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更新时间:2024-04-16 18:5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本单元围绕“生活中的启示”安排了四篇课文,由《钓鱼的启示》《落花生》两篇精读课文和《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珍珠鸟》两篇略读课文组成。每篇课文都包含着深刻的做人的道理。

《钓鱼的启示》告诉我们道德判断也许很简单,但实践起来却很难。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以生活中的路暗喻人生之路不止一条。 《落花生》告诉我们做人不能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 《珍珠鸟》告诉我们“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口语交际·习作四》中,“口语交际”围绕本单元主题安排交流从某件事、某句名言、某组漫画中得到的启示,培养口语表达能力;“习作”要求围绕“口语交际”的内容写一篇作文,培养写作能力。

《回顾·拓展四》中,“交流平台”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本单元知识,交流自己从课文、课外书中看到的有启发意义的语句;“日积月累”让学生积累格言警句;“成语故事”让学生了解“水滴石穿”的故事,理解“水滴石穿”的含义。

知识与能力

1.能把课文读通顺,读准生字新词的读音。 2.准确熟练地认读字词,扫除字词障碍。

3.掌握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感悟生活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4.培养解疑质疑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利用多媒体设备制作课件,通过谈话激趣、故事导入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通过多种形式,如提问、分角色朗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文本,通过读、悟理解课文内容。

3.让学生有针对性地摘抄优美的词语,加大词汇储备量。积累格言警句,提高写作水平。

4.充分调动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培养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摘抄积累有启示意义的句子,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悟课文所揭示的做人的道理。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从生活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教学难点

抓关键词句,体会这些词句的含义及表达效果,领悟课文所揭示的做人的道理。

1.通过课前自学、查字典等方法学生字。

2.自由朗读、齐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小组交流合作、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领悟课文所揭示的做人的道理。

3.调动学生积极性,鼓励学生自行设计、组织口语交际、拓展的学习,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角度探究,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

《钓鱼的启示》2课时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1课时 《落花生》2课时 《珍珠鸟》1课时

《口语交际·习作四》2课时 《回顾·拓展四》1课时

13 钓鱼的启示

知识与能力

1.学习本课生字,理解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

2.体会“我”和父亲的心理活动,并能概括“我”的心情变化的过程。

3.理解父亲要“我”将鲈鱼放回湖中的理由,明白“我”从钓鱼这件事中获得了什么启示。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中体会“我”和“父亲”的心理活动,抓住关键词句概括“我”的心情变化的过程。

2.通过质疑释疑,理解父亲没有商量余地地要“我”将鲈鱼放回湖中的理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从小接受严格教育的重要,并从中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教学重点

1.理解父亲一定要“我”把钓到的鲈鱼放回湖里的原因。 2.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 教学难点

感悟作者从这件事得到的启示,懂得遵守规则的必要性。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和爸爸妈妈一块儿钓过鱼吗?好钓吗?最大钓过多大的?当你钓到大鱼的时候心情怎么样?如果这时有人让你把钓到的大鱼放了,你愿意吗?如果不愿意,你会怎么想?

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钓鱼的启示》,来看看文中的“我”是怎么做的吧。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学生默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

(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饵、钩、翼、鳃、唇”这些生字可以通过展示图片来认识,“皎、沮、诱、诫、践”可以通过比较形近字的方式学习,“捞、啪、沮”可以通过动作、表情表演的形式来学习。

(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书写指导:

捞:“力”书写要稳,斜中取正。

溅:左部偏窄,注意整个字要写得匀称紧凑。 钩:左窄右宽,右部横折钩的折笔略顿。 翼:上下比例要均衡,“羽”作字头时没有钩。 纵:左窄右宽,右部第一个“人”的捺变点。 易错提示:

溅:右部是两横,不要少写一横写成“戈”。 钩:右部里面不要写成一点。

诱:右部下面是“乃”,不要写成“刀”。 (3)多音字。

??zhēng:挣扎挣?

ng:挣脱 挣钱??zhè

piāo:漂泊 ??

漂?piǎo:漂白 ??piào:漂亮(4)归类识字。 归类示例:

秀(秀美)——诱(诱惑)——绣(刺绣)——锈(生锈) 小心(翼翼)地走路,粗心大意地做事。 (皎)洁的月光 幽静的学(校) 美味的(饺)子 比(较)大小 (交)口称赞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明确:“我”和父亲在没到捕捞鲈鱼开放日时钓到了一条大鲈鱼,父亲却坚持让“我”把它放回去,“我”极不情愿地答应了父亲。这个晚上钓鱼的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与终生受益的启示。

漂洋过海漂洗

同音词拓展示例:

启示:通过启发提示而领悟的道理。例:永久的启示 深刻的启示 这部影片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

启事:为了说明某事而登载在媒体上或张贴在墙壁上的文字。例:征稿启事 寻人启事 招聘启事

2.根据课文内容,给课文划分层次。

明确:第一部分(1~3):写“我”和父亲去钓鱼,“我”钓到了一条罕见的大鲈鱼。 第二部分(4~9):写“我”把鱼放回湖里的经过。

第三部分(10、11):写那个令人难忘的夜晚,“我”获得了终生受益的启示——一份无法用金钱来交换的人生财富。

四、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就在这样一个月光如水的夜晚,就是这样一件生活中的小事,给“我”留下了永久的回忆,也给予“我”终生的启示。那是怎样深刻的启示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五、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认读生字、词语。回忆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2.现在,让我们进入课文,系统学习本文。 二、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1.父亲为什么要“我”把鲈鱼放回湖里?他当时是怎样的心情?

明确:还没到开放捕捞鲈鱼的时间。父亲当时的心情很矛盾。一方面父亲也很喜欢这条漂亮的大鲈鱼;另一方面父亲也在经历道德的考验,在思考放还是不放。最终父亲还是决定把鲈鱼放回去,并且态度坚决,不容争辩。

2.为什么作者不愿意把这条鲈鱼放回湖里呢?

明确:这条鱼是“我”好不容易才钓到的;鲈鱼这么大,这么美,很诱惑人;周围没有人,不会受到限制和批评。

3.默读第3~9自然段,说说“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明确:得意——急切——伤心——乞求——依依不舍。

4.“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中,“诱惑人的‘鱼’”指什么?

明确:指生活中吸引人的、让人心动的事物,如金钱、地位、荣誉等这些能带来一点儿暂时的方便或好处的东西。

5.“三十四年前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给我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永久的回忆”指什么?“终生的启示”指什么?

明确:“永久的回忆”指作者回忆三十四年前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自己和爸爸在湖中的小岛上钓鱼和放鱼,并从中获得启示的事情。

“终生的启示”指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特别是当你面对很大诱惑的时候。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6.分组讨论:鲈鱼到底该不该放?

明确:甲方观点:必须放。乙方观点:不必放。(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7.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经常碰到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父母不在家,电视节目很精彩,是完成作业还是看电视? 学校里考试,老师多给了分数,没人知道,你会怎样做? 买东西时,售货员多找了钱,你会怎样做? 过马路红灯时,周围没人,是闯红灯还是等呢? 拓展示例:

无论是别人在跟前或者自己单独的时候,都不要做一点卑鄙的事情:最重要的是自尊。

——毕达哥拉斯

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没有人发觉的时候做些什么。

——孟德斯鸠

君子必慎其独也。——《大学》 三、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在这个令人难忘的夜晚,作者获得了终身受益的启示,他用自身成长的经历告诉我们,一个人在任何时候都应该诚实守信,品行的端正甚至比单纯地拥有好成绩更重要,因为这是做人的根本,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巨大财富!

四、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五、板书设计,知识构架

? 得意??获得道德??钓鱼的放鱼回湖?沮丧、

?实践的勇 启示? 哭、乞求?

气和力量

?受到启示?感激、?? 明是非??

14*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知识与能力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父亲教导“我”的话。 2.领悟“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的深刻含义。 3.学习作者恰当选择材料和表达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学、讨论等学习形式来理解课文,培养自主阅读的能力。 2.联系上下文及生活实际,理解父亲的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作者的人生态度,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

理解“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钓到大鱼?兴奋、

1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问题导入:同学们,从你家到学校,你知道可以走哪几条路吗?(生答)看来,通往学校

的路不止一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课文——《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看到这个题目,同学们有什么想问的吗?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多音字。

?ng:丧失 垂头丧气?sà

丧? ??sāng:丧事 丧乱??tiǎo:挑战 挑拨离间挑? ??tiāo:挑选 挑三拣四

2.重点词语释义。

星罗棋布:(成语)像星星似的罗列着,像棋子似的分布着,形容多而密集。运用:我的家乡是个非常迷人的地方,那里梯田层层叠叠,村庄星罗棋布,宛如一个世外桃源。

大喜过望:(成语)结果比原来希望的更好,因而感到特别高兴。运用:当得知自己获得了数学竞赛第一名时,我大喜过望,连走路都有些轻飘飘的。

垂头丧气:(成语)形容情绪低落、失望懊丧的神情。运用:比赛没有取得好成绩,他垂头丧气地回来了。

源源不断:(成语)形容连续不断的样子。运用:销售人员改变策略后,公司的订单源源不断。

挑拨:搬弄是非,引起纠纷。运用:不管他人如何挑拨,我和小明的关系始终很好。 络绎不绝:(成语)形容人马、车船来来往往,连接不断。运用:春节黄金周里,来峨眉山游玩的人络绎不绝。

三、自主阅读,整体感知

1.“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这句话是谁说的?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明确:父亲。父亲带“我”爬上教堂高高的塔顶。脚底下,星罗棋布的村庄环抱着罗马,如蛛网般交叉的街道,一条条通往城市广场。

2.读读课文,说说“我”是怎样克服遇到的困难的。

明确:编织毛衣设计时装,维黛安太太一个人两个星期内不能完成四十件毛衣的订单,“我”想到请其他妇女一起织;时装展因故不能如期举行,“我”改成非成衣时装展。

教师点拨:

第一个事例是“我”第一次另辟蹊径,克服困难,走出了一条成功的心路,所以详写;

第二个事例是对中心的进一步补充,所以略写。详略得当,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形容人多的成语拓展示例: 络绎不绝 门庭若市 车水马龙 人山人海 水泄不通 座无虚席 四、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1.当有人要订购四十件毛衣时,“我”的心情是怎样的? 明确:“我”大喜过望,脚下仿佛踩着一朵幸福的云。 2.此时作者为什么“大喜”?“幸福的云”指什么?

明确:做一名时装设计师是“我”的梦想,从毛衣入手,设计时装,走的已经不是一条寻常的路,但“我”决定大胆一试,没想到一举成功。幸福来得那么快,就像一朵从天空飘来的云,难怪“我”大喜过望。

3.品味句子:从此,一条时装的河流,源源不断地从我的时装店里流了出来。 明确: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的毛衣时装打入市场后所取得的成功。时装能像河流那样,说明品种之多、订货量之大。这条“河”流出的还有成功的喜悦和继续寻求发展的信心。事实证明:到达目的地的途径的确不止一条。

4.请同学们联系全文,说一说父亲的教导为何让“我”一生受用不尽。

明确:父亲的教导帮助“我”战胜过许多困难,获得了很多成功,更重要的是,父亲让“我”从小就建立了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不向困难屈服,不把自己堵死在一条路上。这种态度,这种思维方式,的确让“我”一生受用不尽。

5.你是怎样理解“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这句话的?

明确:这句话是父亲带“我”登上教堂塔顶后对“我”说的。它告诉我们:当一条路走不通的时候,千万不能灰心,而是要有去走另一条路的信心和勇气。当然,另一条路也许不那么直接,但还是能够到达你想要去的地方,甚至你完全有可能找到一条能更快到达目的地的捷径。要是一条路走不通,你不再去寻找第二条,那么你就永远到达不了目的地。

拓展示例:

破折号是标点符号的一种,占两格,不能分开写。破折号常见的作用有:

①表示解释说明或补充说明。如:这真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展览会——有的衣服没有袖子,有的只有一只袖子,有的还只是一片布样。

②表示话题突然转变。如:“今天好热啊!——你什么时候去北京?”张鹏对刚刚进门的刘丽说。

③表示声音的延长。如:“呜——”火车开动了。

④表示说话中断或间断。如:这时,我忽然记起哪本杂志上的访问记——“哦!您,您就是——”

6.如果没有父亲的教导,“我”不会取得成功。假如你是作者,你会对父亲说什么? 7.学完课文后,你觉得课题中的“广场”还只是广场吗?“路”又是什么? 明确:广场:成功、理想、梦想。路: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途径。 五、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成功是一种态度,只要带着希望出发,成功就会离你越来越近,顽强的意志可以帮助人克服许多困难。当再一次冲破艰难险阻、经历了苦难之后,通往广场的路就又多了一条。

六、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七、板书设计,知识构架

童年受到教诲

????自制毛衣

的路不止?生活两次验证?

?时装展?

一条??教导终生受益通往广场

??

?另 战 辟 胜 蹊 困 径 难 ??

15 落花生

知识与能力

1.学习本课生字,理解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

2.体会父亲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进行对比的用意,初步体会对比这种修辞手法的好处。

3.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过程与方法

1.自学生字新词,朗读课文。

2.抓住“落花生”这条线索,按“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的顺序理清文章结构。反复读父亲的话,从花生与桃子、石榴、苹果的对比中,感悟花生的内在美,并由物及人,体会做人的道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教学重点

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 教学难点

1.体会对比这种修辞手法的好处。

2.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试着运用这种手法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出示谜语,让同学猜猜它是哪种植物:根根胡须入泥沙,自造房屋自安家,地上开花不结果,地下结果不开花。(花生)

2.课题解答:同学们,你们知道“落花生”是什么意思吗?花生的花呈黄色,花开败以后自然脱落,子房柄迅速伸长,钻入土中,子房在土中发育成果实,所以在植物学上,花生又叫作“落花生”。一个“落”字,准确地概括了花生这种植物的生长特点。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默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

(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尝、吩、咐”这些生字,可通过动作表演让学生识记。“茅、榴”可以通过展示图片的方法让学生识记。

(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书写指导:

亩:第二笔要略长,“田”方正居中。 吩:左窄右宽,右部上下相等,要写匀称。 榨:左窄右宽,“窄”的上部扁些,下部稍宽。 榴:左窄右宽,“留”的上下两部分要均等。 易错提示:

茅:不要忘写下部的一撇。 榨:右部下面是三横,不要漏写。 榴:右部上面不要写成“卯”。 (3)多音字。

?n:便宜 大腹便便?piá便?

n:方便 便宜行事??bià

(4)归类识字。 归类示例:

品(尝)点心 欣(赏)书画 (偿)还债务 一(亩)地 一位(画)家 一块水(田) (柔)软的(茅)草,坚固的长(矛)。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了解作者。

明确:许地山(1894—1941) 现代小说家、散文家。笔名落华生,生于台湾台南,祖籍广东揭阳。文学研究会发起人之一。1920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后留学美国、英国,赴印度研究佛学。回国后在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校任教。抗日战争前后在香港大学任教,并从事进步文化活动。其创作的小说表现出鲜明的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倾向。著有《空山灵雨》《缀网劳蛛》等作品,翻译了《二十夜问》《太阳底下降》等文学作品,编著有《印度文学》及《道教史》等。

2.通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内容? 明确: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 3.文中哪些内容是略写?哪些内容是详写? 明确:略写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详写议花生。 四、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这一节课,我们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下一节课,再来重点学习“议花生”这部分,看看作者是怎样通过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

五、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回忆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事。

2.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究课文,弄清作者对落花生为什么有着特殊的感情。 二、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1.谈到花生的好处,兄妹们是怎样认为的?(出示课件:姐姐、哥哥、“我”谈花生的画面)

明确:味美、可以榨油、便宜。

2.兄妹们所说的花生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那父亲是怎么谈花生的? 明确:第10自然段。

3.父亲谈花生,为什么要说到桃子、石榴、苹果上去呢?怎样理解这段话的含义? 明确:通过对比,“我们”更加体会到花生虽不好看,却朴实无华,默默地给人们带来好处。

父亲并不是说桃子、苹果、石榴没有用,而是指它们的外表美与花生的内在美不能相提并论。做人更为重要的应是内在美,应该是实实在在为人民做好事。一个人如果能默默无闻、毫无怨言地去努力给别人带来好处,应该说比那些外表华丽的人更了不起,也更让人敬佩。父亲就希望“我们”能做这样的人。

教师点拨:

对比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

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4.父亲仅仅是在谈花生吗?

明确:不是。父亲是在由物及人,教育孩子们做有用的人,不求虚名,只求奉献。 5.“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明确:作者领悟到了父亲对他们的希望: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却没有实际用处的人;而有没有实际用处,主要是看对他人和社会有没有好处及贡献。

做人的名言拓展示例:

好自夸的人没本事,有本事的人不自夸。——缅甸谚语

自己脑子里只装满着自己,这种人正是那种最空虚的人。——莱蒙托夫

我可以一再坚持我们的贡献,那是因为,只有这种看法,才能在世界上有权利赢得人类的同情。——罗 丹

6.人们常常从事物的特点上体会到一点做人的道理,这叫“寓理于物”或“借物喻人”。你能以一种常见的事物为例,说说你体会到的道理吗?

教师点拨:

煤炭—燃烧自己,给别人光和热;石灰—粉身碎骨为人类;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春蚕—吐尽蚕丝为人类;粉笔—耗尽自己,给人类带来知识和力量;扫帚﹑环卫工人—留得一身脏,换来万人洁。

三、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落花生内在秀美、默默奉献、造福人类的品质,正是我们需要的优良品德。我们也要像落花生那样,做一个无私奉献的人,干实实在在的事,为班级、为学校、为社会带去更多的好处。

四、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五、板书设计,知识构架

?? 播 浇 收获

做了好几样食品

?尝花生——

好处:味美 榨油落花生??? 便宜

?议花生?特点:埋在地里;不?? 好看,很有用??

种花生、收花生——买 翻

??

?做像花生

?一样有用

的人???

16* 珍珠鸟

知识与能力

1.学习本课生字,理解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学、讨论等学习形式来理解课文,联系生活经验,发表自己的见解。联系上下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2.用具体可感的画面、生动的情节描述,引导学生进入课文中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

3.引导学生找出作者赢得珍珠鸟信赖的原因,反复品味文中描写珍珠鸟动作、神态的句子,感受作者与珍珠鸟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悟信赖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基础,激发爱护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

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与珍珠鸟之间亲密、温馨的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含义。

1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知识介绍:珍珠鸟,学名“斑胸草雀”,也叫锦花鸟、小珍珠。原产于澳洲和印尼,我国约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由澳大利亚引进。这种鸟羽色鲜艳,体态娇小玲珑,叫声细柔,非常可爱。现已繁殖培育出驼色、白色、花色等多个品种。(出示珍珠鸟图片)

2.导入课文:珍珠鸟是一种很害怕人的鸟,但是文中的这只珍珠鸟却与作者建立了相互信任、和谐相处的真挚情意。那么这美好的境界是如何创造出来的呢?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看看吧!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多音字。

??bā:扒开 扒土

扒?

:扒手 扒窃??pá

màn:蔓生 ??

n:瓜蔓 蔓?wà??mán:蔓菁

蔓草难除藤蔓

2.重点词语释义。

深幽:深远而幽暗。运用:清澈的小溪欢快地流入深幽的密林中。

斑斑驳驳: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种颜色,花花搭搭的。也指阳光透过物体的缝隙照射下来,形成许多不规则的光点,明明暗暗的。运用:这里环境幽雅,阳光照射下,树影斑斑驳驳,非常漂亮。

生意葱茏:文中形容草木生长旺盛,充满生命活力。运用:春天一到,这片原野上牛羊成群,生意葱茏。

雏儿:幼小的鸟。运用:燕子妈妈每天都四处寻找虫子给它的雏儿吃。

不动声色:(成语)内心活动不从语气和神态上表现出来,形容态度镇静。运用:不管我怎么说,他都不动声色,让人弄不清他究竟是什么态度。

索性:表示直截了当;干脆。运用:我找了几个地方都没有找到小明,索性不再找了。 流泻:(液体、光线等)迅速地流出、射出、跑过。运用:泉水从山涧里流泻出来。 三、自主阅读,整体感知 1.了解作者。

明确:冯骥才,1942年生于天津,原籍浙江慈溪。当代文学家、艺术家、民间艺术工作者、民间文艺家。现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执行副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小说学会会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天津大学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文学自由谈》杂志和《艺术家》杂志主编。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神灯》,中篇小说集《铺花的歧路》《啊!》《斗寒图》,短篇小说集《雕花烟斗》等。

2.“我”是怎样照料珍珠鸟的?表达了“我”怎样的感情?

明确:“我”为珍珠鸟营造了一个舒适、温暖又安全的居室,让它们在温馨和谐的环境中开始新的生活。表达了“我”对它们的喜爱之情。

关于鸟的诗句拓展示例: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唐]杜甫《绝句》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清]高鼎《村居》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王维《鸟鸣涧》

3.第7自然段有两个比喻句,请找出来,说说分别把什么比作什么。

明确:“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生出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前一句把小鸟后背上的白点比作珍珠,后一句把小鸟肥肥的身子比作蓬松的球儿。写出了小珍珠鸟外形的漂亮、可爱。

四、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1.默读第10自然段,说说作者是怎样描述小珍珠鸟与自己的亲密接触的。

明确:作者赋予珍珠鸟人的灵性,珍珠鸟似乎也有了人的神情和心理。“挨近、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偏过脸瞧瞧我、跑到稿纸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这一系列的动作展现了小珍珠鸟与作者亲密接触的过程。

2.“我”是怎样逐渐赢得珍珠鸟的信赖的?默读课文,填写下面的表格。

珍珠鸟的反应 敢伸出小脑袋瞅瞅“我” 雏鸟从叶间探出头来 “我”的举动 很少扒开叶蔓瞧它们 决不掀开叶片往里看 即使开着窗子也不会飞走 “蹦到我的杯子上”喝茶 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 啄着“我”颤动的笔尖 趴在“我”肩上睡了 不管它 不去伤害它 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 不动声色 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 3.文章末尾说:“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中的“美好的境界”指什么?请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哪一个自然段描写的是最美好的境界?

明确:“美好的境界”指人与动物及人与人之间互相信任、友好相处的境界。第13自然段。

4.你是怎样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的?

明确:这是作者在与珍珠鸟相处了一段时日之后内心最真实的感受。珍珠鸟本是一种“怕人的鸟”,作者书屋里的珍珠鸟却并不怕它的主人。它会蹦到主人的茶杯上,“俯下头来喝茶”;它会跑到主人正在写作的稿子上,绕着笔尖蹦来蹦去;当主人“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时,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主人的手指;它甚至会趴在主人的肩上熟睡。这是什么原因?难道这珍珠鸟改变了它的“鸟性”?这句话揭开了谜底,点明了要旨——信任,一切都源于信任。这种信任是无价的,也是最感人的,它创造了人鸟相亲相依的美好境界。

5.“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种境界不仅存在于人与动物之间,更存在于人与人之间,在你的生活中,你有这样的体验吗?

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警句拓展示例:

人类的生存不能没有动物,而动物却完全可以不需要人类! 保护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如果地球上没有动物,那将是一个没有活力的世界。 动物是人类亲密的朋友,人类是动物信赖的伙伴。 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 五、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信赖是相互的,珍珠鸟如此信赖作者源于作者对它的关爱。读了课文,同学们对“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是不是有了更深的理解?信赖,就是尊重、理解、宽容。只要心中有爱,我们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会感受到人与动物,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这种

和谐美好的境界。世界万物共生长,应以诚相待,和谐共生。

六、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七、板书设计,知识构架

? 又安全

?在笼子四周活动

?珍珠鸟?熟悉?在屋里飞来飞去落在书桌上?过程?

?睡在“我”肩头??

准备鸟巢:舒适、温暖

?信赖,往

?往创造?出美好 ?的境界?

回顾·拓展四

1.积累、交流课文、课外书中给人启发的语句。 2.积累格言警句。

3.理解“水滴石穿”的原意及现在的意思。

教学重点

积累、交流有启示意义的语句。 教学难点

理解“水滴石穿”的含义。

1课时

一、交流平台 交流示例:

课内的: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课外的:一个人就要多吃点苦头,多受点磨难,才能成为强者。

生命的价值就像这块石头一样,在不同的环境下就会有不同的意义,只要自己看重自己,

自我珍惜,生命就有意义、有价值。

方法指导:同学们可以先从本单元的课文中找出重点语句,并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或收获。然后再交流自己在课外阅读中积累的重点语句及其对自己的启发。还可以谈谈其他方面的学习收获。

二、日积月累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意思是:只要肯下决心去做,世界上没有什么办不好的事情,困难总是可以克服的。

欲要看究竟,处处细留心。 意思是:想要把事情(问题)搞清楚、弄明白,那就要处处注意仔细观察。

虚心万事能成,自满十事九空。 意思是:虚心能帮助你把许许多多的事办成功;而自以为是,骄傲自满,那十件事中可能会有九件办不成,也就是说事情办成的可能性就很小了。

滴水能把石穿透,万事功到自然成。

意思是:滴水可以穿石,只要有恒心,不怕花时间和力气,坚持努力下去,事情就一定能做成功。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意思是:宝剑的锋利,需要经过反复磨炼才能形成,梅花的清香是经历了严冬的考验才换得的。人要成材,事要成功,都得付出代价,经历考验。

三、成语故事 教师点拨:

(1)知内容。“水滴石穿”这一成语出自宋朝县令张乖崖的一个故事。张乖崖看见管理仓库的小吏私自把一枚铜钱放入自己的口袋而严加询问,写出了“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的批语。

(2)解成语。“水滴石穿”原来的意思是说缺点、错误虽小,但累积起来,就会造成很大的危害。现在一般用来比喻学习或做事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坚持不懈,就能战胜困难,取得成功。

(3)谈体会。在生活中,我们要严于律己,不因恶小而为之。即使有一点儿小缺点、小错误,也要马上改正。

口语交际·习作四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1.学习如何把事情的经过讲清楚,把获得的启示讲明白。 2.能够从一件小事、一句格言、一组漫画中获得正确的启示。

3.培养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的能力。

1课时

一、新课导入

1.同学们,生活是一本永远也读不完、读不够的书。本单元四篇课文从不同角度、不同的生活小事表达了作者的不同感受和受到的启发。我们的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今天,我们就从以下方面交流我们获得的启示。

2.学生自由读书上的要求,思考交流的主题是什么,可从哪些方面交流。 二、交际指导

话题一:从某件事情中得到的启示

1.讲清楚一件事。要说清楚这件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把从这件事情中得到的启示说明白,可以是感受,也可以是明白的道理等。这是交流这个话题的重点。

3.事情可以是自己亲眼所见的,也可以是自己亲身经历的。 话题二:从某句名言警句中得到的启示 1.说清楚自己的座右铭是什么。 2.说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3.联系生活实际,讲一个具体的事例来说说从这句话中得到的启发或帮助。 话题三:从某组漫画中得到的启示

1.仔细观察漫画,明白漫画的内容及作者要表达的意思。 2.由漫画想到生活中有哪些类似的现象。 3.由漫画得到了哪些启示。

4.我们在交流时,可以直接讲从漫画中得到的启示,也可以把漫画编成一个故事,从故事中去体会漫画的含义。

三、交际示例

贾芳:大家好,我的座右铭是“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这句话的意思是没有经历风雨就见不到美丽的彩虹,也就是说要经历一番磨难之后才能获得成功。有的人,在困难面前退缩,不敢向困难发起挑战,最后,他只能望着胜利的方向叹息。而有的人,勇于拼搏,敢

于向困难挑战,最后获得了成功,见到了人生的彩虹。

我以前特别害怕数学难题,只要一看到稍微有一点儿难度的数学题,我就觉得无从下手,因此我的数学成绩怎么也提不上去。我曾想,或许我不是学习数学的料吧,于是退缩、放弃。老师发现了这一情况后告诉我:“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你没有努力地奋斗过,怎么能说自己学不好呢?”我听了这话后,暗下决心,一定要克服这个困难。后来,我再遇到数学难题时就不怕了,而是自己先思考,如果实在不行就去请教同学和老师。慢慢地,我的数学成绩提高了,现在已是班里数一数二的“高手”了。我终于看到了自己学习中风雨过后的“彩虹”。

第二课时 习作

1.学习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

2.学会从生活中的一件小事获得做人的道理,表达真情实感。

教学重点

从生活小事获得做人做事的道理。 教学难点

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将事情的发生过程写清楚。

1课时

一、新课导入

生活中,有哪些事情曾给你以启发呢?从中选择一件,想想这件事是怎样发生的,你从中获得了什么启示。(学生交流)

二、文题展示

围绕能给你带来启示的事情、名言警句或漫画来写一篇习作。 三、写作指导

1.审题立意。选择的话题不同,所选的材料不同,要表达的主题也会有所不同。如,

选择从一件事中得到的启示就要叙述出事情的经过,把得到的启示说明白。选择从名言中得到的启示就应写出对名言的理解,联系生活实际写一写名言对自己的启发或帮助。选择从漫画中得到的启示就要把漫画的内容介绍出来,说明从中得到的启示。总之,无论选取哪个角度的话题,都要写清事实,写清从中获得的启示。本次作文可以直接以“一件小事”“一句格言”“一幅漫画”为题;如果能在“小事”“格言”“漫画”前加上一个修饰词,如“一件难忘的小事”“一句诚信格言”“一幅发人深思的漫画”,有个题眼则更好;要是能像本单元的课文那样用“( )的启示”或一个含义深刻的句子来命题,也很好。

2.素材选择。生活中能给我们带来启示的事物还真不少!一件小事、一句格言、一组漫画会引起我们深深的思考;一本好书、一篇报道、一次活动也蕴含着耐人寻味的道理……“滴水穿石”告诉我们,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小小的蚂蚁看似微不足道,却让我们明白了团结就是力量。只要用心去观察、去发现,就一定能找到写作的素材。

3.谋篇布局。本次作文可遵循“事例→启示”式的基本写作思路,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通过具体的事件说明道理,按一定的顺序记叙,突出感受,写出启示,给读者以启发、教育。

四、范文评析

爬竿的启示

第二节是体育课,张老师宣布说:“这一节课我们将进行爬竿练习和测验。”这可把我吓了一跳,因为我只看见过别人爬竿,自己却从没爬上去过。

我正想着,张老师已经宣布爬竿开始了。还好,第一个上场的是叶枫而不是我。只见他像一只猴子,敏捷地纵身一跳,两手紧紧地抓住竹竿,“噌噌噌”地往上用力爬,一眨眼的工夫,就爬到了顶端。同学们用赞许的目光望着他,为他鼓掌。我心里想:叶枫的体格还不如我好呢,他能爬上去,我为什么爬不上去呢?一股不认输的劲头在我的心中涌动。

“陈强,上!”张老师命令着。我也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径直向竹竿跑去,两腿使劲夹住竹竿,两手交替着往上攀。当两手向上一拉时,我的身子一缩,两腿往上一抬就紧紧地夹住竹竿。这样,我一下一下地,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爬了一半。唉,真可惜!我的力气似乎已经用完了,实在难以再往上爬了。

我停在半空中,耷拉着脑袋喘着粗气,无精打采地向旁边一根竹竿望去。忽然我眼睛一亮,只见我的好朋友陈旭也和我爬得一样高了,虽然他头上的汗一个劲儿地往下流,但是他

还在艰难地调整着自己的姿势,使劲往上爬。

一下子,我也来了力量,学着他的方法,一只手在上一只手在下地往上拉,两腿再夹着竹竿用力往上蹬。嗯,我不能当弱者,我一定能爬到顶端的!就这样,我自己鼓励着自己,努力地坚持向上爬去……近了,更近了……我顽强地运动着双手和双腿,啊!我终于爬到了顶端。下面响起了同学们雷鸣般的掌声……

通过这次爬竿,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做任何事,都要掌握方法,充满信心,我并不比别人笨,别人能做的事,我经过努力也一定能做到!

总评:“做任何事,都要掌握方法,充满信心,我并不比别人笨,别人能做的事,我经过努力也一定能做到!”这是小作者克服困难、战胜自我而爬竿成功所获得的真实启示。文中描写爬竿的过程可谓是“一波三折”。恐惧不已→信心十足→半空无助→奋力攀爬→爬竿成功,这样的结构顺序让文章层次清晰,情节跌宕起伏。伴着爬竿的艰难历程,小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及内心活动进行传神的描写,表达手法灵活,不仅使文章内容生动具体,而且使人物形象鲜明,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61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