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自我,改变自我,战胜自我》—新版《为己杂谈》

更新时间:2024-04-07 18:4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认识自我,改变自我,战胜自我

2006年11月6日在建华学院第55期培训班上的讲话

我的观点是,不想被时代发展淘汰的唯一办法就是与时俱进。怎样做到与时俱进呢?只有不断的认识自我,否定自我,并改变自我,才能不断战胜自己的弱点,从而提升自我,跟上社会的脚步。这里说的“否定自我”,就是知道自己的不是、不足之处,又能清醒的知道这对自己今后的人生有哪些不利影响。只有这样你才知道去否定自我。因为你明白了,想要一个好的结果就必须通过改变这个过程来实现。因此,这种改变是出于内心的,肯付诸实际行动的。

今天我要讲的主题是“认识自我,改变自我,战胜自我”。对我们每个人来讲,要真正做到这三点是非常困难的。一个人真正的“认识自我”,去“改变找我”已经相当难做到了,要想“战胜自我”,不是一般人做到的。有人还说要“超越自我”,那是更高的境界。我不太理解,相信自己也做不到。但是,一个人要想成功,就必须要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不断改变自我,不断战胜自我,去取得丰富多彩的人生并善始善终。

一、认识自我

大家比较熟悉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从表面上看,是因为吴三桂叛变才导致起义军失败,在我看来李自成是被自己打败的!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内部矛盾重重,他没能很好地认识自我,没有及时解决这些矛盾,导致军事上节节败退,最后一败涂地。太平天国的起义军也可以说是被自己打败的,太平军内部的诸多矛盾,洪秀全没有清醒的认识,没有很好地处理,最终导致太平军失败。电影《南征北战》中,国民党有个军长说过这样一句话:“不是我们不行,而是共军太厉害了”,这话要反过来说才对。我给大家讲过项羽的故事,绝大多数人都没有项羽那种破釜沉舟的气概和能力。项羽最后兵败自刎,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他没有认识自我,更没能战胜自我。项羽临死前有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zhuī)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yǘ)兮虞兮奈若何?”最后关头,项羽依然埋怨老天爷不帮忙,可见还是个自我认识的问题。又比如,有统计数据

表明,中国现在的中小民营企业平均寿命只有2.9年,原因可能有很多,但我认为归根结底还是企业管理者们自以为是利令智昏造成的,也就是没有正确地认识自我、战胜自我。

可见,不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在遇到挫折和失败的时候往往怨天尤人,而不从自身找原因。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而不是别人,有多少人能够真正地体会得到这一点呢?

今天,我很高兴看到大家加入到建华这个大家庭中来。来了之后,大家首先要做到正确认识自我,以适应建华这个大环境。

下面谈谈认识自我。

1.认识自我,从了解人性的“三大弱点”开始。

人性有三大弱点:爱面子,贪婪、急功近利,自以为是。 (1)“爱面子”

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都重褒轻贬,归根结底就是“爱面子”。中国的爱面子文化是怎样产生的呢?我以为,是封建统治者极端推崇儒家文化造成的负面影响。“爱面子”的表现在现实生活中是很普遍的。比如,改革开放过程中,不少地方官员为了创造“政绩”,不顾实际情况搞“开发区”,结果使大片耕地荒芜,劳民伤财。比如,有些贫困地区的官员,为了爱面子,摆架子,不惜举债盖豪华办公大楼(各级媒体多有披露)。又比如,不胜枚举的官场应酬,迎来送往,大操大办,好大喜功等等。这些爱面子的行为,给国家、给老百姓带来巨大的损失和灾难。

其实,中国人一方面很“爱面子”,另一方面又存在许多丑恶的习惯和行为,很多方面的整体素质并不高。例如,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不遵守公德,不遵守公共秩序等等。“爱面子”文化,掩饰了中国人人性中很多丑陋的东西。台湾有个作家叫柏杨,他写过一本书,题为《丑陋的中国人》,强烈批判中国人的“脏、乱、吵”、“窝里斗”、“不能团结”、“死不认错”等,指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包藏糟粕、 有一种过滤性病毒,使我们的子子孙孙受感染,到今天也不能痊愈。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内地有人批判柏杨,说他不是中国人。我以为柏杨揭自己的疮疤没有坏处,根除了恶习才能健康生活。

孔子的学生曾参在《大学》中引用了当时的一句谚语:“人莫知其子之恶,

莫知其苗之硕”。这句话的意思可以这样理解:人们由于溺爱自己的孩子,往往看不到孩子的恶劣习惯,甚至庇护、助长孩子的劣性;人们总希望自家的庄稼丰产,田里的禾苗即使长得很肥硕,还是不断施肥,结果禾苗被肥死了。溺爱孩子和肥死禾苗的结果是一样可怕的。曾参引用这句话就是为了说明人性是自私的,自己是很难发现自身的弱点和恶劣习惯。

(2)贪婪的人性和急功近利

战国时代,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讲过一个事例:鳗鱼和蛇长相差不多,但人们见到鳗鱼时会争先恐后地去捕捉,看到蛇却四散躲避。他用这则故事说明人的本性是趋利避害的。我认同韩非子的观点。但是,我以为无节制的“趋利”就变成了贪婪。人性的贪婪是万恶之源。古今中外,这一类的例子是非常多的。例如,历史上发生的绝大多数战争,都是为了抢占土地和财富;例如,人类为了满足自身日益膨胀的需求,对大自然肆意破坏掠夺,造成越来越多的生态问题;又例如,美国为抢夺石油资源发动伊拉克战争,给伊拉克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也给美国人民自身带来很大的伤痛;再例如,各国、各朝各代出现无数的贪污腐败现象,给社会造成了很大的危害。种种事例,都可以从人性的“丑陋”中找到原因。这就是贪婪的人性造成的恶果。

急功近利的人,目光短浅,没有长远目标,容易被眼前的一些小恩小惠所迷惑,容易被花言巧语的人收买利用,最后损害社会或企业的利益,害人害己;急功近利的人做事往往缺乏前瞻性、计划性、条理性,处事马虎,态度粗野,随意性强,不顾后果。如果让这种人当企业主要领导,必然不受下属拥载,导致企业松、散、乱,其结果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3)自以为是

自以为是也是人性重要弱点之一。自以为是的人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不尊重 别人,不考虑别人的感受,认为自己什么东西都知道,什么东西都看得清楚,认为自己什么事都是对的,特别是在工作和学习上取得一些成绩后,容易沾沾自喜,不可一世,处事主观、武断,听不进别人的意见,也不会尊重上下级和重视竞争对手了。这种人同事反感,上下级关系差,沟通、交流、协调、配合难以进行,团队的战斗力容易涣散;自以为是的人还喜欢别人恭维,禁不住糖衣炮弹的攻击,容易遭对手(别人)利用,损害社会和公司的利益。

此外,自以为是的人学习意识淡薄,不思进取,被不断发展进步的社会淘汰是必然的。建华企业文化倡导“心中有别人”,正是与自以为是的人性弱点针锋相对。

人性的“三大弱点”也可以说是人生的“三大敌人”,是我在几十年工作和生活的历程中,不断反省自己和他人的对错得失,结合历史和现实的成功和失败的人物案例总结体会出来的。其实,很多人的智商都不错,也很勤奋,所处社会的机会和平台应该是一样的,但是最后不成功,甚至身败名裂,究其原因,都是战胜不了自身的“三大敌人”。

2.认识自我,需要经常反省,去伪存真

毛泽东在《矛盾论》中论述内因外因关系时,讲到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我们常说“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按这句话来理解我们身上出现的不良习惯和心态,根本原因就是我们自己,所以,关键在于如何改变自己,克服自己身上的毛病。

怎样才能找出自己的毛病和不足呢?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和途径,就是正视自己身上人性的弱点,不断反省自己的经验教训,检讨自己的缺点不足,找出自己的个性病、心态病和习惯病:

①个性病:客观的、辩证的认识自己的个性。每个人的个性里都有正面的、长处的一面,也有反面的、短处的一面,而不断发展反的、短的一面是很容易犯大错,甚至最终失败的,所以需要我们时时自省自己的个性缺点。

②心态病:经常从对待名誉、利益、情感层面着手去反省自己的心态,时时提醒自己保持空杯心态,保持一颗平常心,多从自己的位置(职务)以及今后的家庭、事业的结果去着眼反省、反思。

③习惯病:有句话说“习惯决定一个人的未来”,好的习惯有助于我们把事情做好。我每天入睡前把都要自己一天的待人处事的过程的行为、习惯总结一遍,看看其中的对错得失在哪里,重要的还必须做好笔记,以不断提醒自己改掉缺点,养成好的习惯。我在建华学院高级管理学习班上讲过“寓理帅气,反省经验,循道而行”这个话题,“反省”从字面上来说就是反省不好的东西,“经验”则是多意的,经验是感性的知识。过去的经验有时对处理事情有促进作用,但我们如果我们一味信奉经验主义,就难免会犯错误。所以,我们要经常反省,加强自我修

炼,去伪存真。

④正视自己的缺点

人无完人,每个人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人性的弱点,存在各种不良的心态。甚至可以这样说,人一辈子都在犯错。关键的问题是我们知不知道自己犯了错,以什么态度对待犯错误,能不能主动地改正错误。有的人犯了错不但不承认错误反而掩饰错误,结果是一错再错,不但把事情搞砸了,还让自己在内心的痛苦中煎熬。建华企业文化核心思想中提到的“走正道”,不仅是指我们企业要顺应社会大势,合理、合法地经营和发展,也是要求我们员工在做人方面也要“走正道”,要正视自身人性的弱点,从而正确地认识自我。

3.认识自我需要知已者指点,更需要畏友、诤友的“逆耳忠言”

聪明一点的人,能交一两个彼此负责任的朋友,这种朋友就是诤友。通过朋友的帮助更好地认识自我,改正错误。在人的一生中,遇到彼此负责任的铮友并不是一件容易事。中国有句俗语叫“人生难得一知己”,“知己”就是相互了解对方、认同对方,更是彼此负责任的。现在社会上酒肉朋友多,知己朋友少。有些人在交友方面辨别能力比较差,“有酒有肉是朋友,无酒无肉不伸手”,以为别人给自己一点利益就是对自己好、够朋友。其实,真正能一针见血地指出自己缺点的,才是畏友和诤友。这种朋友就像一面镜子,能帮你免受错误之患。如今这样的朋友少,主要原因是很多人不愿意听“逆耳忠言”,这也是人性的弱点。克服了这些弱点,才能更好的认识自我。

二、改变自我

1.只有否定自我才能改变自我

当今社会高速发展的工、商业对人们的思想、观念的冲击很大,特别是现在工业产品多样化,产品的更新换代节奏不断加快,科学技术的进步日新月异,而一个人的精力、智商、知识、能力、视野都是有限的,在此情况下,怎样赶上社会发展的洪流,而不掉队呢?这是大家今后必须重视的人生课题。

我的观点是,不想被时代发展淘汰的唯一办法就是与时俱进。怎样做到与时俱进呢?只有不断的认识自我,否定自我,并改变自我,才能不断战胜自己的弱点,从而提升自我,跟上社会的脚步。这里说的“否定自我”,就是知道(认识到)自己的不是、不足之处,又能清醒的知道这样的不是、不足对自己今后的人

生(事业和前途)有哪些不利影响。只有这样你才知道去否定自我。因为你明白了,想要一个好的结果就必须通过改变这个过程来实现。不想承受那些不利的局面,就要把自己原来存在的不是、不足之处消除掉,因此,这种改变是出于内心的,肯付诸实际行动的。

2.改变自我的三个建议 ⑴知错能改,行动要迅速

当我们认识到自我的心态病、个性病和习惯病后,我们可以把这些缺点和毛病做一个排列,看哪些问题对自己影响最大,哪些问题急需解决。分清轻重缓急之后,就要迅速果断地付诸行动,改掉不良习性。

我小时候有许多不好的习惯,比如在上初中一年级的时候就抽烟。后来由于患了慢性咽喉炎,1984年才下定决心戒烟。当时我在做生意,需要应酬,中国人习惯用烟酒应酬,所以我虽然在戒烟,身上总是带着烟,只给别人抽,自己忍着不抽。那是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对我的意志力是一个很大的考验。但身体健康比吸烟更重要,抽烟百无一利,权衡利弊后,我下定决心,终于戒烟成功了。

改变自己是非常困难的事情。禅宗佛教主张“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非常注重“心悟”,认为人人都有佛性,可是要成佛还得靠自己的悟性。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我们说改变自己很难,难就难在对自己身上的毛病,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是从别人身上找原因。相互推诿扯皮、不重“心悟”的人,永远是“自我”的奴隶。

⑵需要提升知识和能力,需要学会管理自己

我们要提升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要学会管理自己。曾有人提出管理三大要素,即管理上级、管理自己、管理下属。管理上级是指与上级建立起一种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依赖的积极、健康的工作关系,获得上级更多的支持,以便于工作的开展。管理别人不容易,而管理自己更难。管理自己就要严以律己,按规范办事,“不逾规”,不徇私枉法。只有真正管理好自己才能管理好下属,提升下属的能力,充分发挥下属的潜能。

每个员工在公司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勤奋工作,迟早会被委以重任的。公司《建华人》报道了许多普通员工成长为管理干部的故事,他们凭借的就是兢兢

业业、勤勤恳恳地工作。如果好高骛远,连本职工作都做不好,又怎能胜任管理工作呢?因此,每个人都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敬业爱岗,循序渐进地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当机遇到来时,才有能力去把握。

⑶慎对名利,不要被人牵住“牛鼻子”

我们在追求事业成功的过程中,特别要注意正确地看待名利。一个人如果真正具备了知识和能力,迟早会得到名或利。如果没有真才实学而整天想着沽名钓誉,名利是得不到的。想要得到真名实利,就必须下苦功夫、真功夫,没有捷迳和坦途!

以上我说的是走正道。不排除社会上确实有人靠走歪门邪道得到了名和利的。稍有社会经验的人都知道,“天上掉下来”的名和利往往是钓饵或毒药,贪而图之,绝对没有好结果。所以,在“白给”的好处面前,要三思而后行,多考虑一下后果,想一想别人的动机是什么。大家都知道牵牛的诀窍,牵牛要牵牛鼻子。小小的牧童能让强壮的牛老实听话,就是因为牧童掌握了牛鼻子上的牛圈,抓住了牛的“痛处”。贪利好名是人性的弱点,不努力克服这个弱点,它就会变成容易被人抓住的“痛处”。

能够真正认识自我,特别是自我的不足和缺陷,同时及时改正,那么,提升自我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三、战胜自我

战胜自我,甚至超越自我,是人生的至高境界,是很难做到的。这需要矢志不渝的信念支撑,长期奋斗和明德自修意识并付之行动,才能达到这一境界。如果想去争取,我认为必须先做好以下三点:

1.摒除人性爱面子、急功近利、自以为是三大弱点。在待人处事时,始终明白“不爱面子最后才真正有面子”的道理,不虚伪、不怕得罪人,坚持自己做人的宗旨和处事的原则;牢记老子的“三宝”,正确处理好自己对名利追求的先后次序关系,理性的对待名利得失;《道德经》中提出的“四不”是专门对待人性中的“自以为是”弱点的,要好好理解和认识,并常对照、比较,自己是否做到。

2.只要知道自己“无知”,才会“求知”,然后“有知”;知道落后、落伍了,才知道去努力进取,迎头赶上。其实,人生在世知道的东西是很少的,就算大学问家、大专家、大科学家,知道多一点的也就是他们所从事的专业有关知识,也

就是在这些领域内有所发明、有所创新而已。但他们都是成功人才,对人类,对社会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这大些人绝大多数都有强烈的进取心和求知欲望意识,并在行动中持之以恒,才取得成就的。我们提出的“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总结”是一个进取和求知的良性循环过程。如果真心做到的话,那么“知无知,求有知,求新知”就能实现,就有不竭的动力来推动自己往更新、更高的目标去奋斗,就会持续提升自我的内在价值

3.有“三平”心态和“自省、自讼”意识

“三平”心态和“空杯”理念在不同的场合都提及过,在这里不多讲了,只着重对 “自省、自讼”意识讲一下自己的认识和理解:“自省”就是检讨自己的不良心态、个性、行为、习惯所造成的恶果;“自讼”就是在检查过错后,还要在内心作自我审判,就是自己内心打天理与人欲之争的官司,就是怎样用理性去平衡感性。

其实“三平”心态让人真正地、客观地看清楚自我以及人和事物,再加上不断“自省、自讼”,就更容易理性地对待自己,理性地对待身边的人和事。

如果能做到上述三点的话,我看离战胜自我就不远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58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