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剧中昆腔的由来和地位

更新时间:2023-12-24 11:1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祁剧中昆腔的由来和地位

分类: 理论研究

(祁阳县文化馆 欧阳阿娇 426100)

一、 由 来

祁剧音乐是一种积累型的、兼容互补性的音乐体系,主要由高腔、弹腔和昆腔构成,此外还保存着部分祁阳民间小调、曲牌等本土音乐。

祁剧起于唐代,盛于宋代,最初的音乐就是本土的地方音乐。北宋晏殊就说祁阳一带“俗尚弦歌”,指的就是祁剧本土的音乐,属于楚调的范围。祁剧本土音乐源远流长,是楚南地区一种原生态音乐;同时,又具有开放共容的品位,为了增强本剧种的表现力,不断地吸收外地的戏剧音乐和优秀剧目,以充实自己、壮大自己,所以,他吸收了大量弋阳腔、海阳腔、弹腔,后来还吸收了昆腔音乐和剧本,使祁剧音乐形成高、昆、弹三足鼎立之势。 1934年3月新田人刘守鹤发表在北平《剧学》月刊的《祁阳剧》中,说了一个从祁剧老艺人那里纪录来的故事——

乾隆年间,有一个李四仔,又名李坤山,是苏州人,在广东吃粮当兵,因为后来厌倦当兵的生活,他开了小差,逃出营来,要回老家,便向班里的下处去讨饭。班里的人说:“岂有此理,要饭要向大户人家去要,怎么找到我们吃艺饭的人面前来了。我们的饭是凭祖师爷赏的,不饿不饱,刚刚这多,那有分给他人的呢?”那李坤山冷笑着道:“祖师爷赏了你们,也赏了我,难道这儿就没有我的份?”班里的听见这话,如何不哄然大闹?于是众口一词,要围拢去饱打李坤山一顿。李坤山也不再说什么,也不还手,仍然在那儿冷笑。班里也有解事的人,便一面拦着同班朋友,一面去问那李坤山:“你是干什么的?姓什么?叫什么名字?”李坤山说:“我叫李坤山,苏州人,也是祖师爷的徒子徒孙。”班里的人最重同行义气的,听了这话,便大家平心静气,把李坤山邀进门来。彼此一谈,果然那李坤山样样内行,只是一样,他会昆曲,不会唐戏。那时班里的人十有九都不懂得什么叫“昆曲”,只有管班姓张的,在下江一带走过,知道有这么回事。于是由张管班的说明,请李坤山教几出昆曲。李坤山在班里教了两三个月,坚持回苏州老家去了。这两三个月当中,教了《水漫金山寺》、《昭君出塞》、《凤仪亭梳妆掷戟》、《琴挑》,大概有七八个戏,这就是祁阳班兼唱昆曲之始。但是张管班的一班还有人崇信这一门,其他各班都说这是邪教。后来,东安席宝田,新田肖荣方之类的人,跟着曾国藩等,带着子弟在外东征西剿,许多人回来,都说昆曲如何了不得,这才渐渐没有人说昆曲是邪教了。

祁阳剧不甚注重武工,所以唐戏总是以唱为第一义,做——表情为第二义。昆曲加入之后,才比较注重一点武工。据说,李坤山演过一回《水帘洞》,齐天大圣连翻了二三十个旋子,祁阳班里的朋友都为之挢舌不下。现在祁阳戏是许多注重武工的了,这也是有关于历史演进的话。所以我为之记载于此。

二、特 色

昆腔进入祁剧之后,结合祁阳本地语言和民间音乐,如歌、小调、等为营养,不断充实丰富而成为“祁昆”。祁昆以严谨的词格、儒雅的旋律著称,要求发音、吐字以“五音”、“四呼”为基本要领。五音即唇、牙、齿、舌、喉五个发音部位;四呼为齐、开、撮、合四种发音口形。

不带“搭头”。“行当”固定的曲牌不明显,如《岳飞》戏中旦角比生角的唱腔多,多是难度较大的正昆曲牌;生角的曲子虽多,但多属“副昆”,板式比较灵活;小生、净行,正、副曲牌均有;丑行的昆腔曲牌非常少。乐队学习昆腔曲牌要特别用功,鼓师必须全部掌握各种曲牌、唱腔。

祁剧昆腔分正昆、杂昆。正昆多为正本剧目,如连台本戏《岳飞》是高、昆合用,演出时,唱一天高腔,唱一天昆腔。杂昆则以折子戏为主,如《鹿台饮宴》、《劝农赏花》、《乱箭别母》、《卸甲封王》、《堆八仙》等。祁剧昆腔的正、杂曲牌,现有200多支;祁剧昆腔的“一堂牌子”,是一系列组合,如文九腔、武九腔等。文九腔是由“粉彩蝶儿”、“泣颜回”、“青板”、“上小楼”、“下小楼”、“黄龙滚”、“叠子犯”、“小楼犯”,附加“红绣鞋”等九个曲牌组成;武九腔则为“清水令”、“步步姣”、“折桂令”、“江流水”、“雁儿落”、“烧香令”、“收江南”、“园林好”、“沽美酒”九个曲牌组成,并附加“清江引”等。单个曲牌有“端正好”、“细辛草”、“水仙子”、“喜迁莺”、“北尾声”等。正昆有曲牌名,副昆大多数没有曲牌名,通称“青板”。祁剧昆腔演唱有胡琴、竹笛、月琴、三弦为演员独唱伴奏,也有加入大唢呐的全台演员“合唱”,如《鹿台饮宴》、《大闹天宫》等。

祁剧昆腔是本剧种声腔内词格规整,有相当的文学性,旋律优雅,以古朴见精美,平和藏深奥。是颇难掌握的腔系。比起大锣大鼓的高腔来,它显得清丽悠扬;比起通俗的弹腔来,它显得品格儒雅。它以自己独特的艺术品位,与高腔、弹腔鼎足而三,丰富了祁剧的音乐,提高了祁剧的艺术品位。

三、 变 通

昆腔的语言基础是吴(江苏、杭州等地)语。衡阳、祁阳不会讲吴语,只好变通,用本地语言唱昆腔曲调。清朝刘献廷可能说吴语的人,他在《广阳杂记》中写了一段在衡阳看昆腔《玉连环》感想:

……等地亦舟以优觞款予,则演《玉连环》,楚人强作吴欤,丑拙至不可忍,如唱“红”为“横”、“公”为“庚”、“东”为“登”、“通”为“疼”之类……

他对楚人唱昆腔的语言极为不满。其实,这位刘大人不必生厌,这说明昆腔到衡阳,用衡阳语言去唱昆腔,这就使本地观众听得懂了,有什么不好呢?尽管如此,聪明的祁剧艺人,还是注意保留吴语——经过艺术加工的“苏白”,如硬性规定,凡是剧中的苏州、扬州人以及和尚,都念苏白。苏白中“大”念“舵”,“二”念“义”,“不”念“勿”。这种变通,既能使楚人能听懂自己的祁剧,又多少保留了苏白一些韵味、特色。

这样一变通,昆腔便与高腔、弹腔在祁剧鼎足而立,成了雷都打不散的祁剧音乐体系中的铁三角。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535.html

Top