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识人识才的启示

更新时间:2023-10-30 21:5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古今中外识人识才的启示

——组织行为学

不论是生活中,还是工作中,正确的、合理的识人识才非常重要。在组织单位更应该重视人力资源管理,进行合理开发与运用。通过一个人的行为,来判断是否组织需要的人才。慧眼识才、量才而用可以提高整体工作效率。那么怎样才能更好的识别与运用人才,减少判断偏差,“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呢,古今中外有很多经典的理论和案例给了我们启示。

一、识人识才需要综合考察 姜太公“六守”识人 原文:

文王问太公曰:“君国主民者,其所以失之者何也?”太公曰:“不慎所与也。人君有六守、三宝。”

文王曰:“六守何也?”太公曰:“一曰仁,二曰义,三曰忠,四曰信,五曰勇,六曰谋:是谓六守。”文王曰:“慎择六守者何?”太公曰:“富之,而观其无犯;贵之,而观其无骄;付之,而观其无转;使之,而观其无隐;危之,而观其无恐;事之,而观其无穷。富之而不犯者,仁也;贵之而不骄者,义也;付之而不转者,忠也;使之而不隐者,信也;危之而不恐者,勇也;事之而不穷者,谋也。人君无以三宝借人,借人则君失其威。”

出自:

姜子牙《六韬·文韬·六守》 译文大意:

对于如何科学的选择人才,姜太公首先对周文王如此回答:选人就是要坚持“六守”选人的方法,即“仁、义、忠、信、勇、谋”。文王又问姜太公:“怎样才能慎重选择具有这六种操守的人才呢?”太公说:使他富裕,看他能否不逾越礼法;给他高位看他是否傲慢狂妄;委以重任,看他是否改变忠诚之心;使之办事看他是否隐瞒欺骗;遇见危难,看他是否临危不惧;遇到突发事件看到是否能随机应变。如给他财富而又谦虚守礼,就是仁爱的人;如果他地位高贵而又不傲慢专横,就是正义的人;委之重任而又心志不改。就是忠实的人;使之办事而又忠实可靠,就是诚信的人;临危不惧,就是勇敢的人;能够对应

突发事件应付自如,就是智谋的人。

李悝的“五视法”识人

魏文侯想找一个贤能的人来当宰相。当时有两个候选人,一个是魏成子,一个是翟璜。这两个人都很有才干。魏文侯不知道应该如何取舍,就去请教他的一位大将李悝。

李悝列举了五条评判一国宰相的标准,供魏文侯作参考。结果魏文侯根据李悝所提供的识人标准,录用了魏成子作宰相。

战国时期的李悝提出了“识人五法”。即:

第一,居视其所亲。看一个人平常都与谁在一起:如与贤人亲,则可重用,若与小人为伍,就要当心;

第二,富视其所与。看一个人如何支配自己的财富:如只满足自己的私欲,贪图享乐,则不能重用,如接济穷人,或培植有为之士,则可重用;

第三,达视其所举。一个人处于显赫之时,就要看他如何选拔部属:若任人为贤,则是良士真人,反之,则不可重用;

第四,窘其所不为。当一个人处于困境时,就要看其操守如何;若不做苟且之事,不出卖良心,则可重用,反之,则不可用;

第五,贫视其所不取。人在贫困潦倒之际也不取不义之财,则可重用,反之,不可重用。

出自:

司马迁《史记·魏世家》 吕不韦的“六验法”识人

“六验读心识人法”的“六验”指的是:

(1)喜之以验其守,让他欢喜,验其节制能力,看他是否不变操守,不得意忘形;

(2)乐之以验其僻,让他高兴,验其癖性爱好,看他是否有不良癖好,是否会玩物丧志;

(3)怒之以验其节,引他发怒,验其控制能力,看他能否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失去理智;

(4)惧之以验其持,在恐惧的情况下考验他是否能够坚持到底,验其能否

勇于负责,当铮铮好汉;

(5)哀之以验其人,悲哀之时,看他是否节哀自制,验其是否悲观失望,怨天尤人;

(6)苦之以验其志,处于艰苦环境,看他是否胸怀大志,验其是否有坚韧不拔的气度,能否吃苦耐劳。

出自:

吕不韦《吕氏春秋》 诸葛亮的“七观法”识人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曾讲到如何读心识人时,提出了七条途径:

(1)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即从其对是非的判断来考察对方将来的志向,看看是否胸有大志。

(2)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即提出尖锐的问题诘难他,看能否随机应变。 (3)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即就某方面的问题咨询对方的看法和对策,看他知识经验如何,具不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即观察对方在困难面前的表现,看他有没有知难而进的勇气和处事不惊的良好心理素质。

(5)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即以美酒款待,看对方个人品德如何,是否两面三刀,阳奉阴违。

(6)临之以利而观其廉,即观察对方在金钱财富面前的表现,看其是否能经得住物质利益的诱惑,是否能保持良好的心态。

(7)期之以事而观其信,即托付对方办事以视他信用如何,是一诺千金,还是信口开河。

出自: 诸葛亮《心书》 心得:

人才是决定事业的成败的关键,如果选择恰当,则事业发展一帆风顺,如选择不好,组织将会蒙受巨大损失。组织行为学,也正是通过一个人的日常交往行为、在工作中的表现行为,言谈举止,来推断一个人的品行,一个人的才能。

不论是姜太公“六守”之法、李悝的“五视法”识人、吕不韦的“六验法”识人,还是诸葛亮的“七观法”识人,都是根据一个人在不同方面,不同环境,不同境遇的情况下,观察一个人的态度、行为,以此来推断这个人的才与德,来判断是否适合组织的需要,是否适合岗位的需要。如果进入组织,也可以来判断怎么才能才尽其用,怎么才能避免不好的一面。

通过处理亲情的关系,处理上下级之间的关系,通过在贫穷等逆境、富贵等顺境下的反应和行为,推断出这个人的品格和作风,推断出这个的胸怀和领导水平。通过有目的的言谈和测试,对各基本方面的信息进行综合,在此基础再明确地作出最终决断。

任何组织在对人才的选用过程中,如果能够独具慧眼善于识人识才,对备选人才加以观察和考核,尽量避免选择过程中盲目的主观臆断和感情用事,则其选对人,选好人的几率将会大大提升。解决了组织选人的困扰,也就为其后续的发展减少了许多障碍,则组织会更容易走上一条康庄大道,迅速腾飞。

二、并非人才都可用 一双筷子放弃的周亚夫

周亚夫是汉景帝的重臣,在平定七国之乱时,立下了赫赫战功,官至丞相,忠心耿耿。一天,汉景帝宴请周亚夫,给他准备了一块大肉,但是没有切开,也没有准备筷子。周亚夫很不高兴,就向内侍官员要了双筷子。汉景帝笑着说:“丞相,我赏你这么大块肉吃,你还不满足吗?还向内侍要筷子,很讲究啊!”周亚夫闻言,急忙跪下谢罪。汉景帝说:“既然丞相不习惯不用筷子吃肉,也就算了,宴席到此结束。”于是,周亚夫只能告退,但心里很郁闷。

这一切汉景帝都看在眼里,叹息道:“周亚夫连我对他的不礼貌都不能忍

受,如何能忍受少主的年轻气盛呢。”汉景帝依此推断,周亚夫如果辅佐太子,肯定会生出些非分的要求,趁早放弃了他做太子辅政大臣的打算。

出自:

司马迁《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体会:

识才,不只是看看谁是人才,谁不是人才这么简单,而要从小的方面推断大的方面,从今天的行为推断以后的行为,得出用人策略。

在很大程度上,通过一个人现在行为,可以推断出一个人的性格和脾气,进而推断出将来的行为。汉景帝现在做的就是想在自己百年之后,是否周亚夫能够很好的扶持接班人,如果周亚夫对自己的做法都内心不满,将来遇到类似的事情可能对新皇帝就不是内心不满这么简单了。这也是组织行为学的重要意义,识别人的才,也识别人的德,识别人的忠。

三、智者以目正耳,不可以耳败目 刘邵识人 原文:

夫采访之要,不在多少。然征质不明者,信耳而不敢信目。故人以为是,则心随而明之;人以为非,则意转而化之。虽无所嫌,意若不疑。且人察物,亦自有误。爱憎兼之,其情方原,不畅其本,胡可必信?是故知人者,以目正耳;不知人者,以耳败目。

州闾之士,皆誉皆毁,未可为正也。交游之人,誉不三周,未必信是也。 夫实厚之士,交游之间,必每所在肩称,上等援之,下等推之。苟不能周,必有咎毁。故偏上失下,则其终有毁;偏下失上,则其进不杰。故诚能三周,则为国所利,此正直之交也。故皆合而是,亦有违比;皆合而非,或在其中。若有奇异之材,则非众所见。而耳所听采,以多为信,是缪于所誉者也。

出自:

刘邵《人物志·第十章·第二节》 译文:

四处采访打听某人的情况,收集的信息不管多少,只能供参考。然而对人认识不清楚,往往是考察者只相信别人的传闻却不相信自己亲眼所见的情况。大家都说某人好,自己也认为他好;大家都说他不好,自己也就跟着认为他不好。

当我们听到有人称赞或批评某人,表面上自己觉得丝毫不受影响,其实内心已逐渐受其左右。这样考察人才,肯定产生偏差。每个人对别人的评论都有主观色彩,爱则誉之,憎则毁之,这是人之常情。如果不经过认真查证,别人的传闻怎能全部相信呢?因此,识人的正确方法是用眼见的事实纠正传闻的不实部分。识人之所以产生偏差,是因信耳不信目。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6i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