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元区存在的主要制度缺陷是货币政策统一而财政政策未能统一

更新时间:2023-12-28 11:5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欧元区存在的主要制度缺陷是货币政策统一而财政政策未能统一。发行统一的欧洲联合主权债券(E-bonds),以整个欧元区的经济作为担保,其信用评级将远高于单个欧元区国家的债券信用评级。

“(巨额债务)已经压迫了欧洲的所有大国,在长期内将毁灭它们。”

——亚当·斯密

摘要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大潮过后,各国高企的财政赤字、主权债务问题浮出水面。从早期的冰岛、迪拜,到希腊、西班牙、葡萄牙,到现在的意大利,主权债务危机逐渐向欧洲核心国家扩散,而美、日等国的主权债务问题同样令人生畏。事实上,出现这一局面多少也在预料之中。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纷纷出台规模空前的经济刺激计划,人为拉动经济快速步入复苏通道,然而非常规救助计划是依靠国家财政赤字、举借内外债来实现的。当一国财政支付一再超出警戒线,长期与其收入不匹配,致使到期主权债务不能及时偿付,财政风险导致的主权债务危机便发生了,由此陷入“危机——救助——更大的危机”经济刺激计划的陷阱。

主权债务危机的形成机理

人们普遍认为,欧美主权债务危机是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延伸,但笔者认为,主权债务风险的积累是有原因的,全球金融危机只是加剧了其暴露与爆发的过程。

首先,非常态经济刺激计划导致主权国家过度举债。金融危机以来,各国不断出台规模空前的经济刺激计划,动辄上千亿美元的救市资金不断增加国家的财政赤字,在财政投入无法支撑所需开支后,政府不得不大量对外举债,导致了财政赤字与主权债务风险伴随经济复苏而来。

其次,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脱节,经济缺乏“生产性”。上述国家的主权债务危机有其历史、体制和自身的原因,但最根本的原因是这些国家的经济失去了“生产性”,即失去了实体经济的支撑。以冰岛为例,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冰岛就效仿英美等国的金融体系,制定了高利率和低管制的开放金融政策,导致国内虚拟经济严重脱离实体经济的发展而急剧膨胀,一旦信贷市场出现流动性紧缩,高额负债形成支付危机必然引起金融系统的崩溃。

第三,没有量入为出,超偿付能力的过度依赖外资。在遭受债务危机的国家中,大部分国家实体经济基础薄弱,缺乏生产力,导致了国内经济的发展对外资过度依赖。这决定了其在经济受到冲击时,外资突然撤出,政府却没有足够的偿

付能力来维持经济正常运转,进而陷入危机。

[关闭]

应对危机的可行途径

鉴于主权债务危机的复杂性,建立一个长期有效的应对机制存在很大阻碍,但探寻化解主权债务危机的财政途径,对降低当前财政风险的扩散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一是严格财政纪律,财政风险要可控,财政赤字要适度。面临主权债务危机的国家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均靠借贷维持消费,靠赤字促进增长。事实证明,在短期这种模式可以创造一时的繁荣,但积累已久的风险最终会集中爆发。因此,必须严格财政纪律,以降低财政风险为原则,建立可持续财政制度。

二是危机管理常态化,适时创建危机应对基金。危机应对基金的建立并不是强调用亡羊补牢的方式来救助危机,而是在危机发生之前就要及时采取分散化解措施,以避免国家破产波及他国经济的稳定。

三是夯实经济“生产性”,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在虚拟经济虚假繁荣的表象下,金融与房地产领域成为一个国家吸收巨额资金的“海绵”,流动性的缺失致使实体经济因受投资遏制,生产效率不断下降,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矛盾不断尖锐。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矛盾被引爆,虚拟经济领域的泡沫破灭后,实体经济却无力招架。为了防止主权债务危机在欧元区恶化进而影响全球经济,最根本的解决办法还是通过促进经济增长来解决问题。只有经济实现内生性增长,才能通过财政税收的增加,而不是仅通过紧缩财政来解决债务问题。 对中国的启示

相对于2008年的次贷危机,本次美国债务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冲击将小得多。不妨把全球债务危机看做中国调整国内经济结构的良机——中国应利用危机,倒逼国内经济结构调整,而不是匆忙上阵,跟随欧美国家再次大搞经济刺激。即使未来形势逼人,中国被迫联手出台一定额度的救市政策,也应考虑使用以减税为主的财政政策,通过收入分配改革刺激居民消费,通过服务业的大力发展解决就业问题,通过完成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来将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维持在一定水平上,同时继续坚持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

更应看到的是,美国债务危机为中国敲响了债务问题的警钟,中国应以此为

戒,优化财政结构,避免债务风险的过度累积。

一是建立资产负债表,提高债务透明度。当前,银行信贷规模收紧,很多地方政府融资面临资金断流的风险,严重影响了其偿债能力。因此,应建立公开、透明的资产负债表,利用审计等方式明晰地方政府债务的真实情况,通过信息披露将隐形风险显性化,为防范化解债务风险提供基本依据。

二是建立常态的财政风险释放通道。任何危机的爆发都不是一日形成,局部风险逐渐累积形成系统风险,系统风险恶化才爆发危机。我国要从长期化解财政风险的角度,建立常态的风险释放通道。例如,可以考虑充分利用债券市场,使政府的资金来源多元化,通过市场化手段约束政府举债行为,进而分散风险。 三是加强财政预算管理,先编制预算后支出,没有预算不准支出。要建立健全预算控制体系,严格控制收入与支出预算,改进收入预测方法和技术;建立财政部门与经济规划部门和收入征管部门的协商和沟通机制,完善有关部门之间的数据信息共享平台,研究探索建立符合我国实际财政状况的预测模型框架和体系,切实增强预测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四是稳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有效防范热钱流入。美国国债问题短期内无法得到有效解决,其负面影响将逐渐显现出来。作为率先从全球金融危机中复苏的中国来讲,必将成为投资者密切关注的对象。如何防止套利资金大幅流入中国,中国或许可以学习南美一些国家,实施托宾税制度。托宾税是指对现货外汇交易课征交易税,旨在减少纯粹投机性交易,防止短期投机性资金流动规模急剧膨胀造成的汇率不稳定。 结 语

事实证明,过度依靠对外举债和赤字消费来促进经济增长是不健康的经济发展模式,特别是在危机背景下,应对危机出台一系列非常态的财政刺激计划,进一步加大了财政风险,而财政刺激计划运用不当,很容易陷入刺激计划的陷阱,产生“金融风险——财政风险——国家风险”的怪圈。救急性的财政赤字刺激政策不可持续,一旦经济好转要及时退出。无论如何,正视财政风险,建立可持续财政体系,是防患于未然的正确道路。(陈华 赵俊燕 作者单位:山东经济学院财税金融研究所;中国人民银行德州市中心支行)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5n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