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化学模拟试题(海南卷)- HERSP

更新时间:2023-10-15 22:4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0年高考化学模拟试题(海南卷)

注意: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Ca 40 Fe 56 Zn 65 Ag 108

第I卷(3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实现环保世博、生态世博目标,下列做法中不符合这一目标的是 A.部分国家的展馆使用可降解的建筑材料 B.把世博会期间产生的垃圾焚烧或深埋处理

C.某些馆的外壳使用非晶硅薄膜,以充分利用太阳能 D.停车场安装了催化光解设施,用于处理汽车尾气 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A.醛基的电子式:OCH B.原子核内有8个中子的碳原子:C.钾离子结构示意图:

D. 2-甲基-1-丙醇的结构简式:

CH386C

CH3CH2CHOH

3.在碘酸钠(NaIO3)的碱性溶液中通入氯气,可以得到高碘酸钠(Na2H3IO6)。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在该反应中碘酸钠作还原剂

B.碱性条件下,氯气的氧化性强于高碘酸钠 C.反应中生成1 mol Na2H3IO6,转移2 mol电子 D.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4.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利用右图所示装置制取并收集氨气

B.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湿润的pH试纸上测定溶液的pH C.用铂丝蘸取某溶液于无色火焰灼烧,火焰呈浅紫色,证明其中含K D.在苯和苯酚的混合液中加入足量的浓溴水,振荡、过滤分离出苯酚5.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0.1mol/L的氯化铝溶液中含有的氯离子数为0.3NA

B.常温下,1 molO2和O3的混合气体中所含氧原子数为2.5NA C.标准状况下,11.2 L的乙烯中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为NA

D.13.0 g锌与一定量浓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气体分子数为0.2NA

6.将0.2molAgNO3、0.4molCu(NO3)2、0.6molKCl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用惰性电极电解一段时间后,若在一极析出0.3molCu,此时在另一极上产生的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为

A.4.48L B.5.6L C.6.72L D.7.84L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1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浓氨水棉球生石灰7.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水中通入氯气:Cl2+H2O=2H++ClO+Cl

B.向明矾溶液中加过量氨水:Al3++4NH3·H2O=AlO2-+4NH4++2H2O

C.向Ca(HCO3)2溶液中滴加少量NaOH溶液:Ca2++HCO3-+OH-=CaCO3↓+H2O D.向Na2FeO4溶液中加入稀硫酸,迅速反应产生Fe2(SO4)3: 4FeO4+20H= 4Fe+3O2↑+10H2O 8.下列有关元素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将饱和的FeCl3溶液加热至沸腾,出现红褐色液体时,停止加热,制得Fe(OH)3胶体。 B.将SO2通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硝酸,白色沉淀仍不消失 C.由“同温度下等浓度的Na2CO3溶液比Na2SO3溶液的pH大,可知C比S非金属性弱 D.在含Fe2O3、FeO、SiO2、Al2O3的矿石中,制备Fe2O3方法:可先用稀盐酸浸取炉渣,过滤;再将滤液先氧化,再加入过量NaOH溶液,再过滤,将沉淀洗涤、干燥、煅烧得Fe2O3。 9.X、Y均为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其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mXa+与nYb-,得m+a=n-b

B.X2-的还原性一定大于Y-

C.若X的原子半径大于Y,则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mX一定大于HnY D.X、Y可能是不同周期元素

10.常温下,取pH=2 的两种二元酸H2A与H2B各1mL,分别加水稀释,测得pH变化与加水稀释倍数有如图所示变化,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H2A为二元弱酸

B.稀释前c(H2B)>c(H2A)=0.01mol /L

试卷2-+ 3+

C.pH=3的NaHA水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为 c(Na+)>c(HA-)>c(A2-)>c(H2A)>c(OH-) D.Na2B的水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为

试卷试卷c(Na)>c(B)>c(OH)>c(H)

11.对于平衡体系,mA(气)+nB(气)的是

A.若温度不变,将容器的体积增大1倍,此时A的浓度变为原来的0.48倍,则有: m+n>p+q

B.若平衡时,A、B的转化率相等,说明反应开始时,A、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m∶n C.若平衡体系共有气体amol,再向其中加入bmol B,当重新达到平衡时,气体的总物质的量等于(a+b),则,m+n = p+q

D.温度不变时,若压强增大为原来2倍,达到新平衡时,总体积一定比原体积的 2 要小 12.物质A、B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A、B均不与水反应且不含结晶水)。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T1℃时,A、B饱和溶液中,A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较大 B.T2℃时,A、B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C.T1℃ 时A、B的饱和溶液升至T3℃ 时,B溶液的溶质的质量 分数较大

D.可用加热浓缩、降温结晶的方法除去B中混有的少量A

1+2-

+

pC(气)+qD(气);△H<0,有下列判断,其中正确

第Ⅱ卷(64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3题~第17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18题~第2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三、必考题

13.(10分)已知化合物A与B,M与N的元素组成相同,且四种物质中含有同一种元素,

A与B在常温下均呈液态。D为固体单质,与X的浓溶液在常温作用无明显现象,加热时有大量气体产生。(相关转化中所有反应物与生成物均已标出)

试卷

(1)A的结构式 ,E的化学式为 ;

试卷 (2)在①至⑥的化学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合反应为 (填序号)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

(4)将含有1.2molH的水溶液调节至中性, 通入足量C充分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且

溶液呈黄色,经过滤、洗涤、灼烧至恒重,称量所得固体的质量为 。

14.(10分)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是以熔融的碳酸盐为电解质的燃料电池,其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

(1)电极b是该燃料电池的(填“正”或“负”)____极。 (2)若以氢气为燃料,氧气、二氧化碳为助燃剂,则A是 (填化学式) ,Y是(填化学式) ; CO3的移动方向是移向(填“电极a”或“电极b”) ;电极b的电极反应是 。 (3)若以一氧化碳为燃料,则反应非常慢,可通过反应 CO +H2O=CO2+ H2,使一氧化碳转化为氢气再进一步反应。 ①已知25℃ 时,C(s) + O2(g)=CO2(g) ΔH=-394 kJ/mol

H2(g) + O2(g)=H2O(g) ΔH=-242 kJ/mol

212-

电极a e-

负载

e- 电极b

A X Y

Y 熔融盐Z

B Y C(s) + O2(g)=CO(g) ΔH=-111 kJ/mol

21则25℃ 时,CO(g) + H2O(g)=CO2(g) + H2(g)的反应热ΔH= 。

②已知反应CO(g) +H2O(g) CO2(g) +H2(g)在某温度时的平衡常数是9.0。若反应开始时,一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浓度都是0.01 mol/L,则一氧化碳在此反应条件下的转化率是 。

15.(9分)元素氯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科研中有广泛的应用。

⑴25℃时,PbCl2固体在不同浓度盐酸(mol·L-1)中的 溶解度(mmol·L)如右图。

①在制备PbCl2的实验中,洗涤PbCl2固体最好选用 。 a.蒸馏水 b.1mol·L-1盐酸 c.5 mol·L盐酸 d.10mol·L盐酸 ②当盐酸的浓度小于1mol·L

-1

-1

-1

-1

时,随着盐酸浓度的增大,

PbCl2的溶解度减小,其原因是 。

⑵TCCA广泛用于漂白、杀菌消毒,其学名为三氯均三嗪-2,4,6-三酮,分子式为C3Cl3N3O3。①TCCA分子具有完全对称的结构,并含有一个六元环,则其结构简式

为 。

②使用TCCA时,需先将该物质溶解于水,其水解产物之一为C3H3N3O3,另一种产物具有强氧化性,能够杀菌消毒。写出另一种产物的电子式 。 ⑶高氯酸铵(AP)作为一种优良的固体推进剂被用于导弹和火箭发射。目前,较为先进的制备方法是电解高纯次氯酸得到高纯高氯酸,再与高纯氨进行喷雾反应制成高氯酸铵。写出由次氯酸电解制备高氯酸的阳极反应式:

16.(9分)Fe、Cu都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运用实验的手段研究Fe、Cu以及化合物的相关性质。请你参与研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⑴ 甲同学取两束细铜丝用砂纸打磨后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红热,再分别伸到O2、Cl2的集气瓶中。你认为甲同学在实验中应该观察到的现象是 ; ⑵ 乙同学为验证Fe在冷的浓HNO3中发生钝化但能和热的浓HNO3反应,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你指出其中的两处错误: 、 ;纠正上述错误后,请你从绿色化学的角度出发,对装置2提出改进建议,使装置2既能控制反应的进行,又能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 ;

装置1:Fe在冷的 浓HNO3中钝化 装置2:Fe和热的 浓HNO3反应 NaOH 足量溶的液 ⑶ 丙同学在Fe和浓HNO3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一块Cu片,Cu片先逐渐溶解,反应一段时间后不再溶解。

① 丙同学依据反应现象得出Cu片溶解的原因是和HNO3发生反应。他依据的反应现象是 ; ② 丁同学认为丙同学的结论不完全正确。他的理由是 ; ⑷ 请你设计实验证明在加入Cu片并反应完全后的溶液中含有Fe2+但不含有Fe3+。说明具体的操作和实验现象 。

17.(6分)某碳氢化合物A的结构简式为:

(1)A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

(2)若A的同分异构体B中含有苯环和碳碳三键,则B的结构简式有________种 (3)已知:①多个羟基连在同一个C上不稳定,易自动失水:

② ③

若B的一种同分异构体X中含有 —CH2— ,X能发生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①写出F→G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已知G可用于制备高聚物(离子交换树脂),请写出在一定条件下制备该高聚物的化

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选考题(请考生在第18、19、20三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卷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6h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