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农村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

更新时间:2023-05-24 13:59:02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基于农村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

的结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讲授式课堂教学在带来其教效率高,教师主导作用易于发挥等显著优势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难以避免的缺陷,如教学要求“一刀切”教学进度过分刻板,教学时间固定不变等,这一切都极大地妨碍着个别对待因材施教。特别是在应试教育的今天,课堂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学生为了提高成绩拼命学习,另一些学生则在班级学生中甘于平庸,缺乏学习的动力,不愿意参与学习的现象,针对这些现象,如何在课堂教学的条件下充分发挥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何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学习意识,提高课堂效率,如何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从而提高教学效益,成为探求的目的。

二、课题的界定:

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鼓励同学之间相互指导、相互帮助、彼此接纳的一种学习方式,它视同学为一种学习资源,在探究知识、学习知识、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协调努力共同发展。

参与:是一种理念,强调的是所有有关人员对相关事情的介入,包括对该事情的决策、规划、实施,管理等。因此参与又是一个过程,一个不断发展、演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所有有关人员的自尊、自信、自主性都应该得到提高。

三、理论依据:

卡甘结构法的基本原理:结构法强调互动,尤其是同时互动是结构法的显著特征,卡甘认为,所有的结构互动学习法都是精心设计的,用以体现合作学习的四项基本原理,即积极互赖,责任到人、公平参与、同时互动。

约翰逊兄弟共同学习法:它是一种概念框架性质的学习方法,它并不强调教学过程中具体的、可操作的程序而是一再强调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它的一般步骤是:学生分组进行学习;小组成员共同承诺学习目标并有明确的角色分工;启用小组讨论的程序;每人为共同目标而协同努力;每组产生一个共同的结果。

四、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平等交流、团结协作是现代社会公民的基本素质之一。从2004年9月开始,我校已经开始进入新课程,如何更好地开展新课程的教学,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要深化教学改革,在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同时“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而我校正在学习杜朗口教学模式需要小组合作学习,但是我校学生知识面狭窄,学习习惯没有养成,没有合作学习的意识,因此如何帮助学生树立合作的意识,形成有效的合作学习策略,提高教学效益,成为了探求的关键。

本课题的研究角色是为所有学生,特别是为潜能生提供更多的课堂参与机会,相互发展,开拓思路,将个人独立思考的成果转化为全组共识,注重人际关系以及合作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自我

表现机会;该课题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尊重意识、学习意识、表现意识、贡献意识以及理智的挑战和内心的震撼,获得成功和鼓舞、精神的陶冶和心灵的净化等。凸显了每个学生的地位,增强他们对小组成员的责任感,提高了学生主体参与的效率,真正达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目的。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

1、增强合作意识,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去发展自己的数学思想,去倾听别人的想法,去学会进行数学交流,以增强整体合作意识。

2、训练合作技能,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主要是通过讨论、争辩、表达、倾听及参与实践等形式来展开的。为了提高合作的有效性,必须重视合作技能的培养。

3、寻找对策,构建科学的、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理论体系,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4、探索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师生角色的转变。

5、协调师生、学生同伴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学习。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研究国内外新的教育理论和教改发展动态,借鉴已有的理论成果,支撑和构建本课题的理论框架和方法论,转变教育思想。

2、调查研究法。调查小组合作学习实施后的学生个性状况,为

个性化教育提供实例依据,并反馈、调整教学中的实际操作。

3、行动研究法。力求边实践边总结边研究,及时反馈、修订行动方案,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方法。

4、个案研究法。通过对一些成功教学课例的研究,吸收新课程有效性教学设计的成功经验,总结有效性教学设计及教学实施的规律。

七、研究过程:

1、准备学习阶段:认真查阅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坚持以理论为指导,认真学习《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研究课标对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要求,分析学生现阶段采用的方法,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研究。

2、具体实施阶段:依照研究方案,以案例研究为切口,坚持从实践入手,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学习。努力把课堂研究落到实处。另外,认真阅读马兰著的《合作学习》,搜集资料,完成读书笔记,和学习心得,把研究和实践结合起来,互相验证。

3、总结阶段:通过作学习笔记,撰写实验案例与论文的方式来阐述对该课题的理解及研究成效。并积极整理资料,准备结题的相关事项。

八.课题研究的成果

经过一年的研究实验,初步找出了在农村中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习惯的策略及如何利用小组合作学习能大大

提高课堂效率的方法。

(一)合理的分组能极大的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

课题自开始研究以来,我就认真的进行思考,如何分组才能最好的发挥小组内的合作能力,才能让小组的成员之间互相督促互相鼓励,同时小组间也能既互相竞争,又不产生矛盾,还能互相帮助。因我所教的一个班级学生人数不多,只有36人,先把这36人分成6组,每组6人,这6组不是随便安排的,我综合考虑班上每位同学的学习成绩及活跃度,平均的分下去,公布后再教给全班同学讨论,然后再调整,力求使每个小组的力量达到均衡。这样学生认为他们是在同一起跑线上,如果落后了就不是分组的问题而是他们组内自身的原因了。至于小组长的选择,我是让他在小组内民主产生的,这样的小组长有一定的信服力,能达到督促和检查全组学生学习的能力。在评价机制上,我是着眼成长,积极发挥激励作用,其实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的评价。因此我在课堂上是以小组整体为单位进行评价的,课堂上哪个小组解决的问题多少,解题的思路清晰情况,方法简洁情况,小组内所有成员完成任务的情况,这些都是评价的因素,并在课堂上及时出示评价结果,这就鼓励着每一个小组都能在紧张而和谐的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

(二)学生的整体素质得以提升。

我所任教的学校学生的学习习惯普遍较差,大部分学生没有学习意识,而小组合作学习形式是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它彻底改变了课堂上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做学生看,几个学生学其他学生没事干

的现象。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的,它有了小组长和其他成员的督促和检查,你不想学和偷懒是不行的,因为大家是一个整体,因此这就使学生的学习有了压力和动力,同时小组合作学习也给学生提供了演示的平台,因为它是动的,所以它可以使每位同学都能在课堂上展示,都能发表自己的见解,都能够质疑,成绩差的学生可以向成绩优秀的学生请教,很快获得解题思路,而成绩好的学生也能使自己的见解了有用武之地,比以往的一个问题,只能一个学生解答,其余的学生只能默默地听强多了,这也就充分的体现了兵教兵、兵强兵的效果,使全班学生的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

(三)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

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单位学习的,它强调的是整体性,在课堂上要获得老师的表扬就必须整个小组都要发挥出色,任何同学都不能拖小组的后腿,这就需要小组内同学之间必须互相帮助,互相解疑,同心协力能使整个小组在课堂上都表现优秀,这样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又因为每个人多有表现的欲望,学生在小组中获得其他成员的佩服,必须有过人的能力,这也就逼着学生去提高知识面,拓展能力,只有这样才能高人一等,这无形之中也增强了小组内成员的竞争能力。小组之间也是这样,要想获得好的名次也必须你争我赶,现在我教的班级已经出现了这样的情况,问题刚提出,就有几个小组同时回答的现象了,这比以往死气沉闷的课堂好多了。

(四)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

长期以来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注重对知识的传授和讲解,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实行小组合作学习后,老师参与了学生的学习活动,使老师也成为了学生学习活动的合作者,并能进一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便于教师引导和改进教学设计,老师和学生的充分交流增强了师生间的亲合力,使学生乐于学习,主动学习,变被动为主动,改变了学习方式。课题研究也迫使我去阅读一些教育理论书籍,增强了自己的教育理论水平,更新了教学观念,自身教学水平也有很大的提高。在研究中不断加强实践和思考,所撰写的案例《敢于放手,让学生有施展的空间》获得市教研室案例评选一等奖。

九、课题研究的反思

经过一年的课题研究,所教班级的学生在学习习惯的养成上有了很大进步,大部分学生能够主动的、自觉的学习了,并且合作能力也大大提高了,这对于他们今后学习或参加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在研究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阅读教育理论的书籍还不够,阅读后不能及时写心得体会,对学生没有足够的耐心,对学生的了解还不够全面,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等,同时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中只注重对整个小组的评价忽略对学生个体的激励评价。总之在今后教育教学中要不断增长自己的教育理论,认真实践,努力提搞教学水平,更好的为学生服务。

阅读全文(73) | 回复(0) | 引用通告(0)

敢于放手,让学生有施展的空间

[ 2009-12-2 19:44:00 | By: 常新立 ]

敢于放手,让学生有施展的空间

摘要:我们的教学最终是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因此,我们的教学,教是为了不教,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不应过多的干预学生的学习,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数学教学中凡是学生能做到的,老师就不要“代劳”,凡是学生能自己说的,教师就不要说,有了这样的前提条件,数学课堂才能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乐园,才能真正成为学生自由翱翔的蓝天。不过,也不等于课堂上教师就放手不问,什么都交给学生,教师也应起到主导作用。

关键词:相信 展示 空间

一、写作背景:

学生是教学工作的落脚点,也是教学要服务的对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挖掘学生的潜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依靠学生的力量。教师要敢于放手,善于放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预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二、案例回放:

在《确定圆的条件》这一节课的自学自研阶段,我首先让学生阅读课文,然后以小组为单位简单进行交流,自主生成目标,然后通过多媒体把教学目标出示给学生,这样与学生自主生成的目标相对照,就能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了学习任务,第二步是将任务分解为习题,共分成A、B、C、D、E、F六部分,出示后让小组长自主选择,然后各组根据组长的选择,自主交流、讨论,经过一段时间后由各组自主展示。第一组是小组长指派一名学生到黑板展示,只见这位学生象小老师一样,拿着粉笔和圆规一板一眼把过一点的圆和过两点的圆的作法讲解完毕后,说了声我们组的任务展示完毕就走下讲台,我问还有没有要补充的,没人回答,我说那老师提一个问题:过A、B两点的圆的圆心有什么共同特点?学生是抢着回答。

第二组的问题是经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如何作圆,请演示。第二组出来一位同学,拿起三角板,把A、B、C三点顺次连接后,又用圆规作出了这个圆,他是边画,边讲解,展示完后他没有走下讲台,而是问了一句,同学们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请提问,讲台下的学生齐声回答:“明白了”。没想到他仍没有走下讲台,而是说,同学们对这道题都理解了,但我还有一个问题想让大家帮我解决一下,问题是:刚才我给大家展示了如何作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的圆的作法,那这个圆唯一吗?理由是什么?问题一提出,各组同学立即聚在一起积极讨论,过了一会,就有同学站起来回答,我们组的答案是这个圆唯一,因为线段A

B、BC的垂直平分的交点唯一,他回答后,又有同学补充,这一点到三个顶的距离也相等,因此这个圆是唯一,只见讲台上的同学说,同学们说的很完整,的确是这个答案,我还有一个问题来问大家,刚才说的是过不在同一直线上三点能作唯一的圆,那过同一直线上的三点呢?同学们又积极投入到思考中,并且先是小

声交流,然后是小组长指派学生展示。只见一位学生急步走上讲台,拿起粉笔画出一条直线,在上面找出三点A、B、C,随手画出线段AB、BC的垂直平分线,并说这两条直线平行,没有交点哪来的圆心,因此不存在这样的圆,然后走下讲台。第二组的那位“老师”又发言了,他回答的很好,这正是我们组的答案,然后走下了讲台,这时全班同时爆以热烈的掌声,我也不由自主的跟着鼓起掌来。

接下来的四组也都进行了精彩的表演,这节课就这样在学生的讲解和相互提问中圆满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三、案例反思:

上完这堂课之后,我反复思考,觉得教师讲,学生听的数学课堂教学已不能适应现代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渴望“自由”,乐于用各自不同的方式解决自己想要解决的问题,我们的教学目标既然是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应过多的干预学生的学习方式,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凡是学生能做到的,老师就不要“代劳”,凡是学生能自己说的,教师就不要说,有了这样的前提条件,数学课堂才能真正属于学生。不过,也不等于课堂上教师就放手不问,什么都交给学生,教师也应起到主导作用,作一名有效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在课堂上给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展示自己,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对学习感兴趣,达到终身发展的目的。通过展示,充分把课堂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他们主动探索的意识,从那位学生的探索情况可以看出,他已深入思考,并起到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教学效果,同时,也带动了其他学生进一步的思考,对知识的认识就更进一层,其实,这比教师一般的讲授效果明显好得多,我们过去的数学课堂是老师高高地站在讲台上,高谈阔论,学生以听为主,活动很少,而学生爱听不听,甚或睡觉,真是毫无兴趣可言,甚至有时上课者也有此感。而这节课则是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展示表现为主,绝大多数学生参与进来,学习积极性空前,学生在积极探求的浓厚氛围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交流中思维得到碰撞,迸发出耀眼的火花。其实无论是哪种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只有让学生的心灵得以放飞,只有让学生的激情得以燃烧,只有让学生的情感得以流露,只有让学生的才能得以施展,这才是我们的教学得以延伸和提升的有效途径。当然,学生的学习也离不开教师的指导而独立存在,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需要互动起来,才能有更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的引导﹑点拨就应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教师必须积极主动融入学生学习过程的各个环节和步骤,时刻敏锐的发现学生遇到的问题,并随时积极应对,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如学生自学遇到困难时教师需要引导、点拨,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走入误区时教师需要引导、点拨,学生的解题思路出现偏差时教师需要引导、点拨。教师正确的思路引导更能帮助学生真正体会所学知识。当然,点拨并非代替,教师应从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出发,当点则点,当拨则拨,切不可面面俱到。学生经过老师的适当点拨能解决的问题应尽量让学生自主解决,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实际教学中,只有充分发挥出教师的引导、点拨作用,只有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我们的教学才会达到一个新的境界。

参考文献:1、《新课程典型课案例与点评-初中数学》 孔凡哲 2003.06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50~262)

2、《新课程的创新教学设计-初中数学》 孔凡哲、孟祥静 2005.12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5~202)

3、《备课新思维》 吴永军 2004.06 教育科学出版社(80~89)

备注:此案例已在徐州市教研室案例评选中获一等奖。

阅读全文(59) | 回复(1) | 引用通告(0)

教师应从随意型向专业型发展

[ 2009-11-23 15:31:00 | By: 常新立 ]

教师应从随意型向专业型发展

作为老师,在教学之初,我们虽然都参加过职前培训,但这些培训是在我们没有任何教学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的,等到我们进行实际的教育教学时,可以说开始的教学我们是凭着感觉走,特别是像我这样的教师,所分配到的学校规模小,同学科老师只有一人,并且她还差一年就退休了,那么一起研究的机会很少,教研和观摩的活动也不多,记得第一次上外校上公开课,都不知事先准备,仍然是以自己的方式上课,很随意,结果可想而知,上完课后自己都感到特别不好意思,事后经过很长一段时间,自己都非常自责。随着教龄的增加,自己的教学经验也不断提高。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在新时代下,学生比过去更加富有主见,个性更加张扬。因此,教师只有具有丰富的教学和管理经验,才能令他们喜欢,与他们达到其乐融融的状态。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只是机械的执行课程计

划,帮助学生掌握所教学科的内容,教师在这一教学阶段缺乏自主性和创造性,只是凭以有的经验进行教学,而现在的教学中,教师是课程资源的聚合者,需要老师创造性的协助学生去主动获

取知识,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就需要教师不断的学习,达到不断发展促使自己成长。

在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尤其是在“五严和十条禁令”的背景下,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不能适应学校所开设的教本课程和地方课程,因为教师不仅是课程的执行者,而且也时课程的开发者,教师不仅是一个教学“操作工”,而是一个思考者,思想者和研究者。教师应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并能灵活有效的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去,所以教师应根据自我发展的情况,合理构建自己个人的发展规划,明确自身专业发展的方向,切实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学者型,专业型的老师。

阅读全文(40) | 回复(0) | 引用通告(0)

听一节好课后的感受

[ 2009-11-10 22:55:00 | By: 常新立 ]

听一节好课后的感受

一节好的数学课,老师除了具有优秀的个人素质和超强的组织能力外,课堂教学设计也非常重要。

10月23日,在淮海堂听了大马路小学康倩老师的一节课,课题是《认识百分数》,课的引入是让学生出示所找到的在日常生活中见到的百分数,学生找到的非常多,有衣服标签上的棉含量,汇源果汁商标上的果汁含量等。这些都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学生也乐于寻找,然后根据这些让学生说说,你对百分数想研究它的哪些知识,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接着教师又用学生喜欢的篮球巨星姚明三次投篮的情况,让学生亲自动手,合作交流,讨论探究,比较得出哪次的成绩好,这样的教学是从学生的情感需求和认知需求出发,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产生兴趣。同时老师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亲自动手探究,合作交流,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使课堂充满了数学味。同时,在这节课中,教师的教学设计没有摆花架子,非常简洁。

例题和习题不多也不难,一切都是从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出发,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顺理成章的推导出百分数的意义、性质与分数和小数的区别,以及百分数在实际生活的运用等。整节课都是以学生为中心,将学生置于一种主动参与的位置,教师只是起到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使学生始终处在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和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上自主的学习,没有走神的时间和空间。我觉得这样的课就是一节好课,并且是一堂非常成功的课,也是一节学生能够接受知识的课。

阅读全文(59) | 回复(0) | 引用通告(0)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小小体会

[ 2009-6-4 6:38:00 | By: 常新立 ]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小小体会

合作学习的研究和实践都表明,实行小组合作学习不仅是学生之间积极互动,享受身心愉悦的过程,也能使学生在与同伴的交流中不时感受收获的喜悦,到底如何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呢?细细拜读马兰著的《合作学习》后,有了一点小的体会:

首先,教师应指导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要使用文明用语,并亲自做示范,如,在向同学请教时,可以先说:“你的观点是什么?请你给我解释一下”等。在认可同学的观点时,可以说:“太好了,这很有趣呀”等。在贡献自己的观点时可说:“我的看法是 ,这就是我为什么这样做的原因,如果我们 ”等。在总结发言时可说:“我们的结论是 ,迄今为止,在这点上我们得出的结论是 ”。

其次,教师要设法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有效性。采用小组合

作学习的课堂,最初时,课堂纪律有点混乱,学生无从入手,这时教师应帮助学生理解这节课的学习目标,使学生清楚这节课的学习任务,最终应掌握哪些内容,这样学生就能有效的参与到学习中去,而教师又明确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学习,这样不会的学生就能向会的学生请教,而会的学生也乐于给不会的学生讲解,因为教师的评价是以小组为单位的,这样就能起到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的效果,避免了教师逐生进行检查的现象,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性。

阅读全文(86) | 回复(0) | 引用通告(0)

《合作学习》读后感

[ 2009-5-31 21:42:00 | By: 常新立 ]

《合作学习》读后感

提倡新课程改革的今天,人们越来越能意识到,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下学习,不仅使学生在帮助同学的时候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体验成功的喜悦,而且能达到进一步促进其努力获取知识的愿望,在阅读完“什么是课堂合作”这一节后,我明白了所谓合作学习是指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借助异质小组的基本形式,通过小组同伴的沟通与交流,以小组目标达成为标准,以小组总体成绩为评价依据的教学策略。在教学时,应鼓励小组成员间相互交流,彼此帮助,相互学习,扬长补短,使课堂气氛宽松

活跃,把“一言堂”“满堂灌”变为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互相质疑解难,教师只是从中引导、协调、督促和检查。

在阅读“异质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分组原则”这一节后,我明白了异质分组是相对于同质分组而言的。所谓同质分组是指学校针对几门主要学科,按照学业水平将学生编入不同班级,而异质分组则是将学生按照能力、性别、个性等混合编组,在小组成员间形成最大差异。在一个异质学习小组中成绩好的同学帮助低水平的同学学习,因为他们年龄相仿,所讲解的知识或语言更能使他们接受,同时,勤奋学习品德高尚的学生也为其他同学提供了行为楷模,成为同学的榜样,并且在小组学习中不同观点的碰撞、整合会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使自己的思维更开阔,能更快地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通过阅读我也解决了一些困惑,如在小组合作的课堂中,学生的讨论,有时老师插不上话,特别是在讨论走向误区时,有时与不知如何矫正,任其自然,特别是学生争执不下意见无法统一时有时会束手无策。通过阅读《合作学习》这一理论性高的书籍,使我明白了教师在组织小组讨论时,不仅是为学生创造自由发表个人意见的空间,而且应在提高学生们讨论的有效性和质量上下功夫,避免无效合作,在适当的时候教师应站出来,发表权威观点,对学生施以影响,特别是在出现胡搅蛮缠现象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学会尊重,当然有意见时可以通过书面材料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同时要注意的是小组合作学习体现的是小组的统

一,当小组代表发言后应允许小组其他成员补充,以体现小组的合作性。总之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起到引领和参与的作用,而决不是一名旁观者。

阅读全文(94) | 回复(0) | 引用通告(0)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后感

[ 2009-3-20 12:28:00 | By: 常新立 ]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后感

——善于观察用心教育

最近有幸拜读《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读此书不仅是一种享受,也使我的心里有了强烈震撼,深深佩服李校长的心细如发,思想深邃,敢想敢做,用心教育的人品。下面我就对照自己的实际教学谈谈几点感受。

在读到“没有老师的语文课”这一节时,我也想到这样一则教育故事。某校初二一名学生,数学成绩一直很差,平时上课不认真听讲。有时还好讲话;对学习没有兴趣。一次因为触犯课堂纪律,被老师撵出教室,从此不允许上数学课,该同学刚开始无所是事,只是在乒乓球台前转,后来实在无聊,开始看数学书。并试着做题,这样一直持续了半学期。到期中考试时,数学考出了很不错的成绩。这让当时全校的老师大吃一惊。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了填鸭的教学形式确实不适应现代的教学了,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在实际数学中,教师应该逐渐少讲应放手让学生去学,老师决不能只是一味的担心,一味的扶持,老师应学会放手,应让学生充分发挥和展示自己,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读到“哪里闪光就打造哪里”一节时,能看到李校长善长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善于让学生发挥出他的特长,而不是把他的特长因为学习成绩不好而扼杀掉。其实从李校长所举的例子中能够看到学生的潜能方面。如足球俱乐部,学生能够主动“约法三章”,并对照章程实行自我处罚,最后成绩没有下降。再如先是因练书法而逃学,到经过刻苦努力而考上中央美术学院的郝铁军。这些学生如果不是在高密四中,而是在别的学校,那他们的这点才能和特长将会永远无用武之地,将会被扼杀在摇篮中,再看看我们这些学校,校园里几乎每处都有无形的规矩在约束着孩子们,校园里也总能看到佩带值日袖章的学生,说是值日,其实是监督其他学生的,一旦发现打闹的、违纪的,值日生就会煞有介事地掏出小本子记下罪证,这些无处不在的规则一旦有意无意碰触就会招致班主任可能不分青红皂白的训斥,因为学生的举动和星级班级评比挂钩。我们教育工作者太关注学生的一举一动了,让孩子们没有了自由。现在想想,不久前还在篮球场上驰骋,对队友的攻防指挥若定的赵伟,李明等同学,却因为学习成绩跟不上,压力过大而辍学了,这难道不是我们的过失吗?如果我们能创造条件,让他们的特长充分发挥,说不定将来他们能成为出色的运动员。而不是现在初中还没有毕业就流入社会,进入工厂打工。我想,今后我们应该开设特长班,兴趣小组等,真正发挥学生的

特长,挖掘他们的潜力,让他们都能从不同方面获得成功,真正体现人生价值。 在读“老师心目中不该有坏学生”这一节的案例时,我也碰到过类似情况,处理方法却与李校长的处理方法完全不同。记得刚参加工作时,带初一班主任,大概是第二学期的一天,我们班两位很漂亮的女生来找我,他们说在上厕所时有一位初二男生在厕所排水道偷看,并说出这位男生的名字,我一听顿时火冒三丈,二话没说完,马上找到这位同学,一顿流氓、色狼等词甩了出来,弄得满校风雨。结果这两位女同学却无法面对同学,而辍学了,现在想来实在是太冲动了,如果这几位学生遇到的是李校长的话,那事情一定不会发展到这么坏的地步,因此今后的教学中,应坚信没有坏学生,只有行为习惯需要纠正的学生,而尊重理解学生,对他们实行正确的引导,使之健康成长。

阅读《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最让我佩服的还是李校长的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用心教育。对于李校长来说生活处处是教育,一些对别人来说,司空见惯的事、平淡无奇的事、理所当然的事、不可能解决的事,到了李希贵这里,竟也成了难得的教育契机,在他智慧的大脑里走一圈,出来就是一个惊喜!其实这是做一个教育家,最最重要的素质!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立志做一名智慧的管理者,凡事要靠动脑筋,用巧劲,善于四两拨千斤,不能蛮干,善于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为自己地教育教学服务。

让我们怀着一颗真诚的心,走到学生中间,认真观察他们的行为,用心教育,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阅读全文(73) | 回复(0) | 引用通告(0)

课题研究方案

[ 2008-12-26 15:12:00 | By: 常新立 ]

《基于农村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的研究方案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讲授式课堂教学在带来其教效率高,教师主导作用易于发挥等显著优势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难以避免的缺陷,如教学要求“一刀切”教学进度过分刻板,教学时间固定不变等,这一切都极大地妨碍着个别对待因材施教。特别是在应试教育的今天,课堂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学生为了提高成绩拼命学习,另一些学生则在班级学生中甘于平庸,缺乏学习的动力,不愿意参与学习的现象,针对这些现象,如何在课堂教学的条件下充分发挥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何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学习意识,提高课堂效率,如何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从而提高教学效益,成为探求的目的。

二、课题的界定:

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鼓励同学之间相互指导、相互帮助、彼此接纳的一种学习方式,它视同学为一种学习资源,在探究知识、学习知识、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协调努力共同发展。

参与:是一种理念,强调的是所有有关人员对相关事情的介入,包括对该事情的决策、规划、实施,管理等。因此参与又是一个过程,一个不断发展、演化

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所有有关人员的自尊、自信、自主性都应该得到提高。

三、理论依据:

卡甘结构法的基本原理:结构法强调互动,尤其是同时互动是结构法的显著特征,卡甘认为,所有的结构互动学习法都是精心设计的,用以体现合作学习的四项基本原理,即积极互赖,责任到人、公平参与、同时互动。

约翰逊兄弟共同学习法:它是一种概念框架性质的学习方法,它并不强调教学过程中具体的、可操作的程序而是一再强调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它的一般步骤是:学生分组进行学习;小组成员共同承诺学习目标并有明确的角色分工;启用小组讨论的程序;每人为共同目标而协同努力;每组产生一个共同的结果。

四、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平等交流、团结协作是现代社会公民的基本素质之

一。从2004年9月开始,我校初中已经开始进入新课程,如何更好地开展新课程的教学,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要深化教学改革,在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同时“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而我校正在学习杜朗口教学模式需要小组合作学习,但是我校学生知识面狭窄,学习习惯没有养成,没有合作学习的意识,因此如何帮助学生树立合作的意识,形成有效的合作学习策略,提高教学效益,成为了探求的关键。

本课题的研究角色是为所有学生,特别是为潜能生提供更多的课堂参与机会,相互发展,开拓思路,将个人独立思考的成果转化为全组共识,注重人际关系以及合作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自我表现机会;该课题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尊重意识、学习意识、表现意识、贡献意识以及理智的挑战和内心的震撼,获得成功和鼓舞、精神的陶冶和心灵的净化等。凸显了每个学生的地位,增强他们对小组成员的责任感,提高了学生主体参与的效率,真正达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目的。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

1、增强合作意识,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去发展自己的数学思想,去倾听别人的想法,去学会进行数学交流,以增强整体合作意识。

2、训练合作技能,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主要是通过讨论、争辩、表达、倾听及参与实践等形式来展开的。为了提高合作的有效性,必须重视合作技能的培养。

3、寻找对策,构建科学的、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理论体系,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4、探索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师生角色的转变。

5、协调师生、学生同伴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学习。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研究国内外新的教育理论和教改发展动态,借鉴已有的理论成果,支撑和构建本课题的理论框架和方法论,转变教育思想。

2、调查研究法。调查小组合作学习实施后的学生个性状况,为个性化教育提供实例依据,并反馈、调整教学中的实际操作。

3、行动研究法。力求边实践边总结边研究,及时反馈、修订行动方案,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方法。

4、个案研究法。通过对一些成功教学课例的研究,吸收新课程有效性教学

设计的成功经验,总结有效性教学设计及教学实施的规律。

七、研究过程:

1、准备学习阶段:认真查阅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坚持以理论为指导,从学习入手。

2、具体实施阶段:依照研究方案,以案例研究为切口,坚持从实践入手,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学习。努力把课堂研究落到实处。

3、总结阶段:通过作学习笔记,撰写实验案例与论文的方式来阐述对该课题的理解及研究成效。总结资料,撰写结题报告。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62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