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化工业的艰难起步

更新时间:2023-07-19 00:13: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国近代化工业的艰难起步

松滋市第三中学 谈小华

主干知识梳理

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历程

1.产生(19世纪60、70年代):

鸦片战争后,在中国封建经济分解和商品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在外商企业的刺激、示范和洋务派军用工业尤其是民用工业的诱导下,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开始兴起,这是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开始。早期著名的企业主要有“三厂一坊”。到甲午战争前,实存的商办近代企业260家,大部分是轻工业,主要分布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近代商办企业的投资者主要是一些官僚、地主、商人,他们已转化为民族资产阶级。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虽然是一种先进的生产方式,但它毕竟是在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实力薄弱。由于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也不可避免地具有两重性。

2.初步发展(19世纪末):

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出现兴办工业的浪潮,19世纪末,中国民族工业有了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其上层维新派发动领导了维新变法运动,其中下层革命派发动和领导了辛亥革命。

3.短暂繁荣(1912~1919年):

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使处于夹缝中的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一次发展的机会,中国经济近代化出现了一个高潮。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实业救国"与民主共和并存,一起成为两大思潮。但好景不长,世界大战的结束打断了民族工业的发展势头。这说明帝国主义侵略是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根本因素(特别是在近代前期)。

4.日益萎缩(1927—1937年):

国民政府统治肘期,由于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的压迫,中国民族工业日益萎缩。

5.走向崩溃(1937—1949):

抗日战争时期,随着官僚资本的形成和垄断的加强,四大家族在国统区加强对工业的垄断,尤其是钢铁工业的官僚资本占有明显优势.再加上日本的侵略战争,中国的近代化进程被打断。原有的工业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下受到严重摧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遭到破产。 抗日战争后,国民党为了进行内战,出卖国家主权,同美国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导致美国货充斥中国市场,民族工业受到沉重打击。国民政府发动内战,军费激增,造成通货膨胀,国统区经济处在崩溃边缘,中国的经济近代化陷入绝境。

6.获得新生(建国以后):

建国初期,人民政府没收了国民政府财产和官僚资本企业,并将其转为社会主义国营企业。鉴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仍占重要地位.人民政府合理调整工商业,使资本主义经济在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领导下得到恢复和发展。在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中共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了利用、限制、改造的方法,采取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成功实现了对资本主义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和平赎买。到1956年底,全国基本上完成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纳入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之中,社会主义的工业化全面展开。从此,民族工业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二、中国经济近代化历程

1、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40年代中国近代化的艰难历程

①19世纪六七十年代伴随着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近代化艰难起步。

②19世纪末由于外国资本输出和清政府放宽限制,民族工业有了初步发展。

③民国初年,由于辛亥革命的推动和帝国主义忙于一战,民族工业迎来短暂春天。

④20世纪20年代末至40年代末,日益萎缩。

30年代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工业有了发展,但获益最大的是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抗战以后,四大家族加强对工业的垄断。

2、新中国成立后工业化的发展

①建国初期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1953年--1956年通过对民族工商业的改造使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②1953年公布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1953--1957年执行以发展重工业,建立工业化基础为目标的一五计划。

③50年代末至70年代的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和文化大革命等使工业化建设受挫。

④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社会主义建设取得辉煌成就,建成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三、近代几种经济形式性质及其发展趋势概述

1.封建自然经济

地位与性质:近代经济基本形式,占主要地位。封建剥削性质,是清王朝和北洋军阀政府统治的经济基础。

发展趋势:近代以来在外国入侵不断冲击下,逐渐解体,经人民革命打击逐渐消灭。新中国成立后,地主经济被彻底消灭,小农经济经改造变成新民主主义经济。

影响:近代初期抵制外资的作用;依附于外资和官僚资本,阻碍着民族资本主义和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发展,是近代化的障碍之一。

2.外商企业(列强在华企业)

地位:在近代企业中比重最大,在资金、技术等方面占据优势。

性质:列强随军事侵略而强加给中国的经济形式,是侵略性的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自然经济解体和近代化发展,但主观上阻碍中国走上独立的近代化道路。 发展趋势:因外资企业的反动性,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对象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最终被消灭而转变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3.民族资本主义(商办企业)

地位:在近代企业中比重最小,处于“双重压迫”下,未走上独立发展道路。

性质:由中国官僚、地主、商人私人投资而兴起的近代企业。是进步性质的经济,是近代最先进的生产力。

发展趋势: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并逐步发展,到新中国成立后被改造为社会主义经济。

影响与作用:因产生和所处的“双半”社会环境,具有两面性。

4.洋务企业(封建官僚企业)

地位:清政府洋务派创办的近代企业——引进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性质:封建性的官办企业,具有资本主义性质。

5.官僚资本

地位与性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四大家族凭借国家政权聚敛财富而形成,依附于帝国主义的封建买办经济形态。是蒋介石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对象。 发展趋势:随南京国民政府兴衰而兴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形成并开始占统治地位

——抗战时期膨胀——新中国成立后被消灭改造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6.新民主主义经济

地位与性质:新民主主义时期代表民主革命各阶级利益的革命性经济,是一种混合型经济。 受官僚资本、外资企业、封建经济的三重阻挠,与民族资本主义联系密切。

发展趋势:形成和存在于中共领导的根据地和解放区以及新中国初期。最后被改造为社会主义经济。

重点难点升华

一、中国近代工业化的特点

中国近代工业化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背景下进行的,与欧美各国的近代化有很大的区别:

1.从其产生来看,中国固,有的资本主义萌芽被打断,它是在外来因素的刺激下开始的。

2.阻力大,近代化不仅遭到内部’封建保守势力的顽强抵制,还遭到官僚资本和外部资本主义列强的倾轧、排斥和武力摧残,发展缓慢,历经曲折。

3.在阶级力量上,近代化一开始是由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领导的,官僚买办阶级在中国近代化启动时期扮演过微妙的角色,资产阶级则始终没有真正掌握过近代化的领导权。

4.近代化缺少必要的资本原始积累过程,技术、人才和思想准备不足。推动力主要不是来自内部而是外部,因此,它不是以民间自发创办近代企业为先导,通过自由竞争发展资本主义,而是主要依靠政权的力量,以官办军事工业为起点,从军需到民用,从国营到民营,从重工业到轻工业。

5.发展畸形。近代工业的产业结构不协调.不配套,轻重工业比例失调,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很小,重工业特别是钢铁、机械、电力、石油等工业尤为微弱。地区分布不平衡,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和沿江地区。

二、影响中国近代化的不利因素

1.先天的不利条件。①资金准备不足。没有资本的原始积累。②技术准备不足,只有手工技术,缺乏机械化操作技术。③人才准备不足,只有经史子集型的人才,缺乏通晓国际现代化大势和能经营管理大机器生产的科技人才、管理人才。④思想准备不足,中国传统的重农轻商、重陆轻海、重义轻利等观念,都是发展近代化工业的思想障碍。

2.面临三大政治障碍。①外国资本主义的阻挠、破坏。(西方列强依仗不平等条约赋予的种种特权,占领了中国绝大部分市场,导致中国资本主义始终得不到正常的充分的发展等)②封建专制主义的阻碍。(封建思想顽固、不思进取、不愿革新,中国资本主义长期遭到封建主义的压制、束缚乃至重重盘剥,缺乏必要的发展前提)③寓僚资本主义的压制、摧残。(借助政权力量,对民族工业占有压倒优势,民族工业无力与之抗衡等)

3.缺乏正确的道路、科学的决策和安定的环境。①从道路上来看,欧美各国的工业化一般是从轻工业开始,扩展到重工业延伸至农业。而中国工业化则先重后轻,农业却严重拖后腿。欧美在工业化的同时,农业都有一个相应的、较大的变化.给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支撑;中国的近代化在从重工业领域中开始后,农业始终没有经历一场革命性变化,拖了工业化的后腿。无论是欧美还是日本。工业化开始前,资产阶级都通过政治革命掌握了统治权,为工业化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证;中国的民主革命直到新中国成立才最终完成,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工业化的规模和速度。②从决策上看,由于历届政府都代表反动落后的阶级,违背广大人民的利益,不可能从发展生产力的愿望出发来制定内外政策。近代历届政府没有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导致近代教育严重滞后,_中国现代化一直为缺少人才、技术而困扰,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近代化的正常进行。③从环境上来看,近代中国战争和革命不断发生。政局长期动荡不安,也影响了现代化的顺利进行。

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1.从经济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

2.从政治上看,它导致民族资产阶级产生,为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提供了社会基础,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3.从思想上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地冲击和动摇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

4.从发展趋势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地区分布不尽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

四、近代经济形式的相互关系

1.自然经济依附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同时其他经济形式的发展都在瓦解着自然经济。

2.外国资本主义与官僚资本主义相互勾结、依赖、相互矛盾。

3.民族资本主义在封建经济、官僚资本和外国资本主义夹缝中生存,具有革命性,同时又具有依赖性。

4.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发展受着中外反动经济的重大障碍,具有革命性,同时其发展日益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状况。

五、近代几种经济形式发展趋势的政治影响

1.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外反动势力压制和排挤下日益萎缩,证明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走向末路。

2.封建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处于衰落消亡的过程中,使中国反动势力与帝国主义相勾结的国民党政权走向覆亡。

3.新民主主义经济日益发展并成熟壮大,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况最终结束。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6p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