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柏拉图主义与奥古斯丁
更新时间:2024-06-06 19:4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中央民族大学本科生学年论文
论新柏拉图主义对奥古斯丁神学思想的影响
姓 名: 孙涌庆 级:学 号: 1224001 年 12级 院 系: 历史文化学院 专 业: 历史学基地班 指导教师: 崔丽娜
摘要
人们通常将希腊与希伯来作为西方文明的两大源头,在公元3、4世纪,随着基督教在罗马帝国的传播,希腊和希伯来的两种文化产生了激烈的碰撞和融合,这个时期,既存在希腊化哲学流派与基督教信徒间的相互驳斥与论争,也有更多的基督教神父选择接受希腊哲学的一定学说作为传教的工具。在后者当中,影响最大的当属奥古斯丁对新柏拉图主义的改造和利用。
普罗提诺创始的新柏拉图主义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路线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伦理学取向”和“宗教取向”的哲学体系,在当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奥古斯丁敏锐地认识到了普罗提诺思想与基督教教义的相似性,选择性地将其本体论、灵魂论、善恶论作为阐明基督教教义、驳斥异端的论证工具,进而建立了独特的神学体系。
对于奥古斯丁利用新柏拉图主义来阐释神学思想所产生的历史影响,当代哲学家傅伟勋给予了高度评价:“专就奥古斯丁在哲学史上所占有的地位而言,他在整个中世纪哲学思想之中享有无上的权威,尤其由于奥氏的存在,柏拉图哲学曾在12世纪以前始终一枝独秀。”1
可以说,奥古斯丁不仅对基督教的希腊哲学化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也影响了整个中世纪神学的发展。那么,奥古斯丁究竟采用了新柏拉图主义哲学的哪些理论,又是如何与基督教教义相结合的?二者间的不同之处又有哪些?本文拟根据相应的文本材料,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这些问题一一进行分析。
关键词: 奥古斯丁 普罗提诺 三位一体 灵魂论
1
傅伟勋:《西洋哲学史》第七版,台北:三民书局1984年版。
目 录
前言 ………………………………………………………………... …1 一、上帝观与心理三一论....………....………....…....……………….. 2
(一)“太一”与奥古斯丁的上帝观 ....………....…....…… ………….. 2 (二)普罗提诺与奥古斯丁的心理三一论 ……....…....…… ………….. 2
二、灵魂学说 … ……….... ……....…....…….. …..………………… 3
(一)灵魂的起源 ………....……....…....…….. …..…………………3 (二)灵魂的定义与性质 ....……....…....……..…..………………… 4 (三)灵魂与身体的关系 ....……....…....……..…..………………… 5
三、神正论与自由意志 …………………..……....…… ……………...5 四、结语………………… …………………...………………………… 7
前言
根据《忏悔录》的记载,奥古斯丁在386 年开始在米兰阅读“柏拉图学派的书籍 ”,他说:“既然你的道化成了血肉,寓于人世,你让一个充满傲气的人把一些由希腊文译成拉丁文的柏拉图派的著作推荐给我”。1次年,他皈依了基督教,“柏拉图派”对奥古斯丁脱离摩尼教与学园派、接受基督教教义的作用是巨大的。而这种知识背景使得奥古斯丁日后作为基督教父,阐释教义、驳斥异端时,没有局限于基督教的拉丁传统,而是吸收希腊哲学而构成了其独特的神学体系。
奥古斯丁对“柏拉图学派”的肯定态度体现在其多部著作中,他说:“如果那些被称为哲学家的人,尤其是柏拉图主义者,说了什么正确的并与我们的信仰一致的话,我们就不仅不会回避它,还要从那些不合理地拥有它的人那里拿过来为我们所用。”2根据一些学者的考证,奥古斯丁所阅读的“柏拉图学派的书籍”,主要是普罗提诺与波菲利等新柏拉图主义的相关著作,实际上,奥古斯丁对当时正统的柏拉图传人——学园派是持批判态度的。3而在奥古斯丁的神学思想中,也可以看到明显的新柏拉图主义元素。
对于新柏拉图主义在奥古斯丁神学体系中的影响,国内外都已有不少研究成果,下面作一个简要介绍。
西方学者对奥古斯丁思想的研究十分丰富,据Drobner在《Studying Augustine》中介绍,至今为止,研究奥古斯丁的书目有五万篇,并以每年300-500篇的速度增长。这些论著除英文外,还有不少是法文、德文等,目前少有译著。限于外文水平,我难以对这些资料作全面的阅读和整理,只能选择几本进行介绍。 彼得·布朗的《希波的奥古斯丁》4是一本传记性质的研究著作,作者通过大量的史料分析,总结了奥古斯丁在不同时期的思想转变与影响原因。在该书的第二部分,作者叙述了“柏拉图派”对奥古斯丁转向基督教信仰的影响。
沙伦的《奥古斯丁》5通过对奥古斯丁的生平和著作的简要介绍,解释其思想的形成过程,而后对其神学思想进行详细阐述,其中也论述了新柏拉图主义对奥古斯丁基督教信仰的影响,是一本了解奥古斯丁神学思想的重要著作。
此外,在法国学者Pierre Courcelle所著的《圣奥古斯丁<忏悔录>研究》中,对奥古斯丁米兰皈依时所受新柏拉图主义的影响及其神学思想的阅读来源进行了深入研究。
国内学者对奥古斯丁神学的研究起步较晚,基本上始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但近年来著作成果颇丰。主要学者有:周伟驰、石敏敏、章雪富、张荣、夏洞奇、汪聂才等。其中,周伟驰的《记忆和光照——奥古斯丁神哲学研究》和《奥古斯丁的基督教思想》是对奥古斯丁神学体系进行全面了解的重要著作;石敏敏的《普罗提诺的哲学和古代晚期基督教的人论》,汪聂才的《新柏拉图主义对奥古斯丁灵魂思想的影响》等都对新柏拉图主义与奥古斯丁思想的关系问题进行了专门研究,此外,赵敦华《基督教哲学1500年》中对这一问题也有较清晰的概述。张映伟的《普罗提诺论恶》一书则结合《九章集》对普罗提诺的善恶论、自由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1
2
奥古斯丁:《忏悔录》,许丽华译,安徽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06页。
奥古斯丁:《论灵魂及其起源》(内附《论基督教教义》),石敏敏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86页。 3
汪聂才:《新柏拉图主义对奥古斯丁灵魂思想的影响》,《现代哲学》,2011年第4期。 4
彼得·布朗:《希波的奥古斯丁》,章雪富,钱金飞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 5
沙伦:《奥古斯丁》,周伟驰译,中华书局,2014年。
1
一、上帝观与心理三一论
(一)“太一”与奥古斯丁的上帝观
普罗提诺在柏拉图的理念论和“两个世界”的基础上,提出太一、理智和灵魂是“三个首要本体”,其中“太一”是第一本体。首先,太一是世界的最高原则,是一切事物的原因,是内在于万物之中的最高目的,也是本体的善(不同于“伦理的善”)。其次,太一是不可分割的原初的统一性,是超越限制(属性)的绝对的一,因此它无形无相,不可名状,不可用概念、范畴来认识,只能从负面言说“不是什么”;再次,太一流溢出理智,构成理念世界;理智流溢出灵魂,灵魂与质料结合构成可感世界,因此太一是超越感性世界与理念世界的万有之本原;最后,太一与理智、灵魂是同一位最高“神”,人的灵魂在经历、享受过可感世界后,将转向自身的内在,通过思辨和观照朝着太一自由折返,最终与太一
1
回归为一体,这就是灵魂的返乡。
对于灵魂返乡说,普罗提诺在《九章集》中有多处论述。例如,在第一集中,他说:“那里是我们的故乡,我们从那里来,那里有我们的父。而折回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归程呢?人不应当以双脚走完它,因为双脚只能将人从一片土地带往另一片土地。??而要立即闭合双眼,唤醒另一幅面容,每个人都有这幅面容,
2
只是很少有人使用它。”
在第六集,普罗提诺说:“灵魂很自然地对神有一种爱,以一种处女对她的高贵的父亲的那种爱要求与神结合为一体。可是当她委身于被造物时,她在婚姻中被蒙蔽了,于是她把以前的爱转换成尘世的爱,失去了她的父亲,变得放荡起来。一直要等到她重新开始厌恶尘世的放荡,她才再次纯洁起来,回到她父亲那里,一切才都好起来。”3
普罗提诺的“太一”概念和灵魂返乡说对奥古斯丁的上帝观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奥古斯丁认为上帝是单一和永恒不变的实体,与普罗提诺的“太一”一样是完满、不受限的。上帝创造了世界万物,并在万物中留下了深刻的“上帝的痕迹”,世界被划分为类似于普罗提诺的流溢说的不同等级,这一切又都包含在上帝的永恒性之中。而在奥古斯丁对“人的灵魂如何理解上帝”问题的论述中,他强调“返回内心”、“返回内心深处”、“唤醒内心深处的回忆”4,这与普罗提诺的灵魂返乡说几乎一脉相承。
(二)普罗提诺与奥古斯丁的心理三一论
根据《圣经》的记载,耶和华、耶稣基督以及圣灵都是应受信仰的神,而在《新约》的诸多领洗认信文本中,也有着对上帝的唯一性的明确表述。5公元二世纪,神父德尔图良首次从本体论上阐述了的三位一体论。然而,对于三个位格间是否平等、有什么差别、如何是同一个神等问题,教父们的答案却一直存在着分歧。一般认为,有两种类型的三位一体论,一种是东方教父(阿塔那修等),先强调圣父、圣子、圣灵是三个不同的位格,再强调三者在行动、存在上有不可分隔的紧密联系。
另一种则是奥古斯丁的心理三一论,他以强调上帝的至一性为重点,再述及位格的三重性。在他看来,对上帝最简练、恰当的表述是“Deus autem trinitas”,
1
2
概括自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10~113页。
普罗提诺:《九章集》第一集第六篇第八节,石敏敏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 3
普罗提诺:《九章集》第六集第九篇第九节,石敏敏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 4
徐龙飞:《形上之路:基督宗教的哲学建构方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128页。 5
如《玛窦福音》28,19;《格林多前书》13,13等。
2
三者之间的实质差别并不在于偶性或本质,而在于三者的内在关系。圣父“生”出了圣子,而后圣父和圣子共同“发”出圣灵,他们之间是“生”与“受生”,“发”和“被发”的关系。
对普罗提诺而言,“太一”是“由自身而永恒之存在”,“太一”与理智、灵魂的关系是“永恒的诞生与被诞生”,在这个意义上,关系和存在是全等的。奥古斯丁强调三个位格的不可分离性,将其解释为一种关联性存在,可以说与普罗提诺的本体论思维方式十分相近。1
应当明确的是,上述解释仍无法从逻辑上解决三一论中最关键的难题:“三位一体是否三等于一?”奥古斯丁最终给出了信仰的回答:受造的人的理性不足以认识造物主的奥秘,只能凭借信仰接受《圣经》的记载,接受上帝是三位一体的事实。“父、子、灵的合一与平等由《圣经》得到证明。”然而,为了反驳异端,并给予困惑的信徒以解答,奥古斯丁在《论三位一体》中还是给出了理性论证式的阐述。下面我将从阐述方法和内容两方面分析《论三位一体》中的新柏拉图主义成分。
在阐述方法上,这本书的前四卷是对《圣经》经文中涉及的“三位一体”进行解释,即从救赎史的角度解释三个位格间的关系。在第五到七卷,奥古斯丁试图用关系范畴来言说上帝,从语言学和逻辑学的角度界定“父”、“子”、“灵”的名称。在第八到十五卷,奥古斯丁根据《圣经》所记载的“人是上帝的形象”,认为理解上帝的三一结构的最好途径是从受造物中寻找类似的三一结构,并提出了许多三一类比,特别是通过“内在之人”类比的方式对三个位格的关系进行了解释。2基督教传统的三位一体论证是从救赎史的角度来解释,即在历史蕴含的上帝救赎论中见证上帝的三位一体。而奥古斯丁从第五卷起,就开始运用希腊哲学式的范畴概念进行逻辑论证,这与他所接受的“柏拉图主义”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而在具体内容方面,奥古斯丁提出的三一类比结构也受到了希腊哲学,特别是新柏拉图主义的显著影响。首先,奥古斯丁所说的“外在之人”是指灵魂最外部、最低级的感觉功能,也包含着三个层次:感知、记忆与欲求,是人与动物所共有的功能。“内在之人”则是人类灵魂所独有的功能,也就是人的心灵、理性。这样的等级划分显然不是来自《圣经》,而是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普罗提诺的希腊哲学式的灵魂划分方法。
其次,在第十一卷,奥古斯丁确认“内在之人”对它自身的记忆、理解和爱是平等的、共存的,称为“知识”,呈现“记忆-理解-爱”的三一结构,这就是上帝的“痕迹”和“形象”。在第十二到十四卷中,奥古斯丁阐述了“内在之人”的另一种更高级的活动:沉思并爱上帝,即“智慧”。人若沉迷于低级的“知识”,就会失去自己的本真形象,真正的三一形象,是心灵对上帝的“记忆-理解-爱”的三一结构。也就是说,奥古斯丁最终还是从灵魂与上帝关系的角度来阐述三位一体。这很容易使人联想到普罗提诺的灵魂返乡说。
除了《论三位一体》之外,奥古斯丁在《忏悔录》、《上帝之城》中对三位一体也有所论述。总之,奥古斯丁的三一论采取了普罗提诺的一些本体论观点作为解释工具,同时又融合了拉丁传统的“persona”概念,使三位一体最终真正成为基督教的核心信条。
1
2
徐龙飞:《形上之路:基督宗教的哲学建构方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134页。 奥古斯丁:《论三位一体》,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9页。
3
二、灵魂学说
奥古斯丁的所有神学论著中,几乎都包含有对“灵魂”概念的探讨。对奥古斯丁而言,人的灵魂是信仰和理解上帝的钥匙、是(伦理的)善与恶的基础,是救赎的对象,他说:“我渴望认识上帝与灵魂,除此之外,别无他物”。1奥古斯丁的著作中,专门论述灵魂的有:《论灵魂及其起源》、《论灵魂的宏量》、《论灵魂的不朽》。下面我将结合前人的相关成果,从这些经典著作中概括奥古斯丁的灵魂思想,并与普罗提诺的灵魂学说进行比较,从而确定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一)灵魂的起源
在《论灵魂及其起源》一书中,奥古斯丁对灵魂的起源问题进行了探讨。他先指出《圣经》中并无对人类灵魂起源的记载,因此无法知晓灵魂究竟是如何被上帝所创造的。但在对一位信徒维克多的灵魂观的批判中,奥古斯丁提出灵魂并不是上帝从自身当中生成的,而是上帝从绝对的虚无中创造后,经过父母的繁殖存在下去的,并最终得出了灵魂是无广延、无形体的精神实体的结论。
通过该书,不难发现发现奥古斯丁区分了普罗提诺的本体论中的两个方面,在说明上帝的三位一体时,他同意普罗提诺“神在永恒中自我生育(流溢)的理论”,但在灵魂的起源问题上,奥古斯丁则坚持基督教的基本教义,认为灵魂是受造物,是有限的、变化的存在,不可能是从上帝自身中流溢而成的,只能是上帝从外在虚无中创造出的。实际上,在这一问题上,奥古斯丁所批判维克多的灵魂观更接近于普罗提诺,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新柏拉图主义对基督教神学产生的广泛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奥古斯丁的这种灵魂起源观对如何处理灵魂的罪恶来源与被救赎问题有决定性的意义,这一点我在后文会进行具体的介绍。 (二)灵魂的定义与性质
在《论灵魂的宏量》中,奥古斯丁试着给灵魂下了一个定义,尽管他强调以人的理性并不能完全认识灵魂的本质。他说:“如果你想要给灵魂下定义,并因此询问——灵魂是什么,我的回答很简单。在我看来,它是赋有理性的特殊实体,以适应对身体的支配。”2
这一灵魂定义呈现出浓厚的新柏拉图主义色彩。普罗提诺在《九章集》中提出,“灵魂并不是通过成为某物的形式而存在,它是一种实体,它的存在不是来源于躯体,而是在它进入这个特定躯体之前就已经存在。”3
如果说上一定义是从实体角度作出的,那么在《论灵魂及其起源》当中,奥古斯丁则从灵魂的能力角度对其进行了定义和区分。“外在之人”,或者说是广义的灵魂,是指人类和动物都具有的感觉能力;而“内在之人”,即狭义的灵魂即指人独有的理性认识能力。狭义的灵魂以“智慧”,即对上帝的信仰与理解为最终目的。
而在《论灵魂的宏量》中,奥古斯丁将灵魂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等级是植物生命,是人与动物、植物所共有的生长的力量;第二等级是感性生命,只有人和动物共有,包括感性知觉、运动、专注、意识等等;第三等级是人独有的理性,奥古斯丁将其分成五个等级。一是各种各样的技艺,包括各种科学和艺术上的记忆与技能、语言、推测等等。二是美德和公正 ,它使灵魂能够通过自我净化而向天主提升,但同时也有害怕死亡和容易再度堕落的缺陷。三是净化之后的灵魂,
1
2
奥古斯丁:《忏悔录》,许丽华译,2012年,安徽人民出版社,第240页。 奥古斯丁:《论灵魂的宏量》,Joseph M.Colleran译,Reilly,1933年。 3
普罗提诺:《九章集》,石敏敏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516 页。
4
拥有绝对的喜悦,不再有害怕和担忧。四是对真理和完善的渴望和沉思。最后,灵魂在对真理的沉思中达到与天主的结合,这是灵魂最高的等级也是它真正的住
1
所。
奥古斯丁这种灵魂定义与分级的来自瓦罗 ( Varro)对普罗提诺的灵魂学说的转述:普罗提诺同样把灵魂分为植物、动物、人三个等级;人和动物的灵魂都具有生长和感知的能力,此外还有一种为人类所独有的能力:理智能力。人的灵魂能够通过理智能力支配身体,超越有形宇宙,指向神圣的上层世界,最终认识并达到太一。
从上述灵魂的定义中,奥古斯丁进而引申出灵魂的性质:理智性(或精神性)与无形体性(非物质性),以及永恒性(灵魂不朽),并在多部著作中进行了详尽的论证。
在《论灵魂的宏量》中,奥古斯丁指出,只有身体是物质性的四大元素所构成,而灵魂则是天主按自己的 “肖像”创造出来赋予人类的,因而是无形的、非物质的。在《论三位一体》第八卷,奥古斯丁采用普罗提诺的论证,分析了理智性的灵魂所蕴含的三一结构。在 《忏悔录》和 《论灵魂的不朽》中,奥古斯丁论证了灵魂的不朽。在 《论灵魂的不朽》开篇,奥古斯丁就说:“由于灵魂内
2
拥有永存的原理,因而灵魂也是永存的。”在《忏悔录》中,奥古斯丁对灵魂不朽提出了一个独特的论证:他根据错误的存在,推理出感觉一直存在,而没有灵魂就没有感觉,从而得出灵魂永远活着并且永远存在。这就是著名的“我错故我在”。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奥古斯丁赞同普罗提诺的观点,强调灵魂的精神性与不朽,但二人对灵魂性质的认识也存在着重要的区别。普罗提诺认为“神圣的灵魂”永恒不变,是无罪的,灵魂赋予世界以生命。而奥古斯丁认为灵魂作为受造物,虽然不朽,却是变化的;虽然具有超越其他受造物的优越性,但也具有易犯罪的本性。普罗提诺继承了希腊哲学传统,以精神和物质之别来看待灵魂与物质世界的不同;而奥古斯丁则站在基督教的立场,以造物主和被造物之别来看待灵魂与上帝、灵魂与世界的关系。 (三)灵魂与身体的关系
前面已经说到,奥古斯丁在《论灵魂的宏量》中论述了灵魂与身体在构成和性质上的差别。而在二者的关系方面,奥古斯丁认为灵魂和肉体是两个实体,它们通过不相混合的联合结合为人,灵魂赋予肉体以生命,因此在形式上灵魂高于肉体。这显然是对普罗提诺等柏拉图主义的身心关系论的继承。3
因此,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奥古斯丁在基督教框架的基础上,对普罗提诺的灵魂学说进行了选择性的继承和重新解释,并构成了自己的神学灵魂论。
三、神正论与自由意志
奥古斯丁讨论灵魂问题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探讨救赎中的人的位置,在上述灵魂学说的基础上,奥古斯丁采用普罗提诺的相关论证,提出了一种基督教的神正论与自由意志论。
首先,普罗提诺提出了一种独特的灵魂自由选择与善恶论。在前面所述本体
1
2
汪聂才:《新柏拉图主义对奥古斯丁灵魂思想的影响》,《现代哲学》2011年第4期。
转引自汪聂才:《新柏拉图主义对奥古斯丁灵魂思想的影响》,《现代哲学》2011年第4期。 3
郑胜男:《奥古斯丁灵魂思想研究》,硕士论文,黑龙江大学,2014年。
5
论和灵魂论的基础上,他认为本体上的最高的善是太一,太一不是伦理上的善,而是指完善、自足的完美状态。对于灵魂而言,善就是朝向太一,回归太一。而对于恶,普罗提诺说道:“想要认识恶的人,必须先洞察善,因为善者先于恶者,善者是形式,恶者不是形式,而是形式的缺乏。”1
形式的缺乏就是质料,但并非实体,而是彻底的缺失。因此,恶不是实体,只是对善的缺乏,人的灵魂中也不存在恶的本质。那么,伦理的恶是从何而来的呢?在普罗提诺看来,世界处于“可感世界-灵魂-理念世界-太一”的从低至高的等级秩序中,而人的灵魂居于中间位置,拥有自主选择的能力,既可以通过思辨和观照,选择摆脱肉体,离开低级的可感世界,朝向太一(神)的上升之路,也可以沉迷肉欲,追求世俗欲望,陷入低级的身体中不可自拔。这两种选择即是伦理上的善与恶。
灵魂对善的选择,就是灵魂的净化和上升,在太一的光照下,灵魂通过德行的修养与对神的沉思,净化后的灵魂最终可以达到一种非理性的迷狂状态,这就是充满神秘色彩的“神人合一”境界。
而在奥古斯丁的神正论与自由意志论中,我们不难发现对上述普罗提诺的吸收利用。奥古斯丁最初认为基督教无法解决恶的起源和性质问题:“罪”与“恶”的存在看似与上帝的“全知、全善、全能”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因而他采信了摩尼教的善恶二元论解释。在皈依基督教以后,奥古斯丁遵循基督教教义,对恶的起源和性质进行了普罗提诺式的解释:上帝是最高的、完满的至善,而受造的万物只拥有不同程度的善,也就是不完满的善,是善的缺乏或减少,这就是恶的来源。伦理上的恶是由于人的自由意志所包含的缺陷所引起的错误选择,是灵魂背离上帝,趋向低级的物质欲望。2
在《论摩尼教之路》中,奥古斯丁给恶下了一个定义:“恶是事物背离本性,趋向非存在??倾向于存在的中断”。在世界这一存在的等级系统中,低一级事物是相对于高一级事物的非存在,高一级事物是低一级事物的存在根据。低一级事物诱惑高一级事物,高一级事物趋向低一级事物。他说:“我探究恶究竟是什么,我发现恶并非实体,而是败坏的意志叛离了最高的本体,即是叛离了你天主,而自趋于下流。”3上帝所创造的事物本身都是“善”的,恶是关系的逆转,不是实体。
在晚年所写的《教义手册》中,奥古斯丁把恶分为三类,即“物理的恶”、“认识的恶”和“伦理的恶”。“物理的恶”是事物的自然属性造成的损失和伤害,如病痛、自然灾害,这类恶的来源是自然事物相对于上帝的不完善性即“缺乏”所导致的,是上帝施予作恶者的一种公正惩罚;“认识的恶”是指人在认识过程中的谬误和不确定性,这一种恶同样是由于人类理智不够完善所造成的。可以说,这二者都只是必然性的缺乏,而“伦理的恶”则是真正的罪恶,即“某人作恶”。奥古斯丁说,罪恶是“人的意志的反面,无视责任,沉湎于有害的东西。”4这种恶的原因在于人的自由意志的缺陷,“当意志背离了不变的共同的善,追求个人的好处,即外在于自身、低于自身的好处,它就是在犯罪。”5
那么,上帝为何要赋予人包含着缺陷的自由意志呢?奥古斯丁认为只会行善,不能作恶的意志不是自由意志,人们只有对自己自由选择的事情才承担责任,
1
2
普罗提诺:《九章集》第一章第八篇,石敏敏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
石敏敏:《普罗提诺的哲学和古代晚期基督教的人论》,博士论文,浙江大学,2006年。 3
奥古斯丁:《论自由意志》,成官泯译,2010年,上海人民出版社,第76页。 4
汤清、杨懋春、汤毅仁编译:《奥古斯丁选集》(内附《教义手册》),宗教文化出版社,第97页。 5
奥古斯丁:《论自由意志》,成官泯译,2010年,上海人民出版社,第78页。
6
才应该接受惩罚或奖赏。他进而把《圣经》中的“罪”发展为原罪说:亚当夏娃受到诱惑所犯的罪,通过血缘遗传给了全部人类,使人的自由意志被罪恶所污染,只有依靠上帝的恩典,人的意志才能获得救赎。
原罪说是奥古斯丁与普罗提诺善恶思想中的最大不同之处,奥古斯丁以基督教教义为根本,舍弃了普罗提诺灵魂自身无罪,依靠自身就能回归太一的观点。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奥古斯丁只是利用普罗提诺的观点作为解释基督教教义、反驳异端的工具,对于普罗提诺思想中不符合基督教根本教义的部分,奥古斯丁则进行了舍弃和批驳。
四、结语
奥古斯丁在解释三位一体、原罪理论、灵魂的堕落与救赎等思想时,基本上吸收融合了普罗提诺的哲学思想,带有明显的希腊哲学色彩。可以说,以普罗提诺为主的新柏拉图主义哲学,对基督教正统神学,尤其是教父时期的正统神学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理论作用。无论是以奥古斯丁为代表的东方教父,还是奥利金、等西方教父,很大程度上都以某种形式汲取了普罗提诺的哲学理论为其神学信仰服务。正如一些当代学者所言,普罗提诺不仅是奥古斯丁从摩尼教过渡到基督教的桥梁,也是古希腊神秘主义向基督教神秘主义过渡的桥梁。
从内容上看,新柏拉图主义和基督教都承认最高的神-至善的存在,提倡灵魂净化的救赎论,从方法上看,许多基督教教父都认可理性,也就是哲学思辨为一种解释信仰,理解上帝的手段,而新柏拉图主义者也将具有宗教性质的神秘主义的观照作为理解并达到神的最终途径。正是这种共性使新柏拉图主义得以在基督教会中被改造和传播,并对整个中世纪乃至今天的基督教神学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7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本科生学年论文指导教师评审表
论文题目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姓名 总 分: 评语: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学号 所在单位 专业 职称 8
正在阅读:
新柏拉图主义与奥古斯丁06-06
Revit建模基础试题——风管及电气部分06-28
高中政治 意识的作用 教学设计03-27
广东省肇庆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统检数学理试题 Word含答案12-21
压缩卡及硬盘录像机常见故障集锦下03-30
【实用】军训的日记模板汇总10篇10-29
关于信念的语句02-21
自体脂肪填充太阳穴失败很后悔01-17
小标点大学问作文800字06-23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奥古斯丁
- 柏拉图
- 主义
-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走进新农村—方向与位置》教学设计
- 重庆市合川城区排水工程专项规划(说明书)-0801
- 徐汇区名师工作室活动简报 - 图文
- Transmission+Flexget实现RSS自动下载
- oSIP协议桟浅析
- 交通灯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
- 5683配置文档
- 高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能力自述__2
- 古代汉语模拟试卷和答案
- 技术信息技术人员岗位实习周记原创范文
- 《煤矿窄轨铁道质量标准及检查评级办法》(83)煤生字第892号
- 2017年中国调压器发展现状与市场前景分析(目录) - 图文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和应急处理预案
- 后河村80m钢-混凝土组合梁施工方案2 - 图文
- 对被执行人存放于第三人处的履约保证金的执行问题研究
- 民航概论课后练习
- 2019年最新小学数学资料库 6.余数的除法(含答案)
-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维护稳定知识竞赛参考试题
- 红咏花园可研报告(修订版)定稿9.28
- 2017年考研311教育学真题解析(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