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白酒几度

更新时间:2024-02-19 13:51:01 阅读量: 经典范文大全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篇一:古代酒的称呼

古代酒的称呼

中国自有文字历史以来,便有了酒,但酒产生的年代各种史料众说纷纭。几千年来,酒与人类就结下不解之缘,在人们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它伴随着人们的喜怒哀乐,也伴随着自古以来封建王朝的更迭和兴衰,酒是一种神奇的饮品,它能使人如痴如迷,也能使人亢奋和迷失本性或激发灵感。夏桀与妹喜、殷纣王与妲己,他们因有肉林酒池,在醉生梦死中葬送了自己也葬送了他的王朝。但酒本身无错,他只是刺激人类荷尔蒙增生而已,有谓“李白斗酒诗百篇”,酒成就了一代诗人;酒能助兴,唐书法家张旭,草书逸势奇状,连绵回绕,相传他往往在大醉后呼喊狂走乃落笔,世人谓之“张颠”。李白是诗仙,也是酒仙;杜甫是诗圣,也是酒圣;白居易留诗2000首,其中饮酒诗就有900首。古代骚人墨客常在酒兴来时,给酒起了种种别称,有雅称,有贬义,还有隐谓;有根据酒的性状取名,有以造酒者为名,还有官衔,甚至圣贤也被列入,并将它融入他们的诗词作品之中,形成了绚烂多彩的中华酒文化。现就自古以来人们对酒的称谓集结于后,以飨读者。

一、三酉。《说文解字》:“酒,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恶。从水、从酉,酉亦声”,并说“古者仪狄作酒醪,禹尝之而美,逐疏仪狄;杜康造秫酒。”《说文解字》:“酉与酒训略同,本为一字”。隶书的“水”旁写成“三”,故“三酉”构成酒的隐语。明田艺衡《留青札·酒名》:“今人称酒曰三酉,皆言三点水加酉也。”周作人《谈酒》:“我既是酒乡的一个土著,又这样喜欢谈酒,好像是一定是个与‘三酉’结下了不解之缘的酒徒了。”

二、琼浆。《楚辞·招魂》:“华酌即陈,有琼浆些”。宋杨万晨诗:“偷将缺吻吸琼浆,蜕尽毛骨作仙子”。元白朴《阳春曲·题情》:“慵拈粉扇闲金缕,懒酌琼浆冷玉壶”。明史谨《雪酒为金粟公赋》:“碧落无声散玉尘,片时盈尺拥离根。扫归银壅浑同色,酿出琼浆不见痕”。《镜花缘》第二回:“登时歌停舞罢,王母都赏赐果品琼浆”。

三、琼液。唐温庭筠《兰塘词》:“东沟劳回首,欲寄一杯琼液酒”。元王沂《次吴产晖望月寄张孟功韵》:“螟珠看欲湿,琼液饮还曛”。清汪懋麟《绮罗香·七夕前一日爱园夜集》:“劈新鲜,菱角鸡心,抵多少,霞觞琼液”。

四、玉液。南朝梁刘潜《谢晋安王赐宜城酒启》:“忽值瓶泻椒芳,壶开玉液”。唐白居易《效陶潜体诗》之四:“开瓶泻樽中,玉液黄金脂”。《警世通言·假神仙大闹华光庙》:“玉液斟来晶影动,珠玑赋就峡云收”。

五、流霞。北周庚信《卫王赠桑落酒奉答》:“愁人坐狭邪,喜得送流霞”。明徐祚《投梭记·叙饮》:“雪花酿流霞满壶,烹葵韭香浮朝露”。

六、圣人。《太平御览》卷八四四引三国魏鱼豢《魏略》:“太祖时禁酒,而人窃饮之,故难言酒,以白酒为贤人,以清酒为圣人。”《三国志·魏志·徐邈传》:“时科禁区酒,而邈私饮至于沉醉。校事赵达问以曹事,邈曰:‘中圣人’。”此处“中圣人”为酒醉的隐语。唐陆龟蒙《添酒中六咏》之五:“尝作酒家语,自言中圣人”。

七、绿蚁。《文选·谢眺,〈在郡卧病呈沈尚书〉》:“嘉鲂聊可荐,绿蚁方独持”。张铣注“绿蚁,酒也。”唐白居易《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又《雪庭对酒招客》:“帐小青毡暖,杯香绿蚁新”。宋李清照《渔家傲》:“共赏金尊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明沈采《千金记·践别》:“再进杯盘,重斟绿蚁”。清唐孙华《时世公子行》:“翠蛾十样流苏帐,绿蚁千杯琥珀醪”。

八、浮蚁。唐郑谷《自适》:“浮蚁一杯难暂舍,贯珠一曲莫辞听”。唐刘禹锡《酬乐天衫酒见寄》:“动摇浮蚁香浓甚,装束轻鸿意态生”。宋黄公度《好事近》:“还家应有荔枝天,浮蚁要人酌”。元仇远《题溧阳市》:“欲是旗亭浮蚁美,杖头能费几青蚨”。

九、素蚁。三国魏曹植《酒赋》:“或云拂潮涌,或素蚁浮萍”。晋张华《轻薄篇》:“浮醪随觞转,素蚁自跳波”。唐岑叁《送张献心充副使归河西杂句》:“玉瓶素蚁蜡酒香,金鞭白马紫游缰”。上述“绿蚁”、“浮蚁”、“素蚁”是指漂浮于古代酒浆中渣滓,状若蚂蚁,十分形象。

十、杜康。《书·酒诰》:“惟天降命,肇我民惟元祀”。孔颖达疏引汉应劭《世本》:“杜康造酒”。唐皎然《诗式·语似用事义非用事》:“如魏开呼‘杜康’为酒”。元伊世珍《琅记》卷中:“杜康造酒,因称酒为杜康”。三国魏曹操《短歌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明许时泉《写风情》:“你道是杜康传下瓮头春,我道貌岸然是嫦娥挤出胭脂泪”。清方文《梅季升招饮天逸阁因吊亡友朗三孟璇景山》:“追念平生肠欲结,杜康何以解吾忧”。

十一、欢伯。汉焦赣《易林·坎之兑》:“酒为欢伯,除忧来乐”。唐陆龟蒙《对酒》:“后代称欢伯,前贤号圣人”。宋杨万里《题湘中馆》:“愁边正无奈,欢伯一相开”。清钱谦益《次韵徐叟文虹七十自寿》:“浮生作伴皆欢伯,白眼看人即睡香”。

十二、白堕。北魏杨衔之《洛阳伽蓝记·法云寺》:“河东人刘白堕,善能酿酒。饮之香美而醉,经月不醒。京师朝贵多出郡登藩,远相饷馈,喻于千里。”后来说把“白堕”作为酒的代称。宋苏辙《次韵子瞻病中大雪》:“殷勤赋黄竹,自欢饮白堕”。

十三、曲生。唐代《开天传信记·曲秀才》,说的是秀才曲生化酒的故事,后世遂以“曲生”作酒的别称。宋陆游《初春怀成都》:“病来几与曲生绝,禅榻茶烟双鬓丝”。

十四、青州从事与平原督邮。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术解》:“恒公有主簿善别酒,有酒辄令先尝。好者谓‘青州从事’,恶者谓‘平原督邮’。青州有齐郡,平原有鬲县。从事,言到齐(脐);督邮,言到鬲(膈)上住”。意谓好酒的酒气可达到脐部,差劲酒的酒气只能停留在黄膈之上。从事、督邮均官衔,后以“青州从事”与“平原督邮”代称好酒与劣酒。唐皮日休《醉中寄鲁望一壶并一绝》:“醉中不得亲相倚,故遣青州从事来”。宋苏轼《真一酒》:“人间真一东坡老,与作青州从事名”。又《次韵周开祖长官见寄》:“从今更踏青州曲,薄酒知君笑督邮”。清钱谦益《方生行送尔止还金陵》:“冯君鉴我区区意,却寄青州从事来”。

清陈州知府李德茂就曾赞誉“兆丰酒”为“青州从事愈帝疾,从此佳酿入宫来”。说起李德茂对“兆丰酒”的赞誉,这里还有一个典故,清乾隆二十七年,乾隆帝第三次南巡,途径陈州,偶感风寒,久治不愈。时陈州知府李德茂进行宫向乾隆帝举荐民间郎中赵风为乾隆帝诊治顽疾。赵风乃沈丘县乳香台人士,自幼随一世外高人学医,得其真传,医术高明,长年游于乡间,悬壶济世,深得百姓爱戴。赵风入宫拜见乾隆,奏道:“万岁可知青州从事吗?”乾隆帝道:“青州从事不就是喝下去酒气能直达肚脐的酒吗?”赵风说:“是的,这种酒能直达肚脐,直捣病灶。”乾隆帝问:“哪里有这种酒?”赵风答道:“臣乡里乳香台便产此酒”。 于是乾隆先饮下赵风带来的“张家老酒”,沉醉入睡,赵风以足代手,为乾隆帝全身按摩,治愈了乾隆帝的顽疾。乾隆帝病好以后,感念赵风,封他为“高

人先生”,并亲题御匾封“张家老酒”为“兆丰恒”,命年年进贡皇宫。陈州知府李德茂题诗赞贺,便把‘兆丰恒’誉为‘青州从事’。

十五、琥珀:指美酒。唐李贺《残丝曲》:“绿鬓年少金钗客,缥粉壶中沉琥珀”。宋赵令畴《侯鲭录》卷一:“张文潜诗‘尊酒且倾浓琥珀,泪痕更著薄胭脂’。”清康王宣《拟将进酒》:“何如小槽滴沥琥珀红,浇胸顿使金垒空”。 琥珀红,历来指带有颜色的美酒,多与“葡萄美酒夜光杯”有关,但到了清代,琥珀红不仅仅指葡萄美酒了。自清乾隆赞誉兆丰后,把其列为贡品,兆丰酒更注重其在药理方面的研制,上古时曾用乳香花泡酒,舒筋活络,去除淤积,后乳香木绝迹,人们便研制用菊花代替乳香花。因兆丰菊花酒,色如琥珀,晶莹透亮,口感舒适,力透六腑,更能加重兆丰酒的药性,与上古乳香花酒毫不逊色。便有了清康王宣《拟将进酒》:“何如小槽滴沥琥珀红,浇胸顿使金垒空”的赞誉,一句“浇胸顿使金垒空”,体现出兆丰酒无尽的药力和饮后难以言表的惬意。 十六、贤人。唐柳宗元《从崔丞过卢少府郊居》:“昔药闲庭延国老,开樽虚室值贤人”。宋陆游《对酒》:“气衰成小户,醅浊号贤人”。唐杜甫《对雨书怀走邀许主薄》:“座对贤人酒,门听长者车”。宋王安石《春曰》诗亦有类似佳句:“室有贤人酒,门无长者车”。元吕止庵《后庭花·怀古》:“儒冠两鬓皤,青衫老泪多。满酌贤人酒,相扶越女歌。”

古人对酒的种种称呼不外乎一个字,“爱”,古人爱酒、昵酒,酒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或伴侣,在悠悠几千年的酒文化积淀中,对酒的昵称,已成为中华酒文化的重要标志。从对酒的昵称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人们对名酒的取名也充满钟爱和良好的祝愿。如:“杜康酒”,人们就是以造酒者的名字命名,是以纪念发明“酒”的这个聪慧的先贤。再如“泸州老窖”、“茅台酒”等,它是以出产美酒的产地泸州为名,让你想起泸州、茅台,就想起了美酒。又如“五粮液”,它以造酒的原料为名,开宗明义的告诉你,这个酒是五谷杂粮造就的。还有一种是以曾获得的荣誉命名的,如“兆丰恒”,他既是获得的荣誉,也是一个美好的祝愿:“美酒兆丰年”,农民希望丰年、商人希望丰年、打工者希望丰年、公务员想快涨工资也希望丰年!“兆丰酒”有个广告词很生动,也很符合人们的心理,“只要有兆丰,办事能成功”,这里一个关键字在“有”和“成功”,“有”是拥有,无论你会喝酒与否,只要你拥有“兆丰酒”,你都会心想事成,做事成功!这里的“办事”是“做事”意思,不能狭隘的去理解为去送礼或去搞不正之风,如果是那样理解,品味就太低了,就玷污了“兆丰”清誉,也贬低了

你自己的人格。“兆丰”者,兆示五谷丰登,这从良好的祝愿中告诉你,“兆丰酒”也是五谷杂粮酿成的,这个名字就与“五粮液”有异曲同工之妙。

篇二:中国古代酒文化

中国古代酒文化

社会管理学院

12级人力资源管理一班

林志涛

201205110105

中国古代酒文化

摘要:酒是一种文化的载体,中国酒文化的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中国酒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酒几乎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文学艺术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

关键词:白酒;酒具;酒文化。

一、 白酒的性质及性能

酒是多种化学成份的混合物,酒精(学名乙醇)是其

主要成分。除此之外,还有水和众多的化学物质。酒精无需经过消化系统就可被肠胃直接吸收。酒进入肠胃后,进入血管,饮酒后几分钟,迅速扩散到人体的全身。酒首先被血液带到肝脏,在肝脏过滤后,到达心脏,再到肺,从肺又返回到心脏,然后通过主动脉到静脉,再到达大脑和高级神经中枢。

酒有多种,其性味功效大同小异。一般而论,酒性温

而味辛,温者能祛寒、疏导,辛者能发散、疏导。所以酒能疏通经脉、行气和血、温阳祛寒。另外酒为谷物酿造之精华,故还能补益肠胃。

过度饮酒有害健康。酒中乙醇对肌体的组织器官有直

接毒害作用, 对乙醇最敏感的器官是肝脏。连续过量饮酒能损伤肝细胞,干扰肝脏的正常代谢,进而可致酒精性肝炎及肝硬化。过量饮酒影响脂肪代谢,肝脏脂肪合成增多,使血清中甘油三酯含量增高,发生甘油三酯血症的可能性增大。此外,长期过量饮酒会增加高血压,脑卒中危险,还会造成记忆力衰退,智力下降等不良后果。酒精对大脑和神经中枢的影响最大。酒进入人的大脑和高级神经中枢后,会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对人的生理和心理产生微妙的影响。我们可把饮酒后的心智状态分为畅意、微醺、失控和烂醉四种。少量饮酒能疏肝解郁、宣情畅意,令人神清气爽、通体舒泰,有益身心健康。饮至四、五分

时,似醉非醉,血流加速,血脈扩张,人进入一种无拘无束、情绪兴奋、积郁一空、飘然羽化的解脱状态,这是抛弃传统束缚回归原始状态的生存体验,在摆脱现实的悲苦与烦恼中获得生的极大快意,即所谓“酒以成欢,酒以忘忧”、“醉来赢得自由身”。此时思路开阔,思维活跃,最有益于文学艺术的创作。饮至七、八分时,神经麻木,神智迷忽;反应迟钝,不能自控;身非己有,言不由衷。此时信口开河,容易失言;意志薄弱,举止失常;不守原则,随意承诺;失去记忆,容易误事。甚者惹事生非,引发暴力,影响家庭和睦,危害社会治安。如果饮至九、十分,则头晕目眩,天旋地转;呕吐不止,哭笑无常;语无伦次,不识归途;甚者人事不省,危及生命。

酒的功能要素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酒是美好物品的象征,是表达心意、寄托情

感的媒介。

第二, 酒具有防病治病、保健养生的作用。

第三, 酒具有兴奋作用。

第四, 酒具有亲和作用。

第五, 酒具有麻醉作用。

二、 白酒的起源

在中国酒的历史,可以上溯到人类社会发展史的上古时期。《史记》中便有纣王“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为长夜之饮”的记载,《诗经》中“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的诗句,都以人类不同的社会活动表明中国酒的兴起已有五千年的历史了。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酿酒的国家之一。中国酒的原始发明者到底是谁,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那么,酒究竟源于何时,源于何方呢?虽然没有有形的文字记载,但在民间具有天才想象力的老百姓却把酒的发明归功于神,从而诞生了许多与酒有关的美丽动人的传说。

1、酒星酿造说

中国民间流传“酒星造酒”的传说,把酒星当作天神,说酒是天上的酒星酿造的。代窦革在《酒谱》中也有这样的记载:“天有酒星,酒之作也,其与天地并矣”。意思是酿酒的起源与宇宙的生成有关。现代天文学家通过宇宙光谱分析发现,宇宙外层空间存在着酒精分子,这些酒精分子是如何生成的?这个至今仍是个谜。酒旗星是中国古天文学中用来确定某颗星的一个专用名词,酒星究竟在哪里?据《晋书·天文志》说,在“轩辕右角南三星曰酒旗,酒官之旗也,主宴飨饮

食。”轩辕,我国古星名,共十七颗星。酒旗星就在它的东南方。酒旗星的发现,最早见《周记》一书中,距今已有近三千年的历史,二十八宿的说法是我国古代天文学的伟大创造之

一。古代诗文中也常提到“酒星”或“酒旗星”。如号称“酒仙”的大诗人李白《月下独酌&S226;其二》一诗中有“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的诗句。东汉末年以“座上客常满,杯中酒不空”自称的孔融在《与曹操论酒禁书》中有“天垂酒星之耀,地列酒泉之郡”的语句,反对曹操禁酒。此外,古人还有“仰酒旗之景曜”,“拟酒旗于元象”的诗句,都提到天上有管酿造的酒星。酒,是酒星之作,这是古人的一种想象,这是由于古代科学很不发达,人们以为人世间的一切,包括美酒都是天上的星宿主宰的,地上的一切都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因此,就产生了“酒星造酒”的神话。

2、猿猴造酒说

在中国的历史文献中,对“猿酒”有不少的记载。明代李日华在《紫桃轩杂缀》中载:“黄山多猿猱,春夏采杂花果于洼中,酝酿成酒,香气溢发,闻数百步。野樵深入者或得偷饮之,不可多,多即减酒痕,觉之,众猱伺得人,必溢死之。”《清稗类钞·粤西偶记》中也说:“粤西平乐(广西壮族自治区东部)等府,山中多猿,善采百花酿酒,樵子入山,得其巢穴者,其酒多至数石,饮之,香美异常,名曰猿酒。”这些不同时代、不同人关于“猿猴造酒”的记载,听起来近乎荒唐,其实倒很有科学道理。我们知道,当成熟的野果坠落下来后,由于受到果皮上或空气中酵母菌的作用而生酒,这是一种自然现象。那么,猿猴在捡到发酵的野果后,偶然地尝一尝,觉得别具风味,于是,从捡拾进而将野果采下来,放在“石洼

中”,让它受自然界中酵母菌的作用发酵,而后再享用,是完

全可能的,当然,猿猴的这种“造酒”,充其量也只能说是“带有酒味的野果”,与人类的“酿酒”,是有质的不同的。但不管怎么说,猿猴造的自然发酵而成的果酒,可以说是最原始、最古老的酒了。

3、 仪狄作酒说

仪狄造酒说始载于《世本》。《世本》是秦汉间人辑录古代帝王公卿谱系的书,书中讲:“仪狄始作酒醪,变五味。”认为仪狄是酒的始作人,后来又衍生出西汉人刘向编订的《战国策·魏二》记:“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绝旨酒,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东汉人许慎在撰《说文解字》“酒”条中,也记载了“古者仪狄作酒醪,禹尝之而美,遂疏仪狄”。到三国时,蜀汉学者谯周著《古史考》也说“古有醴酪,禹时仪狄作酒”,将仪狄奉为酒的发明人。当然,很多学者并不相信“仪狄始作酒醪”的说法。在古籍中也有许多否定仪狄始作酒的记载,有的书认为神农时代就有酒了,也有说帝尧、帝舜时就有酒了,这神农、黄帝、尧、舜都早于夏禹,可见仪狄始作酒是值得怀疑。最初的酒绝不是有意制造,而只能是无意中发现的,如前所述,是粮食和果品自然发酵形成的。粮食,水果在一定温度下滋生出酵母菌,就会变馊,到一程度,恰好就是酒味。晋朝人江统的《酒诰》中就指出了这个秘密,他说:“有饭不尽,委馀空桑;郁积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此,不由奇方。”事实上酿酒方法的创造发明,不可能由某一个人完成。

4、 杜康造酒说

“杜康造酒”,在民间也广为流传,特别得力于三国时代曹操的乐府诗《短歌行》而推广,诗中道:“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在这里,杜康已成为美酒的代名词了,人们都因此把杜康当作了酿酒的祖师爷。杜康到底是什么时代的人?自古到今扑朔迷离。《说文解字》中说,“少康,杜康也”,少康是夏朝第五代君主。宋代窦革认为,杜这个姓,是周朝才有的。周武王灭纣建周后,把商代豕韦氏封于杜(今西安市东南),其后裔在周宣王时做官,称杜伯,为周宣王所杀,子孙逃至晋国,才以封地杜为姓。因此,如果有杜康这样一个人,应该是春秋时代人,最早不会在周朝以前。可见杜康出世太晚,不可能是酒的始作人。

篇三:白酒七大常识你知道几个?

白酒七大常识你知道几个?

2015-05-29 10:31:24 来源: 网易酒香(北京)

一、酒度走过的历程

中国的酿酒技术和西方一直不同,中国酒绝大多数是以农作物原料酿造的,洋酒多是以葡萄等水果酿造的。大约在公元前5000~3000年时候,中国已经出现了谷物酿酒,当时酿出来的是黄酒,估计才几度。到了商代,人们逐渐掌握了用酒曲酿酒的方法,开始大量酒曲造酒,酒的度数又进一步提高了,可以达到十多度。北宋时期,辽国、金国等进驻中原以后,才首创出蒸馏酒。元朝建立了莫大的欧亚版图以及在完全统治中土后,将蒸馏酒放在了所有酒类之上,其目的是为了突出他们蒙古人自身的文化。虽然明朝时又兴起了发酵酒,使得华夏传统的酿酒工艺得到发扬,但后来满清入关后,对高浓度和极度抗寒的蒸馏酒情有独钟,因此入口辛辣、浑身发热的蒸馏酒渐渐替代了香醇浓郁、后劲很足的发酵酒,成为了主流,直到现在。

二、酒度怎么检测的

酒度的定义是指酒中纯乙醇(酒精)所含的容量百分比。如某酒100毫升中纯乙醇含量为10毫升,这种酒的酒度就是10度,但容量是随温度高低有所增减的。我国规定是在温度20℃时检测。也就是20℃时,100毫升酒中纯乙醇含量多少毫升,是为该酒的酒度。

三、白酒分多少度数

现行标准白酒通行度数一般有28度、33度、35度、38度、39度、40度、43度、45度、48度、50度、52度、53度、56度、60度、68度。

四、度数与质量风味没关系

白酒的酒度多少,并不是、也不能代表着酒的质量风味的优与劣,高酒度作为过酒瘾来说尚可起些效果。

五、自酿酒可高达75度

我国上市的白酒中,泸州老窖生产过73度的基酒,市面上很罕见。不过最烈的酒恐怕是一些农村和少数民族自酿的粮食酒,度数最高可达75度,“度数高的酒由于没有勾兑东西,醉酒和醒酒都很快,贪杯对内脏有害,建议大家少喝。”

六、低度酒不是高度酒加水勾兑出来的

粮食经过发酵后酿出的酒一般是十几度,十几度的酒经过蒸馏,前期出来的酒可达80多度 (称酒头)。掐头去尾,就是要去掉蒸馏两头,取中间部分,一般可达50度。真正成品酒度数是要经过不同批次、度数酒互相勾兑确定的。由于低度酒不易保存,成品低度酒是高度酒通过降度处理(在酿酒工艺中称“加浆”)得来的,不是人们常说的简单加水勾兑。

七、李白、武松为什么都能喝?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这当然夸张了点。根据古代的容量标准来算,1斗约12斤,12斤白酒足以让人酒精中毒,那李白为什么喝完斗酒,还能诗百篇呢?他喝的是什么酒呢?在唐朝,现代意义上的白酒还没真正出现。那时的酒在酿制方法和口感上类似现在的黄酒,也就不超过10度。以现在52度白酒折算,斗酒也就是不到2斤白酒。而且黄酒对肠胃的刺激程度与白酒完全不同。

武松打虎的故事家喻户晓。武松上景阳岗前,在山脚的小饭馆里吃饭时,他一气喝了十八碗酒,带着醉意连夜上山,打死了一只老虎。其实,那个年代的人们所喝的酒应该属于今天称为“醪糟”之类的甜酒,充其量也就几度,否则,智取生辰纲时,英雄们怎能拿它解渴呢?如果按每碗盛三两10度的酒计算,武松的酒量大概是今天50度的白酒一斤多点。至于店家打出“三碗不过岗”,那只不过是个酒幌子。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5ab.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