排在五年级上册。

(4)综合与实践——

调整或重新设计“综合与实践”活动,每册只编 排了一个“综合与实践”的主题活动,加强了活 动的

综合性和实践性。加强了对探索解决问题方 法的引导,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例如,◎将“数字编码”从”数学广角“的内容 变为“综合与实践”的主题活动;◎重新设计 “量一量 比一比”(二上)“小小设计师”(二 下)“树影”(六下),等等。

2. 系统处理“解决问题”① 在每一单元教学内容中都安排了有关“解决问题” 的教学例题。 ② 去掉原有的两个“解决问题”单元(二下、三下)。 ③ 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提供教学思路、清晰的线 索和可操作的案例。

3. 系统调整“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更有 利于学生获得数学的基本思想方法。例如,将“植树问题”后移至五年级上册,新设计了关 于“逻辑推理”的内容等。 4. 各部分内容编排,对教学顺序和节奏做了一定的调整。

三、修订后教材的特点还具有原实验教材的主要特点。

1.各部分教学内容编排体现课程标准提倡的数学教育教学理念。 数与运算的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算法多样化; 提供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丰富内容和素材,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加强对统计意义和作用的教学,培养学生数据分析的观念; 设计生动有趣的综合实践活动,以利于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 2.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 3.教学内容的展开尽量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4.注意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5.注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 6.设置“数学广角”,安排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内容; 7. 结合各部分教学内容进行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呈现出新的特色1.根据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规

律,体现合理的教学顺序, 更利于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形成数学能力。对教学的顺序和节奏进行了 调整。 如一年级上下册“位置”、 “分类” 对一些知识的具体教学也做 了更符合学习规律的安排, 如 “10的加减法” 。 把数的组成和计算练习紧密结合起来

2. 加大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力度,更 加注重使学生获得数学活动经验。“获得数学的基本思想”采取的措施 在各个内容领域结合各部分知识的教学渗透各种思想 方法; 在二至六年级的每册教材中单独设置“数学广角”单 元,利用操作直观等手段渗透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例如,简单的集合思想(包括一一对应)、模型思想、 推理思想、分类讨论思想、运筹思想等等。 在一年级修订后教材中每一部分知识学习中都渗透了 数学思想,如符号思想、模型思想、化归思想、推理 思想、函数思想、集合思想。 如 “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中的“比大小”的教学。

渗透统计思想

和一 一对应思想

先进行分类,并一一对应成列, 统计出数量,呈现了简单的象 形统计图。

从数量的比较过渡到数的大

小的比较。

引出“=”“>”“<”表 示数的大小关系。 增加“>”“<”的写法。

一年级下册 “找规律” 例3结合图形 的变化规律来 探索数的变 化规律,渗 透了模型思 想。

练习题的设计也注意加大思维含量, 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如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12题,让学生体会 一个算式可以表示不同的含义,不同的事情可 以用一个算式表示,体会数学的概括性和简洁性, 渗透了数学抽象的思想。

一年级下册 “100以内数的认识”练习题通过让学生数同样多数量但摆放形式不同的夹子, 体会以10为单位数物体的数量比较准确、方便, 体会数学方法的简洁合理。

“获得数学的基 本活动经验”

设计了更为丰富的教学 活动,提示教师在课堂 上多组织探究性学习活 动,并尽量让学生参与 其中,通过动手操作、 探究活动等让学生经历 知识的形成过程,积累 数学活动经验。例如, 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认 识图形(二)的例3。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77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